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9390U -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9390U
CN218749390U CN202223336455.XU CN202223336455U CN218749390U CN 218749390 U CN218749390 U CN 218749390U CN 202223336455 U CN202223336455 U CN 202223336455U CN 218749390 U CN218749390 U CN 218749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corner
hot
hot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64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秋林
王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Qiulin Machinery Co ltd Fosh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Qiulin Machinery Co ltd Fosh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Qiulin Machinery Co ltd Fosh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Shanxi Qiulin Machinery Co ltd Fosha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233364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9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9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9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所述转角板热压机包括上横梁、下横梁、驱动单元和热压单元;上横梁和下横梁相对设置,驱动单元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并能够驱动上横梁升降;热压单元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每个热压单元均包括第一热压板、第二热压板和转角块,第一热压板和第二热压板均倾斜设置并连接上横梁或下横梁,第一热压板和第二热压板的端部通过转角块相连,转角块可拆卸连接上横梁或下横梁,且转角块构造为直角或圆角。所述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中转角块包括直角型和圆角型,直角型用于生产直角转角板,圆角型用于生产圆角转角板,增加了所能生产的转角板的种类,拓展生产范围,提高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转角板的生产过程是人工将面底板、边框、龙骨、玻镁板等原材料施胶、组坯后,放入特制的模具中,压上重量适当的重物。或是将组坯好的转角板(直角)成对背靠背放置在平台上,两个竖直面用C型卡固定,两个水平面放重物压制。
现有的转角板在制作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转角板材的转角为直角,板材型号固定,使用范围有限,当需要非直角的转角板材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包括上横梁、下横梁、驱动单元和热压单元;
上横梁和下横梁相对设置,驱动单元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并能够驱动上横梁升降;上横梁上设有防粘布及其张紧装置;下横梁上设有用于移动物料的传送机构;
热压单元设有两个,两个热压单元分别设置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上;
每个热压单元均包括第一热压板、第二热压板和转角块,第一热压板和第二热压板均倾斜设置并连接上横梁或下横梁,第一热压板和第二热压板的端部通过转角块相连,转角块可拆卸连接上横梁或下横梁,且转角块与转角板接触的加工面构造为直角或圆角;
相应地,上横梁的底面和下横梁的顶面均构造为V型面;两个转角块中的一者构造为阴角,另一者构造为适配于阴角的阳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热压单元包括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热层与第一热压板相连,第二隔热层与第二热压板相连;
对固定在上横梁上的热压单元,第一隔热层用于隔开第一热压板与上横梁,第二隔热层用于隔开第二热压板与上横梁;
对固定在下横梁上的热压单元,第一隔热层用于隔开第一热压板与下横梁,第二隔热层用于隔开第二热压板与下横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均选用均热型隔热层,均热型隔热层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承载条,相邻承载条之间形成隔热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驱动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支座、杆体、驱动部和下支座,上支座固定连接上横梁,杆体能够导引上横梁的升降方向,下支座固定连接下横梁,驱动部选用油缸、升降机或电动缸,油缸和升降机连接有恒压液压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横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组,每个驱动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驱动单元,相邻驱动单元之间设有导向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有限位器,限位器用于控制转角板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进料口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出料口设有出料机构。
有益效果:
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用于制造转角板,热压单元提供合适的压力和热量,促进制品内部胶水的固化成型,缩短了制品成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热压单元包括转角块,转角块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为不同型号,转角块包括直角型和圆角型,直角型用于生产直角转角板,圆角型用于生产圆角转角板,增加了所能生产的转角板的种类,拓展了生产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进料机构、转角板热压机和出料机构组成热加工系统,通过进料机构实现原材料的自动上料,通过出料机构实现制品的自动出料,通过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配合,实现了进料、压制、出料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横梁;2、下横梁;3、驱动单元;31、上支座;32、杆体;33、驱动部;34、下支座;4、热压单元;41、第一热压板;42、第二热压板;43、转角块;44、第一隔热层;45、第二隔热层;6、防粘布及其张紧装置;7、传送机构;8、导向装置;9、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在此提出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用于制造转角板,热压单元4提供合适的压力和热量,促进制品内部胶水的固化成型,缩短了制品成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热压单元4包括转角块43,转角块43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为不同型号,转角块43包括直角型和圆角型,直角型用于生产直角转角板,圆角型用于生产圆角转角板,增加了所能生产的转角板的种类,拓展了生产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进料机构、转角板热压机和出料机构组成热加工系统,通过进料机构实现原材料的自动上料,通过出料机构实现制品的自动出料,通过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配合,实现了进料、压制、出料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驱动单元3和热压单元4;
上横梁1和下横梁2相对设置,驱动单元3连接上横梁1和下横梁2并能够驱动上横梁1升降;
热压单元4设有两个,两个热压单元4分别设置在上横梁1和下横梁2上;
每个热压单元4均包括第一热压板41、第二热压板42和转角块43,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均倾斜设置并连接上横梁1或下横梁2,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的端部通过转角块43相连,转角块43可拆卸连接上横梁1或下横梁2,且转角块43与转角板接触的加工面构造为直角或圆角;
相应地,上横梁1的底面和下横梁2的顶面均构造为V型面;两个转角块43中的一者构造为阴角,另一者构造为适配于阴角的阳角。
其中,上横梁1和下横梁2相对设置并组成双梁结构,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放置热压制品;上横梁1和下横梁2之间通过驱动单元3相连,驱动单元3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能够驱动上横梁1升降,下横梁2保持相对静止,具体来说,上横梁1下降以使间隙缩小,同时向制品施压以加工制品,上横梁1上移以使间隙扩大,以便于完成未加工制品进料和已加工制品出料。下横梁2通过任意合适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场地上,在此不再赘述。
鉴于所加工的制品为转角板,故热压单元4分为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二者均倾斜设置并相交于转角块43,具体来说,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之间的夹角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角度,包括但不限于60度、90度和120度。相应地,上横梁1和下横梁2均构造为V型面,以在形状上适配于所要加工的转角板。
优选地,生产不同转角类型的转角板时,更换适配种类的转角块43即可,故转角块43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也减少热压单元4拆装的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
工作时,驱动单元3抬升上横梁1,未加工的制品被传送入间隙内,启动驱动单元3以使上横梁1下移并压紧制品。热压单元4同时启动并加热制品,在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制品迅速成型。制品加工完成后,驱动单元3抬升上横梁1以松开制品,将已加工的制品从所述转角热压机中送出,将未加工的制品传送入所述转角板热压机,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热压加工。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压加工工艺,通过热压单元4供热实现热压加工,有效缩短了压制时间,压制时间从3-6小时缩短是1.5-10分钟,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压制时间长的问题。
优选地,热压单元4设有两个,且两个热压单元4分别设置在上横梁1和下横梁2上。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增加了热压单元4的数量,两个热压单元4同时分别接触制品的上下表面,供给制品的热量更多,且制品的导热面积更大,制品成型时间更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热压单元4包括第一隔热层44和第二隔热层45,第一隔热层44与第一热压板41相连,第二隔热层45与第二热压板42相连。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第一隔热层44和第二隔热层45的作用、结构等均相同,在此以第一隔热层44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热压板41在压制成型过程中保持相对高温状态,热量不仅会传递给制品,也将传递至上横梁1或下横梁2,上横梁1或下横梁2将出现高温变形现象,影响到制品质量和上横梁1的升降,故通过第一隔热层44进行隔热。
第一隔热层44减少了热量向上横梁1或下横梁2的传递,不仅起到了保护上横梁1或下横梁2的作用,也使得第一热压板41的热量更加集中作用在制品上,使得第一热压板41在热平衡的状态下工作,有助于降低能耗。
对于第一隔热层44和第二隔热层45的设置,具体来说:对固定在上横梁1上的热压单元4,第一隔热层44用于隔开第一热压板41与上横梁1,第二隔热层45用于隔开第二热压板42与上横梁1;对固定在下横梁2上的热压单元4,第一隔热层44用于隔开第一热压板41与下横梁2,第二隔热层45用于隔开第二热压板42与下横梁2。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到的隔热措施为保温型隔热层(包括但不限于木板和纤维板),以上横梁1为例进行说明:保温型隔热层导热效率低,但依旧可以传热,鉴于上横梁1具有一定厚度,则热量从上横梁1接触恒温型隔热层的部分逐渐沿上横梁1厚度方向传导,上横梁1沿厚度方向出现受热不均现象,进而导致上横梁1出现热变形。
基于此,第一隔热层44和第二隔热层45均选用均热型隔热层,均热型隔热层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承载条,相邻承载条之间形成隔热空间。其中,承载条减小了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各自与上横梁1之间的接触面积,热传导的传热减少;隔热空间通过热对流导热,导热效率降低,热量集中在制品上;隔热空间的两端连通外界,则空气沿隔热空间流动并形成热空气流,热空气流沿上横梁1流动并使得上横梁1受热更均匀,有效解决了上横梁1热变形的问题。
容易理解的,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基础上,承载条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材料制成。且均热型隔热层作用于下横梁2时的效果与其作用于上横梁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热压单元4还包括温控模块,温控模块分别通讯连接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温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控并调整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各自的温度,以保证热压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当上横梁1和下横梁2上均设有热压单元4时,温控模块可以同步控制两个热压单元4的温度,也可以异步控制,以满足不同材料产品的工艺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横梁1上设有防粘布及其张紧装置6。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制品内包括用于粘接的胶水,压制时通过上横梁1提供压力,通过热压单元4提供热量,以使胶水固化并起到粘接作用。但涂胶量大时,容易出现胶水溢出的现象,溢出后的胶水将固化成块并附着在热压单元4上,下一个制品加工时胶水块随热压单元4压制制品,造成制品表面出现缺陷。因此,通过所述防粘布及其张紧装置6除去热压单元4上的胶水块,以保证制品的表面质量,提高生产的良率,减少了制品的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横梁2上设有用于移动物料的传送机构7。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利用传送机构7驱动制品在所述转角板热压机上移动,以使制品均匀分布在幅面内,无需工作人员拉动。相适应地,上横梁1、下横梁2、热压单元4和传送机构7中与原材料接触的部分均设有减磨层,减磨层通过气浮、油浮、磁浮或涂覆减磨涂层等减磨措施制成,以降低摩擦系数,降低原材料移动所需的驱动力。
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支座31、杆体32、驱动部33和下支座34,上支座31固定连接上横梁1,杆体32能够导引上横梁1的升降方向,下支座34固定连接下横梁2,驱动部33选用油缸、升降机或电动缸,油缸和升降机连接有恒压液压站。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驱动部33能够驱动杆体32升降,通过杆体32的升降带动上横梁1升降,从而为制品的压制提供压制力,同时,杆体32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驱动部33、上横梁1和下横梁2组成封闭力系,压制力的大小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精确调节,制品粘接质量更好,有助于提高制品的质量。
此外,驱动部33具有多种选择,包括但不限于油缸、升降机和电动缸,可以根据实际加工条件选择任意合适的其他市售设备。同时,油缸和升降机连接有恒压液压站,通过恒压液压站确保压制力恒定,规避了由于压制力波动导致的压制质量下降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上横梁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组,每个驱动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驱动单元3,相邻驱动单元3之间设有导向装置8。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驱动单元3多点对称布置,压制力均匀作用在制品上,避免出现制品厚度不一致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制品加工的合格率。
同时,利用导向装置8为上横梁1的升降导向,提高上横梁1升降的准确性,导向装置8也增强了下横梁2在加压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压制的精度。容易理解的,导向装置8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横梁1和下横梁2之间设有限位器9,限位器9用于控制转角板的厚度。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通过限位器9控制上横梁1下降的下极限位置,一方面达到控制转角板厚度的目的,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压制力过大导致制品损坏的情况。容易理解的,限位器9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可选地,所述转角板热压机还包括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通讯连接驱动单元3、传送机构7和温控模块。基于此,通过控制模块实现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自动工作,实现时间、温度、压力的闭环控制,任何参数的实测值和设定值有偏差时,都会有相应的提示或执行相应的纠偏程序,所有参数均满足设定值时,所述转角板热压机会自动执行进料、闭合、加压、排气、保压、开启、出料等动作,实现智能化生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介绍一种热压加工系统,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进料口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出料口设有出料机构。
基于此,通过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强度,也有助于提高生产的效率。配合上设置在所述转角板热压机上的传送机构7,实现了进料、压制、出料的自动化,大幅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驱动单元(3)和热压单元(4);
上横梁(1)和下横梁(2)相对设置,驱动单元(3)连接上横梁(1)和下横梁(2)并能够驱动上横梁(1)升降;上横梁(1)上设有防粘布及其张紧装置(6);下横梁(2)上设有用于移动物料的传送机构(7);
热压单元(4)设有两个,两个热压单元(4)分别设置在上横梁(1)和下横梁(2)上;
每个热压单元(4)均包括第一热压板(41)、第二热压板(42)和转角块(43),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均倾斜设置并固定在上横梁(1)或下横梁(2)上,第一热压板(41)和第二热压板(42)的端部通过转角块(43)相连,转角块(43)可拆卸连接上横梁(1)或下横梁(2),且转角块(43)与转角板接触的加工面构造为直角或圆角;
相应地,上横梁(1)的底面和下横梁(2)的顶面均构造为V型面;两个转角块(43)中的一者构造为阴角,另一者构造为适配于阴角的阳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热压单元(4)包括第一隔热层(44)和第二隔热层(45),第一隔热层(44)与第一热压板(41)相连,第二隔热层(45)与第二热压板(42)相连;
对固定在上横梁(1)上的热压单元(4),第一隔热层(44)用于隔开第一热压板(41)与上横梁(1),第二隔热层(45)用于隔开第二热压板(42)与上横梁(1);
对固定在下横梁(2)上的热压单元(4),第一隔热层(44)用于隔开第一热压板(41)与下横梁(2),第二隔热层(45)用于隔开第二热压板(42)与下横梁(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均选用均热型隔热层,均热型隔热层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承载条,相邻承载条之间形成隔热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支座(31)、杆体(32)、驱动部(33)和下支座(34),上支座(31)固定连接上横梁(1),杆体(32)能够导引上横梁(1)的升降方向,下支座(34)固定连接下横梁(2),驱动部(33)选用油缸、升降机或电动缸,油缸和升降机连接有恒压液压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组,每个驱动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驱动单元(3),相邻驱动单元(3)之间设有导向装置(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和下横梁(2)之间设有限位器(9),限位器(9)用于控制转角板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进料口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转角板热压机的出料口设有出料机构。
CN202223336455.X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Active CN218749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455.XU CN218749390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455.XU CN218749390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9390U true CN21874939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2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6455.XU Active CN218749390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9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6043B (zh) 无醛强化木地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PL186560B1 (pl)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wytwarzania drzwi o wydrążonym rdzeniu z włókien drzewnych oraz drzwi o wydrążonym rdzeniu
CN202651178U (zh) 在线半自动装框机
CN107718181B (zh) 细木工板芯自动加工方法及装置
CN218749390U (zh)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CN115946429A (zh)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转角板热压机
CN211467543U (zh) 一种石英合成石板材的制备生产线
CN117021683A (zh) 一种高压层压板热压后的冷却压机
CN214214495U (zh) 一种刚挠结合板的层压装置
CN203726579U (zh) 一种单件循环式多层热压胶合机
CN202399369U (zh) 双钢带连续平压机的加温预压装置
CN202742794U (zh) 带传输式高温粘接二层层压机
CN201325137Y (zh) 单层平板硫化压机
CN202462757U (zh) 汽车制动气塞橡胶隔膜半成品件流水线冲切设备
CN102794811A (zh) 连续式压力机
CN213571331U (zh) 一种工字型自动切边带视频检测的浆液纸模塑品成型设备
CN206046823U (zh) 一种超薄型钢板活络模蕊成型模具
CN218660912U (zh)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平板热压机
CN104552503B (zh) 一种连续气动浮压短周期贴面热压机
CN211672272U (zh) 一种模移装置
CN112776104A (zh) 一种圆模板用液压成型机及方法
CN211389197U (zh) 一种单板纵向胶拼的齿接装置
CN115847991A (zh) 一种双梁定厚自动进出料平板热压机
CN220409091U (zh) 一种生产v型胶合板的模具
CN115324998B (zh) 钛合金薄壁蜂窝结构的成型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