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0143U -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0143U
CN217390143U CN202220460747.5U CN202220460747U CN217390143U CN 217390143 U CN217390143 U CN 217390143U CN 202220460747 U CN202220460747 U CN 202220460747U CN 217390143 U CN217390143 U CN 217390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long bone
telescopic
nest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07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07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0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0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0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包括中棒、短骨、伸缩长骨、连接于中棒顶端的上巢和滑移连接于中棒外周面的下巢,短骨一端枢接于下巢形成第一枢接点,伸缩长骨的固定端与上巢枢接;还包括枢接座和连接件,枢接座同轴连接于中棒的上端,连接件一端枢接于枢接座形成第二枢接点,第二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短骨枢接,短骨另一端与伸缩长骨的伸缩端外周面铰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伸张时具有较大展开面积的同时,保证在收合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具有伞骨收合体积小且可伸缩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用于遮风挡雨或者遮阳的工具,目前,常见的雨伞依其结构可大致分为折伞、抗风伞等,其中,折伞因其便于携带而受广泛使用;传统折伞伞骨的长度是固定的,该种折伞的收合体积与伞面遮雨面积呈正比,即若伞面遮雨面积增大,则折伞收合体积增大,不便于携带,反之,折伞收合体积减小,伞面遮雨面积则减小;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伞骨可伸缩的折伞,公告号为CN10563991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增加遮蔽面积的伞具,包括伞面、中棒、以及多组伞骨单元;每组伞骨单元包括:支撑伞面的主骨、支撑主骨的支撑骨;至少两组相邻的伞骨单元上还设有伸缩杆、牵拉杆以及连接在伸缩杆上的伸缩伞布;伸缩杆滑动连接于主骨的外侧,支撑骨外端与该伸缩杆可转动地连接,牵拉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该支撑骨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骨上位于该伸缩杆内侧的位置处;通过伸缩杆、牵引杆和伸缩伞布实现了伞面面积的增加,然而,在收合后,各伞骨与牵引杆相互重叠,因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主骨、支撑骨铰接,牵引杆与主骨、支撑骨之间存在角度,以致伞骨与中棒不能紧凑贴合,造成折伞收合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实现伸张时具有较大展开面积的同时,保证在收合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具有伞骨收合体积小且可伸缩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包括中棒、短骨、伸缩长骨、连接于所述中棒顶端的上巢和滑移连接于所述中棒外周面的下巢,所述短骨一端枢接于所述下巢形成第一枢接点,所述伸缩长骨的固定端与所述上巢枢接,还包括枢接座和连接件,所述枢接座同轴连接于所述中棒的上端,所述连接件一端枢接于所述枢接座形成第二枢接点,所述第二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短骨枢接,所述短骨另一端与伸缩长骨的伸缩端外周面铰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长骨包括相互滑移伸缩套接的上长骨和下长骨,所述上长骨一端与所述上巢枢接,所述下长骨朝向上长骨的一端与所述短骨之间设置有铰接部,所述短骨另一端与下长骨一端之间通过所述铰接部铰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下长骨一端开设有供所述上长骨伸缩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朝向所述铰接部的一侧为供所述短骨一侧穿过的开口。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长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上长骨脱离套接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设置:所述枢接座与所述上巢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枢接座与所述上巢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巢底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枢接座与所述螺纹连接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巢朝上推动,然后,通过连接件推动的作用下,带动短骨和伸缩长骨的伸缩端朝远离中棒方向伸长并展开,实现开伞时具有较大展开伞面的作用;收伞时,通过将下巢朝下拉至原位固定时,短骨向内收合,带动伸缩长骨的伸缩端复位收缩,然后,由于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枢接座、短骨枢接,且第二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收合后的连接件会紧贴于中棒与短骨之间,保证了整体结构在收合后更为紧凑,实现了伞骨收合体积小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开伞时具有较大展开面积的同时,保证在收合时连接件、短骨、长骨和中棒之间贴合更为紧凑,具有伞骨收合体积小且伞骨可伸缩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伞骨收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伞骨打开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中棒;2、短骨;3、伸缩长骨;4、上巢;5、下巢;6、第一枢接点;7、枢接座;8、连接件;9、第二枢接点;10、上长骨;11、下长骨;12、铰接部;13、伸缩槽;14、开口;15、限位结构;16、螺纹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和“下”指的是附图3中的方向,词语“底端”和“顶端”指的是朝向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开伞时,先通过将下巢5朝上推动,然后,通过连接件8推动的作用下,带动短骨2和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朝远离中棒1方向伸长并展开,实现增大展开伞面的作用;收伞时,先通过将下巢5朝下拉至原位固定时,短骨2向内收合,带动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复位收缩,然后,由于连接件8两端分别与枢接座7、短骨2枢接,且第二枢接点9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枢接点6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收合后的连接件8会紧贴于中棒1与短骨2之间,保证了整体结构在收合后更为紧凑,实现了伞骨收合体积小的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包括中棒1、短骨2、伸缩长骨3、连接于中棒1顶端的上巢4和滑移连接于中棒1外周面的下巢5,短骨2一端枢接于下巢5形成第一枢接点6,伸缩长骨3的固定端与上巢4枢接,还包括枢接座7和连接件8,枢接座7同轴连接于中棒1的上端,连接件8一端枢接于枢接座7形成第二枢接点9,第二枢接点9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枢接点6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短骨2枢接,短骨2另一端与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外周面铰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将伞打开时,通过下巢5、短骨2、连接件8和伸缩长骨3,将下巢5朝上推动,在连接件8推动的作用下,短骨2随着上巢4朝上移动并向外打开,从而带动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朝远离中棒1方向伸长并展开,实现增大该伞骨结构的展开伞面的作用;当需要收合伞时,将下巢5朝下拉至原位固定,带动短骨2向内收合,从而带动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朝靠近中棒1方向复位收合,由于连接件8两端分别与枢接座7、短骨2枢接,且第二枢接点9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枢接点6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即收合后的连接件8会紧贴于中棒1与短骨2之间,保证在整体结构收合时更为紧凑,实现伞骨收合体积小的作用。
进一步的:伸缩长骨3包括相互滑移伸缩套接的上长骨10和下长骨11,上长骨10一端与上巢4枢接,下长骨11朝向上长骨10的一端与短骨2之间设置有铰接部12,短骨2另一端与下长骨11一端之间通过铰接部12铰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开伞时,在连接件8推动的作用下,短骨2随着上巢4朝上移动并向外打开,通过上长骨10和下长骨11,由于上长骨10一端与上巢4枢接,上长骨10和下长骨11相互滑移伸缩套接,短骨2带动下长骨11沿上长骨10的长度朝远离中棒1的方向移动并展开,实现伸缩长骨3伸长的作用;通过铰接部12,由于铰接部12设置在下长骨11朝向上长骨10的一端与短骨2之间,在整体结构收合状态下,保证了下长骨11与短骨2之间的相邻两侧面能紧密贴合,起到进一步保证收合体积小的作用。
进一步的:下长骨11一端开设有供上长骨10伸缩的伸缩槽13,伸缩槽13朝向铰接部12的一侧为供短骨2一侧穿过的开口14。
从上述描述可知,在短骨2带动下长骨11朝外伸长或向内收缩的过程中,通过伸缩槽13,上长骨10于伸缩槽13内相对定向滑移,实现下长骨11沿上长骨10的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作用;通过将伸缩槽13朝向铰接部12的一侧设为开口14,在整体收合过程中,便于短骨2一侧穿过开口14并与下长骨11一侧紧密贴合,实现进一步减小整体结构的收合体积的作用。
进一步的:上长骨1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上长骨10脱离套接的限位结构15。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限位结构15,避免出现因上长骨10的长度较小,而造成开伞后的上长骨10脱离伸缩槽13,以致影响长骨的伸缩稳定性,起到保证长骨的伸缩稳定性的作用。
进一步的:枢接座7与上巢4底端固定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组装中棒1和上巢4时,由于枢接座7与上巢4底端固定连接,只需要将枢接座7固定套接在中棒1顶端外周面,或者将枢接座7底端固定在中棒1顶端即可,减少了上巢4与枢接座7的安装步骤,起到提高安装效率的作用。
进一步的:上巢4底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16,枢接座7与螺纹连接部16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组装中棒1、枢接座7和上巢4时,先通过螺纹连接部16,将枢接座7螺纹连接于上巢4底端,再安装枢接座7与中棒1,实现上巢4与枢接座7的可拆卸连接以及便于上巢4维修替换的作用。
进一步的:枢接座7与中棒1的上端固定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需要组装中棒1、枢接座7和上巢4时,由于枢接座7与中棒1的上端固定连接,只需要将上巢4固定套接在中棒1顶端外周面,或者将上巢4底端固定在中棒1顶端即可,减少了中棒1与枢接座7的安装步骤,起到提高安装效率的作用。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为: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中棒1、短骨2、伸缩长骨3、上巢4和下巢5,上巢4连接于中棒1顶端,下巢5滑移连接于中棒1外周面,短骨2一端枢接于下巢5形成第一枢接点6,伸缩长骨3的固定端与上巢4枢接;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枢接座7和连接件8,枢接座7同轴连于中棒1的上端,枢接座7与上巢4底端固定连接;连接件8一端枢接于枢接座7形成第二枢接点9;第二枢接点9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a小于第一枢接点6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b,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短骨2枢接,短骨2另一端与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外周面铰接,本实施例的连接件8采用钢条等刚性材料制成;
如图2和图4所示,伸缩长骨3包括相互滑移伸缩套接的上长骨10和下长骨11,上长骨10一端与上巢4枢接;下长骨11朝向上长骨10的一端与短骨2之间设置有铰接部12,短骨2另一端与下长骨11一端之间通过铰接部12铰接;下长骨11一端开设有供上长骨10伸缩的伸缩槽13,伸缩槽13朝向铰接部12的一侧为供短骨2一侧穿过的开口14(本实施例的伸缩槽13可为侧面均封闭的槽,该种结构槽图中未示出);上长骨1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上长骨10脱离套接的限位结构15。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上巢4底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16,枢接座7与螺纹连接部16连接。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枢接座7与上巢4底端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开伞时具有较大展开面积的同时,保证在收合时连接件8、短骨2、长骨和中棒1之间贴合更为紧凑,具有伞骨收合体积小和伞骨可伸缩的优点,通过将下巢5朝上推动,然后,通过连接件8推动的作用下,带动短骨2和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朝远离中棒1方向伸长并展开,实现开伞时具有较大展开伞面的作用;收伞时,先通过将下巢5朝下拉至原位固定时,短骨2向内收合,带动伸缩长骨3的伸缩端复位收缩,然后,由于连接件8两端分别与枢接座7、短骨2枢接,且第二枢接点9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枢接点6与中棒1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收合后的连接件8会紧贴于中棒1与短骨2之间,保证了整体结构在收合后更为紧凑,实现了伞骨收合体积小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包括中棒、短骨、伸缩长骨、连接于所述中棒顶端的上巢和滑移连接于所述中棒外周面的下巢,所述短骨一端枢接于所述下巢形成第一枢接点,所述伸缩长骨的固定端与所述上巢枢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枢接座和连接件,所述枢接座同轴连接于所述中棒的上端,所述连接件一端枢接于所述枢接座形成第二枢接点,所述第二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枢接点与中棒的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短骨枢接,所述短骨另一端与伸缩长骨的伸缩端外周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长骨包括相互滑移伸缩套接的上长骨和下长骨,所述上长骨一端与所述上巢枢接,所述下长骨朝向上长骨的一端与所述短骨之间设置有铰接部,所述短骨另一端与下长骨一端之间通过所述铰接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长骨一端开设有供所述上长骨伸缩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朝向所述铰接部的一侧为供所述短骨一侧穿过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长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上长骨脱离套接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座与所述上巢底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底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枢接座与所述螺纹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座与所述中棒的上端固定连接。
CN202220460747.5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Active CN217390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0747.5U CN217390143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0747.5U CN217390143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0143U true CN217390143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0747.5U Active CN217390143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0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6647B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EP3757318B1 (en) Canopy frame with an opening mechanism
WO2020133855A1 (zh) 一种具有自动挑檐结构的折叠帐篷
EP1809137B1 (en) Asymmetric umbrella
US10925362B1 (en) Hand-operated cantilever umbrella
US20220079307A1 (en) Outdoor umbrella capable of being folded and unfolded by pressing
US11111691B2 (en) Side supporting type vehicle roof tent
CN103669991B (zh) 一种快速折叠篷及滑块锁紧机构
CN217390143U (zh) 一种可伸缩伞骨结构
EP3991593A1 (en) An outdoor umbrella stand with a detachable and retractable structure
CN20990807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挑檐结构的折叠帐篷
CN109505454B (zh) 一种具有自动挑檐结构的折叠帐篷
CN112031514A (zh) 一种具有自动伸缩挑檐结构的折叠帐篷
CN214424187U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CN210642871U (zh) 一种支撑骨件、伞骨结构以及伞
CN112641186B (zh) 一种具备可调式扩展结构的智能伞
CN214283687U (zh) 一种伞骨伸缩开收伞具
CN214283680U (zh) 一种多折伞骨伸缩开收伞具
CN207186185U (zh)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
CN207186186U (zh) 一种高强度可调节式伞骨结构
CN110192699B (zh) 一种遮阳伞
CN213063160U (zh) 一种具有自动伸缩挑檐结构的折叠帐篷
CN200987422Y (zh) 多功能伞
CN219182990U (zh) 一种可反向收缩的伞骨结构
CN211691774U (zh) 一种移动式交流发电机遮雨篷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