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2622U - 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2622U
CN218642622U CN202222624487.3U CN202222624487U CN218642622U CN 218642622 U CN218642622 U CN 218642622U CN 202222624487 U CN202222624487 U CN 202222624487U CN 218642622 U CN218642622 U CN 21864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ribbon
annular contact
mounting member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44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村义丰
松冈瑞树
赤木直人
森下晃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环状抵接部的冷却,并减少附着物堆积于环状抵接部的表面的情况的支承辊。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承辊是支承带板状的玻璃带的支承辊,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构件,在内部具有冷却流路;及环状抵接部,具有供所述安装构件的端部嵌入的凹部。

Description

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及玻璃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由熔融玻璃成型为带板状的玻璃带时,例如广泛使用浮法。在浮法中,向贮存在浮抛窑中的熔融锡的上表面供给熔融玻璃,将在熔融锡的上表面扩展的熔融玻璃向下游侧引导而成型为带板状的玻璃带。此时,厚度比平衡厚度薄的玻璃带具有要在宽度方向上收缩的倾向。因此,为了将玻璃带调整为所期望的厚度、宽度,使用一边对玻璃带向其宽度方向施加张力一边旋转来输送玻璃带的支承辊。
作为支承辊,例如公开了一种上辊,具备:安装构件,设置有冷却构造;及环状抵接部,设置成包围安装构件的圆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上辊一边从上方按压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来支承玻璃带,一边旋转来向浮抛窑的下游侧输送玻璃带,该玻璃带由供给到浮抛窑所贮存的熔融锡的表面上的熔融玻璃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70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上辊中,由于通过设置于安装构件的内部的冷却构造而环状抵接部被冷却,因此有存在于环状抵接部附近的熔融锡被局部冷却,由此从熔融锡的表面挥发出的锡生成物凝聚并堆积于环状抵接部的表面的可能。存在堆积于熔融锡的表面的附着物因其自重或上辊的旋转而落到在浮抛窑内流动的玻璃带的表面这样的问题。
处于附着物所落下的位置的玻璃带无法使用,致使相对于熔融玻璃的使用量最终制造的玻璃板的成品率降低,使玻璃板的制造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承辊,能够抑制环状抵接部的冷却,减少附着物堆积于环状抵接部的表面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承辊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支承辊,支承带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构件,在内部具有冷却流路;及环状抵接部,具有供所述安装构件的端部嵌入的凹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承辊的一个方式能够抑制环状抵接部的冷却,减少附着物堆积于环状抵接部的表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辊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表示支承辊的侧面的玻璃板成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沿着支承辊的轴向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支承辊的轴向观察该支承辊时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将支承辊分离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沿着支承辊的轴向观察环状抵接部时的凹凸部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沿着支承辊的轴向的凹凸部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沿着支承辊的轴向的环状抵接部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沿着支承辊的轴向的环状抵接部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沿着支承辊的轴向观察环状抵接部时的环状抵接部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支承辊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支承辊的另一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就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而言,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意味着包含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辊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辊在玻璃板的成型装置中将熔融玻璃制造成带板状的玻璃带时使用。应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辊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能够应用于浮法、熔融法等一般的玻璃带的成型方法,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浮法来成型玻璃板的情况进行说明。
<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辊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表示支承辊的侧面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具有浮抛窑10和支承辊20,由从玻璃熔融炉2供给的熔融玻璃MG形成玻璃带GR并成型为玻璃板G。
另外,在图1中,使用三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维直角坐标系,将浮抛窑10的宽度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长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高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浮抛窑10的高度方向的一方称为上或上方,将另一方称为下或下方。
浮抛窑10的长度方向是图1中的左右方向,在本说明书中是玻璃带GR的输送方向(流动方向)。另外,浮抛窑10的宽度方向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是与玻璃带GR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玻璃带GR的输送方向,是在俯视下玻璃带GR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被输送的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上游侧和下游侧,是相对于浮抛窑10内的玻璃带GR的输送方向(Y轴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即,在本说明书中,+Y轴方向为下游侧,-Y轴方向为上游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内侧,是在宽度方向上浮抛窑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所在的一侧。所谓宽度方向的外侧,是在宽度方向上与浮抛窑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宽度方向就意味着浮抛窑10的宽度方向和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输送方向就意味着玻璃带GR的输送方向。
(浮抛窑)
如图1所示,浮抛窑10在其长度方向(Y轴方向)的一端侧(-Y轴方向)具有入口101,在另一端侧(+Y轴方向)具有出口102。如图2所示,浮抛窑10具有浴槽11、侧壁12和顶棚13。浮抛窑10在内部贮存熔融金属(例如熔融锡)M,并具有由熔融金属M的液面、侧壁12和顶棚13包围形成的内部空间(也简称为空间)S。另外,为了防止大气从侧壁12的间隙等混入的情况,内部空间S优选设定为比大气压高的气压。
如图2所示,浴槽11是收容熔融金属(例如熔融锡)S的上部开口的容器。
如图1和图2所示,侧壁12从浮抛窑10的入口101到出口102沿着浴槽11的外周上缘设置。
如图2所示,顶棚13与侧壁12连结,覆盖浴槽11的上方。
如图2所示,顶棚13优选具备向内部空间S供给防止熔融金属M的氧化的非活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气体供给孔14。作为非活性气体,例如可举出氮和氩等。作为还原性气体,可举出氢等。非活性气体或混合气体从气体供给孔14导入到内部空间S,并从浮抛窑10的出口102排出到外部。另外,气体供给孔14也可以设置于侧壁12。
浮抛窑10也可以在侧壁12或顶棚13具备排出内部空间S内的气体的气体排出孔,并将从气体供给孔14供给到内部空间S内的非活性气体或混合气体从气体排出孔排出。
如图2所示,浮抛窑10可以在气体供给孔14插通作为加热源的加热器15。加热器15可以在其内部空间S内的前端具备发热部151。发热部151优选配置成位于浴槽11的上方。
为了调节浮抛窑10内的温度分布,加热器15例如可以在图1所示的玻璃带GR的输送方向(Y轴方向)和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并配置成矩阵状。加热器15的输出被控制成越靠近玻璃带GR的流动方向(Y方向)的上游侧,玻璃带GR的温度越高。另外,加热器15的输出被控制成玻璃带GR的温度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大致均匀。
浮抛窑10的浴槽11的温度通过加热器15被设定成达到金属的熔点(锡的情况下为约232℃)以上,通常可以维持在600℃~1300℃。
如图1所示,当从位于浮抛窑10的上游侧的玻璃熔融炉2向浮抛窑10供给了熔融玻璃MG时,熔融玻璃MG在熔融金属M的液面(上表面)扩展,形成板状的熔融玻璃MG。
如图1所示,浮抛窑10的内部分为:供给区域L1,为被供给熔融玻璃MG的低粘性区域;成型区域L2,在供给区域L1的下游侧将在熔融金属M上流动的玻璃带GR向左右两侧(宽度方向)扩展而成型为规定的厚度;及缓冷区域L3,在成型区域L2与浮抛窑10的出口102之间对玻璃带GR进行缓冷。通过对配置于各区域L1~L3的顶棚13(参照图2)的多个加热器15(参照图2)的加热量进行控制,来调整通过各区域L1~L3的玻璃带GR的温度。
(支承辊)
如图1所示,支承辊20以插通浮抛窑10的两侧的侧壁12的方式设置多个。各个支承辊20配置成沿着玻璃带GR的缘部的形状。
如图2所示,支承辊20通过从上方按压在浮抛窑10的内部所贮存的熔融金属M的液面上扩展的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而接触或咬入玻璃带GR的表面,由此支承玻璃带GR,抑制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收缩。通过支承辊20绕轴旋转,由此利用支承辊20的旋转力,支承辊20一边将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外方牵拉而抑制玻璃带GR向宽度方向的收缩,一边将玻璃带GR向下游侧输送。
支承辊20可以构成为能够调节从侧壁12插入的插入距离,以能够应对玻璃带GR的宽度的变化。
图3是沿着支承辊20的轴向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支承辊20的轴向观察支承辊20时的主视图。另外,所谓支承辊的轴向,是指支承辊的长度方向,所谓支承辊的正面,是指支承辊20的环状抵接部22侧。如图3所示,支承辊20具备:安装构件21;环状抵接部22,与玻璃带GR接触;及轴构件23,连结于安装构件21的后方。安装构件21与环状抵接部22构成为能够装卸,安装构件21与轴构件23例如通过焊接等而构成为一体。通过环状抵接部22按压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两方的端部的上表面而接触或咬入玻璃带GR的表面以支承玻璃带GR的上表面,由此抑制玻璃带GR向宽度方向(图1的X轴方向)的收缩。通过环状抵接部22旋转,由此利用环状抵接部22的旋转力玻璃带GR被输送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另外,图3及图4中的单点划线表示支承辊20的中心轴J。中心轴J是与支承辊20的轴向平行的轴,是将构成支承辊20的安装构件21、环状抵接部22和轴构件23接合起来时成为中心的轴。中心轴J也是安装构件21、环状抵接部22及轴构件23各自的中心轴。
支承辊20在其内部具有作为制冷剂空间的制冷剂流路CL1。关于制冷剂流路CL1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3所示,安装构件21在其后方连结有轴构件23,与轴构件23一体化。轴构件23由驱动部24旋转驱动。通过驱动驱动部24而轴构件23旋转,由此安装构件21旋转。安装构件2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环状抵接部22。
如图3所示,安装构件21在其内部具有制冷剂流路CL11,制冷剂流路CL11在轴构件23的内管进入到制冷剂流路CL11内的状态下与轴构件23的制冷剂流路CL12连通。安装构件21被流过制冷剂流路CL11的制冷剂冷却。
作为制冷剂,使用水和油等液体、或空气和气体等气体。
安装构件21优选以冷却流路CL1位于比环状抵接部22的凹部221靠外侧处的方式嵌入于凹部221。
安装构件21可以由钢和耐热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3所示,安装构件21具有:轴体部211,与轴构件23接合成一体;环状的凸缘部212,从轴体部211的前端部向轴体部211的径向外方突出;及轴部213,与轴体部211的中心轴大致平行地突出设置于凸缘部212的嵌合端面212a。它们可以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将分体分别接合而构成。
如图3所示,安装构件21的制冷剂流路CL11由轴体部211的制冷剂流路CL11-1和凸缘部212的制冷剂流路CL11-2构成。
轴体部211例如通过焊接等与轴构件23一体化。轴体部211具有制冷剂流路CL11-1,并与轴构件23的制冷剂流路CL12连通。
如图3所示,凸缘部212在轴体部211的前端部(与轴构件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比轴体部211向径向外方大。凸缘部212具有制冷剂流路CL11-2,并与制冷剂流路CL11-1连通。制冷剂流路CL11-2形成为具有比制冷剂流路CL11-1向径向外方大的空间。
凸缘部212在环状抵接部22侧具有与环状抵接部22的凹部221相接的嵌合端面212a。
轴部213与轴体部211的中心轴大致平行地设置于凸缘部212的嵌合端面212a。如图4所示,轴部213可以绕凸缘部212的中心轴大致等间隔地设置多个(在图4中为四个)。通过轴部213,安装构件21和环状抵接部22能够一体地旋转。
如图3和图4所示,轴部213分别贯通环状抵接部22的插通孔22b,在其侧面具有外螺纹。通过螺纹固定于外螺纹的螺母27和凸缘部212,环状抵接部22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通过将螺母27从外螺纹拆下,能够将安装构件21从环状抵接部22拆下。
如图2所示,安装构件21配置于浮抛窑10的内部空间S,而且通过受到来自驱动部24的旋转驱动力而被作用大的转矩。因此,安装构件21优选由具有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刚性的材料构成。作为这种构成安装构件21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铝合金和钛合金等轻金属材料、不锈钢等。
如图3所示,环状抵接部22在内部不具有制冷剂流路,形成为帽状,在位于安装构件21侧的安装面22a具有能够供安装构件21嵌入的凹部221。环状抵接部22以安装构件21的轴部213的中心轴与环状抵接部22的插通孔22b的中心轴处于大致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将安装构件21嵌入于凹部221。
如图5所示,凹部221形成为其深度H1为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的厚度H2的同等以上。即,如图3所示,凹部221形成为,在侧视环状抵接部22时,包围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和外周212b的一部分,但不包围包含冷却流路CL1的安装构件21的外周212b整体。如果凹部221的深度H1(参照图5)为嵌合端面212a的厚度H2(参照图5)的同等以上,则在安装构件21嵌入到凹部221时,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和外周212b的仅一部分被凹部221覆盖。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环状抵接部22被流过凸缘部212内的制冷剂流路CL11的制冷剂冷却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环状抵接部22通过外周部222与玻璃带GR的上表面接触。当使驱动部24旋转驱动时,安装构件21旋转,环状抵接部22旋转。受到环状抵接部22的旋转作用,玻璃带GR在输送方向上被移动。
如图4所示,环状抵接部22在外周部222具有齿轮状的突起部(凹凸部)222a。凹凸部222a的凸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形成为山形(例如四棱锥状)。通过凹凸部222a,环状抵接部22容易咬入玻璃带GR。通过凹凸部222a咬入玻璃带GR的表面,能够抑制支承辊20的空转,支承辊20能够一边拉伸玻璃带GR一边向下游侧输送玻璃带GR。另外,环状抵接部22通过在其外周具有凹凸部222a,从而支承辊20的外周部分的表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基于空冷的支承辊20的冷却效果。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主视环状抵接部22时,凹凸部222a形成为山形,但主视环状抵接部22时的凹凸部222a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方形、梯形等,还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形成为波浪状。
侧视环状抵接部22时的凹凸部222a的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那样形成为山形,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方形、梯形等,还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形成为波浪状。
另外,如图8所示,外周部222也可以不具有凹凸部222a而形成为平坦状。另外,如图9所示,外周部222也可以在其整周形成为截面形状向径向外方弯曲成凸状。
如图4所示,在主视环状抵接部22时,环状抵接部22形成为圆形,但也可以形成为多边形等。例如,如图10所示,环状抵接部22也可以在其主视下形成为矩形。另外,即使在环状抵接部22在其主视下形成为多边形等的情况下,主视环状抵接部22时的凹凸部222a的形状也可以如上所述,例如形成为方形、梯形、波浪状等。另外,侧视环状抵接部22时的凹凸部222a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如上所述,例如形成为方形、梯形、波浪状等。
如图3所示,凹凸部222a在环状抵接部22的外周部222形成有四列,但也可以形成有一列~三列,还可以形成有五列以上。
如图3所示,环状抵接部22具有插通孔22b。轴部213插通于插通孔22b。各插入孔22b的内径优选比对应的轴部213的外径大。
环状抵接部22在其位于浮抛窑10的内侧的表面22c通过螺母27与轴部213螺纹固定,从而与安装构件2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机械接合。如果是螺纹固定等机械接合,则安装构件21与环状抵接部22能够拆装,因此在环状抵接部22发生了磨损的情况下,可以从安装构件21拆下环状抵接部22,更换为新的环状抵接部22。另外,作为机械接合的方法,除了螺纹固定以外,还可以使用螺钉固定、基于紧固构件的固定等。
环状抵接部22优选由包含钢、耐热合金等金属、陶瓷、石墨和碳纤维等的材料构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陶瓷,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使用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等。
含有Si3N4的陶瓷(Si3N4质陶瓷)使用将由含有氮化硅的粉末和烧结助剂的粉末的混合粉末制作出的成型体烧结而成的烧结体。作为烧结方法,有常压烧结法、加压烧结法(包括热压烧结、气压烧结)等。作为烧结助剂,例如使用选自氧化铝(Al2O3)、氧化镁(MgO)、二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及氧化钇(Y2O3)等中的至少一种。
Si3N4质陶瓷优选铝(Al)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下、优选小于0.1质量%,镁(Mg)的含量为0.7质量%以下、优选小于0.7质量%,钛(Ti)的含量为0.9质量%以下、优选小于0.9质量%。当Al含量、Mg含量和Ti含量为上述范围时,环状抵接部22不易与玻璃带GR发生反应,并且玻璃带GR不易附着,因此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另外,Al含量、Mg含量和Ti含量也可以分别为0质量%。
Si3N4质陶瓷优选锆(Zr)的含量为3.5质量%以下、优选小于3.5质量%,钇(Y)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优选大于0.5质量%且10质量%以下、优选小于10质量%。
Zr、Y与Al、Mg、Ti相比,是不易与玻璃带GR相互扩散的成分,因此可以以上述范围含有。通过以上述范围含有,能够促进氮化硅粉末的烧结。另外,Zr是任意成分,Zr含量也可以为0质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Si3N4质陶瓷是通过常压烧结法或加压烧结法得到的烧结体,但也可以是通过反应烧结法得到的烧结体。反应烧结法是将由金属硅(Si)的粉末成型的成型体在氮气氛中加热的方法。反应烧结法由于不使用烧结助剂,因此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烧结体,能够提高烧结体相对于玻璃带GR的耐久性。
作为形成环状抵接部22的材质,在上述的金属、陶瓷、石墨和碳纤维等中,从不易冷却且提高环状抵接部22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刚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石墨。
环状抵接部22通过含有石墨,能够提高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刚性,因此,如图2所示,环状抵接部22与安装构件21同样地,能够配置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浮抛窑10的内部空间S。另外,环状抵接部22通过含有石墨,能够提高绝热性,因此即使环状抵接部22与玻璃带GR直接接触,也能够抑制玻璃带GR的冷却。而且,由于石墨具有比金属材料高的绝热性,因此被流过后述的冷却流路CL1(参照图3)的制冷剂冷却后的安装构件21的冷热不易经由环状抵接部22传递到玻璃带GR。因此,在使支承辊20的环状抵接部22与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表面抵接,将玻璃带GR向宽度方向的两侧外方牵拉并支承的中途,能够防止玻璃带GR发生固化的情况,能够容易地将玻璃带GR调整为所期望的厚度、宽度。另外,通过石墨的绝热效果,在浮抛窑10内不易产生局部的低温区域,因此还能够减少从熔融金属M的表面挥发出的锡化合物凝聚而落到玻璃带GR上的情况。而且,石墨具有相对于熔融金属M润湿性小的性质。因此,在用支承辊20牵拉玻璃带GR的过程中,即使熔融金属M飞散而附着到玻璃带GR上,环状抵接部22也不易被熔融金属M润湿,因此支承辊20将玻璃带GR卷入的可能性小。
在环状抵接部22由含有石墨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环状抵接部22所包含的石墨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以上。如果含量为50重量%以上,则环状抵接部22能够发挥优异的绝热性、相对于熔融金属M的低润湿性等石墨的特性。
在环状抵接部22由含有石墨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环状抵接部22例如通过将作为石墨的原料的碳粉填充到模具进行加压成型,并对其进行热处理而使其石墨化来制造。或者,可以通过碳粉的加压成型和石墨化来制作块状的石墨,并将其切削成环状抵接部22的形状来制造。作为石墨的原料的碳粉也可以含有增强材料、添加剂和脱模剂等其他成分。
环状抵接部22也可以在温度容易降低的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设置绝热材料。由此,来自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的冷热不易传递到浮抛窑10的内部气氛,在浮抛窑10内不易产生局部的低温区域,因此浮抛窑10内的气氛温度稳定,热损失减少。另外,由于在浮抛窑10内不易产生局部的低温区域,因此能够减少从熔融金属M的表面挥发出的锡化合物在支承辊20凝聚而落到玻璃带GR上的情况。
形成绝热材料的材料优选除了绝热性优异以外,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也优异。作为这样的绝热材料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陶瓷、碳等。对于绝热材料,可以使用在安装构件21安装绝热材料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在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喷镀氧化锆等耐热性材料的方法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辊20也可以串联地具备多个环状抵接部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辊20可以除了环状抵接部22以外,还沿着轴构件23的轴向串联地具备一个以上的其他环状抵接部。其他环状抵接部可以具有与环状抵接部22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是支承辊20以与环状抵接部22相邻的方式具备环状抵接部31,环状抵接部31设置成与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相对的安装面31a与环状抵接部22相接触。
环状抵接部31可以除了不具备环状抵接部22的凹部221以外,具有相同的结构。环状抵接部31可以与环状抵接部22同样地,在内部不具有制冷剂流路,并形成为圆盘状。环状抵接部31可以设置成安装构件21的轴构件23的中心轴与环状抵接部31的中心轴处于大致同一直线上。环状抵接部31在其外周部311具有齿轮状的突起部(凹凸部)311a,并具有供轴部213插通的插通孔31b。插通孔31b优选设置于与环状抵接部22的插通孔22b对应的位置。凹凸部311a和插通孔31b可以采用与环状抵接部22的凹凸部222a和插通孔22b相同的结构。另外,在图11中,环状抵接部22和环状抵接部31可以在环状抵接部31的位于浮抛窑10的内侧的表面31c通过螺母27与轴部213螺纹固定,由此与安装构件2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接合。
另外,如图12所示,支承辊20也可以以环状抵接部31的安装面31a与环状抵接部22具有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具备环状抵接部31。另外,在该情况下,环状抵接部31可以在安装面31a也通过螺母27与轴部213螺纹固定,由此与安装构件2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接合。
如图3所示,轴构件23与安装构件21的轴体部211接合为一体,在内部具有制冷剂流路CL12。轴构件23是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管。由内管的内侧空间S11和形成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S12构成制冷剂流路CL12。轴构件23被流过制冷剂流路CL12的制冷剂冷却。
轴构件23可以由钢和耐热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
也可以在轴构件23的外周缠绕未图示的绝热材料等。绝热材料可以使用与环状抵接部22所使用的绝热材料相同的绝热材料。
如图3所示,轴构件23贯通环状抵接部22,在浮抛窑10的外部与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等构成的驱动部24连接。通过驱动部24工作,轴构件23、安装构件21和环状抵接部22以轴构件23的中心轴J为中心一体地旋转。
如上所述,支承辊20在内部具有制冷剂流路CL1。制冷剂流路CL1由安装构件21内的制冷剂流路CL11和轴构件23内的制冷剂流路CL12构成。支承辊20被流过制冷剂流路CL1的制冷剂冷却。
制冷剂流路CL1设置于安装构件21及轴构件23的轴向全长的内部。制冷剂流路CL1与用于供给和排出制冷剂的制冷剂给排部26连接。由驱动部24旋转驱动轴构件23的同时制冷剂从制冷剂给排部26流入到轴构件23内的内管的内侧空间S11。然后,制冷剂从内管的内侧空间S11流入到安装构件21的内部的制冷剂流路CL11,在凸缘部212的制冷剂流路CL11-2内循环一周。此时,虽然在制冷剂与环状抵接部22之间进行热交换,但如后所述,由于安装构件21以制冷剂流路CL1不被包围的方式设置于环状抵接部22的凹部221,因此几乎不会冷却至环状抵接部22的位于浮抛窑10的内侧的表面22c。从环状抵接部22吸收热后的制冷剂从凸缘部212的制冷剂流路CL11-2经由轴体部211的制冷剂流路CL11-1和形成在轴构件23的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S12返回到制冷剂给排部26,并排出到外部。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可以由冷却器冷却,并再次回流到内管的内侧空间S11。另外,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也可以是相反方向。
另外,在图3中,制冷剂流路CL1形成为制冷剂在轴构件23及安装构件21的内部直线地流通,但为了增大冷却水的流通面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螺旋状等。在该情况下,由于冷却效率提高,因此能够减少向制冷剂流路CL1的通水量。另外,制冷剂流路CL1也可以使制冷剂循环。例如,在制冷剂给排部26中,通过循环泵将给水侧的流路与排水侧的流路连接而构成循环路径,在该循环路径的中途根据需要设置冷却机。在该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在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连结制冷剂的给排水用的配管,因此容易构建设备。另外,在制冷剂流路CL1中,作为制冷剂,优选使用油和气体等流体。在该情况下,由于安装构件21和轴构件23不与水分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来自支承辊20的内部的腐蚀。
这样,支承辊20具备安装构件21和环状抵接部22,环状抵接部22具有凹部221,凹部221的深度H1为安装构件21的嵌合端面212a的厚度H2的同等以上。支承辊20以由凹部221包围安装构件21的端部的方式嵌入。由此,能够抑制环状抵接部22被安装构件21内的冷却流路CL1冷却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存在于环状抵接部22附近的熔融锡等熔融金属M被局部冷却的情况。因此,支承辊20能够减少从熔融锡等熔融金属M的表面挥发出的生成物在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凝聚而附着物堆积于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的情况。
支承辊20能够抑制附着物向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的堆积,因此,能够抑制附着物变大、由于变大的附着物的自重或支承辊20的旋转而导致附着物在使用时落到在浮抛窑10内流动的玻璃带GR的表面的情况。
另外,支承辊20能够通过安装构件21内的冷却流路CL1抑制环状抵接部22的过度冷却,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玻璃带GR调整为所期望的厚度和宽度。
而且,由于支承辊20能够容易地从凹部221装卸安装构件21,因此能够容易地更换和维护支承辊20。
支承辊20能够以冷却流路CL1位于比凹部221靠外侧处的方式将安装构件21嵌入于凹部22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环状抵接部22被冷却的情况,因此,支承辊20能够进一步减少附着物堆积于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的情况。
支承辊20可以由含有石墨的材料构成环状抵接部22。通过石墨的绝热效果,环状抵接部22的绝热效果提高,因此在浮抛窑10内不易产生局部的低温区域。由此,从熔融金属M的表面挥发出的金属化合物不易凝聚于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因此,支承辊20能够进一步减少附着物堆积于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的情况。由于支承辊20能够减少附着于表面22c的附着物的量,因此能够减少落到玻璃带GR上的附着物的量。另外,由于环状抵接部22提高了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刚性,因此能够稳定地配置于浮抛窑10的内部空间S。而且,由于环状抵接部22能够提高绝热性,因此即使环状抵接部22与玻璃带GR直接接触,通过石墨的绝热效果,也抑制玻璃带GR被过度冷却的情况。因此,环状抵接部22能够抑制将被冷却流路CL1冷却的安装构件21的冷热传递到玻璃带GR的情况。因此,支承辊20在支承辊20的环状抵接部22支承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表面的中途,能够抑制玻璃带GR发生固化的情况,能够容易地将玻璃带GR调整为具有所期望的厚度、宽度。
所形成的玻璃板G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以基于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表示,可以含有50~75%的SiO2、0.1%~24%的Al2O3、0%~12%的B2O3、0%~10%的MgO、0%~14.5%的CaO、0%~24%的SrO、0%~13.5%的BaO、0%~20%的Na2O、0%~20%的K2O、0%~5%的ZrO2、5%~29.5%的MgO+CaO+SrO+BaO、0%~20%的Na2O+K2O。
玻璃板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无碱玻璃。无碱玻璃是实质上不含碱金属氧化物(Na2O、K2O、Li2O)的玻璃。无碱玻璃中的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的总量(Na2O+K2O+Li2O)例如可以为0.1%以下。
无碱玻璃例如以基于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表示,含有SiO2:50~73%、优选50%~66%,Al2O3:10.5~24%,B2O3:0~12%,MgO:0~10%、优选0~8%,CaO:0~14.5%,SrO:0~24%,BaO:0~13.5%,ZrO2:0~5%,并含有MgO+CaO+SrO+BaO:8~29.5%、优选9~29.5%。
在考虑应变点高、溶解性的情况下,无碱玻璃优选以基于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表示,含有SiO2:58~66%、Al2O3:15~22%、B2O3:5~12%、MgO:0~8%、CaO:0~9%、SrO:3~12.5%、BaO:0~2%,并含有MgO+CaO+SrO+BaO:9~18%。
在考虑高应变点的情况下,无碱玻璃优选以基于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表示,含有SiO2:54~73%、Al2O3:10.5~22.5%、B2O3:0~5.5%、MgO:0~10%、CaO:0~9%、SrO:0~16%、BaO:0~2.5%、MgO+CaO+SrO+BaO:8~26%。
这样,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由于具备支承辊20,因此能够抑制附着物向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的堆积。因此,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能够抑制由于附着物的自重或支承辊20的旋转,附着物在使用时落到在浮抛窑10内流动的玻璃带GR的表面的情况。由此,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抑制了处于堆积物所落下的位置的玻璃带GR无法使用的情况,从而抑制了相对于熔融玻璃MG的使用量所制造的玻璃板G的成品率的降低。因此,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能够提高熔融玻璃MG的成品率,因此能够提高玻璃板G的生产效率。
<玻璃板的成型方法>
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中,使用应用了上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辊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中,将熔融玻璃MG供给到浮抛窑10内的熔融金属M的表面上,使熔融玻璃MG在浮抛窑10内移动而形成带板状的玻璃流(玻璃带)GR(玻璃带形成工序:步骤S11)。
从浮抛窑10的上游侧的入口101向浮抛窑10内流入熔融玻璃MG,使熔融玻璃MG以漂浮在浮抛窑10所贮存的熔融锡金属M上的状态向下游侧流动,由此形成带状的玻璃带GR。
接着,使用多个支承辊20,一边从玻璃带GR的上方按压玻璃带GR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方的端部来支承玻璃带GR,一边将玻璃带GR向其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输送工序:步骤S12)。
在浮抛窑10内,一边使多个支承辊20抵接并按压于玻璃带GR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上表面,将多个支承辊20在宽度方向的两方的端部向外侧牵拉,一边使支承辊20旋转来将玻璃带GR向其下游侧输送。玻璃带GR一边向下游侧输送一边冷却固化,由此作为玻璃板G从下游侧的出口102送出。
这样,在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中,在浮抛窑10的内部,熔融玻璃MG经玻璃带GR成型为玻璃板G。
玻璃板G被提升辊从熔融金属M提起,在设置于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的后游侧的未图示的缓冷炉内缓冷,形成为板状玻璃。板状玻璃从未图示的缓冷炉送出后,被未图示的切断机切断成规定的尺寸形状,由此成为平板玻璃等玻璃制品。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在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中,在浮抛窑10的内部由玻璃带GR成型玻璃板G时使用支承辊20。由此,抑制附着物向支承辊20的环状抵接部22的表面22c的堆积。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能够抑制由于附着物的自重或支承辊20的旋转,附着物在使用时落到在浮抛窑10内流动的玻璃带GR的表面的情况。由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抑制了处于堆积物所落下的位置的玻璃带GR无法使用的情况,从而抑制了相对于熔融玻璃MG的使用量所制造的玻璃板G的成品率的降低。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能够提高熔融玻璃MG的成品率,因此能够提高玻璃板G的生产效率。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装置1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成型方法能够提高玻璃板G的生产效率,因此,例如能够适当地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面板、建筑物的窗玻璃等所使用的玻璃板的制造。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本发明不被上述实施方式限定。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组合、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在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同等的范围内。
标号说明
1 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10 浮抛窑;
20 支承辊;
21 安装构件;
22 环状抵接部;
23 轴构件;
M 熔融金属;
MG 熔融玻璃;
GR 玻璃带;
G 玻璃板。

Claims (4)

1.一种支承辊,支承带板状的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构件,在内部具有冷却流路;及
环状抵接部,具有供所述安装构件的端部嵌入的凹部,
所述凹部的深度为所述安装构件的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嵌合端面的厚度的同等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构件以所述冷却流路位于比所述凹部靠外侧处的方式嵌入于所述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抵接部含有石墨、金属、陶瓷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成分。
4.一种玻璃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浮抛窑,使熔融玻璃浮于该浮抛窑的内部所贮存的熔融金属的上表面而形成的玻璃带在该浮抛窑中被输送;及
支承辊,从上方按压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来支承所述玻璃带,抑制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收缩,
所述支承辊是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辊。
CN202222624487.3U 2021-10-11 2022-09-30 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Active CN2186426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6837A JP2023057351A (ja) 2021-10-11 2021-10-11 支持ロール、ガラス板の成形装置及びガラス板の成形方法
JP2021-166837 2021-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2622U true CN218642622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32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4487.3U Active CN218642622U (zh) 2021-10-11 2022-09-30 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CN202211207555.4A Pending CN115959817A (zh) 2021-10-11 2022-09-30 支承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及玻璃板的成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7555.4A Pending CN115959817A (zh) 2021-10-11 2022-09-30 支承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及玻璃板的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57351A (zh)
CN (2) CN21864262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7351A (ja) 2023-04-21
CN115959817A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884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制造装置
JP5229778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引き上げ用石英ガラスルツボの製造方法
CN110291049B (zh) 用于玻璃带热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15680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TW201114701A (en) Glass melting furnace, process for producing molten glas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roducts,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roducts
JP6127978B2 (ja) 支持ロール、支持ロールを有する板ガラスの成形装置、および支持ロールを用いた板ガラスの成形方法
JP2022153571A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CN218642622U (zh) 支承辊、及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JP5130626B2 (ja) バブリングノズル及び熔融ガラスの清澄方法
JPWO2013187179A1 (ja)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JP2014069983A (ja)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装置
JP6792825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溶融炉
WO2014185127A1 (ja) ガラス板の成形方法、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WO2013145922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4955775B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KR100790788B1 (ko) 연속식 유리 용융로
JP6137306B2 (ja) 支持ロール、ガラス板の成形方法、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JP2016135717A (ja)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リボン
KR20160007483A (ko) 유리판의 제조 장치 및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JP6094670B2 (ja) 支持ロール、ガラス板の成形方法、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US8075689B2 (e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ica crucible
US20140331717A1 (en) Plate glass production device, and plate glass production method
CN118206269A (zh) 玻璃制造设备和制造玻璃制品的方法
CN118359367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
JP2015124111A (ja)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基板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