CN218826849U -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6849U
CN218826849U CN202223236039.2U CN202223236039U CN218826849U CN 218826849 U CN218826849 U CN 218826849U CN 202223236039 U CN202223236039 U CN 202223236039U CN 218826849 U CN218826849 U CN 21882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hell
yoke
coil
horizont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60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绍国
方君发
鲜海英
杨杰
李晓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Ho Che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Ho Che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Ho Che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Ho Che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60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即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包括基座总成、外壳和2个线圈脚,基座总成包括基座和漆包线圈,基座总成设于外壳中,且基座和外壳卡接,同时基座和外壳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2个线圈脚穿过基座连接基座总成的漆包线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基座水平部的边缘和外壳阶梯卡接实现所述基座总成和外壳卡接,且用于限位基座总成装入外壳后的位置。采用第一基座凸台和外壳凹槽卡接、外壳凸台和第一基座缺口卡接的结构,实现对基座限位,防止基座从外壳脱出。采用基座和外壳配合连接的结构,基座水平部替代现有技术中外壳的底壳,缩小本实施例的体积,减少安装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即一种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即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这其中也包括推杆式继电器。
现有技术中的小型继电器(例如32F继电器)是一款线路板直插式继电器,体积大致为18.4mm×10.2mm×15.5mm左右。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居民逐步由农村涌向城市,在城市租房或买房成为大多人士的首要选择,受房价影响,一般住房面积都不大,迷你化家电更加倍受欢迎,导致PCBA在设计时也要不断的浓缩空间,优于空间的闲置。PCBA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的简称,也就是说PCB空板经过SMT上件,或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简称PCBA。
如图12所示,现有推杆式继电器200包括外壳201、连接外壳201的底座202、设于底座202上的磁路组件203和设于底座202上的接触组件204。磁路组件204主要由布置于底座上的铁芯203、套装在铁芯上的线圈、布置于线圈旁侧的轭铁、以跷跷板效应布置于轭铁上的衔铁以及在衔铁背面施加弹簧力的压簧组成。接触组件包括与衔铁配合的推杆、与推杆配合的动簧片组件和与动簧片组件配合的静簧片组件。底座202和外壳201之间通过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胶)连接,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抗冲击、抗震动能力较差。而且粘合过程容易发生位置偏差,从而影响产品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即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解决了现有推杆式继电器的底座和外壳之间连接不够牢固,粘合过程容易发生位置偏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包括基座总成、外壳和2个线圈脚,基座总成包括基座和漆包线圈,基座总成设于外壳中,且基座和外壳卡接,同时基座和外壳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2个线圈脚穿过基座连接基座总成的漆包线圈。
进一步,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水平部和设于基座水平部上的基座竖直部;所述外壳是下端敞口且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基座水平部是长方体结构;外壳的内壁在下端敞口位置形成外壳阶梯,基座水平部的边缘和外壳阶梯卡接实现所述基座总成和外壳卡接。
进一步,所述基座水平部的2条长边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基座凸台,第一基座凸台上设有第一基座缺口;所述外壳设有与第一基座凸台配合的外壳凹槽,所述基座和外壳通过第一基座凸台和外壳凹槽实现卡接;外壳还设有与第一基座缺口配合的外壳凸台,外壳凸台和第一基座缺口卡接实现对基座限位。
进一步,所述基座水平部和所述外壳阶梯连接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环氧树脂胶。
进一步,所述基座总成包括连接所述基座的静簧片、连接静簧片的常开静触点、连接基座的动簧片、连接动簧片的动触点、与动簧片连接的推片、与推片配合的衔铁、连接衔铁的轭铁、连接衔铁的挂钩、设于基座上的骨架、套设于骨架上的漆包线圈和套设于骨架内的铁芯;衔铁和铁芯位于相互配合的位置,漆包线圈和铁芯同轴配合;静簧片和动簧片竖直设置在基座上,常开静触点和动触点相对设置;衔铁、轭铁和挂钩设于基座上。
进一步,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有相对设置的2个方形通孔,2只所述线圈脚穿过方形通孔,漆包线圈的始端缠绕在其中1只线圈脚上,漆包线圈的末端缠绕在另一只线圈脚上,然后通过焊锡将线圈脚与漆包线圈的漆包线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骨架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台和相对设置的2个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配合实现对所述衔铁限位。
进一步,所述铁芯插入所述骨架的中心通孔中,所述轭铁与铁芯相连并通过铆接进行固定;所述基座水平部和骨架的下端面之间形成用于插入所述轭铁的基座插入槽;
轭铁包括轭铁水平部和连接轭铁水平部的轭铁竖直部;轭铁水平部插入基座插入槽中;轭铁水平部设有轭铁通孔,铁芯穿过轭铁通孔且铁芯和轭铁铆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基座水平部在与所述铁芯配合的位置设有用于避让铁芯的基座沉槽。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内顶面设有竖直的隔板,隔板和所述基座竖直部配合将外壳的内部分隔成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静簧片、所述常开静触点、所述动簧片、所述动触点和所述推片的第二推板设于第一安装腔中;推片的第一推板、所述衔铁、所述轭铁、所述挂钩、所述骨架、所述漆包线圈和所述铁芯设于第二安装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基座和外壳配合连接的结构,基座替代现有技术中外壳的底壳,缩小继电器的体积,减少安装步骤。采用环氧树脂胶进一步连接的结构,保证基座总成和外壳连接牢固。采用基座水平部的边缘和外壳阶梯卡接实现所述基座总成和外壳卡接,且用于限位基座总成装入外壳后的位置。采用第一基座凸台和外壳凹槽卡接、外壳凸台和第一基座缺口卡接的结构,实现对基座限位,防止基座从外壳脱出。采用基座和外壳配合连接的结构,基座水平部替代现有技术中外壳的底壳,缩小本实施例的体积,减少安装步骤。骨架采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配合实现对衔铁限位,防止衔铁在工作动作时、因工作及搬运过程中震动而造成的偏位。采用静簧片、常开静触点、动簧片、动触点、第二推板设于第一安装腔中,第一推板、衔铁、轭铁、挂钩、骨架、漆包线圈、铁芯设于第二安装腔中的结构,避免第二安装腔中的零部件干涉到第一安装腔中的零部件,进一步保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外壳采用隔板还起到加强外壳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3是图2沿着A向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4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是图4沿着B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基座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基座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8是图7所示基座沿着C向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9是图7所示基座沿着D向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10是图6中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正视示意图;
图12是现有推杆式继电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1~11中,100、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110、基座总成;1、基座;11、基座水平部;12、基座竖直部;13、第一基座沉槽;14、第一基座凸台;15、第一基座缺口;16、第二基座沉槽;17、第一端脚通孔;18、第三基座沉槽;19、第二端脚通孔;2、静簧片;21、静簧片端脚;3、常开静触点;4、动簧片;41、动簧片端脚;5、动触点;6、推片;61、第一推板;62、第二推板;7、衔铁;71、衔铁头部;72、折弯线;8、轭铁;81、轭铁水平部;82、轭铁竖直部;83、轭铁通孔;84、刀口线;9、挂钩;91、挂钩舌端;10、骨架;101、方形通孔;102、第一凸台;103、第二凸台;104、中心通孔;105、漆包线圈;106、铁芯;120、外壳;121、外壳凹槽;122、外壳凸台;123、隔板;124、外壳阶梯;130、线圈脚;140、基座插入槽;150、第一安装腔;160、第二安装腔;
图12中,200、现有推杆式继电器;201、外壳;202、底座;203、磁路组件;204、接触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11实施例所示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即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100),包括基座总成110、外壳120和2个线圈脚130,基座总成110包括基座1和漆包线圈105,基座总成110设于外壳120中,且基座1和外壳120卡接,同时基座1和外壳120通过环氧树脂胶(未示出)连接。2个线圈脚130穿过基座1连接基座总成110的漆包线圈105。基座总成110的具体结构另外申请专利进行保护。
基座总成110包括连接基座1的静簧片2、连接静簧片2的常开静触点3、连接基座1的动簧片4、连接动簧片4的动触点5、与动簧片4连接的推片6、与推片6配合的衔铁7、连接衔铁7的轭铁8、连接衔铁7的挂钩9、设于基座1上的骨架10、套设于骨架10上的漆包线圈105、套设于骨架10内的铁芯106,衔铁7和铁芯106位于相互配合的位置。漆包线圈105、铁芯106同轴配合。静簧片2和动簧片4竖直设置在基座1上,常开静触点3和动触点5相对设置。衔铁7、轭铁8、挂钩9设于基座1上。
骨架10的下端面设有相对设置的2个方形通孔101,用于引出和定位线圈脚130。2只线圈脚130穿过方形通孔101,漆包线圈的始端缠绕在其中1只线圈脚上,漆包线圈的末端缠绕在另一只线圈脚上,然后通过焊锡将线圈脚与漆包线圈105的漆包线进行固定。骨架10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台102和相对设置的2个第二凸台103,用于限位衔铁7,防止衔铁7在工作动作时、因工作及搬运过程中震动而造成的偏位。铁芯106插入在骨架10的中心通孔104中,轭铁8与铁芯106相连并通过铆接进行固定。漆包线圈通电后,在磁吸作用下铁芯106通过衔铁7驱动推片6动作,同时推片6带动动簧片4动作,实现动簧片4带动动触点5和常开静触点3接触或分离。
基座1包括基座水平部11和设于基座水平部11上的基座竖直部12,基座水平部11和骨架10的下端面之间形成用于插入轭铁8的基座插入槽140。轭铁8是L形结构,轭铁8包括轭铁水平部81和连接轭铁水平部81的轭铁竖直部82。轭铁水平部81插入基座插入槽140中。轭铁水平部81设有轭铁通孔83,铁芯106穿过轭铁通孔83且铁芯106和轭铁8铆接固定。
基座水平部11在与铁芯106配合的位置设有圆柱形结构的第一基座沉槽13,用于避让铁芯106。轭铁竖直部82的侧边边缘和基座基座竖直部12卡接固定。轭铁竖直部82的顶部支撑衔铁7。衔铁7是个弯折结构。衔铁7设有折弯线72,轭铁竖直部82的顶部设有刀口线84,折弯线72与刀口线84贴合,刀口线84为衔铁7的杠杆定位支点。衔铁7的衔铁头部71和推片6的第一推板61配合。推片6的第二推板62和动簧片4配合。挂钩9的侧边边缘和基座基座竖直部12卡接固定,挂钩9的挂钩舌端91抵住衔铁7。
基座水平部11设有的用于定位静簧片2的第二基座沉槽16。第二基座沉槽16中设有第一端脚通孔17,静簧片2插入第二基座沉槽16中,同时静簧片2的静簧片端脚21穿过第一端脚通孔17,实现将静簧片端脚21引出基座1外。基座水平部11设有用于定位动簧片4的第三基座沉槽18,第三基座沉槽18中设有第二端脚通孔19,动簧片4插入第三基座沉槽18中,同时动簧片4的动簧片端脚41穿过第二端脚通孔19,实现将动簧片端脚41引出基座1外。
外壳120是下端敞口且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基座水平部11是长方体结构。外壳120的内壁在下端敞口位置形成外壳阶梯124,基座水平部11的边缘和外壳阶梯124卡接实现基座总成110和外壳120卡接,且用于限位基座总成110装入外壳120后的位置。基座水平部11的2条长边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基座凸台14,第一基座凸台14上设有第一基座缺口15。外壳120设有与第一基座凸台14配合的外壳凹槽121,基座1和外壳120通过第一基座凸台14和外壳凹槽121实现卡接。外壳120还设有与第一基座缺口15配合的外壳凸台122,外壳凸台122和第一基座缺口15卡接实现对基座1限位,防止基座1从外壳120脱出。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基座水平部11和外壳阶梯124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环氧树脂胶(未示出)。本实施例采用基座1和外壳120配合连接的结构,基座水平部11替代现有技术中外壳的底壳,缩小本实施例的体积,减少安装步骤。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外壳120的内顶面设有竖直的隔板123,隔板123和基座竖直部12配合将外壳120的内部分隔成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50和第二安装腔160。静簧片2、常开静触点3、动簧片4、动触点5、第二推板62设于第一安装腔150中。第一推板61、衔铁7、轭铁8、挂钩9、骨架10、漆包线圈105、铁芯106设于第二安装腔160中。采用以上结构,避免第二安装腔160中的零部件干涉到第一安装腔150中的零部件,进一步保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隔板123还起到加强外壳120强度的作用。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其动作流程:电磁驱动组件通电后,铁芯106和衔铁7磁吸贴合,此时衔铁头部71绕刀口线84摆动并向外推动推片6,推片6推动动簧片4和动触点5朝静簧片2和常开静触点3动作,实现动触点5和常开静触点3闭合。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总成(110)、外壳(120)和2个线圈脚(130),基座总成包括基座(1)和漆包线圈(105),基座总成设于外壳中,且基座和外壳卡接,同时基座和外壳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2个线圈脚穿过基座连接基座总成的漆包线圈(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基座水平部(11)和设于基座水平部上的基座竖直部(12);所述外壳(120)是下端敞口且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基座水平部是长方体结构;外壳的内壁在下端敞口位置形成外壳阶梯(124),基座水平部的边缘和外壳阶梯卡接实现所述基座总成(110)和外壳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水平部(11)的2条长边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基座凸台(14),第一基座凸台上设有第一基座缺口(15);所述外壳(120)设有与第一基座凸台配合的外壳凹槽(121),所述基座(1)和外壳通过第一基座凸台和外壳凹槽实现卡接;外壳还设有与第一基座缺口配合的外壳凸台(122),外壳凸台和第一基座缺口卡接实现对基座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水平部(11)和所述外壳阶梯(124)连接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环氧树脂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总成(110)包括连接所述基座(1)的静簧片(2)、连接静簧片的常开静触点(3)、连接基座的动簧片(4)、连接动簧片的动触点(5)、与动簧片连接的推片(6)、与推片配合的衔铁(7)、连接衔铁的轭铁(8)、连接衔铁的挂钩(9)、设于基座上的骨架(10)、套设于骨架上的漆包线圈(105)和套设于骨架内的铁芯(106);衔铁和铁芯位于相互配合的位置,漆包线圈和铁芯同轴配合;静簧片和动簧片竖直设置在基座上,常开静触点和动触点相对设置;衔铁、轭铁和挂钩设于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的下端面设有相对设置的2个方形通孔(101),2只所述线圈脚(130)穿过方形通孔,漆包线圈的始端缠绕在其中1只线圈脚上,漆包线圈的末端缠绕在另一只线圈脚上,然后通过焊锡将线圈脚与漆包线圈的漆包线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台(102)和相对设置的2个第二凸台(103),第一凸台(102)和第二凸台(103)配合实现对所述衔铁(7)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06)插入所述骨架(10)的中心通孔(104)中,所述轭铁(8)与铁芯相连并通过铆接进行固定;所述基座水平部(11)和骨架的下端面之间形成用于插入所述轭铁(8)的基座插入槽(140);
轭铁包括轭铁水平部(81)和连接轭铁水平部的轭铁竖直部(82);轭铁水平部插入基座插入槽中;轭铁水平部设有轭铁通孔(83),铁芯穿过轭铁通孔且铁芯和轭铁铆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水平部(11)在与所述铁芯(106)配合的位置设有用于避让铁芯的基座沉槽(13)。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0)的内顶面设有竖直的隔板(123),隔板和所述基座竖直部(12)配合将外壳的内部分隔成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50)和第二安装腔(160);所述静簧片(2)、所述常开静触点(3)、所述动簧片(4)、所述动触点(5)和所述推片的第二推板(62)设于第一安装腔中;推片的第一推板(61)、所述衔铁(7)、所述轭铁(8)、所述挂钩(9)、所述骨架(10)、所述漆包线圈(105)和所述铁芯(106)设于第二安装腔中。
CN202223236039.2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Active CN21882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6039.2U CN218826849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6039.2U CN218826849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6849U true CN21882684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6039.2U Active CN218826849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6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33935B1 (ko) 전자접촉기
US4227162A (en) Electromagnet relay with specific housing structure
US3878489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tacts and radio type plug-in connector
CN218826849U (zh)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推杆式继电器
JP3016867B2 (ja) リレーモジュール
US3727157A (en)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CN110797233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JP5409219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8826863U (zh) 一种小型带有快插端子结构的继电器
KR101182684B1 (ko) 전자식릴레이
CN218957640U (zh) 一种小型大功率常闭型继电器
EP3764385B1 (en)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US4520334A (en) Pushbutton switch with remotely controlled operating attachment
CN210156327U (zh) 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CN113223899A (zh) 一种可以自动化生产的大负载推杆式小型继电器
CN218730668U (zh)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19066600U (zh) 一种罐形插装变压器
CN211294986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447724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9066733U (zh) 一种脱扣器线圈骨架、电子脱扣器及断路器漏电脱扣结构
CN219958885U (zh) 一种继电器的动簧组件、接触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CN220731376U (zh) 一种按钮支架结构
CN214477222U (zh) 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CN203225215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489825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继电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