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2719U - 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 Google Patents
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92719U CN218692719U CN202222039859.6U CN202222039859U CN218692719U CN 218692719 U CN218692719 U CN 218692719U CN 202222039859 U CN202222039859 U CN 202222039859U CN 218692719 U CN218692719 U CN 2186927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plate
- supporting
- lifting
- pinch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进出式二次矫平机,上左安装板的顶部及上右安装板的顶部与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底部相固接,上辊轮升降模组的输出端往下伸出与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相固接;压轮升降组件安装于上辊轮升降连接板上,压轮的两端与压轮升降组件的输出端旋转相接,压轮的走向与下辊轮的走向一致,压轮位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下辊轮的前方,压轮的中心轴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下辊轮的中心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压轮与下辊轮的半径之和,压轮的下边缘能下移至下辊轮的上边缘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于工件的平板部往前输出时,使压轮下压,让压轮的下边缘移动至所述下辊轮的上边缘的下方,从而使工件的平板板平直的输出,使工件的平板部达到较好的矫平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平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背景技术
现时的矫平机构一般仅对整个为平板状的工件进行矫平,对于仅一部分为平板状,另一部分高于平板的顶面或者低于平板的底面的工件,加工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出式二次矫平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包括机箱、下辊轮模组、上辊轮模组、上辊轮模组安装架、上辊轮升降模组、上辊轮升降连接板、辊轮驱动模组、压轮及压轮升降组件,所述下辊轮模组包括下左安装板、下右安装板及若干下辊轮,所述下左安装板及下右安装板均竖直且前后走向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所述下左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右安装板的左侧,所述下左安装板的上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下左安装孔,所述下右安装板的上部正对所述左安装孔处开设有右安装孔,所述下辊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左安装孔及所述右安装孔内,所述上辊轮模组包括上左安装板、上右安装板及若干上辊轮,所述上左安装板位于所述上右安装板的左侧,所述上左安装板的下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上左安装孔,所述上右安装板的下部正对所述上左安装孔处开设有上右安装孔,所述上辊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上左安装孔及所述上右安装孔内,所述上左安装板的顶部及上右安装板的顶部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底部相固接,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且罩设于所述下辊轮模组及所述上辊轮模组之外,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安装于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上,且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的输出端往下伸出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相固接,所述上辊轮位于所述下辊轮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所述下辊轮之间,所述上辊轮与所述下辊轮之间形成矫平空间;所述辊轮驱动模组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用于驱动所述上辊轮及所述下辊轮转动;所述压轮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上,所述压轮的两端与所述压轮升降组件的输出端旋转相接,所述压轮的走向与所述下辊轮的走向一致,所述压轮位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所述下辊轮的前方,所述压轮的中心轴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所述下辊轮的中心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压轮与所述下辊轮的半径之和,所述压轮的下边缘能下移至所述下辊轮的上边缘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包括安装支架及安装顶板,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所述安装顶板水平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包括四个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及升降丝杆,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四个角落分别开设有升降螺孔,四个所述升降组件的所述升降电机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顶板的四个角落,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相固接,所述升降丝杆的下端旋合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升降螺孔中。
较佳地,所述进出式二次矫平机还包括缓冲连接块及至少一缓冲弹簧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弹簧套杆及弹簧帽,所述缓冲连接块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安装顶板上开设有套杆通孔,所述弹簧套杆插设穿过所述套杆通孔,所述弹簧套杆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帽相固接,所述弹簧套杆的下端与所述缓冲连接块相固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套杆之外,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帽相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顶板的顶部相抵接。
较佳地,所述进出式二次矫平机还包括若干上辊轮支撑组件及若干下辊轮支撑组件,所述上辊轮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顶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上左支撑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上右支撑板、若干上支撑轮及若干上支撑轮轴,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底部于所述上左安装板与所述上右安装板之间,所述上左支撑板的上端及所述上右支撑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垂直相接,所述上左支撑板的下部自前而后依次开设有若干上左支撑轴孔,所述上右支撑板的下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上右支撑轴孔,所述上支撑轮固套于所述上支撑轮转轴上,所述上支撑轮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上左支撑轴孔及所述上右支撑轴孔上,若干所述上支撑轮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支撑轮的底部与所述上辊轮的顶部抵接;所述下辊轮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下左支撑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下右支撑板、若干下支撑轮及若干下支撑轮转轴,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于所述下左安装板与所述下右安装板之间,所述下左支撑板的下端及所述下右支撑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垂直相接,所述下左支撑板的上部自前而后依次开设有若干下左支撑轴孔,所述下右支撑板的上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下右支撑轴孔,所述下支撑轮固套于所述下支撑轮转轴上,所述下支撑轮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下左支撑轴孔及所述下右支撑轴孔上,若干所述下支撑轮的顶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支撑轮的顶部与所述下辊轮的底部抵接。
较佳地,所述压轮升降组件包括水平放置且左右走向的中间连接块,左旋转支块、右旋转支块、压轮升降驱动电机、电机输出转轴、第一减速机及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及所述第二减速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上,所述压轮升降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压轮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依次水平固插穿过所述第一减速机及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孔,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下端侧壁及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下端侧壁均攻有螺纹,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正对所述第一减速机及所述第二减速机处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所述中间连接块开设有第一升降螺孔及第二升降螺孔,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并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螺孔中,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并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螺孔中,所述左旋转支块的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左端相固接,所述右旋转支块的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右端相固接,所述压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左旋转支块及所述右旋转支块之上。
较佳地,所述进出式二次矫平机还包括后导向辊轮组件及若干前导向辊轮组件,所述后导向辊轮组件包括后左辊轮支架、后右辊轮支架及若干水平放置且左右走向的后导向辊轮,所述后左辊轮支架及所述后右辊轮支架均前后走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部于所述矫平空间的后方,若干所述后导向辊轮自前而后依次排列且所述后导向辊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后左辊轮支架及所述后右辊轮支架上,若干所述后导向辊轮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下辊轮的下后方,所述前导向辊轮组件包括前后走向的固定于所述机箱顶部的辊轮支架及若干自前而后旋转安装于所述辊轮支架上的前导向辊轮,所述辊轮支架位于所述矫平空间的前下方,若干所述前导向辊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下辊轮的前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于工件的平板部往前输出时,使压轮下压,让压轮的下边缘移动至所述下辊轮的上边缘的下方,从而使工件的平板板平直的输出,使工件的平板部达到较好的矫平效果。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二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二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三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四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五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第六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包括机箱10、下辊轮模组20、上辊轮模组30、上辊轮模组安装架40、上辊轮升降模组50、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辊轮驱动模组101、压轮70及压轮升降组件75。
所述下辊轮模组20包括下左安装板21、下右安装板22及若干下辊轮23,所述下左安装板21及下右安装板22均竖直且前后走向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 10的顶壁上,所述下左安装板21位于所述下右安装板22的左侧,所述下左安装板21的上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下左安装孔211,所述下右安装板22的上部正对所述左安装孔211处开设有右安装孔221,所述下辊轮23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左安装孔211及所述右安装孔221内。
所述上辊轮模组30包括上左安装板31、上右安装板32及若干上辊轮33,所述上左安装板31位于所述上右安装板32的左侧,所述上左安装板31的下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上左安装孔311,所述上右安装板32的下部正对所述上左安装孔311处开设有上右安装孔321,所述上辊轮33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上左安装孔311及所述上右安装孔321内。所述上左安装板31的顶部及上右安装板32的顶部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的底部相固接。
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40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10的顶壁上且罩设于所述下辊轮模组20及所述上辊轮模组30之外,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50安装于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40上,且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50的输出端往下伸出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相固接。所述上辊轮33位于所述下辊轮23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所述下辊轮23之间,所述上辊轮33与所述下辊轮23之间形成矫平空间。所述辊轮驱动模组101安装于所述机箱10的顶壁上,用于驱动所述上辊轮 33及所述下辊轮23转动。
所述压轮升降组件75安装于所述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上,所述压轮 70的两端与所述压轮升降组件75的输出端旋转相接。所述压轮70的走向与所述下辊轮23的走向一致,所述压轮70位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所述下辊轮23的前方,所述压轮70的中心轴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所述下辊轮23的中心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压轮70与所述下辊轮23的半径之和,所述压轮70的下边缘能下移至所述下辊轮23的上边缘的下方。
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40包括安装支架41及安装顶板42,所述安装支架41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10的顶壁上,所述安装顶板42水平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1的顶部。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50包括四个升降组件51,所述升降组件 51包括升降电机511及升降丝杆512,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的四个角落分别开设有升降螺孔(图未示),四个所述升降组件51的所述升降电机511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顶板42的四个角落,所述升降电机511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丝杆512的上端相固接,所述升降丝杆512的下端旋合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升降螺孔中。
较佳者,所述进出式二次矫平机还包括缓冲连接块80及至少一缓冲弹簧组件85。所述缓冲弹簧组件85包括弹簧851、弹簧套杆852及弹簧帽853,所述缓冲连接块8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的顶部,所述安装顶板 42上开设有套杆通孔421,所述弹簧套杆852插设穿过所述套杆通孔421,所述弹簧套杆852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帽853相固接,所述弹簧套杆852的下端与所述缓冲连接块80相固接。所述弹簧851套设于所述弹簧套杆之852外,所述弹簧851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帽853相抵接,所述弹簧851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顶板42的顶部相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弹簧组件85的数量为四组,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顶板42的四个角落。
较佳者,所述进出式二次矫平机还包括若干上辊轮支撑组件90及若干下辊轮支撑组件95,所述上辊轮支撑组件90包括支撑顶板901、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上左支撑板902、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上右支撑板903、若干上支撑轮904 及若干上支撑轮轴905,所述支撑顶板901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 55的底部于所述上左安装板31与所述上右安装板32之间,所述上左支撑板902 的上端及所述上右支撑板903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顶板901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垂直相接,所述上左支撑板902的下部自前而后依次开设有若干上左支撑轴孔9021,所述上右支撑板903的下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上右支撑轴孔(图未示),所述上支撑轮904固套于所述上支撑轮转轴上,所述上支撑轮转轴905的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上左支撑轴孔9021及所述上右支撑轴孔上。若干所述上支撑轮904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支撑轮904的底部与所述上辊轮33的顶部抵接。
所述下辊轮支撑组件95包括支撑底板951、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下左支撑板952、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下右支撑板953、若干下支撑轮954及若干下支撑轮转轴955,所述支撑底板95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机箱10的顶壁上于所述下左安装板21与所述下右安装板22之间,所述下左支撑板952的下端及所述下右支撑板95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板951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垂直相接,所述下左支撑板952的上部自前而后依次开设有若干下左支撑轴孔(图未示),所述下右支撑板953的上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下右支撑轴孔9531。所述下支撑轮954固套于所述下支撑轮转轴955上,所述下支撑轮转轴955的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下左支撑轴孔及所述下右支撑轴孔9531上,若干所述下支撑轮 954的顶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支撑轮954的顶部与所述下辊轮23的底部抵接。
所述压轮升降组件75包括水平放置且左右走向的中间连接块751,左旋转支块752、右旋转支块753、压轮升降驱动电机754、同步驱动转轴755、第一减速机756及第二减速机757。所述第一减速机756及所述第二减速机757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上,所述压轮升降驱动电机754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1上,所述压轮升降驱动电机754的输出端与所述同步驱动转轴的一端相接,所述同步驱动转轴755的另一端依次水平固插穿过所述第一减速机 756及所述第二减速机757的输入轴孔,所述第一减速机756的输出轴的下端侧壁及所述第二减速机757的输出轴的下端侧壁均攻有螺纹,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55正对所述第一减速机756及所述第二减速机757处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 (图未示)及第二连接通孔(图未示),所述中间连接块751开设有第一升降螺孔7511及第二升降螺孔7512,所述第一减速机756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并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螺孔7511中,所述第二减速机757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并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螺孔7512中,所述左旋转支块752的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块751的左端相固接,所述右旋转支块753 的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块751的右端相固接,所述压轮70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左旋转支块753及所述右旋转支块754之上。
所述进出式二次矫平机还包括后导向辊轮组件60及若干前导向辊轮组件65。所述后导向辊轮组件60包括后左辊轮支架601、后右辊轮支架602及若干水平放置且左右走向的后导向辊轮603,所述后左辊轮支架601及所述后右辊轮支架602均前后走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10的顶部于所述矫平空间的后方,若干所述后导向辊轮603自前而后依次排列且所述后导向辊轮603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后左辊轮支架601及所述后右辊轮支架602上,若干所述后导向辊轮603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下辊轮的下后方。所述前导向辊轮组件65包括前后走向的固定于所述机箱10顶部的辊轮支架651及若干自前而后旋转安装于所述辊轮支架651上的前导向辊轮652,所述辊轮支架651 位于所述矫平空间的前下方,若干所述前导向辊轮65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下辊轮23的前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工作时,所述辊轮驱动模组101启动,驱动所述上辊轮33自上而下往后转动,驱动所述下辊轮23自下而上往后转动,从而带动工件的平板部位自前而后伸进矫平空间进行第一次矫平,第一矫平完成后,所述辊轮驱动模组101驱动所述上辊轮33自上而下往前转动,驱动所述下辊轮23自下而上往前转动,从而带动工件的平板部位自后而前伸出矫平空间并进行第二次矫平,工件的平板部位自后而前伸出矫平空间之前,压轮升降驱动电机754启动,带动压轮70下移,并使压轮70的下边缘移动至所述下辊轮23 的上边缘的下方,调试好压轮70的下边缘与所述下辊轮23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工件的平板部能平直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出式二次矫平机于工件的平板部往前输出时,使压轮下压,让压轮的下边缘移动至所述下辊轮的上边缘的下方,从而使工件的平板板平直的输出,使工件的平板部达到较好的矫平效果。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6)
1.一种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下辊轮模组、上辊轮模组、上辊轮模组安装架、上辊轮升降模组、上辊轮升降连接板、辊轮驱动模组、压轮及压轮升降组件,所述下辊轮模组包括下左安装板、下右安装板及若干下辊轮,所述下左安装板及下右安装板均竖直且前后走向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所述下左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右安装板的左侧,所述下左安装板的上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下左安装孔,所述下右安装板的上部正对所述左安装孔处开设有右安装孔,所述下辊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左安装孔及所述右安装孔内,所述上辊轮模组包括上左安装板、上右安装板及若干上辊轮,所述上左安装板位于所述上右安装板的左侧,所述上左安装板的下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上左安装孔,所述上右安装板的下部正对所述上左安装孔处开设有上右安装孔,所述上辊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上左安装孔及所述上右安装孔内,所述上左安装板的顶部及上右安装板的顶部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底部相固接,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且罩设于所述下辊轮模组及所述上辊轮模组之外,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安装于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上,且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的输出端往下伸出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相固接,所述上辊轮位于所述下辊轮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所述下辊轮之间,所述上辊轮与所述下辊轮之间形成矫平空间;所述辊轮驱动模组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用于驱动所述上辊轮及所述下辊轮转动;所述压轮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上,所述压轮的两端与所述压轮升降组件的输出端旋转相接,所述压轮的走向与所述下辊轮的走向一致,所述压轮位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所述下辊轮的前方,所述压轮的中心轴与自前而后数第一个所述下辊轮的中心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压轮与所述下辊轮的半径之和,所述压轮的下边缘能下移至所述下辊轮的上边缘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轮模组安装架包括安装支架及安装顶板,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所述安装顶板水平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上辊轮升降模组包括四个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及升降丝杆,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四个角落分别开设有升降螺孔,四个所述升降组件的所述升降电机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顶板的四个角落,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相固接,所述升降丝杆的下端旋合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升降螺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连接块及至少一缓冲弹簧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弹簧套杆及弹簧帽,所述缓冲连接块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安装顶板上开设有套杆通孔,所述弹簧套杆插设穿过所述套杆通孔,所述弹簧套杆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帽相固接,所述弹簧套杆的下端与所述缓冲连接块相固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套杆之外,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帽相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顶板的顶部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上辊轮支撑组件及若干下辊轮支撑组件,所述上辊轮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顶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上左支撑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上右支撑板、若干上支撑轮及若干上支撑轮轴,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的底部于所述上左安装板与所述上右安装板之间,所述上左支撑板的上端及所述上右支撑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垂直相接,所述上左支撑板的下部自前而后依次开设有若干上左支撑轴孔,所述上右支撑板的下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上右支撑轴孔,所述上支撑轮固套于所述上支撑轮转轴上,所述上支撑轮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上左支撑轴孔及所述上右支撑轴孔上,若干所述上支撑轮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支撑轮的底部与所述上辊轮的顶部抵接;所述下辊轮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下左支撑板、竖直放置且前后走向的下右支撑板、若干下支撑轮及若干下支撑轮转轴,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机箱的顶壁上于所述下左安装板与所述下右安装板之间,所述下左支撑板的下端及所述下右支撑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垂直相接,所述下左支撑板的上部自前而后依次开设有若干下左支撑轴孔,所述下右支撑板的上部自前而后开设有若干下右支撑轴孔,所述下支撑轮固套于所述下支撑轮转轴上,所述下支撑轮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插设于所述下左支撑轴孔及所述下右支撑轴孔上,若干所述下支撑轮的顶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支撑轮的顶部与所述下辊轮的底部抵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升降组件包括水平放置且左右走向的中间连接块,左旋转支块、右旋转支块、压轮升降驱动电机、电机输出转轴、第一减速机及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及所述第二减速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上,所述压轮升降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压轮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依次水平固插穿过所述第一减速机及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孔,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下端侧壁及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下端侧壁均攻有螺纹,所述上辊轮升降连接板正对所述第一减速机及所述第二减速机处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所述中间连接块开设有第一升降螺孔及第二升降螺孔,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并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螺孔中,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并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二升降螺孔中,所述左旋转支块的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左端相固接,所述右旋转支块的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块的右端相固接,所述压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左旋转支块及所述右旋转支块之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式二次矫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导向辊轮组件及若干前导向辊轮组件,所述后导向辊轮组件包括后左辊轮支架、后右辊轮支架及若干水平放置且左右走向的后导向辊轮,所述后左辊轮支架及所述后右辊轮支架均前后走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顶部于所述矫平空间的后方,若干所述后导向辊轮自前而后依次排列且所述后导向辊轮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后左辊轮支架及所述后右辊轮支架上,若干所述后导向辊轮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下辊轮的下后方,所述前导向辊轮组件包括前后走向的固定于所述机箱顶部的辊轮支架及若干自前而后旋转安装于所述辊轮支架上的前导向辊轮,所述辊轮支架位于所述矫平空间的前下方,若干所述前导向辊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下辊轮的前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39859.6U CN218692719U (zh) | 2022-08-03 | 2022-08-03 | 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39859.6U CN218692719U (zh) | 2022-08-03 | 2022-08-03 | 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92719U true CN218692719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2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39859.6U Active CN218692719U (zh) | 2022-08-03 | 2022-08-03 | 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92719U (zh) |
-
2022
- 2022-08-03 CN CN202222039859.6U patent/CN2186927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692719U (zh) | 进出式二次矫平机 | |
CN211112534U (zh) | 自动圆下摆缝纫机纠偏装置 | |
CN108483315A (zh) | 一种汽车底盘检修用升降装置 | |
CN218750424U (zh) | 一种滑动顺畅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 |
CN216861006U (zh) | 财务装订机 | |
CN213865190U (zh) | 一种高空平移切换的升降机 | |
CN211441589U (zh) | 一种双工作台侧壁悬挂机构及喷印设备 | |
CN213106222U (zh) | 汽车脚踏板铝型材表面光滑处理装置 | |
CN210358928U (zh) | 数控折弯机六轴后挡料 | |
CN209868916U (zh) | 一种cz互换成型机 | |
CN217889285U (zh) | 矫平机构 | |
CN220463912U (zh) | 一种高速搬运机械手 | |
CN221231830U (zh) | 汽车生产线焊装总成装备 | |
CN220739541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加工用冲孔机构 | |
CN216539766U (zh) | 轴承座生产用车间灰尘清理装置 | |
CN214283530U (zh) | 11伺服高速口罩焊接机用伺服驱动耳绳进给机构 | |
CN210756203U (zh) | 变速箱齿轮滚针自动排序系统 | |
CN216297990U (zh) | 一种钣金台钻 | |
CN214779732U (zh) | 一种升降辊用传动装置 | |
CN214289415U (zh) | 节省空间的圆柱模组分拣机构 | |
CN217617515U (zh) | 一种带有扭转机构的弹簧机机架 | |
CN221791805U (zh) | 一种数控走芯机辅助定位装置 | |
CN216828484U (zh) | 钣金铆钉自动压铆通用型平台 | |
CN209836231U (zh) | 一种齿轮激光淬火机专用激光头移动装置 | |
CN220718131U (zh) | 一种随动式龙门激光打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3, No. 3, Jiaying 1st Street, Shi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Maha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Building 3, No. 3, Jiaying 1st Street, Shi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AHATMA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