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3534U -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3534U
CN218753534U CN202223395824.2U CN202223395824U CN218753534U CN 218753534 U CN218753534 U CN 218753534U CN 202223395824 U CN202223395824 U CN 202223395824U CN 218753534 U CN218753534 U CN 218753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placing
automatic feeding
grabbing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58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存
侯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xi Delida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xi Delida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xi Delida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xi Delida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58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3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3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3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放置平台、移料机构、两个抓夹件、放置座,放置平台设置在两个并排设置的机床之间;移料机构的输出端用于在两个机床间移动;两个抓夹件均转动连接于移料机构的输出端,两个抓夹件均用于抓夹工件;放置座用于放置工件,放置座转动连接在其中一机床的顶部,并连接有能够驱动自身转动的驱动件;其中,其中一抓夹件用于抓取未加工的工件或已加工完成的工件;另一抓夹件用于抓取加工完成一端面后的工件,并将该工件放置在放置座上,该工件由放置座的带动下调头,并在移料机构的带动下转移至另一个机床的加工工位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提高了对工件的两端面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环状工件或者筒状工件的端面进行加工,且存在有同一工件的两个端面的加工要求不同的情况,操作人员往往通过两个机床对同一批工件的不同端面进行加工。
现有的,操作人员先在一个机床上对一批工件的相同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将这一批工件移动至另一机床,再对这一批工件未加工的端面进行加工,直至加工完成,其中工件在两机床间移动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此外,在对同一批工件的相同端面加工时,加工完一个工件后,操作人员手动取下工件再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机床上,期间更换工件的过程耗时较长,从而导致工件加工的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旨在提高对工件的两端面加工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
放置平台,设置在两个并排设置的机床之间,用于放置工件;
移料机构,移料机构的输出端用于在两个机床间移动;
两个抓夹件,均转动连接于移料机构的输出端,且两个抓夹件相互垂直,两个抓夹件均用于抓夹工件;
放置座,用于放置工件,放置座转动连接在其中一机床的顶部,并连接有能够驱动自身转动的驱动件;
其中,其中一抓夹件用于抓取未加工的工件或已加工完成的工件;另一抓夹件用于抓取加工完成一端面后的工件,并将该工件放置在放置座上,该工件由放置座的带动下调头,并在移料机构的带动下转移至另一个机床的加工工位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料机构的输出端设有动力件,两个抓夹件均连接于动力件上;
其中,两个抓夹件均能够在动力件的带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抓取工件,且在其中一个抓夹件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另一个抓夹件处于竖直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料机构包括:
平移组件,设置在机床的上方;
升降组件,与平移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动力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平移组件包括:
水平齿条,水平固设在机床的上方,延长方向与两个机床的排列方向相同;
连接部,沿水平齿条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水平齿条的一侧;
第一齿轮,与连接部转动连接,且与水平齿条啮合连接;
第一电机,与连接部固连,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同轴固连;
其中,连接部与升降组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平齿条齿尖竖直朝下设置,水平齿条背离齿尖的一侧固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床固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靠近水平齿条的侧壁固设有滑移套,滑移套滑动套设在保护罩上,滑移套的底壁设有用于避让水平齿条的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升降组件包括:
竖直齿条,与连接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第二齿轮,与连接部转动连接,且与竖直齿条啮合连接;
第二电机,与连接部固连,输出端与第二齿轮同轴固连;
其中,竖直齿条的底端与动力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抓夹件包括:
三指气爪,与动力件的输出端固连;
三个抓指,分别与三指气爪的三个爪部固连,用于在三指气爪的带动下配合抓取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放置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的轴线水平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放置平台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传送组件;其中一传送组件对未加工的工件进行运输,下料端位于移料机构的正下方;另一传送组件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运输,上料端位于移料机构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工件的两个端面分别进行加工时,先使其中一抓夹件竖直抓取放置平台上的未加工的工件,再使移料机构同时带动抓夹件、工件移动至其中一机床;使另一个空的抓夹件将该机床上已加工完成一个端面的工件水平取下;转动两个抓夹件,将未加工的工件水平安装在机床上;移料机构再带动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上移,直至工件与放置座对齐,再使两个抓夹件转动,并将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水平放置在放置座上,使驱动件带动放置座转动°,完成对工件的翻面,抓夹件再将该工件从放置座上取下;移料机构带动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移动至另一机床;再次转动抓夹件,使空的抓夹件正对加工完成两端面的工件并将该工件从该机床上取下;再次转动抓夹件,将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水平安装至此机床;移料机构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上移后并移动至放置平台的正上方;再使抓夹件转动,并使移料机构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下移至放置平台,并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竖直放置在放置平台上,之后,抓夹件再抓取一个未加工的工件,进行下一工件的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能够减少工件在两机床间移动时的时间损耗,缩短在同一机床上更换工件的时间,从而提高对工件的两端面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中移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中移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中抓夹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中放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中传送组件的截面图。
图中:
1、放置平台;11、传送组件;111、支架;112、动力电机;113、皮带;114、转动辊;2、抓夹件;21、三指气爪;22、抓指;3、移料机构;4、放置座;41、驱动件;42、圆孔;5、平移组件;51、水平齿条;511、保护罩;52、连接部;521、滑移套;522、通孔;5221、辅助板;53、第一齿轮;54、第一电机;6、升降组件;61、竖直齿条;611、加强罩;62、第二齿轮;63、第二电机;7、机床;8、动力件;9、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放置平台1、移料机构3、两个抓夹件2、放置座4,放置平台1设置在两个并排设置的机床7之间,用于放置工件;移料机构3的输出端用于在两个机床7间移动;两个抓夹件2均转动连接于移料机构3的输出端,且两个抓夹件2相互垂直,两个抓夹件2均用于抓夹工件;放置座4用于放置工件,放置座4转动连接在其中一机床7的顶部,并连接有能够驱动自身转动的驱动件41;其中,其中一抓夹件2用于抓取未加工的工件或已加工完成的工件;另一抓夹件2用于抓取加工完成一端面后的工件,并将该工件放置在放置座4上,该工件由放置座4的带动下调头,并在移料机构3的带动下转移至另一个机床7的加工工位上。
在对工件的两个端面分别进行加工时,先使其中一抓夹件2竖直抓取放置平台1上的未加工的工件,再使移料机构3同时带动抓夹件2、工件移动至其中一机床7;使另一个空的抓夹件2将该机床7上已加工完成一个端面的工件水平取下;转动两个抓夹件2,将未加工的工件水平安装在机床7上;移料机构3再带动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上移,直至工件与放置座4对齐,再使两个抓夹件2转动,并将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水平放置在放置座4上,使驱动件41带动放置座4转动180°,完成对工件的翻面,抓夹件2再将该工件从放置座4上取下;移料机构3带动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移动至另一机床7;再次转动抓夹件2,使空的抓夹件2正对加工完成两端面的工件并将该工件从该机床7上取下;再次转动抓夹件2,将加工了一个端面的工件水平安装至此机床7;移料机构3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上移后并移动至放置平台1的正上方;再使抓夹件2转动,并使移料机构3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下移至放置平台1,并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竖直放置在放置平台1上,之后,抓夹件2再抓取一个未加工的工件,进行下一工件的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能够减少工件在两机床7间移动时的时间损耗,缩短在同一机床7上更换工件的时间,从而提高对工件的两端面加工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41为摆动液压缸,驱动件41每次带动放置座4转动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4,移料机构3的输出端设有动力件8,两个抓夹件2均连接于动力件8上;其中,两个抓夹件2均能够在动力件8的带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抓取工件,且在其中一个抓夹件2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另一个抓夹件2处于竖直状态。且动力件8驱动两个抓夹件2同时绕同一转动轴线转动,两个抓夹件2的转动轴线位于两个抓夹件2夹角的角平分线上且与水平面夹角为45°。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件8为摆动液压缸,动力件8每次带动两个抓夹件2转动180°。其中,动力件8的输出端连接有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连接块9,连接块9位于三角形斜边上的侧壁与动力件8的输出端固连,连接块9位于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的侧壁分别与两个抓夹件2固连,各抓夹件2的延伸方向与所连接的连接块9的侧壁垂直,通过连接块9使两个抓夹件2同时与动力件8连接,使抓夹件2与动力件8连接的更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移料机构3包括平移组件5和升降组件6,平移组件5设置在机床7的上方;升降组件6与平移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升降组件6的输出端与动力件8连接。
在对工件的两个端面分别进行加工时,抓夹件2竖直抓取放置平台1上的未加工的工件后,升降组件6同时带动动力件8、抓夹件2、工件上移,再使平移组件5带动升降组件6向靠近其中一机床7移动,移动至机床7后,再使升降组件6带动工件下移,并使两个抓夹件2完成将加工完一端面的工件从机床7上取下,并将未加工的工件安装至机床7;再使升降组件6带动加工完一端面的工件上移直至与放置座4对齐,并完成对工件的翻面;将加工完一端面的工件从放置座4取下,平移组件5带动工件向靠近另一机床7的方向移动,移动至该机床7后,再使升降组件6带动工件下移,并使两个抓夹件2完成将加工完两端面的工件从机床7上取下,并将加工完一端面的工件安装至机床7;完成工件的更换后,升降组件6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上移,再使平移组件5带动工件移动至放置平台1,并将工件放置在放置平台1上,在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能够减少工件在两机床7间移动时的时间损耗,节省在同一机床7上更换工件的时间,从而提高对工件的两端面加工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平移组件5包括水平齿条51、连接部52、第一齿轮53、第一电机54,水平齿条51水平固设在机床7的上方,延长方向与两个机床7的排列方向相同;连接部52滑动连接在水平齿条51的一侧,连接部52的滑动方向与水平齿条51的延长方向相同;第一齿轮53与连接部52转动连接,第一齿轮53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齿条5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齿轮53与水平齿条51啮合连接;第一电机54与连接部52固连,输出端与第一齿轮53同轴固连;其中,连接部52与升降组件6连接。
平移组件5同时带动升降组件6、动力件8、抓夹件2、工件移动时,第一电机54启动,第一电机54带动第一齿轮53转动,第一齿轮53带动连接部52沿水平齿条51移动,连接部52带动升降组件6平移,使升降组件6、动力件8、抓夹件2、工件移动的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水平齿条51齿尖竖直朝下设置,水平齿条51背离齿尖的一侧固设有保护罩511,保护罩5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床7固连,使水平齿条51固定的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连接部52靠近水平齿条51的侧壁固设有滑移套521,滑移套521滑动套设在保护罩511上,滑移套521的底壁设有用于避让水平齿条51的开口。第一齿轮53沿水平齿条51移动时,第一齿轮53带动连接部52移动,连接部52带动滑移套521沿保护罩511移动,使连接部52移动的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升降组件6包括竖直齿条61、第二齿轮62、第二电机63,竖直齿条61与连接部5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二齿轮62与连接部52转动连接,第二齿轮62的转动轴线与竖直齿条6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齿轮62与竖直齿条61啮合连接;第二电机63与连接部52固连,输出端与第二齿轮62同轴固连;其中,竖直齿条61的底端与动力件8连接。
升降组件6同时带动动力件8、抓夹件2、工件升降时,第二电机63启动,第二电机63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带动竖直齿条61升降,竖直齿条61带动动力件8升降,使动力件8、抓夹件2、工件移动的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竖直齿条61的背离齿尖的一侧固设有加强罩611,动力件8固连在加强罩611的底端,减小竖直齿条61受损的可能,延长竖直齿条61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连接部52为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通孔522的壳体,加强罩611和竖直齿条61均贯穿通孔522并滑动连接在通孔522内;通孔522内固设有辅助板5221,辅助板5221包裹在加强罩611的外围,使加强罩611移动时更加稳定,进而使竖直齿条61移动时更加稳定。第一电机54固设在连接部52内,第一齿轮53转动连接在连接部52的外壁上并与水平齿条51啮合,第一电机54的输出端贯穿连接部52的侧壁后与第一齿轮53同轴固连。第二电机63和第二齿轮62均设置在连接部52内。使移料机构3更加紧凑,进而提升自动送料装置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抓夹件2包括三指气爪21、三个抓指22,三指气爪21与动力件8的输出端固连;三个抓指22,分别与三指气爪21的三个爪部固连,用于在三指气爪21的带动下配合抓取工件。
抓夹件2对工件抓夹时,使工件位于三个抓指22之间,三指气爪21带动三个抓指2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三个抓指22同时与工件抵紧实现抓夹。可选的,将三个抓指22插入环状件或筒状件的孔内,使三指气爪21带动三个抓指2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三个抓指22同时与工件抵紧实现抓夹,提高了对工件抓夹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放置座4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42,圆孔42的轴线水平设置。平移组件5带动工件移动并将工件放置在放置座4上时,将工件插入圆孔42内,使放置座4带动工件翻面时,工件在放置座4上放置的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5,放置平台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传送组件11,两个传送组件11的传送方向与两机床7的排列方向垂直;其中一传送组件11对未加工的工件进行运输,下料端位于移料机构3的正下方;另一传送组件11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运输,上料端位于移料机构3的正下方,方便了对未加工工件以及加工完成了的工件的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图5和图6,传送组件11包括支架111、动力电机112、皮带113、两个转动辊114,支架111放置在两机床7之间,两个转动辊114相互平行的转动连接在支架111上,转动辊114的延伸方向与两个机床7的排列方向平行;皮带113包裹在两个转动辊114的外部;动力电机112固设在支架111上,其中一转动辊114与动力电机112的输出端固连。
传送组件11输送工件时,动力电机112启动,动力电机112带动一转动辊114转动,转动的转动辊114通过皮带113带动另一转动辊114转动,此时皮带113带动工件移动,使工件移动的更加平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平台,设置在两个并排设置的机床之间,用于放置工件;
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的输出端用于在两个所述机床间移动;
两个抓夹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移料机构的输出端,且两个所述抓夹件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抓夹件均用于抓夹所述工件;
放置座,用于放置所述工件,所述放置座转动连接在其中一所述机床的顶部,并连接有能够驱动自身转动的驱动件;
其中,其中一所述抓夹件用于抓取未加工的所述工件或已加工完成的所述工件;另一所述抓夹件用于抓取加工完成一端面后的所述工件,并将该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放置座上,该所述工件由所述放置座的带动下调头,并在所述移料机构的带动下转移至另一个所述机床的加工工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的输出端设有动力件,两个所述抓夹件均连接于所述动力件上;
其中,两个所述抓夹件均能够在所述动力件的带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抓取所述工件,且在其中一个所述抓夹件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另一个所述抓夹件处于竖直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包括:
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床的上方;
升降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
水平齿条,水平固设在所述机床的上方,延长方向与两个所述机床的排列方向相同;
连接部,沿所述水平齿条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齿条的一侧;
第一齿轮,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水平齿条啮合连接;
第一电机,与所述连接部固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连;
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齿条齿尖竖直朝下设置,所述水平齿条背离齿尖的一侧固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机床固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水平齿条的侧壁固设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滑动套设在所述保护罩上,所述滑移套的底壁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水平齿条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竖直齿条,与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竖直齿条啮合连接;
第二电机,与所述连接部固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连;
其中,所述竖直齿条的底端与所述动力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夹件包括:
三指气爪,与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固连;
三个抓指,分别与所述三指气爪的三个爪部固连,用于在所述三指气爪的带动下配合抓取所述工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轴线水平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传送组件;其中一所述传送组件对未加工的所述工件进行运输,下料端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正下方;另一所述传送组件对加工完成的所述工件进行运输,上料端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正下方。
CN202223395824.2U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Active CN218753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824.2U CN218753534U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824.2U CN218753534U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3534U true CN218753534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5824.2U Active CN218753534U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3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26201A (en) Loader/unloader for blind broaching
CN209758469U (zh) 一种工业搬运机器人
CN218753534U (zh) 用于轴承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17019579U (zh) 一种机械手用工件自动夹持换向装置
CN217669388U (zh) 用于数控车床上轮胎转向用轴套零件加工的搬运机械手
CN114560312B (zh) 全自动摆盘设备及摆盘方法
CN116079149A (zh) 内圆倒角机和倒角加工系统
CN210678101U (zh) 一种活塞销倒角自动生产线
CN220761830U (zh) 机器人上下料协作系统
CN213795480U (zh) 一种180°旋转快速取料夹爪
CN220902640U (zh) 一种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4444905U (zh) 一种cnc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590331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双面磨床
CN110683340B (zh) 工件夹具、工件传送系统及工件传送方法
CN218109355U (zh) 全自动双主轴盘类零件立车
CN216464596U (zh) 一种用于加工整体刀具的多关节柔性上下料机构
CN214186308U (zh) 一种用于机床的机械手移动装置
CN218460921U (zh) 一种多工位钻孔机
CN218260692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夹持装置
CN114434216B (zh) 一种组合机床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16939662U (zh) 一种机床加工装置
CN218874635U (zh) 一种套筒铣加工用搬运气涨夹具
CN218136140U (zh) 预装体自动组装装置
CN216781154U (zh) 一种桁架机械手及抽屉料仓的一体化设备
CN213801870U (zh) 一种机器人自定位抓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