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2850U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2850U
CN218522850U CN202222625921.XU CN202222625921U CN218522850U CN 218522850 U CN218522850 U CN 218522850U CN 202222625921 U CN202222625921 U CN 202222625921U CN 218522850 U CN218522850 U CN 218522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flow
pump shell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59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健健
施郑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59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2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2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2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包括具有汲水腔的泵壳,还包括分水件,泵壳底部开有吸水口、顶部开有第一出水口、侧部开有第二出水口,分水件设于泵壳中且位于汲水腔上部,分水件隔挡在汲水腔下部与第一出水口之间,分水件边缘与泵壳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供水间隙,泵壳中设置有能将第二出水口到分水件相应边缘之间的供水间隙覆盖以控制第二出水口水流量的挡水板。第一路水经分水件径向引导后向上输出,第二路水在挡水件之下直接经泵壳周向输出,消除了两路出水的干涉问题,降低了水流能量损失,使两路出水均可保持较高的扬程及较大的水流量;采用上述泵壳结构后仅依靠一个叶轮即可完成两路汲水,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容积较大的洗碗机来说,为了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会设置上下排布的至少两组喷淋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分别输送到各喷淋臂中进行上下喷淋,冲洗餐具后回落的水聚集到洗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各喷淋臂中,完成一个水流循环。
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685956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节能的洗碗机》(申请号:CN201611232345.5)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用于容纳餐具并提供清洗空间的腔体、用于喷水清洗餐具的喷淋系统和用于抽水并向喷淋系统供水的泵体;喷淋系统设置于腔体内;泵体的抽水端连通腔体,供水端连通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内水管和两套以上喷淋装置,两套以上喷淋装置分别设置于内水管上;泵体的供水端连接有分水装置,该分水装置对应两套以上喷淋装置设置有两个以上出水口,喷淋装置与相应的出水口连通;工作时,分水装置根据指令导通一个以上出水口,使一套以上喷淋装置进行清洗工作。
在上述现有能进行底部喷淋、顶部喷淋的洗碗机中,用于为喷淋系统供水的泵一般采用封闭式结构,即将洗涤泵的泵壳设于箱体下方,泵壳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洗涤泵泵壳的进水口与洗涤腔底部相连通,泵壳的出水口连接有分水装置,该分水装置将水流分为向底部喷淋臂供水的第一支路和向顶部喷淋臂供水的第二支路。由于顶部喷淋用水与底部喷淋用水的水压均由洗涤泵独立供给,导致分流后每个支路上水流的扬程、流量及冲击力均大幅下降,影响清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ZL 202023348766.9《一种双泵系统及应用有该双泵系统的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双泵系统包括上叶轮、下叶轮、上壳体、下壳体及驱动件,上壳体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上部的第一容置腔,下壳体上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下部的第二容置腔,下壳体侧壁上开有供水进入第二容置腔中的第一进水口,下壳体下部具有用于安装下叶轮的第三容置腔,下壳体侧壁和/或底壁上开有第二进水口及出水口。上述双泵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及上叶轮为底部喷淋供水,第三容置腔及下叶轮为顶部和/或中部喷淋供水,由于两路水流的动力由相应的泵独立供给,提高了各路水流的扬程及水流量,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
但是,由于其采用独立的上叶轮进行底层供水、下叶轮进行上层供水,整体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无法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兼顾泵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兼具分水及加压功能从而简化水泵结构、提高泵水效率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包括具有汲水腔的泵壳,还包括分水件,所述泵壳底部开有吸水口、顶部开有第一出水口、侧部开有第二出水口,所述分水件设于泵壳中且位于汲水腔上部,该分水件隔挡在汲水腔下部与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分水件边缘与泵壳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供水间隙,所述泵壳中设置有能将第二出水口到分水件相应边缘之间的供水间隙覆盖以控制第二出水口水流量的挡水板。
优选地,所述分水件包括圆形的水平部分及自该水平部分边缘沿径向自内而外、自上而下逐渐延伸的倾斜部分,所述水平部分对应第一出水口布置,所述倾斜部分的下边缘围合成开口朝下的导流区域。采用上述结构,水平部分一方面对第一出水口进行遮挡从而与挡水板配合,对向上引导的水流量进行限制,实现合理的水量分配,另一方面,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配合构成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导流区域,在汲水过程中,该导流区域内的存水一边周向加速一边在锥形内表面的引导作用下向供水间隙之下引导,为经供水间隙向上引导的水流提供预加速及导流,有利于提高该部分水流的压力及喷射扬程,进而提高清洗效果。
优选地,所述倾斜部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自下而上螺旋延伸的多个导流叶片,相邻两导流叶片之间形成供导流区域之下的水自下而上输送的导流流道。该结构有利于对向上引导的水流进行汇聚、整流,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泵水效率。
优选地,所述水平部分位于第一出水口之下且与泵壳内顶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导流叶片的上端与泵壳的内顶壁相衔接,延伸至所述水平部分之上的导流叶片与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泵壳的内顶壁共同围合出用于将导流流道的水向第一出水口处聚集的汇流流道。该结构有利于在靠近第一出水口对水流进行整流、汇聚,降低水流能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倾斜部分成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内表面形成能对导流区域内的水进行周向加速的第一导流面。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流区域的水流加速及导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弧形结构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导流面,所述泵壳内周壁在对应第二导流面的部分形成有自下而上内径逐渐减小且弧形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与弧形导流面共同围合成能将经水流螺旋向上引导的聚流流道。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水流能量损失,提高水流水压。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的内边缘与倾斜部分的下部边缘相连接、外边缘与第二出水口之下的泵壳内周壁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泵壳侧部设置有沿水流方向自第二出水口的第一侧边缘向第二侧边缘螺旋延伸的加压面,该加压面位于所述挡水板之下的覆盖区域之内,所述泵壳的第二出水口处还设置有与加压面切向连接的出水管段。设置该加压面可对即将经第二出水口输出的水流进行加压,以提高该部分水流的水压及喷射扬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分水件与挡水板配合,在泵壳下部形成能对进入泵壳中的水进行加压及分流的区域,分流后的第一路水经泵壳顶部的第一出水口输出、第二路水经泵壳侧部的第二出水口输出,由于第二路水在挡水件之下直接经泵壳周向输出,第一路水经分水件径向引导后向上输出,消除了两路出水的干涉问题,降低了水流能量损失,使两路出水均可保持较高的扬程及较大的水流量;采用上述泵壳结构后仅依靠一个叶轮即可完成两路汲水,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壳结构示意图(隐藏顶壁);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壳结构与叶轮的配合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该泵壳结构配合叶轮、电机使用构成完整的开放式水泵。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泵壳结构包括具有汲水腔的泵壳1及分水件3,泵壳1底部开有吸水口13、顶部开有第一出水口11、侧部开有第二出水口12,泵壳1的汲水腔下部设置有汲水用的离心叶轮,分水件3设于泵壳1中且位于叶轮2之上,该分水件3隔挡在叶轮2与第一出水口11之间,分水件3边缘与泵壳1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供水间隙31,泵壳1中设置有能将第二出水口12到分水件3相应边缘之间的供水间隙31覆盖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2水流量的挡水板32。分水件3与挡水板32配合,在泵壳1下部形成能对进入泵壳1中的水进行加压及分流的区域,分流后的第一路水经泵壳1顶部的第一出水口11输出、第二路水经泵壳1侧部的第二出水口12输出,由于第二路水随叶轮2旋转在挡水件32之下直接经泵壳1周向输出,第一路水经分水件3径向引导后向上输出,消除了两路出水的干涉问题,降低了水流能量损失,使两路出水均可保持较高的扬程及较大的水流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分水件3包括圆形的水平部分33及自该水平部分33边缘沿径向自内而外、自上而下逐渐延伸的倾斜部分34,水平部分33对应第一出水口11布置,倾斜部分34的下边缘围合成对应叶轮2布置的导流区域35。采用上述结构,水平部分33一方面对第一出水口11进行遮挡从而与挡水板32配合,对向上引导的水流量进行限制,实现合理的水量分配,另一方面,水平部分33与倾斜部分34配合构成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导流区域35,在叶轮2旋转过程中,该导流区域35内的存水一边周向加速一边在锥形内表面的引导作用下向供水间隙31之下引导,为经供水间隙31向上引导的水流提供预加速及导流,有利于提高该部分水流的压力及喷射扬程,进而提高清洗效果。
上述倾斜部分34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自下而上螺旋延伸的多个导流叶片36,相邻两导流叶片36之间形成供导流区域35之下的水自下而上输送的导流流道37。该结构有利于对向上引导的水流进行汇聚、整流,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泵水效率。水平部分33位于第一出水口11之下且与泵壳1内顶壁之间具有间距,导流叶片36的上端与泵壳1的内顶壁相衔接,延伸至水平部分33之上的导流叶片36与水平部分33的上表面、泵壳1的内顶壁共同围合出用于将导流流道37的水向第一出水口11处聚集的汇流流道38。该结构有利于在靠近第一出水口11对水流进行整流、汇聚,降低水流能量损失。
本实施例挡水板32的内边缘与倾斜部分34的下部边缘相连接、外边缘与第二出水口12之下的泵壳1内周壁相连接。导流叶片36与分水件3、泵壳1内壁一体成型,该结构便于生产、制造,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倾斜部分34成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内表面形成能与叶轮2配合对导流区域35内的水进行周向加速的第一导流面351,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流区域的水流加速及导流效果。弧形结构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导流面352,泵壳1内周壁在对应第二导流面352的部分形成有自下而上内径逐渐减小且弧形导流面14,第二导流面352与弧形导流面14共同围合成能将经水流螺旋向上引导的聚流流道15,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水流能量损失,提高水流水压。
泵壳1侧部设置有沿水流方向自第二出水口12的第一侧边缘向第二侧边缘螺旋延伸的加压面16,该加压面16位于挡水板32之下的覆盖区域之内,泵壳1的第二出水口12处还设置有与加压面16切向连接的出水管段19。设置该加压面16可对即将经第二出水口12输出的水流进行加压,以提高该部分水流的水压及喷射扬程。
本实施例的分水件3与挡水板32配合,在泵壳1下部形成能对进入泵壳1中的水进行加压及分流的区域,分流后的第一路水经泵壳顶部的第一出水口11输出、第二路水经泵壳侧部的第二出水口12输出,由于第二路水在挡水件32之下直接经泵壳周向输出,第一路水经分水件径向引导后向上输出,消除了两路出水的干涉问题,降低了水流能量损失,使两路出水均可保持较高的扬程及较大的水流量;采用上述泵壳结构后仅依靠一个叶轮即可完成两路汲水,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8)

1.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包括具有汲水腔的泵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水件,所述泵壳(1)底部开有吸水口(13)、顶部开有第一出水口(11)、侧部开有第二出水口(12),所述分水件(3)设于泵壳(1)中且位于汲水腔上部,该分水件(3)隔挡在汲水腔下部与第一出水口(11)之间,所述分水件(3)边缘与泵壳(1)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供水间隙(31),所述泵壳(1)中设置有能将第二出水口(12)到分水件(3)相应边缘之间的供水间隙(31)覆盖以控制第二出水口(12)水流量的挡水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3)包括圆形的水平部分(33)及自该水平部分(33)边缘沿径向自内而外、自上而下逐渐延伸的倾斜部分(34),所述水平部分(33)对应第一出水口(11)布置,所述倾斜部分(34)的下边缘围合成开口朝下的导流区域(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分(34)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自下而上螺旋延伸的多个导流叶片(36),相邻两导流叶片(36)之间形成供导流区域(35)之下的水自下而上输送的导流流道(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分(33)位于第一出水口(11)之下且与泵壳(1)内顶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导流叶片(36)的上端与泵壳(1)的内顶壁相衔接,延伸至所述水平部分(33)之上的导流叶片(36)与水平部分(33)的上表面、泵壳(1)的内顶壁共同围合出用于将导流流道(37)的水向第一出水口(11)处聚集的汇流流道(3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分(34)成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内表面形成能对导流区域(35)内的水进行周向加速的第一导流面(3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导流面(352),所述泵壳(1)内周壁在对应第二导流面(352)的部分形成有自下而上内径逐渐减小且弧形导流面(14),所述第二导流面(352)与弧形导流面(14)共同围合成能将经水流螺旋向上引导的聚流流道(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2)的内边缘与倾斜部分(34)的下部边缘相连接、外边缘与第二出水口之下的泵壳(1)内周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侧部设置有沿水流方向自第二出水口(12)的第一侧边缘向第二侧边缘螺旋延伸的加压面(16),该加压面(16)位于所述挡水板(32)之下的覆盖区域之内,所述泵壳(1) 的第二出水口(12)处还设置有与加压面(16)切向连接的出水管段(19)。
CN202222625921.XU 2022-09-30 2022-09-30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Active CN218522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921.XU CN218522850U (zh) 2022-09-30 2022-09-30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921.XU CN218522850U (zh) 2022-09-30 2022-09-30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2850U true CN218522850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7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5921.XU Active CN218522850U (zh) 2022-09-30 2022-09-30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2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22850U (zh)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CN115628233A (zh) 一种导叶结构及开放式水泵、清洗机
CN113520262B (zh) 一种柜式清洗机
CN115444343A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的装配结构及清洗机
CN218684253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9397157U (zh)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CN113279969A (zh) 一种双水路开放式洗碗机水泵总成
CN213775713U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及应用有该水泵的清洗机
CN115607083A (zh) 一种清洗机
CN113520264B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泵水机构
CN220956175U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及清洗机
CN214945256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115500758A (zh) 一种空间导叶及开放式水泵、清洗机
CN113520260B (zh) 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清洗机
CN216922527U (zh) 一种双水路开放式洗碗机水泵总成
CN218552289U (zh) 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及应用有开放式水泵的清洗机
CN218684270U (zh) 一种清洗机
WO2024067814A1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流系统及清洗机
CN115573915A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及清洗机
CN117837994A (zh) 一种清洗机
CN213235540U (zh) 一种离心叶轮、双层喷淋系统及清洗机
CN215521375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113317741A (zh) 一种用于双层喷淋系统的叶轮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清洗机
CN216077721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216554603U (zh) 一种蜗壳结构及水流系统、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