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2961U - 图像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2961U
CN218522961U CN202222381411.2U CN202222381411U CN218522961U CN 218522961 U CN218522961 U CN 218522961U CN 202222381411 U CN202222381411 U CN 202222381411U CN 218522961 U CN218522961 U CN 218522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wl
ratchet
unit
tooth
diagnostic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14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3814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2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2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2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诊断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诊断装置包括:负载、固定单元、活动单元、驱动活动单元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以及与驱动单元连接并可同时对活动单元的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锁定的锁定单元。锁定单元包括:齿部,其与驱动单元连接并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棘齿以及第二棘齿;爪部,其具有与第一棘齿对应的第一棘爪以及与第二棘齿对应的第二棘爪,第一棘爪通过与第一棘齿啮合使第一棘齿只能正向移动,第二棘爪通过与第二棘齿啮合使第二棘齿只能反向移动;以及锁定/解锁驱动部,其与爪部连接,并使爪部与齿部啮合或使爪部脱离与齿部的啮合。通过本实用新型,即使断电也能稳定将负载的移动双向锁定。

Description

图像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诊断装置是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反映被检体内部的组织结构的图像的装置。例如,超声波诊断装置是通过将超声波向被检体内放射,并将因被检体组织的声阻抗的差异而产生的超声波反射转换为电信号,来收集被检体信息的图像诊断装置。图像诊断装置一般通过电动驱动的方式实现负载(例如搭载装置)的正反方向的移动。在将负载移动到合适位置后,为了对负载的移动进行锁定,一般采用通过电磁刹车锁定马达轴对负载的正反方向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的方式。然而,由于负载的重量重,因此需要大扭矩的电磁刹车才能够确保锁定负载的动作是有效的。然而,大扭矩的电磁刹车会导致图像诊断装置的整体尺寸变大,并且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噪音。另外,由于电磁刹车需要通电才能实现对负载移动的双向锁定,因此当发生意外情况断电时,负载有可能发生暴走或者回弹等情况,进而对人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突然断电也能稳定地将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的图像诊断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诊断装置包括:负载;固定单元;活动单元,其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固定单元移动,所述活动单元对所述负载进行支撑;驱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活动单元上,并可驱动所述活动单元沿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锁定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活动单元上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锁定单元可同时对所述活动单元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锁定,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齿部,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并且具有两排齿,所述两排齿为齿的旋向相反的第一棘齿以及第二棘齿;爪部,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棘齿对应的第一棘爪以及与所述第二棘齿对应的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通过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使所述第一棘齿只能正向移动,所述第二棘爪通过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使所述第二棘齿只能反向移动;以及锁定/解锁驱动部,其与所述爪部连接,并使所述爪部与所述齿部啮合或使所述爪部脱离与所述齿部的啮合。
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由齿部与爪部构成的可双向锁定的棘轮锁定结构以及使爪部与齿部啮合或脱离啮合的锁定/解锁驱动部的锁定单元,即使意外断电时,也能稳定地将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负载不会发生暴走或者回弹等情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诊断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中对负载进行升降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又一剖视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锁定单元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符号。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示出了坐标轴。
将图像诊断装置的X轴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图像诊断装置的Z轴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与Z轴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X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前侧(前方),与上述相对的即为后侧(后方)。Z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左侧(左方),与上述相对的即为右侧(右方)。Y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上侧(上方),与上述相对的即为下侧(下方)。此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结构适当地放大、缩小或省略地表示。另外,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图像诊断装置,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没有直接关系的部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诊断装置1是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反映被检体内部的组织结构的图像的装置。例如,如图1所示,图像诊断装置1是将超声波向被检体内放射,并将因被检体组织的声阻抗的差异而产生的超声波反射转换为电信号,来收集被检体信息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另外,图像诊断装置1还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将穿过被检体的X射线,转换为反映被检体内部的组织结构的图像的CT装置。图像诊断装置1还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将利用磁共振从人体中获得的电磁信号,转换为反映被检体内部的组织结构的图像的MRI装置。
以下,将超声波诊断装置作为图像诊断装置1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作为图像诊断装置1的一个具体例子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包括主体10、载置部11、臂12、操作部110、探头111以及显示部112等。
主体10中具有多个电路,例如生成超声波图像的图像生成电路,将超声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12的显示控制电路等。主体10通过计算机的运算生成图像信号并将该信号向外输出。
载置部11用于承载臂12、操作部110、探头111以及显示部112。载置部11可被主体10中的动作机构驱动朝上移动或朝下移动。臂12用于连接显示部112以及载置部11,臂12对显示部112进行支撑。操作部110搭载在载置部11上,操作部110接受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以此对图像诊断装置1的动作进行控制,操作部110例如可以由跟踪球、按键、手闸以及旋钮等操作设备构成。探头111容纳在操作部110中,探头111在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发射超声波扫描被检体并接收来自被检体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中对负载L进行升降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在以下说明中,如图2所示,将载置部11以及载置部11上搭载的各个部件(操作部110、探头111、显示部112、臂12)统称为负载L。
如图2所示,图像诊断装置1还包括固定单元2、活动单元3、驱动单元4、锁定单元5。
固定单元2作为框架主体固定不动。
活动单元3设置在固定单元2中,活动单元3与固定单元2连接,活动单元3具有外壳31,外壳31固定在活动单元3上,活动单元3通过外壳31对负载L进行支撑,活动单元3可相对固定单元2沿Y轴方向移动,具体地,活动单元3可沿第一方向D1朝上移动或沿第二方向D2朝下移动。
驱动单元4设置在活动单元3上,驱动单元4对活动单元3进行驱动,使活动单元3可沿第一方向D1朝上移动或沿第二方向D2朝下移动,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为相反的两个方向。作为驱动单元4的一个具体的例子,驱动单元4包括马达41、丝杠42、螺母43。马达41例如为双轴马达,马达41的一个输出轴(+Y方向一端的输出轴)与锁定单元5连接,马达41的另一个输出轴(-Y方向一端的输出轴)与丝杠42连接,马达41固定设置在活动单元3的一端。丝杠42的一端与马达41的一个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活动单元3上,丝杠42沿Y轴方向延伸。螺母43套设在丝杠42上,螺母43相对固定单元2固定。由此,当丝杠42被马达41驱动而绕自身轴线旋转时,由于螺母43固定不动,丝杠42可相对螺母42沿Y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沿Y轴方向上下移动。
锁定单元5设置在活动单元3上,锁定单元5固定在活动单元3的一端,锁定单元5与驱动单元4连接,锁定单元5通过锁定驱动单元4的动力输出,可同时将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进行锁定。
为了使活动单元3的移动更加平滑,图像诊断装置1还可以包括助力单元6,助力单元6例如可以为气弹簧。助力单元6一端与固定单元2固定连接,助力单元6的另一端与活动单元3固定连接。助力单元6在驱动单元4驱动活动单元3沿Y轴方向移动时,对驱动单元4进行助力,助力单元6沿Y轴方向对活动单元3施力,该力与负载L的重力方向相反,用于中和大部分负载L。
下面,通过图3以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锁定单元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锁定单元5包括齿部51、爪部52、锁定/解锁驱动部53A、53B。
齿部51与爪部52构成为棘轮结构。齿部51为具有两排齿的双层齿轮。齿部51与驱动单元4连接,具体地,齿部51套设在驱动单元4的马达41的输出轴上。齿部51可被马达41带动从而旋转。齿部51的两排齿为上下层叠的第一棘齿511、第二棘齿512,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同心设置,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相反,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的齿深相同。
爪部52具有与第一棘齿511对应设置的第一棘爪521以及与第二棘齿512对应设置的第二棘爪522,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均为楔形。第一棘爪521可与第一棘齿511啮合,第二棘爪522可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为一体结构,因此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共同移动,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的长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由于齿部51与爪部52构成为棘轮结构,并且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相反,因此当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啮合时,第一棘齿511只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一方单向移动,当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啮合时,第二棘齿522只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另一方单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棘爪521通过与第一棘齿511啮合使第一棘齿511只能正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一方)移动,第二棘爪522通过与第二棘齿512啮合使第二棘齿512只能反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另一方)移动。
锁定/解锁驱动部53A通过电力进行驱动,锁定/解锁驱动部53A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A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所述齿部51的啮合。锁定/解锁驱动部53A包括电磁铁531以及复位部532,电磁铁531的伸缩端与爪部52固定连接,复位部532套设在电磁铁531的伸缩端上,电磁铁531在通电状态下吸合伸缩端以及爪部52,使爪部52脱离与齿部51的啮合。复位部532在电磁铁531断电时,使爪部52恢复到与齿部51啮合的状态。进一步,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A进行控制,可以将电磁铁531与操作部110上的按钮电连接,通过操作部110上设置的按钮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A进行控制。
锁定/解锁驱动部53B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进行驱动,锁定/解锁驱动部53B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B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齿部51的啮合。锁定/解锁驱动部53B包括拉线533以及复位部532,拉线533与爪部52连接并固定在爪部52上,拉线533在被操作人员拉伸时,使爪部52脱离与齿部51的啮合。复位部532在拉线533未被拉伸时,使爪部52恢复到与齿部51啮合的状态。进一步,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B进行控制,可以将拉线533与操作部110上的手闸连接,通过操作部110上设置的手闸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B进行控制。
下面,通过图2、图3和图4对本实施方式中锁定单元5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此时,锁定单元5的爪部52与齿部51处于啮合状态,由于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为一体结构,因此在锁定/解锁驱动部53A、53B的复位部532的驱动下,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同时与对应的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啮合,齿部51双向均被锁定,齿部51无法转动,因此马达41无法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无法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锁定。进一步,通过时序控制,可以在齿部51与爪部52啮合时,同时使马达41停转,防止马达41烧机。
如图4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A的电磁铁531通电或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B的拉线533被拉伸,爪部52与齿部51处于脱离啮合的状态,由于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为一体结构,因此在锁定/解锁驱动部53A、53B的驱动下,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同时与对应的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22脱离啮合,齿部51双向均被解锁,齿部51可自由转动,马达41可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解锁。进一步,通过时序控制,可以在齿部51与爪部52脱离啮合时,同时启动马达41。
如图2所示,当图像诊断装置1存在助力单元6时,由于助力单元6始终朝一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施力,因此通过锁定单元5对驱动单元4进行双向锁定,可以防止负载L的大小变化时,活动单元3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位移,危害周围人员的安全。
另外,为了避免爪部52卡在齿部51的齿顶而无法进入齿间隙,防止爪部52与齿部51无法完全啮合,优选地,使第一棘齿511的齿顶相对第二棘齿512的齿顶错位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棘齿511的齿顶与第二棘齿512的齿顶在周向方向上交错设置。同理,也可以不使第一棘齿511的齿顶相对于第二棘齿512的齿顶错位设置,而是将第一棘爪521相对于第二棘爪522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包括由齿部与爪部构成的可双向锁定的棘轮锁定结构以及使爪部与齿部啮合或脱离啮合的锁定/解锁驱动部的锁定单元,即使意外断电时,也能稳定地将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负载不会发生暴走或者回弹等情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人造成伤害。另外,相对于现有的电磁刹车的锁定方式,可以减小锁定和解锁时的噪音,并缩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5、图6以及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锁定单元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各图中,为了更清楚表达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没有直接关系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仅针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其他未说明的部分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又一剖视示意图。
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锁定单元5包括齿部51、爪部52、锁定/解锁驱动部53A、53C。
齿部51为具有两排齿的双层齿轮。齿部51与驱动单元4的马达41连接。齿部51的两排齿为上下层叠的第一棘齿511、第二棘齿512,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相反,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的齿深相同。
爪部52具有与第一棘齿511对应设置的第一棘爪521以及与第二棘齿512对应设置的第二棘爪522。第一棘爪521可与第一棘齿511啮合,第二棘爪522可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的长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第一棘爪521通过与第一棘齿511啮合使第一棘齿511只能正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一方)移动,第二棘爪522通过与第二棘齿512啮合使第二棘齿512只能反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另一方)移动。
锁定/解锁驱动部53A、53C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A、53C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所述齿部51的啮合。
如图5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为分体结构,第一棘爪521上形成有第一凸部5210,第二棘爪522上形成有第二凸部5220。首先,第一棘爪521可与第二棘爪522共同朝朝远离齿部5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凸部5210与第二凸部5220抵接。其次,如图6所示,第二棘爪522还可相对第一棘爪521单独移动,此时,第一凸部5210与第二凸部5220分离。
如图5所示,锁定/解锁驱动部53A包括电磁铁531以及第一复位部5321以及第二复位部5322。电磁铁531的伸缩端与爪部52固定连接,第一复位部5321设置在第一凸部5210与电磁铁531之间,第二复位部5322设置在第二凸部5220与电磁铁531之间,第一复位部5321与第二复位部5322同轴设置,第二复位部5322位于第一复位部5321的外侧。电磁铁531在通电状态下吸合伸缩端以及爪部52,使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分别与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在电磁铁531断电时,第二复位部5322,使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分别与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啮合。进一步,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A进行控制,可以将电磁铁531与操作部110上的按钮电连接,通过操作部上设置的按钮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A进行控制。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解锁驱动部53C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进行驱动,锁定/解锁驱动部53C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C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齿部51的啮合。具体地,锁定/解锁驱动部53C包括第一拉线541、第二拉线542、第一复位部5321以及第二复位部5322,第一拉线541与第一棘爪521连接并固定在第一棘爪521的第一凸部5210上,第二拉线542与第二棘爪522连接并固定在第二棘爪522的第二凸部5220上。
在第一拉线541被拉伸时,第一凸部5210带动第一棘爪521脱离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同时,第一凸部5210与第二凸部5220抵接,使第二凸部5220带动第二棘爪522脱离与第二棘齿512的啮合。也就是说,在第一拉线541被拉伸时同时使第一棘爪521、第二棘爪522分别与第一棘齿511、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
在第二拉线542被拉伸时,第二凸部5220带动第二棘爪522脱离与第二棘齿512的啮合,同时,第二凸部5220与第一凸部5210分离,第一棘爪521保持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也就是说,在第二拉线542被拉伸时仅使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21脱离啮合。
第一复位部5321在第一拉线541未被拉伸时,使第一棘爪521恢复到与第一棘齿511啮合的状态,第二复位部5322在第二拉线542未被拉伸时,使第二棘爪522恢复到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的状态。进一步,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C进行控制,可以将第一拉线541、第二拉线542分别与操作部110上的手闸连接,通过操作部上设置的手闸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C进行控制。
下面,通过图2、图5、图6和图7对本实施方式中锁定单元5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定/解锁驱动部53A的驱动下,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同时与对应的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22啮合或脱离啮合。锁定/解锁驱动部53A的工作过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以下,仅针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C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锁定/解锁驱动部53C通过第一凸部5210以及第二凸部5220分别对爪部52的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进行驱动。
如图5所示,此时,锁定单元5的爪部52的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分别与齿部51的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处于啮合状态,齿部51双向均被锁定,齿部51无法转动,因此马达41无法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无法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锁定。
如图6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C的第二拉线542被拉伸,第二凸部5220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二棘爪522脱离与第二棘齿512的啮合。由于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为分体结构,因此在第二凸部5220被第二拉线542带动时,第二凸部5220与第一凸部5210分离,第一凸部5210以及第一棘爪521不动作,第一棘爪521保持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齿部51被单向解锁,齿部51仅可绕一个方向转动,该单方向取决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齿部51的单向解锁的方向。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沿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中的一方(取决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上的单向移动被解锁。
如图7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C的第一拉线541被拉伸,第一凸部5210带动第一棘爪521朝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一棘爪521脱离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由于第一凸部5210在被拉伸时会与第二凸部5220抵接,因此第二凸部5220同时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二棘爪522脱离与第二棘齿512的啮合。齿部51双向均被解锁,齿部51可自由转动,马达41可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解锁。
如图2所示,当图像诊断装置1存在助力单元6时,由于助力单元6始终朝一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施力,因此通过锁定单元5对驱动单元4进行双向锁定,可以防止负载L的大小变化时,活动单元3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位移,危害周围人员的安全。
在图像诊断装置1不设置助力单元6的情况下,通过锁定单元5对驱动单元4进行单向锁定(例如使活动单元3仅能沿第一方向D1移动),可以避免负载L在解锁时突然掉落,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负载L进行移动。
另外,优选地,为了避免爪部52卡在齿部51的齿顶而无法进入齿间隙,防止爪部52与齿部51无法完全啮合,使第一棘齿511的齿顶相对第二棘齿512的齿顶错位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棘齿511的齿顶与第二棘齿512的齿顶在周向方向上交错设置。同理,也可以不使第一棘齿511的齿顶相对于第二棘齿512的齿顶错位设置,而是将第一棘爪521相对于第二棘爪522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包括由齿部与爪部构成的可双向锁定的棘轮锁定结构以及使爪部与齿部啮合或脱离啮合的锁定/解锁驱动部的锁定单元,即使意外断电时,也能稳定地将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负载不会发生暴走或者回弹等情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人造成伤害。另外,相对于现有的电磁刹车的锁定方式,可以减小锁定和解锁时的噪音,并缩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8、图9、图10以及图11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锁定单元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各图中,为了更清楚表达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没有直接关系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仅针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其他未说明的部分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诊断装置1的锁定单元5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8、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锁定单元5包括齿部51、爪部52以及锁定/解锁驱动部53D、53E。
齿部51为具有两排齿的双层齿轮。齿部51与驱动单元4的马达41连接。齿部51的两排齿为上下层叠的第一棘齿511、第二棘齿512,第一棘齿511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相反。
爪部52具有与第一棘齿511对应设置的第一棘爪521以及与第二棘齿512对应设置的第二棘爪522。第一棘爪521可与第一棘齿511啮合,第二棘爪522可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第一棘爪521通过与第一棘齿511啮合使第一棘齿511只能正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一方)移动,第二棘爪522通过与第二棘齿512啮合使第二棘齿512只能反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另一方)移动。
锁定/解锁驱动部53D、53E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D、53E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所述齿部51的啮合。
如图8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棘爪521与第二棘爪522为分体结构,第一棘爪521上形成有第一凸部5210,第二棘爪522上形成有第二凸部5220。第一棘爪521可与第二棘爪522共同朝与齿部51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凸部5210与第二凸部5220抵接。如图9所示,第二棘爪522还可相对第一棘爪521单独移动。当第二棘爪522相对第一棘爪521单独移动时,第一凸部5210与第二凸部5220分离。
如图10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第一棘爪521的长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棘爪522的长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第一棘齿511的齿深小于第二棘齿512的齿深。也就是说,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程度相对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的程度浅。在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刚好脱离啮合的状态下,由于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程度深,因此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此时未脱离啮合。
如图8所示,锁定/解锁驱动部53D通过电力进行驱动,锁定/解锁驱动部53D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D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齿部51的啮合。锁定/解锁驱动部53D包括步进马达551、转轮552、马达拉线553、第一复位部5321以及第二复位部5322。
步进马达551向外传输驱动力,转轮552与步进马达551连接,在步进马达551的带动下转轮552可绕自身轴线旋转,马达拉线553一端缠绕在转轮552上,另一端通过基座59与爪部52的第二棘爪522的第二凸部5220连接。第一复位部5321设置在第一凸部5210与基座59之间,第二复位部5322设置在第二凸部5220与基座59之间,第一复位部5321与第二复位部5322同轴设置,第二复位部5322位于第一复位部5321的外侧。步进马达551在工作状态下使转轮552旋转,并拉动马达拉线553,马达拉线553带动爪部52使爪部52朝与齿部51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锁定/解锁驱动部53D基于驱动步进马达551工作的脉冲信号的数量,使马达拉线553拉动爪部52移动不同的行程。
由于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程度相对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的程度浅,因此,如图10所示,通过使步进马达551拉动马达拉线553移动短行程,可以仅使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如图11所示,通过使步进马达551拉动马达拉线553移动长行程,可以同时使第一棘爪521、第二棘爪522分别与第一棘齿511、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第二复位部5322在步进马达551反转并释放马达拉线553时,使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分别与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啮合。
进一步,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D进行控制,可以将步进马达551与操作部110上的按钮(短行程按钮、长行程按钮)电连接,通过操作部110上设置的按钮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D进行控制。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解锁驱动部53E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进行驱动,锁定/解锁驱动部53E与爪部52连接,锁定/解锁驱动部53E能够使爪部52与齿部51啮合或使爪部52脱离与齿部51的啮合。具体地,锁定/解锁驱动部53E包括第三拉线543、第四拉线544、限位部561、解锁杆562、杆保持部563、第一复位部5321以及第二复位部5322。
限位部561形成为具有高低阶差的楼梯状,限位部561具有相对较低的第一限位点5611和相对较高的第二限位点5612。解锁杆562形成为杆状,并可在限位部561的第一限位点5611以及第二限位点5612之间移动。杆保持部563用于使解锁杆562保持在第一限位点5611或第二限位点5622,杆保持部563例如为弹簧。解锁杆562还可移动到不对后述的第四拉线544进行拉伸的锁定点570,解锁杆562例如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在锁定点570。
第三拉线543与第二棘爪522连接并固定在第二棘爪522的第二凸部5220上。如图9所示,在第三拉线543被拉伸时,第二凸部5220带动第二棘爪522脱离与第二棘齿512的啮合,同时,第二凸部5220与第一凸部5210分离,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保持啮合。也就是说,在第三拉线543被拉伸时仅使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
第四拉线544一端与解锁杆56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棘爪521连接并固定在第一棘爪521的第一凸部5210上,由此,第四拉线544可随解锁杆562移动并拉动第一棘爪521。如图10所示,当解锁杆562位于第一限位点5611时,解锁杆562通过拉动第四拉线544仅使第一棘爪521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如图11所示,当解锁杆562位于第二限位点5612时,通过拉动第四拉线544同时使第一棘爪521、第二棘爪522分别与第一棘齿511、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
如图8所示,第二复位部5322在第三拉线543未被拉伸时,使第二棘爪522恢复到与第二棘齿512啮合的状态。第一复位部5321在第四拉线544未被拉伸时,即当解锁杆562位于锁定点570时,使第一棘爪521恢复到与第一棘齿511啮合的状态。进一步,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E进行控制,可以将第三拉线543与操作部110上的手闸连接,将第四拉线544以及解锁杆562与操作部110上的手闸连接,通过操作部110上设置的手闸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E进行控制。
下面,通过图2、图8、图9、图10和图11对本实施方式中锁定单元5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D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锁定/解锁驱动部53D通过第一凸部5210对爪部52的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进行驱动。
如图8所示,此时,锁定单元5的爪部52的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分别与齿部51的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处于啮合状态,齿部51双向均被锁定,齿部51无法转动,因此马达41无法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无法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锁定。
如图10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D的步进马达551拉动马达拉线553移动短行程,第一凸部5210带动第一棘爪521朝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一棘爪521脱离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由于第一凸部5210在被拉伸时会与第二凸部5220抵接,因此第二凸部5220同时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但由于马达拉线553只移动了短行程,因此第二棘爪522不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齿部51被单向解锁,齿部51仅可绕一个方向转动,该单方向取决于第一棘齿511的旋向,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齿部51单向解锁的方向。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沿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中的一方(取决于第一棘齿511的旋向)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上的单向移动被解锁。
如图11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D的步进马达551拉动马达拉线553移动长行程,第一凸部5210带动第一棘爪521朝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方向继续移动,第一棘爪521保持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状态。第二凸部5220继续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齿部51双向均被解锁,齿部51可自由转动,马达41可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解锁。
接着,对锁定/解锁驱动部53E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锁定/解锁驱动部53E通过第一凸部5210、第二凸部5220对爪部52的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进行驱动。
如图8所示,此时,第三拉线543处于未被拉伸的状态,并且解锁杆562位于不拉伸第四拉线544的锁定点570。在第二复位部5322的作用下,锁定单元5的爪部52的第一棘爪521以及第二棘爪522分别与齿部51的第一棘齿511以及第二棘齿512处于啮合状态,齿部51双向均被锁定,齿部51无法转动,因此马达41无法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无法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锁定。
如图9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E的第三拉线543被拉伸,第二凸部5220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二棘爪522脱离与第二棘齿512的啮合。由于第二凸部5220在被拉伸时会与第一凸部5210分离,因此第一凸部5210以及第一棘爪521不动作,第一棘爪521保持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齿部51被单向解锁,齿部51仅可绕一个方向转动,该单方向取决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齿部51单向解锁的方向。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沿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中的一方(取决于第二棘齿512的旋向)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上的单向移动被解锁。
如图10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E的解锁杆562移动到第一限位点5611,第四拉线544被拉伸短行程,第一凸部5210带动第一棘爪521朝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一棘爪521脱离与第一棘齿511的啮合。由于第一凸部5210在被拉伸时会与第二凸部5220抵接,因此第二凸部5220同时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但由于解锁杆562位于第一限位点5611,第四拉线544仅被拉动了短行程,因此第二棘爪522不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齿部51被单向解锁,齿部51仅可绕一个方向转动,该单方向取决于第一棘齿511的旋向,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齿部51单向解锁的方向。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沿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中的一方(取决于第一棘齿511的旋向)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上的单向移动被解锁。
如图11所示,通过使锁定/解锁驱动部53E的解锁杆562移动到第二限位点5612,第四拉线544被拉伸长行程,第一凸部5210带动第一棘爪521继续朝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第一棘爪521保持与第一棘齿511脱离啮合的状态。第二凸部5220继续带动第二棘爪522朝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由于解锁杆562位于第二限位点5612,第四拉线544被拉动了长行程,因此第二棘爪522与第二棘齿512脱离啮合。齿部51双向均被解锁,齿部51可自由转动,马达41可向外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此时图2中的驱动单元4可以驱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进行移动,活动单元3以及负载L在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移动被解锁。
如图2所示,当图像诊断装置1存在助力单元6时,由于助力单元6始终朝一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施力,因此通过锁定单元5对驱动单元4进行双向锁定,可以防止负载L的大小变化时,活动单元3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位移,危害周围人员的安全。
在图像诊断装置1不设置助力单元6的情况下,通过锁定单元5对驱动单元4进行单向锁定(例如使活动单元3仅能沿第一方向D1移动),可以避免负载L在解锁时突然掉落,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负载L进行移动。
另外,优选地,为了避免爪部52卡在齿部51的齿顶而无法进入齿间隙,防止爪部52与齿部51无法完全啮合,使第一棘齿511的齿顶相对第二棘齿512的齿顶错位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棘齿511的齿顶与第二棘齿512的齿顶在周向方向上交错设置。同理,也可以不使第一棘齿511的齿顶相对于第二棘齿512的齿顶错位设置,而是将第一棘爪521相对于第二棘爪522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包括由齿部与爪部构成的可双向锁定的棘轮锁定结构以及使爪部与齿部啮合或脱离啮合的锁定/解锁驱动部的锁定单元,即使意外断电时,也能稳定地将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负载不会发生暴走或者回弹等情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人造成伤害。另外,相对于现有的电磁刹车的锁定方式,可以减小锁定和解锁时的噪音,并缩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是两个沿直线移动的方向,但并不以此进行限定,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也可以是绕轴旋转移动的旋转方向,或沿曲线移动的弧线方向,只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即可。
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超声波诊断装置的载置部以及载置部上搭载的各个部件作为负载进行了说明,但负载也可以是其他部件。例如,负载可以是单独的显示部等。
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超声波诊断装置作为图像诊断装置的一个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以此进行限定,图像诊断装置也可以是CT装置或MRI装置,只要是具有负载,并需要在规定的时刻对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或单向锁定的图像诊断装置即可。例如,将CT装置或MRI装置的寝台作为负载,通过锁定单元对寝台的前后、上下动作进行锁定。又例如,将CT装置或MRI装置的架台作为负载,通过锁定单元对架台的旋转、前后倾倒动作进行锁定。
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齿部为轮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以此进行限定,齿部也可以为展平状的齿条,或弧状的齿圈,只要齿部具有旋向相反的两排齿即可。
以上说明的任一实施方式都可以如下表达,
一种图像诊断装置,包括:
负载;
固定单元;
活动单元,其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固定单元移动,所述活动单元对所述负载进行支撑;
驱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活动单元上,并可驱动所述活动单元沿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锁定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活动单元上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锁定单元可同时对所述活动单元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锁定,
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
齿部,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并且具有两排齿,所述两排齿为齿的旋向相反的第一棘齿以及第二棘齿;
爪部,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棘齿对应的第一棘爪以及与所述第二棘齿对应的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通过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使所述第一棘齿只能正向移动,所述第二棘爪通过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使所述第二棘齿只能反向移动;以及
锁定/解锁驱动部,其与所述爪部连接,并使所述爪部与所述齿部啮合或使所述爪部脱离与所述齿部的啮合。
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包括由齿部与爪部构成的可双向锁定的棘轮锁定结构以及使爪部与齿部啮合或脱离啮合的锁定/解锁驱动部的锁定单元,即使意外断电时,也能稳定地将负载的移动进行双向锁定,负载不会发生暴走或者回弹等情况,因此可以避免对人造成伤害。另外,相对于现有的电磁刹车的锁定方式,可以减小锁定和解锁时的噪音,并缩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
固定单元;
活动单元,其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固定单元移动,所述活动单元对所述负载进行支撑;
驱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活动单元上,并可驱动所述活动单元沿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锁定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活动单元上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锁定单元可同时对所述活动单元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锁定,
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
齿部,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并且具有两排齿,所述两排齿为齿的旋向相反的第一棘齿以及第二棘齿;
爪部,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棘齿对应的第一棘爪以及与所述第二棘齿对应的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通过与所述第一棘齿啮合使所述第一棘齿只能正向移动,所述第二棘爪通过与所述第二棘齿啮合使所述第二棘齿只能反向移动;以及
锁定/解锁驱动部,其与所述爪部连接,并使所述爪部与所述齿部啮合或使所述爪部脱离与所述齿部的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二棘爪为一体结构,在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的驱动下,所述第一棘爪以及所述第二棘爪同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棘齿以及所述第二棘齿啮合或脱离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二棘爪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棘爪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棘爪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可抵接或分离,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通过所述第一凸部以及所述第二凸部分别对所述爪部的第一棘爪以及第二棘爪进行驱动,
所述第一凸部带动所述第一棘爪朝与所述第一棘齿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同时使所述第二凸部带动所述第二棘爪朝与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凸部带动所述第二棘爪朝与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凸部分离,所述第一凸部以及所述第一棘爪不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二棘爪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棘齿与所述第二棘齿的齿深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二棘爪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棘齿与所述第二棘齿的齿深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棘爪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棘爪的长度,所述第一棘齿的齿深小于所述第二棘齿的齿深。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包括通电时吸合所述爪部使所述爪部与所述齿部脱离啮合的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包括与所述爪部连接的拉线,所述拉线在被拉伸时使所述爪部与所述齿部脱离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包括第一拉线以及第二拉线,
所述第一拉线与所述第一棘爪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线被拉伸时同时使所述第一棘爪、所述第二棘爪分别与所述第一棘齿、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
所述第二拉线与所述第二棘爪连接,在所述第二拉线被拉伸时仅使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包括:
步进马达,其向外传输驱动力;
转轮,其与所述步进马达连接,在所述步进马达的带动下旋转;以及
马达拉线,其一端缠绕在所述转轮上,另一端与所述爪部连接,
其中,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基于驱动所述步进马达工作的脉冲信号的数量,使所述马达拉线拉动所述爪部移动不同的行程,仅使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脱离啮合或同时使所述第一棘爪、所述第二棘爪分别与所述第一棘齿、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包括:
第三拉线,其与所述第二棘爪连接,在所述第三拉线被拉伸时仅使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
限位部,其具有第一限位点和第二限位点;
解锁杆,其可在所述第一限位点、所述第二限位点以及锁定点之间移动;
第四拉线,其一端与所述解锁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棘爪连接,所述第四拉线随所述解锁杆移动并拉动所述第一棘爪;以及
杆保持部,其使所述解锁杆保持在所述第一限位点或所述第二限位点,
其中,所述解锁杆位于第一限位点时,通过拉动第四拉线仅使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齿脱离啮合,所述解锁杆位于第二限位点时,通过拉动第四拉线同时使所述第一棘爪、所述第二棘爪分别与所述第一棘齿、所述第二棘齿脱离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棘齿的齿顶相对所述第二棘齿的齿顶错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助力单元,其一端与固定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单元连接,所述助力单元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动单元移动时,对所述驱动单元进行助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部,其具有对所述锁定/解锁驱动部进行控制的按钮或手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双轴马达。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部为轮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部为展平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部为弧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诊断装置是超声波诊断装置或CT装置或MRI装置。
CN202222381411.2U 2022-09-08 2022-09-08 图像诊断装置 Active CN218522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1411.2U CN218522961U (zh) 2022-09-08 2022-09-08 图像诊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1411.2U CN218522961U (zh) 2022-09-08 2022-09-08 图像诊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2961U true CN218522961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3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1411.2U Active CN218522961U (zh) 2022-09-08 2022-09-08 图像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2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72172B1 (en) Rotating vehicle seat
EP2835280A1 (en) Latch release actuator and method of actuating a seat latch
JP6371013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ラッチ作動方法
EP2042144B1 (en) Compact wheelchair restraint system with housing
US20080224482A1 (en) Electrical Door Latch
JP2007536146A (ja) シートアセンブリ用電動遠隔解放駆動装置
US7578558B2 (en) Seat lock device
JP4857057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218522961U (zh) 图像诊断装置
JP2000291333A (ja) 動作補助装置
JP2003327077A (ja) シートベルト引き戻し器
CN113734011B (zh)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臂支承装置
JP4571418B2 (ja) 格納シート
JP5654427B2 (ja) 電動ウィンチの制御装置
CN213199468U (zh) 移动dr设备
US8720809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KR101565109B1 (ko) 제어패널의 회전멈춤장치
WO1988000022A1 (en) Medical image diagnoser
WO2017175372A1 (ja) 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付きモータ
JP2000300668A (ja) メカニカルロック機構およびその機構を用いたインジェクタヘッド
JP6599740B2 (ja) スキャナ部の移動装置
CN213097973U (zh) 触控式超声设备及超声成像系统的触控设备
JP7393522B2 (ja) 移動装置固定システム
JP2005014843A (ja) シート装置
JP3247013U (ja) シャーシ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