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0367U -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0367U
CN218530367U CN202222844931.2U CN202222844931U CN218530367U CN 218530367 U CN218530367 U CN 218530367U CN 202222844931 U CN202222844931 U CN 202222844931U CN 218530367 U CN218530367 U CN 218530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gas absorption
process water
absorption tower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49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
楚叶波
刘金
杜贵胜
郭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imengt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imengt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imengt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imengt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49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0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0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0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包括软水输出口、输送管、工艺水槽、一组工艺水泵、尾气吸收塔、一组尾气管道,所述软水输出口通过输送管与尾气吸收塔上部连接,所述工艺水槽输入端与输送管靠近软水输出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工艺水槽输出端通过工艺水泵分别与输送管连接,所述尾气管道设于尾气吸收塔两侧,且与尾气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尾气吸收塔包括塔体、反应腔、一组筛板、排液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用性强,当软水输出口压力达到要求时,以工程管道代替工艺水泵进行软水输送,有效利用了工程管道的压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提高了整体系统维护的便利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一般指废气净化,其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酸碱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等等。
现实中,硝酸厂对于其生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通常采用高压法进行处理,其一般先把物料加入工艺水槽中,再用工艺水泵加压将物料打入尾气吸收塔顶部,从而对尾气吸收塔中的氮氧化物气体进行吸收处理。在实际使用中,工艺水泵的压力为1.2Mpa,而尾气吸收塔常用于吸收尾气的冷软水,其在公共工程软水管道内的压力为2.5Mpa,因此若按照以往方法输送软水,是对于管道压力的浪费,同样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艺水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增加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提高了维护便利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包括软水输出口、输送管、工艺水槽、一组工艺水泵、尾气吸收塔、一组尾气管道,所述软水输出口通过输送管与尾气吸收塔上部连接,所述工艺水槽输入端与输送管靠近软水输出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工艺水槽输出端通过工艺水泵分别与输送管连接,所述尾气管道设于尾气吸收塔两侧,且与尾气吸收塔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尾气吸收塔包括塔体、反应腔、一组筛板、排液口,所述反应腔设于塔体内,所述筛板间隔设于反应腔的上部,且与塔体固定连接,所述排液口设于塔体下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用性强,当软水输出口压力达到要求时,以工程管道代替工艺水泵进行软水输送,有效利用了工程管道的压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提高了整体系统维护的便利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水槽内设有水槽液位控制器。工艺水槽使用时,水槽液位控制器可有效控制工艺水槽内水位,防止软水外溢或液位过低。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水泵数量为二,且其输出端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在工程管道压力不足时,工艺水泵配合工艺水槽可快速将软水送至尾气吸收塔内,便捷性高,操作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水泵与输送管靠近尾气吸收塔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与工艺水泵连接处的一侧设有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可根据压力及液位情况进行准确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操控性。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吸收塔上设有液位计、液位表,所述液位计设于筛板下方的塔体上,且与塔体固定连接,所述液位表设于液位计上。液位计与液位表便于观测尾气吸收塔内液位情况,确保吸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一侧的塔体上设有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可保证尾气吸收塔内部液位处于正常范围内,可操控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器一侧的塔体上设有调节管口。调节管口在液位过高时用以排出多余的液体,提高了系统的操控性。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灵活,当软水输出口压力达到要求时,以工程管道代替工艺水泵进行软水输送,有效利用了工程管道的压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提高了整体系统维护的便利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工艺水槽使用时,水槽液位控制器可有效控制工艺水槽内水位,防止软水外溢或液位过低。在工程管道压力不足时,工艺水泵配合工艺水槽可快速将软水送至尾气吸收塔内,便捷性高,操作灵活。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流量控制器可根据压力及液位情况进行准确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操控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液位计与液位表便于观测尾气吸收塔内液位情况,确保吸收工作的正常进行。液位控制器可保证尾气吸收塔内部液位处于正常范围内,可操控性高。调节管口在液位过高时用以排出多余的液体,提高了系统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软水输出口1、输送管2、工艺水槽3、工艺水泵4、尾气吸收塔5、尾气管道6、流量控制器20、水槽液位控制器30、压力表40、塔体50、反应腔51、筛板52、排液口53、液位计54、液位表55、液位控制器56、调节管口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包括软水输出口1、输送管2、工艺水槽3、一组工艺水泵4、尾气吸收塔5、一组尾气管道6,所述软水输出口1通过输送管2与尾气吸收塔5上部连接,所述工艺水槽3输入端与输送管2靠近软水输出口1的一端连接,所述工艺水槽3输出端通过工艺水泵4分别与输送管2连接,所述尾气管道6设于尾气吸收塔5两侧,且与尾气吸收塔5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尾气吸收塔5包括塔体50、反应腔51、一组筛板52、排液口53,所述反应腔51设于塔体50内,所述筛板52间隔设于反应腔51的上部,且与塔体50固定连接,所述排液口53设于塔体50下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艺水槽3内设有水槽液位控制器30。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艺水泵4数量为二,且其输出端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40。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艺水泵4与输送管2靠近尾气吸收塔5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2与工艺水泵4连接处的一侧设有流量控制器20。
实施例2
在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吸收塔5上设有液位计54、液位表55,所述液位计54设于筛板52下方的塔体50上,且与塔体50固定连接,所述液位表55设于液位计5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位计54一侧的塔体50上设有液位控制器56。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控制器56一侧的塔体50上设有调节管口57。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软水输出口1压力大于工艺水泵4压力时,即可调节管道处阀门,使软水不进入工艺水槽3内,直接由输送管2流向尾气吸收塔5上部的输入口,同时工艺水槽3中的浓硝酸水由其中一个工艺水泵4输送至输送管2内,同软水混合后通入尾气吸收塔5内,此时有一个工艺水泵4不参加工作;当遇到特殊情况工程管道无法直连尾气吸收塔5时,即可调节管道处阀门,使软水进入工艺水槽3内,与浓硝酸水混合后,经由两工艺水泵4输送至尾气吸收塔5内。当液体进入尾气吸收塔5的反应腔51时,氮氧化物气体由尾气管道6排放至反应腔51内,液体由筛板52逐渐向下流动并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最终到达反应腔51底部,经由排液口53排出,完成尾气的吸收处理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水输出口(1)、输送管(2)、工艺水槽(3)、一组工艺水泵(4)、尾气吸收塔(5)、一组尾气管道(6),所述软水输出口(1)通过输送管(2)与尾气吸收塔(5)上部连接,所述工艺水槽(3)输入端与输送管(2)靠近软水输出口(1)的一端连接,所述工艺水槽(3)输出端通过工艺水泵(4)分别与输送管(2)连接,所述尾气管道(6)设于尾气吸收塔(5)两侧,且与尾气吸收塔(5)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尾气吸收塔(5)包括塔体(50)、反应腔(51)、一组筛板(52)、排液口(53),所述反应腔(51)设于塔体(50)内,所述筛板(52)间隔设于反应腔(51)的上部,且与塔体(50)固定连接,所述排液口(53)设于塔体(50)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水槽(3)内设有水槽液位控制器(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水泵(4)数量为二,且其输出端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水泵(4)与输送管(2)靠近尾气吸收塔(5)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2)与工艺水泵(4)连接处的一侧设有流量控制器(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塔(5)上设有液位计(54)、液位表(55),所述液位计(54)设于筛板(52)下方的塔体(50)上,且与塔体(50)固定连接,所述液位表(55)设于液位计(5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4)一侧的塔体(50)上设有液位控制器(5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56)一侧的塔体(50)上设有调节管口(57)。
CN202222844931.2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Active CN218530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4931.2U CN218530367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4931.2U CN218530367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0367U true CN218530367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8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4931.2U Active CN218530367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0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13309U (zh) 一种双流式喷淋塔
CN218530367U (zh) 一种节能型尾气吸收系统
CN205461752U (zh) 酸性蚀刻废液电化学处理中尾气处理系统
CN207929003U (zh) 一种新型电厂脱硝系统
CN109985490A (zh) 一种具有尾气处理装置的锅炉
CN213236193U (zh) 一种用于轮胎硫化外压回路系统的集成阀组
CN210509565U (zh) 带清洗结构的液力端安装结构
CN210384945U (zh) 一种多级絮凝池
CN216755933U (zh) 四羟甲基硫酸磷反应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207254050U (zh) 一种聚醚装置的尾气处理系统
CN206901049U (zh) Sncr系统用防堵塞尿素罐
CN212680953U (zh) 粉体物料投料系统
CN112479338A (zh) 一种微界面强化湿式氧化系统及方法
CN214634810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预喷涂助滤装置
CN219722419U (zh) 脱硝水解反应器排污系统
CN216630290U (zh) 臭氧毁灭器
CN217188811U (zh) 一种高效硝酸参与反应尾气处理装置
CN215161302U (zh) 一种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池
CN210251798U (zh) 一种废气吸收装置
CN217173324U (zh) 一种具有蒸汽加热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612639U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系统的氨气供应装置
CN109630885B (zh) 一种反向流体转向输送装置
CN208858512U (zh) 一种闭式循环真空机组
CN219623517U (zh) 一种管道导流装置
CN213803004U (zh) 一种新型气浮装置的溶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