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0316U -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0316U
CN218650316U CN202222398845.3U CN202222398845U CN218650316U CN 218650316 U CN218650316 U CN 218650316U CN 202222398845 U CN202222398845 U CN 202222398845U CN 218650316 U CN218650316 U CN 21865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oil
heat
layer
conduc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88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
林云燕
刘光烜
陈家太
周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88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孔导油层、多孔导热层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所述多孔导油层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孔导热层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芯采用三层结构,且该三层结构的孔径逐渐减小,使得电子烟雾化芯不仅能够从导油棉上快速地吸油,而且能够有效利用热量,并降低传递至导油棉上的热量,使得导油棉不容易烧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Description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蒸汽烟、气雾发生装置等,其主要用于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模拟吸烟感觉,以供戒烟或替代香烟使用。
电子烟雾化芯是电子烟雾化器的核心组件,电子烟雾化芯中的发热体是电热转化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加热烟油(烟膏)产生烟雾。目前电子烟雾化芯一般采用导油棉和发热网作为发热体,导油棉与发热网贴合;在使用时,导油棉吸取烟油后将烟油导至导油棉与发热网的接触面上,通过发热网发热将烟油雾化,然后导油棉再次吸取烟油补充后继续雾化。此种方式由于导油棉和发热网为直接接触,故导油棉与发热网相接触的表面温度较高,同时导油棉一般采用有机棉材质,而有机棉不耐温,故导油棉容易出现烧糊的现象。同时,导油棉和发热网的接触面积有限,发热网产生的热量只有部分传导至导油棉,从而造成热量损失,且降低了雾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芯,该电子烟雾化芯采用三层结构,且该三层结构的孔径逐渐减小,使得电子烟雾化芯不仅能够从导油棉上快速地吸油,而且能够有效利用热量,并降低传递至导油棉上的热量,使得导油棉不容易烧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孔导油层、多孔导热层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所述多孔导油层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孔导热层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多孔导油层、所述多孔导热层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多孔导油层、所述多孔导热层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密布设置于所述多孔导油层上,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密布设置于所述多孔导热层上,多个所述第三通孔密布设置于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上;所述多孔导热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多孔导油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分布密度,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上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多孔导热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分布密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多孔导热层的导热系数,所述多孔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多孔导油层的导热系数。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00-150u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30-40u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多孔导油层的厚度为0.8-1.0mm,所述多孔导热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的厚度为10-17u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多孔导油层的材质为多孔氧化铝陶瓷,所述多孔导热层的材质为多孔氮化铝陶瓷,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为多孔金属膜层。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电子烟雾化芯还包括电极块,所述电极块与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所述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外壳、储油体和导油棉,所述导油棉、所述储油体和所述电子烟雾化芯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储油体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导油棉对应所述出油孔设置并能够从所述储油腔内吸油;所述电子烟雾化芯的所述多孔导油层与所述导油棉相接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多孔导油层、所述多孔导热层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多孔导油层、所述多孔导热层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导油棉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多孔导油层套设于所述导油棉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芯,采用多孔导油层、多孔导热层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的三层结构,多孔导油层用于与导油棉接触,多孔导电发热膜层用于导电发热,多孔导油层上的第一通孔、多孔导热层上的第二通孔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上的第三通孔的孔径逐渐减小,在毛细力的作用下,电子烟雾化芯能够快速地从导油棉上吸油并对烟油进行雾化,即烟油从导油棉上依次经多孔导油层、多孔导热层向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传导。同时,该三层结构能够避免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与导油棉直接接触,进而降低传导至导油棉上的热量,使得导油棉在工作时温度较低,从而避免导油棉出现烧糊现象。而且,多孔导油层除了能够暂时储存烟油供多孔导热层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雾化外,还可以对烟油进行预热;多孔导热层能够吸收多孔导电发热膜层产生的热量,使得烟油在多孔导热层上二次雾化,故该电子烟雾化芯不仅雾化效率高,而且整体结构热量利用合理,即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烟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子烟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储油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芯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多孔导油层11用于与导油棉4接触,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具有导电发热功能。多孔导油层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1,多孔导热层12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1,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131,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121的孔径,第二通孔121的孔径大于第三通孔131的孔径。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芯1,采用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三层结构,多孔导油层11用于与导油棉4接触,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用于导电发热,多孔导油层11上的第一通孔111、多孔导热层12上的第二通孔121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的第三通孔131的孔径逐渐减小,在毛细力的作用下,电子烟雾化芯能够快速地从导油棉4上吸油并对烟油进行雾化,即烟油从导油棉4上依次经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向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传导(由于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故三者的毛细力逐渐增大)。同时,该三层结构能够避免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与导油棉4直接接触,进而降低传导至导油棉4上的热量,使得导油棉4在工作时温度较低,从而避免导油棉4出现烧糊现象。而且,多孔导油层11除了能够暂时储存烟油供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雾化外,还可以对烟油进行预热;多孔导热层12能够吸收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产生的热量,使得烟油在多孔导热层12上二次雾化,故该电子烟雾化芯1不仅雾化效率高,而且整体结构热量利用合理,即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
如图4及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均为圆筒形结构,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即多孔导油层11为最内层,多孔导热层12套设于多孔导油层11外,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套设于多孔导热层12外,从而使得三者之间紧密接触,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平板状结构、椭圆形结构或其它异形结构等,以适应不同的导油棉4形状。
如图4及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个第一通孔111密布设置于多孔导油层11上,多个第二通孔121密布设置于多孔导热层12上,多个第三通孔131密布设置于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多孔导热层12上的第二通孔121的分布密度大于多孔导油层11上的第一通孔111的分布密度,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的第三通孔131的分布密度大于多孔导热层12上的第二通孔121的分布密度,即相同的单位面积,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的第三通孔131的数量大于多孔导热层12上的第二通孔121的数量,多孔导热层12上的第二通孔121的数量大于多孔导油层11上的第一通孔111的数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导油层11的材质为多孔氧化铝陶瓷,多孔导热层12的材质为多孔氮化铝陶瓷,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为多孔金属膜层。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导热系数大于多孔导热层12的导热系数,多孔导热层12的导热系数大于多孔导油层11的导热系数。
具体地,金属材质的导热系数一般大于氮化铝陶瓷的导热系数,氮化铝陶瓷的导热系数一般大于氧化铝陶瓷的导热系数。其中,采用多孔氮化铝陶瓷的导热层12不仅能够提供支撑强度,而且其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能够均匀吸收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产生的热量,使得烟油在多孔导热层12上二次雾化;多孔导热层12采用导热性相对较好的氧化铝陶瓷,其也能够提供支撑强度,同时其不仅能够暂时储存烟油供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雾化,还可以对烟油进行预热,使得整体结构热量利用合理,这样真正传导至导油棉4上的热量将大大减少,使得导油棉4在工作时温度较低,从而避免导油棉4出现烧糊现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11的孔径为100-150um,第二通孔121的孔径为30-40u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导油层11的厚度为0.8-1.0mm,多孔导热层12的厚度为0.2-0.3mm,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厚度为10-17u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导油层11和多孔导热层12复合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而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电子烟雾化芯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制备多孔导油层11和多孔导热层12:先分别烧制多孔氮化铝陶瓷和添加有氮化铝导热纤维(含量25%以下)的多孔氧化铝陶瓷,多孔氮化铝陶瓷的孔径为30-40um,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孔径为100-150um;然后将两种陶瓷毛坯叠层后烧制成一体复合陶瓷,多孔氮化铝陶瓷的厚度为0.2-0.3mm,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厚度为0.8-1.0mm;其中,一体复合陶瓷中的多孔氮化铝陶瓷为多孔导热层12,一体复合陶瓷中的多孔氧化铝陶瓷为多孔导油层11;
S20:制备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称取镍粉、不锈钢粉或者铁铬铝钛合金粉100-150份,N-甲基-1-吡咯烷酮55-65份、聚醚砜10-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10份,将上述材料混合后球磨48h,得到金属浆料,抽真空1h;然后将金属浆料在S10步骤得到的一体复合陶瓷的多孔氮化铝陶瓷上进行多层流延,金属浆料的流延厚度为10-20微米,将上一步中金属浆料流延得到的膜带转入水中,浸泡24小时形成金属膜;然后在70-80℃环境下真空干燥8h,再在保护气氛中、800-1000℃环境下加热4-6h,将金属膜中的有机物排去,金属膜厚度为10-17微米,进而得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上述的电子烟雾化芯1。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外壳2、储油体3和导油棉4,导油棉4、储油体3和电子烟雾化芯1均设置于外壳2内。储油体3与外壳2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即储油体3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储油体3内设有储油腔31,储油体3上设有与储油腔31连通的出油孔32,导油棉4对应出油孔32设置并能够从储油腔31内吸油;电子烟雾化芯1的多孔导油层11与导油棉4相接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储油腔31用于储存烟油,导油棉4为棒状结构,导油棉4的端部通过出油孔32伸入至储油腔31内并能够从储油腔31内吸油,从而向电子烟雾化芯1供油。储油体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储油腔31,储油体3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出油孔32,导油棉4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出油孔32伸入至相对两侧的储油腔31内。
如图2及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均为圆筒形结构,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导油棉4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多孔导油层11套设于导油棉4上,从而使得多孔导油层11与导油棉4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吸嘴6,吸嘴6位于外壳2上方并与外壳2相连。储油体3内设有烟道33,电子烟雾化芯1上产生的烟雾能够经烟道33流入至吸嘴6内,以供用户吸食。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储油体3为圆柱形结构,烟道33设置于储油体3内的中部位置。
如图4及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子烟雾化芯还包括电极块14,电极块14与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电连接。电极块1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电极块14分别与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相对两侧电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电连接件5,电连接件5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电连接件5分别与两个电极块14电连接,该两个电连接件5分别用于与电源(图未示)的正负极电连接。
如图4及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极块14为L形结构,电极块14包括连接部141和延伸部142,连接部141和延伸部142连接形成L形结构。连接部141沿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与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电连接,延伸部142与电连接件5电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2的底部设有开口,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底盖21,底盖21与外壳2的底部开口连接,以对外壳2进行密封。底盖21上设有供外部空气进入外壳2内的进气孔211。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芯1,采用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三层结构,多孔导油层11用于与导油棉4接触,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用于导电发热,多孔导油层11上的第一通孔111、多孔导热层12上的第二通孔121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的第三通孔131的孔径逐渐减小,在毛细力的作用下,电子烟雾化芯能够快速地从导油棉4上吸油并对烟油进行雾化,即烟油从导油棉4上依次经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向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传导。同时,该三层结构能够避免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与导油棉4直接接触,进而降低传导至导油棉4上的热量,使得导油棉4在工作时温度较低,从而避免导油棉4出现烧糊现象。而且,多孔导油层11除了能够暂时储存烟油供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雾化外,还可以对烟油进行预热;多孔导热层12能够吸收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产生的热量,使得烟油在多孔导热层12上二次雾化,故该电子烟雾化芯1不仅雾化效率高,而且整体结构热量利用合理,即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损失。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孔导油层(11)、多孔导热层(12)和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所述多孔导油层(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1),所述多孔导热层(12)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1),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131)的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所述多孔导热层(12)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多孔导油层(11)、所述多孔导热层(12)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11)密布设置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上,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21)密布设置于所述多孔导热层(12)上,多个所述第三通孔(131)密布设置于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所述多孔导热层(12)上的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上的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分布密度,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上的所述第三通孔(131)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多孔导热层(12)上的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分布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多孔导热层(12)的导热系数,所述多孔导热层(12)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的导热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孔径为100-150um,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孔径为30-40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的厚度为0.8-1.0mm,所述多孔导热层(12)的厚度为0.2-0.3mm,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的厚度为10-17u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的材质为多孔氧化铝陶瓷,所述多孔导热层(12)的材质为多孔氮化铝陶瓷,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为多孔金属膜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芯还包括电极块(14),所述电极块(14)与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电连接。
9.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1);所述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外壳(2)、储油体(3)和导油棉(4),所述导油棉(4)、所述储油体(3)和所述电子烟雾化芯(1)均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储油体(3)内设有储油腔(31),所述储油体(3)上设有与所述储油腔(31)连通的出油孔(32),所述导油棉(4)对应所述出油孔(32)设置并能够从所述储油腔(31)内吸油;所述电子烟雾化芯(1)的所述多孔导油层(11)与所述导油棉(4)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油层(11)、所述多孔导热层(12)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多孔导油层(11)、所述多孔导热层(12)和所述多孔导电发热膜层(13)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导油棉(4)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多孔导油层(11)套设于所述导油棉(4)上。
CN202222398845.3U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Active CN21865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8845.3U CN218650316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8845.3U CN218650316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0316U true CN218650316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8845.3U Active CN218650316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0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6896B (zh) 一种复合的陶瓷雾化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5922888U (zh) 一种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式电子烟
CN109832673A (zh) 电子烟雾化器、电子烟、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2622B (zh) 一种氧化铝蜂窝陶瓷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10782901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EP3995020B1 (en) Use of organic porous material i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atomizer using organic porous material
CN113729300A (zh) 一种基于蜂窝渗透结构的发热片及包含其的电子烟
CN112006329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729299A (zh) 一种基于多孔结构的发热硅片及包含其的电子烟
JP2022521656A (ja) 蒸気化器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CN218650316U (zh)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CN110101119A (zh) 发热体和电子烟
CN217592032U (zh) 雾化芯及雾化器
US20230148668A1 (en) Atomization core, atomizer, and atomization device
CN216821765U (zh) 加热组件、热交换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736884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215381464U (zh) 电子烟雾化芯和电子烟
CN215422802U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9537488U (zh) 陶瓷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19679788U (zh) 多孔陶瓷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19537476U (zh) 发热结构和电子烟雾化器
CN216493509U (zh) 一种基于蜂窝渗透结构的发热片及包含其的电子烟
CN216165196U (zh) 一种基于多孔结构的发热硅片及包含其的电子烟
CN218474093U (zh) 电子烟雾化芯和电子烟雾化器
CN217771442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