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0361U -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 Google Patents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0361U
CN218550361U CN202222329649.0U CN202222329649U CN218550361U CN 218550361 U CN218550361 U CN 218550361U CN 202222329649 U CN202222329649 U CN 202222329649U CN 218550361 U CN218550361 U CN 218550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leeve
handle sleeve
hold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96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ux Visual Effects Tech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ux Visual Effects 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ux Visual Effects Tech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ux Visual Effects 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96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0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0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0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其中,把手套用于套设在把手上,把手设置有安装槽,把手套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筋,限位筋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筋用于插设在安装槽内,把手套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结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把手的握持手感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LED箱体的体积较大,且LED箱体的周转和运输频繁,为了方便对LED箱体进行移动操作,通过在LED箱体上设置独立的把手组件用于抓取LED箱体以方便LED箱体的安装使用。
在相关技术中,把手的材质大多为硬塑料或是金属,此类型材质对把手的形状有要求,要求把手的壁厚均匀,加工完成的把手的表面会存在很多筋条,而非圆滑均匀的表面,使用者手感欠佳,同时把手的摩擦力不足。
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把手存在握持手感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把手的握持手感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把手套,用于套设在把手上,把手设置有安装槽,把手套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筋,限位筋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筋用于插设在安装槽内,把手套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把手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把手套的两端。
进一步地,限位筋设置在开口结构处,限位筋的侧壁与开口结构的侧壁相平齐,在把手套的径向方向上,限位筋的一端与把手套的内侧壁连接,限位筋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把手套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筋,两个限位筋对称设置在开口结构的两侧;和/或,限位筋的长度尺寸与开口结构的长度尺寸相等。
进一步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握持槽,多个握持槽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握持槽沿把手套的周向方向延伸,且每个握持槽的表面为曲面;和/或,把手套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防滑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滑点,多个防滑点在把手套的周向及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防滑点为凹点或者凸点;和/或,防滑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滑条,多个防滑条沿把手套的周向排布,且每个防滑条均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滑条为防滑槽或者防滑凸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具有握持杆,握持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沿握持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把手套,套设在握持杆上,把手套的限位筋插设在安装槽内,把手套为上述提供的把手套。
进一步地,握持杆为中空结构,安装槽贯穿握持杆的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握持杆内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加强筋,两个加强筋均沿握持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握持杆连接,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形成安装槽;握持杆内还设置有与第一加强筋相交的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第二加强筋沿握持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握持杆和第一加强筋连接。
进一步地,握持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第三杆段,第一杆段的直径与第三杆段的直径相等,第二杆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杆段的直径,把手套套设在第二杆段上,把手套的外侧壁与第一杆段的外侧壁相平齐,把手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和第三杆段相抵接;和/或,把手采用塑胶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模组,LED模组包括:LED箱体;把手组件,把手组件的把手与LED箱体连接,把手组件为上述提供的把手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把手和把手套分体设置,将把手套套设在把手上,通过在把手套的内侧壁上设置向内凸出的限位筋,将限位筋伸入把手上的安装槽中,由于限位筋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利用安装槽对限位筋的限位作用,避免把手套在把手的周向上相对于把手发生错动,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把手套和把手的连接可靠。并且,由于把手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把手套的摩擦力,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并且,由于把手和把手套分体设置,把手套可以选择便于提高手感的材质,仅需保证把手套的加工精度即可,便于进行加工,从而便于保证把手的握持手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套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套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套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的把手的主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的把手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的把手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的把手的后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把手套;11、限位筋;12、防滑结构;121、握持槽;122、防滑点;123、防滑条;13、开口结构;
20、把手;21、握持杆;211、安装槽;212、第一加强筋;213、第二加强筋;214、第一杆段;215、第二杆段;216、第三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手套,该把手套用于套设在把手20上,把手20设置有安装槽211,把手套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筋11,限位筋11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筋11用于插设在安装槽211内,把手套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结构12。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套,将把手套套设在把手20上,通过在把手套的内侧壁上设置向内凸出的限位筋11,将限位筋11伸入把手上的安装槽211中,由于限位筋11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利用安装槽211对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避免把手套在把手20的周向上相对于把手20发生错动,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把手套和把手20的连接可靠。并且,由于把手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12,能够增加把手套的摩擦力,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并且,由于把手20和把手套分体设置,把手套可以选择便于提高手感的材质,仅需保证把手套的加工精度即可,便于进行加工,从而便于保证把手20的握持手感。
其中,在对比例中把手组件采用上机注塑包胶的工艺成型,即先采用硬塑料注塑成型把手,再将硬塑料材质的把手放入模具中进行二次软胶包敷注塑。相较于对比例,本实施例中的把手20和把手套分体设置,使得把手20和把手套能够同时进行加工工艺,简化把手20和把手套的加工工艺流程,提高把手20和把手套的加工效率。
如图3所示,把手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开口结构13,开口结构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把手套的两端。在将把手和把手套进行组装时,通过把手套发生一定形变,增加开口结构13的开口度,将把手套从开口结构13套设在把手上,降低把手套和把手20的组装难度,提高把手20和把手套的组装效率。
如图3所示,限位筋11设置在开口结构13处,限位筋11的侧壁与开口结构13的侧壁相平齐,在把手套的径向方向上,限位筋11的一端与把手套的内侧壁连接,限位筋11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把手套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将限位筋11伸入把手20上的安装槽211中,当把手套在其周向上受到一定扭矩时,利用安装槽211对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避免把手套在把手20的周向上相对于把手发生错动,并且由于限位筋11设置在开口结构13处,利用安装槽211对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避免限位筋11从安装槽211中脱出,从而在把手套的周向上,能够避免开口结构13的开口度增加,避免把手20从开口结构13处脱出把手套,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把手套和把手20的连接可靠。
如图3所示,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筋11,两个限位筋11对称设置在开口结构13的两侧。由于两个限位筋11对称设置在开口结构13的两侧,当把手套在其周向上受到正反两个方向的扭矩时,利用把手对两个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进一步避免把手套在把手的周向上相对于把手发生错动,避免把手从开口结构13处脱出把手套,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把手套和把手的连接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筋11的长度尺寸与开口结构13的长度尺寸相等。其中,“长度尺寸”指的是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当把手套在其周向上受到一定扭矩时,利用安装槽对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在开口结构13的延伸方向上,避免把手套发生形变,避免开口结构13的开口度增加,避免把手从开口结构13处脱出把手套,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把手套和把手的连接可靠。
如图1所示,防滑结构12包括多个握持槽121,多个握持槽121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握持槽121沿把手套的周向方向延伸,且每个握持槽121的表面为曲面。其中,优选地,每个握持槽121的表面为适配握持时手指接触面的曲面。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由于在把手套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握持槽121,利用握持槽121的表面适配手指,使得把手套能够通过多个握持槽121以适配使用者的握持动作,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套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的把手套,既能够提高把手套的柔软度,使得使用者的手部握持感受提升,降低长期握持的压迫感,又能够随握持力的大小的增加,利用硅胶材质的弹性变形,能够使得使用者的手部始终握持在把手套上,提高把手套和使用者手部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
如图1所示,防滑结构12还包括多个防滑点122,多个防滑点122在把手套的周向及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防滑点122为凹点或者凸点。由于多个防滑点122在把手套的周向及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能够增加把手套的摩擦力,提升手感,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点122为凹点。
如图1所示,防滑结构12还包括多个防滑条123,多个防滑条123沿把手套的周向排布,且每个防滑条123均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滑条123为防滑槽或者防滑凸筋。由于多个防滑条123均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把手套的周向排布,能够增加把手套的摩擦力,提升手感,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条123为防滑槽。
如图4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把手20和把手套10,把手20具有握持杆21,握持杆21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沿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把手套10套设在握持杆21上,把手套10的限位筋11插设在安装槽211内,把手套10为上述提供的把手套。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同样能够利用把手20和把手套10分体设置,仅需保证把手套10的加工精度即可,便于进行加工,从而便于保证把手20的握持手感。
其中,通过限位筋11插设在安装槽211内,使得把手套10能够在把手20的外侧形成包围结构,使得把手20的周向上均通过把手套10与使用者的手部接触,进一步优化把手组件的使用感受。
如图5所示,握持杆21为中空结构,安装槽211贯穿握持杆21的侧壁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在对握持杆21进行注塑成型时,由于安装槽211贯穿握持杆21的侧壁设置,通过将握持杆21设置为中空结构,使得握持杆21的壁厚均匀,以便于握持杆21的快速注塑成型,降低握持杆21的注塑成本。
如图5所示,握持杆21内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加强筋212,两个第一加强筋212均沿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握持杆21连接,两个第一加强筋212之间的间隔形成安装槽211。由于两个第一加强筋212之间的间隔形成安装槽211,使得对称设置在开口结构13的两侧的两个限位筋11分别受到两个第一加强筋212的限位作用,并且由于两个第一加强筋211均沿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两个限位筋11在其延伸方向上均分别与两个第一加强筋212相贴合,以提高第一加强筋212对限位筋11的摩擦力,提高安装槽211对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进一步保证把手套10和把手20的连接可靠。并且,通过在握持杆21内设置第一加强筋212,在提高握持杆2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握持杆21的壁厚均匀,以便于握持杆21的快速注塑成型,降低握持杆21的注塑成本。
如图10所示,握持杆21内还设置有与第一加强筋212相交的多个第二加强筋213,多个第二加强筋213沿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加强筋213分别与握持杆21和第一加强筋212连接。通过在握持杆21内设置第一加强筋212以及与第一加强筋212相交的多个第二加强筋213,在提高握持杆2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握持杆21的壁厚均匀,以便于握持杆21的快速注塑成型,降低握持杆21的注塑成本。
如图6所示,握持杆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214、第二杆段215以及第三杆段216,第一杆段214的直径与第三杆段216的直径相等,第二杆段215的直径小于第一杆段214的直径,把手套10套设在第二杆段215上,把手套10的外侧壁与第一杆段214的外侧壁相平齐,把手套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214和第三杆段216相抵接。通过将把手套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214和第三杆段216相抵接,在握持杆21的轴向上,使得把手套10受到第一杆段214和第三杆段216的限位作用,使得把手套10在把手20的轴向上具有固定位置,避免把手套10相对于把手20在把手20的轴向上错动,保证把手套10和把手20的连接可靠,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20采用塑胶材质制成。采用上述的塑胶材质制成的把手20,使得把手20能够通过塑胶注塑进行快速成型,并降低把手20的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模组,该LED模组包括LED箱体和把手组件,把手组件的把手20与LED箱体连接,把手组件为上述提供的把手组件。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LED模组同样能够通过将把手20和把手套10分体设置,仅需保证把手套10的加工精度即可,便于进行加工,从而便于保证把手20的握持手感。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把手20和把手套10分体设置,把手套10可以选择便于提高手感的材质,仅需保证把手套10的加工精度即可,便于进行加工,从而便于保证把手20的握持手感;
(2)将限位筋11伸入把手20上的安装槽211中,由于限位筋11和安装槽211均沿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利用安装槽211对限位筋11的限位作用,避免把手套在把手的周向上相对于把手发生错动,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把手套和把手的连接可靠;
(3)通过在把手套的外侧壁上设置防滑结构12,增加把手套的摩擦力,在搬运LED箱体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的手部与把手套之间打滑,提高对LED箱体的搬运使用感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把手套,其特征在于,用于套设在把手(20)上,所述把手(20)设置有安装槽(211),所述把手套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筋(11),所述限位筋(11)沿所述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筋(11)用于插设在所述安装槽(211)内,所述把手套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开口结构(13),所述开口结构(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把手套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11)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13)处,所述限位筋(11)的侧壁与所述开口结构(13)的侧壁相平齐,在所述把手套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限位筋(11)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套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限位筋(11)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把手套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套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筋(11),两个所述限位筋(11)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结构(13)的两侧;和/或,
所述限位筋(11)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开口结构(13)的长度尺寸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结构(12)包括多个握持槽(121),多个所述握持槽(121)沿所述把手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握持槽(121)沿所述把手套的周向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握持槽(121)的表面为曲面;和/或,
所述把手套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结构(12)还包括多个防滑点(122),多个所述防滑点(122)在所述把手套的周向及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所述防滑点(122)为凹点或者凸点;和/或,
所述防滑结构(12)还包括多个防滑条(123),多个所述防滑条(123)沿所述把手套的周向排布,且每个所述防滑条(123)均沿所述把手套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防滑条(123)为防滑槽或者防滑凸筋。
7.一种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把手(20),具有握持杆(21),所述握持杆(21)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沿所述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
把手套(10),套设在所述握持杆(21)上,所述把手套(10)的限位筋(11)插设在所述安装槽(211)内,所述把手套(10)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21)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槽(211)贯穿所述握持杆(21)的侧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杆(21)内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加强筋(212),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212)均沿所述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握持杆(2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212)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安装槽(211);
所述握持杆(2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加强筋(212)相交的多个第二加强筋(213),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13)沿所述握持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213)分别与所述握持杆(21)和所述第一加强筋(2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杆(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214)、第二杆段(215)以及第三杆段(216),所述第一杆段(214)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杆段(216)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杆段(21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段(214)的直径,所述把手套(10)套设在所述第二杆段(215)上,所述把手套(1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杆段(214)的外侧壁相平齐,所述把手套(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段(214)和所述第三杆段(216)相抵接;和/或,
所述把手(20)采用塑胶材质制成。
11.一种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组包括:
LED箱体;
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的把手(20)与所述LED箱体连接,所述把手组件为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组件。
CN202222329649.0U 2022-08-31 2022-08-31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Active CN218550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9649.0U CN218550361U (zh) 2022-08-31 2022-08-31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9649.0U CN218550361U (zh) 2022-08-31 2022-08-31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0361U true CN218550361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1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9649.0U Active CN218550361U (zh) 2022-08-31 2022-08-31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0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09392B2 (ja) 手工具
EP0982151B1 (en) Writing utensil
US20070039407A1 (en) Grip for fitting over hand-held articles
KR20110057179A (ko) 파지가 개선된 면도기용 핸들
WO2002059003A3 (en) Plastic cup with integral hand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plastic cup with integral handle
CN218550361U (zh) 把手套、把手组件以及led模组
US5581845A (en) Handle for garden tool
CN219114118U (zh) 模块化柔性抓持件、毛发移除装置和模块化柔性抓持系统
EP1182078A3 (en) Grip, molding method and molding apparatus therefore
JP3059975B2 (ja) 合成樹脂製壜体
JP3994184B2 (ja) 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壜体
JP2019524296A (ja) かみそり用のハンドル
US7253348B2 (en) Guitar gripping apparatus
JP2007145390A (ja) ピンチグリップ式ボトル型容器
JPH0433239Y2 (zh)
JP3052991U (ja) ハンドルグリップ構造
JP3105442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のグリップ
CN215609291U (zh) 一种游戏手柄的外壳组合
JP4209296B2 (ja) ピンチグリップ式ボトル型容器
US6076988A (en) Cap assembly of writing brush
CN220721294U (zh) 把套
JPH0939971A (ja) 取手付プラスチツクボトル
CN213975220U (zh) 一种包装袋及其提环
JP2671654B2 (ja) 取手付プラスチックブローボトル
CN219815155U (zh) 一种具有按键胶套的跳绳手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