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0791U -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 Google Patents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0791U
CN217430791U CN202122823441.XU CN202122823441U CN217430791U CN 217430791 U CN217430791 U CN 217430791U CN 202122823441 U CN202122823441 U CN 202122823441U CN 217430791 U CN217430791 U CN 217430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hjong
tile
card
feeding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34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岳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os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os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os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os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34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0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0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0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n-Freed Apparatuses For Hir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包括两个上牌传动齿轮、两个上牌连杆和两个凸轮传动件,凸轮传动件的一个摆动端与上牌连杆的一端铰接,上牌连杆的另一端与上牌曲柄铰接;平推上牌电机驱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转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分别通过滚轮驱动两个凸轮传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凸轮传动件分别通过两个上牌连杆带动两个上牌曲柄转动,两个上牌曲柄的摆动端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的凸轮槽配合从而带动托牌板升降。这样采用上牌传动齿轮、上牌连杆和凸轮传动件实现了上牌曲柄的间歇性运动,使得上牌凸轮的体积较小,上牌曲柄的安装位置和活动位置较高,更少侵占洗牌空间,减小噪音。

Description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将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背景技术
麻将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广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被列为体育竞技项目。传统的麻将机四方的麻将牌升到桌面后是与桌面四方边缘平行的,而且麻将牌离桌边很近,摆位不合理,摸牌前需要玩家人为将麻将牌前移斜摆到合适位置,在移动麻将牌的过程中,麻将牌容易倾倒,给玩家带来了不便。
公开号为CN200966910等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斜坡上牌方式的麻将机,具有桌面板,其中心有一下牌口,桌面板上布置有四条长方形呈风车形的出牌口且与桌面板的边线倾斜一个角度,桌面板下方有四条弧形的也呈风车状排列的贮牌槽,每条贮牌槽的末端均装有送牌推头,每个出牌口上均设有一升牌板,升牌板一端与出牌口铰接,另一端与升牌机构活动连接,四条出牌口呈风车形布置。上牌时,一部分麻将牌沿升牌板先到达桌面上,剩下一部分麻将牌位于升牌板上,最后升牌机构将升牌板上的麻将牌升至桌面上。这种过山车式麻将机虽然实现了麻将牌到达桌面后四方牌墙呈风车形倾斜摆放,但是上牌速度慢,并且沿斜坡上牌的麻将牌升到桌面后容易存在间隙、混乱甚至倒牌,一般还是需要玩家手动整理麻将牌,给玩家造成的不便并未完全解决。
公开号为CN109381855A等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麻将机,麻将机四方的麻将牌按照分别倾斜于麻将机桌面板的四方边缘、并靠近麻将机桌面板中心的形式一次性升至麻将机桌面上。但是,该麻将机四方的输送机构、叠升推机构和上牌机构布局不够合理,导致每个升牌板底部仅能设置一个升牌板支架,为了确保升牌板能够升降,每两个相邻的上牌机构的升牌板之间通过固定片连接,四方四个升牌板必须同步升降,因为四个升牌板连为一体体积较大,并由四个上牌电机分别驱动升牌板升降同步难度大,所以上牌机构的动作稳定性较差,容易卡死损坏。并且同样受布局限制,输送机构的出牌口高度和升牌板的下降高度之间的高度差较大,叠升推机构中接牌座的升降跨度太大(大于两张麻将牌的厚度),叠推牌效率低,运行不稳定,麻将牌容易混乱卡牌。
公开号为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麻将机,包括位于机架底板中央的洗牌大盘,围绕洗牌大盘四周设置有四组拾牌搬运系统,拾牌搬运系统包括送牌装置、平推上牌装置和推牌装置;平推上牌装置包括承牌板、托牌板和推牌板,托牌板位于承牌板的内侧,推牌板位于承牌板的外侧并从外向内推牌,承牌板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为进牌口,该进牌口外设置推牌装置的承牌块,平推上牌电机驱动推牌板平移推牌和托牌板升降上牌;麻将机面板上设有分别相对于桌面板侧边倾斜设置的四个上牌口,四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四个托牌板分别与四个上牌口相配合。该方案采用四方独立平推上牌,并且充分利用两个送牌装置转角连接部位空间设置上牌支撑架及其上牌曲柄,使得四方平推上牌装置的托牌板升降均由各自的电机驱动独立上牌。
但是,上述公开号为CN109381855A和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公开的平推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呈风车形倾斜摆放的四方牌墙相对于斜坡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的四方牌墙更加靠外,一般还是需要玩家手动将麻将牌墙推进去一点才适合玩家打牌,仍旧会给玩家造成不便。并且,这类麻将机结构中,送牌装置的出牌方向和平推上牌装置的进牌方向不是垂直的,而是呈锐角夹角的,从送牌装置出来的麻将牌需要转动一定角度后才能被推入平推上牌装置的储牌槽(承牌板上),而推牌装置中的推牌头是沿平推上牌装置的进牌方向(承牌板长度方向)实施直线移动推牌,这样就容易导致推牌不畅或卡牌。
另外,托牌板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上牌凸轮和上牌曲柄,托牌板底部通过两个导向杆与上牌座上下滑动连接,托牌板底部两侧各设一个上牌凸轮,平推上牌电机通过驱动两个上牌曲柄转动并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运动配合从而驱动托牌板上下升降。现有技术中,上牌凸轮底部位置较低,上牌曲柄安装位置较低,上牌曲柄循环转动,这些导致平推上牌装置过于侵占洗牌空间,导致洗牌效率降低,洗牌噪音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减少上牌凸轮和上牌曲柄对洗牌空间的侵占。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上牌凸轮(713)和上牌曲柄(714),托牌板(71)底部通过两个导向杆与上牌座(70)上下滑动连接,托牌板(71)底部两侧各设一个上牌凸轮(713),平推上牌电机(76)通过驱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并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运动配合从而驱动托牌板(71)上下升降;还包括安装在上牌座(70)内侧的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连杆
(719)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啮合传动,其中一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与平推上牌电机(76)传动连接,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与上牌座(70)铰接从而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个摆动端与上牌连杆(719)的一端铰接,上牌连杆(719)的另一端与上牌曲柄(714)铰接,上牌曲柄(714)安装在上牌座(70)的上部并靠近承牌板(72);平推上牌电机(76)驱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转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分别通过滚轮驱动两个凸轮传动件(717)摆动从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通过两个上牌连杆(719)带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两个上牌曲柄(714)的摆动端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的凸轮槽配合从而带动托牌板(71)升降。这样,上牌凸轮的体积较小,上牌曲柄的安装位置和活动位置较高并且采取间歇性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少侵占洗牌空间,还可以加大洗牌盘的直径,增加洗牌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洗牌效率,还能减少麻将牌在洗牌盘上相互撞击的几率,达到减小洗牌噪音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传动件(717)为片状,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上牌传动齿轮(716)上滚轮活动配合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相对设置,凸轮传动件(717)的另一个摆动端连接拉簧(718),该拉簧(718)赋予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摆动端相互靠近的趋势。
或者优选,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上设有封闭式凸轮槽(7172),上牌传动齿轮(716)上的滚轮在该封闭式凸轮槽(7172)内活动。这样不需要拉簧(718),上牌传动齿轮(716)可以独立带动凸轮传动件(717)往复摆动;省去了拉簧(718),降低了成本,并且传动更加可靠稳定。
作为优选,两个上牌曲柄(714)、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连杆(719)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均呈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托牌板(71)底部固定有两个上牌导向杆,托牌板(71)沿上牌导向杆上下升降,与上牌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上牌座(70)上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两个上牌导向杆,上牌导向杆上滑动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托牌板(7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一种麻将机的平推上牌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
一种麻将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平推上牌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采用上牌传动齿轮、上牌连杆和凸轮传动件实现了上牌曲柄的间歇性运动,使得上牌凸轮的体积较小,上牌曲柄的安装位置和活动位置较高,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少侵占洗牌空间,还可以加大洗牌盘的直径,增加洗牌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洗牌效率,还能减少麻将牌在洗牌盘上相互撞击的几率,达到减小洗牌噪音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麻将机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占用空间更小,效率更高,运行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底板和一方平推上牌装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等待接第一张麻将牌,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等待接第一张麻将牌,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等待接第一张麻将牌,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接第一张麻将牌,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等待接第二张麻将牌,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等待接第二张麻将牌,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等待接第二张麻将牌,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接第二张麻将牌,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上升等待推牌,侧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上升等待推牌,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实施推牌,侧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实施推牌,立体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实施推牌,俯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完成推牌,承牌块复位,俯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完成推牌,承牌块复位,立体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完成推牌,推牌头复位,俯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推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完成推牌,推牌头复位,立体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爆炸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立体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下降中,立体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下降中,侧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立体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侧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升起中,立体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升起中,侧视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立体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动作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侧视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
图37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
图39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
图40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
图42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
图43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
图45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
图46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托牌板升降驱动示意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托牌板升起到位);
图48是本实用新型平推上牌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托牌板下降到位)。
附图标记:
1、底板;2、洗牌大盘;3、挡牌架;31、挡牌部;4、桌面板;41、上牌口;42、放牌口;5、送牌装置;6、推牌装置;61、承牌块;610、承牌块延伸臂;611、升降滑块;612、升降滑块导向件;613、摆杆;62、推牌头;620、推牌摆臂;63、挡牌块;64、第一推牌壳体;641、过渡台;65、第二推牌壳体;66、送牌检测装置;67、支架;68、推牌电机;69、推牌曲线轮;7、平推上牌装置;70、上牌座;71、托牌板;711、第一过渡支撑件;712、第二过渡支撑件;713、上牌凸轮;714、上牌曲柄;715、上牌齿条;7151、上牌齿条导向件;7152、传动连接件;716、上牌传动齿轮;717、凸轮传动件;7171、开放式凸轮槽;7172、封闭式凸轮槽;718、拉簧;719、上牌连杆;72、承牌板;73、推牌板;731、平推滑块;7311、平推滑块导向件;732、平推凸轮;733、平推连杆;7331、传动摆杆;74、过渡板;741、扭簧;7410、扭簧座;75、外侧挡件;76、平推上牌电机;100、麻将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表述方便,以麻将机的中央为“内”,以麻将机的四周为“外”。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麻将机,包括位于机架底板1中央的洗牌大盘2、刮牌器和中心升降装置,围绕洗牌大盘2四周设置有四组拾牌搬运系统,所述拾牌搬运系统包括用于从洗牌大盘上一个个拾取麻将牌并送出的送牌装置5、用于将排好的多墩麻将牌一次性送上麻将机桌面的平推上牌装置7和用于将送牌装置5送出的麻将牌推至平推上牌装置7中的推牌装置6。
送牌装置5,一般包括送牌壳体,送牌壳体内设有移送麻将牌的送牌通道,送牌通道进牌口处设有吸牌轮,送牌通道内设有由送牌电机驱动的输送带,送牌通道的出牌口外设置所述推牌装置6;相邻的两个送牌装置5之间通过连接壁过渡衔接,四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四个送牌装置5分别通过四个连接壁首尾连接形成一个送牌围框,该送牌围框围绕洗牌大盘2设置,送牌装置5的进牌口位于该送牌围框的内侧壁上,送牌装置5的出牌口位于该送牌围框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送牌通道可以选用传统的直线形通道,也可以选用弧形送牌通道。为了保证麻将牌输送可靠性,优选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高度不低于送牌通道的进牌口高度。送牌装置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213965119U、CN105363195A、CN105413161A、CN106492454A、CN106669142A、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
推牌装置6,包括用于承接送牌装置5送出的麻将牌的承牌块61和用于将承牌块61上的麻将牌推送至平推上牌装置7的推牌头62,承牌块61和推牌头62由推牌电机68驱动。推牌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1906453U、CN201949619U、CN103861280A、CN112023390A和CN204699375U等专利文献。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中的推牌装置的推牌头都是采用直线移动推牌,而在平推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结构中,送牌装置的出牌方向和平推上牌装置的进牌方向不是垂直的,而是呈锐角夹角的,从送牌装置出来的麻将牌需要转动一定角度后才能被推入平推上牌装置的储牌槽(承牌板上),这样推牌装置中的推牌头是沿平推上牌装置的进牌方向(承牌板长度方向)实施直线移动推牌,就容易导致推牌不畅或卡牌。
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推牌装置采用摆动式推牌头。如图5和图6所示的推牌装置,包括推牌壳体,推牌壳体上安装推牌电机68,推牌壳体内设有推牌传动机构,推牌壳体外部设有承牌块61和推牌头62,推牌电机68通过推牌传动机构驱动承牌块61上下升降实现麻将牌的叠摞,推牌电机68通过推牌传动机构驱动推牌头62绕特定轴线往复水平摆动从而将叠好的麻将牌从承牌块61上推出,该特定轴线竖直设置在承牌块61的外侧并沿送牌装置5的出牌方向设置。这样,采用摆动式推牌头更加适合平推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的送牌装置和平推上牌装置的布局,推牌顺畅稳定不卡牌。
进一步优选,推牌头62具有至少两个推牌部位:当推牌头62开始推动承牌块61上的麻将牌时,第一推牌部位先与麻将牌接触;当推牌头62将麻将牌推上承牌板72时,第二推牌部位与麻将牌接触,或者第一推牌部位和第二推牌部位同时与麻将牌接触。这里的推牌部位可以是与上下两个麻将牌形成面接触或线接触的推牌部,本实施例优选,第一推牌部位为与上下两个麻将牌形成线接触的推牌部,例如,推牌头62的推牌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两个平面,两个平面距离所述特定轴线的距离不同:当推牌头62开始推动承牌块61上的麻将牌时,两个平面的连接处或者第一平面先与麻将牌接触;当推牌头62将麻将牌推上承牌板72时,第二平面与麻将牌接触。这样,不仅可以先将麻将牌转向,以便将麻将牌更加顺畅推入平推上牌装置的储牌槽(由承牌板及其内外两侧挡壁形成),而且,可以避免推牌头与麻将牌直接面接触碰撞产生较大噪音,还可以麻将牌与储牌槽进口处挡壁碰撞产生噪音或造成卡牌,同时可以减小推牌头的摆动范围避免其与承牌块上的麻将牌产生干涉。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推牌传动机构包括推牌曲线轮69、升降滑块611、摆杆613和推牌摆臂620,推牌电机68驱动推牌曲线轮69转动,摆杆613的一端与升降滑块611活动连接,推牌壳体外部的承牌块61通过承牌块延伸臂610与推牌壳体内的升降滑块611固定连接,摆杆613的另一端与推牌壳体铰接,摆杆613由推牌曲线轮69驱动上下摆动从而带动升降滑块611及承牌块61上下升降;推牌壳体外部的推牌头62固定在推牌摆臂620的一端,推牌摆臂620的另一端与推牌壳体铰接,推牌摆臂620由推牌曲线轮69驱动水平摆动从而带动推牌头62绕特定轴线往复水平摆动。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省略了平移滑块组件,零部件更少,节约成本,方便组装,运行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优选,推牌摆臂620位于推牌壳体的上方并通过活动连接件穿过推牌壳体上的开孔与推牌壳体内的推牌曲线轮69活动连接。这样,推牌壳体体积更小,结构更加合理,安装更加方便,成本更低。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是安装在推牌摆臂620上的导轮,推牌曲线轮69的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轮活动配合的曲线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连接件也可以是滑动设置在推牌壳体上的滑块,该滑块的上端与推牌摆臂620活动配合,该滑块的下端与推牌曲线轮69活动配合。
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推牌壳体包括第一推牌壳体64和第二推牌壳体65,第一推牌壳体64和第二推牌壳体65呈相对配合固定连接,推牌曲线轮69安装在第一推牌壳体64和第二推牌壳体65之间,推牌电机68安装在第一推牌壳体64上,第二推牌壳体65上固定有支架67,送牌装置5的出牌口和第二推牌壳体65分别位于承牌块61的内外两侧,支架67和第一推牌壳体64分别位于承牌块61的前后两侧,推牌头62绕特定轴线前后摆动实施推牌,第一推牌壳体64顶部设有与平推上牌装置7中的承牌板72过渡衔接的过渡台641。这样,推牌装置结构更加合理,装配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摆杆613的中部安装有滚轮,推牌曲线轮69的端面上设置有与该滚轮活动配合的曲线槽,推牌壳体内部设有升降滑块导向件612,升降滑块611沿升降滑块导向件612上下升降;升降滑块611和升降滑块导向件612设置在推牌壳体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滑块611也可以设置在推牌壳体外部,通过摆杆613与推牌曲线轮69连接。
本实施例中,推牌壳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推牌次数的计数检测装置;所述承牌块61附近设有用于检测送牌装置的出牌口是否有送出麻将牌至承牌块61上的送牌检测装置66。本实施例优选,在支架67上设置所述送牌检测装置66。计数检测装置和送牌检测装置均优选为光眼。
本实施例推牌装置6的推牌过程如下:
初始位置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推牌头62位于靠近承牌板72的一侧,以避免推牌头62对托牌板71升降造成干涉;如图10所示,承牌块61在第一位置接第一张麻将牌,再下降至第二位置接第二张麻将牌,推牌头62移动至远离承牌板72的一侧,如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然后,如图15和图16所示,承牌块61上升至承牌板72高度;如图17、图18、图19、图20和图21,再由推牌头62将一墩麻将牌100经由过渡台641推上承牌板72,承牌块61下降复位准备接下一张麻将牌;最后,如图22和图23所示,推牌头62复位,等待推下一墩麻将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承牌块61还可以是不升降的,即推牌装置6不具有叠牌功能,仅具有推牌功能,推牌电机68仅通过推牌曲线轮69带动推牌头62平移推牌或绕特定轴线往复水平摆动推牌。
平推上牌装置7,包括用于承接排列多墩麻将牌的承牌板72、用于将多墩麻将牌一次性送上桌面的托牌板71和用于将承牌板72上的多墩麻将牌推至托牌板71上的推牌板73,承牌板72设置在上牌座70上,托牌板71位于承牌板72的内侧,推牌板73位于承牌板72的外侧并从外向内推牌,承牌板72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为进牌口,该进牌口外设置推牌装置6的承牌块61,上牌座70内设有上牌传动机构,平推上牌电机76通过上牌传动机构驱动推牌板73平移推牌和托牌板71升降上牌。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麻将机桌面板4上设有四个上牌口41和中央放牌口42,四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四个托牌板71分别与四个上牌口41相配合,当托牌板71升起时,托牌板71填充至上牌口41并与桌面板4齐平。托牌板71位于送牌围框的上方,承牌板72位于送牌围框的外侧。同组拾牌搬运系统中,推牌装置6的承牌块61位于送牌装置5和平推上牌装置7的衔接处,推牌装置6的推牌头62位于承牌块61的上方并绕特定轴线往复水平摆动实施推牌,该特定轴线沿送牌装置5的出牌方向设置并位于承牌块61的外侧,送牌装置5的出牌方向和平推上牌装置7的进牌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65°~85°(进一步优选为70°~79°),平推上牌装置7的推牌板73的推牌方向与其相邻侧的桌面板4侧边之间的夹角C为65°~80°(优选为77°),送牌装置5的出牌方向与其相邻侧的桌面板4侧边之间的夹角D为0°~5°(优选为0°)。这样,一方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平推上牌装置7的托牌板71位于相邻方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送牌装置5的上方,并且相对于公开号为CN209645828U、CN109381855A和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公开的平推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送牌装置5和平推上牌装置7之间的夹角更大、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同样尺寸规格的麻将机,洗牌大盘及送牌围框可以做更大,可以玩更大尺寸的麻将牌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牌传动机构包括托牌板71的升降驱动机构和推牌板73的平推驱动机构。
托牌板71的升降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如公开号为CN209645828U、CN213527413U、CN109381855A和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一般来说,托牌板71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上牌凸轮713和上牌曲柄714,托牌板71底部通过两个导向杆与上牌座70上下滑动连接,托牌板71底部两侧各设一个上牌凸轮713,平推上牌电机76通过驱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并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运动配合从而驱动托牌板71上下升降。
现有技术中,上牌凸轮713底部位置较低,上牌曲柄714安装位置较低,上牌曲柄714循环转动,这些导致平推上牌装置过于侵占洗牌空间,导致洗牌效率降低,洗牌噪音大。
因此,平推上牌电机76和上牌曲柄714之间的传动结构,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下述几种实施方式:
1、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4、图35和图36所示,还包括安装在上牌座70内侧的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齿条715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啮合传动,其中一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与平推上牌电机76传动连接,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与上牌座70铰接从而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个摆动端与上牌齿条715的一端活动连接,凸轮传动件717的另一个摆动端连接拉簧718,该拉簧718赋予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摆动端相互靠近的趋势,上牌齿条715通过上牌齿条导向件7151与上牌座70直线滑动连接,上牌曲柄714安装在上牌座70的上部并靠近承牌板72,上牌曲柄714通过齿轮与上牌齿条715啮合传动;平推上牌电机76驱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转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分别通过滚轮驱动两个凸轮传动件717摆动从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带动两个上牌齿条715直线滑动,两个上牌齿条715分别带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两个上牌曲柄714的摆动端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的凸轮槽配合从而带动托牌板71升降;其中,所述凸轮传动件717为片状,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上牌传动齿轮716配合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这样,上牌凸轮713的体积较小,上牌曲柄714的安装位置和活动位置较高并且采取间歇性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少侵占洗牌空间,还可以加大洗牌盘的直径,增加洗牌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洗牌效率,还能减少麻将牌在洗牌盘上相互撞击的几率,达到减小洗牌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相对设置;两个上牌曲柄714、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齿条715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均呈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牌齿条导向件7151为套设在上牌齿条715外面的导向滑套,该导向滑套固定在上牌座70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牌齿条715通过腰形孔与凸轮传动件717上的滚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牌曲柄714上设有弧形齿轮,该弧形齿轮与上牌齿条715啮合传动。
进一步优选,托牌板71底部固定有两个上牌导向杆,托牌板71沿上牌导向杆上下升降,与上牌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牌导向杆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导向套与托牌板7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2、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37、图38和图39所示,还包括安装在上牌座70内侧的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连杆719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啮合传动,其中一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与平推上牌电机76传动连接,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与上牌座70铰接从而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个摆动端与上牌连杆719的一端铰接,上牌连杆719的另一端与上牌曲柄714铰接,上牌曲柄714安装在上牌座70的上部并靠近承牌板72,凸轮传动件717的另一个摆动端连接拉簧718,该拉簧718赋予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摆动端相互靠近的趋势;平推上牌电机76驱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转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分别通过滚轮驱动两个凸轮传动件717摆动从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通过两个上牌连杆719带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两个上牌曲柄714的摆动端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的凸轮槽配合从而带动托牌板71升降;其中,所述凸轮传动件717为片状,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上牌传动齿轮716配合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这样,上牌凸轮713的体积较小,上牌曲柄714的安装位置和活动位置较高并且采取间歇性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少侵占洗牌空间,还可以加大洗牌盘的直径,增加洗牌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洗牌效率,还能减少麻将牌在洗牌盘上相互撞击的几率,达到减小洗牌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相对设置;两个上牌曲柄714、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连杆719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均呈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托牌板71底部固定有两个上牌导向杆,托牌板71沿上牌导向杆上下升降,与上牌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牌导向杆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导向套与托牌板7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3、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40、图41和图42所示,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仅在于: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上设置了封闭式凸轮槽7172(弧形孔),这样不需要拉簧718,上牌传动齿轮716可以独立带动凸轮传动件717往复摆动;省去了拉簧718,降低了成本,并且传动更加可靠稳定。其他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
4、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43、图44和图45所示,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仅在于: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上设置了封闭式凸轮槽7172(弧形孔),这样不需要拉簧718,上牌传动齿轮716可以独立带动凸轮传动件717往复摆动。省去了拉簧718,降低了成本,并且传动更加可靠稳定。其他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同。
5、第五种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还包括安装在上牌座70内侧的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和两个上牌齿条715,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啮合传动,其中一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与平推上牌电机76传动连接,两个上牌齿条715分别通过上牌齿条导向件7151与上牌座70直线滑动连接,两个上牌齿条715通过一个传动连接件715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从而两者实现同步运动,上牌曲柄714安装在上牌座70的上部并靠近承牌板72,上牌曲柄714通过齿轮与上牌齿条715啮合传动;平推上牌电机76驱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转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分别驱动传动连接件7152往复移动从而两个上牌齿条715分别带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两个上牌曲柄714的摆动端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的凸轮槽配合从而带动托牌板71升降;其中,所述传动连接件7152为片状,传动连接件715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与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配合的凸轮轮廓曲线。这样,上牌凸轮713的体积较小,上牌曲柄714的安装位置和活动位置较高并且采取间歇性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少侵占洗牌空间,还可以加大洗牌盘的直径,增加洗牌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洗牌效率,还能减少麻将牌在洗牌盘上相互撞击的几率,达到减小洗牌噪音的效果。并且,相对于前几种实施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更小。
进一步优选,一个上牌齿条715安装在一个上牌曲柄714的上方,另一个上牌齿条715安装在另一个上牌曲柄714的下方。或者优选,两个上牌曲柄714、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和两个上牌齿条71均呈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牌齿条导向件7151为导向杆,上牌齿条715套设在该导向杆外面并沿导向杆直线滑动,该导向杆固定在上牌座70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牌曲柄714上设有弧形齿轮,该弧形齿轮与上牌齿条715啮合传动。
进一步优选,托牌板71底部固定有两个上牌导向杆,托牌板71沿上牌导向杆上下升降,与上牌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牌导向杆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导向套与托牌板7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推牌板73的平推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207627889U、CN206577363U、CN209679477U、CN109381855A和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本实施例优选,推牌板73的平推驱动机构包括平推滑块731、平推凸轮732和平推连杆733,平推滑块731沿平推滑块导向件7311在上牌座70上前后滑动,推牌板73固定在平推滑块731上,平推连杆733的上端与平推滑块731活动连接,平推连杆733的下端与上牌座70铰接,平推连杆733的转轴上固定有传动摆杆7331,传动摆杆7331的摆动端通过滚轮与平推凸轮732活动配合,平推上牌电机76通过平推凸轮732、平推连杆733驱动平推滑块731前后滑动实施推牌。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推连杆733为双连杆结构,该双连杆下端与上牌座70铰接,该双连杆的上端为摆动端分别与平推滑块731的两侧活动连接。
为了避免平推上牌时麻将牌被推牌板73推出托牌板71掉落至洗牌大盘或卡死,如图1至图3所示,优选在四方托牌板71的内侧设有挡牌架3,挡牌架3具有靠近托牌板71内侧边缘的挡牌部31,该挡牌部31用于阻止托牌板71上的麻将牌继续向内移动,挡牌架3固定在送牌围框上方。并且优选,四方挡牌架3一体成型呈风车状,这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四方一体的挡牌架设有中央大孔,中心升降装置设置其中,挡牌架3不仅可以阻止麻将牌掉落,而且可以对桌面板4形成有效支撑。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推牌壳体上设置有挡牌块63,推牌头62的前面为推牌面,推牌头62后面为挡牌面,推牌头62具有至少两个停留位置:在第一停留位置时,推牌头62位于承牌块61的后侧(推牌头62和平推上牌装置中的承牌板72分别位于承牌块61的前后两侧),推牌头62能够将承牌块61上的麻将牌向前推送至本方平推上牌装置的承牌板72上;在第二停留位置时,推牌头62位于承牌块61的上方或前侧,推牌头62与挡牌块63对齐配合以在相邻方平推上牌装置推牌时阻止麻将牌移出托牌板71。这样,在托牌板71升起状态时,推牌头62可以进出托牌板71下方空间实施推牌;在托牌板71下降状态时,推牌头62位于托牌板71的内侧,推牌头62与挡牌块63及挡牌架3的挡牌部31一起排成一排以阻止麻将牌从托牌板71上掉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
承牌板72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9381855等专利文献公开的结构,将承牌板72固定在上牌座70的上部或者在上牌座70上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如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采用承牌板72进行上下升降,以降低推牌装置6中承牌块61的升降跨度,提高叠推牌效率和稳定性。这样,所述上牌传动机构还包括承牌板72的升降驱动机构,如图47至图48所示,承牌板72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牌曲柄和升牌支撑架,承牌板72底部通过升牌导向轴和升牌导向轴座与上牌座70上下滑动连接,承牌板72底部两侧设置两个升牌支撑架,升牌支撑架底部设有升牌凸轮曲线,平推上牌电机76通过升牌曲柄顶推升牌支撑架从而带动承牌板72升降。本实施例中,承牌板72具有至少两个停留位置:在第一停留位置低位时,承牌板72承接推牌装置6推送的叠成一墩的两张麻将牌;在第二停留位置高位时,推牌板73将承牌板72上排列好的多墩麻将牌推送至托牌板71上。这样,承牌板72下降至低位承接推牌装置6中的推送过来的麻将牌,平推上牌时,承牌板72再上升至高位将麻将牌推送至托牌板71上,大大降低了推牌装置6中承牌块61的升降跨度(一张麻将牌的厚度左右),提高了叠推牌效率和稳定性。并且优选,承牌板72的内侧设有内侧挡壁,承牌板72的外侧设有外侧挡壁,内侧挡壁和外侧挡壁与上牌座70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当承牌板72向上升起时其高度高于内侧挡壁,这样可以避免承牌板72上的麻将牌混乱掉落。并且优选,承牌板72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另一端(与进牌口相对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固定在上牌座70或者承牌板72上。该挡板同时遮挡托牌板7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牌传动机构采用一个平推上牌电机76驱动托牌板71、承牌板72和推牌板73,实现升牌、推牌和上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具有上述能够升降的承牌板72的平推上牌装置7还可以与推送单张麻将牌的推牌装置6组合,这样,该承牌板72具有至少三个停留位置:在第一停留位置时,承牌板72承接推牌装置6推送的单张麻将牌并排列形成第一层麻将牌;在第二停留位置时,承牌板72承接推牌装置6推送的单张麻将牌并排列形成第二层麻将牌;在第三停留位置时,推牌板73将承牌板72上排列好的多墩麻将牌推送至托牌板71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具有上述能够升降的承牌板72的平推上牌装置7,还可以采用分阶段上牌,例如在承牌板72上存储三层麻将牌,上牌时,托牌板71下降至底,推牌板73先将最上一层麻将牌推送至托牌板71上,托牌板71向上升起将麻将牌送至桌面上,待玩家将麻将牌取走后,托牌板71再下降,推牌板73将剩下两层麻将牌推送至托牌板71上,托牌板71向上升起将麻将牌送至桌面上。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645828U、CN109381855A和CN112023390A等专利文献公开的平推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呈风车形倾斜摆放的四方牌墙相对于斜坡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的四方牌墙更加靠外,一般还是需要玩家手动将麻将牌墙推进去一点才适合玩家打牌,仍旧会给玩家造成不便。因此优选,将麻将牌墙向内推进,与斜坡上牌式风车形麻将机的麻将牌墙位置差不多,这样玩家就不需要再推牌。
一种实施方案是,托牌板71及其驱动机构采用现有技术结构,托牌板71向内延伸拓宽,托牌板71的宽度大于麻将牌墙的宽度,即托牌板71上形成用于摆放麻将牌墙的承托区域和位于承托区域外侧不摆放麻将牌墙的过渡区域,过渡区域仅在推牌板73推牌时衔接承牌板72并供麻将牌墙推移通过。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在桌面板上设置宽大的上牌口和托牌板影响麻将机美观,其次,四个宽大的上牌口会导致桌面板镂空面积大强度低易变形,然后,为了避免托牌板71底部的升降组件(包括导向杆、上牌曲柄和上牌凸轮等)过多侵占洗牌空间,该升降组件对托牌板71的支撑位置一般在麻将牌墙的外侧,这样会导致托牌板支撑不平衡,不够稳固,容易造成托牌板松动,影响麻将机使用寿命。当然,后两个问题通过改进材料、增设加强件或加强结构都是可以解决的,因此,该实施方式可用于对麻将机美观要求不高的场合。
另一种实施方案是,托牌板71的宽度不变,将托牌板71的位置向内移动,托牌板71下降至底时,在托牌板71和承牌板72之间设置一个过渡板74,以在推牌板73推牌时衔接承牌板72和托牌板71并供麻将牌墙推移通过。其中,过渡板74安装在托牌板71、承牌板72或者上牌座70上。过渡板74可以固定或者一体成型在承牌板72或者上牌座70上。
本实施例优选,如图24、图25、图34、图37、图40、图43、图47和图48所示,过渡板74与承牌板72或者上牌座70的内侧铰接从而过渡板74能够竖起或者放平。这样,当平推上牌装置7储牌时,如图25所示,过渡板74呈竖起状态从而作为承牌板72的内侧挡壁以避免麻将牌从承牌板72上掉落;当平推上牌装置7推牌时,如图26和图27所示,托牌板71下降,过渡板74放平,推牌板73向内推动麻将牌墙;如图28和图29所示,过渡板74呈放平状态形成可麻将牌墙推移通过的过渡区域;如图30和图31所示,推牌板73将麻将牌墙推至托牌板71上后复位,过渡板74竖起复位;如图32和图33所示,托牌板71将麻将牌墙升上麻将机桌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可靠。
进一步优选,过渡板74通过弹性件赋予过渡板74向上竖起的趋势。这样过渡板在不受外力状态下呈竖起状态,并采用推牌受压放平,不仅可以避免过渡板74与托牌板71产生干涉,而且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支撑件对过渡板进行支撑。所述弹性件可以是拉簧、扭簧或弹性顶杆等,但优选是套设在过渡板74铰接轴上的扭簧。
本实施例优选,过渡板74通过弹性件赋予过渡板74放平的趋势。这样过渡板在不受外力状态下为放平状态,降低了电机推牌负荷,减少了推牌碰撞噪音,但是需要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或支撑件对过渡板进行支撑。所述弹性件可以是拉簧、扭簧或弹性顶杆等,但优选是套设在过渡板74铰接轴上的扭簧。
进一步优选,托牌板71的外侧设有第一过渡支撑件711,第一过渡支撑件711水平设置并低于托牌板71的顶面从而与托牌板71形成台阶;当托牌板71下降至底过渡板74放平时,第一过渡支撑件711对过渡板74形成支撑;当托牌板71升起至顶时,第一过渡支撑件711能够与桌面板4形成支撑。这样,第一过渡支撑件711不仅能够支撑过渡板74,而且能够与桌面板4底部形成支撑从而提高托牌板的稳固性,避免松动影响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所述第一过渡支撑件711可以是整板状,也可以是由多个小支撑板构成,可以是独立部件与托牌板71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与托牌板71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优选,第一过渡支撑件711是与托牌板71一体成型的整板状,支撑更加牢固可靠。更优选,托牌板71的升降导向部件(导向杆或者导向套)设置在第一过渡支撑件711上,托牌板71的上牌凸轮713设置在托牌板71底部,这样可以更加均衡稳固的支撑托牌板71及其上的麻将牌墙,进一步避免托牌板71松动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第一过渡支撑件711的外侧设有第二过渡支撑件712,第二过渡支撑件712竖直设置并与第一过渡支撑件71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当过渡板74竖起托牌板71升起时,第二过渡支撑件712对过渡板74形成内侧限位。这样不仅可以对过渡板74形成可靠的限位阻挡,而且可以避免过渡板74向内翻转对托牌板71升降形成干扰。所述第一过渡支撑件711可以是整板状,但是优选由至少两个小支撑板构成。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渡板74也可以活动设置在托牌板71底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47和图48所示,在承牌板72能够升降的平推上牌装置7上,过渡板74也可以活动设置在承牌板72的内侧挡壁顶部,该内侧挡壁与上牌座70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的麻将牌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送牌;送牌装置5从洗牌大盘2上拾取麻将牌100并将其送至推牌装置6;
2)叠推牌;推牌装置6的承牌块61在第一停留位置承接送牌装置5送出的一张麻将牌;承牌块61下降至第二停留位置承接送牌装置5送出的另一张麻将牌;承牌块61上升至第三位置并由推牌头62将叠成一墩的两张麻将牌推送至平推上牌装置7的承牌板72上,然后承牌块61和推牌头62复位;
3)重复上述步骤2),直至平推上牌装置7的承牌板72上排列好所需的多墩麻将牌(麻将牌墙);
4)平推上牌;收到上牌指令后,平推上牌装置7的托牌板71从桌面下降至低位,推牌板73将承牌板72上的多墩麻将牌(麻将牌墙)经由过渡板74推至托牌板71上;托牌板71上升至桌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2)中,推牌装置6的承牌块61的第一停留位置和第三停留位置为同一高度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推牌装置6的承牌块61在第一停留位置低于第三停留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上述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也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实用新型记载的技术方案也包括上述描述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以单独或者组合的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删除部分特征、增加特征或重新进行特征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上牌凸轮(713)和上牌曲柄(714),托牌板(71)底部通过两个导向杆与上牌座(70)上下滑动连接,托牌板(71)底部两侧各设一个上牌凸轮(713),平推上牌电机(76)通过驱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并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运动配合从而驱动托牌板(71)上下升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牌座(70)内侧的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连杆(719)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啮合传动,其中一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与平推上牌电机(76)传动连接,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与上牌座(70)铰接从而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个摆动端与上牌连杆(719)的一端铰接,上牌连杆(719)的另一端与上牌曲柄(714)铰接,上牌曲柄(714)安装在上牌座(70)的上部并靠近承牌板(72);平推上牌电机(76)驱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转动,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分别通过滚轮驱动两个凸轮传动件(717)摆动从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分别通过两个上牌连杆(719)带动两个上牌曲柄(714)转动,两个上牌曲柄(714)的摆动端分别与两个上牌凸轮(713)的凸轮槽配合从而带动托牌板(71)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传动件(717)为片状,凸轮传动件(717)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上牌传动齿轮(716)上滚轮活动配合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开放式凸轮槽(7171)相对设置,凸轮传动件(717)的另一个摆动端连接拉簧(718),该拉簧(718)赋予两个凸轮传动件(717)的摆动端相互靠近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凸轮传动件(717)上设有封闭式凸轮槽(7172),上牌传动齿轮(716)上的滚轮在该封闭式凸轮槽(7172)内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上牌曲柄(714)、两个上牌传动齿轮(716)、两个上牌连杆(719)和两个凸轮传动件(717)均呈左右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托牌板(71)底部固定有两个上牌导向杆,托牌板(71)沿上牌导向杆上下升降,与上牌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与上牌座(7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牌座(70)上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两个上牌导向杆,上牌导向杆上滑动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托牌板(7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7.一种麻将机的平推上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托牌板升降驱动机构。
8.一种麻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麻将机的平推上牌装置。
CN202122823441.XU 2021-11-17 2021-11-17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Active CN217430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3441.XU CN217430791U (zh) 2021-11-17 2021-11-17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3441.XU CN217430791U (zh) 2021-11-17 2021-11-17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0791U true CN217430791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3441.XU Active CN217430791U (zh) 2021-11-17 2021-11-17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0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5215B (zh) 一种麻将机的斜坡出牌装置和上牌方法
CN106492454B (zh) 麻将机和麻将牌整理方法
CN211798743U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107519637B (zh) 麻将机及其上牌方法
CN106215413B (zh) 麻将机及其斜坡出牌装置
CN106422308B (zh) 麻将机和拾牌搬运系统、控制方法
CN217430791U (zh) 托牌板升降机构、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CN217430795U (zh) 麻将机及其平推上牌装置和托牌板升降机构
CN217430794U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217430792U (zh) 麻将机及其平推上牌装置
CN106215412B (zh) 一种麻将机及其推牌系统
CN217430793U (zh) 麻将机及其推牌装置
CN216755368U (zh) 一种麻将机
CN216934683U (zh) 麻将机及其托牌板升降机构
CN114146398A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和麻将牌整理方法
CN114146397A (zh) 麻将机及其推牌装置和推牌方法
CN114146396A (zh) 麻将机及其平推上牌装置和上牌方法
CN114146399A (zh) 一种麻将机
CN106075896B (zh) 麻将机及其推牌系统
CN106075897B (zh) 麻将机及其上牌组件、上牌驱动机构
CN106390441B (zh) 一种麻将机及其斜坡出牌装置
CN106422312B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控制方法
CN116135271A (zh) 平推上牌装置和麻将机
CN110404247B (zh) 一种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
CN107281746B (zh) 麻将机的拾牌搬运系统和上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