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1630U -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1630U
CN218661630U CN202223112755.XU CN202223112755U CN218661630U CN 218661630 U CN218661630 U CN 218661630U CN 202223112755 U CN202223112755 U CN 202223112755U CN 218661630 U CN218661630 U CN 218661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pring body
arm
torsional spring
shaf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27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远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127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1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1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1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涉及车载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有壳体、支撑结构和夹紧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夹紧结构位于前壳和后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夹紧结构的下方,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有左夹紧臂、右夹紧臂和双扭簧部件,所述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双扭簧部件包括有左扭簧体和右扭簧体,所述左扭簧体和右扭簧体之间设有直型连杆,所述左扭簧体的一侧与左夹紧臂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连接,所述右扭簧体的一侧与右夹紧臂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具有结构简单、收纳后整体体积小、节省空间、自动夹紧、使用便捷和夹紧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手机得到广泛适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娱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行车过程中,使用者经常需要使用手机完成通话或者导航定位等操作,但如果在行车途中手持手机,这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在行车过程中的手机使用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车载手机支架,方便使用者放置手机,在行车过程中无需直接手持手机也能满足使用需求。现阶段车载手机支架一般多为电驱动式的支架,当手机放置支架上时由支架上的感应器感应人手的接近进而打开或者关闭,这种手机支架一般采用大量的齿轮、齿条进行啮合,因此需要开设大量的限位结构、导轨槽等,设计繁琐,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收纳,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收纳后整体体积小、节省空间、自动夹紧、使用便捷和夹紧稳定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有壳体、支撑结构和夹紧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夹紧结构的下方,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有左夹紧臂、右夹紧臂和双扭簧部件,所述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双扭簧部件包括有左扭簧体和右扭簧体,所述左扭簧体和右扭簧体之间设有直型连杆,所述左扭簧体的一侧与左夹紧臂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连接,所述右扭簧体的一侧与右夹紧臂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连接。相比较弹簧或者拉簧,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扭簧部件可更大程度上避免复位需要的长行程情况,可避免体积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左夹紧臂呈弧形状,其包括有左轴孔、右轴孔承接槽和左齿,所述右轴孔承接槽位于左轴孔的下端,所述左齿位于左轴孔的右侧,所述左夹紧臂通过左轴孔采用连接件与左扭簧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夹紧臂上还设有左夹紧部和左下转动部,所述左夹紧部位于左夹紧臂的上端部,所述左下转动部位于左夹紧臂的下端部,所述左夹紧臂通过左下转动部与支撑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夹紧臂呈弧形状,其包括有右轴孔、左轴孔承接槽和右齿,所述左轴孔承接槽位于右轴孔的下端,所述右齿位于右轴孔的左侧,所述右夹紧臂通过右轴孔采用连接件与右扭簧体连接,所述右齿与左齿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右夹紧臂上还设有右夹紧部和右下转动孔,所述右夹紧部位于右夹紧臂的上端部,所述右下转动孔位于右夹紧臂的下端部,所述右夹紧臂通过右下转动孔与支撑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左上转动孔,所述左上转动孔与左下转动部相适配设置,所述左支撑杆通过左上转动孔与左夹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部设有左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与左上转动孔之间设有转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有右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和左支撑杆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右上转动部,所述右上转动部与右下转动孔相适配设置,所述右支撑杆通过右上转动部与右夹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部设有右支撑部,所述右支撑部与右上转动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转孔相适配设置,所述右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左支撑杆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的外侧上设有缓冲垫,所述前壳的内侧上设有左转动轴、右转动轴和若干个前装配孔,所述左转动轴穿过左轴孔与左扭簧体连接,所述右转动轴穿过右轴孔与右扭簧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的内侧设有左连接孔、右连接孔和若干个后装配孔,所述左连接孔的位置与左扭簧体位置对应,所述前壳的左转动轴依次穿过左轴孔、左扭簧体、左连接孔与后壳连接,所述右连接孔的位置与右扭簧体位置对应,所述前壳的右转动轴依次穿过右轴孔、右扭簧体、右连接孔与后壳连接,所述后装配孔与前装配孔相适配,所述后壳通过后装配孔采用固定件与前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的外侧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安装部,所述后壳的左侧设有左开口,其右侧设有右开口,其底部设有支撑开口,所述左夹紧臂的上端穿过左开口向外延伸,所述右夹紧臂的上端穿过右开口向外延伸,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和右支撑杆的下端均穿过支撑开口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主要包括由壳体、支撑结构和夹紧结构组成,其构成部件少,结构简单,避免使用复杂部件,且相比于电驱动式的手机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较低;
2、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当拿开手机时,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上的力消失,此时左支撑杆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转动,所述右支撑杆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上转动,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沿着支撑开口收回壳体内,同时双扭簧部件恢复初始状态,所述左夹紧臂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沿着左开口收回壳体内,所述右夹紧臂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沿着右开口收回壳体内,收纳时体积小巧、节省空间、增加了美观性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3、夹持稳定,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在使用时先将手机沿着前壳的缓冲垫向下移动落在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上,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受手机重力向下运动,此时左支撑杆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通过左上转动孔与左下转动部的配合来带动左夹紧臂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转动,以此来夹紧手机的左侧部,所述右支撑杆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通过右上转动部与右下转动孔的配合来带动右夹紧臂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上转动,以此来夹紧手机的右侧部,并通过左齿和右齿啮合、双扭簧部件产生的扭力,使得手机在夹紧过程更加稳定,手机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夹紧结构和支撑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收纳状态的爆炸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有壳体、支撑结构和夹紧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1和后壳2,所述夹紧结构位于前壳1和后壳2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夹紧结构的下方,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有左夹紧臂3、右夹紧臂4和双扭簧部件5,所述左夹紧臂3和右夹紧臂4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双扭簧部件5包括有左扭簧体6和右扭簧体7,所述左扭簧体6和右扭簧体7之间设有直型连杆8,所述左扭簧体6的一侧与左夹紧臂3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2连接,所述右扭簧体7的一侧与右夹紧臂4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2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左夹紧臂3呈弧形状,其包括有左轴孔9、右轴孔承接槽10和左齿11,所述右轴孔承接槽10位于左轴孔9的下端,所述左齿11位于左轴孔9的右侧,所述左夹紧臂3通过左轴孔9采用连接件与左扭簧体6连接。所述左夹紧臂3上还设有左夹紧部12和左下转动部13,所述左夹紧部12位于左夹紧臂3的上端部,所述左下转动部13位于左夹紧臂3的下端部,所述左夹紧臂3通过左下转动部13与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右夹紧臂4呈弧形状,其包括有右轴孔14、左轴孔承接槽15和右齿16,所述左轴孔承接槽15位于右轴孔14的下端,所述右齿16位于右轴孔14的左侧,所述右夹紧臂4通过右轴孔14采用连接件与右扭簧体7连接,所述右齿16与左齿11啮合。所述右夹紧臂4上还设有右夹紧部17和右下转动孔18,所述右夹紧部17位于右夹紧臂4的上端部,所述右下转动孔18位于右夹紧臂4的下端部,所述右夹紧臂4通过右下转动孔18与支撑结构连接。本实施例的左夹紧部12和右夹紧部17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左支撑杆19,所述左支撑杆19的上端部设有左上转动孔20,所述左上转动孔20与左下转动部13相适配设置,所述左支撑杆19通过左上转动孔20与左夹紧臂3可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9的下端部设有左支撑部21,所述左支撑部21与左上转动孔20之间设有转孔22。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有右支撑杆23,所述右支撑杆23和左支撑杆19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右支撑杆23的上端部设有右上转动部24,所述右上转动部24与右下转动孔18相适配设置,所述右支撑杆23通过右上转动部24与右夹紧臂4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23的下端部设有右支撑部25,所述右支撑部25与右上转动部24之间设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与转孔22相适配设置,所述右支撑杆23通过转轴26与左支撑杆19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的左支撑部21和右支撑部25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所述前壳1的外侧上设有缓冲垫27,所述前壳1的内侧上设有左转动轴28、右转动轴29和若干个前装配孔30,所述左转动轴28穿过左轴孔9与左扭簧体6连接,所述右转动轴29穿过右轴孔14与右扭簧体7连接。所述后壳2的内侧设有左连接孔31、右连接孔32和若干个后装配孔33,所述左连接孔31的位置与左扭簧体6位置对应,所述前壳1的左转动轴28依次穿过左轴孔9、左扭簧体6、左连接孔31与后壳2连接,所述右连接孔32的位置与右扭簧体7位置对应,所述前壳1的右转动轴29依次穿过右轴孔14、右扭簧体7、右连接孔32与后壳2连接,所述后装配孔33与前装配孔30相适配,所述后壳2通过后装配孔33采用固定件与前壳1固定连接。所述后壳2的外侧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安装部34,所述后壳2的左侧设有左开口35,其右侧设有右开口36,其底部设有支撑开口37,所述左夹紧臂3的上端穿过左开口35向外延伸,所述右夹紧臂的上端穿过右开口36向外延伸,所述左支撑杆19的下端和右支撑杆23的下端均穿过支撑开口37向外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后壳2的后装配孔33有三个,一个在后壳2的左部,一个在后壳2的右部,另外一个在左夹紧臂3和右夹紧臂4之间并起到限位作用,在安装时,将前壳1的左转动轴28依次穿过左轴孔9、左扭簧体6、左连接孔31与后壳2连接,前壳1的右转动轴29依次穿过右轴孔14、右扭簧体7、右连接孔32与后壳2连接,并将前壳1的前装配孔30与后壳2的后装配孔33采用固定件来固定安装。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先将手机沿着前壳1的缓冲垫27向下移动落在左支撑部21和右支撑部25上,所述左支撑部21和右支撑部25受手机重力向下运动,此时左支撑杆19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通过左上转动孔20与左下转动部13的配合来带动左夹紧臂3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转动,以此来夹紧手机的左侧部,所述右支撑杆23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通过右上转动部24与右下转动孔18的配合来带动右夹紧臂4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上转动,以此来夹紧手机的右侧部,并通过左齿11和右齿16啮合、双扭簧部件5产生的扭力,使得手机在夹紧过程更加稳定,手机不易掉落;
当拿开手机时,所述左支撑部21和右支撑部25上的力消失,此时左支撑杆19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转动,所述右支撑杆23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上转动,所述左支撑杆19和右支撑杆23沿着支撑开口37收回壳体内,同时双扭簧部件5恢复初始状态,所述左夹紧臂3沿着逆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沿着左开口35收回壳体内,所述右夹紧臂4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下转动,并沿着右开口36收回壳体内,此时左轴孔9的一端落在左轴孔承接槽15上,右轴孔14的一端落在右轴孔承接槽1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支撑结构和夹紧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夹紧结构位于前壳和后壳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夹紧结构的下方,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有左夹紧臂、右夹紧臂和双扭簧部件,所述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双扭簧部件包括有左扭簧体和右扭簧体,所述左扭簧体和右扭簧体之间设有直型连杆,所述左扭簧体的一侧与左夹紧臂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连接,所述右扭簧体的一侧与右夹紧臂连接,其另一侧与后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紧臂呈弧形状,其包括有左轴孔、右轴孔承接槽和左齿,所述右轴孔承接槽位于左轴孔的下端,所述左齿位于左轴孔的右侧,所述左夹紧臂通过左轴孔采用连接件与左扭簧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紧臂上还设有左夹紧部和左下转动部,所述左夹紧部位于左夹紧臂的上端部,所述左下转动部位于左夹紧臂的下端部,所述左夹紧臂通过左下转动部与支撑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紧臂呈弧形状,其包括有右轴孔、左轴孔承接槽和右齿,所述左轴孔承接槽位于右轴孔的下端,所述右齿位于右轴孔的左侧,所述右夹紧臂通过右轴孔采用连接件与右扭簧体连接,所述右齿与左齿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紧臂上还设有右夹紧部和右下转动孔,所述右夹紧部位于右夹紧臂的上端部,所述右下转动孔位于右夹紧臂的下端部,所述右夹紧臂通过右下转动孔与支撑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左上转动孔,所述左上转动孔与左下转动部相适配设置,所述左支撑杆通过左上转动孔与左夹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部设有左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与左上转动孔之间设有转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有右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和左支撑杆之间形成“X”字型,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右上转动部,所述右上转动部与右下转动孔相适配设置,所述右支撑杆通过右上转动部与右夹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部设有右支撑部,所述右支撑部与右上转动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转孔相适配设置,所述右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左支撑杆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外侧上设有缓冲垫,所述前壳的内侧上设有左转动轴、右转动轴和若干个前装配孔,所述左转动轴穿过左轴孔与左扭簧体连接,所述右转动轴穿过右轴孔与右扭簧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内侧设有左连接孔、右连接孔和若干个后装配孔,所述左连接孔的位置与左扭簧体位置对应,所述前壳的左转动轴依次穿过左轴孔、左扭簧体、左连接孔与后壳连接,所述右连接孔的位置与右扭簧体位置对应,所述前壳的右转动轴依次穿过右轴孔、右扭簧体、右连接孔与后壳连接,所述后装配孔与前装配孔相适配,所述后壳通过后装配孔采用固定件与前壳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外侧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安装部,所述后壳的左侧设有左开口,其右侧设有右开口,其底部设有支撑开口,所述左夹紧臂的上端穿过左开口向外延伸,所述右夹紧臂的上端穿过右开口向外延伸,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和右支撑杆的下端均穿过支撑开口向外延伸。
CN202223112755.X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Active CN218661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755.XU CN218661630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755.XU CN218661630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1630U true CN218661630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2755.XU Active CN218661630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1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5573B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207766314U (zh) 全自动夹紧式车载支架
CN211107220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8661630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09881854U (zh) 一种用于手机支架的夹持托起联动机构
CN210380969U (zh) 一种按压联动手机支架
CN212343834U (zh) 一种带锁止功能的手机重力支架
CN210168083U (zh) 手机支架的传动夹紧装置及手机支架
CN210075319U (zh) 一种电控夹持型手机支架
CN210623966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9096637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7706252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及手机支架
CN209218169U (zh) 一种可内藏于仪表台的车载手机支架
CN220629369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2727104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0629580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9834199U (zh) 三轴传动式手机支架
CN214929410U (zh) 一种磁吸无线充车载支架
CN21873440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6291033U (zh) 耐用型电动夹持支架
CN212579766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211670878U (zh) 一种夹持稳固的重力支架
CN212811782U (zh) 具有自动追踪充电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
CN217441227U (zh) 一字型支架
CN210578718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