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8419U -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8419U
CN218748419U CN202223063982.8U CN202223063982U CN218748419U CN 218748419 U CN218748419 U CN 218748419U CN 202223063982 U CN202223063982 U CN 202223063982U CN 218748419 U CN218748419 U CN 218748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quare pile
solid square
pouring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39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忠良
陈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39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8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8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8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包括上模、下模和支撑轮,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上模外侧和下模外侧对称设有支撑轮,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浇筑口,浇筑口两侧的设有混凝土挡板,且两侧的混凝土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轮之间;在所述浇筑口上方对应的支撑轮内侧设有槽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浇筑口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这样可以方便快捷的生产实心方桩,通过浇筑口上方对应的支撑轮内侧设有槽口,方便抹平工具可自由穿过,这样可以抹平支撑轮与浇筑口之间的混凝土,避免成型后的实心方桩上表面凹凸不平。

Description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的混凝土预制桩量越来越大,按截面形式、结构的不同主要有管桩、空心方桩、实心方桩等。实心方桩的生产主要利用开口的矩形模具进行生产,这种模具由侧板、底板拼接而成,顶部无完整封板。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实心方桩模具,主要由L形钢模、I形钢模、端头钢板和支撑角钢经螺栓组装而成,这种模具虽然可以通过调整I形钢模与L形钢模的装配间距即可实现对不同尺寸型号的实心方桩进行生产,也可以通过模具拼接可实现不同长度实心方桩的生产,但这种模具生产预应力实心方桩对钢模要求高,造价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模具两端反复进行预应力张拉、方桩,模具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生产的实心方桩产生弯曲严重等质量问题,同时采用这样的模具进行生产的效率较低,所生产的实心方桩上部无法形成圆弧倒角,上部的倒角容易发生掉落,同时直角倒角对捆绑的钢丝绳在起吊过程中造成割伤,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具有模具结构简单、要求低、生产便捷、周转次数高、工人拆卸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支撑轮,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上模外侧和下模外侧对称设有支撑轮,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浇筑口;浇筑口两侧的设有混凝土挡板,且两侧的混凝土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轮之间;在所述浇筑口上方对应的支撑轮内侧设有槽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浇筑口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这样可以方便快捷的生产实心方桩。通过浇筑口上方对应的支撑轮内侧设有槽口,方便抹平工具可自由穿过,这样可以抹平支撑轮与浇筑口之间的混凝土,避免成型后的实心方桩上表面凹凸不平。浇筑口两侧的设有混凝土挡板,可以避免混凝土掉落在模具外表,方便生产浇筑。
进一步,所述槽口的轮廓形状与抹平混凝土的工具轮廓形状相似或相同。
进一步,所述槽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浇筑口的宽度,便于抹平工具通过。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挡板和模具上的企口板和/或模具上的纵肋通过若干个连接板连接,可防止混凝土挡板变形。
进一步,两侧的混凝土挡板之间的夹角β在60~120度之间,落在挡板上的混凝土可更加快速沿着挡板滑入模具内,起到回收散落混凝土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模腔截面呈方形,所述浇筑口所在的平面与竖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支撑轮靠近模具端部的一对,在合模后为正八边形;在浇筑时,八边形可以对模具进行旋转定位,防止模具翻转过位。
进一步,所述每对支撑轮在合模后呈圆形,在所述下模上设有标记线或者标记。
进一步,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分型面位于模腔的一条对角线处,所述浇筑口位于所述上模的一个侧面上;所述浇筑口的宽度a大于0.8L,L为实心方桩边长。所述浇筑口周边与上模之间设置有倒角α,使浇筑口沿浇筑方向渐扩;所述倒角α角度为30°~75°。主要作用是布料后,对该处的混凝土抹面整平更加方便,使实心方桩成品的圆弧倒角与桩身外表面的过渡更加平滑;在脱模时,上模不会将该处的混凝土刮落。
一种预应力实心方桩,利用实心方桩的模具生产的预应力实心方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通过在离心空方模具的上模表面设有浇筑口,可以方便生产浇筑和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通过浇筑口上方对应的支撑轮内侧设有槽口,方便抹平工具可自由穿过,这样可以抹平支撑轮与浇筑口之间的混凝土,避免成型后的实心方桩上表面凹凸不平。
3.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浇筑口两侧设置有混凝土挡板可以避免混凝土掉落在模具外表,方便生产浇筑。
4.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所生产的预应力实心方桩成品外表美观、四个角均为圆弧角,有效解决现有预应力实心方桩上部的两个尖角磕碰损坏,同时也避免倒角对捆绑的钢丝绳在起吊过程中造成割伤,提高了施工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上模和下模上对称设有支撑轮,合模后每对支撑轮为正八边形,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捣实和养护过程中浇筑口朝上,实心方桩脱模过程中浇筑口所在平面与竖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5°,减轻了生产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显而易见地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浇筑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浇筑口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上模;2-下模;3-支撑轮;4-浇筑口;5-头板;6-尾板;7-挡板;8-锁紧螺帽;9-张拉杆;10-紧固件;11-混凝土挡板;12-连接板;13-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支撑轮3,所述上模1和下模2通过紧固件10连接,所述上模1外侧和下模2外侧对称设有支撑轮3,所述上模1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浇筑口4,通过上模表面设有浇筑口,可以方便生产浇筑和生产效率高。预应力实心方桩的上模1和下模2组成的模腔截面呈方形,所述模腔相邻面设置有圆弧倒角,圆弧倒角半径为20cm~30cm。所述上模1外侧和下模2通过紧固件10对接,相邻所述紧固件10的中心间距为10cm~50cm。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所述浇筑口4上方对应的支撑轮3内侧设有槽口13;通过浇筑口4上方对应的支撑轮3内侧设有槽口13,方便抹平工具可自由穿过,这样可以抹平支撑轮3与浇筑口4之间的混凝土,避免成型后的实心方桩上表面凹凸不平。所述槽口13的轮廓形状与抹平混凝土的工具轮廓形状相似或相同。所述槽口13的边缘设有倒角或者圆角,所述槽口13内的两个面的相交处圆滑过渡,用于防止划伤工人或者造成抹平混凝土的工具的损伤。所述槽口13的宽度大于等于浇筑口4的宽度,便于抹平工具通过。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上模1的浇筑口4两侧的设有混凝土挡板11,且两侧的混凝土挡板11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轮之间,可以避免混凝土掉落在模具外表,减少后期工人清理模具的时间。所述混凝土挡板11和模具上的企口板和/或模具上的纵肋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2连接,可防止混凝土挡板11变形。两侧的混凝土挡板11之间的夹角β在60~120度之间,一般最优的角度为90度。这样落在挡板上的混凝土可更加快速沿着挡板滑入模具内,起到回收散落混凝土的作用。
每对所述支撑轮3在合模后呈八边形或圆形,对于实心方桩的生产模具优选八边形。位于上模上的支撑轮3不仅仅支撑模具,还可以增加模具的刚度,防止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上模向两边张开。此外在浇筑时,八边形可以对模具进行旋转定位,防止模具翻转过位。另一实施例所述每对支撑轮在合模后呈圆形,在所述下模上设有标记线或者标记。
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分型面位于模腔的一条对角线处,所述浇筑口4位于所述上模1的一个侧面上。所述浇筑口4所在的平面与竖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5°。所述浇筑口4的宽度a大于0.8L;L为实心方桩边长。如图5所示,所述浇筑口4周边与上模1之间设置有倒角α,使浇筑口4沿浇筑方向渐扩。所述倒角α角度为30°~75°。所述支撑轮3与浇筑口4接触处的倒角为30°~75°,浇筑口4周边与上模1之间设置有倒角,可以脱模后这个面更加平整。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头板5、尾板6、挡板7、锁紧螺帽8和张拉杆9;所述尾板6和挡板7分别位于模具的一端,所述头板5位于模具的另一端,所述头板与尾板6分别与钢筋笼两端的主筋连接,所述钢筋笼位于模腔内;所述张拉杆9一端穿过挡板7与头板5连接,所述张拉杆9另一端与锁紧螺帽8连接,用于通过锁紧螺帽8旋转使张拉杆9对钢筋笼的主筋施加张拉应力。所述头板5的边长小于挡板7的边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操作步骤:
钢筋笼制作。将根据设计要求,将设计长度的主筋切割下料后放置在笼筋制作设备上,将螺旋箍筋沿着主筋外侧进行焊接,形成钢筋笼。钢筋笼上设置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吊钩。
筋笼安装。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运至下模2的内腔中,此时吊钩朝外侧倾斜,然后将钢筋笼两端分别与模具的头板5和尾板6连接,下模2外形截面为近似梯形,内腔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处为圆弧角。
上下模连接。将上模1与安装好钢筋笼的下模2进行连接,主要通过侧边紧固件10进行连接。相邻紧固件10的分布间距c不大于100cm,可提升上下模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在预应力张拉时模具产生变形。上模1设置有混凝土浇筑口4,上下模合模后,混凝土浇筑口4所在的面与竖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5°。上模1和下模2上对称设有支撑轮3,合模后支撑轮3为正八边形。上模上支撑轮对应浇筑口的内侧面和浇筑口平齐。浇筑时将模具沿纵向中心线翻转45°,如图4所示,使浇筑口位于正上方,然后进行浇筑;产品养护成型脱模后,模具将模具沿纵向中心线翻转45°,使浇筑口的位置和合模时浇筑口的位置相同,便于脱模。
预应力张拉。采用预应力张拉设备对模具内的带有钢筋笼的整体模具进行张拉,张拉力控制为0.5~0.8倍钢筋极限抗拉强度,预应力张拉也可以放在浇筑后。
模具旋转就位。模具旋转45度,如图4所示,浇筑口4位于正上方。
混凝土浇筑。采用布料设备将混凝土浇筑至模具的内腔中。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在浇筑前,保证吊钩与浇筑口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养护。将浇筑混凝土后的模具进行养护,养护温度控制在60°~100°,养护时间不少于3h。
成品脱模。养护结束后,在脱模前将模具沿模具的纵向中心线旋转45°后,使模具的紧固件垂直朝上,卸下模具侧边紧固件,把上模吊开后再将实现方桩与下模分离,即可得到成品。若需要更高的混凝土强度,如C105以上的话,脱模后再进行二次养护。
一种预应力实心方桩,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实心方桩的模具的实心方桩的模具生产的预应力实心方桩。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支撑轮(3),所述上模(1)和下模(2)通过紧固件(10)连接,所述上模(1)外侧和下模(2)外侧对称设有支撑轮(3),所述上模(1)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浇筑口(4),浇筑口(4)两侧的设有混凝土挡板(11),且两侧的混凝土挡板(11)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轮之间;在所述浇筑口(4)上方对应的支撑轮(3)内侧设有槽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3)的轮廓形状与抹平混凝土的工具轮廓形状相似或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3)的宽度大于等于浇筑口(4)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挡板(11)和模具上的企口板和/或模具上的纵肋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混凝土挡板(11)之间的夹角β在60~12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截面呈方形,所述浇筑口(4)所在的平面与竖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靠近模具端部的一对,在合模后为正八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支撑轮在合模后呈圆形,在所述下模(2)上设有标记线或者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分型面位于模腔的一条对角线处,所述浇筑口(4)位于所述上模(1)的一个侧面上;所述浇筑口(4)的宽度a大于0.8L,L为实心方桩边长;所述浇筑口(4)周边与上模(1)之间设置有倒角α,使浇筑口(4)沿浇筑方向渐扩;所述倒角α角度为30°~75°。
10.一种预应力实心方桩,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实心方桩的模具生产的预应力实心方桩。
CN202223063982.8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Active CN218748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3982.8U CN21874841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3982.8U CN21874841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8419U true CN21874841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3982.8U Active CN21874841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8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6008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CN218748419U (zh) 一种实心方桩的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CN106965302B (zh) 一种预制梁式楼梯及其专用模具和施工方法
CN217834034U (zh) 一种预应力实心方桩的生产模具及预应力实心方桩
CN212897582U (zh) 一种宽长预制楼梯后浇带定型模板
CN111823386A (zh) 层叠式预制混凝土设备管道井浇筑成型模具
CN218757420U (zh) 柱帽预制件
CN216712772U (zh) 一种混凝土箱梁内模及内模系统
CN212385681U (zh) 层叠式预制混凝土设备管道井浇筑成型模具
CN206999248U (zh) 一种预制梁式楼梯及其专用模具
CN211622573U (zh) 一种用于标准楼层全现浇楼梯浇筑的铝合金模板加固系统
CN112627518A (zh) 一种预应力钢束预留孔的成孔装置及成孔方法
CN207812999U (zh) 数字化合金钢框塑料模板
CN216067962U (zh) 预制围护桩成型模具
CN218911791U (zh) 一种空心墙板的水平连接节点
CN218748409U (zh) 一种用于制作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块的装置
CN215282488U (zh) 一种模块化尺寸调节预制楼梯模具的结构
CN211590631U (zh) 一种空心板梁模具
CN210616864U (zh) 一种混凝土桩模具
CN112012365B (zh) 一种大型污水池扶臂肋梁型墙身浇筑成型施工工艺
CN219427054U (zh) 预制构件立模模具及其立模制作设备
CN110253724B (zh) 一种用于制作屋面女儿墙泛水预制件的模具及泛水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CN219951580U (zh) 一种内置永久芯模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路面板
CN219099835U (zh) 一种用于箱形涵洞墙身的无拉杆孔模板装置
CN114750267B (zh) 一种方块马腿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