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1111U - 一种拉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1111U
CN218611111U CN202222873597.3U CN202222873597U CN218611111U CN 218611111 U CN218611111 U CN 218611111U CN 202222873597 U CN202222873597 U CN 202222873597U CN 218611111 U CN218611111 U CN 218611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riving mechanism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straighten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35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来
肖敏
冯家强
张家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enghua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enghua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enghua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enghua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35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1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1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1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直机,涉及铝型材加工领域,包括:底座、支撑装置、第一气动钳和第二气动钳,所述底座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当所述支撑架竖直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凹槽。上述一种拉直机,用户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支撑架抬起并抵住铝型材,避免铝型材受重力影响导致中段弯曲,从而解决拉直机在拉伸铝型材时,铝型材会出现中段弯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拉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直机。
背景技术
铝型材在挤出成形后需要通过拉直处理,拉直使铝型材的直线度和平面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如CN202021720303.8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拉直机包括用于夹紧铝型材的移动拉直端;移动拉直端固定在拉直移动座上,拉直移动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孔;移动滚轮转动安装在拉直移动座的两侧;移动驱动装置固定在拉直移动座上;第一锁定轴活动插在拉直移动座一侧的第一定位孔上;第二锁定轴活动插在拉直移动座另一侧的第一定位孔上;锁定轴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锁定轴和第二锁定轴连接;移动导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移动滚轮活动压在移动导轨的顶部,移动驱动装置与移动导轨连接,锁定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锁定轴和第二锁定轴插入和拔出第二定位孔。
但是,经过申请人的海量检索,发现目前的拉直机不能解决由于铝型材自身重力的影响,拉直机在拉伸铝型材时,铝型材会出现中段弯曲的问题,导致铝型材不够平整。因此,需要开发或者改进一种拉直机。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拉直机在拉伸铝型材时,铝型材会出现中段弯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直机,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直机,包括:底座、支撑装置、第一气动钳和第二气动钳,所述底座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当所述支撑架竖直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气动钳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一端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钳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上述拉直机,通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第一气动钳和所述第二气动钳夹紧或松开铝型材;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所述支撑架在所述凹槽内转动,当所述支撑架竖直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凹槽,在铝型材进入所述第一气动钳和所述第二气动钳前或在铝型材离开所述第一气动钳和所述第二气动钳前,用户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支撑架转动,避免所述支撑架阻碍铝型材进入或离开所述拉直机时收到阻碍;在铝型材进入所述第一气动钳和所述第二气动钳后,用户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支撑架抬起并抵住铝型材,避免铝型材受重力影响导致中段弯曲,从而解决拉直机在拉伸铝型材时,铝型材会出现中段弯曲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动钳包括第一钳身、第一夹头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钳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一钳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头上且驱动所述第一夹头夹持或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动钳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一钳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动钳包括第二钳身、第二夹头、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钳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二钳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头上且驱动所述第二夹头夹持或松开,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身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动钳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二钳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直机还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转动杆和转动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相对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块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第二气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第一气动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第一气动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直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第一气动钳;21-第一钳身;22-第一夹头;23-第二驱动机构;24-第一输送机;3-第二气动钳;31-第二钳身;32-第二夹头;33-第三驱动机构;34-第四驱动机构;35-第二输送机;4-支撑装置;41-支撑架;42-第一驱动机构;43-限位块;5-传动机构;51-第一支撑块;52-第二支撑块;53-转动杆;54-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装置4、第一气动钳2和第二气动钳3,所述底座1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架41和第一驱动机构42,所述支撑架41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可相对所述底座1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支撑架41相对所述底座1转动,当所述支撑架41竖直时,所述支撑架41的一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气动钳2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一端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钳3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可选的,第一驱动机构42为气缸,第一驱动机构42与支撑架41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支撑架41相对底座1转动,支撑架41通过转轴与底座1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2伸长时推动支撑架41使支撑架41绕转轴转动,从而使支撑架41抬高,最终使支撑架41抵住铝型材;反之即可放下支撑架41。
上述拉直机,通过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所述第一气动钳2和所述第二气动钳3夹紧或松开铝型材;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控制所述支撑架41在所述凹槽内转动,当所述支撑架41竖直时,所述支撑架41的一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凹槽,在铝型材进入所述第一气动钳2和所述第二气动钳3前或在铝型材离开所述第一气动钳2和所述第二气动钳3前,用户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使所述支撑架41转动,避免所述支撑架41阻碍铝型材进入或离开所述拉直机时收到阻碍。
在铝型材进入所述第一气动钳2和所述第二气动钳3后,铝型材的底部失去支撑,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造成中段弯曲的情况,用户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使所述支撑架41抬起并抵住铝型材,避免铝型材受重力影响导致中段弯曲;并且,在铝型材拉伸的过程中,铝型材可能因应力的作用导致变形,抬起的支撑架41可以为铝型材提供必要的支撑,避免变细的铝型材中段受到重力影响导致弯曲从而解决拉直机在拉伸铝型材时,铝型材会出现中段弯曲的问题。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41的顶部还设置有滚筒,滚筒与支撑架41滚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滚筒,能够让支撑架41更顺利地抵住铝型材,避免支撑架41与铝型材发生剐蹭导致支撑架41或铝型材形变,让用户使用起来更省心。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动钳2包括第一钳身21、第一夹头22和第二驱动机构23,所述第一钳身21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头22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身21上且与所述第一钳身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头22上且控制所述第一夹头22夹持或松开;通过设置有第一钳身21,可以方便用户对第一夹头22进行安装,用户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2使第一夹头22夹紧或松开,方便用户夹紧或松开铝型材,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动钳2还包括第一输送机24,所述第一输送机24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身21上且与所述第一钳身2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输送机24,可以方便用户将铝型材送入或送出第一夹头22,节省用户的人力物力。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动钳3包括第二钳身31、第二夹头32、第三驱动机构33和第四驱动机构34,所述第二钳身31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头32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身31上且与所述第二钳身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头32上且驱动所述第二夹头32夹持或松开,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身3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头3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二钳身31,可以方便用户对第二夹头32进行安装,用户可以控制第三驱动机构33使第二夹头32夹紧或松开,方便用户夹紧或松开铝型材,提高工作效率;当第二夹头32夹紧铝型材时,用户通过控制第四驱动机构34,可以拉伸第二夹头32使第二夹头32位移,第二夹头32位移带动铝型材位移,从而对铝型材进行拉伸,让用户更省时省力。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动钳3还包括第二输送机35,所述第二输送机35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身31上且与所述第二钳身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二输送机35,可以方便用户将铝型材送入或送出第二夹头32,节省用户的人力物力。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4还设置有限位块43,所述限位块43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限位块43,可以抵住支撑架41,避免支撑架41旋转过度导致卡在底座1上或避免支撑架41旋转过度剐蹭底座1导致变形,让用户使用起来更省心。
如图1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直机还设置有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支撑块51、第二支撑块52、转动杆53和转动块54,所述第一支撑块51和所述第二支撑块52相对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5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块52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3与所述支撑架4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5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块51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5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54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53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块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传动机构5,能够方便用户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2和支撑架41,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第一驱动机构42的位置,只需调整转动杆53的长度和转动块54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可连接支撑架41和第一驱动机构42,实用性更强,为用户带来更方便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为气缸;通过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23,用户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3伸长,第二驱动机构23伸长后挤压第一夹头22使第一夹头22夹紧,第一夹头22夹紧从而使第一气动钳2夹紧铝型材;反之即可让第一气动钳2松开铝型材。
如图2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3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4均为气缸;通过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33,用户可以控制第三驱动机构33伸长,第三驱动机构33伸长后挤压第二夹头32使第二夹头32夹紧,第二夹头32夹紧从而使第二气动钳3夹紧铝型材;反之即可让第二气动钳3松开铝型材;通过设置有第四驱动机构34,用户可以控制第四驱动机构34收缩,从而带动第二气动钳3运动,第二气动钳3运动从而对铝型材进行拉伸,完成对铝型材的拉伸工作,方便用户对铝型材进行拉伸。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凹槽;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当所述支撑架竖直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凹槽,
第一气动钳,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一端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第二气动钳,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钳包括第一钳身、第一夹头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钳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一钳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头上且驱动所述第一夹头夹持或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钳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一钳身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动钳包括第二钳身、第二夹头、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钳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二钳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头上且驱动所述第二夹头夹持或松开,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身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动钳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身上且与所述第二钳身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机还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转动杆和转动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相对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块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
CN202222873597.3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拉直机 Active CN218611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3597.3U CN218611111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拉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3597.3U CN218611111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拉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1111U true CN21861111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3597.3U Active CN218611111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拉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1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7098A (zh) 一种金属板件弯曲成型机
CN218611111U (zh) 一种拉直机
CN206305219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成型牵引装置
CN110271729B (zh) 一种全自动套标机
CN218903381U (zh) 一种高稳定性校直机
CN213350276U (zh) 一种型钢液压矫直机
CN212857201U (zh) 一种条状焊接工件用液压矫直机
CN205630087U (zh) 板材传送装置
CN214078581U (zh) 铝型材整形装置
CN214517298U (zh) 钢筋矫直机
CN212330967U (zh) 一种轴承套圈生产线翻转装置
CN207668227U (zh) 一种电液同步数控折弯机
CN215430969U (zh) 一种铝型材拉弯装置
CN219381736U (zh) 一种液压机定位工装
CN220427408U (zh) 一种高效滚压加工装置
CN219130614U (zh) 一种折弯机
CN220591181U (zh) 一种板材自动连续折弯装置
CN220331084U (zh) 一种主轴夹具
CN220993699U (zh) 一种金属零部件批量加工夹具
CN214767965U (zh) 用于钢格板压焊机的扁钢取直装置
CN110126068B (zh) 一种综合型滚压生产线
CN215470083U (zh) 一种室内装饰双曲面铝板加工装置
CN220611875U (zh) 一种旋转包边装置及车辆制造系统
CN218692744U (zh) 一种精轧管用丝杠矫直机
CN212551166U (zh) 一种货架管件双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