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4345U -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4345U
CN218644345U CN202223083412.5U CN202223083412U CN218644345U CN 218644345 U CN218644345 U CN 218644345U CN 202223083412 U CN202223083412 U CN 202223083412U CN 218644345 U CN218644345 U CN 218644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bolster
bearing hous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34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俊
梅亮
赵林辉
蒋思涵
郭桢
鲁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yu Bearing Bus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yu Bearing Bus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yu Bearing Bus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yu Bearing Bus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34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4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4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4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板,减震垫板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座,下轴承座的表面螺栓连接有上轴承座,上轴承座的表面设置有进油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向储油腔内部灌注润滑油,而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内部的渗油网布渗出到上轴承座内壁,从而增加轴承座与轴承之间的润滑性,使得汽轮机转子在运行过程中阻力更小,运行更平稳,还能通过出油孔将润滑油引入出油管后进入回油箱内,避免润滑油过热加剧损耗,可以让轴承座内壁的润滑油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背景技术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
轴承是汽轮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为径向支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类型,它们用来承受转子的全部重力并且确定转子在汽缸中的正确位置,目前大多数汽轮机轴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汽轮机转子的高速旋转,导致轴承过热,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增加了润滑油的损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此提出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解决了汽轮机轴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汽轮机转子的高速旋转,导致轴承过热,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增加了润滑油的损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板,所述减震垫板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的表面螺栓连接有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的表面设置有进油机构,所述下轴承座的表面设置有出油机构,所述下轴承座、上轴承座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上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下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所述下轴承座、上轴承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轴承,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减震垫板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使得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更加平稳。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含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一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可以对下轴承座进行支撑,并且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的加固架可以增加支撑架的支撑强度。
优选的,所述下轴承座、上轴承座的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的表面开设有组合孔,所述组合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下轴承座与上轴承座通过将固定螺栓穿过组合板表面开设的组合孔进行固定,从而将下轴承座与下轴承座组合在一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下轴承座与下轴承轴拆卸分开,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与维修。
优选的,所述进油机构包含有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与储油腔连通,所述上轴承座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渗油孔,所述渗油孔的内部设置有渗油网布,所述渗油孔与储油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设置在上轴承座的侧表面,可以通过第一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向储油腔内部灌注润滑油,而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内部的渗油网布渗出到上轴承座内壁,从而增加轴承座与轴承之间的润滑性,使得汽轮机转子在运行过程中阻力更小,运行更平稳。
优选的,所述出油机构包含有回油箱,所述回油箱的表面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伸入出油腔内部,所述下轴承座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出油腔相连通,所述回油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可以通过出油孔将润滑油引入出油管后进入回油箱内。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含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槽开设在下轴承座、上轴承座的表面,为了避免下轴承座与上轴承座组合而成的轴承座和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过热,可以通过散热槽内部的散热片将热量引导排出,并且散热片由黄铜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进油管与第二进油管向储油腔内部灌注润滑油,而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内部的渗油网布渗出到上轴承座内壁,从而增加轴承座与轴承之间的润滑性,使得汽轮机转子在运行过程中阻力更小,运行更平稳,还能通过出油孔将润滑油引入出油管后进入回油箱内,避免润滑油过热加剧损耗,可以让轴承座内壁的润滑油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减震垫板;3、支撑架;4、下轴承座;5、组合板;6、固定螺栓;7、第一进油管;8、上轴承座;9、散热槽;10、出油孔;11、散热片;12、加固架;13、回油箱;14、第二进油管;15、渗油孔;16、出油管;17、支撑板;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板2,减震垫板2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座4,下轴承座4的表面螺栓连接有上轴承座8,上轴承座8的表面设置有进油机构,下轴承座4的表面设置有出油机构,下轴承座4、上轴承座8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上轴承座8的内部设置有储油腔,下轴承座4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下轴承座4、上轴承座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轴承18,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减震垫板2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使得轴承18在运转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撑架3可以对下轴承座4进行支撑,并且支撑架3内壁固定连接的加固架12可以增加支撑架3的支撑强度,下轴承座4与上轴承座8通过将固定螺栓6穿过组合板5表面开设的组合孔进行固定,从而将下轴承座4与下轴承座8组合在一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下轴承座4与下轴承轴8拆卸分开,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与维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第一进油管7与第二进油管14向储油腔内部灌注润滑油,而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15内部的渗油网布渗出到上轴承座8内壁,从而增加轴承座与轴承18之间的润滑性,使得汽轮机转子在运行过程中阻力更小,运行更平稳,还能通过出油孔10将润滑油引入出油管16后进入回油箱13内,避免润滑油过热加剧损耗,可以让轴承座内壁的润滑油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为了避免下轴承座4与上轴承座8组合而成的轴承座和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过热,可以通过散热槽9内部的散热片11将热量引导排出,并且散热片11由黄铜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汽轮机转子伸入轴承18的内部,用来承受转子的全部重力并且确定转子在汽缸中的正确位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进油管7与第二进油管14向储油腔内部灌注润滑油,而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15内部的渗油网布渗出到上轴承座8内壁,从而增加轴承座与轴承18之间的润滑性,还能通过出油孔10将润滑油引入出油管16后进入回油箱13内,避免润滑油过热加剧损耗,在需要检查与维修的时候可以将下轴承座4与下轴承轴8拆卸分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板(2),所述减震垫板(2)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座(4),所述下轴承座(4)的表面螺栓连接有上轴承座(8),所述上轴承座(8)的表面设置有进油机构,所述下轴承座(4)的表面设置有出油机构,所述下轴承座(4)、上轴承座(8)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上轴承座(8)的内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下轴承座(4)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所述下轴承座(4)、上轴承座(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轴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含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与支撑板(1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架(12),所述加固架(12)的一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座(4)、上轴承座(8)的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组合板(5),所述组合板(5)的表面开设有组合孔,所述组合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机构包含有第一进油管(7)、第二进油管(14),所述第一进油管(7)、第二进油管(14)与储油腔连通,所述上轴承座(8)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渗油孔(15),所述渗油孔(15)的内部设置有渗油网布,所述渗油孔(15)与储油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油管(7)、第二进油管(14)设置在上轴承座(8)的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机构包含有回油箱(13),所述回油箱(13)的表面连接有出油管(16),所述出油管(16)的一端伸入出油腔内部,所述下轴承座(4)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出油孔(10),所述出油孔(10)与出油腔相连通,所述回油箱(13)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含有散热槽(9),所述散热槽(9)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1),所述散热槽(9)开设在下轴承座(4)、上轴承座(8)的表面。
CN202223083412.5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Active CN218644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3412.5U CN218644345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3412.5U CN218644345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4345U true CN218644345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3412.5U Active CN218644345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4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9257A (zh) 一种螺杆真空泵的螺杆转子冷却装置
CN218644345U (zh) 一种组合型汽轮机轴承
CN204212988U (zh) 一种螺杆真空泵的螺杆转子冷却装置
CN212774759U (zh) 一种具有液体冷却结构的罗茨真空泵
CN210423440U (zh) 一种制冷剂润滑可倾瓦轴承
CN218863113U (zh) 一种船用滚动轴承的散热结构
CN2138083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泥浆泵销轴
CN214944592U (zh) 一种汽轮机高压缸冷却装置
CN111998005B (zh) 一种水润滑推力轴承的冷却冲洗结构
CN212444348U (zh) 一种用于机床的电机主轴冷却机构
CN212976642U (zh) 一种用于涡轮生产的铸造装置
CN211163147U (zh) 一种电主轴后端轴承冷却结构
CN210196264U (zh) 一种止推轴承瓦块
CN211550305U (zh) 一种风冷型立式滑动轴承
CN2112026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轴瓦
CN113048155A (zh) 一种用于机床润滑油的油液冷却轴承套
CN217370116U (zh) 一种扩张网机用的保护结构
CN214887722U (zh) 一种平衡温度的空气压缩机机壳
CN212615869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连杆
CN217002662U (zh) 一种水力发电机上端轴瓦温控补偿系统
CN214578357U (zh) 一种机油泵进气转子含油轴承
CN217633074U (zh) 一种防渗漏离心式通风机轴封件
CN21911964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高的圆锥滚子轴承
CN214788660U (zh) 一体式联轴器
CN211549790U (zh) 一种双功率工况调整流通的汽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