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834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8348U
CN218738348U CN202223154081.XU CN202223154081U CN218738348U CN 218738348 U CN218738348 U CN 218738348U CN 202223154081 U CN202223154081 U CN 202223154081U CN 218738348 U CN218738348 U CN 218738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ng
hea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heat
preserva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40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化勇
黄韦铭
胡修泽
罗飞龙
邱金生
龙韦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40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8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8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8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设有烹饪腔;盖体,盖体盖设于锅体,盖体包括盖组件和加热组件,盖组件包括保温座,保温座与烹饪腔相对设置,且加热组件设在保温座背离烹饪腔的一侧并适于对保温座加热;感温部,感温部设置于保温座且感温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保温座的朝向烹饪腔的一侧显露出,感温部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显示结果。由此,加热组件可以用于提升保温座的温度以防止保温座与烹饪腔相对的一侧表面产生冷凝水,并且可以将热量向烹饪腔一侧辐射,实现对食材补炊增香,而且感温部可以感知保温座的温度并呈现显示结果,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保温座的加热状态,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在盖体上设置加热组件的方式对盖体进行加热,以减少上盖产生的冷凝水,但是当盖体开启时,用户无法及时获取加热组件是否对盖体进行加热的信息,从而导致用户存在被加热后的盖体烫伤的风险,使得烹饪器具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设有烹饪腔;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锅体,所述盖体包括盖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保温座,所述保温座与所述烹饪腔相对设置,且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保温座背离所述烹饪腔的一侧并适于对所述保温座加热;感温部,所述感温部设置于所述保温座且所述感温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保温座的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显露出,所述感温部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显示结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烹饪器具,加热组件可以用于提升保温座的温度以防止保温座与烹饪腔相对的一侧表面产生冷凝水,并且可以将热量向烹饪腔一侧辐射,实现对食材补炊增香,而且感温部可以感知保温座的温度并呈现显示结果,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保温座的加热状态,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温部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感温部均具有感温区间,每个所述感温部均适于在对应的所述感温区间内呈现显示结果,且至少两个所述感温部的所述感温区间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感温部在所述保温座上绕所述保温座的中心位置均匀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温部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适于呈现所述显示结果,所述显示结果包括图案、颜色、符号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感温部的显示部的显示结果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温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部,两个所述显示部适于在不同的感温区间内分别呈现所述显示结果,所述显示结果包括图案、颜色、符号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温部与所述加热组件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和导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导热部贴合配合,且所述导热部适于与所述保温座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温部全覆盖于所述保温座与所述烹饪腔相对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温部构造为变色涂层,所述变色涂层涂覆在所述保温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锅体10、内锅11、烹饪腔12、
盖体20、
盖组件21、保温座211、蒸汽出口2113、上盖216、面盖217、
加热组件22、加热部221、导热部222、
灯组件23、控制板25、温控器26、感温部27、显示部271、
提手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10和盖体20。
参照图2,锅体10设有烹饪腔12,盖体20盖设在锅体10上,以封闭烹饪腔12。其中,锅体10包括内锅11,并且内锅11设有烹饪腔12,烹饪腔12可以用于放置待加工食材,烹饪器具100可以对烹饪腔12内的食材进行加工处理。
进一步地,盖体20包括盖组件21和加热组件22,盖组件21包括保温座211,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设置,而且加热组件22设置在保温座211背离烹饪腔12的一侧,并且加热组件22可以对保温座211加热,以提升保温座211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的一侧表面产生冷凝水,并且提升温度后的保温座211可以进一步将热量向烹饪腔12一侧辐射,以对食材补炊、增香,提升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烹饪器具100对烹饪腔12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时,烹饪腔12内的温度升高,由于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设置,若此时加热组件22未对保温座211进行加热,保温座211相较于烹饪腔12的温度低,烹饪腔12内的水蒸气将附着在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的一侧表面并产生冷凝水。当加热组件22进行加热时,将提升保温座211的温度,保温座211处的温度升高将显著减少冷凝水的产生,同时由于与烹饪腔12相对设置的保温座211的温度升高,保温座211可以将热量向烹饪腔12一侧辐射,从而可以将加热组件22的热量传递至烹饪腔12,实现对食材的补炊、增香,提升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
其中,当通过加热组件22进行加热时,保温座211的温度将升高,从而在用户打开盖体20时,盖体20与烹饪腔12相对一侧(即保温座211)温度较高,若用户的不了解盖体20的加热状态,将存在被保温座211烫伤的风险,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中的感温部27可以通过呈现不同的显示效果以对用户进行提示,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保温座211的加热状态。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感温部27设置在保温座211上,并且感温部27的至少一部分从保温座211的朝向烹饪腔12的一侧显露出,感温部27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显示结果。感温部27设置在保温座211上,并且感温部27用于感知保温座211的温度,并且感温部27可以在感知到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显示效果。也就是说,感温部27可以呈现出多种(至少两种)显示结果,每种显示结果对应不同的温度,以便于用户了解保温座211的当前温度情况。
当盖体20打开时,用户与保温座211相对,并且用户可以看见保温座211上的感温部27,用户可以看到感温部27呈现的显示结果,以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了解盖体20的加热状态。
其中,感温部27具有感知保温座211温度的功能,并且基于其感知到的温度呈现出显示结果,用户可以通过对感温部27呈现的显示结果进行观察,以及时了解保温座211的实时温度,从而有效地防止用户被高温的保温座211烫伤,提升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烹饪器具100,加热组件22可以用于提升保温座211的温度以防止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的一侧表面产生冷凝水,并且可以将热量向烹饪腔12一侧辐射,实现对食材补炊增香,而且感温部27可以感知保温座211的温度并呈现显示结果,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保温座211的加热状态,提升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温部27为至少两个,每个感温部27均具有感温区间,每个感温部27均可以在对应的感温区间内呈现显示结果,而且至少两个感温部27的感温区间不同。
其中,当感温部27感知到的温度在其对应的感温区间内时,感温部27可以呈现显示结果,若感温部27感知到的温度不在与其对应的感温区间内时,感温部27不呈现显示结果。
本申请通过在保温座211设置多个感温部27,并且多个感温部27中的至少两个感温部27具有不同的感温区间,从而使得多个感温部27可以呈现出多种显示结果,以便于用户更具体地了解保温座211的实时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感温区间可以是一个温度范围:如50℃-60℃、70℃-100℃等。以温度区间是50℃-60℃为例,当感温部27感知到保温座211的温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感温部27呈现显示结果,具体温度可以是55℃、57℃等。
进一步地,两个感温部27的感温区间不同指的是:两个感温区间之间的温度范围可以有交叉,如:两个感温部27的感温区间分别是50℃-70℃和60℃-80℃,当两个感温部27感知的温度为60℃-70℃时,两个感温部27可以同时呈现显示结果,用户可以精确地对保温座211的温度进行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每个感温部27对应的感温区间可以根据显示需求进行设计,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感温区间还可以是大于70℃、大于100℃等。其中,大于70℃、大于100℃为较高的温度,当保温座211的温度达到上述温度时容易烫伤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个感温部27在保温座211上绕保温座211的中心位置均匀间隔排布,从而可以通过设置数量较多的感温部27以更好地向用户呈现显示结果,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保温座211的实时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感温部27设有显示部271,显示部271用于呈现显示结果,显示结果包括图案、颜色、符号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感温部27用于感知保温座211的温度,并通过显示部271呈现显示结果,以供用户观察,用户可以通过显示部271呈现的显示结果及时了解保温座211的当前状态,以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进一步地,显示结果可以包括图案、颜色、符号以及文字中的至少一种,每种显示结果对应的保温座211加热状态不同,从而可以便于用户区分显示结果。
具体地,显示结果可以包括图案、颜色、符号以及文字等信息中的一种,显示结果也和可以是图案、颜色、符号以及文字中至少两种相互结合,如:颜色和文字结合、图案与颜色结合、符号与图案结合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显示结果为红色的“高温勿触摸”字样、绿色的“保温中”字样等,可以根据警示需求进行设计,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感温部27的显示部271的显示结果不同,从而可以通过显示部271向用户呈现更多的显示结果,以便于用户了解保温座211的当前温度状况。
其中,参照图3,以显示结果为文字为例,感温部27设有两个显示部271,并且两个显示部271的显示结果为文字,如:“高温勿触摸”、“保温中”字样,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保温座211的当前加热状态,对用户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显示部271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呈现显示结果,如:当温度达到70℃时,一个显示部271显示“高温勿触摸”字样,说明保温座211当前的温度较高,若用户触碰保温座211存在被烫伤的风险,以对用户起到警示作用,此时另一个显示部271不呈现显示结果;当温度达到50℃且未达到70℃时,一个显示部271显示“保温中”字样,说明保温座211当前温度处于50℃-70℃的范围之间,并对用户起到警示作用,另一个显示部271不呈现显示结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温部27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部271,两个显示部271可以在不同的感温区间内分别显示结果,显示结果包括图案、颜色、符号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显示部271构造为感温部27的一部分,显示部271可以基于感温部27的感知温度呈现显示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感温部27用于感知保温座211的温度,显示部271呈现显示结果。其中,显示部271设置在感温部27上,并且显示部271可以基于感温部27感知的温度呈现显示结果。感温部27可以具有多个感温区间,多个显示部271分别用于在感温部27的感知温度处于不同的感温区间内呈现显示结果。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温部27与加热组件22相对设置,以使得感温部27可以更好地感知保温座211的温度。
参照图2,加热组件22用于对保温座211加热,并且加热组件22布置在保温座211背离感温部27的一侧,将感温部27与加热组件22相对设置可以提升感温部27对保温座211的温度的感知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包括加热部221和导热部222,加热部221与导热部222贴合配合,而且导热部222适于与保温座211贴合,以使得保温座211受热均匀,提升加热组件22对保温座211的加热效果。
具体地,加热部221用于加热,并且加热部221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至与其贴合配合的导热部222,导热部22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通过导热部222可以进一步将热量传导至与其贴合配合的保温座211上,以使得保温座211受热均匀,保证保温座211对烹饪腔12一侧的热辐射效果,提升盖体20对烹饪腔12的补炊、增香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盖体20通过保温座211将热量辐射至烹饪腔12一侧,加热组件22可以对保温座211进行加热,以提升保温座211的温度。其中,本申请通过将加热组件22中的导热部222与保温座211贴合配合,以增大保温座211与加热组件2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加热组件22对保温座211加热的均匀性,减小保温座211各个位置之间的温差,进而提升保温座211对烹饪腔12的热辐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加热部221构造为发热丝,当发热丝通电时可以产生热量,并传递至与其贴合配合的导热部222,通过导热部222进一步将热量传递至保温座211。其中,发热丝的盘绕方式可以根据导热部222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以提升发热丝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温部27全覆盖于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的一侧表面,从而提升感温部27对保温座211的温度感知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感温部27全覆盖于保温座211时,感温部27可以对保温座211的温度充分感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温部27的面积与保温座211与烹饪腔12相对的面积之比不小于50%,以使得感温部27可以对保温座211的温度充分感知,并提升感温部27呈现显示结果的精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温部27构造为变色涂层,变色涂层涂覆在保温座211上,变色涂层可以根据其感知到的温度进行变色。也就是说,当保温座211的温度变化时,变色涂层显示的颜色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即变色涂层的颜色信息为保温座211的“显示结果”。
当保温部构造为变色涂层时,可以通过颜色信息更加直观地向用户反馈显示结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变色涂层的变色温度以及显示颜色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以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对保温座211的加热状态做出判断,如:当变色涂层感知到保温座211的温度较高(如:高于70℃时),变色涂层显示红色,表示保温座211的当前温度较高,不宜触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中的加热部221可以构造为发热丝,当通过发热丝对保温座211进行加热时,与发热丝正对并紧贴的保温座211的区域温度相较于未与发热丝正对并紧贴的保温座211的区域温度更高,变色涂层与发热丝正对的位置的颜色变化将与其未与发热丝正对的位置的颜色存在色差,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变色涂层上看到加热丝的轮廓。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组件22中可以包括多个加热部221(如:加热丝),用户可以基于变色涂层显示的加热丝轮廓,对加热组件22中的加热丝是否存在故障进行判断。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座211设置有蒸汽出口2113,蒸汽出口2113与烹饪腔12相对设置并与烹饪腔12连通,并且盖体20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一端与蒸汽出口2113连通,从而烹饪腔12内的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出口2113进入气体通道,并在流经气体通道后从盖体20排出,有效地防止烹饪器具100在烹饪过程中烹饪腔12内的压力过大,提升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可靠性、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还包括灯组件23,灯组件23安装于盖组件21,并且灯组件23的灯光可以通过面盖217透出,以使得用户可以在烹饪器具100的外侧观察到灯组件23发出的灯光。
其中,灯组件23的发光状态可以与烹饪器具100的烹饪状态对应,从而用户可以通过观察灯组件23的发光状态以及时了解烹饪器具100的烹饪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还包括控制板25,控制板25安装于盖组件21。参照图2,控制板25安装于上盖216,从而可以缩短控制板25与加热组件22、灯组件23等结构之间的距离,便于将控制板25与加热组件22、灯组件23电连接,降低部件在盖组件21内的装配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板25分别与加热组件22、灯组件23电连接时,控制板25可以对加热组件22的加热方式、灯组件23的发光方式进行控制,以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设有温控器26,温控器26安装在盖体20上,并且温控器26穿设于保温座211以伸入烹饪腔12,温控器26设于保温座211的中心位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提手30,提手30可转动地安装于锅体10,并用于供用户手持,以通过提拉提手30的方式带动烹饪器具100移动,操作简单,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设有烹饪腔;
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锅体,所述盖体包括盖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保温座,所述保温座与所述烹饪腔相对设置,且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保温座背离所述烹饪腔的一侧并适于对所述保温座加热;
感温部,所述感温部设置于所述保温座且所述感温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保温座的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显露出,所述感温部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显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感温部均具有感温区间,每个所述感温部均适于在对应的所述感温区间内呈现显示结果,且至少两个所述感温部的所述感温区间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感温部在所述保温座上绕所述保温座的中心位置均匀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适于呈现所述显示结果,所述显示结果包括图案、颜色、符号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感温部的显示部的显示结果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包括至少两个显示部,两个所述显示部适于在不同的感温区间内分别呈现所述显示结果,所述显示结果包括图案、颜色、符号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与所述加热组件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和导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导热部贴合配合,且所述导热部适于与所述保温座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全覆盖于所述保温座与所述烹饪腔相对的一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构造为变色涂层,所述变色涂层涂覆在所述保温座上。
CN202223154081.XU 2022-11-25 2022-11-25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738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081.XU CN218738348U (zh) 2022-11-25 2022-11-25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081.XU CN218738348U (zh) 2022-11-25 2022-11-25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8348U true CN218738348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6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4081.XU Active CN218738348U (zh) 2022-11-25 2022-11-25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8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1540A (zh) 锅具、电磁炉、炉具总成和信息指示方法
CN209421742U (zh) 烹饪用具
US6262398B1 (en) Electrical cooking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deep fryer, comprising a flat heating element with screen-printer resistor
US11116042B1 (en) Method of forming cooking plat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CN218738348U (zh) 烹饪器具
JP398553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3735972U (zh) 一种慢炖锅
CN107087974A (zh) 电磁炉用恒温锅具
US10893776B1 (en) Cooking plat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CN106618168A (zh) 一种电蒸箱
CN109431251A (zh) 一种具有混热养生功效的智能升降火锅
CN206062964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16020411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07379625U (zh) 锅具、电磁炉和炉具总成
CN209863294U (zh) 一种可恒定控制任意温度的烹饪装置
CN213308967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CN204427780U (zh) 用于电热锅的发热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锅
CN210300612U (zh) 一种可调节左右加热的电锅
CN209863341U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8551238U (zh) 烹饪厨具盖体、蒸笼和烹饪厨具
CN208709327U (zh) 一种感温变色炊具
KR200344676Y1 (ko) 조리용기의 가열온도 표시장치
CN208228819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温度感应装置、上盖总成及该烹饪器具
CN202489768U (zh) 电热膜式多层电蒸锅
CN103654361A (zh) 一种慢炖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