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157U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97157U CN219397157U CN202222626216.1U CN202222626216U CN219397157U CN 219397157 U CN219397157 U CN 219397157U CN 202222626216 U CN202222626216 U CN 202222626216U CN 219397157 U CN219397157 U CN 2193971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guide vane
- cover plate
- diversion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包括盖板及竖向布置在盖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盖板在周向上分为相互衔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导流片对应第一部分布置,第二导流片对应第二部分布置,所述第一导流片为多个且在盖板的第一部分周向上间隔排布、自盖板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片在盖板的第二部分内自盖板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片的外端位于盖板边缘之内从而形成第一分水出口,相邻两所述第一导流片之间约束出分水流道,所述第一导流片顶部所对应的盖板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分水流道与盖板上方相连通的第二分水出口。在简化水泵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了泵水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容积较大的洗碗机来说,为了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会设置上下排布的至少两组喷淋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分别输送到各喷淋臂中进行上下喷淋,冲洗餐具后回落的水聚集到洗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各喷淋臂中,完成一个水流循环。
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685956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节能的洗碗机》(申请号:CN201611232345.5)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用于容纳餐具并提供清洗空间的腔体、用于喷水清洗餐具的喷淋系统和用于抽水并向喷淋系统供水的泵体;喷淋系统设置于腔体内;泵体的抽水端连通腔体,供水端连通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内水管和两套以上喷淋装置,两套以上喷淋装置分别设置于内水管上;泵体的供水端连接有分水装置,该分水装置对应两套以上喷淋装置设置有两个以上出水口,喷淋装置与相应的出水口连通;工作时,分水装置根据指令导通一个以上出水口,使一套以上喷淋装置进行清洗工作。
在上述现有能进行底部喷淋、顶部喷淋的洗碗机中,用于为喷淋系统供水的泵一般采用封闭式结构,即将洗涤泵的泵壳设于箱体下方,泵壳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叶轮,洗涤泵泵壳的进水口与洗涤腔底部相连通,泵壳的出水口连接有分水装置,该分水装置将水流分为向底部喷淋臂供水的第一支路和向顶部喷淋臂供水的第二支路。由于顶部喷淋用水与底部喷淋用水的水压均由洗涤泵独立供给,导致分流后每个支路上水流的扬程、流量及冲击力均大幅下降,影响清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ZL 202023348766.9《一种双泵系统及应用有该双泵系统的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双泵系统包括上叶轮、下叶轮、上壳体、下壳体及驱动件,上壳体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上部的第一容置腔,下壳体上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下部的第二容置腔,下壳体侧壁上开有供水进入第二容置腔中的第一进水口,下壳体下部具有用于安装下叶轮的第三容置腔,下壳体侧壁和/或底壁上开有第二进水口及出水口。上述双泵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及上叶轮为底部喷淋供水,第三容置腔及下叶轮为顶部和/或中部喷淋供水,由于两路水流的动力由相应的泵独立供给,提高了各路水流的扬程及水流量,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
但是,由于其采用独立的上叶轮进行底层供水、下叶轮进行上层供水,整体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无法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兼顾泵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兼具分水及加压功能从而简化水泵结构、提高泵水效率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包括盖板及竖向布置在盖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所述盖板在周向上分为相互衔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导流片对应第一部分布置,所述第二导流片对应第二部分布置,所述第一导流片为多个且在盖板的第一部分周向上间隔排布、自盖板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片在盖板的第二部分内自盖板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片的外端位于盖板边缘之内从而形成第一分水出口,相邻两所述第一导流片之间约束出分水流道,所述第一导流片顶部所对应的盖板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分水流道与盖板上方相连通的第二分水出口。
优选地,所述盖板呈圆盘状,所述第一导流片的外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圆盘状盖板的边缘处,各所述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在盖板周向上围合出用于对盖板之下的水流进行加压及周向分流的包围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兼具以下作用:(1)形成包围腔,该包围腔的边缘在周向上将输出水流分为两股,起到分流作用;同时,包围腔对进入其中的水流沿周向进行加压,以提高输出扬程;(2)第一导流片围合出分水流道,使分流出的一股水流通过第二分水出口与其上腔体更好的衔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
优选地,相邻布置的两第一导流片中,第一个第一导流片的外端部分与第二个第一导流片的内端布置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所述的分水流道,所述盖板在对应第一个第一导流片外端至第二第一导流片外端范围内缺失形成所述的第二分水出口。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二分水出口与分水流道的出水端合理衔接,降低能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螺旋延伸、用于将经第二分水出口输送来的水流向其中央部位的上方处聚拢的汇流叶片。该结构可对盖板之上的水流进行整流、导流,避免水流紊乱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
进一步优选,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延伸的导流锥,所述的汇流叶片为多个且在盖板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汇流叶片的上部与导流锥的外表面相衔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汇流叶片的上边缘低于导流锥的上端。该结构用以消除导流锥尖端附近的水流干涉,降低能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盖板在对应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二部分的上表面高度,所述汇流叶片的下端与第二分水出口顶部边缘相衔接。该结构降低经分水流道输出水流的爬坡高度,在第二分水出口处接着由汇流叶片向上引导,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汲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应所述盖板第一部分的汇流叶片用于对上行的水流进行聚流,对应所述盖板第二部分的汇流叶片用于对上行的水流进行辅助聚流或构成加强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片的内端与第二导流片的内端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导流片在周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导流片在周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导流片的外端与盖板外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将导叶结构安装在泵壳中之后,盖板边缘与泵壳内壁相贴近,第一导流片外端延伸至盖板边缘并与泵壳内壁靠近、主要用于围合出能向上送水的第二分水出口,而第二导流片外端与盖板边缘之间具有间距是为了使此处水流汇聚为一股并从泵壳的侧部直接输出,从而消除两处出水之间的干涉问题。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导流片为至少两组且相邻布置,相邻两所述第二导流片之间对应的盖板下表面形成有沿水流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导流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对应盖板第一部分布置的相邻第一导流片之间围合出了供一股水流分出的分水流道,对应盖板第二部分布置的第二导流片用于将第二股水流导出,水流在周向流动过程中自动分流为两股,消除了分流水流的干涉问题,避免了水流能量损失,在简化水泵结构的基础上,使水流压力满足泵水需求,提高了泵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水导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与分水导叶结构的配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实施例中水泵隐藏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包括盖板2及第一导流片21、第二导流片22,盖板2呈圆盘状,盖板2在周向上分为相互衔接的第一部分201、第二部分202,第一导流片21对应第一部分201布置,第二导流片22对应第二部分202布置,第一导流片21为多个且在盖板2的第一部分201周向上间隔排布、自盖板2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第二导流片22在盖板2的第二部分202内自盖板2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第二导流片22的外端位于盖板2边缘之内从而形成第一分水出口221,相邻两第一导流片21之间约束出分水流道23,第一导流片21顶部所对应的盖板2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分水流道23与盖板2上方相连通的第二分水出口24。
本实施例第一导流片21的外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圆盘状盖板2的边缘处,各第一导流片21、第二导流片22在盖板2周向上围合出用于对盖板2之下的水流进行加压及周向分流的包围腔100。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片21、第二导流片22兼具以下作用:(1)形成包围腔100,该包围腔100的边缘在周向上将输出水流分为两股,起到分流作用;同时,包围腔100对进入其中的水流沿周向进行加压,以提高输出扬程;(2)第一导流片21围合出分水流道23,使分流出的一股水流通过第二分水出口24与其上腔体更好的衔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
相邻布置的两第一导流片21中,第一个第一导流片21的外端部分与第二个第一导流片21的内端布置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所述的分水流道23,盖板2在对应第一个第一导流片21外端至第二第一导流片21外端范围内缺失形成所述的第二分水出口24。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二分水出口24与分水流道23的出水端合理衔接,降低能量损失。
本实施例的分水导叶结构用于开放式水泵中,开放式水泵包括泵壳1、分水导叶结构、叶轮3及驱动件4,泵壳1底部开有吸水口13,泵壳1顶部开有第一出水口11、侧部开有第二出水口12,盖板2横向设于泵壳1中部且将泵壳1内腔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腔体101、下腔体102,第一出水口11与上腔体101相连通,第二出水口12与下腔体102相连通。叶轮3能转动地设于下腔体102中,用于提供汲水动力。驱动件4设于泵壳1下方且输出轴41朝向延伸与叶轮3连接。
泵壳1侧部设置有与第二出水口12切向连接的出水通道14,该出水通道14的第一侧壁与第二出水口12的第一边缘121相连接且与布置在此处的第一导流片21外壁面切向衔接,出水通道14的第二侧壁与第二出水口12的第二边缘122切向连接。该结构可降低能量损失。
第一出水口11开设于泵壳1顶壁的中央部位,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螺旋延伸、用于将经第二分水出口输送来的水流向第一出水口11处聚拢的汇流叶片25。该结构可对进入上腔体101的水流进行整流、导流,避免水流紊乱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延伸的导流锥26,且该导流锥26的尖端对应第一出水口11布置,汇流叶片25为多个且在盖板2周向上间隔排布,汇流叶片25的上部与导流锥26的外表面相衔接。该结构可对进入上腔体101的水流进行整流、导流,避免水流紊乱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水压及扬程。汇流叶片25的上边缘低于导流锥26的上端。该结构用以消除第一出水口11附近的水流干涉,降低能量损失。
盖板2在对应第一部分20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二部分202的上表面高度,汇流叶片25的下端与第二分水出口24顶部边缘相衔接。该结构降低经分水流道23输出水流的爬坡高度,在第二分水出口24处接着由汇流叶片25向上引导,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汲水效果。
上腔体101所对应的泵壳1内周壁自下而上、自外而内延伸形成向第一出水口11逐渐聚拢的导流面16,汇流叶片25的外边缘与该导流面16相接触,导流面16与导流锥26的外表面、汇流叶片25之间共同围合出整流通道17。该整流通道17不仅可避免水流紊乱而造成能量损失,还能对输出水流进一步进行加压,以提高水压及扬程。
对应盖板2第一部分201的汇流叶片25用于对上行的水流进行聚流,对应盖板2第二部分202的汇流叶片用于对上行的水流进行辅助聚流或构成加强筋结构25’。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片21的内端与第二导流片22的内端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二导流片22在周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导流片21在周向上的长度,第二导流片22的外端与盖板2外边缘之间具有间距220。第二导流片22为三组且相邻布置,相邻两第二导流片22之间对应的盖板2下表面形成有沿水流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导流斜面222。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2)及竖向布置在盖板(2)下表面上的第一导流片(21)、第二导流片(22),所述盖板(2)在周向上分为相互衔接的第一部分(201)、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一导流片(21)对应第一部分(201)布置,所述第二导流片对应第二部分布置,所述第一导流片(21)为多个且在盖板(2)的第一部分(201)周向上间隔排布、自盖板(2)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片(22)在盖板(2)的第二部分(202)内自盖板(2)边缘向内逆着水流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片(22)的外端位于盖板边缘之内从而形成第一分水出口(221),相邻两所述第一导流片(21)之间约束出分水流道(23),所述第一导流片(21)顶部所对应的盖板(2)部分至少局部缺失形成供分水流道(23)与盖板上方相连通的第二分水出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呈圆盘状,所述第一导流片(21)的外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圆盘状盖板的边缘处,各所述第一导流片(21)、第二导流片(22)在盖板(2)周向上围合出用于对盖板之下的水流进行加压及周向分流的包围腔(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布置的两第一导流片(21)中,第一个第一导流片(21)的外端部分与第二个第一导流片(21)的内端布置部分相交错布置从而围合出所述的分水流道(23),所述盖板(2)在对应第一个第一导流片(21)外端至第二第一导流片(21)外端范围内缺失形成所述的第二分水出口(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螺旋延伸、用于将经第二分水出口(24)输送来的水流向其中央部位的上方处聚拢的汇流叶片(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延伸的导流锥(26),所述的汇流叶片(25)为多个且在盖板(2)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汇流叶片(25)的上部与导流锥(26)的外表面相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叶片(25)的上边缘低于导流锥(26)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在对应第一部分(20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二部分(202)的上表面高度,所述汇流叶片(25)的下端与第二分水出口(24)顶部边缘相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盖板(2)第一部分(201)的汇流叶片(25)用于对上行的水流进行聚流,对应所述盖板(2)第二部分(202)的汇流叶片用于对上行的水流进行辅助聚流或构成加强筋结构(2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片(21)的内端与第二导流片(22)的内端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导流片(22)在周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导流片(21)在周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导流片(22)的外端与盖板(2)外边缘之间具有间距(220)。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流片(22)为至少两组且相邻布置,相邻两所述第二导流片(22)之间对应的盖板(2)下表面形成有沿水流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导流斜面(2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26216.1U CN219397157U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26216.1U CN219397157U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97157U true CN219397157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3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26216.1U Active CN219397157U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97157U (zh)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22626216.1U patent/CN2193971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397157U (zh)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 | |
CN115628233A (zh) | 一种导叶结构及开放式水泵、清洗机 | |
CN214945256U (zh) |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 |
CN113520262B (zh) | 一种柜式清洗机 | |
CN115444343A (zh) | 一种开放式水泵的装配结构及清洗机 | |
CN218684270U (zh) | 一种清洗机 | |
CN217852829U (zh) | 喷淋臂、泵水机构及清洗机 | |
CN221401073U (zh) | 用于清洗机的开放式水泵及清洗机 | |
CN215521375U (zh) |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 |
CN216077721U (zh) |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 |
CN113520260B (zh) | 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清洗机 | |
CN218684253U (zh) | 一种清洗机 | |
CN218522850U (zh) | 用于开放式水泵的泵壳结构 | |
CN113279969A (zh) | 一种双水路开放式洗碗机水泵总成 | |
CN115500758A (zh) | 一种空间导叶及开放式水泵、清洗机 | |
CN113520264B (zh) |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泵水机构 | |
CN213775713U (zh) | 一种开放式水泵及应用有该水泵的清洗机 | |
CN218552289U (zh) | 开放式水泵的分水导叶结构及应用有开放式水泵的清洗机 | |
CN117837994A (zh) | 一种清洗机 | |
CN216922527U (zh) | 一种双水路开放式洗碗机水泵总成 | |
CN117297490A (zh) | 用于清洗机的水流系统及清洗机 | |
CN218862934U (zh) | 开放式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应用有该开放式水泵的清洗机 | |
CN219397155U (zh) | 用于清洗机的水流系统及清洗机 | |
CN115607083A (zh) | 一种清洗机 | |
CN115573915A (zh) | 一种开放式水泵及清洗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