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4078U -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4078U
CN218594078U CN202222617068.7U CN202222617068U CN218594078U CN 218594078 U CN218594078 U CN 218594078U CN 202222617068 U CN202222617068 U CN 202222617068U CN 218594078 U CN218594078 U CN 218594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front longitudinal
shock
absorber seat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70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70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4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4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4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座(1),前纵梁,前围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所述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的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3)相连接构成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器座将前纵梁与前围横梁相连接,加强了连接强度,拓展了车辆受到碰撞时的传力路径,提高了车身的抗疲劳强度,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补充。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安全性评价全面、客观,偏置碰撞评价是整个体系的较新项目,也越来越重要。如IIHS和中保研安全指数的25%的重叠刚性墙碰撞实验即小偏置碰撞实验,因前纵梁与刚性壁障无或者极小重叠梁,基本不参与碰撞变形吸能,导致shotgun(前轮罩上部和A柱竖板中间区域)和A柱变形较大,影响驾乘人员安全。C-NCAP和E-NCAP的MPDB(50km/h的50%重叠对碰)工况,对碰能量较大,同时考察碰撞车和壁障的变形情况,除了考虑碰撞车辆伤害,还要考虑壁障变形均匀,防止过大侵入量,这要求碰撞车吸能盒、前纵梁和shotgun尽可能吸收能量,减少侵入量。
汽车前纵梁结构对于汽车的碰撞安全,整车NVH、车身模态、车身刚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正面的碰撞时,汽车的前纵梁结构对于传递和吸收撞击力和撞击能量,降低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前纵梁结构设计存在无法有效传递碰撞力和碰撞能量等问题,影响车身整体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传递碰撞力和碰撞能量,提升车身整体安全性能的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座,前纵梁,前围横梁,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所述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的减震器座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相连接构成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外板包括上前纵梁外板和后前纵梁外板,减震器座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上前纵梁外板靠近前纵梁内板焊接边,后前纵梁外板靠近前围横梁焊接边。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减震器座本体之间形成30-15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呈L型、C型、弧形,或多折边状。
进一步地,所述后前纵梁外板与减震器座,凸起,前纵梁内板和前围横梁连接形成一个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与减震器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座材料为铸铝。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前围横梁为钢板冲压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述的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减震器座将前纵梁与前围横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总成,拓展了车辆受到碰撞时的传力路径,提高了车身的抗疲劳强度。
(2)减震器座采用铸铝材质,在承受同等载荷的情况下,整体结构更具轻量化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座与后前纵梁外板和前围横梁装配结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座与上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装配结构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起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减震器座;11、凸起;2、前纵梁外板;21、上前纵梁外板;22、后前纵梁外板;3、前围横梁;4、前纵梁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减震器座1,前纵梁,前围横梁3,减震器座1材料为铸铝,在保证总成结构刚度的情况下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前纵梁,前围横梁3为钢板冲压件,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固定连接形成空腔的前纵梁结构,前纵梁外板2包括上前纵梁外板21和后前纵梁外板22,所述上前纵梁外板21靠近前纵梁内板焊接边,后前纵梁外板22靠近前围横梁焊接边。
如图5所示,减震器座1一侧设有凸起11,凸起11与减震器座1本体之间形成30-150度夹角,凸起11有多种形状,例如:L型、C型、弧形或多折边状等,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1为L形凸起,如图3所示,后前纵梁外板22与减震器座1,凸起11,前纵梁内板4和前围横梁3连接形成一个空腔,实现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之间的连接,上前纵梁外板21和前纵梁内板4与减震器座1固定连接,实现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3之间的连接,上述两处的连接构成了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件连接方式为汽车制造工艺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例如:SPR连接、FDS连接或点焊连接,其中,SPR采用的是自冲铆连接,主要是经过夹紧、冲裁、扩张、冲铆等步骤进行加工连接,FDS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流钻螺钉进行连接,通过旋转加热、穿透、通孔、攻螺纹、拧螺纹、紧固进行加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前纵梁外板22与减震器座1,凸起11的连接方式为SPR连接,后前纵梁外板22与前围横梁3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上前纵梁外板21和前纵梁内板4与减震器座1通过SPR相连接,减震器座1以上述方式将前纵梁与前围横梁3通过不同平面上的装配关系固定连接,形成了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3构成的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拓展了车辆受到碰撞时的传力路径,提高了车身的抗疲劳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述的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座1,前纵梁,前围横梁3。
所述减震器座1材料为铸铝,在保证总成结构刚度的情况下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前纵梁,前围横梁3为钢板冲压件,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固定连接形成空腔的前纵梁结构,前纵梁外板2包括上前纵梁外板21和后前纵梁外板22,所述上前纵梁外板21靠近前纵梁内板焊接边,后前纵梁外板22靠近前围横梁焊接边。
如图5所示,减震器座1一侧设有L形凸起11,凸起11与减震器座1本体之间形成30-150度夹角,凸起11有多种形状,例如:L型、C型、弧形或多折边状等。如图3所示,后前纵梁外板22与减震器座1,凸起11,前纵梁内板4和前围横梁3连接形成一个空腔,实现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之间的连接,上前纵梁外板21和前纵梁内板4与减震器座1固定连接,实现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3之间的连接,上述两处的连接构成了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件连接方式为汽车制造工艺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例如:SPR连接、FDS连接或点焊连接,其中,SPR采用的是自冲铆连接,主要是经过夹紧、冲裁、扩张、冲铆等步骤进行加工连接,FDS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流钻螺钉进行连接,通过旋转加热、穿透、通孔、攻螺纹、拧螺纹、紧固进行加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前纵梁外板22与减震器座1,L形凸起11的连接方式为SPR连接,后前纵梁外板22与前围横梁3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上前纵梁外板21和前纵梁内板4与减震器座1通过SPR相连接,减震器座1以上述方式将前纵梁与前围横梁3通过不同平面上的装配关系固定连接,形成了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3构成的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拓展了车辆受到碰撞时的传力路径,提高了车身的抗疲劳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器座将前纵梁与前围横梁相连接,加强了连接强度,拓展了车辆受到碰撞时的传力路径,提高了车身的抗疲劳强度,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补充。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座(1),前纵梁,前围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所述前纵梁外板(2)和前纵梁内板(4)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的减震器座(1)与前纵梁和前围横梁(3)相连接构成传递载荷的减震结构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板(2)包括上前纵梁外板(21)和后前纵梁外板(22),减震器座(1)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纵梁外板(21)靠近前纵梁内板焊接边,后前纵梁外板(22)靠近前围横梁焊接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与减震器座(1)本体之间形成30-150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呈L型、C型、弧形,或多折边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前纵梁外板(22)与减震器座(1),凸起(11),前纵梁内板(4)和前围横梁(3)连接形成一个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纵梁外板(21)和前纵梁内板(4)与减震器座(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座(1)材料为铸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前围横梁(3)为钢板冲压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
CN202222617068.7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94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7068.7U CN21859407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7068.7U CN21859407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4078U true CN218594078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7068.7U Active CN21859407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4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9527B1 (ko)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어셈블리
CN214267779U (zh) 前机舱框架和车辆
CN113954970A (zh)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CN208306747U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206734403U (zh) 一种乘用车的前副车架后段碰撞吸能结构
CN218594078U (zh) 一种减震器座与纵梁横梁耦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及车辆
KR100929528B1 (ko)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어셈블리
CN216102427U (zh) 一种汽车门槛前部结构
CN109094655B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架
CN212980346U (zh) 车身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11196369U (zh) 一种蝶形副车架前纵横梁结构及蝶形副车架
CN108583689B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218805060U (zh) 一种耦合减震器座与shotgun的减震结构及汽车
JP4432672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3768723U (zh) 平台化车身的前部结构
CN220549110U (zh) 机舱前部结构和车辆
CN217396654U (zh) 车辆的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085754U (zh) 包括后地板纵梁的汽车
CN218751028U (zh)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1762265A (zh)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20053943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8112794U (zh) 后地板骨架结构、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20785929U (zh) 加强装置和车辆
CN212401353U (zh) 下车体框架结构
CN215590669U (zh) 前防撞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