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9862U -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9862U
CN218669862U CN202222444912.0U CN202222444912U CN218669862U CN 218669862 U CN218669862 U CN 218669862U CN 202222444912 U CN202222444912 U CN 202222444912U CN 218669862 U CN218669862 U CN 218669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ind wheel
fan
connecting sleeve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49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天新
任豪
李国行
郝本华
刘军堂
田华
薛兴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49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9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9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9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贯流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贯流风机。第一贯流风机包括第一风轮,第一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内凸起的第一连接套。第二贯流风机包括第二风轮,第二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外伸出的第二连接套。使得两种风轮有明显的外观区别特征,从而在组装成风机时,多个风轮与相应电机不容易混淆装错。空调柜机包括风机组件和壳体,壳体内形成相互间隔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对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间隙插套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连接套的外径,使得第二贯流风机不能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解决多个风机容易混淆装错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空调柜机一般使用贯流风机产生风量,贯流风机一般由一个风轮和一个电机装配组合而成。为了产生较强的风量,有些空调柜机会设置两个甚至多个贯流风机。生产时,每个风轮都需要与相匹配的电机装配组合成贯流风机,然后再把贯流风机安装在相应的风道里。两个或多个风轮规格尺寸相似,在与相应电机组合成贯流风机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装错的情况,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规格尺寸相似,在安装到相应风道时,也容易出现混淆装错的情况,进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目的是解决两个或多个风轮与相应电机组合成贯流风机时容易混淆装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解决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安装到相应风道时,容易混淆装错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贯流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贯流风机。所述第一贯流风机包括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内凸起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二贯流风机包括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外伸出的第二连接套。
可选地,所述第一贯流风机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一电机上下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型面配合轴,所述第一连接套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型面配合孔,所述第一型面配合轴和第一型面配合孔插套型面配合,用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风轮之间传递扭矩。
所述第二贯流风机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风轮和所述第二电机上下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型面配合轴,所述第二连接套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型面配合孔,所述第二型面配合轴和第二型面配合孔插套型面配合,用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传递扭矩。
可选地,所述第一型面配合孔孔壁沿径向螺纹连接有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内并抵接在所述第一型面配合轴上。
所述第二型面配合孔孔壁沿径向螺纹连接有第二顶丝,所述第二顶丝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内并抵接在所述第一型面配合轴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风轮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挡止在所述第一风轮的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端面。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风轮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挡止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靠近所述第二电机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贯流风机沿轴向方向的总长等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沿轴向方向的总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轮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套的第一端面和沿轴向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风轮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套的第三端面和沿轴向背离所述第三端面的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壳体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所述风机组件。
可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拆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相互间隔的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组件的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的第一容纳腔和,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组件的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的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总数等于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的总数,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总数等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的总数。
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对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间隙插套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由两个在边缘处设置有半圆槽的筋板拼接形成,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前壳体上,另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在第一风轮的一个端面从该端面向内伸出的第一连接套,第二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从该端面向外伸出的第二连接套,使得两种风轮有明显的外观区别特征,从而在组装成风机时,多个风轮与相应电机不容易混淆装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柜机,在第一风道和第一电机安装腔之间设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插套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连接套的外径,使得第二连接套不能安装在限位孔内,从而在把风机装配到风道和电机安装腔时,第二贯流风机不能安装在第一风道和第一电机安装腔内,解决多个风机容易混淆装错的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隐藏前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正视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贯流风机11和至少一个第二贯流风机12。第一贯流风机11包括第一风轮111,第一风轮111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内凸起的第一连接套112。第二贯流风机12包括第二风轮121,第二风轮121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外伸出的第二连接套122。
空调柜机通过风机产生风量,风机一般由一个风轮和一个电机装配组合而成。为了产生较强的风量,有些空调柜机会设置两个甚至多个风机。生产时,每个风轮都需要与相匹配的电机装配组合成风机,然后再把风机安装在相应的风道里。两个或多个风轮规格尺寸相似,在与相应电机组合成风机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装错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组件1,包括至少两种风机,第一贯流风机11的第一连接套112位于第一风轮111的内部,第二贯流风机12的第二连接套122伸出第二风轮121,使得第一风轮111和第二风轮121具有明显的外观区别特征,从而在组装成风机时,多个风轮与相应电机不容易混淆装错。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贯流风机11还包括第一电机113,第一风轮111和第一电机113上下设置。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的远离第一电机1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型面配合轴,第一连接套112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型面配合孔,第一型面配合轴和第一型面配合孔插套型面配合,用以在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和第一风轮111之间传递扭矩。
第一连接套112与第一风轮1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112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固定连接第一风轮111和第一电机113,第二是把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的扭矩传递给第一风轮111,使得第一风轮111随第一电机113同步转动。通过设置具有型面配合的输出轴和孔,可避免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套112相互转动,使得第一电机113的扭矩能够有效传递给第一风轮111。
第二贯流风机12还包括第二电机123,第二风轮121和第二电机123上下设置。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的远离第二电机12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型面配合轴,第二连接套122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型面配合孔,第二型面配合轴和第二型面配合孔插套型面配合,用以在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和第二风轮121之间传递扭矩。
第二连接套122与第二风轮1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套122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二个作用是固定连接第二风轮121和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第二个作用是把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的扭矩传递给第二风轮121,使得第二风轮121随第二电机123同步转动。通过设置具有型面配合的输出轴和孔,可避免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接套122相互转动,使得第二电机123的扭矩能够有效传递给第二风轮121。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型面配合轴和第二型面配合轴的外形不同,例如第一型面配合轴为一侧有切面的轴,第二型面配合轴为两侧有切面的轴。因此,第一型面配合轴不能插入到第二型面配合孔内,第二型面配合轴不能插入到第一型面配合孔内,从而实现风轮和电机之间的防呆。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型面配合孔孔壁沿径向螺纹连接有第一顶丝114,第一顶丝114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套112内并抵接在第一型面配合轴上。第一顶丝114用于使第一面配合轴与第一型面配合孔不产生轴向滑动。
第二型面配合孔孔壁沿径向螺纹连接有第二顶丝124,第二顶丝124的一端伸入第二连接套122内并抵接在第二型面配合轴上。第二顶丝124用于使第二面配合轴与第二型面配合孔不产生轴向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支撑环115,第一支撑环115包括朝向第一风轮111的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挡止在第一风轮111的靠近第一电机113的端面。第一风轮111运转期间,第一顶丝114可能会发生松动,导致第一风轮111和第一电机113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第一支撑环115可有效挡止第一风轮111向第一电机113滑动。
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支撑环125,第二支撑环125包括朝向第二风轮121的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挡止在第二连接套122的靠近第二电机123的端面。第二风轮121运转期间,第二顶丝124可能会发生松动,导致第二风轮121和第二电机123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第二支撑环125可有效挡止第二风轮121向第二电机123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1位于第一电机113上侧,第一支撑环115还用于支撑第一风轮111的重量。第二风轮121位于第二电机123上侧,第二支撑环125还用于支撑第一风轮111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贯流风机11沿轴向方向的总长等于第二贯流风机12沿轴向方向的总长。为了使空调柜机结构平衡,运行稳定,且降低风机噪音,风机组件1中的多个风机设置为规格一样,也可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1包括设置有第一连接套112的第一端面和沿轴向背离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第二风轮121包括设置有第二连接套122的第三端面和沿轴向背离第三端面的第四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间距等于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的间距。也就是说,第一风轮111和第二风轮121的本体轴向长度相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1和第二风轮121的本体轴向长度相等,且径向外径相等,有利于空调枢机运行稳定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面与第一电机113的壳体的间距大于第二支撑面与第二电机123的壳体的间距。第一风轮111的本体轴向长度、第一支撑面与第一电机113的壳体的间距和第一电机113的壳体的长度之和为第一贯流风机11沿轴向方向的总长度。第二风轮121的本体轴向长度、第二连接套122的长度、第二支撑面与第二电机123的壳体的间距和第二电机123的壳体的长度之和为第二贯流风机12沿轴向方向的总长度。第一风轮111的本体轴向长度等于第二风轮121的本体轴向长度,第一电机113的壳体的长度等于第二电机123的,为了使,第一贯流风机11沿轴向方向的总长度与第二贯流风机12沿轴向方向的总长度相等,必然要求第一支撑面与第一电机113的壳体的间距等于第二支撑面与第二电机123的壳体的间距加上第二连接套122的长度。
生产时,如果安装人员把第一风轮111安装到第二电机123上,会导致形成的风机沿轴向方向的长度较短,进而不能安装到空调柜机内。如果安装人员把第二风轮121安装到第一电机113上,会导致形成的风机沿轴向方向的长度较长,进而不能安装到空调柜机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风机组件1。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空调柜机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可拆连接。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合围形成相互间隔的至少一个用于安装风机组件1的第一贯流风机11的第一容纳腔23和,至少一个用于安装风机组件1的第二贯流风机12的第二容纳腔24,且第一容纳腔23的总数等于第一贯流风机11的总数,第二容纳腔24的总数等于第二贯流风机12的总数。壳体内设置有与风机组件1相对应的容纳腔,用于安装风机组件1。
第一容纳腔23内设置有与对应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间隙插套配合的限位孔25,限位孔25的孔径小于第二连接套122的外径。限位孔25设置在第一风轮111和第一电机113之间,因第一连接套112处于第一风轮111内部,限位孔25处对应于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限位孔25与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同轴。第一电机113的输出轴轴径小于第二连接套122的外径,限位孔25的孔径小于第二连接套122的外径,因此,当第二贯流风机12安装到第一容纳腔23时,第二连接套122与限位孔25发生干涉,导致不能安装,可避免第二贯流风机12错误安装到空调柜机里。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位孔25由两个在边缘处设置有半圆槽的筋板拼接形成,一个筋板一体成型在前壳体21上,另一个筋板一体成型在后壳体22上。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贯流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贯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贯流风机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内凸起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插套连接;
所述第二贯流风机包括第二风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风轮的一个端面设置有同轴且从该端面向外伸出的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插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一电机上下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型面配合轴,所述第一连接套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型面配合孔,所述第一型面配合轴和第一型面配合孔插套型面配合,用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风轮之间传递扭矩;
所述第二风轮和所述第二电机上下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型面配合轴,所述第二连接套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型面配合孔,所述第二型面配合轴和第二型面配合孔插套型面配合,用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传递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型面配合孔孔壁沿径向螺纹连接有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内并抵接在所述第一型面配合轴上;
所述第二型面配合孔孔壁沿径向螺纹连接有第二顶丝,所述第二顶丝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内并抵接在所述第一型面配合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风轮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挡止在所述第一风轮的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端面;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风轮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挡止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靠近所述第二电机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贯流风机沿轴向方向的总长等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沿轴向方向的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轮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套的第一端面和沿轴向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风轮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套的第三端面和沿轴向背离所述第三端面的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壳体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的间距。
8.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风机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拆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相互间隔的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组件的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的第一容纳腔和,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组件的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的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总数等于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的总数,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总数等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的总数;
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对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间隙插套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由两个在边缘处设置有半圆槽的筋板拼接形成,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前壳体上,另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后壳体上。
CN202222444912.0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Active CN218669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4912.0U CN218669862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4912.0U CN218669862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9862U true CN218669862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4912.0U Active CN218669862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9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98459U (zh) 泵腔结构、循环泵及空调器
CN218669862U (zh)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CN107061324B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495135U (zh) 一种空调柜机
US4886415A (en) Fan with an essentially square housing
CN212274097U (zh) 一种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10484199U (zh) 离心风道结构、离心风机及空气净化设备
EP0648934B1 (en) Full-circumferential flow pump
CN219412989U (zh) 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
CN219036830U (zh) 一种风管机
CN206017241U (zh) 横流式造流泵
CN214887844U (zh) 紧凑型内嵌装入蜗壳的风机
CN218717608U (zh) 防尘散热风扇
CN215980152U (zh) 风机固定结构和烟机
CN214837367U (zh) 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17632963U (zh) 一种高效输送液体的水泵
CN220366559U (zh) 一种机头组件及热泵热水机
CN212563751U (zh) 一种微型风扇
CN218509794U (zh) 电机及风机
CN216131142U (zh) 风扇的叶轮、风扇及空调器
CN218598451U (zh) 离心叶轮及多翼离心风机
CN2130199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012932U (zh) 出风装置
CN213511283U (zh) 固定结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