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3233U -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3233U
CN218563233U CN202222692676.4U CN202222692676U CN218563233U CN 218563233 U CN218563233 U CN 218563233U CN 202222692676 U CN202222692676 U CN 202222692676U CN 218563233 U CN218563233 U CN 218563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telescopic rod
parallelogram
linkag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26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ji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 in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Original Assignee
Alber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er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ber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26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3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3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3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其中,帐篷骨架包括伸缩杆组件、用于驱动伸缩杆组件伸缩的驱动机构、至少三个联动支撑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伸缩杆组件连接,所述联动支撑组件围绕伸缩杆组件设置,且联动支撑组件一端均与伸缩杆组件铰接,另一端均为自由端;当伸缩杆组件伸展时,联动支撑组件可转动折叠;当伸缩杆组件收缩时,联动支撑组件可转动展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帐篷骨架,通过用户一键开启或者一键关闭,可实现帐篷骨架整体性的变形或折叠进而自动收纳或展开,大大简易了帐篷打开和收起的过程,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骨架的强度较高,抗风能力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背景技术
人们在郊游时,喜欢在草坪上搭建帐篷用于遮蔽风雨或日光,而帐篷可随时拆下转移,且可重复利用,既满足了舒适性,又满足环保性,是户外运动的常用物件。有的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因此,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安装复杂且携带不便。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帐篷可做到一体式,在使用状态下展开,在非使用状态下可折叠收纳,但收纳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帐篷,利用一个致动装置驱动数组连动式骨架,展开成为立体状的骨架,并驱动篷布包覆在骨架上,以成型为具有遮蔽作用的帐篷,另外,将致动装置反向作动后,可使篷布自动卷收,同时连动骨架折收,以便于收纳。该骨架通过多个支臂以头尾枢接的方式组成,在支臂的枢接端面上均设有连动件,以使第一个支臂与第二个支臂枢接后,其位于第一个支臂的连动件,与第二个支臂连动件可相互形成连动,由于支臂受力后易弯曲,一个支臂动作就会牵动其他的支臂动作,因此该结构的骨架的稳定性较差,故抗风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帐篷骨架,通过用户一键开启或者一键关闭,可实现帐篷骨架整体性的变形或折叠进而自动收纳或展开,大大简易了帐篷打开和收起的过程,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骨架的强度较高,抗风能力较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帐篷骨架,包括伸缩杆组件、用于驱动伸缩杆组件伸缩的驱动机构、至少三个联动支撑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伸缩杆组件连接,所述联动支撑组件围绕伸缩杆组件设置,且联动支撑组件一端均与伸缩杆组件铰接,另一端均为自由端;当伸缩杆组件伸展时,联动支撑组件可转动折叠;当伸缩杆组件收缩时,联动支撑组件可转动展开。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用于给伸缩杆组件提供动力,使伸缩杆组件可以实现自动伸缩,以满足帐篷骨架的展开与收纳;联动支撑组件通过与伸缩杆组件铰接,与伸缩杆组件形成联动,当伸缩杆组件伸展时,联动支撑组件可转动折叠使帐篷骨架处于收纳状态,当伸缩杆组件收缩时,联动支撑组件可转动展开使帐篷骨架处于展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联动支撑组件包括由若干杆件围绕并铰接形成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与第二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共用一组邻边;第一平行四边形远离第二平行四边形处与伸缩杆组件铰接,第二平行四边形远离第一平行四边形处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由依次铰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围绕形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由依次铰接的第二支撑杆、第五支撑杆、第六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围绕形成;第四支撑杆与第五支撑杆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杆两侧,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一悬臂端,第二支撑杆设有第二悬臂端,所述第一悬臂端与所述第二悬臂端分别与伸缩杆组件铰接,第六支撑杆设有第三悬臂端,所述第三悬臂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套筒与套杆,所述套杆与所述套筒活动套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套筒连接;第一悬臂端与套筒连接,第二悬臂端与套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组件与所述联动支撑组件铰接处、所述联动支撑组件内部铰接处均通过铰接部件进行铰接,所述铰接部件包括套件、对锁螺丝,所述对锁螺丝分别从两端插入所述套件中并在套件内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电机。
优选地,所述联动支撑组件底部还设有防滑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包括若干如上所述的帐篷骨架、若干拉索,所述拉索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帐篷骨架的伸缩杆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帐篷,包括如上所述的帐篷骨架、外表皮,所述外表皮可拆卸套接于所述帐篷骨架外。
优选地,还包括内表皮,所述内表皮套设于所述帐篷骨架内且与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排气扇、指示灯、氛围灯、摄像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排气扇、所述指示灯、所述氛围灯、所述摄像头均装设于所述外表皮内且与所述帐篷骨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帐篷骨架可进行一键开启或者一键关闭,实现帐篷骨架整体性的自动变形或折叠,从而可减少大量的重复性搭建活动,减少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和消耗。
(2)可实现运输的便捷性和营地搭建的实用性的两种不同要求,在运输时要求体积较小,方便收纳运输;使用时体积较大,便于营造更大的遮蔽空间。
(3)通过可拼接帐篷骨架组能够应对某些特殊使用场景,实现更大的使用空间,目前现有技术的帐篷无法实现“1+1”甚至“1+1+1”的组合拼接,来形成帐篷组团。
(4)利用帐篷骨架搭建的帐篷具有足够的稳固性,可以抵御极端天气和气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骨架在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骨架在展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组件和联动支撑组件在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组件和联动支撑组件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骨架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接帐篷骨架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接帐篷骨架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接帐篷骨架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去掉外表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伸缩杆组件;11、套筒;12、套杆;2、驱动机构;3、联动支撑组件;31、第一平行四边形;32、第二平行四边形;33、第一支撑杆;331、第一悬臂端;34、第二支撑杆;341、第二悬臂端;35、第三支撑杆;36、第四支撑杆;37、第五支撑杆;38、第六支撑杆;381、第三悬臂端;382、支撑脚;4、铰接部件;41、套件;42、对锁螺丝;101、帐篷骨架;102、拉索;103、外表皮;104、内表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骨架的实施例,包括伸缩杆组件1、用于驱动伸缩杆组件1伸缩的驱动机构2、至少三个联动支撑组件3,驱动机构2与伸缩杆组件1连接,联动支撑组件3围绕伸缩杆组件1设置,且联动支撑组件3一端均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另一端均为自由端;当伸缩杆组件1伸展时,联动支撑组件3可转动折叠;当伸缩杆组件1收缩时,联动支撑组件3可转动展开。
多个联动支撑组件3以伸缩杆组件1为中心,围绕在伸缩杆组件1周围,优选地,多个联动支撑组件3均布在伸缩杆组件1周围使帐篷骨架101的整体呈金字塔形;一般地,联动支撑组件3为3~6个,当设置3个联动支撑组件3时,可使相邻的2个联动支撑组件3与地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使帐篷骨架101较稳定。当联动支撑组件3为4个时,可扩展帐篷骨架101围成的空间,联动支撑组件3数量越多帐篷骨架101的强度越高,抗变形能力及抗风能力更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联动支撑组件3包括由若干杆件围绕并铰接形成的第一平行四边形31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2,第一平行四边形31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2共用一组邻边;第一平行四边形31远离第二平行四边形32处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第二平行四边形32远离第一平行四边形31处为自由端。
共用一组邻边的第一平行四边形31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2可形成联动,而通过将第一平行四边形31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实现伸缩杆组件1带动第一平行四边形31展开或折叠,再利用第一平行四边形31带动第二平行四边形32展开或折叠,使整个帐篷骨架101可在伸缩杆组件1的伸缩时实现展开或收纳;利用两组平行四边形作为支撑,相比现有技术中只通过单根的支臂作为支撑,本实用新型的强度更高,支撑能力更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使多根杆件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犹如单根筷子与多根筷子组成的一捆筷子一样,由两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联动支撑组件3的抗变形能力更强。第二平行四边形32远离第一平行四边形31处为自由端与地面接触,作为帐篷骨架101的支撑脚38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平行四边形31由依次铰接的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第三支撑杆35、第四支撑杆36围绕形成,第二平行四边形32由依次铰接的第二支撑杆34、第五支撑杆37、第六支撑杆38、第三支撑杆35围绕形成;第四支撑杆36与第五支撑杆37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杆34两侧,第一支撑杆33设有第一悬臂端331,第二支撑杆34设有第二悬臂端341,第一悬臂端331与第二悬臂端341分别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第六支撑杆38设有第三悬臂端381,第三悬臂端381为自由端。
第一支撑杆33与第二支撑杆34作为第一平行四边形31的两根邻边,第一支撑杆33与第三支撑杆35相互平行,第二支撑杆34与第四支撑杆36相互平行;同时第二支撑杆34与第三支撑杆35也作为第二平行四边形32的两根邻边,第二支撑杆34与第六支撑杆38相互平行,第三支撑杆35与第五支撑杆37相互平行;第一悬臂端331为第一支撑杆33远离与第二支撑杆34铰接的端部,第二悬臂端341为第二支撑杆34远离与第三支撑杆35铰接的端部,通过第一悬臂端331及第二悬臂端341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进而使第一平行四边形31实现与伸缩杆组件1的联动。第三悬臂端381为第六支撑杆38远离与第五支撑杆37铰接的端部,在帐篷骨架101为使用状态下,第三悬臂端381与地面抵接。多根支撑杆均可采用长条状轻质航空级铝材制作,使得整体结构重量尽可能轻量化,满足运输,携带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伸缩杆组件1包括套筒11与套杆12,套杆12与套筒11活动套接,驱动机构2与套筒11连接;第一悬臂端331与套筒11连接,第二悬臂端341与套杆12连接。
套筒11套接于套杆12外,套筒11可相对于套杆12进行伸缩移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范围内,驱动机构2也可与套杆12连接,以实现伸缩杆组件1的伸缩。第一悬臂端331与套筒11连接,第二悬臂端341与套杆12连接。套杆12设于套筒11上方,第二悬臂端341位于第一悬臂端331上方,第二悬臂端341与第三悬臂端381作为联动支撑组件3的两个端部。
帐篷骨架101采用两个平行四边形构成,通过遥控驱动机构2控制电路来控制伸缩杆组件1的伸缩改变套杆12和套筒11的相对距离从而牵动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进而控制两个平行四边形相邻边的夹角大小来实现帐篷骨架101整体性的收缩和展开,实现一键开启或一键关闭的功能。并且随着驱动机构2的停止,固定住帐篷骨架101的整体角度,保持帐篷骨架101的形态稳定,安全,同时也省略了各种额外的锁定和固定装置。
当帐篷骨架101处于展开状态下,伸缩杆组件1为收缩状态,联动支撑组件3为展开状态,此时,联动支撑组件3最长,伸缩杆组件1位于联动支撑组件3顶部,即靠近第一支撑杆33与第二支撑杆34的端部,第六支撑杆38朝远离第一支撑杆33及第二支撑杆34方向伸展;当帐篷骨架101处于收纳状态下,伸缩杆组件1为伸展状态,联动支撑组件3为折叠收纳状态,此时,联动支撑组件3最短,伸缩杆组件1仍处于靠近第一支撑杆33与第二支撑杆34的端部,同时第六支撑杆38也向第一支撑杆33及第二支撑杆34靠拢。
帐篷骨架101从展开状态变为收纳状态的过程如下:
当套筒11相对于套杆12移动时,第一悬臂端331与第二悬臂端341拉开距离,带动第一平行四边形31在展开与折叠状态进行交替,同时由于在第二支撑杆34与第三支撑杆35的作用下,第二平行四边形32以第二支撑杆34与第三支撑杆35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折叠,第六支撑杆38以其与第五支撑杆37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折叠,使第二平行四边形32向第一平行四边形31靠拢,在完全收纳状态下,第四支撑杆36可与伸缩杆组件1抵接,第五支撑杆37可与第二支撑杆34抵接,第六支撑杆38可与第三支撑杆35抵接,以形成最小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伸缩杆组件1与联动支撑组件3铰接处、联动支撑组件3内部铰接处均通过铰接部件4进行铰接,铰接部件4包括套件41、对锁螺丝42,对锁螺丝42分别从两端插入套件41中并在套件41内螺纹连接。
多个套件41分别与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第三支撑杆35、第四支撑杆36、第五支撑杆37、第六支撑杆38插接,每一个套件41对应一个对锁螺丝42,对锁螺丝42分别从支撑杆两端穿过然后进行螺纹连接,同时套件41套接在对锁螺丝42外形成防护,对锁螺丝42也对套件41起限位与锁紧作用。利用铰接部件4进行铰接,可提升铰接的可靠性。且可减少摩擦力,使得铰接部件4具有顺滑的变形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驱动机构2为升降电机。
升降电机可以是普通电机与丝杆螺母组成,以实现升降作用,带动套筒11或套杆12进行伸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范围内,驱动机构2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比如液压驱动、气缸驱动、电缸驱动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联动支撑组件3底部还设有防滑支撑脚382。
防滑支撑脚382设于第三悬臂端381远离第五支撑杆37的端部,即联动支撑组件3的自由端,通过防滑支撑脚382与地面接触,增大摩擦力,使帐篷骨架101更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帐篷骨架101内部形成几何镂空结构,一方面实现轻量化,另外一方面用于帐篷骨架101集成各种电气设备或者科技装置。
实施例2
如图8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接帐篷骨架组的实施例,包括若干如上述的帐篷骨架101、若干拉索102,拉索102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帐篷骨架101的伸缩杆组件1连接。
拉索102将相邻两个帐篷骨架101进行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大帐篷骨架101的遮蔽空间。具体地,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拉索102设于帐篷骨架101的顶部,与套杆12顶部连接。相邻的帐篷骨架101之间除了沿着一个方向进行纵向拼接组合以外,还可以进行L形或者田字形拼接,用来适应不同野外环境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变形,能够快速搭建和拆除,便于携带和运输的装置,它具有单元化,模块化,自动化,科技智能化等特点,不仅可以适用于多气候多地形,也可以满足紧急情况下快速大规模搭建野战营地或者紧急医疗营地的目的。
实施例3
如图11至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的实施例,包括如上述的帐篷骨架101、外表皮103,外表皮103可拆卸套接于帐篷骨架101外。
外表皮103套设于帐篷骨架101外侧,形成帐篷,营造一个遮蔽空间。外表皮103可采用防水、耐磨等材料,提升帐篷的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内表皮104,内表皮104套设于帐篷骨架101内且与其可拆卸连接。
内表皮104套设于帐篷骨架101内,以对帐篷骨架101形成遮挡,使帐篷内更美观;同时内表皮104可采用防寒、耐热等材料,进一步提升帐篷的性能。外表皮103和内表皮104均与帐篷骨架101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排气扇、指示灯、氛围灯、摄像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排气扇、指示灯、氛围灯、摄像头均装设于外表皮103内且与帐篷骨架101连接。
排气扇可增加帐篷的排气性能;指示灯具有指示作用,赋予帐篷新的功能;氛围灯可给帐篷增添神秘感,满足年轻人的多样性需求;摄像头也是同理。这些作为帐篷的附属配件,装设在帐篷骨架101内,根据内表皮104采用不同材料及功能,可将这些附属配件装设于内表皮104内或者装设于外表皮103与内表皮104之间,具体地,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设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组件(1)、用于驱动伸缩杆组件(1)伸缩的驱动机构(2)、至少三个联动支撑组件(3),所述驱动机构(2)与所述伸缩杆组件(1)连接,所述联动支撑组件(3)围绕伸缩杆组件(1)设置,且联动支撑组件(3)一端均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另一端均为自由端;当伸缩杆组件(1)伸展时,联动支撑组件(3)可转动折叠;当伸缩杆组件(1)收缩时,联动支撑组件(3)可转动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支撑组件(3)包括由若干杆件围绕并铰接形成的第一平行四边形(31)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2),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31)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32)共用一组邻边;第一平行四边形(31)远离第二平行四边形(32)处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第二平行四边形(32)远离第一平行四边形(31)处为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31)由依次铰接的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第三支撑杆(35)、第四支撑杆(36)围绕形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32)由依次铰接的第二支撑杆(34)、第五支撑杆(37)、第六支撑杆(38)、第三支撑杆(35)围绕形成;第四支撑杆(36)与第五支撑杆(37)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杆(34)两侧,第一支撑杆(33)设有第一悬臂端(331),第二支撑杆(34)设有第二悬臂端(341),所述第一悬臂端(331)与所述第二悬臂端(341)分别与伸缩杆组件(1)铰接,第六支撑杆(38)设有第三悬臂端(381),所述第三悬臂端(381)为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1)包括套筒(11)与套杆(12),所述套杆(12)与所述套筒(11)活动套接,所述驱动机构(2)与套筒(11)连接;第一悬臂端(331)与套筒(11)连接,第二悬臂端(341)与套杆(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1)与所述联动支撑组件(3)铰接处、所述联动支撑组件(3)内部铰接处均通过铰接部件(4)进行铰接,所述铰接部件(4)包括套件(41)、对锁螺丝(42),所述对锁螺丝(42)分别从两端插入所述套件(41)中并在套件(41)内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帐篷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为升降电机。
7.一种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帐篷骨架(101)、若干拉索(102),所述拉索(102)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帐篷骨架(101)的伸缩杆组件(1)连接。
8.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帐篷骨架(101)、外表皮(103),所述外表皮(103)可拆卸套接于所述帐篷骨架(101)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表皮(104),所述内表皮(104)套设于所述帐篷骨架(101)内且与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扇、指示灯、氛围灯、摄像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排气扇、所述指示灯、所述氛围灯、所述摄像头均装设于所述外表皮(103)内且与所述帐篷骨架(101)连接。
CN202222692676.4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Active CN218563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2676.4U CN218563233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2676.4U CN218563233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3233U true CN218563233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2676.4U Active CN218563233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3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3218B1 (en) Umbrella with projector lighting device
JP2836956B2 (ja) 自動的に起ち上がるルーフ支持構造を備えた折りたたみ式の天蓋
US5511572A (en) Collapsible shelter with flexible, collapsible canopy
US20050011134A1 (en) Universal extra shade tent structure to hand held umbrella
CN203583988U (zh) 一种带有顶盖的车顶帐篷
RU47414U1 (ru) Складной навес
CN218563233U (zh) 一种帐篷骨架与可拼接帐篷骨架组及帐篷
CN211473605U (zh) 一种帐篷
CN105667282A (zh) 一种汽车罩
CN210373157U (zh) 一种便携式舞台灯具
CN113550649A (zh) 可伸缩折叠的景观灯庇护所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87260U (zh) 一种带有折叠挡雨棚的轮椅
CN213205178U (zh) 一种支撑支架及其帐篷
CN2706559Y (zh) 改进的帐篷结构
CN218479637U (zh) 一种户外折叠用品的骨架结构、帐篷和天幕
CN219081197U (zh) 折叠帐篷结构及多功能指挥方舱
CN215055941U (zh) 手动展开带车边篷的折叠车顶帐篷
CN219061140U (zh) 可折叠方舱帐篷及多功能指挥方舱
CN220868984U (zh) 一种易于变更露营场所的户外露营设备
CN213346423U (zh) 一种多场景可收纳伞及移动病床
CN217390143U (zh)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CN215014156U (zh) 一种大高径比伞具
CN211974849U (zh) 一种可组装便携式绝缘人字梯平台
CN204048388U (zh) 大型直立伞
CN213175075U (zh) 一种便于展开和收缩的棚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Room 301A44, 3rd Floor, No. 17 Yadun Street, Dongxiao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230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Tangji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 in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No.20-4, Xingang Ea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308

Patentee before: Alber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Guang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