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1013U -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1013U
CN218691013U CN202221287835.6U CN202221287835U CN218691013U CN 218691013 U CN218691013 U CN 218691013U CN 202221287835 U CN202221287835 U CN 202221287835U CN 218691013 U CN218691013 U CN 218691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roller
roll coater
tra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878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明光
袁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fd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fd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fd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fd Ste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878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1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1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1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带表面连续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其中辊涂机料盘包括:储料槽,储料槽的一个侧板设置有翘起;导流件,多个导流件平行设置于带料辊轴线的两侧,固定于储料槽的底板上;挡板组件,连接于储料槽的侧壁。如此设置,当辊涂机料盘受到冲击时,两侧的导流件对储料槽中的涂料冲击起到改变流向和减缓流速的作用,使大部分料液被阻挡在储料槽中。在挡板组件的作用下,冲击至挡板的料液大部分被反射回储料槽内,由上部带料辊涂敷辊上滴落的液滴经翘起部分的挡板下部回流孔回流至储料槽,有效避免涂料飞溅对设备和周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确保了设备精度和寿命,减少了对涂料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带表面连续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板带处理线上,如板带表面镀锡、镀锌后,以及彩涂着色前处理和着色处理中,都需要采用辊式涂敷设备,即辊涂机。通过辊式涂敷,将处理用的料液均匀有控制的实现向金属板带表面的转移。双面涂敷时,辊涂机为类对称结构(立式辊涂机),每一侧均设置有一组辊子组件。一组辊子组件的组成视其设备形式,有三辊式或二辊式。二辊式是一个带料辊和一个涂敷辊,三辊式一般有带料辊、转印辊、和涂敷辊。带料辊与转印辊、转印辊与涂敷辊相互间,或带料辊与涂敷辊间的压力可通过手动或机电传动控制实现所要求的位置压力调整,并在辊子驱动端旋转动力的驱动下进行涂料的带料、传递、和涂敷。
通常,每一组辊子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料盘,用于储存料液,通过部分浸入(喷淋给料以外)在料液中的带料辊辊面的旋转带料,并通过带料辊与涂敷辊(或与转印辊再与涂敷辊)设定控制的接触压力和旋转驱动实现涂料的转移,再通过涂敷辊与板带的接触完成涂敷工艺。
板带表面处理线连续机组,成卷的金属板带在生产线头部开卷运行时,需要在运行中将开卷完毕的带尾与准备接续投入的卷板带头进行连接,为实现不停机生产,生产线设置有焊接或缝合设备,以及活套装置,当需要焊接或缝合时,活套装置上先储存有足够的储量钢带(套量),焊接或缝合时刻,由活套放量,开卷设备可短暂停机,带头带尾焊接或缝合后,活套再停止放量(或转而进行储量),后续板带可实现在开卷设备上再次放带,生产线工艺段实现接带不停机运行。
但是,不同卷带连接处,不论是焊接还是缝合,都存在可能的突边、凸点、凹坑、毛刺、甚至有重叠搭接等表面不平整的问题,如辊涂机始终处于闭合工作状态,这些不平整的表面进入有一定工作压力的涂敷辊辊面即会产生划伤、压痕等缺陷,从而产生涂敷辊的表面缺陷继而产生板带涂敷的表面质量问题。
为此,辊涂机设备一般设置有辊组相对于板带的快速开合功能,习惯上称为“焊缝避让”。避让时,板带表面与涂敷辊脱离。脱离后的板带表面无涂敷料液,是生产时的废料,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予以减量,开合速度必须快。
通常,带料辊与涂敷辊之间的距离有单独的调整机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变化,是料盘尺寸确定的一个条件,在此条件下,料盘相对于板带的距离变化与涂敷辊相对于板带的距离变化相同,涂敷辊与料盘位置在与板带的距离上相对固定(料盘的高度可调)。正常涂敷状态下,当带料辊与涂敷辊一起被快速打开和闭合时,料盘保持与涂敷辊的位置不变,整个过程为,加速打开、行程端快停、快返、及工作位快速停止,快开快合时间一般控制在2~3秒,行程在50左右。在此过程中,加速度值较大,且不断快速切换方向,料盘中的料液容易被激发震荡,从而引起飞溅。
涂敷时,金属卷一个接着一个,每一卷都存在一次焊缝避让,如果还有断带接缝,则需要进行每天几十次的避让,几十次震荡,如料盘缺乏防飞溅功能,设备周边将有严重的环境污染(料液腐蚀性强),对设备的零件表面状态,特别是有相对运动精度要求的接合面,包括传动件,会造成精度上的快速劣化,既不能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又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处理的压力。
严重的料液飞溅,料液的损失也大,成本增加。
现有生产线上此类设备的料盘,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防涂料飞溅的结构措施,飞溅问题突出。
本实用新型使飞溅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辊涂机料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技术的辊涂机。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辊涂机料盘,包括:
储料槽,所述的储料槽即是涂敷料的存储区域,也是带料辊带料的区域。接液区(储料槽翘起部分),即连接储料槽的翘起,为储料槽的延伸段。
导流件,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导流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带料辊轴线的两侧;挡板组件,在接液区,翘起部分的中间,设有第二挡板,为外凸弧形,弧线长度满足顶部切线基本水平;在储料槽的非接液区一侧的壁板上部设有第一弧形挡板,为类圆弧形,弧长为1/4左右。
以上弧线和长度设定的基本要求是反射线投向储料槽。挡板,则安装于第二挡板与翘起边部的中间,用于对第二弧形板的功能补充和满足承接涂敷辊等上部的液滴。在第二挡板和挡板与翘起部分连接处预设有回流孔。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包括:
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储液区的底板,所述安装板上成规则排列有多排每排多个的安装孔。
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设置在安装孔中。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流件,对称安装于带料辊轴线外有一定距离的两侧,导流件的每一列的导流柱中,相邻的两个导流柱的柱距与导流柱的径向尺寸比值为2~3。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流件、对称安装于带料辊轴线外有一定距离的一侧中一般有2~4列导流柱,相邻列的柱中心,呈交叉布置,各列的柱径和柱距优选地保持一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中,同侧不同列的导流柱中心连线距离与柱径比为1.5~2.5。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柱的柱体选用封闭的空心柱体和实心柱体;
所述导流柱的柱截面选用同尺寸和有一定规律的尺寸差的圆形、半圆形、月牙形、棱形中的一种,面对冲击方向;
所述导流柱确保与带料辊不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包括:
第一挡板,为弧形,为翘起对应侧储料槽壁边的上部四分之一左右的圆弧;
第二挡板,翘起中部与翘起连接的带弧形板;
挡板,为第二挡板外侧与翘起最外侧的中间隔板,与翘起部分基本垂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的曲线夹角接近90°,即四分之一圆弧,外凸,形成向储料槽内的反射角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和挡板与所述翘起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回流孔;
所述的第二挡板和挡板在翘起连接处的高度高于储料槽的储料高度;
所述的第二挡板和挡板安装后的挡边高度确保与涂敷辊不发生干涉。
所述的翘起边缘确保能够满足涂敷辊滴液的承接并与其他结构不发生干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的一种辊涂机,包括: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辊涂机料盘。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辊涂机料盘,设置有储料槽、储料槽延伸段(翘起)、导流件、和挡板组件,其中,料盘的储料槽与翘起的两个侧板可由一个整板切割而成,翘起的底板可以是通过弯曲制作的储料槽同一底板或经过焊接连接的钢板,即形成翘起部分。多个导流件设置在料盘储料槽带料辊轴线两侧的一定距离的底板上,第一挡板与储液槽的翘起对应侧壁边连接,挡板组件中的第二挡板和挡板与翘起部分的底板和侧壁连接,第二挡板和挡板与翘起部分连接处设有若干个回流孔,如此设置,当辊涂机料盘,在辊子垂直轴线的水平方向随辊组开合时,储料槽的料液随之发生冲击震荡,导流件中的导流柱对料液的流动起到了阻拦和改向作用,反射流与两柱之间的冲击流发生对流,减缓了柱间流的冲击,实现了一级阻流和一级缓冲;此时,再经过其后导流柱(与前排柱中心点呈交叉布置)柱面阻挡,再次消耗了料液的冲击能量,使得大部分料液被限制在料盘的储料区域中。而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方有90°左右的外凸弧形面,经导流件减缓后的冲击液,飞溅能量已被大大削弱,对壁边的冲击力能量有限,在反射角度的控制下,反射回的料液能有效地控制在储料区域。翘起部分,第二挡板外侧部分包括挡板与翘起的空间,除考虑承接少量飞溅料液外、主要承接由带料辊和涂敷辊辊面的液滴滴落,经第二挡板和挡板底部相应的回流孔回流至储料区域。
如此,有效地避免了料液飞溅对设备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基本杜绝了涂敷料液的无效消耗,对设备的精度、寿命、以及可靠性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成本降低,竞争能力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辊涂机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辊涂机料盘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述的辊涂机料盘接液区(翘起处)的局部剖面图一;
图4为图1所述的辊涂机料盘接液区(翘起处)的局部剖面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辊涂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辊涂机料盘,110储料槽,111接液区(翘起),112回流孔,120导流件,121安装板,122导流柱,130挡板组件,131第一挡板,132第二挡板,133挡板,200辊涂机,210带料辊,220涂敷辊,230液压缸,300金属板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辊涂机料盘100,包括:储料槽110,接液区(翘起)111;导流件120,多个上述导流件120并列设置在上述储液区110的底板上;导流柱122;挡板组件132、133,和连接于上述储料槽110壁边上部的第一挡板13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辊涂机料盘100设置有储料槽110、导流件120和挡板组件130,其中,储液槽110用于放置料液,导流件120用于实现冲击料液的缓流,挡板组件中,第一挡板131和第二挡板132用于对经缓流后的料液进行拦截,挡板组件中的挡板133与翘起部分形成的区域主要进一步阻挡可能存在的少量的突破挡板132的少量飞溅和用于承接带料辊特别是涂敷辊辊面边部挤压滴落的液滴,并通过回流孔112回流至储料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导流件120,位于带料辊轴线一定距离的平行的两侧,包括:安装板121,连接于上述储料槽110的底板,上述安装板121上并排设置有错位的多个安装孔,上述导流柱122设置在安装孔中,形成两列导流柱。
当辊涂机料盘100受到瞬间加速、换向、和急停等冲击时,料液发生震荡,通过多个导流柱122改变储料槽110中的料液的流向,并经导流柱阻挡面反射的料液与导流柱柱间冲击流动料液的对流获得冲击缓解后,再次与后续的与前排呈交叉布置的后排导流柱进行碰撞,由此极大地消耗了料液的冲击能量,减缓了料液对壁面的冲击,使得大部分料液被阻挡在储料区110中。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空间允许,导流件上排列的导流柱可以是双排、或双排以上,通常为2~4排,过少,缓流作用不彻底,过多,功能呈非线性下降,意义不大。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导流件120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度尺寸,一般应略高于料位,但必须与设备的其他部位不发生干涉。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一侧导流件平行于带料辊轴线的一列导流柱122与相邻一列的导流柱柱间距与导流柱122的直径比,优选地,为1.5~2.5,太小,会产生柱间料液上涌,太大,冲击峰值削弱幅度有限。
可以理解的是,一侧相邻两列的导流柱中心呈交叉布置,导流柱122间距尺寸与导流柱122的径向尺寸比值应大于等于1.5~2.5,条件是,保证料液经首先迎接冲击的第一列导流柱122后料液的流动面不堆积上涌,同时可降低空间要求。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导流柱122的柱体选用空心柱体和实心柱体;上述导流柱122的导流面可选用等或不等直径圆柱横截面、等或不等半径半圆柱横截面、等或不等半径月牙形柱横截面、等或不等边棱形柱横截面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凸面面向带料辊轴线中心,实际选择应基于防飞溅效果和制造的容易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挡板组件130包括:第一挡板131,与翘起对应侧立板110连接;第二弧形挡板132,连接于上述翘起111中间;挡板133,连接于上述翘起111,位于上述第二挡板132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挡板组件130在翘起111上设置第二挡板132为弧形,呈外凸,且有一定的弧长,其最高处的反射角指向储料槽约为带料辊轴线的中心区域,使经缓冲后冲击到壁边的料液反射回100料盘内。
挡板133的目的是进一步将可能飞溅出第二挡板的料液回收至储料槽,并同时通过第二挡板和挡板与111形成的区域作为接液区,承接带料辊和涂敷辊辊面的滴液。件133与111之间加工有一定数量和分布的回流孔112,在此区域的液滴将回流至储料槽。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挡板132与翘起部分连接处设置的回流孔一般高于储料槽110中料液面高度,第二挡板132的弧线顶部切线处于接近水平线的位置;第一挡板131的弧形线长度接近1/4圆弧,起始点的位置约在料液的液位高度。弧形半径视结构空间的允许条件。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的辊涂机200,上述辊涂机200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辊涂机料盘100,因此具备辊涂机料盘100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上述辊涂机200可为四辊对称结构,每侧由一根带料辊210和一个涂敷辊220组成一辊组,在每辊组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辊涂机料盘100,具体地,带料辊210辊面浸入于储料槽110料液的液面以下的一定深度,带料辊210在传动的驱动下转动,将带料辊辊面的料液经与涂敷辊220的表面进行接触传递,通过涂敷辊转动并与板带300的接触,将料液涂敷在金属带板300上。
带料辊210、涂敷辊220均配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带动带料辊210和涂敷辊220按照设定的速度运转,另外,每一组的带料辊与涂敷辊、涂敷辊与板带间有位置和压力控制,可以确保带料辊210辊面的料液能在一定的压力和相对速度下进行辊面间和涂敷辊220辊面与板带300表面间的定量转移。
辊涂机料盘100与安装有同一组的带料辊210和涂敷辊220的设备框架一起靠近或远离金属带板300,移动的动力源可选用液压方式(或其他驱动动力),使用液压时,液压缸230作为执行件。
料盘具有升降功能,可控制带料辊的浸液深度。
在生产线运行时,当辊涂机设备运行中得到“焊缝”信号并确立到达需要快速开合时,液压缸230执行一个来回动作,涂敷辊和带料辊及料盘等整体快速开合,实现焊缝避让。
本实施例的生产线速度在160米/分左右,要求焊缝避让的过带量控制在前后三米,即整个带料辊涂敷辊辊组的开合时间在2.7秒左右。开合的行程取50x2mm,整个过程需要从静态到加速,再到减速为零后换向,再到加速和减速停止,是一个秒变的过程,料液在料盘内将激烈震荡冲击。
在本专利技术条件下,该冲击获得了极大的缓解,飞溅现象基本消除,位于带料辊,特别是涂敷辊辊面边部挤压滴落的料液也可通过料盘接液区经挡板和第二挡板回流到储料区,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改善和设备精度的保障和稳定,料液的无效消耗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一个侧板设置有翘起;
导流件,多个所述导流件平行设置于带料辊轴线的两侧,固定于所述储料槽的底板上;
挡板组件,连接于所述储料槽有翘起的侧壁和对应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
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储料槽的底板,所述安装板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设置在安装孔中,所述的安装孔,在平行于带料辊轴线方向上的中心呈交叉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件上同列相邻两导流柱的柱距与柱径比值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
导流件中,同侧不同列的导流柱中心连线距离与柱径比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
每一侧导流件的导流柱列数为2个~4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柱的柱体可选用空心柱体和实心柱体,导流柱的截面选用等径或不等径圆形、等径或不等径半圆形、等径或不等径月牙形、上下等边或不等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截面对称中心线与料盘开合方向一致,且凸面面向带料辊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
第一弧形挡板,连接于非翘起一侧的一个侧板;
第二弧形挡板,连接于所述翘起的中间;
挡板,固定于第二挡板与于翘起外侧之间;
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弧长约四分之一圆周长,所述的第二挡板的截面曲线最高点形成的切线与水平呈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和挡板与所述翘起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回流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涂机料盘,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翘起承接涂敷辊的液滴滴落,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高度、所述第二弧形挡板的高度和所述挡板的高度,在与所述涂敷辊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满足完全承接涂敷辊的液滴滴落。
10.一种辊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辊涂机料盘。
CN202221287835.6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Active CN218691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7835.6U CN218691013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7835.6U CN218691013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1013U true CN21869101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87835.6U Active CN218691013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1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8969B2 (en) Coating device and coating method
CN218691013U (zh) 一种辊涂机料盘及辊涂机
JP6599591B1 (ja) 溶融金属めっき浴中ロール及び溶融金属めっき浴中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US7939140B2 (en) Curtain coating process and device used for this purpose
EP1338436A2 (en) Aluminum support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presensitized plate using the same
CN108543667B (zh) 一种钢球浸油盛装桶及使用方法
NO171201B (no) Fremgangsmaate for aa overvaake og regulere smoeringen av arbeidsflaten til rotasjonsrullene ved en stoepemaskin for kontinuerlige stoeping av strimler
CN207615394U (zh) 钢筋自动出料机
CN112138925B (zh) 镀锌金属管外螺纹自动处理机构
CN210340011U (zh) 一种电梯导轨涂脂装置
CN1668405A (zh) 带板制造设备
CN112138924B (zh) 镀锌金属管管口自动连续处理装置
CN211217174U (zh) 一种用于带钢生产的涂油装置
CN212051921U (zh) 整经机用的涂油装置
CN112138928A (zh) 金属管外螺纹防护处理装置
US3844820A (en) Method of applying a coating to both sides of a moving strip
CN211444421U (zh) 一种龙骨生产用放卷机控制机构
CN219135424U (zh) 自动喷漆输送带
CN213001815U (zh) 步进梁鞍座
CN213494600U (zh) 一种贴纸涂胶机构及贴纸设备
CN215402090U (zh) 横向卸料型双工位收料机
CN216836295U (zh) 一种辊轴开卷机
RU225495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центрирования рул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17556291U (zh) 一种新型热浸镀锌用辊涂装置
CN215325950U (zh) 纵向卸料型双工位收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