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6365U - 微生物培养罐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培养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6365U
CN218596365U CN202223040136.4U CN202223040136U CN218596365U CN 218596365 U CN218596365 U CN 218596365U CN 202223040136 U CN202223040136 U CN 202223040136U CN 218596365 U CN218596365 U CN 21859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tank
fixed mounting
stock solution
solution bottle
tank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01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莹
马雯
蒋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yi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yi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yi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yi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01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6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罐,包括培养罐主体,培养罐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腿撑,培养罐主体设置有搅拌机构和开合机构;培养罐主体的底部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瓶,储液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刮板,储液瓶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横置连杆,横置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活动套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微型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横置连杆转动,横置连杆带动储液瓶转动,转轴与培养罐主体的内表面活动连接,储液瓶转动带动其内部弧形刮板转动,弧形刮板带动其内部的微生物和营养液转动,从而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微生物培养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罐。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到培养罐,对微生物培养和使用有加速培养的效果。
在微生物培养罐的实际使用中,需要将待培养的微生物放进培养罐内部,在培养罐内部添加营养液,然后对营养液和微生物进行搅拌,封闭培养罐,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但是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罐在实际使用中不具备搅拌装置,搅拌不均匀,致使微生物营养供给不足,导致微生物培养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微生物培养罐在实际使用中不具备搅拌装置,搅拌不均匀,致使微生物营养供给不足,导致微生物培养失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包括培养罐主体,培养罐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腿撑,培养罐主体设置有搅拌机构和开合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储液瓶、弧形刮板、横置连杆、驱动轴、盖板,培养罐主体的底部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瓶,储液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刮板,储液瓶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横置连杆,横置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活动套设有盖板。
其中:
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限位槽、限位块,限位槽设置在培养罐主体顶部,限位块固定安装在盖板的外表面,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设置。
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在驱动轴和盖板的上表面相连处,通过第一密封圈与盖板相接触达到稳定密封的效果,达到封堵驱动轴与盖板之间间隙的效果。
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驱动轴的顶端。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支架、转盘、螺纹杆、螺母和摇把,支架固定设置在培养罐主体外壁上,转盘固定安装在盖板的顶部外表面上,转盘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支架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母,螺纹杆穿过支架和螺母,并与顶端的摇把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摇把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将会与螺母相配合使用,使得螺纹杆逐渐向上移动,然后螺纹杆带动转盘向上移动,转盘将会带动盖板向上移动,盖板带动第二密封圈逐渐远离培养罐主体,从而达到了方便打开培养罐的效果。
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固定套设在盖板的下部。
所述微型电机顶部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微型电机与支架相连接达到稳定结构的效果。
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螺母的内表面啮合连接,通过螺纹杆与螺母相配合使用,达到稳定移动螺纹杆的效果,且螺纹杆与螺母相连接具有一定的锁死效果。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培养罐的使用过程:
该微生物培养罐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将培养罐主体打开,打开储液瓶内部,然后将待培养的微生物放到储液瓶内部,将该微生物培养需要的营养液也放置其中,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配合使用,达到限制盖板移动的效果,然后打开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将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轴转动,第一密封圈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驱动轴连接处进行密封,驱动轴将会带动其底端的横置连杆转动,横置连杆将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储液瓶转动,转轴与储液瓶固定连接,转轴与培养罐主体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以储液瓶转动时,转轴起到支撑的作用,储液瓶转动,然后带动其内部弧形刮板转动,弧形刮板将会带动微生物和营养液转动,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从而实现方便均匀混合微生物与营养液的效果,使得微生物得以完全培养。
当需要打开盖板时,逆时针转动摇把,摇把将会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螺母相配合使用,达到带动螺纹杆逐渐上移的效果,螺纹杆将会带动转盘向上移动,转盘带动盖板向上移动,然后达到打开盖板的效果,第二密封圈的设置是为了密封装置,避免气体和液体溢出,从而达到了方便打开培养罐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微型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横置连杆转动,横置连杆带动储液瓶转动,转轴与培养罐主体的内表面活动连接,储液瓶转动带动其内部弧形刮板转动,弧形刮板带动微生物和营养液转动,从而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密封圈的设置是为了密封。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摇把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螺母相配合使用,使得螺纹杆逐渐向上移动,螺纹杆带动转盘向上移动,转盘带动盖板向上移动,盖板进而带动第二密封圈逐渐远离培养罐主体,从而达到了方便打开培养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培养罐主体;2、腿撑;3、转轴;4、储液瓶;5、弧形刮板;6、横置连杆;7、限位槽;8、驱动轴;9、盖板;10、第一密封圈;11、限位块;12、微型电机;13、第二密封圈;14、支架;15、转盘;16、螺纹杆;17、螺母;18、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包括培养罐主体1,培养罐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腿撑2,培养罐主体1设置有搅拌机构和开合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3、储液瓶4、弧形刮板5、横置连杆6、驱动轴8、盖板9,培养罐主体1的底部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瓶4,储液瓶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刮板5,储液瓶4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横置连杆6,横置连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8,驱动轴8活动套设有盖板9。
其中:
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限位槽7、限位块11,限位槽7设置在培养罐主体1顶部,限位块11固定安装在盖板9的外表面,限位槽7设置两个,限位槽7与限位块11配合设置。
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10设置在驱动轴8和盖板9的上表面相连处。
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12,微型电机12固定安装在驱动轴8的顶端。所述微型电机12的型号为YS5612。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支架14、转盘15、螺纹杆16、螺母17和摇把18,支架14固定设置在培养罐主体1外壁上,转盘15固定安装在盖板9的顶部外表面上,转盘15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6,支架14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母17,螺纹杆16穿过支架14和螺母17,并与顶端的摇把18固定连接。
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3固定套设在盖板9的下部。
所述微型电机12顶部与支架14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螺纹杆16的外表面与螺母17的内表面啮合连接。
工作原理:该微生物培养罐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将培养罐主体1打开,打开储液瓶4内部,然后将待培养的微生物放到储液瓶4内部,将该微生物培养需要的营养液也放置其中,限位槽7与限位块11相配合使用,达到限制盖板9移动的效果,然后打开微型电机12,微型电机12将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轴8转动,第一密封圈1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驱动轴8连接处进行密封,驱动轴8将会带动其底端的横置连杆6转动,横置连杆6将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储液瓶4转动,转轴3与储液瓶4固定连接,转轴3与培养罐主体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以储液瓶4转动时,转轴3起到支撑的作用,储液瓶4转动,然后带动其内部弧形刮板5转动,弧形刮板5将会带动微生物和营养液转动,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从而实现方便均匀混合微生物与营养液的效果,使得微生物得以完全培养。
当需要打开盖板9时,逆时针转动摇把18,摇把18将会带动螺纹杆16转动,螺纹杆16与螺母17相配合使用,达到带动螺纹杆16逐渐上移的效果,螺纹杆16将会带动转盘15向上移动,转盘15带动盖板9向上移动,然后达到打开盖板9的效果,第二密封圈13的设置是为了密封装置,避免气体和液体溢出,从而达到了方便打开培养罐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微生物培养罐,包括培养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培养罐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腿撑(2),培养罐主体(1)设置有搅拌机构和开合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3)、储液瓶(4)、弧形刮板(5)、横置连杆(6)、驱动轴(8)、盖板(9),培养罐主体(1)的底部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瓶(4),储液瓶(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刮板(5),储液瓶(4)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横置连杆(6),横置连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轴(8),驱动轴(8)活动套设有盖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限位槽(7)、限位块(11),限位槽(7)设置在培养罐主体(1)顶部,限位块(11)固定安装在盖板(9)的外表面,限位槽(7)与限位块(11)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10)设置在驱动轴(8)和盖板(9)的上表面相连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12),微型电机(12)固定安装在驱动轴(8)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支架(14)、转盘(15)、螺纹杆(16)、螺母(17)和摇把(18),支架(14)固定设置在培养罐主体(1)外壁上,转盘(15)固定安装在盖板(9)的顶部外表面上,转盘(15)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6),支架(14)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母(17),螺纹杆(16)穿过支架(14)和螺母(17),并与顶端的摇把(1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3)固定套设在盖板(9)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12)顶部与支架(14)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6)的外表面与螺母(17)的内表面啮合连接。
CN202223040136.4U 2022-11-16 2022-11-16 微生物培养罐 Active CN21859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0136.4U CN218596365U (zh) 2022-11-16 2022-11-16 微生物培养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0136.4U CN218596365U (zh) 2022-11-16 2022-11-16 微生物培养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6365U true CN218596365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0136.4U Active CN218596365U (zh) 2022-11-16 2022-11-16 微生物培养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6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9609A (zh) * 2023-08-03 2023-10-31 广东宏绿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9609A (zh) * 2023-08-03 2023-10-31 广东宏绿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
CN116969609B (zh) * 2023-08-03 2024-01-05 广东宏绿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96365U (zh) 微生物培养罐
CN203498360U (zh) 一种白酒动态固体发酵反应器
CN218262487U (zh) 一种厌氧发酵系统
CN110760435A (zh) 一种均匀搅拌的化工发酵装置
CN216738291U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发酵罐
CN205953997U (zh) 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2247008U (zh) 一种环保型微生物培养箱
CN215440464U (zh) 一种食品安全发酵设备
CN215250779U (zh) 一种微生物功能性实验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6864143U (zh) 一种搅拌效果好的发酵罐设备
CN112607986A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发酵装置
CN201709159U (zh) 一种用于加工培养基的落料箱
CN218860706U (zh) 一种带厌氧装置的培养基装置
CN220867400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CN220835216U (zh) 一种发酵营养液用搅拌装置
CN212316131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装置
CN215162503U (zh) 一种蓝莓果酒发酵装置
CN216377974U (zh) 一种便于定向的微生物肥料加工装置
CN220951768U (zh) 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17922058U (zh) 一种酱腌菜污水系统耐盐菌种培养装置
CN219326756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发酵装置
CN219886059U (zh) 一种青贮饲料加工用密封发酵罐
CN216062929U (zh) 一种微藻培养用培养基制备搅拌装置
CN22068509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生物发酵罐
CN219752187U (zh) 一种发酵用混合效果好的发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