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9307U - 一种显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59307U
CN201859307U CN2010206011933U CN201020601193U CN201859307U CN 201859307 U CN201859307 U CN 201859307U CN 2010206011933 U CN2010206011933 U CN 2010206011933U CN 201020601193 U CN201020601193 U CN 201020601193U CN 201859307 U CN201859307 U CN 20185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le pulley
gear
feeding roller
developer roll
powder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011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勇
蔡意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011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5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5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593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显影辊、送粉辊、位于壳体同一侧面并与显影辊端部连接的显影辊齿轮、与送粉辊端部连接的送粉辊齿轮、从图像形成装置处接收旋转驱动力并将该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的驱动头齿轮、设置于壳体同一侧面的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第二惰轮分别与驱动头齿轮和第一惰轮啮合,第一惰轮再分别与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啮合。两个惰轮的缓冲作用使得驱动头齿轮的瞬间冲击力得到降低及缓和,从而避免了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旋转瞬间造成的齿轮组传动不平稳的隐患,保证了显影辊和送粉辊的旋转平稳,打印品质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显影装置在静电印刷技术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基于静电印刷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对图像形成装置的静电潜像承载体即图像载体进行显影。显影装置的引进,使得图像形成装置在使用者的使用过程中,维护变得方便。另外,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不断发展演变,一种包含感光元件的感光元件盒被设计成可拆卸地分离于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感光元件盒至少包括感光元件及支撑感光元件的壳体。壳体形成显影装置容纳部分,因此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感光元件盒。显影装置安装于感光元件盒后,显影装置和感光元件盒所形成的整体称为处理盒。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因此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变得更加方便。
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感光元件盒中,其内容纳有显影过程所用的零部件如显影辊、送粉辊,以及用于形成可视图象的显影剂如碳粉。对于主要起容纳显影剂作用的显影装置,当显影剂耗尽后,只需简单地对显影装置进行替换,因此便于终端用户的维护。
在图像形成过程中,需旋转显影辊以使其上携带的碳粉移送到感光元件表面上,同时也需旋转送粉辊以便为显影辊提供碳粉。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技术中,显影辊的钢轴末端设置了一个显影辊齿轮10,同样地在送粉辊的钢轴末端设置一个送粉辊齿轮20,通过一个驱动头30b从图像形成装置处接收旋转驱动力,再由驱动头齿轮30a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齿轮10和送粉辊齿轮20,以此带动显影辊40和送粉辊(未示出)转动。
使用这样的齿轮组传动装置,驱动头齿轮是与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直接咬合传递旋转驱动力的,由于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旋转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该旋转冲击力通过驱动头齿轮直接传递给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从而显影辊及送粉辊受到瞬间冲击造成旋转不平稳,发生碳粉泄露等一系列影响打印品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以解决现有显影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旋转瞬间造成的传动不平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影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显影辊、送粉辊、位于壳体同一侧面并与所述显影辊端部连接的显影辊齿轮、与所述送粉辊端部连接的送粉辊齿轮和从图像形成装置处接收旋转驱动力并将该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的驱动头齿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同一侧面的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所述第二惰轮分别与驱动头齿轮和第一惰轮啮合,所述第一惰轮再分别与所述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的啮合位置和所述第一惰轮与送粉辊齿轮的啮合位置的夹角在50°-120°之间。
所述驱动头齿轮与第二惰轮的啮合位置为:该位置使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合力与第二惰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的夹角为170°-180°。
所述驱动头齿轮与第二惰轮的啮合位置为:该位置使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合力与第二惰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的夹角为180°。
所述第二惰轮与驱动头齿轮的啮合和第二惰轮与第一惰轮的啮合比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的啮合更紧密。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增加了设置于壳体同一侧面的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第二惰轮分别与驱动头齿轮和第一惰轮啮合,第一惰轮再分别与所述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啮合,两个惰轮的缓冲作用使得驱动头齿轮的瞬间冲击力得到降低及缓和,从而避免了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旋转瞬间造成的齿轮组传动不平稳的隐患,保证了显影辊和送粉辊的旋转平稳,打印品质得以提高。解决了现有显影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旋转瞬间造成的传动不平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齿轮组传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组传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组齿轮旋转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惰轮所受径向力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径向力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啮合于第一位置时的径向力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啮合于第二位置时的径向力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惰轮所受径向力合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影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显影辊400、送粉辊、位于壳体同一侧面并与所述显影辊端部连接的显影辊齿轮100、与所述送粉辊端部连接的送粉辊齿轮200和从图像形成装置处接收旋转驱动力并将该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齿轮100和送粉辊齿轮200的驱动头齿轮300a,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未示出)驱动力的驱动头300b。驱动头齿轮300a与驱动头300b形成为一体,驱动头300b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该驱动力通过驱动头齿轮300a传递至第二惰轮500b,第二惰轮500b与驱动头齿轮300a直接啮合传动,第一惰轮500a与第二惰轮500b啮合,以接收驱动头齿轮300a的驱动力,第一惰轮500a还与显影辊齿轮100及送粉辊齿轮200直接啮合,显影辊齿轮100设置于显影辊400的旋转钢轴末端,以此驱动显影辊400旋转,送粉辊齿轮200同样设置于送粉辊(未示出)的旋转钢轴末端,以驱动送粉辊旋转为显影辊提供碳粉。第二惰轮500b与驱动头齿轮300a的啮合,第二惰轮500b与第一惰轮500a的啮合均比第一惰轮500a与显影辊齿轮100及第一惰轮500a与送粉辊齿轮200的啮合更紧密,如此,当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经由驱动头300b传递至该齿轮组300a、100、200、500a、500b时,第一惰轮500a和第二惰轮500b会在显影辊齿轮100和送粉辊齿轮200旋转之前旋转,从而图像形成装置在启动瞬间所产生的旋转冲击力会被第一惰轮500a和第二惰轮500b缓解,在这两个惰轮500a、500b的缓冲作用下,当该驱动力传递至显影辊齿轮100和送粉辊齿轮200时,已基本上不会对显影辊400和送粉辊产生较大的冲击力,确保了显影辊400和送粉辊的旋转平稳。
如图3所示为齿轮组中各齿轮接收到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的作用后各齿轮旋转方向的示意图,该齿轮组的齿轮皆为斜齿轮。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会使各斜齿轮在传递动力过程中彼此间产生分力,影响整个齿轮组的运动平稳,斜齿轮在传动过程中会受到径向力、轴向力和圆周力,其中径向力对齿轮组传动的平稳性影响较大,接下来将对齿轮组所受分力中的径向力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4所示,为显影辊齿轮100、送粉辊齿轮200及第一惰轮500a和第二惰轮500b之间的径向力的分布图,以下将以第一惰轮500a作为分析对象,描述径向力对齿轮组传动平稳性的影响,第一惰轮500a受显影辊齿轮100的径向力方向为两齿轮的中心线连线并朝向第一惰轮500a,定义为第一径向力F1,第一惰轮500a所受送粉辊齿轮200的径向力方向为两齿轮的中心线连线并朝向第一惰轮500a,定义为第二径向力F2,第一径向力F1与第二径向力F2的合力为Ft,该合力Ft为第一惰轮500a所受的显影辊齿轮100和送粉辊齿轮200的径向力F1、F2的合力,第一惰轮500a还受第二惰轮500b的径向力F3,其方向如图4所示,F3与合力Ft的夹角为a。
如图5所示,为第一惰轮500a所受径向力的分解图,第一惰轮500a与显影辊齿轮100径向力F1和送粉辊齿轮200径向力F2的夹角为b,该夹角b决定了合力Ft的方向和大小,而该夹角b由第一惰轮500a和显影辊齿轮100及送粉辊齿轮200的啮合位置所决定,而显影辊齿轮100和送粉辊齿轮200的位置一般为固定的,因此该夹角b是由第一惰轮500a在齿轮组中的空间位置所决定,考虑到齿轮组的结构和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该夹角b的大小可以设置在50°-120°之间。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第一惰轮500a处于不同位置、与显影辊齿轮100及送粉辊齿轮200啮合时,第一惰轮500a所受显影辊齿轮100及送粉辊齿轮200的径向力合力Ft的方向示意图,分别以Ft1和Ft2表示。
如图8所示,显影辊齿轮100及送粉辊齿轮200对第一惰轮500a的径向力合力Ft与第二惰轮500b对第一惰轮500a的径向力F3的夹角为a。如图8所示,径向力合力Ft可以分解为分力F4和F5,其中分力F4的方向垂直于径向力F3,分力F5的方向与径向力F3方向相反,两者成180°夹角。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分力F5与径向力F3抵消,因此分力F4的大小决定了第一惰轮500a的传动平稳性。由图8所示可知,当合力Ft与径向力F3的夹角a越大时,合力Ft在F4方向上的分力将会越小,即分力F4越小,当夹角a大到180°时,此时,合力Ft与径向力F3方向相反,两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此时在F4方向上无分力,因此第一惰轮500a的传动平稳性最好;反之,当夹角a的值越小,小到0°时,此时合力Ft与径向力F3方向相同,两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此时的径向力合力达到最大值,因此第一惰轮500a的传动平稳性将最差,因此,夹角a一般选取170°-1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显影辊、送粉辊、位于壳体同一侧面并与所述显影辊端部连接的显影辊齿轮、与所述送粉辊端部连接的送粉辊齿轮和从图像形成装置处接收旋转驱动力并将该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的驱动头齿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同一侧面的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所述第二惰轮分别与驱动头齿轮和第一惰轮啮合,所述第一惰轮再分别与所述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的啮合位置和所述第一惰轮与送粉辊齿轮的啮合位置的夹角在50°-12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头齿轮与第二惰轮的啮合位置为:该位置使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合力与第二惰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的夹角为170°-1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头齿轮与第二惰轮的啮合位置为:该位置使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合力与第二惰轮对第一惰轮的径向力的夹角为180°。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惰轮与驱动头齿轮的啮合和第二惰轮与第一惰轮的啮合比第一惰轮与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的啮合更紧密。
CN2010206011933U 2010-11-09 2010-11-09 一种显影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5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11933U CN201859307U (zh) 2010-11-09 2010-11-09 一种显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11933U CN201859307U (zh) 2010-11-09 2010-11-09 一种显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59307U true CN201859307U (zh) 2011-06-08

Family

ID=44105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0119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59307U (zh) 2010-11-09 2010-11-09 一种显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593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97763A1 (zh) * 2011-12-30 2013-07-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机构和显影盒
WO2023046126A1 (zh) * 2021-09-25 2023-03-30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97763A1 (zh) * 2011-12-30 2013-07-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机构和显影盒
WO2023046126A1 (zh) * 2021-09-25 2023-03-30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5643A (zh) 齿轮传动机构和显影盒
CN202421742U (zh) 处理盒
CN107132736A (zh) 一种显影盒的传动装置以及显影盒
CN102375361A (zh) 驱动减速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7096695U (zh) 处理盒
CN201859307U (zh) 一种显影装置
CN107973166B (zh) 驱动传递装置、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607612U (zh) 齿轮传动装置以及处理盒
JPS5515177A (en) Unit of apparatus
CN101021706B (zh) 显影剂盒
TWM486074U (zh) 具結構卡合之成像裝置
CN210323778U (zh) 处理盒
CN205028027U (zh) 一种显影盒
CN101515148A (zh) 用于电子成像设备上的显影盒
CN206002842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4964991U (zh) 一种兼容粉盒
JP4494137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6933078A (zh) 显影盒
CN208861144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6224141U (zh) 显影盒
CN208537913U (zh) 一种双层式硒鼓的驱动齿结构
CN201654470U (zh) 一种显影剂盒
CN218383665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5507370U (zh) 成像装置
CN220509290U (zh) 一种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1

Address after: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75 Xiangzhou, Zhuhai, Pearl Road, North District, No. 63, No.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ein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75,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Patentee after: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