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9588U -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9588U
CN218549588U CN202221960477.0U CN202221960477U CN218549588U CN 218549588 U CN218549588 U CN 218549588U CN 202221960477 U CN202221960477 U CN 202221960477U CN 218549588 U CN218549588 U CN 218549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stator
slot
conductors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04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张锐
汪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04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9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9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958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623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88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每个定子槽具有M层;定子绕组,每相绕组包括至少一条支路,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每个第二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体,相邻两个第二导体组通过第三导体串联;第一导体为I型导体,第一导体的槽内部分设于定子槽的最内层或最外层;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均为U型导体,第二导体的两个连接部彼此靠近延伸,第二导体的两个槽内部分位于不同定子槽的相邻层,第三导体的两个连接部折弯方向相同,第三导体的两个槽内部分位于不同定子槽的最内层或最外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能改善环流和局部温度过高问题。

Description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定子绕组的种类较多,制作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并且,定子绕组的磁路存在环路电流问题,增大了转矩波形,噪音较大,定子绕组存在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增大了局部温度过高对电机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能够改善环路电流和局部温度过高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定子组件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具有沿径向排布的M层,其中M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且包括m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至少一条支路,每条所述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组串联于两个所述第一导体之间,每个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二导体或依次串联的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体组通过所述第三导体串联;其中,所述第一导体为I型导体且包括一个槽内部分,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槽内部分设于所述定子槽的最内层或最外层;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均为U型导体且均包括两个槽内部分、连接两个所述槽内部分一端的折弯部、以及设于所述槽内部分另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的所述连接部彼此靠近延伸,所述第二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位于不同所述定子槽的相邻层,所述第三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的所述连接部折弯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三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位于不同所述定子槽的最内层或最外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通过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以及串联于两个第一导体之间的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第二导体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导体,相邻两个第二导体组通过第三导体串联,使定子绕组每相绕组各支路中的导体沿定子铁芯周向均匀分布,消除定子绕组中的环流,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使定子绕组散热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功率和扭矩,并且该定子组件所包括的导体种类少且简化了接线方式和多个导体的布置方式,进而有利于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定子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同一所述第二导体组的多个所述槽内部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定子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导体对应节距为整距、短距或长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相绕组包括多条并联支路,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相对的两个所述定子槽内,位于同一层的导体属于不同支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相绕组包括多条并联支路,多条并联支路位于多个所述定子槽同一层的导体数相等,所述定子铁芯具有N个所述定子槽且适用于p极电机,在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上相邻的N/pm个所述定子槽构成用于安装同一相绕组的定子槽组,多条并联支路位于同一所述定子槽组内的导体数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相绕组所包括支路数为a,每极每相对应所述定子槽的槽数为q,所述定子组件对应极数为p,所述第一导体的数量为2a,所述第二导体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3766285670000011
其中,a等于1,所述第三导体数量为pq-1;或者a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三导体的数量为(p-1)×q。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条支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槽内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引线部,另一个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槽内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中性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相绕组的所述引线部和所述中性点部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端,多相绕组的所述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相绕组的所述引线部相连以构成引线连接部,且所述中性点部相连以构成中性点连接部,其中,多相绕组的所述中性点连接部相连,或者,多相绕组首尾相连且任意相邻两相绕组通过所述引线连接部与所述中性点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条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一相绕组的绕线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三相绕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三相绕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定子组件100;电机1000;车辆2000;
定子铁芯10;定子槽101;绝缘件102;
定子绕组20;第一导体21;第二导体22;第三导体23;
槽内部分31;折弯部32;连接部33;焊接部34;引线部35;中性点部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及具有其的电机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可以适用于N槽p极m相的电机1000中,这里的槽数N可以为24、48、72等,相数m可以是三相、两相或单相,极数p可以是8极、4极等,可以根据具体适用的电机1000进行设定。
参照图1-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可以包括:定子铁芯10和定子绕组20。
具体而言,定子铁芯10具有沿定子铁芯10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定子槽101,每个定子槽101具有沿径向方向排布的M层,换言之,每个定子槽101具有沿径向方向排布的M个槽层,其中M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例如:以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个槽层为例,8个槽层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各层。
这里,“槽层”是指定子槽101内能够布置导体的槽内部分31的空间位置,M个槽层表示定子槽101内能够单列布置M个槽内部分31,所形成的定子组件100中,每个定子槽101内的导体层数为M。
具体地,定子铁芯10包括环状的轭部和多个沿轭部的周向均匀分布在轭部内壁的齿部,每个齿部沿定子铁芯10的轴向贯通设置,相邻两个齿部之间形成一个定子槽101。定子铁芯10由多个层叠设置的硅钢片形成,定子铁芯10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电机插线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和电机焊接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各导体可以通过电机插线端装入定子槽101内,并在电机焊接端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组件100还包括绝缘件102,绝缘件102与定子槽101一一对应设置,位于同一个定子槽101内的导体的槽内部分31通过同一个绝缘件102包裹,以起到绝缘效果。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绝缘件102安装于对应的定子槽101内,然后将各导体插入对应定子槽101的绝缘件102内。
定子绕组20安装于定子铁芯10,且定子绕组20包括m相绕组,以便在电相位上彼此不同。其中,每相绕组包括一条支路,或者每相绕组包括多条支路,且多条支路之间并联。
如图9-图16所示,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21、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23。其中,第二导体组和第三导体23均串联在两个第一导体21之间,即两个第一导体21为对应支路的引线端和出线端的导体。换言之,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21、以及串联于两个第一导体2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23。如图9-图16所示,第二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二导体22或者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第二导体22。相邻两个第二导体组通过第三导体23串联。
其中,如图1-图6所示,第一导体21为I型导体,且第一导体21包括一个槽内部分31,第一导体21的槽内部分31可以设于定子槽101的最内层或最外层。第一导体21的两端可以分别由定子铁芯10的轴向两端伸出,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可以用作引线端或中性点端,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可以用于与其他导体焊接相连。由此,定子绕组20的焊接端和出线端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0的轴向两侧,使焊接和与外部接线更方便。
如图1-图5和图7、图8所示,第二导体22和第三导体23均为U型导体,为结构相似的发卡线圈,且第二导体22和第三导体23均包括两个槽内部分31、一个折弯部32和两个连接部33。折弯部32连接两个槽内部分31的一端,每个槽内部分3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33。
其中,槽内部分31沿轴向穿设于定子槽101,连接部33可以沿着定子铁芯10的周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6所示,连接部33的端部可以设有焊接部34,相互串联的两个导体可以通过焊接部34焊接相连。
第二导体22的两个槽内部分31的连接部33折弯方向相反且彼此靠近延伸(如图7所示右侧的连接部33向左延伸,左侧的连接部33向右延伸),且第二导体22的两个槽内部分31位于不同定子槽101的相邻层,以实现跨层连接。
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的连接部33折弯方向相同,且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位于不同定子槽101的同一层,如均位于最内层或均位于最外层,以实现同层跨槽连接。例如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U1相支路的第一导体21的槽内部分31位于最外层(即⑧层),一部分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均位于最内层(即①层),另一部分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均位于最外层(即⑧层);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图9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各导体的排布内外调换,以使第一导体21的槽内部分31位于最内层。
由此,第二导体组与第一导体21相连,可以使串联导体由定子槽101的最外层依次绕线至最内层或由定子槽101的最内层依次绕线至最外层,最内层向最外层或最外层向最内层绕线方向的转换通过中间连接的第三导体23实现。布线得到的整个定子绕组20的结构在磁路上形成完全对称结构,消除了由于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环流电流问题。
并且,定子绕组20采用标准结构的第一导体21、第二导体22和第三导体23进行排布制备,对于不同规格的电机1000,仅需改变各导体的数量即可,简化了制造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图16所示,同一第二导体组的多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两个定子槽101内。换言之,每个第二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二导体22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导体22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两个定子槽101内;每个第二导体组包括多个第二导体22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导体22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两个定子槽101内,并且该多个第二导体22所在的两个定子槽101相同。以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为例,与U1相引线端对应的第一导体21相连的第二导体组包括三个第二导体22,其中每个第二导体22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第14槽和第20槽。
由此,同一第二导体组所包括第二导体22的节距相同,结构可以相同,多个第二导体组的结构可以相同,从而大大提高了导体通用性,降低了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导体的两个槽内部分31之间沿定子铁芯10周向以槽数计的间隔为节距(或称跨距),例如两个槽内部分31之间的节距为6个定子槽101可以理解为两个槽内部分31可以分别插入第1槽和第7槽,初始槽是第1槽,则跨越6个定子槽101后为第7槽。下文将继续延用此处对“节距”、“跨距”的解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第一导体21、第二导体22和第三导体23均可以为扁线,多个导体层叠布置时,可以沿扁线的厚度方向层叠,或者沿扁线的宽度方向层叠。以槽内部分31为例,定子槽101内多个槽内部分31沿定子铁芯10的径向层叠布置,即多个槽内部分31分别设于定子槽101的M层,槽内部分31垂直于定子铁芯10轴向的截面为矩形,矩形可以长边沿定子铁芯10的径向延伸以使扁线沿宽度方向层叠,或者矩形可以短边沿定子铁芯10的径向延伸以使扁线沿厚度方向层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通过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21、以及串联于两个第一导体21之间的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23,第二导体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导体22,相邻两个第二导体组通过第三导体23串联,使定子绕组20每相绕组各支路中的导体沿定子铁芯10周向均匀分布,消除定子绕组20中的环流,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使定子绕组20散热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功率和扭矩,并且该定子组件100所包括的导体种类少且简化了接线方式和多个导体的布置方式,进而有利于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体可以具有不同节距,以实现不同绕线结构,同时使定子绕组20在磁路上结构完全对称,利于平衡各路电压,解决电流环流和功率失调问题。例如图8所示,第三导体23可以包括三种类型,对应节距分别为图8a所示的短距、图8b所示的整距和图8c所示的长距。其中,整距即以槽数计的节距等于槽数与极数的比值;短距即节距小于极距,长距即节距大于极距。如8极48槽,则整距的极距为6,短距的节距可以为5,长距的节距可为7。
发明人研究发现,除定子绕组磁路存在环路电流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外,电机装配过程中电机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偏心引起的导体涡流,也会导致定子绕组存在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图16所示,每相绕组包括多条并联支路,沿定子铁芯10的周向相对的两个定子槽101内,位于同一层的导体属于不同支路,从而有效抑制因加工误差引入的定转子偏心引起的导体涡流,改善加工误差导致的电流分布不均在内的环路电流问题以及局部温度过高问题
以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为例,定子铁芯10具有48个定子槽101,第1槽的第①层为U2相支路的导体,沿圆周周向180°范围对应的第25槽的第①层为U1相支路的导体;每极每相对应沿定子铁芯10周向相邻的两个定子槽101,构成定子槽组,U1相支路在第1槽对应定子槽组中右侧的定子槽101(即第2槽)、在第25槽对应定子槽组中左侧的定子槽101(即第25槽),U2相支路在第1槽对应定子槽组中左侧的定子槽101(即第1槽)、在第25槽对应定子槽组中右侧的定子槽101(即第26槽)。可有效抑制因加工误差导致的定转子偏心引起的导体涡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相绕组所包括支路数为a,每极每相对应定子槽101的槽数为q,定子组件100对应极数为p,第一导体21的数量为2a,第二导体22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3766285670000041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6所示,a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三导体23的数量为(p-1)×q。在另一些实施例中,a等于1,第三导体23的数量为pq-1,具体地,可以理解为将图9-图16中所示的多条并联支路中,其中一支路的出线端对应的第一导体21和另一支路的引线端对应的第一导体21替换为一个第三导体23,以通过该第三导体23将两条支路串联,进而将每相绕组的多条并联支路均串联,构成一条支路,保证导体分布均匀的情况下简化线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连接部33的端部可以设有焊接部34,任一导体的焊接部34与另一个导体的焊接部34焊接相连构成连接焊接部,对应相邻层的两个连接部33上的焊接部34焊接,实现跨层导体的串联。具体地,第一导体21与第二导体22之间通过连接焊接部相连、两个第二导体22之间通过连接焊接部相连、第二导体22与第三导体23之间通过连接焊接部相连。
例如在图9-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每相绕组所包括支路数为2,定子槽101的槽数为48,每个定子槽101内层数为8,定子组件100对应极数为8,第一导体21的数量为4,第二导体22的数量为48,第三导体23的数量为14,连接焊接部的数量为3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图16所示,每相绕组包括多条(如a条,a≥2)并联支路,且多条并联支路位于多个定子槽101的同一层的导体数相等。定子铁芯10具有N个定子槽101且适用于p极m相电机1000,在定子铁芯10周向上相邻的N/pm个定子槽101构成用于安装同一相绕组的定子槽组,多条并联支路位于同一定子槽组内的导体数相等。以使每条支路在定子铁芯10的周向上和径向上都分布均匀,从而消除定子绕组20中的环流,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例如图9所示的示例中,每相绕组包括2条并联支路,定子槽101的槽数为48,两条支路的导体位于同一层的导体数均为8。每组定子槽组为2,即每极每相槽数q=2,每个定子槽101内具有8层,两条支路位于同一定子槽组内的导体数均为8,以提高导体布置的均匀性,有利于消除环流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路数、每条支路所包括第二导体组的数量、第三导体23的数量,以及第二导体组所包括第二导体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定子铁芯10的实际结构灵活设置,只需要满足各支路中的导体沿定子铁芯10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要求即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9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9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在第一实施例中,定子绕组20包括4个第一导体21、48个第二导体22、14个第三导体23(其中2个第三导体23为整距6,6个第三导体23为短距5,6个第三导体23为长距7)和32个连接焊接部。4个第一导体21对应的两个引线部35构成两支路的引线端,另两个引线部35构成两支路的出线端,共同形成定子绕组20中性点端。
在第一实施例中,每相绕组的4个第一导体21的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⑧层的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每相绕组的48个第二导体22的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⑦层的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37槽、第38槽、第43槽、第44槽,对应的槽内部分31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⑥层的第43槽、第44槽、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37槽、第38槽;第⑤层的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43槽、第44槽,对应的槽内部分31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④层的第43槽、第44槽、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37槽、第38槽;第③层的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43槽、第44槽,对应的槽内部分31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②层的第43槽、第44槽、第1槽、第2槽、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37槽、第38槽;每相绕组的14个第三导体23中,2个整距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⑧层的第31槽、第32槽与第⑧层的第37槽、第38槽,6个长节距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0的径向第⑧层的第19槽、第43槽与第⑧层的第26槽、第2槽,第①层的第7槽、第19槽、第31槽、第43槽与第①层的第14槽、第26槽、第38槽、第2槽,6个短节距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0径向第⑧层的第20槽、第44槽与第25槽、第1槽,第①层的第8槽、第20槽、第32槽、第44槽与第①层的第13槽、第25槽、第37槽、第1槽。
每相绕组包括32个连接焊接部,连接焊接部所连接的两个槽内部分31的节距为整距6。
需要说明的是,V相和W相的绕线原理与U相相同,根据以上U相导体种类及绕线路径的描述,V相和W相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径是可以理解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0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0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1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1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2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2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3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3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4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4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5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5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绕线图,其中,图16a为定子组件100的插线端的示图,图16b为定子组件100的焊接端的示图。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两条并联支路。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一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3⑧→(第二导体22)19⑦-13⑥→(第二导体22)19⑤-13④→(第二导体22)19③-13②→(第三导体23)19①-25①→(第二导体22)19②-25③→(第二导体22)19④-25⑤→(第二导体22)19⑥-25⑦→(第三导体23)19⑧-26⑧→(第二导体22)32⑦-26⑥→(第二导体22)32⑤-26④→(第二导体22)32③-26②→(第三导体23)32①-38①→(第二导体22)32②-38③→(第二导体22)32④-38⑤→(第二导体22)32⑥-38⑦→(第三导体23)32⑧-38⑧→(第二导体22)44⑦-38⑥→(第二导体22)44⑤-38④→(第二导体22)44③-38②→(第三导体23)44①-2①→(第二导体22)44②-2③→(第二导体22)44④-2⑤→(第二导体22)44⑥-2⑦→(第三导体23)44⑧-1⑧→(第二导体22)7⑦-1⑥→(第二导体22)7⑤-1④→(第二导体22)7③-1②→(第三导体21)7①-13①→(第二导体22)7②-13③→(第二导体22)7④-13⑤→(第二导体22)7⑥-13⑦→(第一导体21)7⑧。
其中定子绕组20的U相第二支路的导体种类及绕线路线如下:
(第一导体21)14⑧→(第二导体22)20⑦-14⑥→(第二导体22)20⑤-14④→(第二导体22)20③-14②→(第三导体23)20①-26①→(第二导体22)20②-26③→(第二导体22)20④-26⑤→(第二导体22)20⑥-26⑦→(第三导体23)20⑧-25⑧→(第二导体22)31⑦-25⑥→(第二导体22)31⑤-25④→(第二导体22)31③-25②→(第三导体23)31①-37①→(第二导体22)31②-37③→(第二导体22)31④-37⑤→(第二导体22)31⑥-37⑦→(第三导体23)31⑧-37⑧→(第二导体22)43⑦-37⑥→(第二导体22)43⑤-37④→(第二导体22)43③-37②→(第三导体23)43①-1①→(第二导体22)43②-1③→(第二导体22)43④-1⑤→(第二导体22)43⑥-1⑦→(第三导体23)43⑧-2⑧→(第二导体22)8⑦-2⑥→(第二导体22)8⑤-2④→(第二导体22)8③-2②→(第三导体21)8①-14①→(第二导体22)8②-14③→(第二导体22)8④-14⑤→(第二导体22)8⑥-14⑦→(第一导体21)8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适用于8极48槽三相的电机1000,每个定子槽101具有8层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⑧为最外层,①为最内层,三相包括U相、V相和W相,每相包括一条并联支路。
该实施例与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将第一实施例的第8槽第⑧层的第一导体21和第13槽第⑧层的第一导体21替换为一个第三导体23,该第三导体23的两个槽内部分31分别位于第8槽第⑧层和第13槽第⑧层,并且该第三导体23将第14槽第⑦层的第二导体22和第19槽第⑦层的第二导体22串联,以使第一实施例的U1相与U2相串联成一条支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9-图16所示,每条支路中,其中一个第一导体21的槽内部分3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33和引线部35,另一个第一导体21的槽内部分3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33和中性点部36。第一导体21的焊接端和引线端(中性点端)位于定子铁芯10的不同端,避免焊接操作和引出线连接错误,使接线更简单。
例如连接部33可以由定子铁芯10的电机焊接端进行焊接,引线部35和中性点部36可以位于电机插线端,使每条支路在电机插线端形成引线端和中性点端,便于多相绕组的引线端和中性点端均距离较近,便于端子引出线与外部接线端连接。例如包含两条支路的绕组,在电机插线端形成两个引线端和两个中性点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图16所示,每相绕组的引线部35和中性点部36均位于定子铁芯10的轴向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多相绕组的连接部33均位于定子铁芯10的轴向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7和图18所示,每相绕组的引线部35相连,以构成引线连接部,且每相绕组的中性点部36相连,以构成中性点连接部,从而在每相绕组包括多条支路的实施例中实现多条支路的并联。例如图17和图18所示U相的两条并联支路中,U1相的引线部35与U2相的引线部35相连接,U1相的中性点部36与U2相的中性点部36相连接,V相和W相绕组采用类似的连接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多相绕组采用共中性点的Y形接法,具体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部相连,如图17所示三相绕组的中性电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多相绕组采用首尾相连的三角形接法,具体地,多相绕组中任意两相绕组通过引线连接部和中性点连接部连接,如图18所示U1相的引线连接部与U3相的中性点连接部连接,U1相的中性点连接部与U2相的引线连接部连接,U2相的中性点连接部与U3相的引线连接部连接。由此满足多相绕组的接线需求。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组件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0,通过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21、以及串联于两个第一导体21之间的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23,第二导体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导体22,相邻两个第二导体组通过第三导体23串联,使定子绕组20每相绕组各支路中的导体沿定子铁芯10周向均匀分布,消除定子绕组20中的环流,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使定子绕组20散热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功率和扭矩,并且该定子组件100所包括的导体种类少且简化了接线方式和多个导体的布置方式,进而有利于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20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2000,通过每条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21、以及串联于两个第一导体21之间的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23,第二导体组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导体22,相邻两个第二导体组通过第三导体23串联,使定子绕组20每相绕组各支路中的导体沿定子铁芯10周向均匀分布,消除定子绕组20中的环流,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使定子绕组20散热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功率和扭矩,并且该定子组件100所包括的导体种类少且简化了接线方式和多个导体的布置方式,进而有利于降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这里,车辆2000可以是新能源车辆,在一些实施例中,新能源车辆可以是以电机1000作为主驱动力的纯电动车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新能源车辆还可以是以内燃机和电机1000同时作为主驱动力的混合动力车辆。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为新能源车辆提供驱动动力的电机1000,为电机1000提供电能的方式可以采用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这里不作特殊限定。需要说明,这里仅仅是对新能源车辆等结构作出的示例性说明,并非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0和车辆2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具有沿径向排布的M层,其中M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且包括m相绕组,每相绕组包括至少一条支路,每条所述支路包括两个第一导体、多个第二导体组和多个第三导体,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组串联于两个所述第一导体之间,每个所述第二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二导体或依次串联的多个所述第二导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体组通过所述第三导体串联;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为I型导体且包括一个槽内部分,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槽内部分设于所述定子槽的最内层或最外层;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均为U型导体且均包括两个槽内部分、连接两个所述槽内部分一端的折弯部、以及设于所述槽内部分另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的所述连接部彼此靠近延伸,所述第二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位于不同所述定子槽的相邻层,所述第三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的所述连接部折弯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三导体的两个所述槽内部分位于不同所述定子槽的最内层或最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二导体组的多个所述槽内部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定子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对应节距为整距、短距或长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包括多条并联支路,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相对的两个所述定子槽内,位于同一层的导体属于不同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包括多条并联支路,多条并联支路位于多个所述定子槽同一层的导体数相等,所述定子铁芯具有N个所述定子槽且适用于p极电机,在所述定子铁芯周向上相邻的N/pm个所述定子槽构成用于安装同一相绕组的定子槽组,多条并联支路位于同一所述定子槽组内的导体数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所包括支路数为a,每极每相对应所述定子槽的槽数为q,所述定子组件对应极数为p,所述第一导体的数量为2a,所述第二导体的数量为
Figure FDA0003766285660000011
其中,
a等于1,所述第三导体数量为pq-1;
或者a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三导体的数量为(p-1)×q。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条支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槽内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引线部,另一个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槽内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和中性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多相绕组的所述引线部和所述中性点部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端,多相绕组的所述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的所述引线部相连以构成引线连接部,且所述中性点部相连以构成中性点连接部,其中,
多相绕组的所述中性点连接部相连,或者,多相绕组首尾相连且任意相邻两相绕组通过所述引线连接部与所述中性点连接部连接。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
CN202221960477.0U 2022-07-26 2022-07-26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Active CN218549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0477.0U CN218549588U (zh) 2022-07-26 2022-07-26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PCT/CN2023/098623 WO2024021885A1 (zh) 2022-07-26 2023-06-06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0477.0U CN218549588U (zh) 2022-07-26 2022-07-26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9588U true CN21854958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0477.0U Active CN218549588U (zh) 2022-07-26 2022-07-26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95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885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885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75125A1 (en) Stator, flat wire motor, powertrain, and vehicle
CN218352272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5765254A (zh) 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CN112366868B (zh) 一种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8549588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5498794A (zh) 电机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动力装置
CN111725930A (zh) 扁线定子组件及驱动电机
CN112531933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278005U (zh) 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3的扁铜线绕组结构及电机
CN112531932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381009U (zh) 扁线定子组件及驱动电机
CN115395699A (zh) 六极五十四槽扁铜线电机三支路平衡绕组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8530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7498585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2332566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4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WO2024021885A1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11246789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467896A (zh) 电机的定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具有其的无刷电机
CN117335585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214101001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4124960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20797915U (zh) 定子组件、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2381010U (zh) 扁线定子组件及驱动电机
CN21412496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