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3927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3927U
CN218763927U CN202223217190.1U CN202223217190U CN218763927U CN 218763927 U CN218763927 U CN 218763927U CN 202223217190 U CN202223217190 U CN 202223217190U CN 218763927 U CN218763927 U CN 218763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ir
opening
air conditioner
supp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71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元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71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3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3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3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外壳和面板组件,外壳具有安装口;面板组件设于安装口且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外壳配合且具有第一补风口,第二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地设在第一面板上且具有第二补风口,其中,在第一位置,第二面板关闭第一补风口,第一面板关闭第二补风口,在第二位置,第二面板打开第一补风口,第一面板打开第二补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补风口设置在面板组件上,对空调器的安装场景的要求较低,无需额外考虑安装位置,避免了安装受限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进出风口的数量较为单一,且位置固定,一些空调器在空调器的背面或侧面增加进风口,但这需要在空调器的安装处预留足够的空间,限制了空调器的安装场景,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提高进出风风量,且对安装场景的要求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外壳和面板组件,所述外壳具有安装口;所述面板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口且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外壳配合且具有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二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面板上且具有第二补风口,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面板关闭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关闭所述第二补风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面板打开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打开所述第二补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安装口处设置两个面板,且在第一面板上设置第一补风口,在第二面板上设置第二补风口,通过第二面板的活动,使第一补风口和第二补风口打开或关闭,在补风口打开时,可以实现对空调器的补充进风和出风的作用,满足用户在特殊场景下对大风量的需求;且通过将补风口设置在面板组件上,对空调器的安装场景的要求较低,无需额外考虑安装位置,避免了安装受限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面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补风口位置相对以关闭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补风口位置相对以关闭所述第二补风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补风口错开以打开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补风口错开以打开所述第二补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补风口邻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补风口邻近所述出风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补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用于进风,所述第二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用于出风。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下部,所述面板组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面板从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向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中的一个具有滑槽,另一个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面板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面板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面板活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朝向所述第一面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排布方向上,所述滑块的一部分凸出所述滑槽且凸出的部分设有齿条,所述驱动件通过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面板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第一面板的朝向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补风口的靠近所述第二补风口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面板具有避让口,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通过所述避让口伸入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面板具有限位部,所述第二面板具有配合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合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面板的活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部形成凸出所述第一面板的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第一补风口的靠近所述第二补风口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配合部形成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边沿,所述第二面板上还具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挡板止挡于所述凸筋远离所述第一补风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出风口处,在所述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所述导风板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面板抵接配合。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补风口和所述第二补风口分别包括多个补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结构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其中,第二面板处于第一位置;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其中,第二面板处于第二位置。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外壳10,进风口11,出风口12,
第一面板20,避让口201,第一补风口21,滑槽22,凸筋23,
第二面板30,定位柱301,卡扣302,第二补风口31,滑块32,定位孔321,滑动部322,凸部3221,连接部323,卡槽324,第一挡板33,第二挡板34,
驱动件40,齿轮41,齿条42,罩壳43,
导风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外壳10和面板组件,外壳10具有安装口,便于装配,面板组件设置在安装口处,且面板组件包括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第一面板20与外壳10配合,且第一面板20具有第一补风口21,第二面板30设置在第一面板20上,第二面板3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且第二面板30具有第二补风口31,其中,第二面板30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面板30关闭第一补风口21,第一面板20关闭第二补风口31,使得空调器100可保持正常风量状态,第二面板3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面板30打开第一补风口21,第一面板20打开第二补风口31,由此可以加大空调器100的进风及出风面积,实现对进出风的补风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安装口处设置两个面板,且在第一面板20上设置第一补风口21,在第二面板30上设置第二补风口31,通过第二面板30的活动,使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打开或关闭,在补风口打开时,可以实现对空调器100的补充进风和出风的作用,满足用户在特殊场景下对大风量的需求;且通过将补风口设置在面板组件上,对空调器100的安装场景的要求较低,无需额外考虑安装位置,避免了安装受限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可以理解的是,外壳10上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在第二面板30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进风口11进风,出风口12出风,可使空调器100保持正常风量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二面板30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面板30的一部分与第一补风口21的位置相对,实现对第一补风口21的关闭,由此可以防止外界通过第一补风口21与空调器100内部连通,第一面板20的一部分与第二补风口31的位置相对,实现对第二补风口31的关闭,由此可以防止空调器100内部通过第二补风口31与外界连通。
在第二面板3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面板30与第一补风口21的位置错开,实现对第一补风口21的打开,由此第一补风口21可以进行补风,例如可以使得外界通过第一补风口21与空调器100内部连通,第一面板20与第二补风口31的位置错开,实现对第二补风口31的打开,由此第二补风口31可以进行补风,例如可以使得空调器100内部通过第二补风口31与外界连通,其中,第一补风口21与第二补风口31可相互配合,以补充空调器100的风量,满足用户在特殊场景下对空调器100大风量的需求。
在一些示例中,外壳10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外壳10内的风机可将气体从进风口处引导至出风口处,因而靠近进风口11的补风口可以用于补充进风口11的进风量,靠近出风口12的补风口可以用于补充出风口12的出风量,两个补风口相互配合,可以增加空调器100通风量,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补风口21相较于第二补风口31靠近进风口11,则第一补风口21用于补充进风,第二补风口31用于补充出风,若第二补风口31相较于第一补风口21靠近进风口11,则第二补风口31用于补充进风,第一补风口21用于补充出风。
如图1、图2、图3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外壳10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第一补风口21邻近进风口11,便于与进风口11相互配合,以增加空调器100的进风量,第二补风口31邻近出风口12,便于与出风口12相互配合,以增加空调器100的出风量。
在第二面板30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关闭,由此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此时,进风口11进风,出风口12出风,可以保证空调器100的正常通风;在第二面板3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打开,其中,进风口11进风的同时,第一补风口21补充进风,出风口12出风的同时,第二补风口31补充出风,从而可以增加空调器100的通风量,以在特殊环境下为空调器100补充风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进风口11可以位于外壳10的上部,这里的上部可以外壳整体偏上的位置,也可以是外壳的顶部,出风口12可以位于外壳10的下部,使得空调器100从上侧进风,下侧出风,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的通风效果和用户体验;面板组件位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面板组件大致位于外壳10的前侧,且在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第二面板30可以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以同时打开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可以起到补充风量的作用;由于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位于面板组件上,使得空调器100大致在前侧进行补风,其中,空调器100的补风方向与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以便空调器100可以在多个方向上进出风,在保证空调器100通风量的同时,可以减小空间对空调器100安装的限制,提高空调器100的适应性,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空调器100正常通风,在安装空调器100时,操作人员需要为空调器100的周围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尤其是为进风口位于整机顶部时,需要预留充足的空间,相比于现有空调器100的安装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侧的面板组件上设置补风口,可以补充空调器100的通风量,可以减少进出风口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要求,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环境。
如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面板20具有滑槽22,第二面板30具有滑块32,滑块32可以插接至滑槽22中,且滑块32可以相对于滑槽22滑动,以使第二面板30相对于第一面板20移动,可以提高第二面板30的移动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滑槽22也可以位于第二面板30上,相应地,滑块32可以位于第一面板20上,通过将滑块32插接至滑槽22中,以使第二面板30相对于第一面板20移动,提高了第二面板30的移动稳定性。
如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面板30位于第一面板20前侧,滑块32设置在第二面板30的后侧,且滑块32的前侧与第二面板30固定连接,滑块32的后侧可以插接至滑槽22中,以使滑块32和滑槽22可滑动地配合,使得第二面板30间接连接在第一面板20上,其中,第二面板30可随着滑块32移动,进而第二面板30可相对于第一面板20移动,可以调整空调器100的进风状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滑槽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在保证第二面板30正常活动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滑槽22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滑槽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槽22可以对称布置,即两个滑槽22分别位于第一面板20的左右两侧,通过上述布置形式,可以提高第二面板30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驱动件40,驱动件40位于第二面板30的后侧,即靠近第一面板20的一侧,驱动件40用于驱动第二面板30沿着上下方向活动,驱动件40可以直接驱动第二面板30,也可以间接驱动第二面板30,例如通过驱动滑块32与滑槽22相对活动,进而带动第二面板30活动;且通过将驱动件40设置在第二面板30后侧,可以实现驱动件40的隐藏,提高整机外观的美观性。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40通过驱动滑块32活动,可以带动第二面板30活动,驱动件40的数量与滑槽22的数量相同,且驱动件40的位置与滑槽22的位置相对应。
例如,两个滑槽22分别位于第一面板20的左右两侧,在左右方向上,两个驱动件40可以对称地布置在两个滑槽22之间,也可以对称地布置在两个滑槽22外,通过两个驱动件40进行驱动,提高了第二面板30的活动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面板30上可设置有把持部,用户可通过把持第二面板30,且推拉第二面板30,以使第二面板30活动,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扩大了产品的受众群体。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滑块32包括滑动部322和连接部232,滑动部322与滑槽22配合,其中,滑动部322可以形成“工”字形,滑动部322的边缘部分设有凸部3221,多个凸部3221可分别在多个方向上抵接滑槽22的表面,以保证滑动部322与滑槽22配合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滑块32与滑槽22的接触面,减少滑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滑块32的活动更为顺滑。
连接部323与滑动部322凸出滑槽22外侧的部分连接,且连接部323可以延伸至滑槽22的侧部,由此可减少滑块32凸出第二面板30的尺寸,提高结构的紧凑性,连接部323上设置有齿条42,且驱动件40上可设置有齿轮41,齿轮41与齿条42之间可相互啮合,进而驱动件40通过驱动齿轮41旋转,以使齿条4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块32移动,实现第二面板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通过齿轮41和齿条42啮合,可提高第二面板30活动的稳定性以及精准性。
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滑块32设置有定位孔321和卡槽324,第二面板30上设置有定位柱301和卡扣302,通过将第二面板30上的定位柱301插接至滑块32上的定位孔321中,可以实现滑块32对第二面板30的定位,方便第二面板30与滑块32的配合;通过卡槽324与卡扣302之间的卡接配合,以固定连接滑块32和第二面板30,便于装配,当然,第二面板30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滑块32上,固定效果好,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丝、螺钉和螺栓等,成本低廉。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324的位置与卡扣302的位置相对应,且卡槽324的数量和卡扣3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可以提高第二面板30的固定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滑槽22设置在第一面板20的前侧,且滑槽22位于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之间,使得第二面板30通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即可同时开启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或同时关闭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面板20可以具有避让口201,驱动件40设置在外壳10内,且驱动件40可通过避让口201伸入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之间,便于驱动件40跟外壳10内的电控部件连接,且便于驱动件40与滑块32相互配合,可以提高驱动件40的传动效果,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设置避让口201,使得驱动件40可部分伸入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之间,有利于减小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之间的间隙,提高了产品的精致感。
如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40的前侧设置有罩壳43,罩壳43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避让口201的边缘,以罩设住驱动件40,有利于保护驱动件40,防止驱动件40与其附近的零部件发生干涉,且可以为驱动件40遮挡灰尘或水液,提高驱动件40的可靠性,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丝、螺钉和螺栓等,固定效果好,成本低廉。
如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面板20具有限位部,第二面板30具有配合部,在第二面板30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部的上表面可以与配合部抵接,以限制第二面板30向下活动,通过限位部与配合部相互配合,可以起到限位第二面板30的作用,进而保护产品,防止由于第二面板30过度活动,以损坏空调器100,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限位部形成凸出第一面板20的凸筋23,凸筋23位于第一补风口21与第二补风口31之间,可以增大第二面板30的活动距离,有利于第二面板30的活动,以使空调器100在补风时,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充分打开,空调器100在正常通风时,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充分关闭,可实现有效的限位效果。当然,限位部也可以为凸块,凸台等。如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凸筋23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便于凸筋23抵接配合部,可提高凸筋23对配合部的限位效果,凸筋2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滑槽22,可以提高滑槽22和凸筋23的结构强度,进而便于滑块32在滑槽22中滑动,以及对第二面板30活动限位的可靠性。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配合部可以形成第一挡板33,第一挡板33位于第二面板30的上边沿,在第二面板30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挡板33的下表面抵接凸筋23的上表面,进而可以阻止第二面板30继续向下活动。
第二面板30上还可以具有第二挡板34,在第二面板30从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挡板34的上表面抵接凸筋23的下表面,进而可以阻止第二面板30继续向上活动,第一挡板33和第二挡板34相互配合,实现对第二面板30在两个位置上活动的限位,提高产品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面板20上具有两个凸筋23,第二面板30上具有第一挡板33和第二挡板34,在上下方向上,两个凸筋23间隔布置,在第二面板30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挡板33的下表面可以抵接上方的凸筋23,进而可以阻止第二面板30继续向下活动,在第二面板30从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挡板34的上表面可以抵接下方的凸筋23,进而可以阻止第二面板30继续向上活动,由此实现对第二面板30活动的限位。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包括:导风板50,导风板50可活动地设置在外壳10上,在第二面板30位于第一位置时,导风板50位于外壳10的出风口12处,此时,空调器100制冷或制热等产生的风量通过导风板50出风,在第二面板30位于第二位置时,导风板50伸出外壳10,此时,第二面板30与导风板50搭接,共同出风,例如,第二面板30的下边缘搭接在导风板50的前端上表面上,或者导风板50的前边缘可以搭接在第二面板30的下端面上,避免两者连接处出现缝隙等,通过第二补风口31与导风板50相互配合,增加了空调器100的出风面积,进而提高了空调器100的出风量,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分别包括多个补风孔,在增加空调器的通风量的同时,可以将空气分化为多股小气流,使得空调器100无风感通风,且通过设置多个补风口,有利于遮挡灰尘,便于清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空调器100通过进出风口,可以实现正常的通风功能,也可以通过补风口来加大通风量,以适应不同的用户群体,这里的空调器100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制冷和制热功能,还可实现对空气的杀菌功能,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空调器100可以为挂机、柜机、窗机等,空调器100可以具有多种安装形式,例如,空调器100可横向挂置在墙壁上,也可以竖向放置,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可应用于上述具有多种安装方式的空调器100中,可降低空调器100安装位置要求,提高空调器100的适应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空调器100包括外壳10、导风板50、驱动件40、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外壳10上侧具有一进风口11,外壳10下侧具有一出风口12,导风板50可设置在出风口12中,外壳10的前侧具有一安装口。
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安装在安装口处;第一面板20的上部具有第一补风口21,第一面板20还具有一避让口201,第一面板20的前侧具有凸筋23和滑槽22,
第二面板30设置在第一面板20的前侧,第二面板30的下部具有第二补风口31,第二面板30的后侧具有第一挡板33和第二挡板34,且安装有滑块32,其中,滑块32可滑动地插接至滑槽22中。滑块32的位于滑槽22外侧的部分具有齿条。
驱动件40设置在外壳内,且可通过穿设避让口201伸入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之间,驱动件40可通过齿轮与滑块32上的齿条配合,以驱动滑块32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面板30相对第一面板20上下移动。
如图11所示,在无需大风量时,第二面板30位于第一位置,在前后方向上,第一面板20与第二面板30位置重合,即第一补风口21被第二面板30关闭,第二补风口31被第一面板20关闭,空气通过进风口11通入空调器100,经热交换后,空气通过导风板50通入室内,空调器100正常通风。
如图12所示,在需要大风量时,驱动件40驱动滑块32以及第二面板30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挡板33抵接凸筋23,同时,导风板50活动,伸出外壳10,此时,第二面板30位于第二位置,第一补风口21和第二补风口31打开,第二补风口31与导风板50相互配合,进行出风,外界空气同时通过进风口11与第一补风口21通入空调器100,经热交换后,空气通过导风板50以及第二补风口31通入室内,由此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通风量。
此后,在大风量需求结束后,驱动件40驱动滑块32以及第二面板30向上移动,直至第二挡板30抵接凸筋23,同时,导风板50活动至出风口12处,不影响整机外观的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其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以图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安装口;
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口且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外壳配合且具有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二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面板上且具有第二补风口,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面板关闭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关闭所述第二补风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面板打开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打开所述第二补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面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补风口位置相对以关闭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补风口位置相对以关闭所述第二补风口;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补风口错开以打开所述第一补风口,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补风口错开以打开所述第二补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补风口邻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补风口邻近所述出风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补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用于进风,所述第二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用于出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下部,所述面板组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面板从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向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中的一个具有滑槽,另一个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面板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面板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面板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朝向所述第一面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排布方向上,所述滑块的一部分凸出所述滑槽且凸出的部分设有齿条,所述驱动件通过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面板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第一面板的朝向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补风口的靠近所述第二补风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具有避让口,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通过所述避让口伸入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具有限位部,所述第二面板具有配合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合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面板的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形成凸出所述第一面板的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第一补风口的靠近所述第二补风口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边沿,所述第二面板上还具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挡板止挡于所述凸筋远离所述第一补风口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出风口处,在所述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所述导风板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面板抵接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风口和所述第二补风口分别包括多个补风孔。
CN202223217190.1U 2022-11-30 2022-11-30 空调器 Active CN218763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7190.1U CN218763927U (zh) 2022-11-30 2022-11-30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7190.1U CN218763927U (zh) 2022-11-30 2022-11-30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3927U true CN21876392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7190.1U Active CN218763927U (zh) 2022-11-30 2022-11-30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3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1353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흡토출구 개폐 장치
CN218763927U (zh) 空调器
CN21479147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084580B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分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风冷冰箱
CN217057728U (zh) 空调风门的驱动装置及空调器
CN216620240U (zh) 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7129914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118149459A (zh) 空调器
CN215260177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89151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66781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63673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5929836U (zh) 空调器
CN21567545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71516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6467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959053U (zh) 制冷装置及具有其的嵌入式制冷设备
CN21351409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298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953462U (zh) 空调的装饰结构及空调器
CN212720228U (zh) 空调面板组件及柜式空调
CN21271997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92978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8149386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620244U (zh) 空调器和厨房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