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7312U - 一种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7312U
CN218647312U CN202222531508.7U CN202222531508U CN218647312U CN 218647312 U CN218647312 U CN 218647312U CN 202222531508 U CN202222531508 U CN 202222531508U CN 218647312 U CN218647312 U CN 218647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developing
developing cartridge
side cov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15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兵
胡亮亮
敖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i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7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7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具有感光鼓的感光鼓盒中,包括:壳体,具有显影剂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大致呈一个长条形的盒状结构;显影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送粉辊;输入齿轮;还包括杠杆、侧盖和电极,所述杠杆可接收外力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侧盖安装在所述杠杆的外侧用于防止所述杠杆脱落;所述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显影辊,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电极同时设置有作为显影辊轴承的第二轴承部和作为送粉辊轴承的第三轴承部,并且所述电极上还设置有侧盖限位凹槽,所述侧盖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侧盖限位凹槽上的被限位突起。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成像设备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诸如激光打印机和 LED 打印机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显影盒用于成像设备中。显影盒包括用于供应显影剂的显影辊。
传统的显影盒安装在鼓盒上。鼓盒包括感光鼓。当显影盒安装在鼓盒上时,感光鼓与显影辊接触。此后,其中安装有显影盒的鼓盒安装在成像设备中。
显影盒包括用于相对于感光鼓定位显影辊的构件。显影盒还包括用于向显影辊的轴提供电偏压的显影电极。此外,显影盒包括在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时接收压力的构件。然而,如果用于定位显影辊的部件、用于向显影辊的轴提供偏压的显影电极和用于在分离时接收压力的部件被分开设置,则部件的数量在显影盒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发展了该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显影盒中的部件数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更加小型化的显影盒。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具有感光鼓的感光鼓盒中,包括:
壳体,具有显影剂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大致呈一个长条形的盒状结构;
显影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
送粉辊;
输入齿轮,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还包括杠杆、侧盖和电极,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杠杆位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杠杆可接收外力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所述侧盖安装在所述杠杆的外侧用于防止所述杠杆从所述壳体上脱落;
所述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显影辊,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电极同时设置有作为显影辊轴承的第二轴承部和作为送粉辊轴承的第三轴承部,并且所述电极上还设置有侧盖限位凹槽,所述侧盖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侧盖限位凹槽中的被限位突起。
优选的,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具有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灌粉口,一个密封盖安装在所述灌粉口上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内泄漏,所述侧盖具有一个覆盖部覆盖所述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侧盖上还形成有被锁定突起,当所述显影盒安装在所述感光鼓盒中,所述被锁定突起可以被所述感光鼓盒中的锁定杠杆限制而防止所述显影盒从所述感光鼓盒中脱出,沿第一方向投影,所述被锁定突起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密封盖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杠杆可接收外力以相对于壳体移动并使得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隔开,沿着第一方向投影,所述杠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密封盖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电极通过螺钉被紧固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电极上设置有可供螺钉穿过的第一螺钉孔,所述侧盖限位凹槽和所述第一螺钉孔相邻设置。
优选的,在第二方向上,所述侧盖上与所述被限位突起的的不同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孔,所述侧盖具有桥形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被限位突起,所述第二螺钉孔、所述被限位突起和所述桥形连接部连接成桥状部。
优选的,所述侧盖上形成有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杠杆的一部分卡入由所述第一柱、所述第二柱和所述桥形连接部所围成的桥空间内,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分别位于所述杠杆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被限位突起分别位于所述杠杆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显影辊具有显影辊轴,所述显影辊轴具有第一直径部分、第二直径部分和第三直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第二直径部分和第三直径部分依次排列,并且直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部套入所述第二直径部分中以支撑所述显影辊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安装在感光鼓盒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与感光鼓盒分开设置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从第一外表面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从第二外表面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从第一外表面侧观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一外表面一侧的齿轮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一外表面一侧的齿轮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一外表面一侧沿着第一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一外表面一侧的齿轮盖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一外表面一侧的芯片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第一突起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的第二突起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的杠杆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的杠杆和侧盖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的侧盖和密封盖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沿着第一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安装在感光鼓盒中从第一外表面侧观察鼓辊处于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安装在感光鼓盒中从第一外表面侧观察鼓辊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安装在感光鼓盒中从第二外表面侧观察鼓辊处于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安装在感光鼓盒中从第二外表面侧观察鼓辊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出粉刀和加强金属架从壳体上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轴承部件和齿轮从壳体上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出粉刀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的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第二外表面一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第二外表面一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在下文中,显影盒的显影辊的延伸方向被称为“第一方向”。另外,显影盒的显影辊和搅拌器的排布方向称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交叉,优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壳体的显影剂容纳室所设置侧被定义为壳体的内侧,壳体的与显影剂容纳室相反侧被定义为壳体的外侧。
<显影盒和感光鼓盒总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显影盒和感光鼓盒的透视图。显影盒A可安装在具有感光鼓100的感光鼓盒B上。显影盒A和感光鼓盒B在成像设备中使用。成像设备的示例是激光打印机或LED打印机。
显影盒A安装在感光鼓盒B上, 然后将其安装在成像设备中。优选的,该成像设备可允许四个显影盒安装在其中。四个显影盒包含不同颜色(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显影剂。该成像设备通过使用从显影盒提供的显影剂转印在打印纸的记录面上形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显影盒可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因此,除了可以是四个以外,还可以是一个至三个,或者五个或多个。
<关于显影盒的结构>
参照图3至图23,显影盒A包括壳体1、显影辊2、送粉辊3、搅拌器10、齿轮单元、第一突起30和第二突起40。
显影辊2是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辊。显影辊2位于壳体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将显影辊2所在的一端称为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前端。显影辊轴2a是导电的,优选为金属轴。
送粉辊3是可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辊。
壳体1具有设置在其内部的显影剂容纳室15。壳体1具有第一外表面101和第二外表面102。第一外表面101位于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第二外表面102位于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一外表面101和第二外表面102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壳体1在第一外表面101和第二外表面102之间沿第一方向延伸。此外,壳体1也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显影剂容纳室15具有第一侧壁15a和第二侧壁15b,第一侧壁15a位于显影剂容纳室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第二侧壁15b位于显影剂容纳室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一侧壁15a和第二侧壁15b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第一侧壁15a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外表面101的一部分,第二侧壁102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外表面102的一部分。显影剂容纳室在第一侧壁15a和第二侧壁15b之间沿第一方向延伸。另外,显影剂容纳室15沿第二方向延伸。
齿轮单元20位于壳体1的第一外表面101上。齿轮单元20包括输入齿轮21、送粉辊齿轮22、第一惰轮23、显影辊齿轮24、第二惰轮25、搅拌器齿轮26。第一惰轮23连接显影辊齿轮24和送粉辊齿轮22,具体的,第一惰轮23同时和显影辊齿轮24和送粉辊齿轮22啮合,输入齿轮21与送粉辊齿轮22接触并啮合,送粉辊齿轮22与第一惰轮23接触并啮合,第一惰轮23与显影辊齿轮24接触并啮合。第二惰轮25连接输入齿轮21和搅拌器齿轮26,具体的,第二惰轮25同时啮合输入齿轮21和搅拌器齿轮26。为了让显影盒在第二方向上的结构尽量紧凑以减小显影盒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在第二方向上,搅拌器齿轮26的旋转轴线位于输入齿轮21的旋转轴线和第二惰轮25的旋转轴线之间,第一惰轮23的旋转轴线位于输入齿轮21的旋转轴线和显影辊齿轮24的旋转轴线之间。输入齿轮21具有驱动力接收部分21b和输入齿轮部21a,第二惰轮25具有第一齿部25a和第二齿部25b,其中第一齿部25a的直径大于第二齿部25b的直径,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齿部25a比第二齿部25b更远离第一外表面101。在第一方向上,搅拌器齿轮26位于输入齿轮部21和第一齿部25a的内侧,换句话说,在第一方向上,搅拌器齿轮26比输入齿轮部21a和第一齿部25a都要更靠近第一外表面101。一个齿轮盖17覆盖齿轮单元20,齿轮盖17和壳体1一起构成显影盒的整个外壳。齿轮盖17通过例如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到外壳的第一外表面101。多个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外表面101和齿轮盖17之间。在第二方向上,显影辊齿轮24、送粉辊齿轮22、输入齿轮21、第二惰轮25依次排列。另外,在第二方向上,显影辊齿轮24、第一惰轮23、输入齿轮21、第二惰轮25也是依次排列。一个轴承部件16,安装在第一外表面101处,轴承部件16可旋转的支撑显影辊轴2a和送粉辊轴3a,同时轴承部件16上还设置有支撑输入齿轮21的输入齿轮支撑柱16a和支撑第一惰轮23的第一惰轮支撑柱16b。
搅拌器10包括搅拌器轴11和叶片12。搅拌器轴1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叶片12从搅拌轴11向壳体1的内表面延伸或膨胀。叶片12和搅拌器轴11的一部分设置在壳体的显影剂容纳室15中。齿轮单元20中的搅拌器齿轮26连接到搅拌器轴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当搅拌器齿轮26旋转时,搅拌器轴11和叶片12围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因此显影剂在显影剂容纳室15中被旋转的叶片12搅动。
当显影盒接收驱动力时,显影剂从壳体1中的显影剂容纳室15经由送粉辊3供应到显影辊2的外周表面。此时,显影剂在送粉辊3和显影辊2之间摩擦带电。另外,电偏压施加到显影辊2的显影辊轴2a上。因此,显影剂被吸引到显影辊2的外周表面。
齿轮盖17包括沿第一方向突出的圆柱形轴环17a。输入齿轮21的动力接收部分21a容纳在轴环17a内。动力接收部分21a具有沿第一方向凹陷的接合部。接合部从齿轮盖17露出。当显影盒安装入成像设备中,成像设备的驱动轴可与该接合部啮合并驱动输入齿轮21旋转,通过输入齿轮21传递到搅拌器齿轮26、显影辊齿轮24和送粉辊齿轮22。
壳体1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与显影辊所在的前端相对的后端,在该后端设置有芯片单元60,芯片单元60包括芯片座61和芯片座盖65,芯片座盖65上具有第一孔65a,齿轮盖17上具有第二孔17c,芯片座61上具有安装在第一孔65a内的第一柱62a和安装在第二孔17c内的第二柱62b,芯片座61以可活动的方式被第一孔65a和第二孔17c支撑,芯片座61包括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4以及位于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4之间的弹性构件63,第一部分62为支撑芯片的部分,第二部分64安装在第一部分62中并相对于第一部分62可活动,弹性构件63保持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4之间被弹性撑开。
第一突起30位于壳体的齿轮盖17的外侧。在第一方向上投影,第一突起30与显影辊齿轮2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第一突起30位于齿轮盖17的外侧,换句话说,在第一方向上,齿轮盖1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显影辊齿轮24和第一突起30之间。第一突起30可以是安装在齿轮盖17上,也可以和齿轮盖17一体成型。第一突起30还包括第一导向突起30a,与感光鼓盒的第一导向支撑部110配合导向显影盒A安装。第一突起30还包括受压突起30b,受压突起30b从位于第一突起30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表面朝向壳体1外侧突出。也就是说,受压突起30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突出。在执行鼓辊分离的过程中,受压突起30b与感光鼓盒中的第一分离杆112接触,图像形成装置施加一个驱动力至感光鼓盒中的第一分离杆112,从而使得分离杆112接触受压凸起30b并施加一个力至受压凸起,使得显影盒朝向远离感光鼓方向移动,实现显影辊2与感光鼓100的分离第一突起还包括第一被迫推突起30c,第一被迫推突起30c与感光鼓盒中的第一按压构件113接触以接收迫推力保持显影辊2压力接触感光鼓100。第一突起还包括第一轴承部30d,第一轴承部30d可旋转的支撑显影辊轴2a。
第二突起40位于第二外表面102处。第二突起40与第一突起3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且分隔设置,沿第一方向上投影,第二突起40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突起3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第二突起40包括第二轴承部40a,在第一方向上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轴2a的另一个端部。第二轴承部40a与壳体1的侧壁重叠,换句话说,第二轴承40a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外表面102向壳体1的内侧延伸。第二突起40还包括第二导向突起40b,第二导向突起40b感光鼓的第二导向支撑部(图中未示出)配合导向显影盒安装,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导向突起40b和上述第一导向突起30d相对设置。第二突起40由导电树脂材质构成,第二突起40同时还作为显影盒的电极,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的电力并电传递到显影辊轴2a。第二突起40还包括第二被迫推突起40c,第二被迫推突起40c与感光鼓盒中的第二按压构件114接触以接收迫推力保持显影辊2压力接触感光鼓100。为了保持第二突起40接收按压力的稳定性,第二突起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感光鼓盒B中的第二按压构件114为导电材质,成像设备中电力部件通过感光鼓盒中的按压构件114和连接在第二按压构件114上的弹簧115和第二突起40电连接。
一个杠杆18位于第二外表面102处。壳体1的第二外表面102上形成有一个支撑柱1d,杠杆18上具有一个和支撑柱1d配合的圆形槽18a,圆形槽18a的尺寸大于支撑柱1d的尺寸,杠杆18上还形成有一个施力突起18b和作为枢转点的突柱18c,在第一方向上,圆形槽18a和施力突起18b位于杠杆的一侧,突柱18c位于杠杆18上相对的另一侧,更进一步的,在第一方向上,突柱18c从圆形槽18a的对侧突出。杠杆18活动安装在第二外表面102处,一个侧盖19安装在杠杆18的外侧用于防止杠杆18脱落。在壳体1上还设置有容纳施力突起18b的凹槽1f,该凹槽1f被第二突起40和壳体1在第二侧的侧壁围成,壳体1在凹槽1f处形成有突出肋1e,杠杆18上设置有受压部18d,在执行鼓辊分离的过程中,成像设备向受压部18d施加驱动力F迫使杠杆18绕着突柱18c为支点枢转,同时施力突起18b对突出肋1e施力,使得显影盒相对于感光鼓盒移动实现鼓辊分离。侧盖19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安装在壳体1上,侧盖19上还形成有被锁定突起19b,当显影盒A安装在感光鼓盒B中,被锁定突起19b可以被感光鼓盒中的锁定杠杆(图纸未示出)限制而防止显影盒从感光鼓盒中脱出。侧盖19上还形成有被抬升突起19c,在从显影盒安装在感光鼓盒中,拨动锁定杠杆,锁定杠杆可以通过接触被抬升突起19c而撬起显影盒A。
显影盒A的显影剂容纳室15大致呈一个长条形的盒状结构,因此,在显影剂容纳室15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侧壁上具有灌粉口15c,将显影盒沿着重力方向竖直摆放,显影剂可从该灌粉口15c从上往下罐装入显影剂容纳室15内,可以一次罐装动作就罐装入所需要的显影剂的量,如果灌粉口15c不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侧壁上,例如设置在显影剂容纳室的顶壁或者底壁上,那么在罐装显影剂的时候,如果将显影盒的第一方向沿着重力方向竖直摆放,相对于灌粉口15c设置在侧壁上的方式在显影盒的第一方向上会有一部分空间不能灌粉(在第一方向上与灌粉口重叠的位置不能灌入显影剂),如果将显影盒A的第一方向沿着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摆放,那么显影剂在灌入显影剂容纳室15的空间中,容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堆积显影剂导致罐装不满,虽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摆放角度来实现显影剂的罐装,但是优选的,在显影剂容纳室15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灌粉口15c对于提高灌粉效率是显著的。显影剂容纳室15的第一侧壁15a上布置有齿轮,因此,灌粉口15c优选的设置在显影剂容纳室的第二侧壁15b上,优选的,在第二方向上,灌粉口15c位于壳体1的与显影辊1所在的前端相对的后端。
一个密封盖35安装在灌粉口15c上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室15内泄漏,具体的,密封盖35为一个圆形的盖并与灌粉口15c的内壁过盈配合。侧盖19具有一个覆盖部19a覆盖密封盖35用于防止在显影盒A运输过程中由于震荡和撞击等情况导致密封盖35可能脱出问题。为了使得显影盒在第二外表面一侧沿着第二方向的尺寸尽量小,沿着第一方向投影,至少被锁定突起19b的一部分和密封盖35的一部分重叠,此外,杠杆18的至少一部分和密封盖35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接下来,将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其它结构,如图24至图27所示,显影盒A的壳体1上邻近显影辊2的位置设置有出粉刀安装部1a和加强金属架安装部1b,一个示例是出粉刀安装部1a和加强金属架安装部1b为壳体1上相邻的两个面,加强金属架37为金属材质其通过螺钉固定在加强金属架安装部1b上,用于加强塑胶材质的壳体1在此处局部的强度,并且可以减小此处壳体1的变形。出粉刀36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1的出粉刀安装部1a上,出粉刀36和加强金属架37是分开设置的两个部件,并且加强金属架37的一个边缘和出粉刀36的一个边缘靠近,换句话说,加强金属架37和出粉刀36固定在壳体1上后组成了一个近似直角的角度。出粉刀36包括刀架3601、刀片3602、背部胶条3603和顶部胶条3604,刀片3602通过焊接在刀架3601上以被刀架3601支撑,刀片3602为具有弹性的金属薄片,将刀片3602焊接在刀架3601的一端称为刀片3602的固定端,刀片3602上和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设置有顶部胶条3604和背部胶条3603,顶部胶条3604与显影辊2的外侧表面接触用于限制显影剂2表面的显影剂层厚度,在在刀片的厚度方向上,与刀片3602的设置有顶部胶条3604的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设置有背部胶条3603,背部胶条3603和顶部胶条3604在刀片3602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背部胶条3603和顶部胶条3604共同贴在刀片3602的自由端可改善刀片3602在自由端处的局部变形。在第一方向上,支架3601的一端设置有突耳部3601a,突耳部3601a从支架3601的主体部沿着第一方向侧向突出。轴承部件16上设置有限位孔16c、显影辊辊轴承16d和送粉辊轴承16e,显影辊轴2a插入显影辊轴承16d中并可被显影辊轴承16d可旋转的支撑,送粉辊轴3a插入送粉辊轴承16e中并可被送粉辊轴承16e可旋转的支撑,突耳部3601a插入限位孔16c中以限位出粉刀36相对于显影辊2位置,具体来说,在出粉刀36的靠近轴承部件16的一侧,在轴承部件16上同时设置有显影辊轴承16d和限位孔16c可以限制出粉刀36和显影辊2之间的相对移动,提高出粉刀36对显影辊2表面的显影剂层厚度的调节能力。
在显影盒的显影剂容纳室15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区,具体的说,在显影剂容纳室15的顶壁15a上设置有多个条形肋1501和条形槽1502,在显影剂容纳部室15的和顶壁15a相对的底壁15b的相对的位置处也设置有多个条形肋1503和条形槽1504,上述条形肋1501/1503和条形槽1502/1504构成了显影剂容纳室15的外壁上的防滑区,用户可以抓住设置在顶壁15a和底壁15b上的防滑区以抓握显影盒,也就是说显影剂容纳室15的顶壁15a和底壁15b上的防滑区构成了用户抓取显影盒的把手。另外,感光鼓盒B的框架上设置有避开的显影盒A的底壁15b的防滑区的避让结构,也就是说,当显影盒A安装在感光鼓盒B上时,底壁15b上的条形肋1503和条形槽1504被暴露以允许用户抓取显影盒B。
如图28和图29所示,显影盒的第二突起40配置为显影盒上的电连接至显影辊轴2a的电极40,电极40安装在壳体1的第二外表面102所在的一侧(参见图13)。电极40通过螺钉39被紧固在壳体1的第二外表面102上,螺钉39的一种示例是自攻螺钉,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也可以采用机螺钉和紧定螺钉等。具体的,壳体1上设置有螺钉固定孔1h,电极40上设置有螺钉孔40f,螺钉39的螺纹部分穿过螺钉孔40f并拧紧在螺钉固定孔1h上,螺钉39的螺帽部分将电极40紧固在壳体1上。在第一方向上,杠杆18可活动的位于侧盖19与电极40或壳体1之间,换句话说,侧盖19和电极40或壳体1可活动的保持杠杆18。在电极40上紧靠螺钉孔40f的位置,设置有侧盖限位凹槽40e,侧盖19上设置有可插入侧盖限位凹槽40e上的被限位突起19e,侧盖19的被限位突起19e插入限位凹槽40e中以防止被限位突起19e在第一方向上从电极40上脱出,将侧盖限位凹槽40e设在紧靠螺钉孔40f的地方,可以抑制电极40由于本身变形等原因导致被限位突起19e从侧盖限位凹槽40e中脱离,也就是说可以很好的防止侧盖19从侧盖限位凹槽40e出脱出。在第二方向上,侧盖19上与被限位突起19e的的不同位置处设置有螺钉孔19d,螺钉39的螺纹部分穿过螺钉孔19d拧紧在壳体1的螺钉固定孔1g上,螺钉39的螺帽部分将侧盖19紧固在壳体1上。侧盖19具有桥形连接部19f连接螺钉孔19d和被限位突起19e,换句话说,螺钉孔19d、被限位突起19e和桥形连接部19f连接成桥状部,具体的说,其中,侧盖19的位于螺钉孔19d附近位置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柱19g,在侧盖19的位于被限位突起19e的附近位置形成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柱19h,第一柱19g和第二柱19h组成了桥状部的两个支撑柱,桥形连接部19f连接第一柱19g和第二柱19h并组成桥状部。杠杆18的一部分卡入由第一柱19g、第二柱19h和桥形连接部19f所围成的桥空间内,第一柱19g和第二柱19h分别位于杠杆18的两侧并相对设置。杠杆18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可被第一柱19g和第二柱19h限制,杠杆18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可被桥形连接部19f和电极40或者壳体1所限制,由此,杠杆18被有效保持并可活动。螺钉孔19d和被限位突起19e分别位于杠杆18的两侧并相对设置,可以使得杠杆18在第一方向上不会从侧盖19与电极40或壳体1之间脱离。
参见图28和图29,电极40上同时设置有作为显影辊轴承的第二轴承部40a、作为送粉辊轴承的第三轴承部40d、第二导向突起40b和第二被迫推突起40c,其中,第二导向突起40b和第二被迫推突起40c是一个整体的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整体突起,将第二导向突起40b和第二被迫推突起40c做成一个整体突起不仅可以减小显影盒的零件数量,同时还可以加强第二导向突起40b和第二被迫推突起40c的结构强度。在壳体1的第二外表面102(参见图13)所在的一侧,显影辊轴2a具有多个不同直径的部分,具体的来说,具有第一直径部分2a1、第二直径部分2a2和第三直径部分2a3,在第一方向上第一直径部分2a1、第二直径部分2a2和第三直径部分2a3依次排列,并且直径依次减小,第三直径部分2a3的直径最小,第一直径部分2a1的直径最大。第二轴承部40a套入第二直径部分2a2中以支撑显影辊轴2a,第二轴承部40a的支撑孔的直径大于第三直径部分2a3的直径小于第一直径部分2a1的直径,在第三直径部分2a3上设置有卡簧安装槽,卡簧38安装在卡簧安装槽上,在第一方向上,卡簧38安装在电极40的第二轴承部40a的外侧,第二轴承部40a的与卡簧38所在一侧的对侧与第一直径部分2a1相对,第一直径部分2a1和第三直径部分2a3分别位于壳体1的侧壁1i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在第一方向上,侧壁1i与第二直径部分2a1重叠,第二轴承部40a被侧壁1i支撑,同时,在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一直径部分2a1和第二轴承部40a的接触,显影辊2沿从壳体1的第一外表面101(参见图7)向第二外表面102的移动被限制,通过安装在显影辊轴2a上的卡簧38和第二轴承部40a的接触,显影辊2沿从壳体1的第二外表面102向第一外表面101的移动被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具有感光鼓的感光鼓盒中,包括:
壳体,具有显影剂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大致呈一个长条形的盒状结构;
显影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
送粉辊;
输入齿轮,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杠杆、侧盖和电极,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杠杆位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杠杆可接收外力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所述侧盖安装在所述杠杆的外侧用于防止所述杠杆从所述壳体上脱落;
所述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显影辊,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电极同时设置有作为显影辊轴承的第二轴承部和作为送粉辊轴承的第三轴承部,并且所述电极上还设置有侧盖限位凹槽,所述侧盖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侧盖限位凹槽中的被限位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具有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灌粉口,一个密封盖安装在所述灌粉口上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内泄漏,所述侧盖具有一个覆盖部覆盖所述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上还形成有被锁定突起,当所述显影盒安装在所述感光鼓盒中,所述被锁定突起可以被所述感光鼓盒中的锁定杠杆限制而防止所述显影盒从所述感光鼓盒中脱出,沿第一方向投影,所述被锁定突起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密封盖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可接收外力以相对于壳体移动并使得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隔开,沿着第一方向投影,所述杠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密封盖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通过螺钉被紧固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电极上设置有可供螺钉穿过的第一螺钉孔,所述侧盖限位凹槽和所述第一螺钉孔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侧盖上与所述被限位突起的不同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钉孔,所述侧盖具有桥形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被限位突起,所述第二螺钉孔、所述被限位突起和所述桥形连接部连接成桥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上形成有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杠杆的一部分卡入由所述第一柱、所述第二柱和所述桥形连接部所围成的桥空间内,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分别位于所述杠杆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被限位突起分别位于所述杠杆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具有显影辊轴,所述显影辊轴具有第一直径部分、第二直径部分和第三直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第二直径部分和第三直径部分依次排列,并且直径依次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部套入所述第二直径部分中以支撑所述显影辊轴。
CN202222531508.7U 2021-09-25 2022-09-24 一种显影盒 Active CN2186473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2920 2021-09-25
CN2021223229203 2021-09-25
CN202122350362 2021-09-27
CN2021223503621 2021-09-27
CN2021226914739 2021-11-05
CN202122691473 2021-11-05
CN202220688926 2022-03-28
CN2022206889264 2022-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7312U true CN218647312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0337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1508.7U Active CN218647312U (zh) 2021-09-25 2022-09-24 一种显影盒
CN202222531503.4U Active CN218413215U (zh) 2021-09-25 2022-09-24 一种显影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1503.4U Active CN218413215U (zh) 2021-09-25 2022-09-24 一种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8647312U (zh)
WO (1) WO20230461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9307U (zh) * 2010-11-09 2011-06-08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装置
CN102425643A (zh) * 2011-12-30 2012-04-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机构和显影盒
CN203299519U (zh) * 2013-06-06 2013-11-20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203673233U (zh) * 2014-01-04 2014-06-25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5450563U (zh) * 2015-12-26 2016-08-10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206002842U (zh) * 2016-07-31 2017-03-08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JP6493816B2 (ja) * 2017-12-21 2019-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N212905904U (zh) * 2019-08-23 2021-04-06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3215U (zh) 2023-01-31
WO2023046126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42116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oupling
EP2085829B1 (en) Developer stor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83587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casing and developing roller that are movable according to movement of a lever
JP6604197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20230079258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EP3287849B1 (en) Ton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384708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JP6056406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23166592A (ja)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218647312U (zh) 一种显影盒
US1113769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pivotable developing electrode
JP2022117103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3241037U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196253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EP3287853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JP4765436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230247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9842632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7386150U (zh) 处理盒
CN212965747U (zh) 调色剂盒
JP2014016495A (ja) 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