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5106U -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5106U
CN218655106U CN202223362108.4U CN202223362108U CN218655106U CN 218655106 U CN218655106 U CN 218655106U CN 202223362108 U CN202223362108 U CN 202223362108U CN 218655106 U CN218655106 U CN 218655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
plate
spraying
workpiec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21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彦斌
韩宝龙
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hi Shenghua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shi Shenghua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i Shenghua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shi Shenghua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21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5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5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5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包括喷涂加热设备,喷涂加热设备的后部设有码垛设备,码垛设备包括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的上方设有工件夹持装置,传送带装置的至少一侧设有工件放置装置,每侧工件放置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其中至少一组用于码垛工件,至少一组用于放置用于间隔的散热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涂和码垛设置在一条生产线上,直接对喷涂完成的工件进行码垛,且在码垛的过程中,通过多组工件放置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的码垛规则,提高设备的通用性,配合工件夹持装置,不需要人工的参与,不会出现数量错误等问题,且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以及汽车领域中都会用到散热片,一般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喷涂和码垛装置都是单一的,喷涂完成后对散热片进行转运后再进行码垛,工作效率低,且现有技术中的码垛装置只能挨个进行码垛,不能够进行多种组合,而在实际的码垛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散热片,对应不同的放置方式,需要间隔一定数量后放置不同型号的散热片进行间隔,提示数量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码垛装置不具有如此功能,有的通过人工放置,有的直接省略该步。
申请人在撰写前对现有技术进行尽可能充分的检索,并未查询到和散热片码垛相关的专利申请,得到如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1:申请号为201920390424.1的一种喷涂码垛自动线实训台,其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供料单元、二自由度搬运单元、输送单元、三坐标码垛单元、码料盘和控制单元;供料单元用于供应工件;二自由度机械手单元用于将供料单元上毛坯料搬运到喷涂工位,完成喷涂后继续搬运到输送单元;输送单元用于将喷涂好的工件输送至烘烤工位,完成后继续将工件输送至码垛工位;三坐标码垛单元用于将处理好的工件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在储料区域进行码垛;控制单元可以对自动线运行时喷涂、烘烤、码垛等参数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条集供料、搬运、喷涂、输送、烘烤、码垛工艺为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能够使学员快速掌握喷涂和码垛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流程和设备控制原理;该申请中的三坐标码垛单元4包括型材支架41、Y轴模组42、Y轴模组滑块421、XY连接件43、X轴模组44、X轴模组滑块441、XZ连接件45、Z轴模组46、Z轴模组滑块461、抓料组件47,所述支架41固定Y轴模组42,所述XY连接件43将X轴模组44固定在Y轴模组滑块421上,所述XZ连接件45分别连接Z轴模组滑块461和X轴模组滑块441,由于Z轴模组滑块461固定在X轴模组滑块441上,则Z轴模组46整体沿Z轴上下运动;该申请的设备无法实现组合码垛,且该申请中的喷涂和烘烤为两个装置,喷涂后再转运,在转运过程中,会导致喷涂的表面沾染粉尘等,从而影响喷涂的效果。
综上,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包括喷涂加热设备,所述喷涂加热设备的后部设有码垛设备,所述码垛设备包括传送带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上方设有工件夹持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的至少一侧设有工件放置装置,每侧所述工件放置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其中至少一组用于码垛工件,至少一组用于放置用于间隔的散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件放置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气缸带动板,所述气缸带动板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气缸带动板的上部,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板,升降板用于放置工件或用于间隔的散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带动板包括与滑块连接的气缸底板,所述气缸底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延伸至顶板的下部,与固定在气缸底板上动力源连接,所述顶板上还设有4个L型杆,4个L型杆之间为工件放置腔,升降板的连接部与螺纹杆连接,升降板的工件支撑部延伸至工件放置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另一侧与靠近螺纹杆的两个L型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件夹持装置的前方设有工件检测装置,所述工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喷涂的工件是否合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件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上部的中部设有相机,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固定有光源放置装置,所述光源放置装置内设有光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腿一、支撑腿二、支撑腿三、支撑腿四,所述支撑腿一、支撑腿二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一,所述支撑腿二、支撑腿三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二,所述支撑腿三、支撑腿四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三,所述支撑腿四、支撑腿一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四;所述支撑横杆一的下部设有固定杆一,所述支撑横杆三的下部设有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之间设有相机安装杆,相机安装杆上设有所述相机,所述固定杆一、固定杆二的下部分别设有固定杆三和固定杆四,所述固定杆三和固定杆四上安装有所述光源放置装置,所述固定杆三和固定杆四的下部分别设有底杆一和底杆二;所述支撑横杆二、支撑横杆四的下部分别设有底杆三和底杆四,所述底杆一、底杆二、底杆三、底杆四的下部供传送带装置穿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框的外侧设有灯箱板,其中,灯箱板正对工作人员和/或背对工作人员的一侧与支撑框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机与镜头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放置装置包括光源连接板,所述光源连接板与固定杆三和固定杆四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光源连接板的两侧设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光源安装座,所述光源安装座上安装有光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涂加热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高温带,所述高温带的上方设有喷涂腔,所述喷涂腔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末端设有喷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涂腔包括喷涂支架,所述喷涂支架的外侧设有喷涂罩护板,其中,喷涂罩护板正对工作人员和/或背对工作人员的一侧与喷涂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模组固定板,模组固定板与喷涂支架连接,所述模组固定板上设有横向模组,所述横向模组与纵向模组连接,所述纵向模组上连接有所述喷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模组包括与模组固定板连接的横向丝杠母底板,横向丝杠母底板的两端设有横向丝杠安装立板,所述横向丝杠安装立板之间设有横向滚珠丝杠,横向滚珠丝杠的两侧对称的设有横向光轴,所述横向滚珠丝杠、横向光轴的外侧设有横向丝杠母座,横向丝杠母座上连接有所述纵向模组;其中,所述横向滚珠丝杠与电机或手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向模组包括与横向丝杠母座连接的纵向丝杠母底板,所述纵向丝杠母底板的两侧设有纵向丝杠安装立板,所述纵向丝杠安装立板之间设有纵向滚珠丝杠,纵向滚珠丝杠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纵向光轴,所述纵向滚珠丝杠、纵向光轴的外侧设有纵向丝杠母座,所述纵向丝杠母座上安装有所述喷枪;其中,所述纵向滚珠丝杠与电机或手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涂腔对应的高温带的下部设有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所述高温带支撑板的下部设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储尘箱连接,所述储尘箱通过吸尘管道与鼓风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涂腔的前部和/或后部在高温带的上部设有加热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腔包括加热支架,所述加热支架的外侧设有隔热板,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有加热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板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部隔热板、厚隔热棉、内部隔热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涂加热设备的前部设有冲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经过冲压设备冲压的工件经过传送带传送至高温带上,通过喷涂枪进行喷涂钎焊剂,优选地,通过加热腔分别进行预加热和固化,固化后的工件传送至传送带,通过工件检测装置检测喷涂的工件是否合格,合格的工件通过工件夹持装置夹持至工件放置装置上用于放置,放置的过程中,工件夹持装置从其中一种工件放置装置上夹取不同型号或不同颜色的工件等放置在另外一组工件放置装置上,用于间隔工件,不合格的工件通过输送带继续向前输送,掉落至回收箱内,等待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涂和码垛设置在一条生产线上,直接对喷涂完成的工件进行码垛,且在码垛的过程中,通过多组工件放置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的码垛规则,提高设备的通用性,配合工件夹持装置,不需要人工的参与,不会出现数量错误等问题,且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码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放置装置的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放置装置的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带动板的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带动板的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检测装置的内部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检测装置的内部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涂加热设备的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涂加热设备的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涂加热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支撑板角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支撑板角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1、喷涂加热设备2、工件3、码垛设备4、传送带装置5、回收箱6、回收箱支架7、工件放置装置8、工件夹持装置9、焊接机架 10、吸盘吸具11、吸盘 12、底座13、外沿框架14、底板15、滑轨 16、滑块17、气缸带动板18、拖链 19、动力源 20、螺纹杆21、伺服减速机22、升降板23、光杆 24、气缸底板25、侧板 26、顶板 27、L型杆 28、连接部
29、工件支撑部 30、限位板 31、工件检测装置32、支撑框33、相机 34、光源放置装置35、控制装置36、支撑腿一37、支撑腿二38、支撑腿三39、支撑腿四40、支撑横杆一41、支撑横杆二42、支撑横杆三43、支撑横杆四44、固定杆一45、固定杆二46、相机安装杆47、相机安装板48、镜头49、固定杆三50、固定杆四51、底杆一
52、底杆二53、底杆三54、底杆四 55、光源连接板
56、旋转座57、光源安装座58、灯箱板 59、支撑架
60、高温带支撑板61、托辊62、托辊支架63、从动轴
64、主动轴65、同步带轮66、同步带67、同步带轮一
68、调速电机69、电机安装板70、同步带保护罩71、高温带
72、喷涂腔73、调节机构74、喷涂支架75、喷涂罩护板
76、模组固定板77、横向丝杠母底板78、横向丝杠安装立板
79、横向滚珠丝杠80、横向光轴81、横向丝杠母座
82、电机83、手轮84、纵向丝杠母底板85、模板连接板
86、纵向丝杠安装立板87、纵向滚珠丝杠88、纵向光轴
89、纵向丝杠母座90、喷枪连接板91、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
92、吸尘箱 93、管道 94、储尘箱 95、鼓风机
96、加热腔 97、加热支架98、隔热板99、加热灯
100、外部隔热板 101、厚隔热棉 102、内部隔热板
103、冲压设备 104、皮带传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2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包括喷涂加热设备1,喷涂加热设备1用于对散热片工件(以下简称工件2)喷涂钎焊剂并且加热固化,所述喷涂加热设备1的后部设有码垛设备3,码垛设备3用于实现工件2的码垛,支撑多种规则的码垛,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经过喷涂加热后的工件2通过码垛设备3进行工件2的码垛,所述码垛设备包括传送带装置4,所述传送带装置4的末端设有回收箱5,回收箱5固定在回收箱支架6上,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所述传送带装置4的上方设有工件夹持装置8,所述设置传送带装置4至少一侧的工件放置装置7,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优选为两侧均设置有工件放置装置7,所述工件夹持装置8现有技术中的蜘蛛机器人,具体型号不限,工件夹持装置8的与焊接机架9的顶部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蜘蛛机器人的下部通过螺钉等连接有吸盘吸具10,所述吸盘吸具10的下部通过螺钉等连接有吸盘11,通过吸盘11对工件2进行吸附,实现工件的夹持;设置在传送带装置4一侧的工件放置装置7至少包括两组,如果设置在两侧,则至少为4组,本实用新型优选为一侧设置有3组,两侧一共为6组;其中至少一组用于放置工件2,工件夹持装置8将喷涂完成的工件2,从传送带装置4上吸附至工件放置7上进行码垛,其余组用于放置用于间隔的散热片,根据设定的码垛规则,工件夹持装置8在吸附一定数量的工件2后,吸附不同型号、不同颜色等的散热片,实现间隔;具体地:工件放置装置7包括底座12,底座12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固定在外沿框架13上,所述外沿框架13与焊接机架9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连接,底座13上设有底板14,底座13与底板14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每个底座13上设置有2个底板14,每个底板14上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固定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16,滑块16可以沿着滑轨15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滑块16上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连接有气缸带动板17,气缸带动板17与气缸连接,气缸带动板17与底板14之间设有拖链18,所述气缸带动板17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源19,所述动力源19与螺纹杆20连接,动力源19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伺服减速机21连接,伺服减速机21采用现有技术中伺服减速机,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所述螺纹杆20设置在气缸带动板17的上部,所述螺纹杆20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板22,升降板22用于放置工件2;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螺纹杆2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22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工件2的放置,优选地,为了提高稳定性,所述螺纹杆20的两侧还对称的设有光杆23,光杆23穿设过所述升降板22。
优选地,所述气缸带动板17包括与滑块16连接的气缸底板24,所述气缸底板24的两侧设有侧板25,所述侧板25顶部设有顶板26,优选地,为了提高稳定性,所述气缸底板24、侧板25、顶板26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顶板26上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20杆延伸至顶板26的下部,与固定在气缸底板24上动力源19连接,所述顶板26上还设有4个L型杆27,4个L型杆27之间为工件放置腔,防止工件2串动,升降板22的连接部28与螺纹杆20连接,升降板22的工件支撑部29延伸至工件放置腔内;更优选地,所述螺纹杆20的顶部设有限位板30,限位板30的另一侧与靠近螺纹杆20的两个L型杆27连接;所述限位板30与螺纹杆20的顶部、L型杆27的顶部通过粘结、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件检测装置31,能够对工件2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工件2进行码垛,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件2继续通过传送带装置4输送,将不符合要求的工件2收集在回收箱5内。
具体地,所述工件检测装置31设置在工件夹持装置8的前方,所述工件检测装置31包括支撑框32,支撑框32上部的中部设有相机33,所述支撑框32的两侧固定有光源放置装置34,所述光源放置装置34内设有光源,光源打在工件2上,通过相机33检测喷涂是否均匀,均匀则为合格品,不均匀则为不合格品,相机33与控制装置35连接,通过控制装置35分析是否为合格品,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任何改进,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对硬件进行改进,对程序不做改进。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32包括支撑腿一36、支撑腿二37、支撑腿三38、支撑腿四39,所述支撑腿一36、支撑腿二37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一40,支撑横杆一40与支撑腿一36、支撑腿二37垂直设置,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撑腿二37、支撑腿三38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二41,支撑横杆二41与支撑腿二37、支撑腿三38垂直设置,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撑腿三38、支撑腿四39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三42,支撑横杆三42与支撑腿三38、支撑腿四39垂直设置,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撑腿四39、支撑腿一36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横杆四43,支撑横杆四43与支撑腿四39、支撑腿一36垂直设置,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横杆一40的下部设有固定杆一44,固定杆一44与支撑横杆一40平行设置,与支撑腿一36、支撑腿二37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固接,所述支撑横杆三42的下部设有固定杆二45,固定杆二45与支撑横杆三42平行,与支撑腿三38、支撑腿四39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固接,所述固定杆一44和固定杆二45之间设有相机安装杆46,相机安装杆46与固定杆一44、固定杆二45垂直设置,相机安装杆46与固定杆一44、固定杆二45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方式固接,相机安装杆46上通过相机安装板47连接有相机33,相机安装板47与相机安装杆46、相机33通过螺钉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了聚焦,所述相机33上安装有镜头48。
所述固定杆一44、固定杆二45的下部分别设有固定杆三49和固定杆四50,所述固定杆三49和固定杆四50上安装有所述光源放置装置34,所述固定杆三49和固定杆四50的下部分别设有底杆一51和底杆二52;所述支撑横杆二41、支撑横杆四43的下部分别设有底杆三53和底杆四54,所述底杆一51、底杆二52、底杆三53、底杆四54的下部供传送带装置4穿过;其中,所述光源放置装置34包括光源连接板55,所述光源连接板55与固定杆三49和固定杆四50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光源连接板55的两侧设有旋转座56,旋转座56与光源连接板55通过螺钉连接、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等方式进行成型,所述旋转座56之间通过转轴、转销等转动连接有光源安装座57,所述光源安装座57上安装有光源,光源与光源安装座57通过卡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光源用于照射工件2,保证工件2喷涂均匀性的检测更加的准确。
所述支撑框32的外侧设有灯箱板58,其中灯箱板58正对工作人员和/或工作人员的一侧与支撑框32通过合页等进行转动连接,其余的灯箱板58与支撑框32通过焊接、粘结、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对喷涂加热设备1进行描述,具体地:
所述喷涂加热设备1包括支撑架59,支撑架59的顶部通过螺钉等固定有高温带支撑板60,高温带支撑板60的下部还设有托辊61,托辊61与托辊支架62转动连接,所述托辊支架62与支撑架59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连接,支撑架59的一侧设有从动轴63,支撑架59的另一侧设有主动轴64,所述主动轴64的一侧连接有同步带轮65,同步带轮65通过同步带66与同步带轮一67连接,所述同步带轮一67与调速电机68连接,调速电机68通过螺钉等方式与电机安装板69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69与支撑架59通过螺钉、焊接、粘结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同步带66的外侧设有同步带保护罩70;高温带71为环形带,穿过从动轴64、高温带支撑板60、主动轴64、托辊61,调速电机68启动,带动同步带轮一67转动,通过同步带66带动同步带轮65转动,带动主动轴64转动,在从动轴63、托辊61的配合作用下,高温带71进行回转运动,从而带动工件2向前传输。
所述高温带71的上方设有喷涂腔72,喷涂腔72用于对工件2进行喷涂,工件2进入至喷涂腔72内时,调速电机68将速度调慢,保证工件2的喷涂时间,所述喷涂腔72内设有调节机构73,所述调节机构73的末端设有喷枪,通过调节机构72的设置用于带动喷枪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使喷涂效果更好,具体地,所述喷涂腔72包括喷涂支架74,所述喷涂支架74的外侧设有喷涂罩护板75,其中,正面或背面的喷涂罩护板75与喷涂支架74转动连接,能够打开喷涂罩护板75对喷枪进行操作,所述喷枪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喷涂钎焊剂的喷枪即可,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不做限定,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73包括模组固定板76,模组固定板76与喷涂支架74的顶部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所述模组固定板76上设有横向模组,所述横向模组与纵向模组连接,所述纵向模组上连接有所述喷枪;纵向模组调节喷枪的高度,即调节喷枪与工件2之间的距离,横向模组带动喷枪移动,对工件2进行均匀的喷涂;具体地,所述横向模组包括与模组固定板76连接的横向丝杠母底板77,横向丝杠母底77与模组固定板76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横向丝杠母底板77的两端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设有横向丝杠安装立板78,所述横向丝杠安装立板78之间设有横向滚珠丝杠79,横向滚珠丝杠79的两侧对称的设有横向光轴80,所述横向滚珠丝杠79、横向光轴80的外侧设有横向丝杠母座81,横向丝杠母座81上连接有所述纵向模组;其中,所述横向滚珠丝杠79与电机82或手轮83连接;电机82或手轮83启动,带动横向滚珠丝杠79进行转动,使横向丝杠母座81沿着横向滚珠丝杠79、横向光轴80移动,从而带动纵向模组进行横向移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喷枪对工件进行喷涂;所述纵向模组包括与横向丝杠母座81连接的纵向丝杠母底板84,横向丝杠母座81与纵向丝杠母底板84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地,为了提高横向丝杠母座81与纵向丝杠母底板84之间的稳定性,所述纵向丝杠母底板84与横向丝杠母座81之间设有模板连接板85,模板连接板85与纵向丝杠母底板84、横向丝杠母座81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纵向丝杠母底板84的两侧通过螺钉、粘结、焊接等方式等连接有纵向丝杠安装立板86,所述纵向丝杠安装立板86之间设有纵向滚珠丝杠87,纵向滚珠丝杠87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纵向光轴88,所述纵向滚珠丝杠87、纵向光轴88的外侧设有纵向丝杠母座89,所述纵向丝杠母座89上安装有所述喷枪;其中,所述纵向滚珠丝杠87与电机82或手轮83连接;优选地,为了提高喷枪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纵向丝杠母座89与喷枪之间设有喷枪连接板90,喷枪连接板与纵向丝杠母座、喷枪通过螺钉等进行连接;电机82或手轮83启动,带动纵向滚珠丝杠87进行转动,纵向丝杠母座89沿着纵向滚珠丝杠87、纵向光轴88移动,从而带动喷枪进行纵向移动,调节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为了方便对喷涂的钎焊进行回收,所述喷涂腔72对应的高温带71的下部设有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91,高温带支撑板60上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设有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91,所述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91的下部设有吸尘箱92,所述吸尘箱92的通过管道93与储尘箱94连接,为了方便移动,所述管道93采用波纹管,所述储尘箱94通过吸尘管道与鼓风机95连接;鼓风机95启动,通过吸尘管道、储尘箱94、管道93、带有筛孔的高温带支撑板91、高温带71将高温带71上部的部分钎焊回收至储尘箱94内,剩余没有回收的再转动至下部的时候,自行掉落。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保证喷涂的效果,所述喷涂腔的前部和/或后部在高温带71的上部设有加热腔96,设置在前部的加热腔96用于对工件2进行预加热,设置在后部的加热腔96用于对喷涂后的工件2进行加热固化,保证喷涂的效果;具体地,所述加热腔96包括加热支架97,所述加热支架97的外侧设有隔热板98,其中前部或后部隔热板98与加热支架97通过合页等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加热腔96的内部设有加热灯99,加热灯99对工件2进行加热,加热灯99的可调节范围为0度到350度。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97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部隔热板100、厚隔热棉101、内部隔热板102,通过外部隔热板100、厚隔热棉101、内部隔热板102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隔热效果,从而使加热腔96内的加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
所述喷涂加热设备1的前部设有冲压设备103,冲压设备103与喷涂加热设备1之间设有皮带传输装置104,所述冲压设备103和皮带传输装置104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经过冲压设备103冲压的工件2经过皮带传输装置104传送至高温带71上,通过喷涂枪进行喷涂钎焊剂,优选地,通过加热腔96分别进行预加热和固化,固化后的工件2传送至传送带装置4,通过工件检测装置31检测喷涂的工件是否合格,合格的工件2通过工件夹持装置8夹持至工件放置装置7上用于放置,放置的过程中,工件夹持装置8从其中一种工件放置装置8上夹取不同型号或不同颜色的工件等放置在另外一组工件放置装置8上,用于间隔工件2,不合格的工件2通过传送带装置4继续向前输送,掉落至回收箱5内,等待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冲压设备103、皮带传输装置104、喷涂加热设备1、码垛设备4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中单片机、PLC控制器等,通过控制器实现设备的自动化,通过控制器控制上部部件动作,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本申请不涉及对程序的改进,本申请的主要实用新型点在于对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涂和码垛设置在一条生产线上,直接对喷涂完成的工件进行码垛,且在码垛的过程中,通过多组工件放置装置7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的码垛规则,提高设备的通用性,配合工件夹持装置8,不需要人工的参与,不会出现数量错误等问题,且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未具体描述的装置、连接关系等均属于现有技术中机械连接、电连接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的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申请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涂加热设备(1),所述喷涂加热设备(1)的后部设有码垛设备(3),所述码垛设备(3)包括传送带装置(4),所述传送带装置(4)的上方设有工件夹持装置(8),所述传送带装置(4)的至少一侧设有工件放置装置(7),每侧所述工件放置装置(7)至少包括两组,其中至少一组用于码垛工件,至少一组用于放置用于间隔的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装置(7)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设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上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16),所述滑块(16)上设有气缸带动板(17),所述气缸带动板(17)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源(19),所述动力源(19)与螺纹杆(20)连接,所述螺纹杆(20)设置在气缸带动板(17)的上部,所述螺纹杆(20)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板(22),升降板(22)用于放置工件或放置用于间隔的散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带动板(17)包括与滑块(16)连接的气缸底板(24),所述气缸底板(24)的两侧设有侧板(25),所述侧板(25)顶部设有顶板(26),所述顶板(26)上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延伸至顶板(26)的下部,与固定在气缸底板(24)上动力源(19)连接,所述顶板(26)上还设有4个L型杆(27),4个L型杆(27)之间为工件放置腔,升降板(22)的连接部(28)与螺纹杆(20)连接,升降板(22)的工件支撑部(29)延伸至所述工件放置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装置(8)的前方设有工件检测装置(31),所述工件检测装置(31)用于检测喷涂的工件(2)是否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检测装置(31)包括支撑框(32),支撑框(32)上部的中部设有相机(33),所述支撑框(32)的两侧固定有光源放置装置(34),所述光源放置装置(34)内设有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33)与镜头(4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加热设备(1)包括支撑架(59),所述支撑架(59)上设有高温带(71),所述高温带(71)的上方设有喷涂腔(72),所述喷涂腔(72)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末端设有喷枪,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喷枪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腔(72)包括喷涂支架(74),所述喷涂支架(74)的外侧设有喷涂罩护板(75),其中,喷涂罩护板(75)正对工作人员和/或背对工作人员的一侧与喷涂支架(74)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腔(72)的前部和/或后部在高温带(71)的上部设有加热腔(9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加热设备(1)的前部设有冲压设备(103)。
CN202223362108.4U 2022-12-02 2022-12-02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Active CN218655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2108.4U CN218655106U (zh) 2022-12-02 2022-12-02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2108.4U CN218655106U (zh) 2022-12-02 2022-12-02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5106U true CN218655106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1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2108.4U Active CN218655106U (zh) 2022-12-02 2022-12-02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5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6534B (zh) 自动上料汽车轴承压装机及其加工工艺
CN103841764B (zh) Fpc补强片智能贴装机
CN107159835B (zh) 一种自动铆螺母装置
CN108284044A (zh) 自动点胶设备
CN102699225B (zh) 一种铝边框组件加工的上下料机械手
CN105415069A (zh) 一种管接件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09681537U (zh) 一种小件物料在线式自动组装机
CN215747605U (zh) 一种自动拆装系统
CN107931837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焊接加工工艺
CN203748119U (zh) Fpc补强片智能贴装机
CN110000300A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独立式连线机械手
CN209240757U (zh) 一种板材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N106112237A (zh) 一种型材数控多轴等离子切割装置及方法
CN218655106U (zh)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CN204505263U (zh) 三次元送料机械手
CN208787941U (zh) 一种高精密散热风扇全自动生产线
CN108161164B (zh) 一种应用于焊锡总成的焊接清理模组及一种焊锡总成
CN108067699B (zh) 一种自动焊锡机总成
CN109975302B (zh) 一种钎焊格架外观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09811395U (zh) 一种智能双头自动焊锡机
CN210633100U (zh) 交通指示牌焊接系统
CN209830732U (zh) 一种双面自动化焊接设备
CN209993613U (zh) 一种全自动叠焊机
CN105619155B (zh) 一种气动、电气配合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9453961B (zh) 一种异形螺栓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