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1778U -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1778U
CN218641778U CN202223351434.5U CN202223351434U CN218641778U CN 218641778 U CN218641778 U CN 218641778U CN 202223351434 U CN202223351434 U CN 202223351434U CN 218641778 U CN218641778 U CN 21864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vable frame
right direction
wedg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14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锦鸿
巫银霞
高晓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Zhenghui Plastic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Zhenghui Plastic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Zhenghui Plastic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Zhenghui Plastic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14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1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输送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包括固定架、第一活动架、第一升降架和第一驱动组件,固定架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一滚轮;第一活动架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一滑轨;每个第一滑轨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一滚轮上;第一活动架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一楔形凸台;第一升降架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二滚轮,每个第二滚轮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一楔形凸台上;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与第一活动架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架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本申请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无需使用液压缸或气缸作为支撑且能够根据需求快速调整自身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制造时,往往需要安装输送设备以输送原料和产品,典型的输送设备例如有带式输送机、辊轮式输送机、摆轮分拣机等,然而现有技术中一部分输送设备一般需要根据产线本身的高度进行定制化设计,输送设备的高度往往不可调节,以致输送设备出厂后则能够适用于专用的产线,普遍适用性较低;而另一部分输送设备一般通过在底部设置液压缸或气缸作为支撑以实现升降,然而液压缸或气缸长时间支撑较大重量则容易损坏,当液压缸或气缸损坏时,则可能导致输送设备整体坍塌,安全性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无需使用液压缸或气缸作为支撑且能够根据需求快速调整自身高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一滚轮;
第一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滑轨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滚轮上,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架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架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一楔形凸台,所述第一楔形凸台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升降架,所述第一升降架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二滚轮,每个所述第二滚轮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楔形凸台上,以使所述第一升降架在所述第一楔形凸台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架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本申请提供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用户能够通过移动活动架快速改变升降架的高度,移动活动架本身同时还提供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凸出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滚轮以限位所述第一活动架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位置。
设置第一限位块能够限定第一滚轮的移动范围,有利于避免第二滚轮超出范围导致第一升降架从高处掉落,或与第一活动架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架且所述螺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轴向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所述螺杆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以使所述蜗杆绕自身旋转轴旋转时能够通过所述蜗轮带动所述螺杆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利用螺杆、蜗轮和蜗杆控制第一活动架的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和控制精度相对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的端部安装有手轮。
设置手轮便于用户对蜗杆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架还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三滚轮;
所述高度可调的出料架还包括:
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活动架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滑轨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滚轮上,以使所述第二活动架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架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二楔形凸台,所述第二楔形凸台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二升降架,所述第二升降架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四滚轮,每个所述第四滚轮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楔形凸台上,以使所述第二升降架在所述第二楔形凸台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架上且与所述第二活动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架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轨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凸出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三滚轮以限位所述第二活动架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固定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架上;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活动架上设置有楔形凸台,驱动活动架沿左右方向移动时,升降架在楔形凸台的导向作用下沿楔形凸台顶面滑动,从而逐步上升或下降,实现高度改变;此外,活动架本身的结构牢固且结实,相比于液压缸或气缸承重效果更好且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标号为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标号为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固定架;110、第一滚轮;120、第一导向槽;200、第一活动架;210、第一滑轨;211、第一限位块;220、第一楔形凸台;300、第一升降架;310、第二滚轮;320、第三滚轮;330、第五滚轮;340、第二导向槽;410、螺杆;420、蜗杆;430、手轮;500、第二活动架;510、第二滑轨;511、第二限位块;520、第二楔形凸台;600、第二升降架;610、第四滚轮;620、第六滚轮;710、伸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以附图1中的标注的箭头作为参考。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100,固定架100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一滚轮110;
第一活动架200,第一活动架200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一滑轨210,第一滑轨210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第一滑轨210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一滚轮110上,以使第一活动架200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活动架200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一楔形凸台220,第一楔形凸台220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升降架300,第一升降架300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二滚轮310,每个第二滚轮310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一楔形凸台220上,以使第一升降架300在第一楔形凸台220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固定架100上且与第一活动架20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架200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改变第一升降架300的高度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推拉第一活动架200即可;具体的,第一活动架200往右滑动时,第一楔形凸台220逐渐靠近第二滚轮310,第二滚轮310在第一楔形凸台220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楔形凸台220的斜面斜向上移动,第一升降架300逐渐升高;同理,第一活动架200往左滑动时,第二滚轮310沿第一楔形凸台220的斜面斜向下移动,第一升降架300逐渐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升降架300的稳定性,第一楔形凸台22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为水平平面,第一升降架300只能升高到最高高度被承托在第一楔形凸台220的顶部,或降低到最低高度被承托在第一楔形凸台220的底部,而不能停在第一楔形凸台220的斜面上的任意位置,避免第一升降架300受重力沿第一楔形凸台220的斜面发生意外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6,第一滑轨210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凸出于第一滑轨210的第一限位块211;第一限位块211用于阻挡第一滚轮110以限位第一活动架20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位置。
设置第一限位块211能够限定第一滚轮110的移动范围,第一滚轮110的极限移动范围对应于第一升降架300可移动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即第一楔形凸台220的顶部和底部,这有利于避免第二滚轮310超出范围导致第一升降架300从高处掉落,或与第一活动架200分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固定架100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螺杆410,螺杆410穿过固定架100且螺杆410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活动架200固定连接;螺杆410的轴向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螺杆410套设有蜗轮,蜗轮与螺杆410螺纹连接;
蜗杆420,蜗杆420转动设置在固定架100上且蜗杆420与蜗轮啮合连接,以使蜗杆420绕自身旋转轴旋转时能够通过蜗轮带动螺杆410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实际应用时,蜗杆420旋转带动蜗轮转动,因为蜗轮套设在螺杆410上且与螺杆410螺纹连接使得螺杆410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实现对第一活动架200的位置控制;利用螺杆410、蜗轮和蜗杆420控制第一活动架200的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和控制精度相对较高。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蜗杆420的端部安装有手轮430,设置手轮430便于用户对蜗杆420施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附图7、附图8、附图9和附图10,第一升降架300还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三滚轮320;
高度可调的出料架还包括:
第二活动架500,第二活动架500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二滑轨510,第二滑轨510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第二滑轨510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三滚轮320上,以使第二活动架500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第二活动架500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二楔形凸台520,第二楔形凸台520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二升降架600,第二升降架600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四滚轮610,每个第四滚轮610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二楔形凸台520上,以使第二升降架600在第二楔形凸台520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升降架300上且与第二活动架500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活动架500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改变第二升降架600的高度时,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组件推拉第二活动架500即可;结合第一活动架200和第一升降架300的结构,进一步设置第二活动架500和第二升降架600使得出料架整体具有二级高度调节功能,从而实现进一步升高或下降;具体的,第二活动架500往右滑动时,第二楔形凸台520逐渐靠近第四滚轮610,第四滚轮610在第二楔形凸台520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二楔形凸台520的斜面斜向上移动,第二升降架600逐渐升高;同理,第二活动架500往左滑动时,第四滚轮610沿第二楔形凸台520的斜面斜向下移动,第二升降架600逐渐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二升降架600的稳定性,第二楔形凸台52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为水平平面,第二升降架600只能升高到最高高度被承托在第二楔形凸台520的顶部,或降低到最低高度被承托在第二楔形凸台520的底部,而不能停在第二楔形凸台520的斜面上的任意位置,避免第二升降架600受重力沿第二楔形凸台520的斜面发生意外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9,第二滑轨510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凸出于第二滑轨510的第二限位块511;第二限位块511用于阻挡第三滚轮320以限位第二活动架50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位置。
设置第二限位块511能够限定第三滚轮320的移动范围,第三滚轮320的极限移动范围对应于第二升降架600可移动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即第二楔形凸台520的顶部和底部,这有利于避免第四滚轮610超出范围导致第二升降架600从高处掉落,或与第二活动架500分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和附图8,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缩装置710,伸缩装置710的固定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架300上;伸缩装置710的伸缩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活动架500上,伸缩装置710具体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可靠性高。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附图4、附图7和附图10,固定架100还设置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20,第一升降架300还设置有多个第五滚轮330,每个第五滚轮330均藏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导向槽120中并能够在第一导向槽120中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升降架300还设置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340,第二升降架600还设置有多个第六滚轮620,每个第六滚轮620均藏于对应的一个第二导向槽340中并能够在第二导向槽340中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设置第一导向槽120并将第五滚轮330限位在内进行移动,以及设置第二导向槽340并将第六滚轮620限位在内进行移动,这能够限制第一升降架300和第二升降架600仅沿上下方向移动,有利于确保第一升降架300和第二升降架600正常升降。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上述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100),所述固定架(100)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一滚轮(110);
第一活动架(200),所述第一活动架(200)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一滑轨(210),所述第一滑轨(210)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滑轨(210)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滚轮(110)上,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架(200)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架(200)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一楔形凸台(220),所述第一楔形凸台(220)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升降架(300),所述第一升降架(300)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二滚轮(310),每个所述第二滚轮(310)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楔形凸台(220)上,以使所述第一升降架(300)在所述第一楔形凸台(220)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00)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架(20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架(200)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210)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凸出于所述第一滑轨(210)的第一限位块(211);所述第一限位块(211)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滚轮(110)以限位所述第一活动架(20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00)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螺杆(410),所述螺杆(410)穿过所述固定架(100)且所述螺杆(41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架(200)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10)的轴向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所述螺杆(410)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螺杆(410)螺纹连接;
蜗杆(420),所述蜗杆(420)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00)上且所述蜗杆(420)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以使所述蜗杆(420)绕自身旋转轴旋转时能够通过所述蜗轮带动所述螺杆(410)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20)的端部安装有手轮(4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架(300)还设置有多个朝上放置的第三滚轮(320);
所述高度可调的出料架还包括:
第二活动架(500),所述第二活动架(500)设置有多个朝下凸出的第二滑轨(510),所述第二滑轨(510)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滑轨(510)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滚轮(320)上,以使所述第二活动架(500)能够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架(500)还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第二楔形凸台(520),所述第二楔形凸台(520)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二升降架(600),所述第二升降架(600)设置有多个朝下放置的第四滚轮(610),每个所述第四滚轮(610)均滚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楔形凸台(520)上,以使所述第二升降架(600)在所述第二楔形凸台(520)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架(300)上且与所述第二活动架(50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架(500)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510)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凸出于所述第二滑轨(510)的第二限位块(511);所述第二限位块(511)用于阻挡所述第三滚轮(320)以限位所述第二活动架(50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出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缩装置(710),所述伸缩装置(710)的固定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架(300)上;所述伸缩装置(710)的伸缩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架(500)上。
CN202223351434.5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Active CN21864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1434.5U CN218641778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1434.5U CN218641778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1778U true CN218641778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9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1434.5U Active CN218641778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1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1990B (zh) 升降装置及抹灰设备
CN106379743B (zh) 一种倾斜式货物提升与堆叠摆放机
CN203622969U (zh) 一种手提式小型3d打印机
CN218641778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料架
CN204369077U (zh) 一种升降传料装置
CN109967547A (zh) 一种起重机端梁自动化挤压装置
CN113431417B (zh) 一种无线信号传播装置
CN201960838U (zh) 平板打印机用打印平台升降装置
CN110980553B (zh) 一种移动式悬臂吊
CN210553299U (zh) 一种酒盒成型机的模芯升降机构
CN108106431B (zh) 一种钟罩式烧结炉
CN206399726U (zh) 施力加载装置
CN220412754U (zh) 举升装置及举升组件
JP2011157193A (ja) リフト装置
CN114162562B (zh) 一种自动升降进退勾料装置
CN220614062U (zh) 用于机器人的升降装置
CN219608318U (zh) 一种动平衡托架装置
CN213679516U (zh) 一种高度可调龙门起吊装置
CN111252529A (zh) 一种移载机上的顶升机构及其顶升移载机
CN218808276U (zh) 一种组角门窗料输送架
CN219057725U (zh) 送料装置
CN220301047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位移检测定位装置
CN214140089U (zh) 伸缩式输送设备
CN215923755U (zh) 立式餐盘堆叠升降机构
CN114654118B (zh) 一种可用于承载大尺寸大负载的高加速的气浮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