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0369U -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0369U
CN218770369U CN202222225390.5U CN202222225390U CN218770369U CN 218770369 U CN218770369 U CN 218770369U CN 202222225390 U CN202222225390 U CN 202222225390U CN 218770369 U CN218770369 U CN 218770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onnector
arm
block
lock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53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帮富
黄伟森
胡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id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53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0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0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0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第一连接器及包含该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第一连接器具有一滑动件和一锁定臂,锁定臂锁扣第二连接器,插入滑动件后,滑动件会通过与第一连接器的外壳相互配合产生抵压力,来限制锁定臂变形,进而防止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组成的连接器组合意外解锁。

Description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第一连接器及包含该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加强与第二连接器锁扣效果的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一般的汽车连接器,其插头和插座在相互插接配合时会相互锁扣固定,并配置CPA(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连接器定位装置)来加强锁扣,当插入CPA时,插头和插座无法解锁,当拉出CPA时,插头和插座可以解锁分离,令插头和插座互锁的结构包括一个被按压后可上下翘动的卡扣件,卡扣件的一端(按压端)被按压下移后,其另一端(锁扣端)会向上翘起进而解锁,当插入CPA后,CPA塞住卡扣件的下方空间,使得所述卡扣件被按压后也无法翘动解锁。然而,在高频震动或震动幅度更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卡扣件未被按压,其锁扣端也会单独向上变形翘起,导致插头和插座意外脱扣。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第一连接器以及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组成的连接器组合,第一连接器具有一滑动件和一锁定臂,锁定臂锁扣第二连接器,插入滑动件后,滑动件会通过与第一连接器的外壳相互配合产生抵压力,来限制锁定臂变形,进而防止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组成的连接器组合意外解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第一连接器,用以与一第二连接器相插接,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一体凸设一第一压接块,一锁定臂设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第一压接块相对置,所述锁定臂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一滑动件,设于所述锁定臂上,并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被所述滑动件限制变形而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保持锁扣,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二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朝向所述第一压接块的所在侧凸出,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而产生抵压力,承受所述抵压力的所述滑动件限制所述锁定臂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具有一阻挡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相配合,限制所述滑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接块具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与所述锁定臂之间的距离沿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一弹性臂和一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锁定臂相配合令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压接块位于所述弹性臂,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所述弹性臂抵压所述锁定臂。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臂具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导轨和所述弹性臂之间,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阻挡所述滑动件,防止其超过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臂具有一锁扣部,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滑动件具有一挡止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扣部,以限制所述锁扣部变形或位移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
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锁定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锁定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一体凸设一第一压接块,一锁定臂设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第一压接块相对置,所述锁定臂锁扣所述锁定部;一滑动件,设于所述锁定臂上,且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能够与所述锁定部脱扣,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被所述滑动件限制变形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保持锁扣,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二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向所述第一压接块的所在侧凸出,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件覆盖所述锁定部,且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而产生压力,并通过所述滑动件将所述抵压力传导至所述锁定臂和所述锁定部二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以限制所述锁定臂与所述锁定部脱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具有一阻挡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相配合,限制所述滑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一弹性臂和一导轨,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导轨同向延伸且间隔设置,所述导轨套住所述锁定臂的边缘令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压接块位于所述弹性臂,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所述弹性臂抵压所述锁定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接块或所述第二压接块具有一导引面,当所述第二压接块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经过所述第一压接块时,所述第一压接块对所述第二压接块的压力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臂具有锁扣所述锁定部的一锁扣部,所述滑动件具有一挡止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扣部,以限制所述锁扣部变形或位移而与所述锁定部脱扣。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具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自所述弹性臂面对所述锁定臂的表面凸出设置,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形成一通槽,为所述锁定部提供让位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压接块被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令所述滑动件承受抵压力,所述滑动件将抵压力传导至所述锁定臂,或覆盖所述锁扣部,若所述锁定臂要发生变形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则所述锁定臂必须克服该抵压力,进而提高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锁扣的稳定性,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意外脱扣解锁的难度。
一种第一连接器,用以与一第二连接器相插接,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空间和一锁定臂,所述锁定臂收容在所述空间内并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一滑动件,设于所述空间内,所述滑动件覆盖所述锁定臂,并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一挡止部;所述外壳和所述弹性臂二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具有一压接块,所述压接块位于所述空间内,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压接块向所述弹性臂施加抵压力,使得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定臂,以限制所述锁定臂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
进一步地,所述挡止部自所述弹性臂面对所述锁定臂的表面凸出设置,所述锁定臂具有一锁扣部,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扣部,以限制所述锁扣部变形或位移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
进一步地,所述挡止部包括一宽部和连接于所述宽部的一窄部,所述宽部相对于所述窄部更靠近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以增强所述挡止部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具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自所述弹性臂面对所述锁定臂的表面凸出设置,在插接方向上介于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压接块之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块与所述锁定臂相互卡扣,防止所述滑动件脱离所述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外壳通过一压接块相互抵压,在所述弹性臂上承受抵压力,使得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定臂,令所述锁定臂也承受抵压力,使得所述锁定臂变形脱扣时必须克服所述弹性臂变形所产生的抵压力和所述外壳对所述锁定件的额外的抵压力,提高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锁扣的稳定性,增加了所述锁定臂变形导致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意外脱扣解锁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离;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第一连接器的外壳与滑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组合图;
图5为图3中滑动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图2的组合图,其中滑动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7为图2的组合图,其中滑动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连接器组合100 第一连接器A 第一主体1
外壳2 锁定臂21 锁扣孔211
锁扣部212 限位部213 框体22
凸台23 连接部24 第一压接块25
滑动件3 弹性臂31 第二压接块311
卡块312 挡止部313 导轨32
导引槽321 操作部33 间隙34
导引面M 阻挡部N 第二连接器B
第二主体4 收容腔41 锁定部42
空间K 宽部3131 窄部3132
通槽3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合100 包括相互插接并锁定的一第一连接器A和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A包括一第一主体 1、围绕在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外壳2和一滑动件3,所述外壳2具有一锁定臂21,所述滑动件3组装于所述外壳2并设置在所述锁定臂21上。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主体4,所述第二主体4具有一收容腔41和一锁定部42,所述收容腔41用于收容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锁定部42凸出于所述第二主体4的表面,用于与所述锁定臂21相互锁扣。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插接组成所述连接器组合100时,所述第二主体4插入所述收容腔41,所述锁定臂21与所述锁定部42相互锁扣。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2包括一框体22和自所述框体22的外表面凸出的一凸台 23,所述凸台23沿所述第一连接器A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接方向贯通,形成一空间K。所述锁定臂21设置在所述空间K内,所述锁定臂21沿所述插接方向延伸,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具有一锁扣孔211,所述锁扣孔21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侧(即所述锁定臂21的末端)是一锁扣部212,所述锁定臂21通过一连接部24与所述框体22保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插接的过程中,所述锁定臂21接触所述锁定部42,并以所述连接部24作为支点翘起,最终所述锁定部42进入所述锁扣孔211,令所述锁定部42 和所述锁扣部212相互卡扣。所述锁定臂21的上表面凸设有两限位部213,每一所述限位部 213沿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限位部213位于所述锁扣孔211的两侧。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2还具有一第一压接块25,所述第一压接块25一体凸设于所述凸台23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压接块25与所述锁定臂21相对置,即位于所述空间K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压接块25位于所述空间K的上侧,所述锁定臂21位于所述空间K的下侧,但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接块25和所述锁定臂21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以此为限,在所述锁定臂21能够与所述锁定部42相互锁扣的前提下,所述第一压接块25和所述锁定臂21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位于所述空间K的相对两侧即可。所述第一压接块25具有一导引面M,所述导引面M与所述锁定臂21之间的距离沿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逐渐减小。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滑动件3收容于所述空间K,并设于所述锁定臂21上。所述滑动件3具有沿插接方向延伸的一弹性臂31、位于所述弹性臂31两侧的两个导轨32,以及连接所述弹性臂31和两个所述导轨32的一操作部33。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所述第一连接器A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锁扣后,操作者可通过操纵所述操作部33,令所述滑动件3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插接方向移动。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即处于一解锁位置,操作者可通过下压所述操作部33,令所述锁扣部212向上翘起且完全高于所述锁定部42,再令所述锁定部42脱离所述锁扣孔 211,来解除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锁扣。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件3覆盖所述锁扣部212,使得所述锁扣部212无法完全高于所述锁定部42,进而无法脱扣。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弹性臂31的上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压接块25,所述弹性臂31的下表面面对所述锁定臂21。所述弹性臂31的上表面具有凸出的一第二压接块311,所述弹性臂31在所述第二压接块311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压接块25与所述锁定臂21之间的最小距离,并且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压接块311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块25 的下方,使得所述第二压接块311被所述第一压接块25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的顶部具有凸出的一阻挡部N,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N越过所述第一压接块25并与其相互阻挡,以限制所述滑动件3退出所述第二位置。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弹性臂31的下表面凸设有两个卡块312,在所述插接方向上所述卡块312相对于所述第二压接块311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两个所述卡块312之间形成一通槽3121,所述通槽3121与所述锁定部42相对齐,所述通槽3121为所述锁定部42提供让位空间K,以令所述滑动件3能够移动至所述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块312位于所述锁扣孔211内而与所述锁定臂21相互卡扣,防止所述滑动件3脱离所述外壳2。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42进入所述通槽3121。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弹性臂31的下表面凸设有一挡止部313,所述挡止部313包括一宽部3131和连接于所述宽部3131中间的一窄部3132,呈T形,所述宽部3131相对于所述窄部3132更靠近所述弹性臂31的末端,所述挡止部313如此设置能够增加所述挡止部313的强度,使得所述挡止部313既满足在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时碰触所述锁定部42,又满足在所述第二位置挡止所述锁扣部212的强度要求,所述挡止部313位于所述弹性臂31的末端,在所述插接方向上所述挡止部313相对于所述卡块312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止部313向下抵压所述锁扣部212。
如图3至图5所示,每一所述导轨32具有面对所述弹性臂31开放的一导引槽321,所述导轨32及所述导引槽321沿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导轨32与所述锁定臂21的两侧边缘相配合,即两个所述导引槽321收容所述锁定臂21的两侧边缘,令所述滑动件3在所述锁定臂21上沿所述插接方向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导轨32与所述弹性臂31之间具有一间隙34,所述间隙34收容所述限位部213,即所述限位部213位于所述导轨32和所述弹性臂31之间,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13阻挡所述滑动件3,防止其超过所述第二位置。
结合图2、图6和图7,在下文说明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对接锁扣的过程,以及之后所述滑动件3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收容腔41对准,所述锁定臂21与所述锁定部42对准后,令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接,所述第一主体1进入所述收容腔41,所述锁定部42进入所述空间K,所述锁定臂21的所述锁扣部212接触所述锁定部42 继续沿所述插接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锁扣部212向上翘起并越过所述锁定部42,之后所述锁定臂21回弹使得所述锁扣部212下降而且所述锁定部42进入所述锁扣孔211,令所述锁定部42和所述锁扣部212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相互卡扣。在上述过程中所述滑动件3始终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插接方向上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相对于所述第一压接块2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挡止部313相对于所述锁扣部212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锁扣且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止部313恰好处于所述锁定部42的上方,所述第二压接块311至所述挡止部313所在末端的部分所述弹性臂31向上翘曲变形。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滑动件3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抵压块的顶部会接触所述导引面M,直到所述限位部213阻挡所述滑动件3(未图示)。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压接块311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块25的下方并被所述第一压接块25向下抵压,所述阻挡部N越过所述第一压接块25以限制所述滑动件3 退出所述第二位置,而且所述挡止部313完全覆盖在所述锁扣部21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止部313在所述第二位置向下抵压所述锁扣部212。
如图7所示,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臂31承受所述第一压接块 25的抵压力,并通过所述挡止部313传导至所述锁扣部212。所述锁扣部212则在承受所述弹性臂31自身变形所产生的抵压力的同时,额外承受所述弹性臂31传导过来的所述第一压接块25的抵压力,所述锁扣部212必须同时克服前述两个力的合力才能完全高出所述锁定部 42而与所述锁定部42脱扣,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压接块25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311所产生的额外的抵压力增加了所述锁定臂21从所述锁定部42脱扣的难度。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导引面M位于所述第二压接块311,所述阻挡部N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块25,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N位于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的后方,限制所述滑动件3退出所述第二位置。第二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他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所述第一压接块25和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的同时存在可以令二者更加准确地相互配合,但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接块25和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的同时存在并非是必须的。仅所述外壳2设置一压接块,在所述第二位置直接抵压所述锁定件的上表面,又或者仅所述锁定件的上表面设置一压接块,在所述第二位置直接被所述外壳2抵压,也是可行的,只要保证所述锁扣部212在所述第二位置脱扣时要额外克服所述外壳2通过所述压接块向所述弹性臂31所施加的抵压力,即可起到在所述第二位置额外限制所述锁定臂21与所述锁定部42脱扣的技术效果。
所述挡止部313在所述第二位置下压所述锁扣部212能够最大程度地所述锁扣部212的活动空间K,进一步增加稳定性,但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止部313向下抵压所述锁扣部212并非是必须的。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即使所述挡止部313仅覆盖所述锁扣部212而没有抵压所述锁扣部212,只要所述外壳2通过所述压接块向所述弹性臂31施加了抵压力,并且所述挡止部313下方的空间K不足以令所述锁扣部212完全高出所述锁定部42,则所述锁扣部212在所述第二位置脱扣时也必须额外克服所述抵压力,同样能够起到在所述第二位置额外限制所述锁定臂21与所述锁定部42脱扣的技术效果。在所述挡止部313不抵压所述锁扣部212的实施例中,可令所述锁定部42在所述第二位置支撑所述弹性臂31,所述弹性臂31承受的所述抵压力则传导至所述锁定部4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臂31和所述外壳2通过一个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25和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相互抵压,令所述弹性臂31上承受额外的抵压力,令所述锁扣部212从所述锁定部42脱扣必须额外克服所述抵压力,限制了所述锁定臂21变形导致所述锁扣部212完全高出锁定部42,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器A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意外脱扣解锁的难度。
(2)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块312与所述锁定臂21相互卡扣,防止所述滑动件3脱离所述外壳2;两个所述卡块312之间形成所述通槽3121,为所述锁定部42提供让位空间K,令所述滑动件3推进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不会被所述锁定件所阻挡。
(3)所述导轨32与所述锁定臂21相配合令所述滑动件3沿所述导轨32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25准确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311。
(4)所述限位部213位于所述导轨32和所述弹性臂31之间,当所述滑动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13阻挡所述滑动件3,防止其超过所述第二位置。
(5)所述第一压接块25或所述第二压接块311具有一导引面M,当所述第二压接块311 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经过所述第一压接块25时,所述第一压接块25对所述第二压接块311的压力逐渐增大。
(6)所述挡止部313包括一宽部3131和连接于所述宽部3131的一窄部3132,所述宽部3131相对于所述窄部3132更靠近所述弹性臂31的末端,以增强所述挡止部313的强度。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第一连接器,用以与一第二连接器相插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一体凸设一第一压接块,一锁定臂设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第一压接块相对置,所述锁定臂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
一滑动件,设于所述锁定臂上,并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被所述滑动件限制变形而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保持锁扣,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二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朝向所述第一压接块的所在侧凸出,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而产生抵压力,承受所述抵压力的所述滑动件限制所述锁定臂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具有一阻挡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相配合,限制所述滑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块具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与所述锁定臂之间的距离沿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一弹性臂和一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锁定臂相配合令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压接块位于所述弹性臂,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所述弹性臂抵压所述锁定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臂具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导轨和所述弹性臂之间,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阻挡所述滑动件,防止其超过所述第二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臂具有一锁扣部,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滑动件具有一挡止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扣部,以限制所述锁扣部变形或位移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
7.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锁定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锁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一体凸设一第一压接块,一锁定臂设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第一压接块相对置,所述锁定臂锁扣所述锁定部;
一滑动件,设于所述锁定臂上,且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能够与所述锁定部脱扣,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被所述滑动件限制变形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保持锁扣,所述滑动件具有一第二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向所述第一压接块的所在侧凸出,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件覆盖所述锁定部,且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而产生抵压力,并通过所述滑动件将所述抵压力传导至所述锁定臂和所述锁定部二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以限制所述锁定臂与所述锁定部脱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具有一阻挡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二压接块或所述第一压接块相配合,限制所述滑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退回所述第一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一弹性臂和一导轨,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导轨同向延伸且间隔设置,所述导轨套住所述锁定臂的边缘令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压接块位于所述弹性臂,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压接块抵压所述第二压接块,所述弹性臂抵压所述锁定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块或所述第二压接块具有一导引面,当所述第二压接块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经过所述第一压接块时,所述第一压接块对所述第二压接块的压力逐渐增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臂具有锁扣所述锁定部的一锁扣部,所述滑动件具有一挡止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扣部,以限制所述锁扣部变形或位移而与所述锁定部脱扣。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自所述弹性臂面对所述锁定臂的表面凸出设置,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形成一通槽,为所述锁定部提供让位空间。
13.一种第一连接器,用以与一第二连接器相插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空间和一锁定臂,所述锁定臂收容在所述空间内并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
一滑动件,设于所述空间内,所述滑动件覆盖所述锁定臂,并能够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臂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一挡止部;
所述外壳和所述弹性臂二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具有一压接块,所述压接块位于所述空间内,当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
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压接块向所述弹性臂施加抵压力,使得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定臂,以限制所述锁定臂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自所述弹性臂面对所述锁定臂的表面凸出设置,所述锁定臂具有一锁扣部,用于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挡止部抵压所述锁扣部,以限制所述锁扣部变形或位移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脱扣。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包括一宽部和连接于所述宽部的一窄部,所述宽部相对于所述窄部更靠近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以增强所述挡止部的强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自所述弹性臂面对所述锁定臂的表面凸出设置,在插接方向上介于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压接块之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块与所述锁定臂相互卡扣,防止所述滑动件脱离所述外壳。
CN202222225390.5U 2022-08-23 2022-08-23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18770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5390.5U CN218770369U (zh) 2022-08-23 2022-08-23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5390.5U CN218770369U (zh) 2022-08-23 2022-08-23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0369U true CN21877036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5390.5U Active CN218770369U (zh) 2022-08-23 2022-08-23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0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65368Y1 (ko) 커넥터 위치 보장 장치를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US7223113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US7108542B2 (en) Connector apparatus with a mating detecting member call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US5833484A (en) Connector with pivotable coupling lever
JPH09219255A (ja) 二重ロックコネクタ
JP2003264039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半体組立体
US11404821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A2419335A1 (e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latch
US7267569B2 (en) Connector with a shorting terminal
CN219350867U (zh) 一种位置保持装置及连接器组件
CN218770369U (zh) 第一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WO2024094111A1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JP3613374B2 (ja) コネクタ
CN219163849U (zh) 一种锁扣保持装置及连接器组件
CN219498427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4542770U (zh) 连接器
CN112003078B (zh) 电连接器
CN220934528U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20107077U (zh) 一种带有cpa结构的fakra连接器
WO2018131447A1 (ja) コネクタ
CN218351753U (zh) 连接器组合
CN219321686U (zh) 一种防退锁型对接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
JP7380496B2 (ja) コネクタ
CN21765615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9892536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