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4246U - 一种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4246U
CN218694246U CN202223051200.9U CN202223051200U CN218694246U CN 218694246 U CN218694246 U CN 218694246U CN 202223051200 U CN202223051200 U CN 202223051200U CN 218694246 U CN218694246 U CN 218694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section
knife face
cutter
helic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12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咸贵
翟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12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4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4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4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包括切削刃段,与切削刃段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上开设有4个等距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相邻的所述排屑槽之间且在切削刃段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与排屑槽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沿所述切削刃的前刀面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断屑槽,所述切削刃的后刀面由第一后刀面刃和第二后刀面刃组成,所述第二后刀面刃的上方沿其螺旋结构设有若干相邻的多菱面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铣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尤其涉及一种钛合金、高温合金用铣刀。
背景技术
经检索,专利: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201821556910.8),包括刀柄和设置在刀柄上的切削部,切削部包括4个螺旋缠绕而成的主刀刃、相邻主刀刃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排屑槽以及设置在主刀刃远离刀柄一端的端刃,相邻端刃形成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均不相同,当铣刀开始切削工件时,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不一样,可以改变各个端刃的进给量,每个端刃产生的铣削力波形不一样,可以有效降低铣刀和工件产生共振,以此可以减少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层的可能性,有利于铣刀顺利铣削工件。
但在钛合金、高温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比重低的特性在航空航天、核能、医疗器械等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钛合金和高温合金是难加工材料,因为热传导率低、加工硬化严重、与刀具亲和性高、强度高、塑性变形小、切削阻力大,导致刀具加工时切削区域温度高、切屑卷曲折断和排出困难,使刀具前刀面产生切屑粘结,生成积屑瘤;加工后表面回弹量大,与刀具后刀面产生急剧摩擦,导致加工后的表面恶化,刀具快速磨损崩缺失效;目前现有解决方案主要是选择硬度和强度更高的刀具棒料和更耐高温和耐磨的涂层,这样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铣刀,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铣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铣刀,包括切削刃段,与切削刃段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上开设有4个等距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相邻的所述排屑槽之间且在切削刃段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与排屑槽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沿所述切削刃的前刀面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断屑槽,所述切削刃的后刀面由第一后刀面刃和第二后刀面刃组成,所述第一后刀面刃的宽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0.5%~2%,所述第二后刀面刃为宽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5%~20%,所述第二后刀面刃的上方沿其螺旋结构设有若干相邻的多菱面结构,所述第一后刀面刃的后角角度在1°至8°,所述第二后刀面刃的后角角度在8°至25°。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铣刀,所述断屑槽的深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1%~5%。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铣刀,所述第一后刀面刃的后角角度为2°。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铣刀,所述第二后刀面刃的后角角度为20°。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减小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和加工后表面回弹与后刀面的摩擦以及铣刀切入工件时的阻力和震动,有效降低切削温度及切削阻力,提高断屑排屑性能,抑制切屑粘结和积屑瘤,提高加工后表面质量;整体大幅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切削刃的局部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铣刀,包括切削刃段1,与切削刃段1相连接的避空段2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1上开设有4个等距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3,相邻的所述排屑槽3之间且在切削刃段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4,所述切削刃4与排屑槽3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沿所述切削刃4的前刀面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断屑槽5,所述切削刃4的后刀面由第一后刀面刃6和第二后刀面刃7组成,所述第一后刀面刃6的宽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0.5%~2%,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为宽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5%~20%,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的上方沿其螺旋结构设有若干相邻的多菱面结构,所述第一后刀面刃6的后角角度在1°至8°,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的后角角度在8°至25°。
本实用新型中的铣刀的刃部直径范围在4mm~50mm。
所述断屑槽5的深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1%~5%,通过断屑槽可以将刀具前刀面与切屑接触面积减少70%;同时由此产生的凹凸不平的前刀面,新增了铣刀的断屑功能,大幅度减小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有效的降低切削区域温度和切削阻力,抑制切屑粘结和积屑瘤,并提高了铣刀的断屑和排屑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后刀面刃6的后角角度为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的后角角度为20°。
本实用新型中将切削刃设计为双后刀面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小加工后表面回弹造成与后刀面的磨擦,降低切削区域温度和切削阻力,提高加工后的表面质量;采用多棱面后刀面,有效降低了大切削力加工时的周期性震动;
第一后刀面刃的宽度为1.5毫米和后角为2°,可以减少切削摩擦同时兼顾刃口强度并起到抑制震动。
切削刃的底刃为曲线结构,曲线结构的底刃在大斜角坡铣和插铣加工时,是以曲线的最高点最先切入工件,再以最高点两侧逐点连续切入工件,较常规铣刀的直线底刃,整条刃同时切入工件不同,可以有效降低底刃在切入工件时的阻力和震动,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切削性能,减少加工后表面的回弹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铣刀,包括切削刃段(1),与切削刃段(1)相连接的避空段(2)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段(1)上开设有4个等距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3),相邻的所述排屑槽(3)之间且在切削刃段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4),所述切削刃(4)与排屑槽(3)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沿所述切削刃(4)的前刀面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断屑槽(5),所述切削刃(4)的后刀面由第一后刀面刃(6)和第二后刀面刃(7)组成,所述第一后刀面刃(6)的宽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0.5%~2%,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为宽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5%~20%,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的上方沿其螺旋结构设有若干相邻的多菱面结构,所述第一后刀面刃(6)的后角角度在1°至8°,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的后角角度在8°至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屑槽(5)的深度为刀具刃部直径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刀面刃(6)的后角角度为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刀面刃(7)的后角角度为20°。
CN202223051200.9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铣刀 Active CN218694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200.9U CN218694246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铣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200.9U CN218694246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铣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4246U true CN21869424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1200.9U Active CN218694246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铣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4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8255B (zh) 一种ta15钛合金框类零件加工工艺
CN109304507B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用pcd铣刀
EP2607000A1 (en) Unequal helix angle end mill
JP2007118178A (ja) 加工品荒削用のフライス削工具
CN215090921U (zh) 一种用于弱刚性构件叠层材料型面铣削的刀具
JP4787910B2 (ja) 超硬合金製エンドミル及び該エンドミルを用いた切削加工方法
CN211360799U (zh) 高效鼓形仿形立铣刀
CN218694246U (zh) 一种铣刀
CN211135570U (zh) 一种泵驱动轮的端面成型槽刀
CN106001648B (zh) 一种高硬钢异形件加工用车/铣刀片
CN201579437U (zh) 一种用于重切削的双面槽型可转位数控车削刀片
CN112620760B (zh) 具有pcd镶片及微刃的组合铣刀
CN201988781U (zh) 一种用于多用途铣削的双面凸三角形铣削刀片
CN214291039U (zh) 一种钛合金专用铣刀
CN210412737U (zh) 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
JP2011062807A (ja) 超硬合金製エンドミル
CN210160540U (zh) 一种细牙金刚石螺纹铣刀
CN112658357A (zh) 一种粉末冶金模具钢高效率铣削刀具
CN201988780U (zh) 一种用于高强度和高速铣削的立装夹持铣削刀片
CN216828836U (zh) 一种带表面微织构的变螺旋不等齿距立铣刀
CN201988778U (zh) 一种用于方肩铣削的两刃立装可转位数控铣削刀片
CN201988779U (zh) 一种用于高速铣削的立装夹持铣削刀片
CN220679485U (zh) 一种铣刀
CN217044883U (zh) 一种复合切粒刀
CN212761370U (zh) 陶瓷波刃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