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913U - 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16913U CN218616913U CN202222888608.5U CN202222888608U CN218616913U CN 218616913 U CN218616913 U CN 218616913U CN 202222888608 U CN202222888608 U CN 202222888608U CN 218616913 U CN218616913 U CN 218616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ongitudinal beam
- side plate
- vehicle
- partition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包括:纵梁底板、纵梁侧板、盖板和分隔板。所述纵梁侧板设置于所述纵梁底板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纵梁侧板上并与所述纵梁侧板和所述纵梁底板限定出空腔;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纵梁底板、所述纵梁侧板和/或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总成,通过在纵梁总成内部设置分隔板,使得纵梁内部形成多个封闭的腔体结构,提升了纵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刚度,提高了整车的动刚度,有效衰减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进而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后地板左右纵梁支撑连接地板与侧围,同时承接安装汽车后悬架系统装置,现有车型结构中,车辆行驶中由地面-轮胎-悬架传递至车身的震动大,传力时承受巨大、高频率的颠簸冲击,导致纵梁结构变形、焊点开裂失效,即整车动静刚度及强度较差,影响车辆的NVH和客户舒适性;同时现有车型一般结构纵梁总成结构强度及扭转差,碰撞传力效果差,影响安全性能,不利于乘员的安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纵梁结构以实现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又兼顾车辆的结构强度成为了本领域丞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结构通过在纵梁总成内部设置分隔板,使得纵梁内部形成多个封闭的腔体结构,提升了纵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刚度,提高了整车的动刚度,有效衰减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进而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纵梁总成的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总成包括:纵梁底板;纵梁侧板,所述纵梁侧板设置于所述纵梁底板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纵梁侧板上并与所述纵梁侧板和所述纵梁底板限定出空腔;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纵梁底板、所述纵梁侧板和/或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总成通过将纵梁底板、纵梁侧板和盖板焊接在一起形成纵梁,纵梁内部形成有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设置分隔板,且分隔板与纵梁底板、纵梁侧板和/或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使得纵梁内部形成多个封闭的腔体结构,提升了纵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刚度,提高了整车的动刚度,有效衰减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进而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边沿与所述纵梁底板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边沿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侧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梁侧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底板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连接和/或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连接同时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隔腔和/或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侧板连接同时与所述外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隔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板还包括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搭接边,所述外侧板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适于与所述第二搭接边搭接配合;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搭接边,所述第三搭接边适于与所述内侧板或外侧板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板还包括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或所述外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内侧板或所述外侧板至少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分隔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梁底板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母安装孔;所述纵梁总成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穿过所述螺母安装孔且所述螺母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母适于与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螺母的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的内沿设置有朝向所述螺母并与所述螺母外周贴合的连接支脚。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总成,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总成,因此,该车身结构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动刚度、扭转刚度与安装点刚度,能有效衰减由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因此,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将会很小,保证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另外,由于分隔板增加了连接强度,且增加了纵梁内部传力路径,因此,当车辆生碰撞时,能有效分解传力,提升了车辆的安全碰撞性能,提高了车辆及成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梁总成轴测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梁总成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图示A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纵梁总成1,
纵梁底板11,
纵梁侧板12,内侧板121,外侧板122,
盖板13,
分隔板14,第一分隔板141,第二分隔板142,螺母15,连接支脚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1,包括: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盖板13和分隔板14。纵梁侧板12设置于纵梁底板11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盖板13设置于纵梁侧板12上并与纵梁侧板12和纵梁底板11限定出空腔;分隔板14设置于空腔内,分隔板14与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和/或盖板1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1,将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和盖板13焊接在一起形成纵梁,纵梁内部形成有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设置分隔板14,且分隔板14与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和/或盖板1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使得纵梁内部形成多个封闭的腔体结构,提升了纵梁总成1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刚度,提高了整车的动刚度,有效衰减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进而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空腔内部设置分隔板14,且分隔板14与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和/或盖板1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使得纵梁内部形成多个封闭的腔体结构,增加了连接结构强度,同时由于分隔板14的设置,增加了纵梁内部的传力路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分解传力,提升车辆安全碰撞性能,提高车辆及车内成员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板14的一侧边沿与纵梁底板11连接,分隔板14的另一侧边沿与盖板13连接,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纵梁侧板12连接。其中,分隔板14与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和盖板13适于采用点焊连接。通过将分隔板14与纵梁底板11、纵梁侧板12和盖板13通过点焊进行连接,增加了纵梁总成1内部的腔体结构数量,提升了纵梁总成1的结构强度,且通过将分隔板14焊接在纵梁内部,增加了纵梁内部的传力路径,当发生碰撞时,能有效分解传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纵梁侧板12包括内侧板121和外侧板122,内侧板121和外侧板122分别设置于纵梁底板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板121和外侧板122连接和/或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板121连接同时与所述内侧板121之间形成所述分隔腔和/或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外侧板122连接同时与所述外侧板122之间形成所述分隔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隔板14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内侧板121和外侧板122相连;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隔板14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内侧板121,并且分隔板14的至少部分与内侧板121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空腔;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分隔板14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外侧板122,并且分隔板14的至少部分与内侧板121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空腔。
综上所述,上述三种实施例,使得分隔板14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升纵梁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板14还包括第一分隔板141,第一分隔板141的一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搭接边,外侧板122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搭接边,第一搭接边适于与第二搭接边搭接配合;第一分隔板141的另一端设置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搭接边,第三搭接边适于与内侧板121或外侧板122搭接。其中,第一搭接边与第二搭接边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第三搭接边与内侧板121或外侧板12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
通过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和第三搭接边将第一分隔板141焊接在纵梁内部,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增加了纵梁总成1内部的密闭腔体数量,从而提升了纵梁总成1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的刚度,同时,纵梁总成1通过分隔板14增加了纵梁内部的传力路径,当发生碰撞时,有效分解传力,提升车辆安全碰撞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板14还包括第二分隔板142,第二分隔板142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板121或外侧板122固定连接,第二分隔板142与内侧板121或外侧板122至少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分隔腔。其中,第二分隔板142的两端与内侧板121或外侧板122适于采用点焊连接。通过将第二分隔板142焊接在纵梁内部,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增加了纵梁总成1内部的密闭腔体数量,从而提升了纵梁总成1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的刚度,同时,纵梁总成1通过分隔板14增加了纵梁内部的传力路径,当发生碰撞时,有效分解传力,提升车辆安全碰撞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纵梁底板11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母15安装孔;纵梁总成1还包括螺母15,螺母15穿过螺母15安装孔且螺母15的至少部分收容于空腔内。其中,螺母15可以构造为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螺母15适于与分隔板14固定连接。具体地,螺母15与分隔板14适于采用二保焊连接,分隔板14在增加纵梁总成1内部腔体数量的同时,还能固定螺母15,使得零部件的安装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板14上设置有用于避让螺母15的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内沿设置有朝向螺母15并与螺母15外周贴合的连接支脚16。通过在分隔板14上设置避让螺母15的避让缺口,可以使螺母15的连接端不被遮挡,保证其他零部件的正常连接。由于避让缺口的内沿设置有朝向螺母15并与螺母15外周贴合的连接支脚16,提高了螺母15与分隔板14之间的接触面基,使得螺母15与分隔板14之间的更加稳定,提高了螺母15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总成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总成1,因此,该车身结构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动刚度、扭转刚度与安装点刚度,能有效衰减由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因此,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地面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噪声将会很小,保证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另外,由于分隔板14增加了连接强度,且增加了纵梁内部传力路径,因此,当车辆生碰撞时,能有效分解传力,提升了车辆的安全碰撞性能,提高了车辆及成员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底板(11);
纵梁侧板(12),所述纵梁侧板(12)设置于所述纵梁底板(11)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
盖板(13),所述盖板(13)设置于所述纵梁侧板(12)上并与所述纵梁侧板(12)和所述纵梁底板(11)限定出空腔;
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分隔板(14)与所述纵梁底板(11)、所述纵梁侧板(12)和/或所述盖板(1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形成分隔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的一侧边沿与所述纵梁底板(11)连接,所述分隔板(14)的另一侧边沿与所述盖板(13)连接,所述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侧板(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侧板(12)包括内侧板(121)和外侧板(122),所述内侧板(121)和所述外侧板(122)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底板(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121)和所述外侧板(122)连接同时与所述内侧板(121)之间形成所述分隔腔和/或所述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121)连接和/或所述分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侧板(122)连接同时与所述外侧板(122)之间形成所述分隔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包括:
第一分隔板(141),所述第一分隔板(141)的一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搭接边,所述外侧板(122)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适于与所述第二搭接边搭接配合;所述第一分隔板(141)的另一端设置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搭接边,所述第三搭接边适于与所述内侧板(121)或外侧板(122)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包括:
第二分隔板(142),所述第二分隔板(1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121)或所述外侧板(1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142)与所述内侧板(121)或所述外侧板(122)至少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分隔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底板(11)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螺母(15)安装孔;所述纵梁总成还包括:螺母(15),所述螺母(15)穿过所述螺母(15)安装孔且所述螺母(15)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5)适于与所述分隔板(1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螺母(15)的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的内沿设置有朝向所述螺母(15)并与所述螺母(15)外周贴合的连接支脚(16)。
9.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总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8608.5U CN218616913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8608.5U CN218616913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16913U true CN218616913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7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88608.5U Active CN218616913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16913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88608.5U patent/CN2186169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61549B2 (en)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US8708390B2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US11097679B2 (en)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EP1640252B1 (en) |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 |
JP7139817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KR20170065382A (ko) | 차량의 카울 사이드 보강 구조 | |
CN110901362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WO2017033786A1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 | |
US11577785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20180304937A1 (en) |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 |
CN215284981U (zh) | 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616913U (zh) | 纵梁总成、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US20230312018A1 (en) | Body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211167091U (zh) |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
JP7449173B2 (ja) | 車両用前方構造 | |
CN209305285U (zh) | 减震器连接结构 | |
JP4132289B2 (ja) | 車体の床部フレーム構造 | |
JP2022098088A (ja) | 車両用フロア構造 | |
CN214240701U (zh) | 前防撞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JP3491857B2 (ja) | 車両の側面衝突対策構造 | |
CN218577868U (zh) | 前围结构及车辆 | |
CN221138291U (zh) | 车身组件和车辆 | |
CN219312857U (zh) | 后纵梁组件及车辆 | |
CN220349801U (zh) | 机舱总成和车辆 | |
KR101495429B1 (ko) | 자동차의 엔진 크레이들 구조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after: GREAT WALL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1902, floor 16, building 3, yard 4, No. 22, Jinghai 4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