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1833U -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1833U
CN218671833U CN202221947724.3U CN202221947724U CN218671833U CN 218671833 U CN218671833 U CN 218671833U CN 202221947724 U CN202221947724 U CN 202221947724U CN 218671833 U CN218671833 U CN 218671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 signal
light
light emitting
signal lamp
dec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77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77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183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902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35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1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1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3/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转向灯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光组件具有发光侧,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侧相互背离,以使所述转向灯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发光。转向灯由至少两个发光组件构成,这样使得转向灯的至少两个方向均可以发出光线,从而使得转向灯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起到示警作用。以及,至少两个发光组件之间相互独立,这样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性的启动发光组件。

Description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式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同,容易被驾驶者学习,比传统电动自行车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简便,能节省大量社会资源。
相关技术中,滑板车大多不装用于指示车辆行驶信息的指示灯,前后的车辆和行人不能预先知道骑行者是否在转向及变道,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非常危险。以及,如果安装用于提示车辆信息的指示灯的话,如转向灯,则其布置一般设置在车辆的端面,前后的车辆和行人不容易观察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向灯,转向灯由至少两个发光组件构成,这样使得转向灯的至少两个方向均可以发出光线,从而使得转向灯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起到示警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转向灯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灯,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光组件具有发光侧,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侧相互背离,以使所述转向灯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发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灯,转向灯由至少两个发光组件构成,这样使得转向灯的至少两个方向均可以发出光线,从而使得转向灯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起到示警作用。以及,至少两个发光组件之间相互独立,这样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性的启动发光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灯还包括:装饰件,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装饰件内且朝向所述装饰件的周侧面,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在所述装饰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饰件内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且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配合孔,至少两个所述配合孔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配合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灯还包括:限位件,部分所述限位件抵接在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配合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配合部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端且和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抵接,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发光组件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合孔朝向外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设置于所述配合孔的周侧,所述发光组件上设置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和所述避让槽相对设置且相互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朝向所述装饰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装饰件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饰件内设置有多个限位筋,多个所述限位筋朝向所述发光组件凸出设置,所述限位筋和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灯还包括:装饰件和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装饰件的一端,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夹设在所述装饰件和所述端盖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组件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限位配合;和/或,所述发光组件朝向所述装饰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装饰件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三凹槽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饰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朝向所述发光组件凸出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饰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发光组件朝向所述装饰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壳体、透镜和发光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发光件和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发光件和所述透镜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件连接有线束,所述装饰件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且所述第二过线孔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连通,部分所述线束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且另一部分所述线束容纳于所述把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灯总成,包括:把手和所述转向灯,所述转向灯设置于所述把手的至少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灯总成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转向灯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灯总成还包括:配合盖,所述配合盖设置于所述转向灯背离所述把手的一侧,以遮挡所述第三紧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代步车,包括如所述转向灯或者所述转向灯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向灯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向灯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向灯总成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转向灯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转向灯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转向灯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转向灯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转向灯的剖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转向灯总成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转向灯总成
100、转向灯;
10、装饰件;11、第一容纳空间;12、配合孔;13、避让槽;14、限位筋;15、第一凹槽;16、第三凹槽;17、第一过线孔;18、限位凸起;
20、端盖;21、第二凹槽;
30、发光组件;31、壳体;32、透镜;33、发光件;34、第二容纳空间;35、线束;36、第一凸起;37、第二凸起;38、第三凸起;39、第二过线孔;
50、限位件;51、配合部;52、抵接部;60、配合盖;71、第一紧固件;73、第三紧固件;80、把套;90、密封件;
20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灯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灯100的代步车。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灯10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相对设置,发光组件30具有发光侧,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的发光侧相互背离,以使转向灯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发光。
其中,发光组件30发出的光线可以在代步车的前方或后方或其他方向射出光线,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发出的光线可以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照射到外界,这样使得发光组件30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起到提醒作用,具备多向转向灯的功能,满足前后转向灯参考轴附近光学标准。
并且,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可以独立启动,即,可以根据需求来开启发光组件30的数量。
由此,转向灯100由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构成,这样使得转向灯100的至少两个方向均可以发出光线,从而使得转向灯100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起到示警作用。以及,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之间相互独立,这样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性的启动发光组件30。
如图1-图10所示,转向灯100还包括:装饰件10,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设置于装饰件10内,并且发光组件30朝向装饰件10的周侧面,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在装饰件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将发光组件30设置在装饰件10内,这样可以通过装饰件10来保护发光组件30。并且,端盖20和装饰件10之间还可以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提升转向灯100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在端盖20和装饰件10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90,即,通过密封件90来提升端盖20和装饰件1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3、图4和图7所示,装饰件10内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11,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11内。如此设置,在装饰件10内设置第一容纳空间11,从而可以将发光组件3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1,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发光组件30,另一方面转向灯100的整体性更好,从而使得转向灯100可以承担更大的载荷。
其中,装饰件10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配合孔12,至少两个配合孔12和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并且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分别与至少两个配合孔12配合。如此,发光组件30的部分位于穿过配合孔12后相对装饰件10露出,这样可以实现发光组件30向外界发射光线的目的,从而使得转向灯100具有警示作用。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转向灯100还包括:限位件50,部分限位件50抵接在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之间。如此设置,将限位件50的部分抵接在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之间,这样使得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可以稳定的配合在配合孔12内,避免发光组件30在受力时内陷。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限位件50包括:配合部51和抵接部52,抵接部52设置于配合部51朝向发光组件30的一端,并且配合部51和发光组件30配合,抵接部52和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抵接。也就是说,抵接部52抵接在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之间,以及,配合部51配合在发光组件30的端面,这样可以方便限位件50的限位配合。
其中,配合部51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抵接部5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抵接部52在配合部51上间隔设置,在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抵接部52,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发光组件30的装配和稳定性。
此外,参照图3和图4所示,配合孔12朝向外侧设置有避让槽13,避让槽13设置于配合孔12的周侧。如此设置,在配合孔12周侧设置避让槽13,这样使得发光组件30的顶面和侧面均与外界接触,这样可以提升发光组件30的照明强度,从而使得转向灯100更容易被其他车辆或行人观察到。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30上设置有避让斜面,避让斜面和避让槽13相对设置且相互远离,即,在发光组件30上设置避让斜面,避让斜面一方面可以提升发光组件30的表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发光组件30的光滑度,避免发光组件30割伤用户。
此外,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朝向装饰件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6,装饰件10朝向发光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和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第一凸起36和第一凹槽15限位配合。如此设置,通过在发光组件30上设置第一凸起36,以及在装饰件10上设置第一凹槽15,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凸起36和第一凹槽15之间的限位配合来提升发光组件30的整体稳定性。
以及,如图3和图4所示,装饰件10内设置有多个限位筋14,多个限位筋14朝向发光组件30凸出设置,限位筋14和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限位配合。其中,在装饰件10内侧设置多个限位筋14,这样使得限位筋14抵接在发光组件30的侧面上,从而有效地提升发光组件30的装配稳定性,以及,限位筋14还可以起到止转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发光组件30在第一容纳空间11内发生旋转。
下面结合图8-图10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转向灯100还包括:端盖20,端盖20设置于装饰件10的一端,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夹设在装饰件10和端盖20之间。如此,通过端盖20和装饰件10来夹设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这样可以方便发光组件30的装配。以及。在端盖20和发光组件30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90,即,通过密封件90来提升端盖20和发光组件3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发光组件30朝向端盖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37,端盖20朝向发光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凸起37和第二凹槽21限位配合。如此设置,发光组件30和端盖20之间可以通过第二凸起37和第二凹槽21实现连接。以及,发光组件30朝向装饰件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38,装饰件10朝向发光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16,第三凸起38和第三凹槽16限位配合。如此设置,发光组件30和装饰件10之间通过第三凸起38和第三凹槽16实现连接。
如此,发光组件30的一端和端盖20限位配合,以及,发光组件30的另一端和装饰件10实限位配合,这样可以实现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的装配。此时,发光组件30不是套设在装饰件10内,这样可以方便转向灯100的装配。
下面结合图5-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
参照图6和图7所示,装饰件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8,限位凸起18朝向发光组件30凸出设置,限位凸起18和把手200限位配合。也就是说,在装饰件10的内部设置限位凸起18,以及在把手200上设置限位凹槽,这样使得装饰件10和把手200之间通过限位凸起18和限位凹槽限位配合,从而可以提升装饰件10和把手200之间装配稳定性。以及,限位凹槽还可以用于走线。
如图3和图10所示,装饰件10背离端盖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发光组件30朝向装饰件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紧固件71穿过第一安装孔后和第二安装孔连接。也就是说,发光组件30通过第一紧固件71和装饰件10背离端盖20的一端固定,这样使得第一紧固件71远离端盖20,从而可以提升转向灯100的结构一体性。其中,第一安装孔为螺钉过孔,第二安装孔为螺钉孔,第一紧固件71为螺钉,这样使得螺钉穿过螺钉穿孔后和螺钉孔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发光组件30和装饰件10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图2、图5和图9所示,发光组件30包括:壳体31、透镜32和发光件33,壳体31上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34,发光件33和透镜32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34内,发光件33和透镜32相对应。其中,壳体31和透镜32之间相互配合后可以保护发光件33,以及,还可以保证发光件33的密封性。
并且,在发光件33的外侧设置透镜32,透镜32可以起到匀光的作用,从而使得光线在通过透镜32照射到外界的亮度更高,从而便于其他车辆或行人观察到。
以及,发光件33可以为LED灯,LED灯上设置有多个灯珠,以及,在透镜3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灯珠的槽,这样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均可以通过透镜32照射到外界,从而提升发光组件30的亮度。具体地,灯珠可以为3个。
其中,壳体31和装饰件10进行固定连接。
参照图3、图4、图7、图10和图11,发光件33连接有线束35,装饰件10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7,并且第一过线孔17和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壳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39,并且第二过线孔39和第二容纳空间34连通,部分线束35穿过第一过线孔17和第二过线孔39,并且另一部分线束35容纳于把手200内。即,壳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39,这样使得壳体31内的发光件33通过线束35和外界电连接,以及,线束35还可以穿过装饰件10上的第二过线孔39后容纳于把手200内,从而可以提升转向灯100的线束35布局整洁性。
以及,第三紧固件73还可以穿过第一过线孔17后和把手200固定连接。
其中,壳体31、透镜32和发光件33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设置,在发光组件30组装生产时,将发光件33置于模具中,壳体31、透镜32和发光件33三者之间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方便发光组件30的生产,以及使得发光组件30的整体性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灯总成1000,包括:把手200和转向灯100,转向灯100设置于把手200的至少一端。也就是说,转向灯100可以设置在把手200上,这样在用户骑行时,把手200的至少一端可以发出灯光,这样方便其他车辆或行人观察到。
此外,如图3和图10所示,转向灯100还包括:第三紧固件73,第三紧固件73穿过转向灯100与把手20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通过第三紧固件73可以将转向灯100和把手200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升转向灯100的整体性,以及提升转向灯100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三紧固件73可以为螺钉或者螺栓。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壳体3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凸起,至少两个壳体31的凸起相互间隔,以及在凸起之间形成有供第三紧固件73穿过的间隙。以及,第三紧固件73穿过端盖20以及装饰件10后与把手200连接。
以及,在实施例二中,壳体3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凸起,至少两个壳体31的凸起相互间隔,但是由于第三紧固件73在穿过端盖20后直接与把手200进行连接,因此在凸起之间可以不设置供第三紧固件73穿过的间隙。以及,第三紧固件73穿过端盖20后与把手200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灯100还包括:配合盖60,配合盖60设置于端盖20背离装饰件10的一侧,以遮挡第三紧固件73。通过在转向灯100的外界设置配合盖60,这样使得配合盖60可以遮挡第三紧固件73,从而有效地的提升转向灯100的整体性,以及,提升转向灯100的密封性。
其中,配合盖60可以通过卡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端盖20上。
此外,在把手200的外侧还设置有把套80,其中,把套80可以起到防护、耐磨和御寒等作用。
具体地,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装饰件10背离端盖2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台阶,把套80的部分套设在限位台阶上,并且把套80的另一部分套设在把手200上。并且,把套80的外周面和装饰件10的外周面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代步车,包括:转向灯总成1000,也就是说,在代步车的把手200上设置转向灯100。又或者,代步车包括:转向灯100,也就是说,此时转向灯100不局限于设置于代步车的把手200,即,转向灯100可以设置在代步车的气体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组件(30),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相对设置,所述发光组件(30)具有发光侧,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的发光侧相互背离,以使所述转向灯(100)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件(10),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设置于所述装饰件(10)内且朝向所述装饰件(10)的周侧面,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在所述装饰件(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0)内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11)且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配合孔(12),至少两个所述配合孔(12)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内且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配合孔(12)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50),部分所述限位件(50)抵接在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0)包括:配合部(51)和抵接部(52),所述抵接部(52)设置于所述配合部(51)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0)的一端且和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抵接,所述配合部(51)和所述发光组件(30)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12)朝向外侧设置有避让槽(13),所述避让槽(13)设置于所述配合孔(12)的周侧,所述发光组件(30)上设置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和所述避让槽(13)相对设置且相互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朝向所述装饰件(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6),所述装饰件(10)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所述第一凸起(36)和所述第一凹槽(15)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0)内设置有多个限位筋(14),多个所述限位筋(14)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0)凸出设置,所述限位筋(14)和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8),所述限位凸起(18)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0)凸出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件(10)和端盖(20),所述端盖(20)设置于所述装饰件(10)的一端,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组件(30)夹设在所述装饰件(10)和所述端盖(2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30)朝向所述端盖(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37),所述端盖(20)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凸起(37)和所述第二凹槽(21)限位配合;和/或,
所述发光组件(30)朝向所述装饰件(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38),所述装饰件(10)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凸起(38)和所述第三凹槽(16)限位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发光组件(30)朝向所述装饰件(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紧固件(7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30)包括:壳体(31)、透镜(32)和发光件(33),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34),所述发光件(33)和所述透镜(32)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4)内,所述发光件(33)和所述透镜(32)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向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3)连接有线束(35),所述装饰件(10)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7)且所述第一过线孔(17)和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39)且所述第二过线孔(39)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4)连通,部分所述线束(35)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17)和所述第二过线孔(39)且另一部分所述线束(35)容纳于把手(200)内。
15.一种转向灯总成(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200);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灯(100),所述转向灯(100)设置于所述把手(200)的至少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向灯总成(10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紧固件(73),所述第三紧固件(73)穿过所述转向灯(100)与所述把手(200)固定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向灯总成(10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盖(60),所述配合盖(60)设置于所述转向灯背离所述把手(200)的一侧,以遮挡所述第三紧固件(73)。
18.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灯,或者如权利要求15-17所述的转向灯总成(1000)。
CN202221947724.3U 2022-07-26 2022-07-26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Active CN218671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7724.3U CN218671833U (zh) 2022-07-26 2022-07-26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PCT/CN2022/129902 WO2024021357A1 (zh) 2022-07-26 2022-11-04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7724.3U CN218671833U (zh) 2022-07-26 2022-07-26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1833U true CN218671833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7724.3U Active CN218671833U (zh) 2022-07-26 2022-07-26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1833U (zh)
WO (1) WO20240213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27029U (zh) * 2012-07-13 2013-08-14 黄志敏 一种车把灯
CN211844711U (zh) * 2020-03-02 2020-11-03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灯具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214690004U (zh) * 2021-01-27 2021-11-12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把横组件和滑板车
CN214607816U (zh) * 2021-03-08 2021-11-05 王韶峰 一种具备前后转向灯功能且便于拆装的转向灯
CN215475491U (zh) * 2021-04-20 2022-01-11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车灯和代步车
CN216994660U (zh) * 2022-04-08 2022-07-19 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射器的转向灯及两轮电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1357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55437B2 (en) Automobile door handle with indicator lights
US6933836B2 (en) Bike braking warning control
US6619824B1 (en) Warning strip for automobiles
KR20080082966A (ko) 광-시그널링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모터사이클리스트용 안전헬멧
US20070081351A1 (en) Car lamp structure
US7932817B2 (en) Wireless warning brake light
JP2012201256A5 (zh)
CN218671833U (zh) 转向灯、转向灯总成和代步车
US20100053983A1 (en) Warning lamp
US20070216172A1 (en) Door handle with auxiliary indicator lamps
JP2006232008A (ja) 車両用被認識装置
US11584292B1 (en) Bicycle handgrip device
CN110461694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TWM474690U (zh) 微型感應器之裝置
CN201269473Y (zh) 车把手的警示灯组装构造
US20110090709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of an automobile's tailgate handle
KR100944998B1 (ko) 오토바이 측면 방향표시등
US20040040407A1 (en) Bicycle handlebar assembly having a light device
CN110476007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CN110475709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JP4689437B2 (ja) 車両の灯火器取付構造
KR20100006401U (ko) 자전거 핸들(그립) 사이드방향지시등
EP4303105A1 (en) Bicycle handgrip device
US7232252B1 (en) Light holder for motor vehicles
JP454872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両用被認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