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8120U - 一种垃圾翻转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翻转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8120U
CN218808120U CN202222582745.6U CN202222582745U CN218808120U CN 218808120 U CN218808120 U CN 218808120U CN 202222582745 U CN202222582745 U CN 202222582745U CN 218808120 U CN218808120 U CN 218808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box body
box
trash
suppor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27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zhuang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zhua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zhua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zhua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27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8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8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8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翻转箱,包括支撑架、箱体、若干顶升油缸;所述箱体架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和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背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盖板;所述箱体的后方设有若干立式座轴承;所述若干立式座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的垃圾翻转箱。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翻转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翻转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垃圾,若不能及时且妥善处理这些垃圾,不仅会导致生活环境的恶化,甚至会进一步破坏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从而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大局。
垃圾处理工作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部分也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垃圾箱内部的垃圾倾倒入垃圾处理设备中,对其进行初步的预处理,传统的翻箱倒料操作过程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采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高,而且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垃圾内细菌较多,人工投倒不利与人体健康,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的垃圾翻转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翻转箱,包括支撑架、箱体、若干顶升油缸;所述箱体架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和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背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盖板;所述箱体的后方设有若干立式座轴承;所述若干立式座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架、设置于所述底架两侧的人字形柱,所述人字形柱的一侧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连接于所述固定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箱体的横截面设为梯型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顶升油缸包括缸筒、活动套设于所述缸筒内部的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缸筒与第一连接法兰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前耳环,所述前耳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法兰。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固定于底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顶升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油缸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一活页,所述第一盖板通过若干第一活页分别与第二盖板、第三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均设有把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盖板一侧的第一活页的数量为四个。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三盖板包括第一盖片、第二盖片,所述第一盖片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活页,所述第一盖片通过若干第二活页与第二盖片活动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立式座轴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转动杆依次穿设于三个立式座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高效便捷,通过设置顶升油缸驱动箱体,实现垃圾箱的提升及翻转动作,完成倾倒,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工人的健康,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翻转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垃圾翻转箱的圆圈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翻转箱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垃圾翻转箱,包括支撑架10、箱体20、若干顶升油缸30;所述箱体20架设于所述支撑架10的上方;所述顶升油缸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0和箱体20;所述箱体20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0,所述第一盖板4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50,所述第一盖板40背离所述第二盖板5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盖板60;所述箱体20的后方设有若干立式座轴承70;所述若干立式座轴承70连接有转动杆80;所述转动杆8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0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高效便捷,通过设置顶升油缸30驱动箱体20,实现垃圾箱的提升及翻转动作,完成倾倒,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工人的健康,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10包括底架11、设置于所述底架11两侧的人字形柱12,所述人字形柱12的一侧延伸设有固定板13,所述转动杆80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3。如此设置,通过人字形柱12与底架11组成的三角结构,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箱体20翻转正常工作,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0的横截面设为梯型结构。设置成梯型结构的箱体20,便于翻转后倾倒,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油缸30包括缸筒31、活动套设于所述缸筒31内部的活塞杆32;所述缸筒3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33,所述缸筒31与第一连接法兰33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2的一端连接有前耳环34,所述前耳环34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法兰35;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3固定于底架11。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油缸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油缸30分别设于所述箱体20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顶升油缸30,使箱体20稳定翻转实现倾倒,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40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一活页41,所述第一盖板40通过若干第一活页41分别与第二盖板50、第三盖板60连接;所述第二盖板50、第三盖板60均设有把手。使用者握持把手可实现打开第二盖板50和第三盖板60,需要翻转倾倒时,将第三盖板60打开,通过螺钉等锁定件将第二盖板50固定,而第三盖板60固定使之在倾倒时不移动,此时,垃圾在第三盖板60的下方的出口卸下,实现垃圾的收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40一侧的第一活页41的数量为四个。如此设置,便于保证第二盖板50和第三盖板60在四个第一活页41转动作用下,实现打开,便于使用者将垃圾倒入箱体20内部,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盖板60包括第一盖片61、第二盖片62,所述第一盖片61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活页,所述第一盖片61通过若干第二活页与第二盖片62活动连接。当垃圾尺寸较小时,打开第一盖片61即可将垃圾放入箱体20内,当垃圾尺寸较大时,依次打开第一盖片61、第二盖片62即可将垃圾放入箱体20内,如此设置,有效提高了倒垃圾的效率,减轻使用者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立式座轴承70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转动杆80依次穿设于三个立式座轴承70。如此设置,转动杆80在立式座轴承70转动,辅助箱体20翻转,实现倾倒,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稳定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顶升油缸30的活塞杆32往斜上方运动,使垃圾箱先抬起,当垃圾箱完全升起之后,箱体20沿着转动杆80向上移动,令垃圾箱进行翻转以倾卸垃圾,倾卸完成后,顶升油缸30的活塞杆32收回,垃圾箱下降复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箱体、若干顶升油缸;所述箱体架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和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背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盖板;所述箱体的后方设有若干立式座轴承;所述若干立式座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架、设置于所述底架两侧的人字形柱,所述人字形柱的一侧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连接于所述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设为梯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包括缸筒、活动套设于所述缸筒内部的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缸筒与第一连接法兰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前耳环,所述前耳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法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固定于底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油缸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一活页,所述第一盖板通过若干第一活页分别与第二盖板、第三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均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一侧的第一活页的数量为四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板包括第一盖片、第二盖片,所述第一盖片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活页,所述第一盖片通过若干第二活页与第二盖片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翻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座轴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转动杆依次穿设于三个立式座轴承。
CN202222582745.6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垃圾翻转箱 Active CN218808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745.6U CN218808120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垃圾翻转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745.6U CN218808120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垃圾翻转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8120U true CN21880812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8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2745.6U Active CN218808120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垃圾翻转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8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4187U (zh) 城镇用压缩式生活垃圾运输车
CN105752565B (zh) 一种自装卸垃圾车
CN203568280U (zh) 一种具摆臂料斗的垃圾车
CN210285521U (zh) 3组油缸联动的垃圾车提料机构
CN218808120U (zh) 一种垃圾翻转箱
CN201815532U (zh) 垃圾碎化处理器
CN210206978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CN212896732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检查井结构
CN206126008U (zh) 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四连杆翻桶装置
CN203581750U (zh) 带装卸结构的垃圾清运车
CN202321345U (zh) 旋转式垃圾桶
CN21164336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垃圾分类桶
CN211593805U (zh) 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运输装置
CN210913877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搅拌架
CN208054163U (zh) 一种便于倾倒的建筑工地用环保垃圾桶
CN210102578U (zh) 一种垃圾收集桶
CN112499026A (zh) 电动装卸式垃圾分类收集站
CN214453988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
CN218432985U (zh) 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废屑收集装置
CN206590415U (zh) 电动三轮车垃圾桶倾倒装置
CN207275472U (zh) 一种多功能高容量的市政垃圾桶
CN207192023U (zh) 一种新型自动压缩处理的垃圾桶
CN219216806U (zh) 一种方便倾倒的料斗
CN203006256U (zh) 一种垃圾车提料机构
CN210504788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转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No. 16, Jiuningji 1st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nzhuang Hydraulic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 C, No.11, jiuningji Industrial Zone, Xincun community,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INZHUA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4, No. 3, Machong Section, Shuixiang Avenue, Macho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nzhuang Hydraulic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No. 16, Jiuningji 1st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Jinzhuang Hydraulic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