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5104U -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5104U
CN218625104U CN202223339239.0U CN202223339239U CN218625104U CN 218625104 U CN218625104 U CN 218625104U CN 202223339239 U CN202223339239 U CN 202223339239U CN 218625104 U CN218625104 U CN 218625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earing
outer ring
bearing
lubricating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92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3392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5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5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5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包括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所述外圈轴承下部贴合位于外圈轴承上部的下方,且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之间等角度安装有紧固螺栓;还包括:内圈轴承,其活动套设在所述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之间,且外圈轴承下部的下方上侧以及侧边内壁和外圈轴承上部的上方下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辊筒;润滑油液储存腔和汲取腔,其均开设于所述内圈轴承的内部,且润滑油液储存腔和汲取腔通过单向阀实现连通。该自润滑的轴承,通过内圈轴承转动所产生的离心作用力,使汲取腔内的油液进入注油管中,实现自动对连接辊筒进行润滑,并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配合提高密封性能,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主要由外圈、内圈以及活动设置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滚动体构成,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减少载荷摩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中。
轴承外圈和内圈之间存在有间隙,外界异物容易从间隙中进入轴承中,进而将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例如授权公开号为CN213899602U的轴承中,利用具体的间隙设定,使得在刚性护盖或弹性护盖的情况下,都能够将间隙维持在合理的水平,防止异物进入,即使在护盖由于受到意外的钢珠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留出余量,防止由于护盖变形而影响密封性能;
在上述轴承实际使用过程中,护盖均为平直状,且内圈没有对护盖加以支撑,导致容易受力出现间隙,进而降低密封性能,并且滚珠在外圈和内圈之间所产生的摩擦较大,然而该轴承不便对滚珠进行自润滑,导致磨损较为严重,大大降低了使用效果。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润滑的轴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的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轴承密封性能较差,并且不便进行自动润滑,磨损较为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包括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所述外圈轴承下部贴合位于外圈轴承上部的下方,且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之间等角度安装有紧固螺栓,实现组合连接;
还包括:
内圈轴承,其活动套设在所述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之间,且外圈轴承下部的下方上侧以及侧边内壁和外圈轴承上部的上方下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辊筒;
润滑油液储存腔和汲取腔,其均开设于所述内圈轴承的内部,且润滑油液储存腔和汲取腔通过单向阀实现连通。
优选的,所述汲取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且活塞板与汲取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压力弹簧,使得活塞板可以利用压力弹簧进行反向移动复位,将润滑油液储存腔内部的润滑有再次吸取进入汲取腔的内部,以便再次使用。
优选的,所述活塞板为矩形结构设计,且活塞板与所述汲取腔构成横向弹性滑动结构,使得在矩形结构设计下的活塞板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在汲取腔的内部进行稳定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辊筒的侧部对应设置有注油管,且注油管嵌入安装于所述内圈轴承的内部,并且注油管通过单向阀与汲取腔实现连通,使得当活塞板在汲取腔内的油液进行挤压时,可以将油液注入到注油管中,实现对连接辊筒的润滑作业。
优选的,所述连接辊筒为等角度分布,且连接辊筒贴合于所述内圈轴承的外壁,使得在等角度分布的滚筒的作用下,可以降低内圈轴承和外圈轴承上部和外圈轴承下部之间的摩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内圈轴承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的侧部对应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并且两个第一密封圈分别安装在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的内壁,使得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贴合作用下,可以提高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呈“V”字状结构设计,且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相互贴合,使得第一密封圈可以得到第二密封圈的支撑作用,保证密封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润滑的轴承,通过内圈轴承转动所产生的离心作用力,促使汲取腔内的油液进入注油管中,实现对连接辊筒的润滑,降低摩擦磨损,并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配合提高密封性能,其具体效果如下:
1、设置有注油管和汲取腔,使得当内圈轴承受力在外圈轴承下部、外圈轴承上部之间进行转动后,活塞板在内圈轴承转动的离心作用下,可以向内圈轴承外缘进行移动,将汲取腔内的润滑油注入到注油管中,注油管即可对连接辊筒进行润滑,避免连接辊筒在转动过程中受到较大摩擦,随后当内圈轴承不受力转动后,活塞板在压力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将反向移动,促使润滑油液储存腔内的油液吸取到汲取腔的内部,以便下次使用;
2、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使得外圈轴承下部和外圈轴承上部所安装的第一密封圈通过与内圈轴承所安装的第二密封圈之间的贴合作用,可以实现轴承的有效密封作业,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以及降低轴承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液储存腔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板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圈轴承上部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圈轴承下部;2、外圈轴承上部;3、紧固螺栓;4、内圈轴承;5、连接辊筒;6、润滑油液储存腔;7、汲取腔;8、注油管;9、活塞板;10、压力弹簧;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包括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外圈轴承下部1贴合位于外圈轴承上部2的下方,且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之间等角度安装有紧固螺栓3,实现组合连接;还包括:内圈轴承4,其活动套设在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之间,且外圈轴承下部1的下方上侧以及侧边内壁和外圈轴承上部2的上方下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辊筒5;润滑油液储存腔6和汲取腔7,其均开设于内圈轴承4的内部,且润滑油液储存腔6和汲取腔7通过单向阀实现连通;汲取腔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9,且活塞板9与汲取腔7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压力弹簧10;活塞板9为矩形结构设计,且活塞板9与汲取腔7构成横向弹性滑动结构;连接辊筒5的侧部对应设置有注油管8,且注油管8嵌入安装于内圈轴承4的内部,并且注油管8通过单向阀与汲取腔7实现连通;连接辊筒5为等角度分布,且连接辊筒5贴合于内圈轴承4的外壁;
结合图1-4所示,首先将内圈轴承4置于外圈轴承下部1的上方,随后在外圈轴承下部1的上方放置外圈轴承上部2,再利用紧固螺栓3将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进行组合安装,从而完成轴承的组装使用,当内圈轴承4受力而在外圈轴承下部1、外圈轴承上部2之间进行转动时,活动安装的活塞板9在内圈轴承4转动的离心作用下,将向内圈轴承4的外缘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将汲取腔7内的润滑油挤压进入注油管8中,注油管8即可对连接辊筒5进行润滑,避免连接辊筒5在转动过程中受到较大摩擦,随后当内圈轴承4不受力转动后,活塞板9在压力弹簧10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反向进行移动,促使润滑油液储存腔6内的油液吸取到汲取腔7中,以便下次使用;
内圈轴承4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2,且第二密封圈12的侧部对应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并且两个第一密封圈11分别安装在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的内壁;第一密封圈11呈“V”字状结构设计,且第一密封圈11与第二密封圈12相互贴合;
结合图1-2和图5所示,由于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所安装的第一密封圈11分别与内圈轴承4上下所安装的第二密封圈12贴合,可以实现轴承的有效密封作业,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以及降低轴承的工作性能,同时第一密封圈11得到第二密封圈12的支撑作用,保证密封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润滑的轴承时,结合图1-5所示,首先依次在外圈轴承下部1的上方放置内圈轴承4和外圈轴承上部2,再利用紧固螺栓3将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进行组合,当内圈轴承4受力而在外圈轴承下部1、外圈轴承上部2之间进行转动时,活塞板9在内圈轴承4转动的离心作用下,向内圈轴承4外缘移动,将汲取腔7内的润滑油挤压进入注油管8中,实现连接辊筒5的自润滑,降低摩擦磨损,而当内圈轴承4不受力转动时,润滑油液储存腔6内的油液可再次吸取到汲取腔7中,以便下次使用,同时利用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12之间的贴合作用,可以实现轴承的有效密封,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以及降低轴承的工作性能,而且第一密封圈11在第二密封圈12的作用下具有支撑力,以保证密封效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包括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所述外圈轴承下部(1)贴合位于外圈轴承上部(2)的下方,且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之间等角度安装有紧固螺栓(3),实现组合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圈轴承(4),其活动套设在所述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之间,且外圈轴承下部(1)的下方上侧以及侧边内壁和外圈轴承上部(2)的上方下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辊筒(5);
润滑油液储存腔(6)和汲取腔(7),其均开设于所述内圈轴承(4)的内部,且润滑油液储存腔(6)和汲取腔(7)通过单向阀实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腔(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9),且活塞板(9)与汲取腔(7)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压力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9)为矩形结构设计,且活塞板(9)与所述汲取腔(7)构成横向弹性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辊筒(5)的侧部对应设置有注油管(8),且注油管(8)嵌入安装于所述内圈轴承(4)的内部,并且注油管(8)通过单向阀与汲取腔(7)实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辊筒(5)为等角度分布,且连接辊筒(5)贴合于所述内圈轴承(4)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轴承(4)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2),且第二密封圈(12)的侧部对应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并且两个第一密封圈(11)分别安装在外圈轴承下部(1)和外圈轴承上部(2)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1)呈“V”字状结构设计,且第一密封圈(11)与第二密封圈(12)相互贴合。
CN202223339239.0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Active CN218625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9239.0U CN218625104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9239.0U CN218625104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5104U true CN218625104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9239.0U Active CN218625104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5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6593U (zh) 齿轮箱用单向主动润滑装置及装有此润滑装置的齿轮箱
CN212106632U (zh) 一种抗振动调心滚子轴承
CN211874942U (zh)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CN218625104U (zh)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
CN202546203U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202596831U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216278991U (zh) 一种高润滑织物内衬关节轴承
CN214036510U (zh) 一种增强密封润滑效果的调心滚子轴承
CN210973595U (zh) 一种带润滑功能的起重机行走轮
CN205044842U (zh) 具有散热性和密封性好的支重轮
CN208831313U (zh) 一种外置轴承的水泵
CN210374657U (zh) 一种环冷机支承辊
CN201129460Y (zh) 防尘式球磨机大轴密封装置
CN212202429U (zh) 一种软管泵侧辊及软管泵
CN111654140A (zh) 一种矿用电动机用双迷宫油封结构
CN112360874A (zh) 轴承及密封装置
CN216407463U (zh) 一种新型杆端关节轴承
CN205956206U (zh) 一种可反向拉伸的平面轴承
CN221023927U (zh) 一种可减少磨损的履带连接组件
CN213511666U (zh) 一种具有减压效果的自润滑深沟球轴承
CN217234140U (zh) 一种防溢油密封轴承
CN2499629Y (zh) 接触式异型楔块逆止器
CN219866267U (zh) 一种泵车s阀轴承座使用可反向快速泄压的防尘圈
CN219866262U (zh) 一种泵车s阀轴承座使用可反向泄压的轴密封
CN210397440U (zh) 一种螺伞齿回转支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