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4186U -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4186U
CN218684186U CN202221578157.9U CN202221578157U CN218684186U CN 218684186 U CN218684186 U CN 218684186U CN 202221578157 U CN202221578157 U CN 202221578157U CN 218684186 U CN218684186 U CN 218684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rush mechanism
floor brush
pie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81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敏浩
李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81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4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4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4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地刷机构包括:壳体;两个滚筒件,设于壳体的底部、且沿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顶部;转接结构,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转接结构和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呈凸出于壳体设置,且转接结构与连接结构的转动夹角不小于90°;地刷机构正常工作时,滚筒件的底部适于与地面相接触;设定滚筒件的直径为D,转接结构和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1.2D≤H≤2.2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机身的转动角度更大,清洁设备在清洁低矮空间时,机身可处于平躺状态、且不会与壳体发生干涉,从而不会引起地刷机构发生翘起,清洁设备的清洁效率更高,使用体验感也更好。

Description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清洁设备,在进行低矮空间的清洁,如对沙发底或床底进行清洁时,需要将机身进行大角度倾斜;或者清洁过程中,人手握持清洁设备的手柄,在向远处推动地刷机构的过程中,随着地刷机构向前移动,机身和地刷机构之间的角度越来越大,此时机身容易与地刷机构产生干涉,使地刷机构后侧的受力增加,而导致地刷机构的前侧翘起,甚至有些清洁设备会出现后退的现象,影响清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清洁设备在清洁低矮空间或机身处于躺平状态时容易出现地刷机构前侧翘起的现象,影响清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刷机构,包括:
壳体;
两个滚筒件,设于壳体的底部、且沿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
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顶部;
转接结构,与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呈凸出于所述壳体设置,且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夹角不小于90°;
其中,所述地刷机构正常工作时,所述滚筒件的底部适于与地面相接触;设定所述滚筒件的直径为D,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1.2D≤H≤2.2D。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转接结构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所述滚筒件的间隔之间。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转动;和/或,
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二转动孔;
还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内以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均呈筒状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与所述连接件呈同轴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具有与所述连接件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90°。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转动主体、以及设于所述转动主体上的转动臂,所述第二转动孔设于所述转动臂上,所述转动臂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内侧,使得所述第二转动孔与所述第一转动孔呈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避位缺口;
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转动主体与所述连接件呈相对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转动主体可转动至所述避位缺口内。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转接结构上设有配合部,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接,以将所述转接结构限制于所述连接件上。
可选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四转动孔;
还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三转动孔和所述第四转动孔内以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
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所述的地刷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刷机构,包括有壳体、两个滚筒件、连接结构及转接结构,两个滚筒件沿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并排间隔设于壳体的底部,通过两个滚筒件可实现对待清洁面的两次清洁,清洁效果更好;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滚筒件的间隔之间,使得转接结构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处位于两个滚筒件中间,两个滚筒件和转接结构共同形成三角结构,在转接结构相对于连接结构转动时,更稳定,地刷机构不易晃动;而且转接结构和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呈凸出于壳体设置,使得壳体内有更多的空间设置风道等其他结构,同时转接结构的转动角度不小于90°,在转接结构适于连接清洁设备的机身时,机身的转动角度更大,清洁设备在清洁低矮空间时,机身可处于平躺状态、且不会与壳体发生干涉,从而不会引起地刷机构发生翘起,清洁设备的清洁效率更高,使用体验感也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刷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地刷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地刷机构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转接结构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地刷机构;1-壳体;2-滚筒件;3-连接结构;31-连接件;311-第一转动孔;312-限位部;4-转接结构;41-第一转动件;411-转动主体;4111-第四转动孔;412-转动臂;4121-第二转动孔;42-第一转动轴;43-第二转动件;431-第三转动孔;432-配合部;44-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机构100,请参阅图1至图2,该地刷机构100包括有壳体1、两个滚筒件2、连接结构3及转接结构4,两个滚筒件2设于壳体1的底部,且两个滚筒件2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滚筒件2可设置为滚刷布或是毛刷,两个滚筒件2的转动轴呈平行设置,通过前后两个滚筒件2依次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清洁效率更高,且清洁效果更好;连接结构3设于壳体1的顶部,转接结构4与连接结构3转动连接,转接结构4可用于连接清洁设备上的机身或手柄,通过转动机身或手柄以推动地刷机构100朝前移动,使地刷机构100可清洁距离用户更远距离的区域;而且转接结构4和连接结构3的转动中心呈凸出于壳体1设置,使得壳体1内有更多的空间设置风道等其他结构,且转动空间也更大,而且转接结构4与连接结构3的相对转动夹角不小于90°,在转接结构4适于连接清洁设备的机身时,机身的转动角度更大,清洁设备在清洁低矮空间时,机身可处于平躺状态、且不会与壳体1发生干涉,从而不会引起地刷机构100发生翘起,清洁设备的清洁效率更高,使用体验感也更好。
其中,如图2中所示,地刷机构100正常工作时,滚筒件2的底部适于与地面相接触,设定滚筒件2的直径为D,转接结构4和连接结构3的转动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H,转接结构4和连接结构3的转动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当距离过小时机身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容易与壳体1发生干涉,当然转接结构4和连接结构3的转动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过大,距离过大容易造成空间浪费,使得清洁设备的体积过大;优选地,1.2D≤H≤2.2D,保证机身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壳体1发生干涉,造成地刷机构100发生翘起,而且可使得地刷机构100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从而工作局限性更小,清洁效率更高。
优选地,连接结构3和转接结构4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滚筒件2的间隔之间,使得连接结构3和转接结构4的转动中心与两个滚筒体2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更稳定,地刷机构100不易翘起。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结构3和转接结构4的相对转动方向没有具体限定,转接结构4可相对于壳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也可相对于壳体1的左右方向转动,还或是转接结构4可相对于壳体1沿水平方向上的其他方向进行转动,可根据清洁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件31,转接结构4包括第一转动件41,第一转动件41与连接件31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连接件31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第一转动件41适于连接机身,用户在进行清洁时,可通过前后方向转动机身,以推动地刷机构100向前移动或拉动地刷机构100向后移动,清洁方式更灵活。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转接结构4可包括有第二转动件43,第二转动件43与连接件31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连接件31沿壳体1的左右方向转动,用户在进行清洁时,可通过向左或向右推动地刷机构100进行移动,清洁方式更灵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也可结合在一起进行实施,即转接结构4可包括有第一转动件41和第二转动件43,第二转动件43可与第一转动件4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一转动件41实现地刷机构10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通过转动第二转动件43实现地刷机构100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地刷机构100的移动更灵活,清洁方式更多样化。
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在连接件31上设有第一转动孔311,在第一转动件41上设有第二转动孔4121,转接结构4还包括有第一转动轴42,第一转动轴42穿设于第一转动孔311和第二转动孔4121内,以转动连接上述的连接件31和第一转动件41,第一转动轴42沿壳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使得第一转动件41可相对于连接件31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连接件31和第一转动件41均呈筒状设置,地刷机构100上的风道或线路结构可从连接件31和第一转动件41的内侧穿过,第一转动件41具有与连接件31呈同轴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具有与连接件3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90°,可参见附图2,第一转动件41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件41处于垂直于壳体1的位置处,此时在第一转动件41连接于机身时,机身可处于竖直状态;在第一转动件41处于第二位置时,机身可至少转动至躺平状态,而不与壳体1发生干涉,转动范围更大,使用起来更方便。
优选地,在第一转动件41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件41的外表面与连接件31的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使得整个地刷机构100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6所示,第一转动件41包括转动主体411和转动臂412,转动臂412呈凸出设于转动主体411上,转动臂412套设于连接件31的内侧,第二转动孔4121设于转动臂412上,使得在第一转动件41与连接件31相连接时,转动臂412可伸入至连接件31内,并使得第二转动孔4121与第一转动孔311呈相对设置,从而便于第一转动轴42穿设于第一转动孔311和第二转动孔4121内,安装方便;而且,在连接件31上还设有避位缺口,在第一转动件41处于第一位置时,转动主体411与连接件31呈相对设置,使得连接于转接结构4上的机身处于竖直状态,在第一转动件41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转动主体411可转动至避位缺口内,从而使得连接于第一转动件41上的机身可处于躺平状态,而不会与壳体1发生干涉,地刷机构100的清洁范围更广,清洁更灵活。
进一步地,在连接件31上还设有限位部312,在转接结构4上设有配合部432,在第一转动件41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312与配合部432相卡接,以将转接结构4限制于连接件31上,避免机身处于竖直状态时容易倾倒,而碰撞损坏。
优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限位部312和配合部432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凸,其中另一设置为与卡凸相卡接配合的卡槽,当第一转动件41转动至第一位置处时,卡凸可卡接于卡槽内,从而将第一转动件41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清洁设备的机身连接于第一转动件41上时更稳定,不易晃动。
对于第二转动件43而言,第二转动件43转动设于第一转动件41上,具体地,在第二转动件43上设有第三转动孔431,在第一转动件41上设有第四转动孔4111,转接结构4还包括第二转动轴44,第二转动轴44与第一转动轴42呈垂直设置,第二转动轴44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转动轴44转动穿设于第三转动孔431和第四转动孔4111内,以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41和第二转动件43,使得机身连接于第二转动件43上时,可进行多个不同方向的转动,工作方式更灵活;而且,上述配合部432设于第二转动件43上,使得第一转动件41处于第一位置,第二转动件43与第一转动件41处于同轴设置的位置时,卡凸可卡设于卡槽内,以同时限定第一转动件41和第二转动件43,结构更简单。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上述的地刷机构100、以及与地刷机构100的第二转动件43相连接机身,该清洁设备在进行清洁时,用户可转动机身,使得机身可处于平躺状态,以更方便清洁沙发底或床底等低矮空间,清洁效率更高,清洁效果更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两个滚筒件,设于壳体的底部、且沿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并排间隔设置;
连接结构,设于壳体的顶部;
转接结构,与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呈凸出于所述壳体设置,且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夹角不小于90°;
其中,所述地刷机构正常工作时,所述滚筒件的底部适于与地面相接触;设定所述滚筒件的直径为D,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1.2D≤H≤2.2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转接结构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所述滚筒件的间隔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转动;和/或,
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二转动孔;
还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内以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均呈筒状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与所述连接件呈同轴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具有与所述连接件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9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转动主体、以及设于所述转动主体上的转动臂,所述第二转动孔设于所述转动臂上,所述转动臂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内侧,使得所述第二转动孔与所述第一转动孔呈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避位缺口;
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转动主体与所述连接件呈相对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转动主体可转动至所述避位缺口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转接结构上设有配合部,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接,以将所述转接结构限制于所述连接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四转动孔;
还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三转动孔和所述第四转动孔内以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
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刷机构。
CN202221578157.9U 2022-06-23 2022-06-23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684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157.9U CN218684186U (zh) 2022-06-23 2022-06-23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157.9U CN218684186U (zh) 2022-06-23 2022-06-23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4186U true CN21868418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8157.9U Active CN218684186U (zh) 2022-06-23 2022-06-23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4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1429B2 (en) Robot cleaner
EP1955636A2 (en) Vacuum-cleaner suction tool
US11805952B2 (en) Cleaner
KR20120099178A (ko) 캐니스터형 진공청소기
KR102372897B1 (ko) 청소기
CN114224224B (zh) 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装置
US20190082901A1 (en) Glass cleaner
JP2019063489A (ja) ロータリーモップクリーナー
US9009915B2 (en) Upright type vacuum cleaner
CN218684186U (zh) 地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CN112244700A (zh) 一种双轮盘拖地机
WO2022262593A1 (zh) 清洁设备
CN110680242A (zh) 一种浮动滚刷组件和扫地机
KR101637363B1 (ko) 업라이트형 진공청소기
CN215227294U (zh) 地刷、清洁设备及清洁装置
JP2006034520A (ja) 電気掃除機
GB2606134A (en) Surface treatment tool
CN219878057U (zh) 清洁设备
CN212066611U (zh) 一种可万向转动的吸尘组件
CN218651660U (zh) 湿式表面清洁设备
CN215191299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13821254U (zh) 一种双轮盘拖地机
CN218458047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模块及清洁机
KR20240050098A (ko) 청소기 노즐
CN100551318C (zh) 电动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