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7566U - 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 Google Patents

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7566U
CN218517566U CN202221376254.XU CN202221376254U CN218517566U CN 218517566 U CN218517566 U CN 218517566U CN 202221376254 U CN202221376254 U CN 202221376254U CN 218517566 U CN218517566 U CN 218517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lamping
drum
die assembly
extru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62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修素
王元宾
崔国杰
朱锡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7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7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属于管材加工处理技术领域。该管端挤鼓成型设备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至少在其挤鼓用冲模组件上增设复合夹模结构,从而可以利用该挤鼓用冲模组件在该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墩鼓结构,并使该墩鼓结构与墩头夹模的端面的间距为端侧挤压面部与墩头夹模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减少换模所产生耗时的同时,且能基于同一夹持基准而提高管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此外,还可使设备的结构与控制更加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制冷、汽车、航空等制造领域中。

Description

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可用于构建该管端挤鼓成型设备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背景技术
在管状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一些管件端部进行墩鼓处理,以在其上挤压成型出墩鼓结构,例如对参照图3所示管件01的端部进行墩鼓处理,从而成型出墩鼓结构014,其中管件01为其他设备所进行加工的半成品,在其他设备上分别进行了弯管成型处理后,在对短侧端部进行扩口处理处膨胀管端部;若在墩鼓处理之前,无需对膨胀管端部进行其他处理,则使用仿形夹模与如图2所示的挤鼓用冲模组件02对其进行处理即可,此时的仿形夹模需要夹持住膨胀管端部的大部分结构;但是,在部分管状零部件的处理中,在进行墩鼓处理之前需对位于墩鼓结构0114下侧膨胀端部进行其他处理,例如需在膨胀端部进行打孔、测量等处理,此时通常需要先采用类似如图1所示结构的墩头夹模进行夹持并完成预先进行的其他处理后,此时的其他处理可能由非一体地集成在当前管端挤鼓成型设备上的处理单元进行,再换模至类似如图2所示结构的墩头夹模进行夹持并完成墩鼓处理。
此外,在管端墩鼓成型处理的过程中,例如采用公开号为CN107186100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管材旋沟预成型方法进行加工,以对目标管端依序进行扩口、镦鼓、旋沟等多道工序的处理;对于一些管件端部由于工艺要求或设备结构局限,在管端处理过程中,可能需先进行扩口及旋沟之后,再进行墩鼓处理,此时,参照该专利文献的附图1至图5所示可知,在完成旋沟处理之后,不再能基于同一夹模,在该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位于旋沟外侧上墩鼓结构,因此需要更换夹模之后,再进行挤鼓成型处理才行。
再者,若要获取如图3所示的管状零部件,则需要在管件01的管端的不同位置处依序地挤压成型出墩鼓结构011、墩鼓结构012、墩鼓结构013及墩鼓结构014;为了在管件01的端部上挤压成型出墩鼓结构,通常需采用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的挤鼓用冲模组件02与墩头夹模配合,并在冲模驱动单元的直冲驱使而完成;其中,挤鼓用冲模组件02为直冲挤压式复合模具组件,其结构具体包括图中所未示出的冲模座、固定在该冲模座上的冲模021及固定在该冲模021上的冲芯022;在冲模021上设有用于套装在冲芯022外的套装孔,且该套装孔与冲芯022的外周面围成套装环槽023,该套装环槽023用于套装在管件01的邻端面环部外,当形成的墩鼓结构为墩鼓结构014时,即在该墩鼓结构014的外侧具有剩余环体部015,则该套装环槽023包括为大径部分的墩鼓挤压成型环槽0231与为小径部分的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0232,该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0232用于保持未被挤鼓成型的剩余环体部015,并传递来自冲芯022或冲模021的挤压力,从而使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023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墩鼓结构;而当要成型的墩鼓结构为所示墩鼓结构014时,即在该墩鼓结构014的外侧无剩余环体部,则该套装环槽023仅需为大径部分的墩鼓挤压成型环槽0231即可。
对于与挤鼓用冲模组件02配合的墩头夹模的结构,当在挤压成型墩鼓结构011、墩鼓结构012及墩鼓结构013时,如图1及图4所示,由于相邻两个墩鼓结构之间的间距较大,而均可以基于同一墩头夹模03进行夹持而挤鼓成型;但由于镦鼓结构013与镦鼓结构014之间的轴向间距L较小,导致在挤压成型镦鼓结构014时,无法再利用墩头夹模03进行夹持,而需采用如图2及图4所示的墩头夹模04对已经成型出墩鼓结构023的管件01进行夹持,该墩头夹模04不仅需具有用于夹持管体部的夹持部的夹模041,还需具有用于间隔墩鼓结构023与墩鼓结构024的夹爪部042,即在成型墩鼓结构014时,需对墩鼓夹模进行更换,也意味着需要将管件01从一个墩头夹模上移至另一个墩头夹模上。
在前述技术方案等现有技术中,若存在当前墩鼓位置与管件所夹持的墩头夹模的端面之间存有间距时,则在当前墩鼓工序中,需对墩头夹模进行更换,从而导致整个管件加工过程较为复杂,而不利于加工速度的提高,且难以保持统一的加持基准,且设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端挤鼓成型设备,通过在其挤鼓用冲模组件上内置地集成有复合夹模,而能在不更换墩头夹模的前提下,就可在距离该墩头夹模的端面的一定距离处成型出墩鼓结构,从而能减少换模所产生耗时的同时,且能基于同一夹持基准而提高管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端挤鼓成型设备,以基于对前述复合夹模的进一步改进,而能基于单一墩头夹模的夹持,就能在当前墩鼓位置与墩头夹模的端面间存有间距且存有外凸管状结构的墩鼓结构,从而能减少换模所产生耗时的同时,且能基于同一夹持基准而提高管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构建上述管端挤鼓成型设备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墩头夹模、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与冲模驱动单元,所述冲模驱动单元至少用于驱使所述墩头夹模与所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中的一者相对另一者沿冲模方向移动,而对夹持在所述墩头夹模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鼓成型处理;所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包括冲模座、固定在所述冲模座上的冲模及固定在所述冲模上的冲芯,且在所述冲模与所述冲芯之间设有墩鼓挤压成型环槽;所述冲模座上设有用于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套装孔,所述套装孔与所述冲模的外周面围成安装环槽;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安装有弹性复位机构,及沿轴向可移位置受限地套装在所述冲芯外的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的内环面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管件端部的夹模腔;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时,所述夹模腔背离所述墩头夹模的端面组成端侧挤压面部,用于与所述墩鼓挤压成型环槽配合,而在所述管件端部挤鼓成型出镦鼓结构;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基于其与所述冲模座间所构成的楔形机构,而在受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外推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外移时张开,或在受所述墩头夹模挤压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内移时夹紧,并在完全夹紧后能继续内移至所述端侧挤压面部抵靠所述冲模的外端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挤鼓用冲模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为在其上增设复合夹模结构,可以利用前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在该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墩鼓结构,并使该墩鼓结构与墩头夹模的端面的间距为端侧挤压面部与墩头夹模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减少换模所产生耗时的同时,且能基于同一夹持基准而提高管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楔形结构而实现夹模外移张开,而内移夹持,并在夹持后继续内移而实现对当前墩鼓结构的挤压成型,能有效地简化设备的整体结构。因此,基于前述结构的改进,从而使设备的结构与控制更加简单。
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夹模腔为具有大径夹模腔段部与小径夹模腔段部的仿形夹模腔。以基于对前述复合夹模的进一步改进,便于对已成型有结构的仿形管结构进行成型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更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大径夹模腔段部位于所述夹模的端面上,且朝向所述墩头夹模;并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时,所有所述夹模的大径夹模腔段部合围成保形容纳槽,用于容纳已成型镦鼓结构并对其外形进行保持。以基于对前述复合夹模的进一步改进,而能基于单一墩头夹模的夹持,就能在当前墩鼓位置与墩头夹模的端面间存有间距且存有外凸管状结构的墩鼓结构,从而能减少换模所产生耗时的同时,且能基于同一夹持基准而提高管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包括用于驱使其上的多瓣夹模沿径向弹性地张开的驱张弹性机构。该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套装孔所形成的套装结构,从而能在外部对夹模进行限位,并与驱张弹性机构配合,能有效地简化整个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为驱张弹性机构包括压于相邻两个夹模的拼合面之间的驱张压簧,在夹模的拼合面上内凹地设有套装孔,而驱张压簧的端部套装在其所抵压拼合面上的套装孔内。
优选的方案为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外周面与所述套装孔的内孔环面中,所述楔形机构包括设于一者上的内缩式锥台环面,及设于另一者上且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抵靠接触的相对滑动面部。该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具有内缩式锥台环面的夹模外周面和/或套装孔的内孔环面构建楔形机构,可在提高楔形机构运行稳定的基础上,简化设模具组件的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为沿轴向自外而内,所述内孔环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大径直环面部、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及第一小径直环面部,所述夹模外周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大径直环面部、所述相对滑动面部及第二小径直环面部;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夹紧时,所述第二大径直环面部可移动且抵靠地套装在所述第一小径直环面部内。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夹模组件在张开或夹紧过程中的过渡平稳性的同时,有效确保张开或夹紧之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相对滑动面部为锥角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相同的锥台环面。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夹模组件在张开或夹紧过程中的过渡平稳性。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复位压簧,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套环装有弹簧护套;所述弹簧护套套装在所述复位压簧的部分簧体外,且外端部内折地设有紧压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与所述复位压簧之间的压力传递环体部。该技术方案基于弹簧护套的增设,能便于对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安装,尤其是自身无外张限位机构的夹模组件。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管端挤鼓成型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换模单元、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及管端整形单元,所述换模单元至少用于驱使目标对象移至管端处理工位处,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墩头夹模中的一者在所述冲模驱动单地驱使下而相对另一者沿冲模方向移动,而对所述管件端部进行管端处理;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管端整形单元及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中的一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挤鼓用冲模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为在其上增设复合夹模结构,即至少采用一个由现有挤鼓用冲模组件等构建的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与该经结构改进后的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相配合,从而可在管件端部上成型出相距较小且为定值的两个墩鼓结构的过程中,先基于前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与墩头夹模配合,而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一墩鼓结构;着,基于同一墩头夹模的夹持,利用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在该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二墩鼓结构,并使两个墩鼓结构之间的间距为端侧挤压体部的厚度;而可在减少更换墩头夹模所带来的更换夹模的程序增加及加工基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还会减少设备投资成本。此外,基于楔形结构而实现夹模外移张开,而内移夹持,并在夹持后继续内移而实现对当前墩鼓结构的挤压成型,能有效地简化设备的整体结构。因此,基于前述结构的改进,从而使设备的结构与控制更加简单。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冲模座为组合式模座,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冲模的冲模基座,固定在所述冲模基座上且用于围成所述套装孔的筒体,及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外端部上的环形压盖;所述环形压盖用于对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可外移位置进行限位。该技术方案将冲模座设置为组合结构,能有效地降低加工难度,及便于组装。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包括压于相邻两个夹模的拼合面之间的驱张压簧,在所述夹模的拼合面上内凹地设有套装孔,所述驱张压簧的端部套装在其所抵压的拼合面上的套装孔内。
优选的方案为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管端操作单元,在工序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前,对夹持在所述墩头夹模上的所述管件端部进行管端处理和/或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鼓用冲模组件内置有复合夹模,其包括冲模座、固定在所述冲模座上的冲模及固定在所述冲模上的冲芯,且在所述冲模与所述冲芯之间设有墩鼓挤压成型环槽;所述冲模座上设有用于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套装孔,所述套装孔与所述冲模的外周面围成安装环槽;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安装有弹性复位机构,及沿轴向可移位置受限地套装在所述冲芯外的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的内环面包括用于夹持管件端部的夹模腔;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时,所述夹模腔的内端面组成端侧挤面部,用于与所述墩鼓挤压成型环槽配合,而在所述管件端部挤鼓成型出镦鼓结构;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基于其与所述冲模座间所构成的楔形机构,而在受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外推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外移时张开,或在受外部挤压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内移时夹紧,并在完全夹紧后能继续内移至所述端侧挤压面部抵靠所述冲模的外端面上。
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夹模腔为具有大径夹模腔段部与小径夹模腔段部的仿形夹模腔;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包括用于驱使其上的多瓣夹模沿径向弹性地张开的驱张弹性机构。
优选的方案为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外周面与所述套装孔的内孔环面中,所述楔形机构包括设于一者上的内缩式锥台环面,及设于另一者上且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抵靠接触的相对滑动面部。
更优选的方案为沿轴向自外而内,所述内孔环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大径直环面部、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及第一小径直环面部,所述夹模外周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大径直环面部、所述相对滑动面部及第二小径直环面部;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夹紧时,所述第二大径直环面部可移动且抵靠地套装在所述第一小径直环面部内。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相对滑动面部为锥角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相同的锥台环面。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压簧,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套环装有弹簧护套;所述弹簧护套套装在所述压簧的部分簧体外,且外端部内折地设有紧压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与所述压簧之间的压力传递环体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墩头夹模与挤鼓用冲模组件配合而在管件上挤压成型出镦鼓结构的成型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另一种墩头夹模与挤鼓用冲模组件配合而在管件上挤压成型出镦鼓结构的成型示意图;
图3为现有一种管状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在略去护罩之后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冲模组件、管端倒角单元与换模单元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冲模驱动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欲加工出的管状零部件的结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欲加工出的管状零部件的管端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扩口冲模组件的结构图;
图1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扩口冲模组件对管件端部进行扩口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的结构图;
图1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一层镦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的结构图;
图16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二层镦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的结构图,即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
图18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三层镦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的结构图,即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
图20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四层镦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四层镦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且在该局部结构中略去了墩头夹模;
图2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四层镦鼓结构的过程中,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轴向移位与径向夹紧的过程示意图;
图2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第五位挤鼓用冲模组件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第五层镦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件端部在扩口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管件端部在第一次镦鼓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管件端部在第二次镦鼓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管件端部在第三次镦鼓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管件端部在第四次镦鼓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实施例中的管件端部在第五次镦鼓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管端挤鼓成型设备1包括控制单元及受该控制单元控制的多工位管端成型设备19;其中,多工位管端成型设备19包括防护罩、控制单元、机架10及安装在该机架10上的墩头夹模2、冲模驱动单元3、换模单元4、管端整形单元12及冲模单元组5;其中,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及与该处理器耦合的触控屏11与存储器,触控屏11用于显示加工信息及接收控制指令,在该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能控制墩头夹模2、冲模驱动单元3与换模单元4协同工作,而将夹持在墩头夹模2上的管件加工成目标管状零部件,具体为至少在该管件的端部上加压成型出轴向间距为定值的第一镦鼓结构与第二镦鼓结构,通常该定值间距小于等于管件的直径,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防护罩罩盖于整个机架外,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为横向对开结构,并使触控板留在防护罩外侧的同时,具有将墩头夹模2暴露于防护罩之外,以便于管件的上料与卸料板。此外,对于管件的上料与卸料,可以采用机械手等自动上料机构进行上料,也可由人工进行上料。
如图7所示,换模单元4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0上且沿X轴向延伸布置的直线导轨40,通过滑块而可沿X轴向往复移动地支撑在直线导轨40上的滑动支座41,及用于驱使滑动支座41相对机架10沿直线导轨40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其中,X轴向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方向,即滑动支座41可沿切换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机架10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支座41具体采用板体结构进行构建,而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包括伺服电机420、丝杆螺母机构及用于耦合二者的同步带机构421,丝杆螺母机构中的丝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0上,而螺母固定在滑动支座41上。
冲模单元组5包括轴向沿Y轴向布置,并沿X轴向并排布置的扩口冲模组件50、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及第五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即并排方向与其冲模挤压方向相垂直;其中,扩口冲模组件50、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第五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及管端整形单元12一起沿X轴向并排布置地安装在滑动支座41上,且全部均独立地通过沿Y轴向布置的导轨43与滑块44的配置而可沿Y轴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滑动支座41上,从而可利用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而同步地驱使冲模单元组5与管端整形单元12相对机架10同步地沿X轴向往复移动的同时,可利用沿Y轴向的推拉力而独立地驱使扩口冲模组件50、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第五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及管端整形单元12中的一者相对机架10沿Y轴向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管端整形单元12为用于对管件的端口部进行倒角的倒角单元,也可以采用端口切平等单元对管端进行整形处理;Y轴向构成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切换方向相垂直的冲模方向,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切换方向与冲模方向均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二者相垂直,从而使整个管端挤鼓成型设备1为卧式结构,即管端挤鼓成型设备1为多工位卧式管端挤鼓成型系统,具体为六工位卧式管端挤鼓成型系统。
如图11及图12所示,扩口冲模组件50包括冲模座501、固定在该冲模座501上的冲模502及固定在该冲模502上的冲芯503,为了实现对管件的挤压扩口处理,至少要求冲芯为与管体内腔相适配的柱体结构,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圆管为采用圆柱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冲模502与冲芯503均为圆柱体结构,具体地将冲模座501、冲模502与冲芯503均配置为圆柱体结构;在冲模502上设有用于套装在冲芯503外的第一套装孔,且该第一套装孔与冲芯503的外周面围成套装环槽504,用于套装管件05上已完成扩口的管端部。
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包括冲模座511、固定在该冲模座511上的冲模512及固定在该冲模512上的冲芯513;在本实施例中,将冲模座511、冲模512与冲芯513均配置为圆柱体结构;在冲模512上设有用于套装在冲芯513外的第一套装孔,且该第一套装孔与冲芯513的外周面围成套装环槽514;该套装环槽514包括为大径部分的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141与为小径部分的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142,对应地用于套装在管件05的邻端面环部外,从而在挤鼓成型的过程中,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142用于保持未被挤鼓成型的剩余环体部051,并传递来自冲芯513的挤压力,从而使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14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第一层墩鼓结构059。
如图15及图16所示,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包括冲模座521、固定在该冲模座521上的冲模522及固定在该冲模522上的冲芯523,为了实现对管件的挤压成型处理,至少要求冲芯为与管体内腔相适配的柱体结构,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圆管为采用圆柱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冲模522与冲芯523均为圆柱体结构,具体地将冲模座521、冲模522与冲芯523均配置为圆柱体结构;在冲模522上设有用于套装在冲芯523外的第一套装孔,且该第一套装孔与冲芯523的外周面围成套装环槽524;该套装环槽524包括为大径部分的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241与为小径部分的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242,对应地用于套装在管件05的邻端面环部外,从而在挤鼓成型的过程中,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242用于保持未被挤鼓成型的剩余环体部051,并传递来自冲芯513的挤压力,从而使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24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第二层墩鼓结构058,且在完成挤鼓成型后,用于容纳第二层墩鼓结构058与第一层墩鼓结构059,即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241的厚度大致为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141的两倍。如图17及图18所示,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包括冲模座531、固定在该冲模座531上的冲模532及固定在该冲模532上的冲芯533;在本实施例中,将冲模座531、冲模532与冲芯533均配置为圆柱体结构;在冲模532上设有用于套装在冲芯533外的第一套装孔,且该第一套装孔与冲芯533的外周面围成套装环槽534;该套装环槽534包括为大径部分的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341与为小径部分的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342,对应地用于套装在管件05的邻端面环部外,从而在挤鼓成型的过程中,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342用于保持未被挤鼓成型的剩余环体部051,并传递来自冲芯513的挤压力,从而使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34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第三层墩鼓结构057,且在完成挤鼓成型后,用于容纳第三层墩鼓结构057、第二层墩鼓结构058与第一层墩鼓结构059,即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341的厚度大致为墩鼓挤压成型环槽5141的三倍。
如图19至图22所示,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包括冲模座60、固定在该冲模座60上的冲模64及固定在该冲模64上的冲芯65,在本示例中,冲模座60、冲模64与冲芯65均为圆柱状结构。其中,冲模座60为组合式模座,具体包括用于固定冲模64的冲模基座61,固定在冲模基座61上且用于围成环绕冲模64与冲芯65布置的第二套装孔的筒体62,及固定在筒体62的外端部上的环形压盖63;利用前述第二套装孔与冲模64的外周面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环槽677。在冲模64上设有用于套装在冲芯65外的第一套装孔,且该第一套装孔与冲芯65的外周面围成套装环槽69;该套装环槽69包括为大径部分的墩鼓挤压成型环槽691与为小径部分的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692,对应地用于套装在管件05的邻端面环部外,从而在挤鼓成型的过程中,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692用于保持未被挤鼓成型的剩余环体部051,并传递来自冲芯65的侧壁肩台上的挤压力,从而使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69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第四层墩鼓结构056。
此外,在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上,为了实现能够仅基于前述墩头夹模2,就能够在管件05的端部上成型出间距为预定间距L1的两组墩鼓结构,即第三层墩鼓结构057与第四层墩鼓结构058的内端侧轴向间距,相比前述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至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而言,在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上增设了前述第二套装孔,具体为基于前述组合式模座结构进行设置,且使该第二套装孔与冲模的外周面围成安装环槽677;在该安装环槽677内安装有弹性复位机构,及轴向可移位置受限地套装在冲模64外的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对于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上夹模的数量通常要求为两瓣以上,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6瓣,具体如图30所示,该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上包括能拼合成整圆环结构的夹模661、夹模662、夹模663与夹模664,及用于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驱张弹性机构的压簧665、压簧666、压簧667及压簧668;在相邻两个夹模的拼合面处内凹地形成有套装孔,每根压簧的端部均固定地套装在其中一个套装孔内,从而利用四根压簧的驱张弹性力,从而使相邻两个夹模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实现夹模张开的驱动;对于驱张弹性机构的结构还可以用利用两个同极相对布置的永磁铁替换压簧进行构建,也可以采用环形弹性片或弹性杆进行构建。
在该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上,其每个夹模的内环面均凸起地形成有轴向厚度为前述定值L1的环状夹爪部669,并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闭合夹紧时,四个环状夹爪部669组成与墩鼓挤压成型环槽691配合的端侧挤压体部,而在管件端部05挤鼓成型出第四层镦鼓结构056。
为了能够对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为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与冲模座60之间设置楔形机构,以能基于楔形结构,将由于墩头夹模2抵推而使夹模内移的轴向位移转换成径向位移,以驱使夹模克服驱张弹性机构朝外的驱张弹性力,以实现闭合而对位于其内的管件进行夹持;或者在墩头夹模2的抵推力撤销时或抵推位置外移时,再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而外移,并能基于楔形结构而释放对夹模外周面的束缚,在驱张弹性机构的弹性驱张力作用下而张开。具体地,如图21及图22所示,沿轴向自外而内,将筒体62的内孔环面设置成依序连接的第一大径直环面部620、内缩式锥台环面621及第一小径直环面部622,而所有夹模外周面均设置成依序连接的第二大径直环面部660、相对滑动面部661及第二小径直环面部662;其中,相对滑动面部661为锥角与内缩式锥台环面621相同的锥台环面,从而使二者相接触时构成楔形结构。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闭合夹紧时,如图21所示,第二大径直环面部660可移动且抵靠地套装在第一小径直环面部622内,从而有效地提高对管件的夹持力度;从而能实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在受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外推而相对安装环槽677外移时张开,此时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如图19所示,或在受墩头夹模2挤压而相对安装环槽677内移时夹紧,并在夹紧到位后能继续内移至端侧挤压体部抵靠冲模64的外端面,此时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如图21所示,此时,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夹模腔背离墩头夹模2的端面构成端侧挤压面部,即端侧挤压体部的内端面,且该端侧挤压面部抵靠冲模64的外端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套装在冲模外的压簧构建前述弹性复位机构,并在安装环槽677内套环装有弹簧护套67;该弹簧护套67包括套装在压簧外且对其进行保护的套筒671,及自套筒671的外端部内凸地形成有紧压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与压簧之间的压力传递环体部672。此外,对于弹性复位机构,还可采用两个磁极相对布置的柱状磁铁进行构建,或者采用弹性橡胶等其他弹性构件进行构建。
为了在挤鼓成型第四层墩鼓结构056时,对已经完成挤压成型的第一层墩鼓结构059至第三层墩鼓结构057进行保护,将环状夹爪部669距离夹模的前端面的距离为该三层墩鼓结构的厚度总和,从而在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闭合时,在端侧挤压体部邻近墩头夹模2的一侧,围成已成型镦鼓结构的保形容纳槽664,用于容纳已经成型且与当前墩鼓结构相距为前述定值L1的墩鼓结构,并对其外形进行保持,避免因出现管件端部与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之间出现打滑,而使已经成型的墩鼓结构出现变形,有效地确保成型后的质量。
在安装过程中,环形压盖63用于对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外移进行限位,而在内移时基于夹模与冲模64的抵靠而实现内移限位,即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轴向可移距离受限地套装在冲模64外,并容纳于安装环槽677内。
如图23所示,第五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包括由冲模基座71、筒体72与环形压盖73固连组成的冲模座,固定在冲模基座71上的冲模74及固定在该冲模74上的冲芯75,在其安装环槽777内安装有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76,其整体结构与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相同,且环状夹爪部769的厚度与环状夹爪部669的厚度相同,保形容纳槽764的轴向深度与保形容纳槽664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墩鼓挤压成型环槽791的深度等于第四层墩鼓结构056与第五层墩鼓结构056的厚度之和,从而能够挤鼓成型出第五层墩鼓结构056。
在上述六个冲模组件中,为了使冲模、冲芯与冲模座之间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安装,在冲模座上设有用于套装冲模的套装孔,并通过堰轴向布置的螺钉而将冲模牢固地固定在冲模座上,及将冲芯牢固地固定在冲模上,且便于安装。如图8所示,冲模驱动单元3包括可沿切换方向自由地套装耦合连接或抽离脱耦的端部连接机构,及驱动方向沿冲模挤压方向布置的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8。其中,端部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30的动子与目标冲模组件的冲模座,具体包括可沿切换方向自由地套装耦合连接或抽离脱耦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为固定在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8的动子上的T形连接块30,而第二连接件为与目标冲模组件的冲模座固连的套口槽座31,即在扩口冲模组件50、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与第五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的冲模座及在管端整形单元12的安装座上均固设有一个套口槽座31。套口槽座31上设有沿切换方向贯穿其的T型滑槽310,以在滑动支座41受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驱使而沿切换方向移动的过程中,T形连接块30可移入T型滑槽310内而与之耦合连接,从而可以对目标冲模组件进行冲模驱使,或可以移出T型滑槽310内而与之脱耦。其中,对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可采用其他结构进行构建,例如将T形改成三角形、L形等结构均可;而对于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8,其具体采用伺服电机80、同步带传输机构81及丝杆螺母机构82进行构建,其中四杆螺母机构82上的丝杆螺母820通过导轨滑块机构83而可沿冲模方向移动地安装在机架10上,T形连接块30就直接固定在该丝杆螺母820上。
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单元的处理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管端挤鼓成型设备19各个单元模块协同工作,从而能够实现以下控制方法,即该管端挤鼓成型设备1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扩口步骤S1、第一挤鼓步骤S2、第二挤鼓步骤S3、第三挤鼓步骤S4、第四挤鼓步骤S5、第五挤鼓步骤S6及管端整形步骤S7,其中,第三挤鼓步骤S4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墩鼓成型步骤,而第四挤鼓步骤S5构成本实施例中的二墩鼓成型步骤。在本实施例的下述描述中,以成型出如图9及图10所示的L型管状零部件05,需在短侧管件端部上成型出第一组墩鼓结构0500与第二组墩鼓结构0501,且需在鼓成型之前,需进行扩口处理;其中,第一组墩鼓结构0500为三层叠层结构,分别由第一层墩鼓结构059、二层墩鼓结构058及第三层墩鼓结构057堆叠而成;第二组墩鼓结构0501为双层叠层结构,分别由第四层墩鼓结构056与第五层墩鼓结构055堆叠而成。
扩口步骤S1,如图11及图12所示,控制换模单元3驱使扩口冲模组件50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扩口冲模组件50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扩口冲模组件50的冲模座501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扩口冲模组件50对夹持在墩鼓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4所示,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扩口结构551。
第一挤鼓步骤S2,如图13及图14所示,控制换模单元驱使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的冲模座511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第一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1对夹持在墩鼓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5所示,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第一层墩鼓结构059。
第二挤鼓步骤S3,如图15及图16所示,控制换模单元驱使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的冲模座521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第二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2对夹持在墩鼓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6所示,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第二层墩鼓结构058。
第三挤鼓步骤S4,如图17及图18所示,控制换模单元驱使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的冲模座531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第三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3对夹持在墩鼓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7所示,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第三层墩鼓结构057。
第四挤鼓步骤S5,如图19及图20所示,控制换模单元驱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的冲模座60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4对夹持在墩鼓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8所示,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第四层墩鼓结构056,在此过程中,保形容纳槽664用于容纳第一组墩鼓结构0500,并对它们的外形进行保持,而基于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69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第四层墩鼓结构056;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轴向间距为定值的第三位墩鼓结构057与第四位墩鼓结构056。
第五挤鼓步骤S6,如图19及图20所示,控制换模单元驱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的冲模座71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第四位挤鼓用冲模组件55对夹持在墩鼓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9所示,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鼓成型出第五层墩鼓结构055,在此过程中,保形容纳槽664用于容纳第一组墩鼓结构0500,并对它们的外形进行保持,而基于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791内受挤压弯折而挤压成型出第五层墩鼓结构055;从而在管件端部上挤压成型出轴向间距为定值的第一组墩鼓结构0500与第二组墩鼓结构0501。
在第四挤鼓步骤S5与第五挤鼓步骤S6中,当墩头夹模2的端面抵靠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前端面时,并通过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与弹簧保护套传递压力而压缩压簧,从而推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沿轴向内移,通过楔形机构上的斜面转换作用,把夹模的轴向内移位移转换成夹模的径向内挤位移,以对管件端部进行夹持,并在相对滑动面部661与内缩式锥台环面621相对滑动位移完成而脱离滑动时,此时,夹模完全夹紧地对管件端部进行夹持,接着再朝里移动,从而使管件端部的端面抵压槽底面受挤压,而在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内折弯形成墩鼓结构;其中,在第四挤鼓步骤S5中,管端面抵压管端环体容纳环槽部5342的槽底面,而在第五挤鼓步骤S6中,管端面抵压管壁在墩鼓挤压成型环槽791的槽底面。
管端整形步骤S7,控制换模单元驱使管端整形单元12移动至挤压成型工位处,而使管端整形单元12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且使管端整形单元12的安装座在冲模挤压方向与冲模驱动单元3耦合连接;接着控制冲模驱动单元3驱使管端整形单元12对夹持在墩鼓夹模上的管件端面进行整形处理,例如倒角、平端面等处理。
经上述多个步骤处理之后,从而完成对管件05的端部进行处理,且在该处理过程中,换模单元42至少用于择一地使冲模单元组中的目标冲模组件移至位于冲模驱动单元3与墩头夹模2之间,以使目标冲模组件能在冲模驱动单元3的直冲驱动下而对夹持在墩头夹模2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鼓成型处理。其中,第四挤鼓用冲模组件54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而第五挤鼓用冲模组件55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而挤鼓用冲模组件,即冲模单元组包括沿切换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与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且二者均为直冲挤压式模具组件,对应地用于在管件端部05上挤压成型出第一镦鼓结构057与第二镦鼓结构056。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楔形机构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披露的结构,其可以为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夹模外周面与筒体62的内孔环面中,楔形机构包括设于一者上的内缩式锥台环面,及设于另一者上且与内缩式锥台环面抵靠接触的相对滑动面部,该相对滑动面部并不一定要为内缩式锥台环面,仅需能沿其移动节课;此外,楔形机构可以通过其他固定在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66的夹模外周面与筒体62的内孔环面上的其他机构进行构建,只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与其他结构相比更加紧凑而已。

Claims (11)

1.一种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墩头夹模、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与冲模驱动单元,所述冲模驱动单元至少用于驱使所述墩头夹模与所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中的一者相对另一者沿冲模方向移动,而对夹持在所述墩头夹模上的管件端部进行挤鼓成型处理;所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包括冲模座、固定在所述冲模座上的冲模及固定在所述冲模上的冲芯,且在所述冲模与所述冲芯之间设有墩鼓挤压成型环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座上设有用于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套装孔,所述套装孔与所述冲模的外周面围成安装环槽;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安装有弹性复位机构,及沿轴向可移位置受限地套装在所述冲芯外的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的内环面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管件端部的夹模腔;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时,所述夹模腔背离所述墩头夹模的端面组成端侧挤压面部,用于与所述墩鼓挤压成型环槽配合,而在所述管件端部挤鼓成型出镦鼓结构;
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基于其与所述冲模座间所构成的楔形机构,而在受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外推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外移时张开,或在受所述墩头夹模挤压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内移时夹紧,并在完全夹紧后能继续内移至所述端侧挤压面部抵靠所述冲模的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模腔为具有大径夹模腔段部与小径夹模腔段部的仿形夹模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夹模腔段部位于所述夹模的端面上,且朝向所述墩头夹模;并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时,所有所述夹模的大径夹模腔段部合围成保形容纳槽,用于容纳已成型镦鼓结构并对其外形进行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包括用于驱使其上的多瓣夹模沿径向弹性地张开的驱张弹性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外周面与所述套装孔的内孔环面中,所述楔形机构包括设于一者上的内缩式锥台环面,及设于另一者上且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抵靠接触的相对滑动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自外而内,所述内孔环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大径直环面部、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及第一小径直环面部,所述夹模外周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大径直环面部、所述相对滑动面部及第二小径直环面部;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夹紧时,所述第二大径直环面部可移动且抵靠地套装在所述第一小径直环面部内;
所述相对滑动面部为锥角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相同的锥台环面;
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复位压簧,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套环装有弹簧护套;所述弹簧护套套装在所述复位压簧的部分簧体外,且外端部内折地设有紧压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与所述复位压簧之间的压力传递环体部;
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管端操作单元,在工序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挤鼓用冲模组件前,对夹持在所述墩头夹模上的所述管件端部进行管端处理和/或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端挤鼓成型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换模单元、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及管端整形单元,所述换模单元至少用于驱使目标对象移至管端处理工位处,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墩头夹模中的一者在所述冲模驱动单地驱使下而相对另一者沿冲模方向移动,而对所述管件端部进行管端处理;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管端整形单元及第二挤鼓用冲模组件中的一者;
所述冲模座为组合式模座,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冲模的冲模基座,固定在所述冲模基座上且用于围成所述套装孔的筒体,及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外端部上的环形压盖;所述环形压盖用于对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可外移位置进行限位;
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包括压于相邻两个夹模的拼合面之间的驱张压簧,在所述夹模的拼合面上内凹地设有套装孔,所述驱张压簧的端部套装在所述套装孔内。
8.一种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包括冲模座、固定在所述冲模座上的冲模及固定在所述冲模上的冲芯,且在所述冲模与所述冲芯之间设有墩鼓挤压成型环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模座上设有用于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套装孔,所述套装孔与所述冲模的外周面围成安装环槽;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安装有弹性复位机构,及沿轴向可移位置受限地套装在所述冲芯外的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的内环面包括用于夹持管件端部的夹模腔;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时,所述夹模腔的内端面组成端侧挤面部,用于与所述墩鼓挤压成型环槽配合,而在所述管件端部挤鼓成型出镦鼓结构;
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基于其与所述冲模座间所构成的楔形机构,而在受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外推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外移时张开,或在受外部挤压而相对所述套装孔内移时夹紧,并在完全夹紧后能继续内移至所述端侧挤压面部抵靠所述冲模的外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挤鼓用冲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模腔为具有大径夹模腔段部与小径夹模腔段部的仿形夹模腔;
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包括用于驱使其上的多瓣夹模沿径向弹性地张开的驱张弹性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挤鼓用冲模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的夹模外周面与所述套装孔的内孔环面中,所述楔形机构包括设于一者上的内缩式锥台环面,及设于另一者上且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抵靠接触的相对滑动面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挤鼓用冲模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自外而内,所述内孔环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大径直环面部、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及第一小径直环面部,所述夹模外周面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大径直环面部、所述相对滑动面部及第二小径直环面部;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闭合夹紧时,所述第二大径直环面部可移动且抵靠地套装在所述第一小径直环面部内;
所述相对滑动面部为锥角与所述内缩式锥台环面相同的锥台环面;
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套装在所述冲模外的压簧,在所述安装环槽内套环装有弹簧护套;所述弹簧护套套装在所述压簧的部分簧体外,且外端部内折地设有紧压在所述多瓣式启闭夹模组件与所述压簧之间的压力传递环体部。
CN202221376254.XU 2021-06-03 2022-06-02 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Active CN2185175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7499X 2021-06-03
CN202121237499 2021-06-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7566U true CN218517566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3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6254.XU Active CN218517566U (zh) 2021-06-03 2022-06-02 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7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9491B (zh) 一种多工位式管端挤鼓成型设备、系统及复合模具组件
US72874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battery case
CN103302192A (zh) 铆接装置
CN113059016B (zh) 大高径比筒体变薄引伸挤压复合成形模具
CN218517566U (zh) 管端挤鼓成型设备及内置有复合夹模的挤鼓用冲模组件
CN102228930B (zh) 一种冲弯一体机
GB222995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bellows pipe
CN210523503U (zh) 灯筒机罩壳卡扣件冲压模具
CN211071461U (zh) 一种矩形管双面多孔同步成型装置
CN214235770U (zh)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输出杆半总成的冲压装配工装
CN211938695U (zh) 电机、电机机壳及电机机壳的拉伸成型模具
CN109888988B (zh) 一种用于定子拼圆设备内的铁芯拼圆部件
CN210358872U (zh) 冲压组合模具
CN210754754U (zh) 一种卧式胀管机
JP2013039617A (ja) バルジ加工用の金属ベローズ成形方法、及び、その金属ベローズ成形装置
CN218638354U (zh)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CN210333948U (zh) 一种压料板内藏式冲孔斜楔结构组件
CN2130619Y (zh) 金属桶身成型机
CN219312055U (zh) 一种小型化胶管扣压模具机构
CN110722055A (zh) 一种矩形管双面多孔同步成型装置
CN111589919A (zh) Ω型截面的金属波纹管的成型合模装置和波纹管成型设备
CN220612004U (zh) 一种自动扣压机的扣压模具
CN219541504U (zh) 一种冲压成型模具分模用卷轴套
CN220679930U (zh) 一种外置天线组装设备
CN217492565U (zh) 汽车尾门连接件的冷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