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6707U - 一种共轨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轨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6707U
CN218816707U CN202223569442.7U CN202223569442U CN218816707U CN 218816707 U CN218816707 U CN 218816707U CN 202223569442 U CN202223569442 U CN 202223569442U CN 218816707 U CN218816707 U CN 218816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rail
pipe body
straight
straight pip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94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刘喆卿
姜金万
王凯杰
项南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wei Datong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wei Datong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wei Datong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wei Datong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94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6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6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6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轨管结构。它解决了现有共轨管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共轨管结构包括:直管体,内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直管道;连接座,具有至少五个,所述连接座间隔设置且周向突出于所述直管体外壁,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连通的管路接口;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直管体远离管路接口的一侧外壁,所述直管体外壁且位于固定部之间设有沿直管体轴向设置的夹持连接筋。本共轨管结构增强了共轨管中管路接口的拐角端的结构强度,同时提高管路连接的密封性,而且设置呈矩形状夹持连接筋,更便于共轨管的安装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共轨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轨管领域,涉及一种共轨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共轨管随着技术发展,管路接头数量逐渐增多,需求的输入油压及输出油压也逐渐增大,对共轨管的结构强度考验愈发提升,目前共轨管通过一体锻造制成,整体壁厚相等,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通过扳手或者机械手针对共轨管外壁的平整夹持面且平整的固定组件进行夹持固定。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共轨管结构[202121368947.X],包括共轨管本体、安装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轨压传感器螺纹安装于所述共轨管本体一端,所述回油管接头螺纹安装于所述共轨管本体另一端,所述第一高压接口安装于所述共轨管本体外壁并与所述共轨管本体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高压接口安装于所述共轨管本体外壁且相互垂直设置,多组所述第一高压接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高压接口同侧设置,两组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高压接口同侧设置,所述固定块开设有通孔。该装置使共轨管长度方向所需的布置空间大大减短,从而提高共轨管的使用空间与共轨管强度安全系数增加,使产品平台化,便于使用,但是其共轨管的拐角端的结构强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在针对共轨管的自身安装,管路安装以及部件安装过程中,高扭矩的直接外壁夹持容易出现损伤共轨管外壁或者挤压内部管路结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共轨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共轨管结构包括:
直管体,内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直管道;
连接座,具有至少五个,所述连接座间隔设置且周向突出于所述直管体外壁,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连通的管路接口;
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直管体远离管路接口的一侧外壁,所述直管体外壁且位于固定部之间设有沿直管体轴向设置的夹持连接筋。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连接筋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且夹持连接筋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直管体的一端设有轨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直管体的远离轨压传感器的一端设有连接有回油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轮廓截面形状包括弧形或者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位于管路接头的一侧设有平整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设有连接孔或者C形缺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连接筋的突出于直管体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突出于直管体的径向长度。
进一步地,位于最中间的管路接头为输入接头,位于输入接头两侧的管路接头为输出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共轨管结构通过一体锻造的连接座增加管路接头端的壁厚,增强了共轨管中管路接口的拐角端的结构强度,同时提供内嵌式的管路接口,提高管路连接的密封性,而且设置呈矩形状夹持连接筋,可用作为安装过程中扳手等工具的夹持定位点,代替原有的直管体外壁的平整夹持面结构,夹持连接筋的长度长并且覆盖在直管体的面积广,更便于共轨管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轨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共轨管结构所具有的管路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共轨管结构所具有的矩形状连接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共轨管结构所具有的弧形状连接座示意图。
图中,10、直管体;11、直管道;20、连接座;21、管路接口;211、输入接头;212、输出接头;22、平整面;30、固定部;31、连接孔;40、连接筋;50、轨压传感器;60、回油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轨管结构示意图。所述共轨管结构包括:直管体10,间隔设置在直管体10上的连接座20,间隔设置在直管体10外壁的固定部30。可以想到的是,本共轨管结构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输入管路,输出管路,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直管体10内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直管道11,直管道11的内径一致,保证内部油路通畅且油压对管壁压力稳定。直管体10的一端设有轨压传感器50,直管体10中通油稳定后,直管体10内部各处的油压保持一致,通过直管体10端部的轨压传感器50能够直观清楚的知道内部油压,而且也可以通过得到的油压数值瞬时变化,知晓目前共轨管内的供油行程。直管体10的远离轨压传感器50的一端设有连接有回油管接头60,不使用时,可另设堵头将回油管接头60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直管体10上具有至少五个连接座20,连接座20与直管体10为一体锻造制成,连接座20间隔设置且周向突出于所述直管体10外壁,连接座20上设有连通的管路接口21,通过增加管路接头端的壁厚,增强了共轨管中管路接口21的拐角端的结构强度,同时提供内嵌式的管路接口21,提高管路连接的密封性。
连接座20轮廓截面形状包括弧形或者矩形中的任意一种,弧形截面的连接座20棱角更少,不易磕碰受损;矩形截面的连接座20更易叠加搬运存放。
可以想到的是,位于最中间的管路接头为输入接头211,位于输入接头211两侧的管路接头为输出接头212。中部管路接头输入,两侧管路接头反向输出的方式,使共轨管油路受力均匀且状态稳定。连接座20位于管路接头的一侧设有平整面22,输入管和输出管采用嵌入是接口连接的方式,在平整面22上开设有螺孔,在输入管和输出管上设有法兰结构,实现输入管路与输出管路的外部法兰密封且管路接口21的外部防护。
固定部30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30间隔设置在直管体10远离管路接口21的一侧外壁,固定部30上开设有贯穿固定部30厚度方向的连接孔31或者C形缺口结构,并且通过螺纹结构实现共轨管的外部安装固定。直管体10外壁且位于固定部30之间设有沿直管体10轴向设置的夹持连接筋40,夹持连接筋40加固了固定部30及直管体10外壁的连接强度。夹持连接筋40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可用作为安装过程中扳手等工具的夹持定位点,代替原有的直管体10外壁的平整夹持面结构,夹持连接筋40的长度长并且覆盖在直管体10的面积广,更便于共轨管的安装固定。
夹持连接筋40的突出于直管体10的径向长度小于固定部30突出于直管体10的径向长度,同时夹持连接筋40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部30的厚度。该结构设计减少夹持连接筋40的占用空间,而且防止夹持连接筋40跟外部部件接触碰撞,同时预留较大的空间供扳手等工具夹持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管结构包括:
直管体,内部具有轴向设置的直管道;
连接座,具有至少五个,所述连接座间隔设置且周向突出于所述直管体外壁,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连通的管路接口;
固定部,具有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直管体远离管路接口的一侧外壁,所述直管体外壁且位于固定部之间设有沿直管体轴向设置的夹持连接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连接筋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且夹持连接筋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体的一端设有轨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体的远离轨压传感器的一端设有连接有回油管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轮廓截面形状包括弧形或者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位于管路接头的一侧设有平整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连接孔或者C形缺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连接筋的突出于直管体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突出于直管体的径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轨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中间的管路接头为输入接头,位于输入接头两侧的管路接头为输出接头。
CN202223569442.7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共轨管结构 Active CN218816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9442.7U CN21881670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共轨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9442.7U CN21881670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共轨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6707U true CN21881670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4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9442.7U Active CN21881670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共轨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6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48440A1 (en) Direct port connection for tubes
CN201434753Y (zh) 自封式管接头试压工具
CN218816707U (zh) 一种共轨管结构
JP4008920B2 (ja) 特にコモンレールシステム用の、自動車用燃料噴射装置のための燃料分配管
CN201858454U (zh) 带有衬套的插接管连接管件
CN207921555U (zh) 编制软管扣压接头
CN101382218B (zh) 一种管材连接装置
CN105927799A (zh) 一种波纹管以及采用此波纹管的加油管
CN212028799U (zh) 一种轴向自密封管件
CN206647671U (zh) 一种用于叉车回油结构的五通接头
KR100926139B1 (ko) 파이프 연결구조
JP2001027342A (ja) バルブ
CN101358676A (zh) 软管接头
CN114729718B (zh) 管用螺纹接头
CN219887997U (zh) 石油管螺纹接头
CN220249209U (zh) 一种具有防漏结构的螺旋波纹管
CN213598760U (zh) 一种组合式二通结构
CN220828618U (zh) 一种新型油管连接结构
CN215334967U (zh) 一种灵敏度高的汽车校正仪超高压截止阀
CN220228182U (zh) 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
CN211083169U (zh) 液压系统用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CN205896456U (zh) 一种加油管总成
CN212654337U (zh) 一种汽车制动主缸与控制器的连接结构
CN217927635U (zh) 一种管道接头结构
CN21066175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全塑活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