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1824U -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1824U
CN218791824U CN202222996525.8U CN202222996525U CN218791824U CN 218791824 U CN218791824 U CN 218791824U CN 202222996525 U CN202222996525 U CN 202222996525U CN 218791824 U CN218791824 U CN 218791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device
temperature measuring
upper cover
heating elem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65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韦韦
黄韦铭
罗飞龙
胡修泽
潘嘉健
刘化勇
邱金生
羊小亮
瞿月红
谢心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65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1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1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1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上盖本体上设置有发热元件和反射罩,反射罩位于发热元件的上方;透光件,设置在上盖本体上,并位于发热元件的下方,且透光件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发热元件透过透光件向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热量;测温装置,设置在上盖本体上,且测温装置抵在反射罩或透光件上,并且测温装置抵在反射罩上时反射罩的部分区域与透光件贴合,以检测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的温度。通过在反射罩或透光件上设置测温装置,实现了仅通过一个测温装置即可实现检测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的温度,使得上盖组件的结构简化,且便于清洗。

Description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煮出的米饭缺乏饭香,其主要原因通常是烹饪器具的上盖上附着的冷凝水较多,冷凝水会吸附米饭的香气;并且上盖的温度较低,无法充分地激发米饭的香气。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烹饪器具的上盖上搭载加热模块,以在沸腾后期提高上盖的温度,减少冷凝水,增加米饭香气。同时,上盖上通常设有两个测温装置,分别用于检测蒸汽温度和加热模块的温度,但设置两个测温装置导致上盖结构复杂,且通常需要在上盖上开孔以使测温装置伸至位于上盖下方的烹饪腔中来检测蒸汽温度,导致上盖的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过一个测温装置既能检测蒸汽温度又能检测发热元件的温度的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上设置有发热元件和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上方;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下方,且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所述发热元件透过所述透光件向所述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热量;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上,且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反射罩或所述透光件上,并且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反射罩上时所述反射罩的部分区域与所述透光件贴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通过在上盖本体上设置发热元件,以利用发热元件对上盖组件进行加热,减少上盖组件上附着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吸附米饭的香气,并且发热元件辐射的热量能够在反射罩中进行反射,并透过透光件向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从而更好地激发米饭的香气;通过在上盖本体上设置测温装置,且测温装置抵在反射罩或透光件上,发热元件的热量可传导至反射罩和透光件上,从而实现测温装置对发热元件的温度的检测;透光件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使得蒸汽热量可直接传导至透光件上,从而实现测温装置对蒸汽温度的检测;同时,测温装置抵在反射罩上时反射罩的部分区域与透光件贴合,使得蒸汽温度可通过透光件更好地传导至反射罩上,提升了测温装置检测蒸汽温度的精准性;如此设置通过一个测温装置可以实现对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温度的检测,使得上盖组件的结构简化,且无需在上盖组件上开孔来使得测温装置伸至位于上盖组件下方的烹饪腔中,从而使得上盖组件的清洗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本体的内侧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透光件的下方,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中空区域,蒸汽通过所述盖板的中空区域与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接触。
通过在上盖本体的内侧安装有盖板,且盖板为可拆卸盖板,通过拆下盖板方便对透光件进行清洗,且盖板上的中空区域与发热元件的辐射区域对应,使得发热元件辐射的热量更多的透过盖板,从而提高热利用效率;同时,蒸汽通过中空区域与透光件的下表面接触,即蒸汽温度可直接传导至透光件上,使得测温装置可实现检测蒸汽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本体上设置有蒸汽通道支架,所述蒸汽通道支架上形成有蒸汽通道,所述透光件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蒸汽通道支架和所述安装通孔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配合。
通过设置蒸汽通道支架形成蒸汽通道,方便蒸汽通过蒸汽通道排出,通过在透光件上开设有安装通孔,蒸汽通道的入口通过安装通孔与烹饪器具的煲体连通,在蒸汽通道支架和安装通孔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防止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通道支架和安装通孔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上盖组件内部,从而提高了上盖组件上的各个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密封件也起到缓冲作用,在上盖组件与煲体盖合时,减少了蒸汽通道支架对透光件的冲击,对透光件进行了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的蒸汽通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蒸汽间隙,所述蒸汽通孔通过所述蒸汽间隙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或者,所述盖板的中空区域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蒸汽间隙,所述盖板的中空区域通过所述蒸汽间隙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避免在烹饪过程中蒸汽向上盖组件流动使得食物渣滓直接粘着于蒸汽通道的入口以及透光件上与蒸汽通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有利于保证蒸汽通道的入口及透光件上与蒸汽通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清洁性,更加便于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装置外壳及置于所述测温装置外壳内的弹性件,所述测温装置通过内置的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反射罩或所述透光件上。
通过在测温装置内部设置弹性件,使得测温装置可实现与反射罩或透光件更紧密的抵接,由于发热元件或蒸汽的热量可传导至反射罩或透光件上,从而使得测温装置检测温度的精准性更好,同时弹性件还可吸收冲击能量,对测温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包括向上隆起的反射部及平直延伸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反射部连接;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反射部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透光件贴合,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贴合部上。
通过设置反射部,反射部向上隆起形成反射腔,发热元件设于反射腔中,使得发热元件辐射的热量能更好的在反射罩中进行反射,提高了反射效率,从而使得发热元件的热量能够更多的透过透光件向烹饪器具的煲体辐射,降低了热损失;当测温装置抵接在反射罩上时,具体为抵接在反射罩的贴合部上,贴合部为平直段,可提高测温装置与反射罩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测温装置能够更加精确测出发热元件的温度,贴合部和透光件贴合,由于透光件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使得蒸汽温度可通过透光件更多的传导至贴合部上,提高了测温装置检测蒸汽温度的精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包括向上隆起的反射部及平直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反射部连接;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反射部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透光件上,所述延伸部上对应所述测温装置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
通过设置反射部,反射部向上隆起形成反射腔,发热元件设于反射腔中,使得发热元件辐射的热量能更好的在反射罩中进行反射,提高了反射的效率,从而使得发热元件的热量能够更多的透过透光件向烹饪器具的煲体辐射,降低了热损失;通过设置延伸部,并在延伸部上对应测温装置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使得测温装置可穿过避让孔抵接在透光件上,从而通过检测透光件的温度,间接实现对与透光件接触的蒸汽的温度的检测,并且由于发热元件的热量可传导至透光件上,从而通过检测透光件的温度,间接实现对发热元件的温度的检测。此外,通过设置延伸部,使得测温装置设置在反射罩的反射部以外的区域,从而减少反射部形成的反射腔内的高温影响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与所述反射罩或所述透光件抵接配合的密封唇边。
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避免蒸汽从测温装置与反射罩或透光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空间,影响各元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密封唇边,防止蒸汽从反射罩和透光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反射腔中,影响发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二密封件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测温装置对反射罩或透光件的冲击太大,影响测温装置、反射罩和透光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与所述发热元件在平行于所述透光件方向的距离在5mm至150mm范围内。
通过限制测温装置与发热元件在平行于透光件方向的距离,既避免两者的距离过大导致发热元件传递给测温装置的热量过少,影响测温装置的检测精度,又避免两者的距离过小导致发热元件过多的将热量传递给测温装置,对测温装置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此既提高了测温装置测温的精准性,又延长了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为弧形的光波管,所述发热元件环绕所述上盖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测温装置距离所述上盖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100mm。
通过将发热元件设计为弧形的光波管,且发热元件环绕上盖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设置,使得发热元件辐射的范围更大,煲体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并且发热元件能够对上盖组件进行加热,提高上盖组件的温度,从而减少上盖组件上附着的冷凝水,以激发食物香气;测温装置距离上盖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100mm,也即测温装置位于上盖本体的中心区域,提高了测温装置测温的精准性。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上盖组件,同时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测温装置安装于反射罩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测温装置安装于透光件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隐藏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隐藏盖板和透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本体;2、发热元件;3、反射罩;301、反射部;302、贴合部;303、延伸部;304、避让孔;4、透光件;401、安装通孔;5、测温装置;501、测温装置外壳;502、弹性件;6、盖板;7、蒸汽通道支架;8、第一密封件;9、第二密封件;901、密封唇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上盖本体1、透光件4和测温装置5。
其中,上盖本体1上设置有发热元件2和反射罩3,反射罩3位于发热元件2的上方;透光件4设置在上盖本体1上,并位于发热元件2的下方,且透光件4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发热元件2透过透光件4向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热量;测温装置5设置在上盖本体1上,且测温装置5抵在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并且测温装置5抵在反射罩3上时反射罩3的部分区域与透光件4贴合,以检测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2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反射罩3位于发热元件2的上方”以及“透光件4位于发热元件2的下方”等方位词,是以上盖组件盖合在煲体上的状态而言,仅为了便于描述,不用于对本公开的上盖组件进行具体方向等的限定。
具体的,反射罩3设于发热元件2的上方,用于反射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使得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更多地透过透光件4向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热量对煲体中的食物表层进行加热,使食物加热均匀,降低了热损失,并且发热元件2能够对上盖组件进行加热,提高上盖组件的温度,从而减少上盖组件上附着的冷凝水,以激发食物香气;在发热元件2的下方设置透光件4,使得透光件4和上盖本体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为发热元件2和反射罩3等部件提供了安装空间,且在上盖组件翻开时能够通过透光件4观察到发热元件2的形状和颜色,及时观测到发热元件2的使用情况,透明件4可采用透明钢化玻璃,或是其他可透光的材质即可。
通过在上盖本体1上设置测温装置5,实现了对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2的温度的检测。具体的,测温装置5抵在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发热元件2的热量可以传导至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参照图3所示,当测温装置5抵在反射罩3上时,反射罩3的部分区域与透光件4贴合,且透光件4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使得蒸汽热量可通过透光件4传导至反射罩3上,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也可传导至反射罩3上,使得测温装置5既能检测蒸汽温度又能检测发热元件2的温度;参照图4所示,当测温装置5抵在透光件4上时,发热元件2的热量可传导至透光件4上,且透光件4可直接与蒸汽接触,使得测温装置5既能检测蒸汽温度又能检测发热元件2的温度。如此设置通过一个测温装置5可以实现对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2温度的检测,使得上盖组件的结构简化,且无需在上盖组件上开孔来使得测温装置5伸至位于上盖组件下方的烹饪腔中,从而使得上盖组件的清洗更方便。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烹饪的不同阶段,利用测温装置5实现对蒸汽温度的检测以及对发热元件2温度的检测。在烹饪沸腾前期可以不开启发热元件2,利用测温装置5对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在烹饪沸腾后期以及焖饭阶段可以开启发热元件2,利用发热元件2对上盖组件和煲体中的食材进行加热,避免上盖组件凝结冷凝水,充分激发食材的香气,同时利用测温装置5对发热元件2的温度进行检测,以避免发热元件2的温度过高。如此通过一个测温装置5实现了对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2温度的检测。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上盖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盖板6,盖板6位于透光件4的下方,盖板6上形成有中空区域,蒸汽通过中空区域与透光件4的下表面接触。具体的,盖板6为可拆卸盖板6,参照图5所示,通过拆下盖板6方便对透光件4进行清洗,且盖板6上的中空区域与发热元件2的辐射区域对应,参照图6所示,使得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更多的透过盖板6向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热量,从而提高热利用效率;同时,蒸汽通过中空区域与透光件4的下表面接触,即蒸汽温度可直接传导至透光件4上,使得测温装置5可实现检测蒸汽温度。
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1所示,上盖本体1上设置有蒸汽通道支架7,蒸汽通道支架7上形成有蒸汽通道,透光件4上开设有安装通孔401,蒸汽通道支架7和安装通孔401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8密封配合。具体的,蒸汽通道的入口设置在蒸汽通道支架7的底部,蒸汽通道的出口设置在蒸汽通道支架7的顶部,蒸汽通道形成在蒸汽通道支架7使得蒸汽通道入口和蒸汽通道出口流体连通。透光件4上开设有安装通孔401,蒸汽通道入口通过安装通孔401与烹饪器具的煲体连通,在蒸汽通道支架7和安装通孔401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8,避免了蒸汽沿安装通孔401进入安装空间中,从而提高了各个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密封件8也起到缓冲作用,在上盖与煲体盖合时,减少了蒸汽通道支架7对透光件4的冲击,对透光件4进行了保护。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盖板6上设置有与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的蒸汽通孔601,盖板6的上表面和透光件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蒸汽间隙,蒸汽通孔601通过蒸汽间隙与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蒸汽通孔601与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避免在烹饪过程中蒸汽向上盖组件流动使得食物渣滓直接粘着于蒸汽通道的入口以及透光件4上与蒸汽通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有利于保证蒸汽通道的入口及透光件4上与蒸汽通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清洁性,更加便于清洗。
当然,也可以不在盖板6上额外开设蒸汽通孔601,使得盖板6的中空区域直接通过蒸汽间隙与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也就是说,盖板6的中空区域与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盖板6的上表面和透光件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蒸汽间隙,盖板6的中空区域通过蒸汽间隙与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如此设置,避免在烹饪过程中蒸汽向上盖组件流动使得食物渣滓直接粘着于蒸汽通道的入口以及透光件上与蒸汽通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有利于保证蒸汽通道的入口及透光件上与蒸汽通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清洁性,更加便于清洗;并且不在盖板6上额外开设蒸汽通孔601,使得盖板6的清洗更加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在盖板6上开设蒸汽通孔,并设置蒸汽通孔与蒸汽通道的入口对应设置,使得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直接经蒸汽通孔进入到蒸汽通道中,也是可行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光件4在上盖本体1上的安装位置可错开蒸汽通道支架7设置。通过将透光件4与蒸汽通道支架7错开设置,相较于在透光件4上对应蒸汽通道支架7的位置开设有安装通孔401,减小了透光件4密封圈的大小,且无需在透光件4上开设安装通孔401,进而更加方便透光件4的清洗。
为使测温装置5更好地抵接在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参照图2所示,测温装置5包括测温装置外壳501及置于测温装置外壳501内的弹性件502,测温装置5通过内置的弹性件502弹性抵接在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通过在测温装置5内部设置弹性件502,使得测温装置5可实现与反射罩3或透光件4更紧密的抵接,由于发热元件2或蒸汽的热量可传导至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从而使得测温装置5检测温度的精准性更好,同时弹性件502还可吸收冲击能量,对测温装置5起到保护作用。弹性件502为弹簧,当然,弹性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
当然,测温装置5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测温装置5也可采用非弹性的结构直接顶在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只要能够实现利用测温装置5直接检测反射罩3或透光件4的温度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发热元件2的辐射效果,参照图3所示,反射罩3包括向上隆起的反射部301及平直延伸的贴合部302,贴合部302与反射部301连接,发热元件2位于反射部301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贴合部302与透光件4贴合,测温装置5抵在贴合部302上。反射部301向上隆起形成反射腔,发热元件3设于反射腔中,使得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能更好的在反射罩3中进行反射,提高了反射效率,从而使得发热元件2能够更多的透过透光件4向烹饪器具的煲体辐射,降低了热损失;当测温装置5抵接在反射罩3上时,具体为抵接在反射罩3的贴合部302上,贴合部302为平直段,可提高测温装置5与反射罩3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测温装置5能够更加精确测出发热元件2的温度,贴合部302和透光件4贴合,由于透光件4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使得蒸汽温度可通过透光件4更多的传导至贴合部302上,以检测烹饪前期蒸汽沸腾情况,具体检测蒸汽温度在60℃至90℃范围内,从而提高了测温装置5检测蒸汽温度的精准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反射罩3包括向上隆起的反射部301及平直延伸的延伸部303,延伸部303与反射部301连接;发热元件2位于反射部301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测温装置5抵在透光件4上,延伸部303上对应测温装置5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304。反射部301向上隆起形成反射腔,发热元件3设于反射腔中,使得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能更好的在反射罩3中进行反射,提高了反射的效率,从而使得发热元件2能够更多的透过透光件4向烹饪器具的煲体辐射,降低了热损失;通过设置延伸部303,并在延伸部303上对应测温装置5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304,使得测温装置5可穿过避让孔304抵接在透光件4上,从而通过检测透光件4的温度,间接实现对与透光件4接触的蒸汽的温度的检测,并且由于发热元件2的热量可传导至透光件4上,从而通过检测透光件的温度,间接实现对发热元件2的温度的检测,
此外,通过设置延伸部303,使得测温装置5设置在反射罩3的反射部301以外的区域,从而减少反射部301形成的反射腔内的高温影响测温装置5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延伸部303的下表面可以与透光件4的上表面贴合,也可以不与透光件4的上表面贴合。
当然,反射罩3也可只设有向上隆起的反射部301,发热元件2位于反射部301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使得发热元件2辐射的热量能更好的在反射罩3中进行反射,提高了反射的效率,从而使得发热元件2能够更多的透过透光件4向烹饪器具的煲体辐射,降低了热损失;当测温装置5抵接在透光件4上时,无需在反射罩3上开孔避让,保证了反射罩3的完整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情况下,测温装置5可位于反射罩3上形成的反射腔的内部,也可以位于反射罩3上形成的反射腔的外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元件2可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反射罩3上,对于测温装置5抵在透光件4上的方案,还可以使得测温装置5同时与反射罩3接触,以通过反射罩3将发热元件2的热量传递给测温装置5,以更精准地检测发热元件2的温度。当然,由于发热元件2位于反射罩3和透光件4之间,且发热元件2产生的热量透过透光件4辐射至烹饪器具的煲体中,因此通过检测透光件4的温度也能够直观地获知发热元件2的温度,在此情况下,测温装置5不与反射罩3接触也是可行的,使得测温装置5的安装更方便。
为保证测温装置5抵接在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时,避免蒸汽从测温装置5与反射罩3或透光件4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空间,影响各元件的使用寿命,测温装置5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9,第二密封件9具有与反射罩3或透光件4抵接配合的密封唇边901,通过设置密封唇边901,防止蒸汽从反射罩3和透光件4之间的间隙进入反射腔中,影响发热元件2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二密封件9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温装置5对反射罩3或透光件4的冲击太大,影响测温装置5、反射罩3和透光件4的使用寿命。第二密封件9可采用硅胶材质,当然,第二密封件9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
为保证测温装置5测温的精准性,参照图6所示,测温装置5与发热元件2在平行于透光件4方向的距离在5mm至150mm范围内。若是测温装置5距离发热元件2较远,测温装置5无法精准检测出发热元件2的温度,若是测温装置5距离发热元件2较近,由于发热元件2温度较高,测温装置5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减少了测温装置5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将测温装置5与发热元件2在平行于透光件4方向(即水平方向)的距离限定在5mm至150mm范围内,即如图2所示,图中的L表示测温装置5与发热元件2在平行于透光件4方向(即水平方向)的距离,既提高了测温装置5测温的精准性,又延长了测温装置5的使用寿命;优选距离在20mm至60mm范围内,例如20mm、30mm、40mm、50mm、60mm等。
进一步的,发热元件2为弧形的光波管,发热元件2环绕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设置,测温装置5位于上盖本体1的中心区域。发热元件2设计为弧形的光波管,且发热元件2环绕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设置,使得发热元件2辐射的范围更大,煲体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并且发热元件2能够对上盖组件进行加热,提高上盖组件的温度,从而减少上盖组件上附着的冷凝水,以激发食物香气;测温装置5位于上盖本体1的中心区域,也即测温装置5位于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附近,具体地,测温装置5距离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100mm,也就是说,测温装置5位于以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为圆心、以100mm为半径的区域范围内,提高了测温装置5测温的精准性,当然,测温装置5也可设置在偏离上盖本体1的中心的区域,也即测温装置5远离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是以上盖组件盖合在煲体上的状态而言,仅为了便于描述,不用于对本公开的上盖组件进行具体方向等的限定。换言之,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也即上盖本体1沿其自身厚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具体而言,上盖本体1的外围轮廓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或者说,上盖本体1在水平面的投影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上盖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也即:过上盖本体1在水平面的投影的中心的竖向轴线。
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
具体而言,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测温装置5的温度信号,从而根据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2的温度,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其中,煲体中还设有内锅,内锅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物,内锅与煲体底部之间设置加热组件,用于对内锅的底部和/或侧部进行加热。
具体地,透光件4与上盖本体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测温装置5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具体抵接于反射罩3或透光件4上,由于发热元件2的热量可传导至反射罩3和透光件4上,透光件4的下表面能够与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使得仅通过一个测温装置5即可实现检测蒸汽温度和发热元件2的温度,提升了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上设置有发热元件和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上方;
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下方,且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产生的蒸汽接触,所述发热元件透过所述透光件向所述烹饪器具的煲体中辐射热量;
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上,且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反射罩或所述透光件上,并且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反射罩上时所述反射罩的部分区域与所述透光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本体的内侧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透光件的下方,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中空区域,蒸汽通过所述盖板的中空区域与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本体上设置有蒸汽通道支架,所述蒸汽通道支架上形成有蒸汽通道,所述透光件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蒸汽通道支架和所述安装通孔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的蒸汽通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蒸汽间隙,所述蒸汽通孔通过所述蒸汽间隙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
或者,所述盖板的中空区域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错开设置,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所述透光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蒸汽间隙,所述盖板的中空区域通过所述蒸汽间隙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装置外壳及置于所述测温装置外壳内的弹性件,所述测温装置通过内置的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反射罩或所述透光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包括向上隆起的反射部及平直延伸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反射部连接;
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反射部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透光件贴合,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贴合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包括向上隆起的反射部及平直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反射部连接;
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反射部向上隆起形成的反射腔内,所述测温装置抵在所述透光件上,所述延伸部上对应所述测温装置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与所述反射罩或所述透光件抵接配合的密封唇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与所述发热元件在平行于所述透光件方向的距离在5mm至150mm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弧形的光波管,所述发热元件环绕所述上盖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测温装置距离所述上盖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100mm。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
CN202222996525.8U 2022-11-10 2022-11-10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791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6525.8U CN218791824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6525.8U CN218791824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1824U true CN21879182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6525.8U Active CN218791824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1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91824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791826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020411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8791833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791830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651354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53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64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55U (zh) 烹饪器具
CN218899156U (zh) 烹饪器具
CN218791832U (zh) 上盖组件的加热模组、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03972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791829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651360U (zh) 烹饪器具
CN211673722U (zh) 烹饪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7959723U (zh) 一种精确测温的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01362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718571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651362U (zh) 烹饪器具
CN215304952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8651356U (zh) 烹饪器具
CN21795972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915026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套组
CN21665205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651358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