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8849U - 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98849U CN218798849U CN202223280847.9U CN202223280847U CN218798849U CN 218798849 U CN218798849 U CN 218798849U CN 202223280847 U CN202223280847 U CN 202223280847U CN 218798849 U CN218798849 U CN 218798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heading machine
- composite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镦机本体,所述冷镦机本体的顶部卡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板、第一把手、滑动槽、第一卡槽、壳体、轴承座、螺纹杆、转盘、第二卡槽、第二把手、固定板、L型卡块、螺纹块、滑套、滑杆、移动板、弹簧、滑动板和圆形卡块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方便拆卸维护的优点,使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在出现故障时,能够直接拉出卡块,然后将机壳直接取下,直接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内进行维修,避免了需要工人借助工具对机壳进行拆卸还要拧开大量螺栓造成工人出现费时费力的问题,降低了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的维修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镦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背景技术
冷镦机是以墩为主专门用来批量生产螺母螺栓等紧固件的专用设备。
工件在进行冷镦加工时,需要用到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目前现有的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不具有方便拆卸维护的功能,导致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在出现故障时,需要工人借助工具对机壳进行拆卸,还要拧开大量螺栓,造成工人容易出现费时费力的状况,增加了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的维修难度,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具备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方便拆卸维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不具有方便拆卸维护的功能,导致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在出现故障时,需要工人借助工具对机壳进行拆卸,还要拧开大量螺栓,造成工人容易出现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镦机本体,所述冷镦机本体的顶部卡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盖板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盖板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盖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腔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贯穿至壳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转盘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壳体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L型卡块,所述L型卡块的底端贯穿至第二卡槽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表面与滑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卡块,所述圆形卡块的外端贯穿至第一卡槽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第二卡槽呈环形等距离开设在转盘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内腔的直径大于螺纹杆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槽内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滑动板的长度和宽度,所述滑动槽内腔的高度小于滑动板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板、第一把手、滑动槽、第一卡槽、壳体、轴承座、螺纹杆、转盘、第二卡槽、第二把手、固定板、L型卡块、螺纹块、滑套、滑杆、移动板、弹簧、滑动板和圆形卡块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方便拆卸维护的优点,使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在出现故障时,能够直接拉出卡块,然后将机壳直接取下,直接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内进行维修,避免了需要工人借助工具对机壳进行拆卸还要拧开大量螺栓造成工人出现费时费力的问题,降低了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的维修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对移动板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增加了移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卡槽和L型卡块,对转盘起到方便卡紧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贯穿槽,对螺纹杆起到方便转动的作用,通过设置滑动槽和滑动板,起到方便带动圆形卡块移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剖面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侧视结构剖面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冷镦机本体;3、盖板;4、第一把手;5、滑动槽;6、第一卡槽;7、壳体;8、轴承座;9、螺纹杆;10、转盘;11、第二卡槽;12、第二把手;13、固定板;14、L型卡块;15、螺纹块;16、滑套;17、滑杆;18、移动板;19、弹簧;20、滑动板;21、圆形卡块;22、滑槽;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镦机本体2,冷镦机本体2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盖板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4,盖板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5,盖板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6,盖板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7,壳体7内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8,轴承座8的内腔套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外端贯穿至壳体7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0,转盘10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1,转盘10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2,壳体7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顶部设置有L型卡块14,L型卡块14的底端贯穿至第二卡槽11的内腔,螺纹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螺纹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16,滑套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7,滑杆17的外端与壳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内端与壳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螺纹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0,滑动板20的表面与滑动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滑动板20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卡块21,圆形卡块21的外端贯穿至第一卡槽6的内腔,通过设置盖板3、第一把手4、滑动槽5、第一卡槽6、壳体7、轴承座8、螺纹杆9、转盘10、第二卡槽11、第二把手12、固定板13、L型卡块14、螺纹块15、滑套16、滑杆17、移动板18、弹簧19、滑动板20和圆形卡块21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方便拆卸维护的优点,使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在出现故障时,能够直接拉出卡块,然后将机壳直接取下,直接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内进行维修,避免了需要工人借助工具对机壳进行拆卸还要拧开大量螺栓造成工人出现费时费力的问题,降低了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的维修难度。
壳体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3,滑块23的底部与移动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22和滑块23,对移动板18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增加了移动板18移动时的稳定性。
第二卡槽11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第二卡槽11呈环形等距离开设在转盘10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卡槽11和L型卡块14,对转盘10起到方便卡紧限位的作用。
壳体7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内腔的直径大于螺纹杆9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贯穿槽,对螺纹杆9起到方便转动的作用。
滑动槽5内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滑动板20的长度和宽度,滑动槽5内腔的高度小于滑动板20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动槽5和滑动板20,起到方便带动圆形卡块21移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拆卸维修时,首先拉动L型卡块14,L型卡块14移动离开第二卡槽11的内腔,然后转动第二把手12,第二把手12转动带动转盘10开始转动,转盘10转动带动螺纹杆9在轴承座8的内腔开始转动,螺纹杆9转动通过螺纹带动螺纹块15在螺纹杆9的表面开始移动,螺纹块15移动带动滑套16在滑杆17的表面滑动,同时滑套16移动带动移动板18向弹簧19挤压,移动板18移动带动滑块23在滑槽22的内腔滑动,同时螺纹块15推动并带动滑动板20在滑动槽5的内腔滑动,滑动板20移动带动圆形卡块21离开第一卡槽6的内腔,然后将L型卡块14插入第二卡槽11的内腔,通过第一把手4将盖板3取下,方便对盖板3内腔的机构进行维修即可,能够直接拉出卡块,然后将机壳直接取下,直接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内进行维修,避免了需要工人借助工具对机壳进行拆卸还要拧开大量螺栓造成工人出现费时费力的问题,降低了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的维修难度,从而达到了对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方便拆卸维护的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镦机本体(2),所述冷镦机本体(2)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4),所述盖板(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5),所述盖板(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6),所述盖板(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内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的内腔套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外端贯穿至壳体(7)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1),所述转盘(10)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2),所述壳体(7)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的顶部设置有L型卡块(14),所述L型卡块(14)的底端贯穿至第二卡槽(11)的内腔,所述螺纹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所述螺纹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16),所述滑套(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外端与壳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内端与壳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0),所述滑动板(20)的表面与滑动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20)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卡块(21),所述圆形卡块(21)的外端贯穿至第一卡槽(6)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的底部与移动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1)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第二卡槽(11)呈环形等距离开设在转盘(10)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内腔的直径大于螺纹杆(9)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5)内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滑动板(20)的长度和宽度,所述滑动槽(5)内腔的高度小于滑动板(20)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0847.9U CN218798849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0847.9U CN218798849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98849U true CN218798849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7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80847.9U Active CN218798849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98849U (zh) |
-
2022
- 2022-12-06 CN CN202223280847.9U patent/CN2187988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09977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金属管材切割设备 | |
CN218798849U (zh) | 一种双金属复合触点冷镦机 | |
CN213321206U (zh) | 便于更换模芯的塑胶外壳模具 | |
CN211516902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刀具养护箱 | |
CN213496094U (zh) | 矿灯灯罩冲压模具 | |
CN210603995U (zh) | 一种农业推广用土壤采样装置 | |
CN207309560U (zh) | 自动分度夹具 | |
CN212192981U (zh) |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 |
CN109909544B (zh) | 圆筒形工件切割机构 | |
CN210552809U (zh) | 一种精密模具型腔的高效倾斜顶出机构 | |
CN2635252Y (zh) | 铜管内螺纹旋压装置 | |
CN217370224U (zh) | 一种数控卷簧机的分体式滑块装置 | |
CN221016407U (zh) | 一种新型高效双粉碎研磨机 | |
CN215660619U (zh) | 一种新型服饰打孔装置 | |
CN220384197U (zh) | 一种破碎榨汁装置 | |
CN218745260U (zh) | 一种锯片刀头 | |
CN217455036U (zh) | 一种压片机精密充填机械顶起机构 | |
CN216606852U (zh) | 一种五金加工用多孔冲压模具 | |
CN220527768U (zh) | 一种伺服电机铝机壳 | |
CN216382450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支撑座的滚珠丝杆 | |
CN216067462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四轴码垛机器人 | |
CN117161931B (zh) | 一种表面自动拉丝装置及拉丝工艺 | |
CN219436719U (zh) | 一种三相电机定子结构 | |
CN213436623U (zh) | 一种能够快速更换冲头的模具 | |
CN214394004U (zh) | 磁力启动器壳体按钮拆卸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