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5135U - 一种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95135U CN218495135U CN202222444911.6U CN202222444911U CN218495135U CN 218495135 U CN218495135 U CN 218495135U CN 202222444911 U CN202222444911 U CN 202222444911U CN 218495135 U CN218495135 U CN 218495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motor
- limiting hole
- output shaft
- cabinet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108090000565 Capsid Proteins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贯流风机。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风道,各风道的端部通过限位孔连通有电机安装腔,各限位孔中至少两个的孔径不等。贯流风机包括安装在一个风道内的风轮、安装在与风道连通的电机安装腔内的电机、以及连接在风轮和电机之间的与对应限位孔间隙插套配合的传动组件。限位孔只允许外径小于其孔径的传动组件插套安装,由此可避免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混淆装反。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可拆连接,前壳体和后壳体合围形成风道。把前壳体拆除,就可以方便地拆出贯流风机,便于维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立式空调柜机一般使用贯流式风道,风道内设置由风轮和电机组合而成的贯流风机。有些大功率的室内柜机,为了产生更强的风量,会间隔设置两个甚至多个贯流风机。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规格大致相同,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左右混淆装反的情况,直至后续的测试阶段才能被发现,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贯流风机一般为竖直长轴段,在应用到立式室内柜机时,如果用户室内层高较低,往往不能轻易抽出,给维修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柜机,目的是解决安装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时容易混淆装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解决贯流风机不便于拆出维修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贯流风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风道,各所述风道的端部通过限位孔连通有电机安装腔,各所述限位孔中至少两个的孔径不等。每个所述贯流风机包括安装在一个所述风道内的风轮、安装在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所述电机安装腔内的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风轮和所述电机之间的与对应所述限位孔间隙插套配合的传动组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拆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所述风道。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由两个在边缘处设置有半圆槽的筋板拼接形成,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前壳体上,另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后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同轴连接在所述输出轴外,用于在所述输出轴和所述风轮之间传递扭矩。
可选地,所述贯流风机有两个,一个贯流风机的所述传动套处于所述风轮内,以使与所述一个贯流风机配合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输出轴配合。另一个贯流风机的所述传动套的一个端面朝向所述电机凸起,以使与所述另一个贯流风机配合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传动套配合。
可选地,所述输出轴和所述传动套插套型面配合,并在所述传动套上沿径向螺纹连接有顶丝,所述顶丝的一端伸入所述传动套内并抵接在所述输出轴上。
可选地,所述型面配合包括位于所述输出轴一侧设置的第一切面和,所述传动套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切面配合的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成对设置,并不少于一对。
可选地,所述输出轴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挡止在所述传动套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前壳体后侧形成有开口向后的前安装槽,所述后壳体前侧形成有开口向前且与所述前安装槽一一对应的后安装槽,所述前安装槽和所述后安装槽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围合时组成所述电机安装腔。
可选地,所述后安装槽有至少两个并与各所述贯流风机一一对应,各所述后安装槽在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以及所述后壳体上远离所述后安装槽的一端一体成型或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后安装槽一一对应设置的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柜机,在各风道的端部与电机安装腔之间设置限位孔,至少两个限位孔的孔径不等。限位孔只允许外径小于其孔径的传动组件插套安装,也就是说,传动组件外径小于限位孔的贯流风机,才能安装到相应的风道和电机安装腔内,由此可避免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混淆装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柜机,壳体包括可拆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风道和电机安装腔由前壳体和后壳体合围形成。把前壳体拆除,就可以方便地拆出贯流风机,便于维修。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拆除了前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前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和图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后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和图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两个贯流风机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柜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分解图。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贯流风机5。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风道3,各风道3的端部通过限位孔4连通有电机安装腔,各限位孔4中至少两个的孔径不等。每个贯流风机5包括安装在一个风道3内的风轮51、安装在与风道3连通的电机安装腔内的电机52、以及连接在风轮51和电机52之间的与对应限位孔4间隙插套配合的传动组件。
空调柜机为了产生更强的风量,会间隔设置两个甚至多个贯流风机5。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5规格大致相同,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左右混淆装反的情况,直至后续的测试阶段才能被发现,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柜机,在风道3与电机安装腔之间设置限位孔4,风轮51和电机52之间为传动组件,电机52通过传动组件驱动风轮51转动。相对于电机52的壳体或风轮51,传动组件的轴向结构较细,通过在不同的贯流风机5上设置具有不同外径的传动组件,和在风道3内设置与相应传动组件外径相匹配的限位孔4,实现贯流风机5与风道3之间的防呆。生产时,安装人员把具有较小外径的传动组件的贯流风机5安装到具有较小孔径的限位孔4所述在风道3,把具有较大外径的传动组件的贯流风机5安装到具有较大孔径的限位孔4所述在风道3。如果安装人员把具有较大外径的传动组件的贯流风机5安装到具有较小孔径的限位孔4所述在风道3时,传动组件与限位孔4发生干涉,导致不能安装,由此可避免两个或多个贯流风机5混淆装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和后壳体2可拆连接,前壳体1和后壳体2合围形成风道3。壳体可拆分为前壳体1和后壳体2,贯流风机5安装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生产时,安装人员先把贯流风机5安装到相应的风道3所处的后壳体2内,再把前壳体1和后壳体2固定连接,就完成安装。售后维修时,只需要把前壳体1从壳体2上拆除,就可从前侧拆出贯流风机5,而不需要从上方抽出贯流风机5,便于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通过卡扣件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和卡扣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孔4由两个在边缘处设置有半圆槽的筋板41拼接形成,一个筋板41一体成型在前壳体1上,另一个筋板41一体成型在后壳体2上。限位孔4与传动组件和风轮51的轴心均同轴,壳体在限位孔4的中心轴处拆分为前壳体1和后壳体2。限位孔4也从该中心轴处拆分为两个半孔,一个半孔位于前壳体1上,另一个半孔位于后壳体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电机52的输出轴53和传动套54,传动套54同轴连接在输出轴53外,用于在输出轴53和风轮51之间传递扭矩。传动套54与风轮51固定连接,输出轴53插入传动套54,用于传递扭矩。输出轴53的直径小于传动套54的外径。与输出轴53插套配合限位孔4,其孔径较小;与传动套54插套配合的限位孔4,其孔径较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贯流风机5有两个,一个贯流风机5的传动套54处于风轮51内,以使与一个贯流风机5配合的限位孔4与输出轴53配合。另一个贯流风机5的传动套54的一个端面朝向电机52凸起,以使与另一个贯流风机5配合的限位孔4与传动套54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机5有两个,贯流风机5的传动套54的一个端面朝向电机52凸起,以使与另一个贯流风机5配合的限位孔4与传动套54配合。两个传动套54的外径不等,外径较大的传动套54与孔径较大的限位孔4插套配合,外径较小的传动套54与孔径较小的限位孔4插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机5有至少有三个,其中至少一个一个贯流风机5的传动套54处于风轮51内,以使与一个贯流风机5配合的限位孔4与输出轴53配合。其它的贯流风机5的传动套54的一个端面朝向电机52凸起,以使与另一个贯流风机5配合的限位孔4与传动套54配合,多个朝向电机52凸起的传动套54的外径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朝向电机52凸起的传动套54的外径均不相等,输出轴53与孔径最小的限位孔4插套配合,传动套54与具有相应孔径的限位孔4插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输出轴53和传动套54插套型面配合,并在传动套54上沿径向螺纹连接有顶丝,顶丝的一端伸入传动套54内并抵接在输出轴53上。顶丝用于使输出轴53和传动套54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型面配合包括位于输出轴53一侧设置的第一切面和,传动套54内壁上与第一切面配合的第二切面,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成对设置,并不少于一对。型面配合用于使输出轴53的转矩通过传动套54,有效地传递到风轮5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输出轴53设置有支撑环55,支撑环55挡止在传动套54靠近电机52的一端。贯流风机5运行过程中,顶丝有可能会松动,导致传动套54与输出轴53相对滑动,支撑环55可有效挡止传动套54向电机52方向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轮51位于电机52的上侧,支撑环55用来支撑风轮51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壳体1后侧形成有开口向后的前安装槽11,后壳体2前侧形成有开口向前且与前安装槽11一一对应的后安装槽21,前安装槽11和后安装槽21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2围合时组成电机安装腔。如此,电机52可以方便安装或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安装槽21有至少两个并与各贯流风机5一一对应,各后安装槽21在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以及后壳体2上远离后安装槽21的一端一体成型或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盖板6,盖板6上形成有与后安装槽21一一对应设置的轴承座61。轴承座61内设置有轴承,风轮51背离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用于插入轴承,使得风轮51沿自身轴心转动地安装在风道3内。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风道,各所述风道的端部通过限位孔连通有电机安装腔,各所述限位孔中至少两个的孔径不等;
至少两个贯流风机,每个所述贯流风机包括安装在一个所述风道内的风轮、安装在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所述电机安装腔内的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风轮和所述电机之间的与对应所述限位孔间隙插套配合的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拆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由两个在边缘处设置有半圆槽的筋板拼接形成,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前壳体上,另一个所述筋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后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同轴连接在所述输出轴外,用于在所述输出轴和所述风轮之间传递扭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机有两个,一个贯流风机的所述传动套处于所述风轮内,以使与所述一个贯流风机配合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输出轴配合;另一个贯流风机的所述传动套的一个端面朝向所述电机凸起,以使与所述另一个贯流风机配合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传动套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和所述传动套插套型面配合,并在所述传动套上沿径向螺纹连接有顶丝,所述顶丝的一端伸入所述传动套内并抵接在所述输出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面配合包括位于所述输出轴一侧设置的第一切面和,所述传动套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切面配合的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成对设置,并不少于一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挡止在所述传动套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体后侧形成有开口向后的前安装槽,所述后壳体前侧形成有开口向前且与所述前安装槽一一对应的后安装槽,所述前安装槽和所述后安装槽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围合时组成所述电机安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后安装槽在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以及
所述后壳体上远离所述后安装槽的一端一体成型或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与所述风轮一一对应设置的轴承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44911.6U CN218495135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空调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44911.6U CN218495135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空调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95135U true CN218495135U (zh) | 2023-02-17 |
Family
ID=85190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44911.6U Active CN218495135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空调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95135U (zh) |
-
2022
- 2022-09-15 CN CN202222444911.6U patent/CN2184951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495135U (zh) | 一种空调柜机 | |
CN215672813U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107525246B (zh) | 风叶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3775546A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US20080292455A1 (en) | Centrifugal air blower | |
CN208090812U (zh) | 一种贯流风叶、冷媒接头、风叶组件、贯流风机及空调 | |
EP3211247B1 (en) | Diagonal flow fan | |
EP3657025B1 (en) | Cross-flow impeller device and cooling fan | |
CN218563946U (zh) | 风扇双出风结构 | |
CN218669862U (zh) |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柜机 | |
CN115492794A (zh) | 电机及风机 | |
CN114688046B (zh) | 风机组件和吸尘器 | |
CN212457145U (zh) |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2360313U (zh) | 一种耐用型混流风机 | |
CN211239516U (zh) | 电机外壳以及电机 | |
TW201516267A (zh) | 換氣扇 | |
CN204271829U (zh) | 一种风冷电机及设置该风冷电机的碎纸机 | |
CN210118279U (zh) |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 |
CN21134554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0401556U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转子侧散热器 | |
CN201908853U (zh) | 管道轴流风机 | |
CN211288158U (zh) | 一种高压离心引风机 | |
CN218509794U (zh) | 电机及风机 | |
CN221322837U (zh) | 一种并联式抽油烟机 | |
CN211819985U (zh) | 一种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