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2946U -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 Google Patents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2946U
CN218652946U CN202222621179.5U CN202222621179U CN218652946U CN 218652946 U CN218652946 U CN 218652946U CN 202222621179 U CN202222621179 U CN 202222621179U CN 218652946 U CN218652946 U CN 218652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tile
lifting
pushing
mahj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11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pressif Smar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yang Linzh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yang Linzh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yang Linzh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11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2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2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2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n-Freed Apparatuses For Hir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牌机构及麻将机,用于将麻将机的承牌轨道上成排堆叠的麻将牌运至麻将机的桌体的表面,包括推牌机构和升牌机构,推牌机构包括推牌驱动装置、推牌传动组件以及推牌板;推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推牌传动组件带动推牌板移动进而将承牌轨道上的牌墙推动至升牌板上;升牌机构包括升牌驱动装置、升牌传动组件以及升牌板,升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升牌传动组件带动升牌板升降移动进而将升牌板上的牌墙升至桌体表面;升牌传动组件与所述推牌传动组件集成设置。本上牌机构的升牌传动组件和推牌传动组件一体设置于同一方麻将机的执行机构壳体内,将减少了空间占用,精简上牌机构体积,进而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背景技术
麻将,即四人骨牌博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益智性,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流行很广,影响很大。麻将机因其能够帮助玩家省时省力、娱乐性高的优点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麻将机设置有推牌机构和升牌机构进行上牌,推牌机构将麻将机内码垛成排的牌墙推至升牌机构,升牌机构使其上升至麻将机的桌面上。二者分别通过各自的驱动装置和传动组件实现动作,驱动装置、零部件较多导致其成本高、体积大、空间占用大,不便于装配及后期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牌机构及麻将机,以解决现有上牌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空间占用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牌机构,用于将麻将机的承牌轨道上成排堆叠的麻将牌运至麻将机的桌体的表面,所述上牌机构包括推牌机构和升牌机构,所述推牌机构包括推牌驱动装置、推牌传动组件以及推牌板;所述推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推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推牌板移动进而将承牌轨道上的成排堆叠的麻将牌推动至升牌板上;升牌机构包括升牌驱动装置、升牌传动组件以及升牌板,所述升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升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升牌板升降移动进而将所述升牌板上的麻将牌升至所述桌体的表面;所述升牌传动组件与所述推牌传动组件集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牌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器,所述升牌传动组件包括升牌转动件、与所述升牌转动件啮合的升牌齿轮以及升牌摇臂,所述升牌摇臂的固定端与所述升牌齿轮连接,所述升牌转动件用于由所述升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升牌齿轮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升牌摇臂摆动;所述升牌摇臂的活动端与所述升牌板连接,所述升牌摇臂用于随所述升牌齿轮旋转进而产生摆动从而带动所述升牌板升高或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推牌传动组件包括推牌转动件、推牌摇臂以及推牌滑块,所述推牌转动件用于在所述推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推牌摇臂摆动;所述推牌摇臂的活动端与所述推牌滑块连接,所述推牌板连接于所述推牌滑块;所述推牌摇臂用于随所述推牌转动件的转动而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推牌滑块移动进而使推牌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推牌转动件的第一端面沿周向分布有平面段和斜面段;所述推牌摇臂包括同轴设置的主摇臂和次摇臂,所述次摇臂的活动端抵接于所述推牌转动件的第一端面进而随所述推牌转动件的转动以分别与所述平面段抵接保持静止或与所述斜面段抵接并沿所述斜面段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主摇臂摆动;所述主摇臂的活动端与所述推牌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牌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升牌传动组件,所述升牌转动件具有沿轴向分布的传动齿段和升牌齿段,所述升牌齿段用于与所述升牌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段用于与相邻的所述升牌传动组件的升牌转动件啮合;所述传动齿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升牌齿段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升牌驱动装置和所述推牌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器,所述升牌驱动装置用于与任一组所述升牌传动组件的升牌转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推牌转动件与相邻所述升牌驱动装置的一组所述升牌转动件同轴设置进而随所述升牌转动件同步转动;所述升牌齿段为设置于所述升牌转动件的第一角度至第二角度范围的弧形齿,所述升牌齿段上处于弧形齿以外的部分用于在所述推牌转动件转动至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次摇臂抵接时不带动所述升牌摇臂摆动,进而在推牌板推牌时升牌板保持静止。
进一步的,所述升牌齿轮为扇形齿轮,所述升牌齿轮沿轴向凸出形成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相适配且呈扇形的限位段,所述限位段的外环面的一侧具有内弧凹陷;所述升牌转动件沿轴向分布的还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段的内弧凹陷相适配的弧形台阶,所述弧形台阶于所述升牌转动件的第三角度至第四角度范围设置,所述弧形台阶用于在所述升牌齿轮旋转至将脱离所述升牌齿段并带动所述升牌摇臂的活动端位于高度下限位置时,转入与所述限位段的内弧凹陷进而限制所述升牌齿轮的转动从而在所述推牌板推牌时升牌板保持静止。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升牌机构的摇臂交叉设置并于交叉位置铰接进而构成剪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牌驱动装置与所述推牌驱动装置分别为一独立设置的驱动器。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麻将机,应用有上述上牌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上牌机构的升牌传动组件和推牌传动组件一体设置于同一方麻将机的执行机构壳体内,由驱动装置经传动组件分别驱动升牌板和推牌板交错、协同动作,控制推牌板将承牌轨道上的牌墙推动至升牌板上,后控制升牌板上升使牌墙上升至桌面;通过将升牌传动组件和推牌传动组件一体设置于同一方麻将机的执行机构壳体内,将减少了空间占用,精简上牌机构体积,进而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模块安装于免推牌麻将机桌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模块安装于免推牌麻将机桌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模块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二;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模块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四方集成模块连接结构图一;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四方集成模块连接结构图二;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模块与洗牌盘配合装配图一;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模块与洗牌盘配合装配图二;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使用状态正向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使用状态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的结构分解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的部分结构正向示意图一;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的部分结构正向示意图二;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的部分结构背面示意图一;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牌机构与叠牌机构的部分结构背面示意图二;图1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推牌机构与升牌机构的使用状态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结构分解图一;图21是图19的结构分解图一;图2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推牌机构与升牌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2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推牌机构与升牌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2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升牌齿轮的限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推牌转动件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架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9是图28的结构分解图;
1、分牌机构;11、分牌转动件;111、分牌滑杆;112、第二凸起;12、分牌板;13、分牌滑块;131、分牌滑槽;14、主转动件;141、叠牌齿;142、分牌齿;143、第一弧形台阶;144、第二弧形台阶;2、叠牌机构;21、承牌座;22、入牌口;23、叠牌转动件;231、叠牌滑杆;232、第一凸起;24、叠牌摇臂;241、摇臂滑槽;242、摇臂滑杆;25、叠牌滑块;251、叠牌滑槽;3、输送机构;31、吸牌轮;32、出牌口;33、传送带;34、翻转轮;35、弧形引导构造;4、升牌机构;41、升牌板;411、升牌滑槽;42、升牌转动件;421、传动齿段;422、升牌齿段;43、升牌齿轮;431、限位段;44、升牌摇臂;45、升牌驱动装置;5、推牌机构;51、推牌板;52、推牌转动件;521、平面段;522、斜面段;53、推牌摇臂;531、主摇臂;532、次摇臂;54、推牌滑块;541、推牌滑槽;542、推牌拉簧;6、洗牌机构;61、洗牌盘;7、承牌轨道;8、支架;81、支撑边;811、定位块;8111、第一导向孔;8112、第二导向孔;812、对位凹槽;813、螺纹孔;82、坡度构造;9、回位机构;91、储能弹簧;92、储能滑块;93、挡板;10、麻将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9至图26,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牌机构,用于将麻将机的承牌轨道7上成排堆叠的麻将牌10运至麻将机的桌体的表面,上牌机构包括推牌机构5和升牌机构4,推牌机构5包括推牌驱动装置、推牌传动组件以及推牌板51;推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推牌传动组件带动推牌板51移动进而将承牌轨道7上的成排堆叠的麻将牌10推动至升牌板41上;升牌机构4包括升牌驱动装置45、升牌传动组件以及升牌板41,升牌驱动装置45用于驱动升牌传动组件带动升牌板41升降移动进而将升牌板41上的麻将牌10升至桌体的表面;升牌传动组件与推牌传动组件集成设置。
本上牌机构的升牌传动组件和推牌传动组件一体设置于同一方麻将机的执行机构壳体内,由驱动装置经传动组件分别驱动升牌板41和推牌板51交错、协同动作,控制推牌板51将承牌轨道7上的牌墙推动至升牌板41上,后控制升牌板41上升使牌墙上升至桌面;通过将升牌传动组件和推牌传动组件一体设置于同一方麻将机的执行机构壳体内,将减少了空间占用,精简上牌机构体积,进而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升牌驱动装置45包括一驱动器,具体为电机,升牌传动组件包括升牌转动件42、与升牌转动件42啮合的升牌齿轮43以及升牌摇臂44,升牌摇臂44的固定端与升牌齿轮43连接,升牌转动件42用于由升牌驱动装置45驱动旋转进而带动升牌齿轮43旋转进而带动升牌摇臂44摆动;升牌摇臂44的活动端与升牌板41连接,升牌摇臂44用于随升牌齿轮43旋转进而产生摆动从而带动升牌板41升高或降低,其中,升牌摇臂44位于上牌机构朝向洗牌盘61设置的一侧,升牌转动件42、升牌齿轮43位于上牌机构的另一侧,升牌齿轮43的转轴穿过上牌机构与升牌摇臂44连接,即使升牌机构4的传动部分和升牌驱动装置45可设置于上牌机构外侧,避免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升牌机构4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升牌传动组件,即可具有两组对称布设的升牌摇臂44,以对升牌板41支撑稳固;其中,升牌转动件42具有沿轴向分布的传动齿段421和升牌齿段422,升牌齿段422用于与升牌齿轮43啮合,传动齿段421用于与相邻的升牌传动组件的升牌转动件42啮合;传动齿段421的径向尺寸大于升牌齿段422的径向尺寸,避免干涉,通过上述结构即可实现由一升牌驱动装置45驱动实现两摇臂的协同动作。
本实施例中,推牌传动组件包括推牌转动件52、推牌摇臂53以及推牌滑块54,推牌转动件52用于在推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推牌摇臂53摆动;推牌摇臂53的活动端与推牌滑块54连接,推牌板51连接于推牌滑块54;推牌摇臂53用于随推牌转动件52的转动而摆动从而带动推牌滑块54移动进而使推牌板51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推牌滑块54的移动方向固定,为适配推牌摇臂53的端部的活动轨迹,推牌滑块54垂直其移动方向开设有用于与推牌摇臂53配合的推牌滑槽541,推牌摇臂53带动推牌滑块54水平移动时,推牌摇臂53的活动端于推牌滑槽541内滑动;
具体的,推牌转动件52的第一端面的沿周向分布设置有平面段521和斜面段522;推牌摇臂53包括同轴设置的主摇臂531和次摇臂532,次摇臂532的活动端抵接于推牌转动件52的第一端面进而随推牌转动件52的转动分别与平面段521抵接保持静止或与斜面段522抵接并沿斜面段522移动进而带动主摇臂531摆动;主摇臂531的活动端与推牌滑块54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为暂定的相对位置,便于区分后续动作),次摇臂532的活动端抵接于推牌转动件52第一端面的平面段521,随着推牌转动件52的转动,次摇臂532的活动端与其斜面段522抵接,并随推牌转动件52转动沿斜面段522移动进而改变次摇臂532的角度,从而改变与次摇臂532同轴连接的主摇臂531的角度,使主摇臂531产生摆动进而带动推牌滑块54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推牌板51的推牌;
进一步的,推牌机构5包括推牌拉簧542,用于提供弹力使移出的推牌滑块54复位,即推牌转动件52转动至次摇臂532脱离斜面段522时,推牌滑块54受弹力复位进而带动推牌摇臂53复位使次摇臂532与平面段521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升牌驱动装置45和推牌驱动装置分别为独立设置的驱动器;在本实施例中,将升牌驱动装置45和推牌驱动装置设置为同一驱动器,升牌驱动装置45用于与任一组升牌传动组件的升牌转动件42驱动连接;推牌转动件52与相邻升牌驱动装置45的一组升牌转动件42同轴设置进而随升牌转动件42同步转动;具体的,升牌齿段422为设置于升牌转动件42的第一角度至第二角度范围的弧形齿,升牌齿段422上处于弧形齿以外的部分用于在推牌转动件52转动至斜面段522与次摇臂532相抵接时不带动升牌摇臂44摆动,进而在推牌板51推牌时升牌板41保持静止,即,推牌转动件52的斜面段522应当设置于推牌转动件52的第二角度至第一角度范围,与升牌齿段422错位设置;基于此,即可通过控制一驱动器的正反转实现分别控制推牌板51和升牌板41的动作;
例如,一升牌转动件42处于第一角度与升牌齿轮43的起始端啮合,升牌摇臂44的活动端处于最高处,升牌板41位于麻将机桌面高度;驱动装置驱动其连接的升牌转动件42由第一角度向第二角度方向转动(定义为正转),带动另一升牌转动件42同步转动(反转),从而带动两升牌齿轮43转动,从而使两升牌摇臂44摆动,升牌摇臂44的活动端由最高限定位置随摆动移动至最低限定位置,另一升牌转动件42转动时带动同轴设置的推牌转动件52同步转动,次摇臂532抵接于平面段521;升牌转动件42转动至第二角度时,升牌齿段422与升牌齿轮43脱离啮合,次摇臂532抵接于平面段521,此时可由麻将机其他动作机构动作于承牌轨道7上分牌;随后,继续控制升牌驱动装置45带动升牌转动件42正转进而带动另一升牌转动件42反转进从而带动推牌转动件52转动,次摇臂532与斜面段522产生相对移动,升牌齿轮43、升牌摇臂44及升牌板41保持静止不动;随着次摇臂532活动端与斜面段522接触位置的坡度变化而产生摆动,进而使推牌板51动作,推动承牌轨道7上的牌墙至升牌板41上,此时次摇臂532活动端位于斜面段522的顶点;再控制驱动装置反转,进而使次摇臂532在推牌弹簧作用下沿斜面段522回摆复位,推牌板51复位,次摇臂532摆动至与平面段521配合,升牌转动件42的弧形台阶滑出升牌齿轮43的限位段431的内弧凹槽,电机继续反转,次摇臂532与平面段521配合推牌板51不动作,同时推牌弹簧保持推牌板51静止不被带动,升牌摇臂44摆动其活动端上升并于升牌板41的升牌滑槽411内滑动,从而带动升牌板41上升实现升牌;
基于上述结构,本上牌机构的升牌传动组件和推牌传动组件实现一体设置,零部件少,并仅需设置一驱动装置并通过控制其正反转即可实现推牌动作和升牌动作交错、协同动作,结构精简、空间利用率高,并大幅度降低零部件成本及驱动器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牌齿轮43可以是圆形齿轮或扇形齿轮,与升牌齿段422能够配合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升牌齿轮43为扇形齿轮,升牌齿轮43沿轴向凸出形成有与扇形齿轮相适配的呈扇形的限位段431限位段431的外环面的一侧具有内弧凹陷;升牌转动件42沿轴向分布的还具有用于与限位段431的内弧凹陷相适配的弧形台阶,弧形台阶于升牌转动件42的第三角度至第四角度范围(处于升牌转动件42的第二角度至第一角度范围内)设置,弧形台阶用于在升牌齿轮43旋转至将脱离升牌齿段422并带动升牌摇臂44的活动端位于高度下限位置时,转入与限位段431的内弧凹陷进而限制升牌齿轮43的转动从而在推牌板51推牌时升牌板41保持静止,例如,在升牌齿段422与升牌齿轮43脱离啮合、次摇臂532活动端与斜面段522开始配合时,升牌转动件42的弧形台阶转入升牌齿轮43限位段431的内弧凹陷,二者同弧度进而保持同心从而限制升牌齿轮43转动,进而保持升牌摇臂44的角度不变,即可防止推牌板51动作时升牌板41移动,同时也可在升牌板41移动至端点位置需保持静止时支撑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升牌机构4的摇臂交叉设置并于交叉位置铰接进而构成剪式结构,因升牌板41需承载牌墙升降,基于上述结构使两组摇臂的支撑构造更为稳固,防止长时间使用下产生变形。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将机,应用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牌机构。
实施例二
参考图1至图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麻将机,该麻将机为免推牌麻将机,应用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牌机构,该麻将机还包括桌体和设置于桌体内的洗牌机构6,还包括设置于桌体内的输送机构3、叠牌机构2、承牌轨道7、分牌机构1、推牌机构5、升牌机构4以及控制模块;麻将机包括四方集成模块,集成模块相对桌体的边沿倾斜设置,相邻集成模块两两垂直且一方集成模块的第一端垂直于相邻一方集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承牌轨道7形成于集成模块上;输送机构3设置于集成模块的第一端,用于将洗牌机构6的麻将牌10输送至与集成模块第一端相邻的一方集成模块的叠牌机构2;叠牌机构2包括设置于承牌轨道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承牌座21,承牌座21的设置位置与两方相邻集成模块的衔接位置相匹配;承牌座21用于将输送至叠牌机构2的麻将牌10堆叠后输送至分牌机构1;分牌机构1,用于向承牌轨道7的第一端或向承牌轨道7的第二端带动承牌座21上堆叠的麻将牌10至承牌轨道7上;推牌机构5,用于将承牌轨道7上成排的麻将牌10推至升牌机构4;升牌机构4,包括与承牌轨道7平行的升牌板41,升牌板41用于接收由推牌机构5推至升牌机构4的成排的麻将牌10,升牌机构4用于控制升牌板41升降进而将升牌板41上的麻将牌10升高至桌体的表面;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洗牌机构6、输送机构3、叠牌机构2、分牌机构1、推牌机构5以及升牌机构4的动作。
本免推牌麻将机的集成模块为一体式集成构造,相对于现有的分体式结构来说,充分利用彼此之间协同配合关系实现了集成化设计,进而实现各项动作,缩减了大量冗余的结构,该集成模块用于固定安装于麻将机内,通过将叠牌机构2、分牌机构1、输送机构3、升牌机构4和推牌机构5一体设置于集成模块,结构紧凑、简化装配同时较大程度减小了空间占用,进而降低用料、装配等各项成本;
本免推牌麻将机的输送机构3设置于集成模块的第一端并位于承牌轨道7下方,二者分层设置进而可缩短集成模块的设置长度,输送机构3将接收的麻将牌10输送至与集成模块第一端相连接的另一方集成模块的叠牌机构2,可以理解的是,本集成模块于麻将机内分别设置有四方且依次两两垂直,集成模块的第一端与相邻集成模块连接,连接位置处于相邻集成模块的叠牌机构2的承牌座21位置,进而由输送模块取牌后将其输送至相邻集成模块的叠牌机构2,四方集成模块组合构成近似风车构造,最终升出的四方牌墙亦为近似的风车构造,同时集成模块相对桌体边沿倾斜设置,各方牌墙则相对桌体边沿呈倾斜角度,基于上述构造即可实现免推牌效果;该倾斜设计方式,充分利用了桌体内部空间,使得整个集成模块及向桌体表面输出的牌墙向桌体中心前移布设,同时基于该倾斜设计还保证了集成模块具有足够的结构长度,具有足够的结构布设空间,进而能够将输送、叠牌、分牌、推牌以及升牌功能彼此协调地融入到各集成模块中;
现有麻将机的输送机构3和叠牌机构2设置于一方外壳内并一体设置,需要通过输送机构3将麻将牌10运至端部的叠牌机构2,导致其整体长度必然大于一排麻将牌10的长度,且结构复杂,本集成模块将输送机构3抓取的麻将牌10输送至相邻集成模块的叠牌机构2,解决了免推牌麻将机内的两方壳体易干涉的问题;并且,该连接构造无需在承牌轨道7两端设置复杂的动作机构,可使集成模块的整体长度与承牌轨道7接近,进而相比现有的麻将机动作机构外壳长度明显缩短,从而精简结构、空间利用高,结构紧凑,基于本集成模块结构,即可在不增加麻将机尺寸的情况下将集成模块呈倾斜角度设置于麻将机内,获得免推牌式的牌墙排布,解决了现有免推牌麻将机体积过大的问题;本集成模块的分牌机构1可进行双向分牌,进而可基于上述连接构造将承牌座21上码垛后的麻将牌10选择性的推至入牌口22任一侧的承牌轨道7上,承牌轨道7结合入牌口22部分的总长度即可与牌墙的长度相适配,基于前述的输送机构3结构和本双向分牌结构,即可实现精简集成模块长度;分牌至承牌轨道7上有足够墩数的麻将牌10后,推牌机构5将成排码垛的牌墙推至升牌板41,控制升牌板41上升使其运至麻将机的桌面。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各机构分别工作完成上述动作,控制模块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主控板等,其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作过多阐述。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包括位于麻将机的洗牌盘61上方的吸牌轮31以及位于集成模块的第一端端部的出牌口32,吸牌轮31用于吸附洗牌盘61上的位于吸牌轮31下方的背面朝上的麻将牌10,并翻转至吸牌轮31的上方经传送带33输送至出牌口32;麻将牌10于洗牌盘61上乱序和整理时,麻将牌10被调整至背面朝上且随着洗牌盘61移动可经过吸牌轮31下方,麻将机使用的麻将牌10背面具有磁性材料,基于此,吸牌轮31即可吸附麻将牌10,经过吸牌轮31吸附、翻转至传送带33上,吸牌轮31同时也用于驱动传送带33的动作,进而将传送带33上的麻将牌10输送至位于集成模块的第一端的出牌口32,从而将麻将牌10输送至当前集成模块的第一端相邻的另一集成模块;因吸牌轮31必须位于洗牌盘61上方,常规麻将机的结构无法直接应用于免推牌麻将机,基于本输送机构3的设置方式以及各集成模块之间的连接构造解决了免推牌麻将机的应用现有输送机构3的结构干涉问题和空间占用率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带33位于承牌轨道7的下方,输送机构3和承牌轨道7乃至洗牌盘61依次呈上下分布,结构精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进一步的,叠牌机构2包括与相邻的集成模块的出牌口32衔接的入牌口22,承牌座21用于在入牌口22内升降移动并承接由出牌口32输出至入牌口22的麻将牌10。
集成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另一集成模块垂直连接进而使集成模块的出牌口32与相邻集成模块的入牌口22衔接,即传送带33上的麻将牌10输送至出牌口32后则输出至相邻集成模块的入牌口22;
具体的,叠牌机构2包括承牌座21,承牌座21用于在入牌口22内升降移动并承接由出牌口32输出至入牌口22的麻将牌10;集成模块设置有位于入牌口22或位于出牌口32的翻转轮34,翻转轮34用于使出牌口32输出至入牌口22的正面朝上的麻将牌10经过翻转轮34时翻转至背面朝上;背面朝向的麻将牌10经吸牌轮31吸附翻转至传送带33输送时,麻将牌10被改变为正面朝向,受传送带33推动麻将牌10在出牌口32经过翻转轮34时再次翻转使其改变为背面朝上;
可以理解的是,集成模块设置有弧形引导构造35,用于将麻将机的洗牌机构6上的麻将牌10引导至吸牌轮31下方,并用于将姿态不匹配的麻将牌10引导出输送机构3,实际应用中,四方集成模块安装固定后,各集成模块的弧形引导构造35依次相连呈与洗牌盘61尺寸相适配的圆形,进而保证输送机构3对洗牌盘61上麻将牌10的抓取、输送,洗牌盘61旋转洗牌时,因洗牌盘61中部高四周低,麻将牌10受离心作用甩向四周并随洗牌盘旋转,即可沿弧形引导构造移动进而经过吸牌轮31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升牌机构4的传动部分和推牌机构5的传动部分集成设置于集成模块的靠近麻将机边沿一侧的中部,充分利用倾斜设置的集成模块与桌体边沿之间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叠牌机构2的传动部分和分牌机构1的传动部分集成设置于集成模块的第二端,入牌口22设置于叠牌的传动部分的一侧并处于集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即设置于入牌口22内的承牌座21与叠牌机构2的传动部分连接,将其应用于麻将机内时,则集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相邻集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四方集成模块构成近似风车的构造,集成模块呈一定角度设置于麻将机内,最后升至桌面的四条牌墙近似风车构造,彼此间距小,无需再次推牌,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分牌机构1包括分牌驱动装置、分牌传动组件以及分牌板12,分牌驱动装置驱动分牌传动组件带动分牌头于入牌口22上由入牌口22的第一侧向第二侧移动或由入牌口22的第二侧向第一侧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向承牌轨道7第一端推入一垛麻将牌10后再推入另一垛麻将牌10时,当前麻将牌10进入承牌轨道7并推动同侧的麻将牌10向承牌轨道7第一端移动,第二端同理。
进一步的,分牌转动件11朝向滑块一侧的端面的凸出形成有分牌滑杆111;分牌滑块13开设有用于与分牌滑杆111配合的分牌滑槽131且分牌滑槽131长度方向相对承牌轨道7垂直或倾斜,分牌滑槽131的两端的垂直间距大于或等于分牌滑杆111的纵向行程,不会产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分牌滑槽131为垂直于承牌轨道7方向开设,分牌转动件11旋转时,即改变分牌滑杆111与分牌转动件11的轴心的水平相对距离以及垂直相对距离;此时,分牌滑杆111于分牌滑槽131内于垂直方向移动,带动分牌滑块13沿其滑孔方向水平移动,进而控制分牌板12的移动;参考附图,当分牌滑杆111位于朝向承牌轨道7第一端的水平方向最远端时,分牌板12位于入牌口22的第一侧,驱动分牌转动件11正转或反转180°后,分牌滑杆111即位于朝向承牌轨道7第二端的水平方向最远端,此时分牌板12移动至入牌口22的第二侧,在该动作过程中,分牌板12即将入牌口22码垛的麻将牌10朝向承牌轨道7第二端推至承牌轨道7;需要说明的是,因分牌滑槽131的两端的垂直间距大于或等于分牌滑杆111的纵向行程,因此分牌板12位于任一侧时,控制分牌转动件11正转180°或反转180°均可使其旋转半周进而带动分牌板12移动至另一侧。
进一步的,叠牌机构2包括承牌座21、叠牌驱动装置以及叠牌传动组件,承牌座21用于接收输送至叠牌机构2的麻将牌10,叠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叠牌传动组件带动承牌座21升降移动,承牌座21用于通过升降控制高度从而多次接收麻将牌10进行堆叠并上升至与承牌轨道7同一高度,需要说明的是,麻将牌10的输送装置高度固定,通过承牌座21降低高度接收一麻将牌10后,再次降低高度接收另一麻将牌10实现两块麻将牌10的堆叠、码垛,再控制承牌座21上升至与承牌轨道7相同高度,后由分牌机构1进行分牌;
进一步的,叠牌传动组件包括叠牌转动件23、叠牌摇臂24以及与承牌座21连接的叠牌滑块25;叠牌摇臂24的第一端铰接固定,叠牌摇臂24的第二端朝向叠牌滑块25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摇臂滑杆242,叠牌滑块25开设有用于与摇臂滑杆242配合的叠牌滑槽251;叠牌转动件23的朝向滑杆一侧的端面凸出形成有叠牌滑杆231,叠牌摇臂24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叠牌滑杆231配合的摇臂滑槽241;叠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叠牌转动件23转动,叠牌滑杆231随叠牌转动件23转动进而带动叠牌摇臂24摆动,摇臂摆动进而带动叠牌滑块25升降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叠牌滑块25上垂直承牌轨道7方向开设有滑孔,通过于该滑孔穿设滑动轴并将滑动轴固定设置,即可限制叠牌滑块25沿该滑动轴滑动;
具体工作原理:当叠牌转动件23转动至叠牌滑杆231位于其上顶端位置时,叠牌摇臂24的长度方向趋于水平,承牌座21位于最高位置(即与承牌轨道7平行位置),叠牌滑杆231位于摇臂滑槽241的中部位置;此时通过驱动叠牌转动件23正转90°或反转90°,使叠牌滑杆231的垂直相对位置降低,进而带动叠牌摇臂24向下摆动,进而使摇臂滑杆242的垂直位置降低、水平位置改变,此时摇臂滑杆242于叠牌滑槽251内水平移动并带动叠牌滑块25下降,且承牌座21下降约一个麻将牌10厚度的距离;麻将机输送一麻将牌10至承牌座21,再驱动叠牌转动件23沿前次转动方向继续转动90°,叠牌滑杆231移动至最下端位置即垂直位置最低处,带动叠牌摇臂24下摆进而带动承牌座21再次下降大约一麻将牌10厚度的距离,随后麻将机可再次输送一麻将牌10至承牌座21堆叠至前一麻将牌10上实现叠牌,后再次驱动叠牌转动件23于当前最底端位置正转180°或反转180°使叠牌滑杆231转至最上端位置,基于上述传动原理升高承牌座21至与承牌轨道7平行。
其中,摇臂滑槽241沿叠牌摇臂24长度延伸方向开设,且其宽度尺寸具有弧度变化,以使叠牌滑杆231在摇臂滑槽241的中部时,摇臂滑杆242位于最高处,使叠牌滑杆231在摇臂滑槽241的两端位置时,摇臂滑杆242位于最低处,同时使其上升、下降过程动作趋于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分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叠牌驱动装置包括另一驱动器,由一驱动器驱动分牌传动组件带动分牌板12移动,由另一驱动器驱动叠牌传动组件带动承牌座2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分牌传动组件包括主转动件14;叠牌转动件23外壁设置有齿,分牌转动件11外壁设置有齿;主转动件14上于第一角度至第一角度+180°范围设置有用于与叠牌转动件23的齿啮合的叠牌齿141,主转动件14上于第一角度+180°至第一角度+360°范围设置有用于与分牌转动件11的齿啮合的分牌齿142,叠牌齿141与分牌齿142分别处于主转动件14的不同层的圆周方向上,并分别啮合;叠牌齿141的径向尺寸、分牌齿142的径向尺寸、叠牌转动件23的齿的径向尺寸及分牌转动件11的齿的径向尺寸相同;主转动件14用于经分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从而带动分牌转动件11转动且叠牌转动件23不转动,或经分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从而带动叠牌转动件23转动且分牌转动件11不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仅需设置一驱动器,由控制模块控制一驱动器即可驱动主转动件14进行正反转进而实现分别控制承牌座21和分牌板12的移动且二者不同时动作,避免干涉,通过低成本的机械传动结构实现复杂动作,相比使用两个电机驱动可大幅降低成本,并且极大程度的减少空间占用,结构紧凑,同时保证在麻将机尺寸不增大情况下进行设置并实现免推牌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驱动器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即控制主转动件14的正反转,具体安装时,使叠牌转动件23角度和分牌转动件11的角度处于使承牌座21位于最高处或最低处、分牌板12位于第一侧或第二侧,主转动件14的第一角度位置处于叠牌齿141与叠牌转动件23啮合的临界位置同时分牌齿142处于与分牌转动件11啮合的临界位置;如图所示,以承牌座21位于最高处并承载有麻将牌10且分牌板12位于入牌口22的第二侧为例,此时将主转动件14正转180°(该正转方向仅为假设的相对方向,以便区分),分牌板12由第二侧移动至第一侧进而推动麻将牌10至承牌轨道7第一端,主转动件14继续正转90°后暂停,承牌座21下降一麻将牌10厚度距离,麻将机输送一麻将牌10至承牌座21上,主转动件14继续正转90°后暂停,承牌座21再次下降一麻将牌10厚度距离至最低处,麻将机再次输送一麻将牌10堆叠至上一麻将牌10上,此时可控制主转动件14反转180°,承牌座21上升至最高处,主转动件14继续反转180°,分牌板12由入牌口22第一侧移动至第二侧将麻将牌10推至承牌轨道7第二端;需要说明的是,入牌口22两侧的承牌轨道7长度不同,可承载的麻将牌10墩数不同,在前述动作过程中,可在分牌板12向入牌口22第一侧推牌后,主转动件14反转180°进而使分牌板12回至入牌口22的第二侧,继续依次经两次90°反转使承牌座21降至最低处,即可反向重复前述步骤继续进行叠牌和分牌;同理,也可以在承牌座21升至最高处且未承载麻将牌10或中间高度且未承载麻将牌10或最低处时,基于上述的正反转方式选择分牌板12进行分牌前的位置,进而控制入牌口22两侧的麻将牌10墩数,其通过一电机及上述传动结构基于电机正反转即可实现双向分牌,结构紧凑、空间占用低。
本实施例中,叠牌转动件23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具有内弧凹陷的第一凸起232,主转动件14于第一角度+180°至第一角度+360°范围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凸起232的内弧凹陷的第一弧形台阶143;分牌转动件11的外壁对称形成有具有内弧凹陷的第二凸起112;主转动件14于第一角度至第一角度+180°范围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凸起112的内弧凹陷匹配的第二弧形台阶144;第一弧形台阶143用于在主转动件14带动分牌转动件11旋转时与第一凸起232配合使第一弧形台阶143的外弧面沿第一凸起232的内弧凹陷滑动进而限制叠牌转动件23的转动;第二弧形台阶144用于在主转动件14带动叠牌转动件23旋转时与第二凸起112配合使第二弧形台阶144的外弧面沿第二凸起112的内弧凹陷滑动进而限制分牌转动件11的转动;其中,主转动件14在第一角度和第一角度+180°时,处于叠牌齿141与叠牌转动件23啮合的临界位置同时分牌齿142处于与分牌转动件11啮合的临界位置,此时第一弧形台阶143的弧形端面的一端点位于第一凸起232的内弧凹陷的中部位置,第二弧形台阶144的弧形端面的一端点位于第二凸起112的内弧凹陷的中部位置,主转动件14驱动叠牌转动件23转动时,随着转动,第一弧形台阶143的弧形面与第一凸起232的内弧凹陷分离,第二弧形台阶144的弧形面沿着第二凸起112的内弧凹陷的弧面移动,二者为同圆心进而限制了分牌转动件11的转动,避免其受摩擦、重力等因素影响而移动产生干涉;主转动件14驱动分牌转动件11转动时叠牌转动件23的限制转动方式同理;通过设置上述的限位结构,将其与动作部分结构一体设置,结构紧凑同时零件数量精简,空间占用小,不易受变形等因素影响,且仅需一驱动装置驱动即可实现高精度的协同动作。
进一步的,叠牌机构2、分牌机构1集成设置于集成模块的第二端,承牌轨道7上设置有回位机构9;回位机构9包括储能滑块92以及储能弹簧91,储能滑块92设置于承牌轨道7,储能滑块92用于在最后一组麻将牌10推向承牌轨道7的对应端时与位于端部的麻将牌10抵接并移动进而压缩储能弹簧91从而提供弹力使麻将牌10回位至与分牌板12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储能弹簧91的头部位置在倒数第二组麻将牌10推向承牌轨道7的第二端时与麻将牌10发生接触同时受压缩而储能,最后一组麻将牌10即于承牌座上不进行分牌,此时受压缩的储能弹簧91提供弹力使位于入牌口22第二侧的麻将牌10整体向承牌轨道7第一端移动至贴紧分牌板12,进而使整排麻将牌10的间隙更小,更为美观。
进一步的,储能弹簧91的尾端设置挡板,回位机构9具有多处挡板的安装位,即可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规则下的不同麻将牌10墩数改变挡板安装位置,使其仅在最后一次向分牌轨道第二端推入麻将牌10时与麻将牌10接触,避免过早接触使其回位导致干涉或无法接触进行储能回位。
基于上述内容,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洗牌机构6、输送机构3、叠牌机构2、分牌机构1、推牌机构5以及升牌机构4的动作,并且,在部分位置设置感应器、计数器等传感器;例如,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分牌驱动装置驱动使承牌座21位于中部位置,控制输送机构3工作输送一块麻将牌10至承牌座21,控制升牌驱动装置45驱动使承牌座21降至最低位置,控制输送机构3工作再次输送一块麻将牌10至承牌座21码垛,控制升牌驱动装置45驱动使承牌座21升至最高位置,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分牌驱动装置驱动使分牌板12动作进行分牌,进一步控制使分牌板12复位或保持原位,重复上述步骤通过计数器计数,直至承牌轨道7达到预设墩数,承牌座21承载最后一墩麻将牌10且不进行分牌动作;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升牌驱动装置45驱动使推牌板51动作将承牌轨道7及承牌座21上的牌墙推至升牌板41,继续控制升牌驱动装置45使升牌板41动作将牌墙升至桌体表面。
本实施例中,升牌板41的底面设置有导向杆,麻将机包括设置于桌体内的一体式支架8,支架8具有用于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构造。
本升降支撑结构的支架8为一体成型构造,将其设置于麻将机内分别对对麻将机内的各升牌板41进行定位,各升牌板41分别由各自对应的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升降,其能够对各升牌板41进行定位和导向,保持各升牌板41的相对位置以及与麻将机桌面的出牌槽的位置对应,无需进行反复调节,于支架8对位安装后即可实现对位,并且可避免因长期使用导致的结构变形影响;并且,相比使用一体式升牌板41,在各驱动装置同步工作但工况不同情况下导致各处升降速度不同时,本升降支撑结构可避免因升降速度不同导致的机构卡死现象,动作稳定、顺畅,结构稳固。
具体的,支架8具有四条两两垂直的支撑边81,各升牌板41分别对应平行贴靠一支撑边81排布,进而在升牌板41长期表面受力情况下,对其具有定位和正位作用,减弱长期使用受力变形的影响。
进一步的,支撑边81的第一端垂直连接于相邻的支撑边81的第一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各升牌板41分别对应布设于一支撑边81的第二侧,本支架8具体可应用于免推牌麻将机,四块升牌板41两两垂直,呈近似风车构造,升牌至于桌面后的牌墙无需玩家再次推牌。
本实施例中,定位构造包括分别形成于各支撑边81的底面的定位块811,定位块811靠近相邻支撑边81的第二侧布设,并且定位块811与相邻支撑边81之间的间距小于升牌板41的宽度;定位块811开设有第一导向孔8111和第二导向孔8112,第一导向孔8111位于支撑边81的第一侧,第二导向孔8112位于支撑边81的第二侧,升牌板41至少两根定位杆,升牌板41的一定位杆与相对应的支撑边81的第二导向孔8112配合,升牌板41的另一定位杆相邻的支撑边81的第一导向孔8111配合,上述结构即可对升牌板41的升降动作进行导向同时对升牌板41定位,每一升牌板41的两定位杆分别位于相邻两支撑边81的定位块811上,支撑稳固、结构紧凑;两定位杆于升牌板41呈对角分布,底部支撑更为稳固,避免一侧受力无支撑导致的变形。
本实施例中,各支撑边81的第一侧围绕形成环腔,环腔的内环面呈三角形或圆形,对支架8具有一定支撑作用,防止变形,其优选为圆形,避免与麻将机桌面推入麻将机内的麻将牌10产生干涉;进一步的,环腔设置有坡度构造,其坡度由支撑边81的第一侧向环腔中心呈逐渐下降趋势,进而使玩家推入麻将机内的部分麻将牌10能够沿该坡度构造滑落至洗牌盘61;具体应用时,升牌板41与麻将机的执行机构连接,执行机构位于对应的支撑边81的第二侧并与相邻支撑边81的第一侧抵接,进而互相定位,提高装配精度,同时避免机构长期受力导致的变形。
进一步的,支撑边81的第二端开设有对位凹槽812;麻将机的桌体内设置有用于与对位凹槽812相匹配的对位凸起,进而对支架8的安装位置定位,保证装配精度;支撑边81的第二端于对位凹槽812位置开设有螺纹孔813,对位凸起形成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桌体内并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安装孔,即可将支撑边81安装于安装板后,将安装板与桌体内壁连接,安装操作更为方便,固定稳固;
本实施例中,支撑边81的第一端与相邻支撑边81的第二端垂直连接,垂直位置位于支撑边81的第一端和第二之间,各升牌板41分别对应布设于一支撑边81的第二侧,对应与安装于支撑边81第二侧的执行机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牌机构,用于将麻将机的承牌轨道(7)上成排堆叠的麻将牌(10)运至麻将机的桌体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牌机构包括推牌机构(5)和升牌机构(4),所述推牌机构(5)包括推牌驱动装置、推牌传动组件以及推牌板(51);所述推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推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推牌板(51)移动进而将承牌轨道(7)上的成排堆叠的麻将牌(10)推动至升牌板(41)上;升牌机构(4)包括升牌驱动装置(45)、升牌传动组件以及升牌板(41),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用于驱动所述升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升牌板(41)升降移动进而将所述升牌板(41)上的麻将牌(10)升至所述桌体的表面;所述升牌传动组件与所述推牌传动组件集成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包括一驱动器,所述升牌传动组件包括升牌转动件(42)、与所述升牌转动件(42)啮合的升牌齿轮(43)以及升牌摇臂(44),所述升牌摇臂(44)的固定端与所述升牌齿轮(43)连接,所述升牌转动件(42)用于由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驱动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升牌齿轮(43)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升牌摇臂(44)摆动;所述升牌摇臂(44)的活动端与所述升牌板(41)连接,所述升牌摇臂(44)用于随所述升牌齿轮(43)旋转进而产生摆动从而带动所述升牌板(41)升高或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牌传动组件包括推牌转动件(52)、推牌摇臂(53)以及推牌滑块(54),所述推牌转动件(52)用于在所述推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推牌摇臂(53)摆动;所述推牌摇臂(53)的活动端与所述推牌滑块(54)连接,所述推牌板(51)连接于所述推牌滑块(54);所述推牌摇臂(53)用于随所述推牌转动件(52)的转动而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推牌滑块(54)移动进而使推牌板(5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牌转动件(52)的第一端面沿周向分布有平面段(521)和斜面段(522);所述推牌摇臂(53)包括同轴设置的主摇臂(531)和次摇臂(532),所述次摇臂(532)的活动端抵接于所述推牌转动件(52)的第一端面进而随所述推牌转动件(52)的转动以分别与所述平面段(521)抵接保持静止或与所述斜面段(522)抵接并沿所述斜面段(522)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主摇臂(531)摆动;所述主摇臂(531)的活动端与所述推牌滑块(5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牌机构(4)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升牌传动组件,所述升牌转动件(42)具有沿轴向分布的传动齿段(421)和升牌齿段(422),所述升牌齿段(422)用于与所述升牌齿轮(43)啮合,所述传动齿段(421)用于与相邻的所述升牌传动组件的升牌转动件(42)啮合;所述传动齿段(42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升牌齿段(422)的径向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和所述推牌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器,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用于与任一组所述升牌传动组件的升牌转动件(42)驱动连接;所述推牌转动件(52)与相邻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的一组所述升牌转动件(42)同轴设置进而随所述升牌转动件(42)同步转动;所述升牌齿段(422)为设置于所述升牌转动件(42)的第一角度至第二角度范围的弧形齿,所述升牌齿段(422)上处于弧形齿以外的部分用于在所述推牌转动件(52)转动至所述斜面段(522)与所述次摇臂(532)抵接时不带动所述升牌摇臂(44)摆动,进而在推牌板(51)推牌时升牌板(41)保持静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牌齿轮(43)为扇形齿轮,所述升牌齿轮(43)沿轴向凸出形成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相适配且呈扇形的限位段(431),所述限位段(431)的外环面的一侧具有内弧凹陷;所述升牌转动件(42)沿轴向分布的还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段(431)的内弧凹陷相适配的弧形台阶,所述弧形台阶于所述升牌转动件(42)的第三角度至第四角度范围设置,所述弧形台阶用于在所述升牌齿轮(43)旋转至将脱离所述升牌齿段(422)并带动所述升牌摇臂(44)的活动端位于高度下限位置时,转入与所述限位段(431)的内弧凹陷进而限制所述升牌齿轮(43)的转动从而在所述推牌板(51)推牌时升牌板(41)保持静止。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升牌机构(4)的摇臂交叉设置并于交叉位置铰接进而构成剪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上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牌驱动装置(45)与所述推牌驱动装置分别为一独立设置的驱动器。
10.一种麻将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上牌机构。
CN202222621179.5U 2022-09-30 2022-09-30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Active CN218652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179.5U CN218652946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179.5U CN218652946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2946U true CN218652946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1179.5U Active CN218652946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2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2445B (zh) 一种集装箱高效箱体码垛系统及方法
CN218652946U (zh) 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CN218652947U (zh) 双向分牌机构及麻将机
CN218652948U (zh) 升牌支撑结构及麻将机
CN218652949U (zh) 一体式输送分牌结构及麻将机
CN210813880U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210251152U (zh) 过山车式全自动麻将机的洗牌取牌和升牌承牌装置
CN210355976U (zh) 麻将机的叠推送牌机构
CN115475377A (zh) 免推牌麻将机
CN109552869B (zh) 一种自动旋转不间断快速叠砖机
CN109999481A (zh) 分牌方法、免抓牌麻将机及其分牌装置和分牌结构单元
CN203001897U (zh) 升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10302353U (zh) 一种自动麻将机
CN210933746U (zh) 麻将机
CN211585181U (zh) 一种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210355977U (zh) 过山车式全自动麻将机的多机构联合驱动装置
CN111991798B (zh) 一种全自动麻将机
CN111150996B (zh) 一种麻将机的工作方法
CN210251150U (zh) 过山车式全自动麻将机的取牌叠牌和升牌承牌装置
CN210933741U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210612851U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斜坡出牌装置
CN203001906U (zh) 翻牌盒、翻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17430794U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100368041C (zh) 低噪音双摆式全自动麻将机
CN217430791U (zh)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3

Address after: No. 8, Daodeyuan Road, Jiyang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Patentee after: Espressif Smart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13000 Haorunjia, Nanzhan Community, Huilongshan Street, Heshan District,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yang Linzh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