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7017U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7017U
CN218617017U CN202222906472.6U CN202222906472U CN218617017U CN 218617017 U CN218617017 U CN 218617017U CN 202222906472 U CN202222906472 U CN 202222906472U CN 218617017 U CN218617017 U CN 218617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point
clamp
frame
motorcycle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64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惟桢
彭鹏
张会展
武昊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64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7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7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7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行走组件;车身覆盖件;制动组件,制动组件至少部分固定至车架,制动组件;线束系统,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线管隔离装置,包括第一隔离夹、第二隔离夹和限位夹;第一隔离夹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尺寸大于第二夹持部的尺寸;第二隔离夹包括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限位柱和固定孔,第三夹持部的尺寸大于第二夹持部的尺寸,限位柱设于第二隔离夹底部,固定孔设于第四夹持部的一侧,限位柱连接至车架,紧固件穿过固定孔将第二隔离夹连接至车架;限位夹的两端连接至车架,限位夹的两端之间形成限位部。该摩托车能避免线路之间产生干涉且安装稳定。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骑行车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摩托车作为一种轻便灵活、行驶迅速等特点,广泛用于骑行、竞技等领域。摩托车主要分为街车、越野车、巡航车、旅行车、公路赛摩托车等。
摩托车一般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发动机、悬架、前后轮等组件或零部件。摩托车的车架作为车体的主要支撑结构,其结构形式、排布方式决定了摩托车的大小及其提供的可供承载的空间。具体而言,为了满足骑乘需求,还设置了一些电器元器件,电器元器件通过一些线路连接,如何避免线路之间产生干涉且安装不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避免线路之间产生干涉且安装稳定的摩托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架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至少部分设于车架中;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驱动组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设于车架下方且至少部分连接至传动组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制动组件,制动组件至少部分固定至车架,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管路和第二制动管路;车灯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控制系统,至少部分设于车架内;线束组件,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第一类线束为车灯组件提供电能,第二类线束为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摩托车还包括线管隔离装置,线管隔离装置包括第一隔离夹、第二隔离夹和限位夹;第一隔离夹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尺寸大于第二夹持部的尺寸;第二隔离夹包括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限位柱和固定孔,第三夹持部的尺寸大于第二夹持部的尺寸,限位柱设于第二隔离夹底部,固定孔设于第四夹持部的一侧,限位柱连接至车架,紧固件穿过固定孔将第二隔离夹连接至车架;限位夹的两端连接至车架,限位夹的两端之间形成限位部。
进一步地,第一制动管路、第二制动管路和第一类线束的至少部分共线设置,第一制动管路固定至第一隔离夹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制动管路固定至另一第一隔离夹的第一夹持部,第一类线束同时固定至两个第一隔离夹的第二夹持部。
进一步地,第一制动管路、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的至少部分共线设置,第一制动管路固定至第二隔离夹的第三夹持部,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一同固定至第二隔离夹的第四夹持部。
进一步地,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的至少部分共线设置,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固定至限位夹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第一隔离夹和第二隔离夹为塑料材质,限位夹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限位夹的一端通过限位柱连接至车架,限位夹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至车架。
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第一座垫、车把和第一脚蹬,以第一座垫的乘坐点为第一基准点,以车把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二基准点,以第一脚蹬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三基准点;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基准点位于第一基准点的前方,第三基准点位于第一基准点的前方,第二基准点位于第三基准点的前方。
进一步地,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568mm且小于等于695mm,第三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21mm且小于等于149mm,第二基准点与第三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446mm且小于等于546mm。
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第一座垫、车把和第一脚蹬,以第一座垫的乘坐点为第一基准点,以车把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二基准点,以第一脚蹬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三基准点;在上下方向上,第二基准点位于第三基准点的上方,第二基准点位于第一基准点上方,第一基准点位于第三基准点上方。
进一步地,沿上下方向,第二基准点与第三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654mm且小于等于800mm,第一基准点与第三基准点的距离为大于等于447mm且小于等于547mm,第二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点的距离为大于等于207mm且小于等于253mm。
本申请通过设置线管隔离装置,线管隔离装置包括第一隔离夹、第二隔离夹和限位夹,从而实现避免线路之间产生干涉且安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车架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骑行三角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骑行三角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座垫底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第一座垫周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前减震器上端与上联板之间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G-G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前减震器下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前减震器下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第一隔离夹周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第一隔离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第二隔离夹周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第二隔离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限位夹周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摩托车限位离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示出了一种摩托车100。摩托车100包括车架11、车身覆盖件12、座垫组件13、操纵组件14、车灯组件15、仪表组件16、供油系统17、驱动组件18、传动组件19、行走组件21、悬挂组件22、制动组件23、散热组件24。为了清楚的限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述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其中,车架11用于构成摩托车100的主体框架,其他组件直接或间接地与车架11连接。车身覆盖件12设于车架11的外侧,用于覆盖大部分的车架11并将设于车架11内的其他组件与外界隔绝开。座垫组件13连接在车架11上并与车身覆盖件12相邻,座垫组件13用于供驾驶者和乘客乘坐。操纵组件14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11并可供驾驶者操纵摩托车100。车灯组件15连接在车架11上。仪表组件16连接在车把组件141上,仪表组件16基本设于车把组件141的中间位置,用于供驾驶者获取车辆的相关信息。供油系统17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11上并用于为摩托车100提供燃油。驱动组件18至少部分固定在车架11上用于为摩托车100提供驱动力,驱动组件18包括发动机181和排气管182,排气管182用于排除摩托车100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传动组件19至少部分与驱动组件18相连,用于接收并传递驱动组件18输出的驱动力。行走组件21至少部分与车架11连接用于带动车架11移动,行走组件21包括第一行走轮211和第二行走轮212,第二行走轮212为驱动车轮,第二行走轮212与传动组件19相连用于接收传动组件19传递的驱动力,第一行走轮211为从动车轮。悬挂组件22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11,用于将行走组件21连接至车架11。悬挂组件22包括与第一行走轮211相连并用于减震的前减震器221。制动组件23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11并供驾驶者对摩托车100进行制动,包括刹车卡钳231和用于传递制动力的制动管路。散热组件24至少部分设于车架11内并用于将驱动组件18产生的热量导出至车架11外。
如图3至图5所示,座垫组件13包括用于供驾驶者乘坐的第一座垫131和用于供乘客乘坐的第二座垫132,操纵组件14包括供驾驶者手部握持和操纵摩托车100的车把组件141,用于供驾驶者和乘客踩踏的脚蹬组件142、换挡组件143及用于供驾驶者操纵的手把开关144,其中脚蹬组件142包括供驾驶者踩踏的第一脚蹬1421和供乘客踩踏的第二脚蹬1422。以驾驶者在第一座垫131的乘坐位置为第一基准点101,以车把1411沿左右方向的对称中心点为第二基准点102,以第一脚蹬1421沿左右方向的对称中心点为第三基准点103。连接第一基准点101、第二基准点102和第三基准点103形成一个三角形,即为摩托车100领域俗称的摩托车100骑行三角。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基准点102位于第一基准点101的前方,第三基准点103位于第一基准点101的前方,第二基准点102位于第三基准点103的前方。如图4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基准点102与第一基准点101之间的距离S1为大于等于568mm且小于等于695mm,第三基准点103与第一基准点101之间的距离S2为大于等于121mm且小于等于149mm,第二基准点102与第三基准点103之间的距离S3为大于等于446mm且小于等于546mm。如图5所示,在上下方向上,第二基准点102位于第三基准点103的上方,第二基准点102位于第一基准点101上方,第一基准点101位于第三基准点103上方。沿上下方向,第二基准点102与第三基准点103之间的距离S4为大于等于654mm且小于等于800mm,第一基准点101与第三基准点103的距离S5为大于等于447mm且小于等于547mm,第二基准点102与第一基准点101的距离S6为大于等于207mm且小于等于253mm。摩托车100发动机181的最大功率大于等于55kW且小于等于85kW。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摩托车100为大排量大功率的摩托车100,其在具有较强动力的情况下,其驱动组件18中的发动机181也产生更多的热量。
车架11包括设于摩托车100前部的主车架111和设于摩托车100后部的副车架112。主车架111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摩托车100的驱动组件18,副车架112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摩托车100的座垫组件13和至少部分的控制系统25。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座垫组件13底下分布了众多摩托车100的电器件和零部件,其中包括电源26、保险丝盒256、故障诊断单元254(OBD单元)、智能中控单元253(T-box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252(EMC单元)及相应的固定上述电器件的固定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器件和零部件布置相对较为平整,具体而言即上述电器件和零部件的顶部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底部较为平整的座垫组件13。本申请实施例中,不论是第一座垫131还是第二座垫132,其底部都较为平整,较为整洁和美观。但是座垫底部较平整的结构也具有其缺点,即其整体刚性和强度相对较低。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较为平整的座垫组件13的底部上设置一些加强结构,以加强座垫底部及座垫的整体刚性和强度。在第一座垫131底部设置加强梁133和加强筋134,相邻的加强梁之间基本平行设置,加强梁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筋位于相邻的加强梁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梁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2mm且小于等于18mm,相邻加强梁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2mm且小于等于18mm。进一步地,加强梁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3.5mm且小于等于16.5mm,相邻加强梁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3.5mm且小于等于16.5mm。更进一步地,加强梁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4.25mm且小于等于15.75mm,相邻加强梁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4.25mm且小于等于15.75mm。再进一步地,加强梁的宽度为15mm,相邻加强梁之间的距离为15mm。加强筋可以沿平行于加强梁的方向设置,也可以沿垂直于加强梁的方向设置。加强筋的宽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4mm,相邻之间加强筋的距离为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34mm。进一步地,加强筋的宽度大于等于2.5mm且小于等于3.5mm,相邻之间加强筋的距离为大于等于25mm且小于等于31mm。更进一步地,加强筋的宽度大于等于2.7mm且小于等于3.3mm,相邻之间加强筋的距离为大于等于27mm且小于等于29mm。再进一步地,加强筋的宽度3mm,相邻之间加强筋的距离为28mm。上述加强梁和加强筋结构可以设于座垫组件13的整个底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需要加强刚性的部位设置。具体地,可以在第一座垫131底部设置加强梁和加强筋结构,可以在第二座垫132底部设置加强梁和加强筋结构,也可以第一座垫131和第二座垫132的底部都设置加强梁和加强筋结构。在座垫组件13下方设置加强梁和加强筋不仅仅能够保证座垫组件13的强度,其还保证座垫组件13底部的美观性,使座垫组件13的美感得到大幅提升。如图7所示,第一座垫131的前部固定至第二副车架1122上,具体而言第一座垫131的前部固定在座垫安装座1311上,再通过将座垫安装座1311固定到第二副车架的方式,该座垫安装座1311即为前述的可以用于安装第一座垫131的座垫安装座1311。第一座垫131的前部具有凸出于第一座垫131的座垫卡舌1311,座垫卡舌用于固定第一座垫131的前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座垫卡舌外套设卡舌胶套1312,然后在将套设卡舌胶套之后的卡舌伸入到座垫安装座1311的第二安装位中,将卡舌固定在第二安装位中,进而将第一座垫131间接地固定至第一副车架1121上。其中卡舌胶套为具有减震效果的材料制得,具体而言卡舌胶套可以由橡胶制得,也可以由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得。现有技术中座垫卡舌与车架11上的相应固定结构直接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硬连接。座垫卡舌与车架11硬连接之后,摩托车100行驶时,车架11上的震动能够通过硬连接的座垫卡舌传递到座垫上,使驾驶者和乘客感受到明显的震动,影响骑乘舒适性和骑车感受,甚至会增强驾驶者的疲惫感,对驾驶者的骑乘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座垫卡舌上套设具有一定减震性能的卡舌胶套,能够实现座垫和车架11之间的软连接,卡舌胶套能够在第一座垫131和车架11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减弱由车架11向座垫传递的震动,提高座垫的舒适性,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减轻驾驶者的疲惫感。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摩托车100的悬挂组件22中包括前减震器221。在上下方向上,前减震器221的顶部连接至上联板113。上联板113包括减震器安装部1132和转向柱安装部1133,减震器安装部1132设于转向柱安装部1133的两侧。如图9所示,减震器安装部1132包括连接部1132a和限位部1132b,连接部1132a为圆筒状,限位部1132b具体为圆环形。在上下方向上,限位部1132b设于连接部1132a的顶部。限位部1132b的外径与连接部1132a的外径基本相等,限位部1132b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32a的内径,在径向上限位部1132b与连接部1132a的内径差值为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6mm,在轴向上限位部1132b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8mm且小于等于2.4mm。进一步地,在径向上限位部1132b与连接部1132a的内径差值为大于等于4.5mm且小于等于5.5mm,在轴向上限位部1132b的厚度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2mm。更进一步地,在径向上限位部1132b与连接部1132a的内径差值为大于等于4.8mm且小于等于5.2mm,在轴向上限位部1132b的厚度为大于等于1.2mm且小于等于1.8mm。减震器安装部1132中,连接部1132a用于将前减震器221的顶部连接至上联板113,限位部1132b用于前减震器221连接后的限位,保证前减震器221连接到连接部1132a的合适位置。由于前减震器221和连接部1132a的安装位置具有严格的要求,在前减震器221安装时,前减震器221的顶面需要避免超过连接部1132a的顶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部1132a的顶部设置限位部1132b,限定前减震器221在连接部1132a内的安装位置,进而限定前减震器221在上联板113中的安装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目测方式装配后产生的装配精度较差、装配误差大的问题。
图10和图11所示,摩托车100还包括控制系统25,线束系统27。其中,控制系统25用于控制摩托车100的运行和采集摩托车100的运行数据,控制系统25包括轮速传感器255。线束系统27用于在摩托车100的各设备之间传输电能或电信号,包括牌照灯线271和轮速传感器线272。摩托车100的悬挂组件22中包括前减震器221。如在上下方向上,前减震器221下端设有固定件2211,固定件2211的顶端与减震器221的下端连接。固定件2211包括用于固定前车轴的轴孔2211a、用于安装轮速传感器255的安装槽2211b及用于安装刹车卡钳231的卡钳安装部2211c。在前后方向上,轴孔2211a设于安装槽2211b的前侧,卡钳安装部2211c设于安装槽2211b的后侧。安装槽2211b还在与卡钳安装部2211c相邻的一侧设有开口2211d,该开口用于轮速传感器255和轮速传感器线272的布置。摩托车100中在第一行走轮211或第二行走轮212至少之一上设置轮速传感器255,用于采集摩托车100行驶过程中的车速。摩托车100运行过程完全依靠轮速传感器255获取行驶速度,车速控制对于摩托车100驾驶具有重要意义,轮速传感器255失效后,会影响驾驶员控制摩托车100的车速,甚至造成严重的危险。在第一行走轮211中,轮速传感器255设于减震器下的固定件上。通常轮速传感器255直接设置在固定件的表面,轮速传感器255及轮速传感器线272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由于轮速传感器255设置的位置靠近车轮,摩托车100在行驶过程中带起的尘土和泥沙容易直接撞击在轮速传感器255的表面或是轮速传感器255与轮速传感器线272的接口位置,损坏轮速传感器255或导致轮速传感器线272脱落,造成轮速传感器255失效,降低轮速传感器255的可靠性。将轮速传感器255置于一个安装槽2211b中,使得轮速传感器255的表面不突出于固定件。在摩托车100行驶过程中,减少轮速传感器255遭受尘土泥沙撞击的概率,起到保护轮速传感器255的目的。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安装槽2211b上设置保护罩2211e,轮速传感器255设于由安装槽2211b和保护罩围合而成的腔体中。将轮速传感器255设置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能够保护轮速传感器255不会在摩托车100行驶过程中遭受尘土泥沙的撞击,同时也能保护轮速传感器255不会受到雨水的侵蚀,保证轮速传感器255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界干扰而被破坏,保证轮速传感器255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轮速传感器255的维护成本。
如图12至图13所示,制动组件23中包括制动管路232,制动管路232中储存制动液,用于传递制动力,将驾驶者给出的制动信号传递到制动器上实现摩托车100的制动。制动管路232是制动组件23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摩托车100的安全行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摩托车100线束的布置,通常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线束整合后共同进行布置。其中就包括将制动管路232与摩托车100的其他线束进行共同布置。摩托车100上管路或线束相互固定后,由于摩托车100行驶中的振动等原因,管路或线束之间经常会产生相对位移,管路或线束之间会产生相互摩擦,久而久之会导致管路和线束的磨损甚至损坏。一些电器线束外通常设有绝缘层等结构,其相对具有较高的耐磨能力,并且其损坏后不会产生立即且严重的危险。但是制动管路232由于其内部存储制动油液,其发生损坏后会造成制动油液泄漏,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摩托车100中的制动管路232至少部分与轮速传感器线272共同布置。制动管路232的至少部分与轮速传感器线272共线设置。摩托车100中设置用于隔离线束或管线的隔离夹,隔离夹包括第一隔离夹273和第二隔离夹274。第一隔离夹273用于隔离相邻的制动管路232和轮速传感器线272。第一隔离夹273包括第一夹持部2731和第二夹持部2732,第一夹持部2731用于固定制动管路,第二夹持部2732用于固定轮速传感器线272。第一夹持部2731的尺寸大于第二夹持部2732的尺寸。第一夹持部2731的夹持孔大于第二夹持部2732的夹持孔。如图14所示,第二隔离夹274设于车架11后部用于隔离相邻的制动管路232、轮速传感器线272和牌照灯线271。
如图15所示,第二隔离夹274包括第三夹持部2741和第四夹持部2742,第三夹持部用于固定制动管路,第四夹持部用于固定轮速传感器线272和固定牌照灯线271。第三夹持部的尺寸大于第四夹持部的尺寸。第二隔离夹274还包括固定孔2743和限位柱2744,限位柱2744插接在车架11上,第二隔离夹274可以在限位柱2744的作用下进行旋转,采用紧固件通过第二隔离夹274的固定孔2743能将第二隔离夹274固定在车架11上。设置第二隔离夹274,并通过第二隔离夹274固定制动管路、轮速传感器线272和牌照灯线271,保证在摩托车100行驶过程中制动管路、轮速传感器线272和牌照灯线271能够被有效固定,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摩擦,也不会与周边的部件发生摩擦,同时也能使摩托车100的走线更加美观整齐。如图16和图17所示,摩托车100中还设置用于固定线束或管线的限位夹275。限位夹275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摩托车100的车架11上,限位夹275固定后在两端之间形成限位部2751,限位部2751供线束或管线穿过并固定线束或管线。限位夹275的第一端2752固定在车架11上,限位夹275的第二端275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架11上,限位夹275整体具有一定的弹性。限位夹275具体用于固定穿过的轮速传感器线272和牌照灯线271,将轮速传感器线272和牌照灯线271固定在车架11上,保证轮速传感器线272和牌照灯线271能够被有效固定,不会偏离设定的位置,也保证不会与制动盘、制动器等周边部件发生相互碰撞和摩擦。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车架中;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设于所述车架下方且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传动组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
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至少部分固定至所述车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管路和第二制动管路;
车灯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
控制系统,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车架内;
线束组件,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类线束和第二类线束,所述第一类线束为所述车灯组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类线束为所述控制系统传递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线管隔离装置,所述线管隔离装置包括第一隔离夹、第二隔离夹和限位夹;所述第一隔离夹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尺寸;所述第二隔离夹包括第三夹持部、第四夹持部、限位柱和固定孔,所述第三夹持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尺寸,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夹底部,所述固定孔设于所述第四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柱连接至所述车架,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第二隔离夹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限位夹的两端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限位夹的两端之间形成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动管路、所述第二制动管路和所述第一类线束的至少部分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制动管路固定至所述第一隔离夹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制动管路固定至另一所述第一隔离夹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类线束同时固定至两个所述第一隔离夹的第二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动管路、所述第一类线束和所述第二类线束的至少部分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制动管路固定至所述第二隔离夹的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一类线束和所述第二类线束一同固定至所述第二隔离夹的第四夹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线束和所述第二类线束的至少部分共线设置,所述第一类线束和所述第二类线束固定至所述限位夹的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离夹和所述第二隔离夹为塑料材质,所述限位夹为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夹的一端通过限位柱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限位夹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至所述车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第一座垫、车把和第一脚蹬,以所述第一座垫的乘坐点为第一基准点,以所述车把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二基准点,以所述第一脚蹬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三基准点;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基准点位于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前方,所述第三基准点位于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前方,所述第二基准点位于所述第三基准点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基准点与所述第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568mm且小于等于695mm,所述第三基准点与所述第一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21mm且小于等于149mm,所述第二基准点与所述第三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446mm且小于等于54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第一座垫、车把和第一脚蹬,以所述第一座垫的乘坐点为第一基准点,以所述车把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二基准点,以所述第一脚蹬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点为第三基准点;在上下方向上,第二基准点位于第三基准点的上方,第二基准点位于第一基准点上方,第一基准点位于第三基准点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基准点与所述第三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654mm且小于等于800mm,所述第一基准点与所述第三基准点的距离为大于等于447mm且小于等于547mm,所述第二基准点与所述第一基准点的距离为大于等于207mm且小于等于253mm。
CN202222906472.6U 2022-10-31 2022-10-31 摩托车 Active CN218617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6472.6U CN218617017U (zh) 2022-10-31 2022-10-31 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6472.6U CN218617017U (zh) 2022-10-31 2022-10-31 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7017U true CN218617017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4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6472.6U Active CN218617017U (zh) 2022-10-31 2022-10-31 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7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36852A1 (en) Ecu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EP3453601B1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US7503415B2 (en)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JP2007045352A (ja) 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CN101939213B (zh) 踏板型车辆
JP509810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CN218617017U (zh) 摩托车
CN218229285U (zh) 摩托车
CN218229281U (zh) 摩托车
CN218141929U (zh) 摩托车
JP2006347365A (ja) 自動二輪車
CN218229284U (zh) 摩托车
CN218141923U (zh) 摩托车
CN218229283U (zh) 摩托车
CN218141926U (zh) 摩托车
CN218141922U (zh) 摩托车
CN218559058U (zh) 摩托车
CN218141930U (zh) 摩托车
CN218141931U (zh) 摩托车
CN218141924U (zh) 摩托车
JP7394823B2 (ja) 支持構造、ブレーキシステム及び鞍乗型車両
CN117985156A (zh) 摩托车
CN218703673U (zh) 摩托车
CN218229282U (zh) 摩托车
CN218662219U (zh) 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