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3311U -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3311U
CN218613311U CN202222842390.XU CN202222842390U CN218613311U CN 218613311 U CN218613311 U CN 218613311U CN 202222842390 U CN202222842390 U CN 202222842390U CN 218613311 U CN218613311 U CN 218613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limiting
assembly
output shaft
electric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23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兵
欧阳智
何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23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3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3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3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本体;电机端盖,封盖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具有输出轴的一端,且所述电机端盖设有与所述输出轴配合的配合孔;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圆周外表面;且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圆周外表面上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如何实现电机在电动工具的壳体内的稳定安装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动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并且提出了高要求的要求。常见的,电动工具包括电钻、砂光机、抛光机和角磨机等。而上述提及的电动工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是处于动态环境中的,进而会对安装至内部的零部件的安装位的稳定性提出高要求,尤其是该零部件为连接输出加工件的电机,如何实现电机在电动工具的壳体内的稳定安装是目前需要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如何实现电机在电动工具的壳体内的稳定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本体;电机端盖,封盖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具有输出轴的一端,且所述电机端盖设有与所述输出轴配合的配合孔;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圆周外表面;且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圆周外表面上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的外壳内部安装的使用场景中,结合限位结构在电机端盖上的布设特点和输出轴的传输特点,也即限位结构在电机端盖上的延伸方向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特点,能够使得限位结构与外壳内壁的对应位置配合限位,而对设于外壳内部的电机组件的安装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具体的,在加工过程中,电机组件受到的主要外力便是围绕输出轴旋转的反向力矩作用,而限位结构与外壳内壁的配合特点便是能够对上述提及的反向力矩起到良好的抵消作用,降低电机本体子在外壳内部发生偏移的风险,使得装配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自所述圆周外表面朝向远离所述轴线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或,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自所述圆周外表面朝向靠近所述轴线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结合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的外壳内安装情况,当限位结构为限位凸起时,对应的,在外壳内部对应的位置可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所形成的配合方式简单,只需使得限位凸起放置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便完成了电机组件在外壳内的安装,而无需借助于螺钉等紧固件的连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当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圆周外表面相交的侧面为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圆周外表面中相应位置处的切面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其中,组成所述平面的多条直线中存在至少一条与所述轴线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避免使得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之间垂直设置,电动工具对待加工件的加工过程,有效降低了带动电机组件在外壳内部转动形成的对限位凸起的剪切力,也即通过本技术方案中的限位凸起在圆周外表面上的设置特点,降低了限位凸起因受剪切力而破损的风险;此外,与限位凸起在圆周外表面垂直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设计方式还增大了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限位凸起在电机端盖上的连接强度,增强了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内部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限位凸起的数量有多个;其中,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中存在至少两个关于所述轴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内部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电机本体为外转子无刷电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电机端盖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格栅结构;其中,所述格栅结构由多条交错连接的加强筋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增强电机端盖的结构强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例所提供的电机组件;安装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组件的安装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用于供所述输出轴伸出的输出口;把手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对应所述电机组件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可利用对把手组件的握持实现在加工过程中,提高了操作人员对电动工具的握持稳定性和使得操作更加轻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安装壳体对应所述把手组件的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电机端盖设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第一卡合结构;所述把手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的第二卡合结构;其中,当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时,限制所述把手组件相对所述安装壳体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电动工具为砂光机;所述砂光机包括:电池包,倾斜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远离所述电机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电池包自沿朝向靠近所述输出轴的方向为安装方向;其中,所述安装壳体上形成用于供所述电池包滑动连接的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输出轴所在的轴线异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使得电池包更加稳定地安装至安装壳体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在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的外壳内部安装的使用场景中,结合限位结构在电机端盖上的布设特点和输出轴的传输特点,也即限位结构在电机端盖上的延伸方向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特点,能够使得限位结构与外壳内壁的对应位置配合限位,而对设于外壳内部的电机组件的安装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具体的,在加工过程中,电机组件受到的主要外力便是围绕输出轴旋转的反向力矩作用,而限位结构与外壳内壁的配合特点便是能够对上述提及的反向力矩起到良好的抵消作用,降低电机本体子在外壳内部发生偏移的风险,使得装配更加稳定可靠;
(2)结合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的外壳内安装情况,当限位结构为限位凸起时,对应的,在外壳内部对应的位置可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所形成的配合方式简单,只需使得限位凸起放置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便完成了电机组件在外壳内的安装,而无需借助于螺钉等紧固件的连接方式;
(3)通过避免使得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之间垂直设置,电动工具对待加工件的加工过程,有效降低了带动电机组件在外壳内部转动形成的对限位凸起的剪切力,也即通过本技术方案中的限位凸起在圆周外表面上的设置特点,降低了限位凸起因受剪切力而破损的风险;此外,与限位凸起在圆周外表面垂直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设计方式还增大了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限位凸起在电机端盖上的连接强度,增强了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内部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机组件在电动工具中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另一视角下的电机组件与安装壳体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动工具;110-安装壳体;111-连接孔;120-把手组件;1201-第二卡合结构;130-电池包;10-电机组件;11-电机本体;12-电机端盖;121-格栅结构;122-第一卡合结构;123-圆周外表面;13-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100的电机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电机组件10例如包括电机本体11、电机端盖12和限位结构13。电机本体11;电机端盖12,封盖设于电机本体11具有输出轴的一端,且电机端盖12设有与输出轴配合的配合孔;限位结构13设于电机端盖12的圆周外表面123;且限位结构13在圆周外表面123上沿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结合电机组件10安装至电动工具100内部的实际情况,由于电机组件10是用于转动连接输出加工件的重要零部件,而在输出加工件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其需要克服加工过程中来自待加工件反馈给电机组件10的反作用力,尽管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会握紧电动工具100的外壳,但是在外壳内部用于安装电机组件10的安装位设计不当则容易使得电机组件10在外壳内部发生位置上的移动,从而影响整体的加工效率,甚至于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例如电动工具100为抛光机,当外壳上的安装位发生损坏时,则导致电机组件10在外壳内部的安装位置无法被有效固定,导致电机组件10带动设于外壳外部的输出加工件相对外壳也发生偏移,不仅对待加工件造成破坏,更容易导致输出加工件的运动轨迹不规则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的说,常见的是,相关技术提供的电机组件10在外壳内的安装方式往往是通过螺钉连接电机组件10和外壳在外壳上开设与螺钉配合的孔位会降低外壳的整体结构强度,不利于电机组件10的稳定安装。
于是,结合本技术方案内容,结合限位结构13在电机端盖12上的布设特点和输出轴的传输特点,也即限位结构13在电机端盖12上的延伸方向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特点,能够使得限位结构13与外壳内壁的对应位置配合限位,而对设于外壳内部的电机组件10的安装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具体的,在加工过程中,电机组件10受到的主要外力便是围绕输出轴旋转的反向力矩作用,而限位结构13与外壳内壁的配合特点便是能够对上述提及的反向力矩起到良好的抵消作用,降低电机本体11子在外壳内部发生偏移的风险,使得装配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的,限位结构13包括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自圆周外表面123朝向远离轴线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或,限位结构13包括限位凹槽,限位凹槽自圆周外表面123朝向靠近轴线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结合电机组件10在电动工具100的外壳内安装情况,当限位结构13为限位凸起时,对应的,在外壳内部对应的位置可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所形成的配合方式简单,只需使得限位凸起放置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便完成了电机组件10在外壳内的安装,而无需借助于螺钉等紧固件的连接方式。
当然了,当限位结构13为限位凹槽时,对应的,在外壳内部对应位置便可以是限位凸起,具体配合方式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当限位结构13包括限位凸起时,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123相交的侧面为平面,且该平面与圆周外表面123中相应位置处的切面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其中,组成平面的多条直线中存在至少一条与轴线平行。
具体的,通过避免使得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123之间垂直设置,电动工具100对待加工件的加工过程,有效降低了带动电机组件10在外壳内部转动形成的对限位凸起的剪切力,也即通过本技术方案中的限位凸起在圆周外表面123上的设置特点,降低了限位凸起因受剪切力而破损的风险;此外,与限位凸起在圆周外表面123垂直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设计方式还增大了限位凸起与圆周外表面12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限位凸起在电机端盖12上的连接强度,增强了电机组件10在电动工具100内部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限位凸起的数量有多个;其中,多个限位凸起中存在至少两个关于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组件10在电动工具100内部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电机本体11为外转子无刷电子。
优选的,电机端盖12远离电机本体11的一端开设有格栅结构121;其中,格栅结构121由多条交错连接的加强筋组成。
实施例二:
参见图,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动工具100例如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电机组件10和安装壳体110,具体的,安装壳体110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组件10的安装位。
优选的,安装壳体110包括用于供输出轴伸出的输出口;把手组件120,连接于安装壳体110对应电机组件10的位置。
优选的,安装壳体110对应把手组件120的位置设有连接孔111;电机端盖12设有与连接孔111配合的第一卡合结构122;把手组件120设有与第一卡合结构122卡接的第二卡合结构1201;其中,当第二卡合结构1201与第一卡合结构122卡接时,限制把手组件120相对安装壳体110转动。
优选的,电动工具100为砂光机;砂光机包括:电池包130,倾斜安装于安装壳体110远离电机组件10的一端,且电池包130自沿朝向靠近输出轴的方向为安装方向;其中,安装壳体110上形成用于供电池包130滑动连接的平面,平面与输出轴所在的轴线异面设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本体;
电机端盖,封盖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具有输出轴的一端,且所述电机端盖设有与所述输出轴配合的配合孔;
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圆周外表面;且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圆周外表面上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交或者平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自所述圆周外表面朝向远离所述轴线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
或,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自所述圆周外表面朝向靠近所述轴线方向的径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件,特征在于,
当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圆周外表面相交的侧面为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圆周外表面中相应位置处的切面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
其中,组成所述平面的多条直线中存在至少一条与所述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起的数量有多个;
其中,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中存在至少两个关于所述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本体为外转子无刷电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端盖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格栅结构;
其中,所述格栅结构由多条交错连接的加强筋组成。
7.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组件;
安装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组件的安装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用于供所述输出轴伸出的输出口;
把手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对应所述电机组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对应所述把手组件的位置设有连接孔;
所述电机端盖设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第一卡合结构;
所述把手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的第二卡合结构;
其中,当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接时,限制所述把手组件相对所述安装壳体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为砂光机;所述砂光机包括:
电池包,倾斜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远离所述电机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电池包自沿朝向靠近所述输出轴的方向为安装方向;
其中,所述安装壳体上形成用于供所述电池包滑动连接的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输出轴所在的轴线异面设置。
CN202222842390.X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Active CN218613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2390.XU CN218613311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2390.XU CN218613311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3311U true CN21861331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2390.XU Active CN218613311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3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9088B2 (ja) 電気機器
US20080127795A1 (en) Electric cutting tool
JP6380823B2 (ja) 電動工具
WO2021000550A1 (zh) 一种防松锁紧钻夹头
CN102463527B (zh) 角磨机
CN218613311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JP3227383U (ja) 慣性伝達装置
JP2013208678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KR20190001137A (ko) 공작 기계의 앵글 헤드
CN209380341U (zh) 一种精密自吸式水泵用电机盖的加工夹具
JP5544867B2 (ja) グラインダ
CN215240171U (zh) 用于末端执行器的浮动打磨装置
CN103429404B (zh) 工具机系统
KR101555040B1 (ko) 면취용 공구
CN211386960U (zh) 一种用于加工管形工件的卡盘机构
US11780071B2 (en) Power tool
CN210389010U (zh) 一种链条螺杆扳手
JP5170624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保護構造
CN113263478B (zh) 多功能机及其工作附件
EP4209305A1 (en) Portable grinding tool and cas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18658900U (zh) 辅助手柄
CN212553187U (zh) 电动工具
CN210148012U (zh) 一种窄缝内侧端面孔加工工具
CN218697214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组件和电动工具
CN215240374U (zh) 一种桨叶装夹旋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