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3540U -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3540U
CN218533540U CN202222748139.7U CN202222748139U CN218533540U CN 218533540 U CN218533540 U CN 218533540U CN 202222748139 U CN202222748139 U CN 202222748139U CN 218533540 U CN218533540 U CN 218533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
turntable
driving unit
servo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81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81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3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3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3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涉及生产自动化的领域,其包括转台台体,转台台体上可拆卸固定有回转支承轴承、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第一传动齿轮位于第一驱动单元与回转支承轴承之间,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第二驱动单元与回转支承轴承之间,且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传动齿轮传动配合,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配合,伺服转台转动时,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同;伺服转台静止时,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本申请具有减小回转支承轴承的齿圈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啮合间隙,提升伺服转台稳定性,进而提升伺服转台定位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产自动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控技术最普遍的应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常将伺服转台应用于铣床、卧式镗床、数控镗床以及加工中心等设备上,自动化生产单元或生产线中,往往涉及到零件在各加工工位的自动切换,转台作为核心功能部件广泛应用于这种工件环形工位切换和流转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伺服转台主要包括转台台体,且转台台体通过联轴器安装连接有减速机与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数控系统通过数据排线控制连接。其中,伺服转台内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主要包括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伺服电机带动空间凸轮转动,转动的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咬合带动转台台体转动,使得伺服电机的动作传递至转台台体,并带动加工设备转动。加工工人通过数控系统输入加工数据,随后伺服电机受数控系统控制驱动转台台体转动以带动加工设备转向。
在进行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当伺服转台应用于重型设备时,由于设备本身具有较大惯性,普通的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受伺服电机驱动并传动的过程中,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咬合容易出现错位的情况,使得转台的稳定性较低,影响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且容易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工序,而更高强度的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设计和制造工艺复杂,且对加工设备的规格要求也高,大幅提升了生产成本,存在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转台台体的稳定度,提升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包括转台台体,所述转台台体上可拆卸固定有回转支承轴承、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传动配合;
伺服转台静止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伺服转台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转支承轴承、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搭配使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当伺服转台静止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二传动齿轮,使得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共同作用于回转支承轴承,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矩,可使得回转支承轴承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啮合间隙减小,减少转台在台体转动过程中出现的位置偏差,大幅减少齿轮咬合的气隙,有效提升了数控转台的稳定性。数控转台投入加工设备的应用中后,可有效保障加工设备执行动作的精确度,保障生产加工的良品率。当伺服转台工作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二传动齿轮,使得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矩,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双倍的驱动力,可有效提升伺服转台的载重能力。与此同时,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形成双驱动,使得转台的具有更强的动力,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配合带动数控转台转动而言,当转台应用于重型设备时,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回转支承轴承配合不易出现打滑脱落的情况,提升了数控转台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均包括伺服电机与减速器;
两个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减速器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减速器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两个动力源,使得转台可适用于更高重量的设备,有效提升设备的承重能力。两个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并使得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矩,使得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回转支承轴承之间的气隙减小,使得转台执行数控中心的操作精确度更高的同时,有效提升伺服转台的稳定度。当伺服转台工作时,两个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并使得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大小相同的驱动力,实现对回转支承轴承的双驱动的效果,使得伺服转台可适用于重量较重的设备,有效提升伺服转台的承重能力。与此同时,相较于通过使用更为精密的结构与刚性较高的材料提升伺服转台的承重能力而言,回转支承轴承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生产难度较低且成本更低。
优选的,所述转台台体上开设有供两个所述减速器相适配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减速器与所述转台台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减速器的轴端延伸至所述转台台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孔的设置可实现减速器与转台台体之间的装配,使得减速器的轴能延伸至转台台体的内部,并实现两个减速器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连接与安装。
优选的,两个所述减速器的轴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均抵紧设置有平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键的设置使得两个减速器的轴端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卡接,此时减速器的轴端转动即可带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回转制成轴承转动。平键实现了两个减速器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传动配合,实现了两个伺服电机对回转支承轴承的驱动的效果。
优选的,两个所述减速器的轴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均抵紧设置有弹性摩擦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摩擦件的设置有效提升两个减速器的轴端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减速器的轴端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脱离的情况发生,有效提升伺服转台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转台台体包括转台台面,所述转台台面上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杆部贯穿所述转台台面并延伸至所述回转支承轴承内,所述安装螺栓的栓部抵紧在所述转台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螺栓实现了转台台面与回转支承轴承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转台台体与回转支承轴承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且转台台面形成外界设备与回转支承轴承之间的隔离,有效减少外界灰尘或加工中形成的杂志进入回转支承轴承内,并使得回转支承轴承卡死的情况发生,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台台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安装螺栓的栓部嵌合在所述沉孔内,且所述安装螺栓的栓部抵紧在所述沉孔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孔的设置使得安装螺栓的栓部嵌合在沉孔内,使得转台台面形成光滑的表面,便于伺服转台的操作,有效提升伺服转台内部结构的紧凑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回转支承轴承、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合理搭配与使用,伺服转台静止时,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共同作用于回转支承轴承,对回转支承轴承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矩,有效减小数控转台传动中所形成的气隙,提升数控转台的稳定性,减小数控转台带动加工设备执行转向操作时所出现的偏差,提升加工设备的精确度;
2.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共同作用于回转支承轴承,增加了数控转台的动力源,使得转动轴承可应用于重型设备,提高了数控转台的承重能力;
3.采用回转支承轴承、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搭配的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数控转台的生产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双驱消隙伺服转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双驱消隙伺服转台的剖面图,用于展示双驱消隙伺服转台的内部结构。
图3是图2的放大图A,用于展示双驱消隙伺服转台的内部细节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转台台体;11、底座;111、安装孔;12、回转支承轴承;13、转台台面;14、沉孔;2、第一驱动单元;21、伺服电机;22、减速器;3、第二驱动单元;4、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平键;7、弹性摩擦件;8、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参照图1与图2,伺服转台主要包括转台台体1。其中,转台台体1上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回转支承轴承12、第一驱动单元2、第二驱动单元3、第一传动齿轮4以及第二传动齿轮5。
参照图2与图3,第一传动齿轮4位于回转支承轴承12与第一驱动单元2之间,第一传动齿轮4的齿圈与回转支承轴承12的齿圈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一驱动单元2传动配合;第二传动齿轮5位于回转支承轴承12与第二驱动单元3之间,第二传动齿轮5的齿圈与回转支承轴承12的齿圈相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与第二驱动单元3传动配合。
当伺服转台停止时,第一驱动单元2驱动第一传动齿轮4转动,第二驱动单元3驱动第二传动齿轮5转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对回转支承轴承12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矩,使得回转支承轴承12的齿圈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的齿圈啮合更为贴近,有效减小回转支承轴承12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的气隙,减少转台在台体转动过程中出现的位置偏差,大幅减少齿轮咬合的气隙,有效提升了数控转台的稳定性。
数控转台投入加工设备的应用中后,可有效保障加工设备执行动作的精确度,保障生产加工的良品率。
当伺服转台转动时,第一驱动单元2驱动第一传动齿轮4转动,第二驱动单元3驱动第二传动齿轮5转动,并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转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此时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共同对回转支承轴承12形成驱动力,为回转支承轴承12提供两个动力源,使得伺服转台承重能力得以提升。
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空间凸轮与凸轮滚子配合带动数控转台转动而言,当转台应用于重型设备时,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以及回转支承轴承12配合不易出现打滑脱落的情况,提升了数控转台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单元与传动齿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与图2,第一驱动单元2与第二驱动单元3均包括伺服电机21与减速器22。减速器22的一端通过螺钉与伺服电机21固定,减速器22远离伺服电机21的一端与转台台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
参照图2与图3,转台台体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开设有与减速器22相适配的安装孔111。减速器22的轴端通过安装孔111延伸至转台台体1内,两个减速器22伸入转台台体1内的端部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传动配合。
两个减速器22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传动配合实现了第一驱动单元2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驱动单元3与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的传动配合,使得两个伺服电机21对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的驱动得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均抵紧设置有平键6。平键6可减少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分别卡接固定在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上。实现了减速器22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的传动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分别卡接固定在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上的稳定性,参照图2与图3,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均抵紧设置有弹性摩擦件7。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采用盖板与螺钉固定的方式实现弹性摩擦件7的安装,弹性摩擦件7填充在减少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有效减少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脱离两个减速器22的轴端的情况发生,有效提升伺服转台的稳定性。
弹性摩擦件7可采用摩擦橡胶圈,也可采用其他的兼具弹性与摩擦系数高灯特性材质的摩擦件,在此不做限定。
与此同时,也可在伺服电机21与减速器22之间安装设置联轴器,提升伺服转台的可用性。
参照图3,转台台体1包括转台台面13,转台台面13上设置有安装螺栓8,安装螺栓8的杆部贯穿转台台面13并延伸至回转支承轴承12内,安装螺栓8的栓部抵紧在转台台面13上。
安装螺栓8实现了转台台面13与回转支承轴承12之间的连接,转台台面13可有效减少外界尘粒与杂质进入回转支承轴承12内,减少回转支承轴承12卡死的情况发生,对回转支承轴承12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
为了使得转台台面13与表面更为平整,便于伺服转台与其他加工设备配合,转台台面13上开设有沉孔14,安装螺栓8的栓部嵌合在沉孔14内,免于安装螺栓8对加工设配造成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回转支承轴承12、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搭配使用,当伺服转台静止时,第一驱动单元2驱动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驱动单元3驱动第二传动齿轮5,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对回转支承轴承12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矩,使得回转支承轴承12与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啮合气隙减少,实现消隙的技术效果,提升伺服转台的稳定性;当伺服转台转动时,第一驱动单元2驱动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驱动单元3驱动第二传动齿轮5,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二传动齿轮5转动方向相同,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对回转支承轴承12形成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矩,使得伺服转台具有双倍动力源,提升伺服转台的承重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台体(1),所述转台台体(1)上可拆卸固定有回转支承轴承(12)、第一驱动单元(2)、第二驱动单元(3)、第一传动齿轮(4)以及第二传动齿轮(5);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位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12)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之间,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位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12)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之间,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传动配合;
伺服转台静止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的转动方向相反;伺服转台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的转转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均包括伺服电机(21)与减速器(22);
两个所述伺服电机(21)分别与两个减速器(22)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减速器(22)远离所述伺服电机(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台体(1)上开设有供两个所述减速器(22)相适配的安装孔(111),两个所述减速器(22)与所述转台台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减速器(22)的轴端延伸至所述转台台体(1)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减速器(22)的轴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均抵紧设置有平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减速器(22)的轴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均抵紧设置有弹性摩擦件(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台体(1)包括转台台面(13),所述转台台面(13)上设置有安装螺栓(8),所述安装螺栓(8)的杆部贯穿所述转台台面(13)并延伸至所述回转支承轴承(12)内,所述安装螺栓(8)的栓部抵紧在所述转台台面(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台面(13)上开设有沉孔(14),所述安装螺栓(8)的栓部嵌合在所述沉孔(14)内,且所述安装螺栓(8)的栓部抵紧在所述沉孔(14)的底部。
CN202222748139.7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Active CN218533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139.7U CN218533540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139.7U CN218533540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3540U true CN218533540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8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8139.7U Active CN218533540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3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550B1 (en) Swivel spindle head with gear device driven by multiple torque motors
CN111168415A (zh) 一种大型直驱数控转台
CN218533540U (zh) 一种双驱消隙伺服转台
CN115837586A (zh) 具有w轴的双叉ab摆头运动结构及双叉ab摆头
CN115673788A (zh) 具有w轴的双叉ab摆头双臂结构及双叉ab摆头
CN201346705Y (zh) 直驱式双轴精密转台
CN202367510U (zh) 一种应用于延伸外摆线锥齿轮数控铣齿机的刀倾刀转机构
CN201346704Y (zh) 双轴精密转台
WO2021253657A1 (zh) 一种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
CN211639001U (zh) 一种大型直驱数控转台
CN209918902U (zh) 一种多维度的主传动主轴
CN113400114A (zh) 一种高精轴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打磨工艺
CN112828363A (zh) 一种基座回转式铣平机
CN112894878A (zh) 高速重载机械臂
CN102672516B (zh) 工作台驱动装置
CN216502610U (zh) 一种能够快速调节转速的龙门铣床转轴套
CN205520485U (zh) 一种大扭矩力矩电机直驱工作台
CN220636424U (zh) 一种航天零配件加工铣头数控摆角设备
CN217965833U (zh) 一种机床工作台底座
CN218800722U (zh) 一种球阀阀体的铣削定位工装
CN219006126U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可移动底盘
CN218396939U (zh) 一种混合式车床主轴传动系统
CN214149376U (zh) 一种同步式齿轮的编码器安装支架
CN216078197U (zh) 便于维护的传动结构
CN214922612U (zh)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中央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