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8354U -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8354U
CN218638354U CN202222625733.7U CN202222625733U CN218638354U CN 218638354 U CN218638354 U CN 218638354U CN 202222625733 U CN202222625733 U CN 202222625733U CN 218638354 U CN218638354 U CN 218638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re
pulling
workpiec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57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gyan D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gyan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gyan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gyan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57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8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8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8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在下模座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镶块、定位块以及垫块;第一镶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抽芯、第二侧抽芯,第一侧抽芯、第二侧抽芯能与第一镶块的两端之间形成避让工件上的内孔翻边的避让孔,在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上表面的第一压块,在上模座上以工件的长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工件的左侧面、右侧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整形的左侧整形块、右侧整形块;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凸模结构的冲压成型模具,可以加工下横拉杆,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不对加剧,各个车企都不断加大对新车型的研发力度。汽车上的部分零件采用模具冲压成型。冲压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及凹模。凸模和凹模在上模座、下模座合模后使得冲压板产生形变进而获得所需的形状。而一些零件(如下横拉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无法使用凸模来成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凸模的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在下模座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镶块、定位块以及垫块;
所述第一镶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抽芯、第二侧抽芯,所述第一侧抽芯、第二侧抽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下模座滑动连接,且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朝向或远离第一镶块移动,第一侧抽芯、第二侧抽芯能与第一镶块的两端之间形成避让工件上的内孔翻边的避让孔,在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上表面的第一压块,在上模座上以工件的长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工件的左侧面、右侧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整形的左侧整形块、右侧整形块;
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工件的上表面及底部翻边形状相适配的工件槽,在定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伸入工件内部的第三侧抽芯与第四侧抽芯,所述第三侧抽芯、第四侧抽芯移动到位后形成避让工件上的内孔翻边的避让孔,所述第三侧抽芯、第四侧抽芯分别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在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右侧面的第二压块及对内孔翻边进行整形的冲压柱;
所述垫块上设置有上端及右端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左侧壁形状与工件的上表面相适配,在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工件上的两个孔相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伸入工件内部的第五侧抽芯与第六侧抽芯,所述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右侧面的第三压块及对工件底部翻边进行整形的整形块。
在上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压块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压块复位机构与第一压块安装座连接,在第一压块安装座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由第一压块复位机构驱动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上分别设置有左整形块固定座与右整形块固定座,在左整形块固定座上设置有左侧整形块,右整形块固定座上设置有右侧整形块。
在上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氮气缸及位于第一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侧抽芯或第二侧抽芯、后端设置有第一抵接块;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一下凹,在第一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底导板,在第一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导板,在第一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二侧导板,在第一下凹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氮气缸的活塞杆的外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氮气缸限位在第一底导板与第一限位板之间,在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抵接块,合模时,所述第一抵接块与第二抵接块抵接以限定第一侧抽芯或第二侧抽芯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氮气缸及位于第二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三侧抽芯或第四侧抽芯、后端设置有第三抵接块,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二下凹,在第二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底导板,在第二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三侧导板,第二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四侧导板,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氮气缸由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底导板限位,所述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四抵接块,合模时,所述第三抵接块与第四抵接块抵接以限定第三侧抽芯或第四侧抽芯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氮气缸及位于第三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五侧抽芯或第六侧抽芯、后端设置有第五抵接块,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三下凹,在第三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底导板,在第三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五侧导板,第三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五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六侧导板,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氮气缸由第三限位板与第三底导板限位,所述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六抵接块,合模时,所述第五抵接块与第六抵接块抵接以限定第五侧抽芯或第六侧抽芯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座,连接柱的上端与上固定座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座固设在左整形块固定座或右整形块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上还设置有与连接柱轴线平行设置的调节孔,左整形块固定座或右整形块固定座上连接有螺柱,螺柱的外端穿设在调节孔上并通过螺母锁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凸模结构的冲压成型模具,可以加工下横拉杆,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7是图2的E-E剖视图;
图8是图2的F-F剖视图;
图9是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10是图9的G-G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镶块、定位块、垫块位于下模座上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镶块、定位块、垫块位于下模座上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镶块、定位块、垫块位于下模座上的示意图之三;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横拉杆的示意图之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横拉杆的示意图之二;
图16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横拉杆的示意图之三。
图中:1、下模座;2、上模座;3、第一镶块;4、定位块;5、垫块;6、第一侧抽芯;7、第二侧抽芯;8、工件;9、内孔翻边;10、上表面;11、第一压块;12、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14、左侧面;15、右侧面;16、左侧整形块;17、右侧整形块;18、底部翻边;19、工件槽;20、第三侧抽芯;21、第四侧抽芯;22、第二压块;23、冲压柱;24、凹槽;25、定位柱;26、第五侧抽芯;27、第六侧抽芯;28、第三压块;29、整形块;30、第一压块安装座;31、左整形块固定座;32、右整形块固定座;33、第一氮气缸;34、侧抽芯安装座;35、第一抵接块;36、第一限位板;37、第四抵接块;38、第五抵接块;39、第三限位板;40、第六抵接块;41、第三抵接块;42、上固定座;43、连接柱;44、调节孔;45、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上模座2,在下模座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镶块3、定位块4以及垫块5;
所述第一镶块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抽芯6、第二侧抽芯7,所述第一侧抽芯6、第二侧抽芯7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下模座1滑动连接,且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朝向或远离第一镶块3移动,第一侧抽芯6、第二侧抽芯7能与第一镶块3的两端之间形成避让工件8上的内孔翻边9的避让孔,在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上表面10的第一压块11,在上模座2上以工件8的长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13,在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上分别设置有对工件8的左侧面14、右侧面15之间的距离进行整形的左侧整形块16、右侧整形块17;
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与工件8的上表面10及底部翻边18形状相适配的工件槽19,在定位块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伸入工件8内部的第三侧抽芯20与第四侧抽芯21,所述第三侧抽芯20、第四侧抽芯21移动到位后形成避让工件8上的内孔翻边9的避让孔,所述第三侧抽芯20、第四侧抽芯21分别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在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右侧面15的第二压块22及对内孔翻边18进行整形的冲压柱23;
所述垫块5上设置有上端及右端开口的凹槽24,所述凹槽24的左侧壁形状与工件8的上表面10相适配,在凹槽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工件8上的两个孔相对应的定位柱25,所述凹槽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伸入工件8内部的第五侧抽芯26与第六侧抽芯27,所述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右侧面15的第三压块28及对工件底部翻边18进行整形的整形块29。
具体来说,所述上模座2上设置有第一压块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压块复位机构与第一压块安装座30连接,在第一压块安装座30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压块11由第一压块复位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13上分别设置有左整形块固定座31与右整形块固定座32,在左整形块固定座31上设置有左侧整形块16,右整形块固定座32上设置有右侧整形块17。
如图3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氮气缸33及位于第一氮气缸33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34,在侧抽芯安装座34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侧抽芯6或第二侧抽芯7、后端设置有第一抵接块35;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第一下凹,在第一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底导板,在第一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导板,在第一氮气缸33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二侧导板,在第一下凹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氮气缸33的活塞杆的外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6,所述第一氮气缸33限位在第一底导板与第一限位板36之间,在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抵接块,合模时,所述第一抵接块35与第二抵接块抵接以限定第一侧抽芯6或第二侧抽芯7的位置。
同样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氮气缸及位于第二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三侧抽芯20或第四侧抽芯21、后端设置有第三抵接块41,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第二下凹,在第二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底导板,在第二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三侧导板,第二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四侧导板,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氮气缸由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底导板限位,所述上模座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四抵接块37,合模时,所述第三抵接块41与第四抵接块37抵接以限定第三侧抽芯20或第四侧抽芯21的位置。
同样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氮气缸及位于第三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五侧抽芯26或第六侧抽芯27、后端设置有第五抵接块38,下模座1上设置有第三下凹,在第三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底导板,在第三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五侧导板,第三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五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六侧导板,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板39,所述第三氮气缸由第三限位板39与第三底导板限位,所述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六抵接块40,合模时,所述第五抵接块38与第六抵接块40抵接以限定第五侧抽芯26或第六侧抽芯27的位置。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座42,连接柱43的上端与上固定座42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座固设在左整形块固定座31或右整形块固定座32上,所述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上还设置有与连接柱轴线平行设置的调节孔44,左整形块固定座31或右整形块固定座32上连接有螺柱45,螺柱45的外端穿设在调节孔44上并通过螺母锁定,可以降低对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的要求。
工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工位上依次传递加工。工件的移动通过机械手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镶块(3)、定位块(4)以及垫块(5);
所述第一镶块(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抽芯(6)、第二侧抽芯(7),所述第一侧抽芯(6)、第二侧抽芯(7)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下模座(1)滑动连接,且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朝向或远离第一镶块(3)移动,第一侧抽芯(6)、第二侧抽芯(7)能与第一镶块(3)的两端之间形成避让工件(8)上的内孔翻边(9)的避让孔,在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上表面(10)的第一压块(11),在上模座(2)上以工件(8)的长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13),在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上分别设置有对工件(8)的左侧面(14)、右侧面(15)之间的距离进行整形的左侧整形块(16)、右侧整形块(17);
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与工件(8)的上表面(10)及底部翻边(18)形状相适配的工件槽(19),在定位块(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伸入工件(8)内部的第三侧抽芯(20)与第四侧抽芯(21),所述第三侧抽芯(20)、第四侧抽芯(21)移动到位后形成避让工件(8)上的内孔翻边(9)的避让孔,所述第三侧抽芯(20)、第四侧抽芯(21)分别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在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8)右侧面(15)的第二压块(22)及对内孔翻边(9)进行整形的冲压柱(23);
所述垫块(5)上设置有上端及右端开口的凹槽(24),所述凹槽(24)的左侧壁形状与工件(8)的上表面(10)相适配,在凹槽(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工件(8)上的两个孔相对应的定位柱(25),所述凹槽(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伸入工件(8)内部的第五侧抽芯(26)与第六侧抽芯(27),所述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压设在工件(8)右侧面的第三压块(28)及对工件(8)底部翻边(18)进行整形的整形块(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上设置有第一压块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压块复位机构与第一压块安装座(30)连接,在第一压块安装座(30)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压块(11)由第一压块复位机构驱动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13)上分别设置有左整形块固定座(31)与右整形块固定座(32),在左整形块固定座(31)上设置有左侧整形块(16),右整形块固定座(32)上设置有右侧整形块(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氮气缸(33)及位于第一氮气缸(33)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34),在侧抽芯安装座(34)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侧抽芯(6)或第二侧抽芯(7)、后端设置有第一抵接块(35);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第一下凹,在第一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底导板,在第一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导板,在第一氮气缸(33)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二侧导板,在第一下凹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氮气缸(33)的活塞杆的外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6),所述第一氮气缸(33)限位在第一底导板与第一限位板之间,在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抵接块,合模时,所述第一抵接块(35)与第二抵接块抵接以限定第一侧抽芯(6)或第二侧抽芯(7)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氮气缸及位于第二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三侧抽芯(20)或第四侧抽芯(21)、后端设置有第三抵接块(41),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第二下凹,在第二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底导板,在第二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三侧导板,第二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四侧导板,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氮气缸由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底导板限位,所述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四抵接块(37),合模时,所述第三抵接块(41)与第四抵接块(37)抵接以限定第三侧抽芯(20)或第四侧抽芯(21)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氮气缸及位于第三氮气缸上平面的侧抽芯安装座,在侧抽芯安装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五侧抽芯(26)或第六侧抽芯(27)、后端设置有第五抵接块(38),下模座(1)上设置有第三下凹,在第三下凹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底导板,在第三下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五侧导板,第三氮气缸上相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五侧导板滑动连接的第六侧导板,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氮气缸由第三限位板与第三底导板限位,所述上模座(2)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第六抵接块(40),合模时,所述第五抵接块(38)与第六抵接块(40)抵接以限定第五侧抽芯(26)或第六侧抽芯(27)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座(42),连接柱(43)的上端与上固定座(42)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座固设在左整形块固定座(31)或右整形块固定座(32)上,所述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上还设置有与连接柱(43)轴线平行设置的调节孔(44),左整形块固定座(31)或右整形块固定座(32)上连接有螺柱(45),螺柱(45)的外端穿设在调节孔(44)上并通过螺母锁定。
CN202222625733.7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Active CN218638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733.7U CN21863835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733.7U CN21863835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8354U true CN218638354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5733.7U Active CN21863835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8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13328U (zh) 一种汽车前轴精整模具
CN109622845B (zh) 一种鼓式转向节预锻件闭式近净成形工艺及模具
CN201493374U (zh) 汽车车架纵梁成型模具
CN218638354U (zh) 一种下横拉杆冲压成型模具
CN104826972B (zh) 工字型接头连续镦锻模具及其成形工艺
CN214417454U (zh) 汽车白车身级进模的侧翻边双动机构
CN111957830B (zh) 汽车尾箱组件用分段式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CN212494877U (zh) 一种连接器针孔类零件折弯打扁成形复合模具
CN218532581U (zh) 一种偏摆送料的冲床
CN21291708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多车型侧围整形用侧整装置
CN110125236B (zh) 一种汽车座椅管件端头一次侧冲同心圆弧模具
CN210523652U (zh) 低碳环保汽车侧横梁成型模具
CN210966588U (zh) 一种左纵梁快速成型的冲孔修边精密模具
CN113953483B (zh)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压铸模具
CN111633115A (zh) 一种可实现多种冲压工艺切换的板材回弹实验的模具结构
CN219944327U (zh) 一种汽车罩板固定架整形模具
CN220177985U (zh) 一种冲模侧向折弯机构
CN106345895B (zh) 一种侧冲侧翻斜楔机构
CN2688413Y (zh) 汽车起动机机壳凸台成型模具一
CN214022761U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体局部弯折件的成型模具
CN218108962U (zh) 一种抽芯折弯机构
CN219093376U (zh) 一种汽车金属配件高精密冲压模具
CN217701023U (zh) 一种胶体钢片内外孔加工模具
JP3658203B2 (ja) 圧造成形機
CN222902339U (zh) 一种对门把手执手座架进行连续冲压的机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