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983U -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983U
CN218616983U CN202220158334.1U CN202220158334U CN218616983U CN 218616983 U CN218616983 U CN 218616983U CN 202220158334 U CN202220158334 U CN 202220158334U CN 218616983 U CN218616983 U CN 218616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ght source
control unit
power supp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83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浩文
周永航
李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xiang Wan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xiang Wan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xiang Wan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xiang Wan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83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行车壳体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所述行车壳体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供电模组、电路模块、第二壳体以及固定模块,所述第一壳体、供电模组、电路模块、第二壳体以及固定模块由上至下相互重叠,所述电路模块上安装有光源模组、微控制单元模组以及电源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能有效解决车体遇紧急状态或刹车转弯时缺少警示后方来车的问题,还能够有效解决灯体耗电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尾灯”即安装于车体尾部的发光灯具,传统的尾灯是用作反射器,常规的尾灯体灯壳不具备发光特性,而是通过光学原理,在夜里灯光照射到的时候,反射光线作为警示只用,市面上的尾灯还会采用干电池,锂电池或钮扣电池作为供电能源,在通电的情况下,由LED作为光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用作安全警示,以达到骑行的安全。
参照专利文件CN201920799290.9中描述的一种旋转自行车尾灯,以上专利文件体现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尾灯常安装于自行车的车体尾部,在车体运作过程当中,将高频出现急停、转弯等运作状况,常归的尾灯仅用作警示作用,无法应对复杂行车状态时的警示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尾灯控制系统,该尾灯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车体遇紧急状态或刹车转弯时缺少警示后方来车的问题,还能够有效解决灯体耗电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行车壳体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所述行车壳体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供电模组、电路模块、第二壳体以及固定模块,所述第一壳体、供电模组、电路模块、第二壳体以及固定模块由上至下相互重叠,所述电路模块上安装有光源模组、微控制单元模组以及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发光体以及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与所述光源控制模组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组与所述发光体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为发光驱动芯片,所述发光驱动芯片上还设置有数据接入口以及第一电压接入口,所述数据接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反馈数值信息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计算数值状态并反馈相对应数值状态至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受所述供电模组驱动并接受微控制单元模组反馈信息至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亮度状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计算信息相匹配。
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降压模组以及功能控制模组,所述降压模组上还设置有使能接入口、第二电压接入口以及输出端,所述使能接入口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发光体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车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功能控制模组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模块上还设置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供电模组连接,所述供电模组包括具有蓄电功能的蓄电池。
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车壳体上还设置有数值显示面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值显示面板连接并显示对应数值,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的一侧还连接有电池电压检测模块
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型号为KXTJ-1005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行车状态并记录反馈数据至微控制单元模组进行行车运行状态计算,微控制单元模组根据行车运行数据驱动光源控制模块进行发光体的灯体状态显示,有效提高后方来车警示作用,降低转弯急刹时的意外发生率;
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读取并运算所述车体X、Y以及Z轴的加速度分量推算所述车体的运作、静止、倾倒以及运作中急停的状态,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根据所述加速度分量推算的车体运作状态反馈至所述光源模组,有效警示后方来车车辆,减少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MCU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度传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体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至图8中各数字标识对应部件名称如下:
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蓄电池-21;电路模块-3;发光体-311;光源控制模块-312;微控制单元模组-32;电源控制模块-33;降压模组-331;功能控制模组-332;使能接入口-333;输出端-335;第二壳体-4;固定模块-5;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充电模块-7;电池电压检测模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连接”应作为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术语“前方”、“后方”、“侧方”、“上方”以及“下方”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案是: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行车壳体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所述行车壳体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电路模块3、第二壳体4以及固定模块5,所述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电路模块3、第二壳体4以及固定模块5由上至下相互重叠,所述电路模块3上安装有光源模组、微控制单元模组32以及电源控制模块33;
具体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发光体311以及光源控制模块31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与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与所述发光体311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为发光驱动芯片,所述发光驱动芯片上还设置有数据接入口以及第一电压接入口,所述数据接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3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
总体而言,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反馈数值信息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计算数值状态并反馈相对应数值状态至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受所述供电模组2驱动并接受微控制单元模组32反馈信息至发光体311,所述发光体311亮度状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计算信息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行车状态并记录反馈数据至微控制单元模组32进行行车运行状态计算,微控制单元模组32根据行车运行数据驱动光源控制模块312进行发光体311的灯体状态显示,有效提高后方来车警示作用,降低转弯急刹时的意外发生率。
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3包括降压模组331以及功能控制模组332,所述降压模组331上还设置有使能接入口333、第二电压接入口以及输出端335,所述使能接入口333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所述输出端335与所述发光体311连接。
如图1和3所示,所述行车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11,所述开关按键11与所述功能控制模组332连接。所述电路模块3上还设置有充电模块7,所述充电模块7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所述供电模组2包括具有蓄电功能的蓄电池21。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额外的开关按键11控制发光体311模组,能有效防止设备损坏时发光体311显示状态出错的问题。
实施例二,如图1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案是: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行车壳体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所述行车壳体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电路模块3、第二壳体4以及固定模块5,所述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电路模块3、第二壳体4以及固定模块5由上至下相互重叠,所述电路模块3上安装有光源模组、微控制单元模组32以及电源控制模块33;
具体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发光体311以及光源控制模块31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与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与所述发光体311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为发光驱动芯片,所述发光驱动芯片上还设置有数据接入口以及第一电压接入口,所述数据接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3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
总体而言,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反馈数值信息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计算数值状态并反馈相对应数值状态至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受所述供电模组2驱动并接受微控制单元模组32反馈信息至发光体311,所述发光体311亮度状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计算信息相匹配。
如图1所示,所述行车壳体上还设置有数值显示面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值显示面板连接并显示对应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数值面板实时显示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回馈,有效提高行车操作人员对于行车数据的精确性。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型号为KXTJ-1005型传感器。
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尾灯控制系统运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具有尾灯控制系统的车体中,所述尾灯控制系统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检测车体X、Y以及Z轴的加速度分量。
总体而言,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读取并运算所述车体X、Y以及Z轴的加速度分量推算所述车体的运作、静止、倾倒以及运作中急停的状态,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根据所述加速度分量推算的车体运作状态反馈至所述光源模组;
具体的,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推算所述车体于运作状态时反馈驱动所述光源模组的常亮、闪烁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显示,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推算所述车体于运作中急停时反馈驱动所述光源模组的高亮度显示,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推算所述车体于倾倒状态时反馈驱动所述光源模组的频闪、救难信号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显示,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推算所述车体于静止状态时反馈驱动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3控制供电模组2停止运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行车壳体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所述行车壳体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电路模块(3)、第二壳体(4)以及固定模块(5),所述第一壳体(1)、供电模组(2)、电路模块(3)、第二壳体(4)以及固定模块(5)由上至下相互重叠,所述电路模块(3)上安装有光源模组、微控制单元模组(32)以及电源控制模块(33);
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发光体(311)以及光源控制模块(31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与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与所述发光体(311)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为发光驱动芯片,所述发光驱动芯片上还设置有数据接入口以及第一电压接入口,所述数据接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3)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6)反馈数值信息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计算数值状态并反馈相对应数值状态至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所述光源控制模块(312)受所述供电模组(2)驱动并接受微控制单元模组(32)反馈信息至发光体(311),所述发光体(311)亮度状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计算信息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3)包括降压模组(331)以及功能控制模组(332),所述降压模组(331)上还设置有使能接入口(333)、第二电压接入口以及输出端(335),所述使能接入口(333)与所述功能控制模组(332)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接入口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所述输出端(335)与所述发光体(3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11),所述开关按键(11)与所述功能控制模组(3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3)上还设置有充电模块(7),所述充电模块(7)与所述供电模组(2)连接,所述供电模组(2)包括具有蓄电功能的蓄电池(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壳体上还设置有数值显示面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值显示面板连接并显示对应数值,所述微控制单元模组(32)的一侧还连接有电池电压检测模块(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型号为KXTJ-1005型传感器。
CN202220158334.1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616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8334.1U CN218616983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8334.1U CN218616983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983U true CN21861698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8334.1U Active CN218616983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0254C (zh) 车辆和控制制动系统指示器的方法
US20120049797A1 (en) Meter displa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1823459B (zh) 一种具有故障告警功能的闪光式刹车灯控制器
CN218616983U (zh)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CN202156303U (zh) 一种电动车组合仪表显示与报警装置
CN114275084A (zh) 一种尾灯控制系统
CN209521795U (zh) 一种摩托车投屏映射仪表
CN216833524U (zh) 一种电动车用动力能源整车电气系统
CN206856504U (zh) 一种新能源专用型汽车组合仪表
CN216723316U (zh) 一种自动识别车辆行驶状态的智能头盔
CN109660007A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提醒系统及提醒方法
CN209972298U (zh) 一种能根据光感自启动的行车车灯
CN210852735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8439150U (zh) 防追尾装置
CN208036094U (zh) 防追尾警示装置
CN206664777U (zh) 一种安全系数高且节能的自行车
CN206465920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综合诊断应急装置
CN213276926U (zh) 行车用太阳能示警装置及头盔
CN2157891Y (zh) 多功能汽车安全指示器
JP2001130314A (ja) 自転車用照明制御装置
CN109353271A (zh) 用于小汽车的紧急停车警告装置
CN214677788U (zh) 一种摩托车hud头盔信息灯的控制系统
CN218547625U (zh) 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违停车辆防追尾预警装置
CN204494266U (zh) 一种主动式汽车危险警示灯
CN203472676U (zh) 一种倒车灯失效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