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4069U - 一种轻量制动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制动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4069U
CN218494069U CN202222861051.6U CN202222861051U CN218494069U CN 218494069 U CN218494069 U CN 218494069U CN 202222861051 U CN202222861051 U CN 202222861051U CN 218494069 U CN218494069 U CN 218494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aluminium system
aluminium
sliding
frictio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10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段旭阳
季本亮
冷家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ezhun Testing Co ltd
FUJIWA MACHINERY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ezhun Testing Co ltd
FUJIWA MACHINERY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ezhun Testing Co ltd, FUJIWA MACHINERY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ezhun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10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4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4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4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轻量制动盘,包括铝制法兰盘,铝制法兰盘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安装孔,铝制法兰盘外侧底部分别一体成型有铝制上摩擦环和铝制下摩擦环,铝制上摩擦环和铝制下摩擦环之间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铝制加强筋,两个铝制加强筋之间设有散热槽,铝制上摩擦环表面均喷涂有第二喷涂层,铸铝材质可以有效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同时又满足了制动盘的强度要求,传统铸铁材料前制动盘重量大约为11.9.Kg,本铸铝材料的制动盘重量为5.1Kg,相比传统铸铁材料前制动盘重量减少50%以上.该制动盘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达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同时又满足了制动盘的强度要求,其次铸铝适合大批量铸造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制动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制动盘。
背景技术
制动盘是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汽车每减重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5g/km,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另外,新能源汽车整车重量中电池占比大,目前电池减重技术难度大,汽车其它零部件减重必要性更加迫切,目前市场上汽车常规的制动盘为铸铁材质,其重量约为11.9kg,具有很大的减重必要,为此,提出一种轻量制动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制动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汽车常规的制动盘为铸铁材质,其重量约为11.9kg,具有很大的减重必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制动盘,包括铝制法兰盘,所述铝制法兰盘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安装孔,所述铝制法兰盘外侧底部分别一体成型有铝制上摩擦环和铝制下摩擦环,所述铝制上摩擦环和铝制下摩擦环之间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铝制加强筋,两个所述铝制加强筋之间设有散热槽,所述铝制上摩擦环表面均喷涂有第二喷涂层,所述铝制下摩擦环表面喷涂有第一喷涂层,所述铝制法兰盘一侧设有提示组件。
作为优选,上述提示组件包括凸柱和滑柱,所述凸柱顶部固定有滑板,所述滑柱顶部粘接有涂色层。
作为优选,上述铝制法兰盘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
作为优选,上述滑板的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滑柱和凸柱的一侧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侧。
作为优选,上述滑板的一侧与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滑柱的底部固定于滑板的顶部。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喷涂层和第二喷涂层为碳化钨涂层。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喷涂层和第二喷涂层为碳化铬涂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制动盘中铝制法兰盘、铝制加强筋、铝制上摩擦环和铝制下摩擦环的材质为铸铝材质,可以有效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同时又满足了制动盘的强度要求,传统铸铁材料前制动盘重量大约为11.9.Kg,本铸铝材料的制动盘重量为5.1Kg,相比传统铸铁材料前制动盘重量减少50%以上.该制动盘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达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制动盘采用铸铝材质,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同时又满足了制动盘的强度要求,其次铸铝适合大批量铸造生产。
二、第一喷涂层和第二喷涂层的材质为碳化钨或碳化铬,并且第一喷涂层和第二喷涂层采用热喷涂技术,喷涂了超硬碳化物材料,如碳化钨或碳化铬等,满足了制动盘的刹车性能,以及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的要求。
三、使用涂色层与铝制法兰盘是否平齐,主动告知工人铝制法兰盘与连接盘是否安装到位,同时通过五个涂色层与铝制法兰盘是否平齐,可以判断出铝制法兰盘是否有变形,操作简单方便,主动提示维修工人制动盘是否安装到位,以及制动盘是否有变形,提高了制动盘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示组件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铝制法兰盘;2、铝制上摩擦环;3、散热槽;4、铝制下摩擦环;5、第一喷涂层;6、提示组件;61、第一滑槽;62、滑板;63、凸柱;64、弹簧;65、滑柱;66、第二滑槽;67、涂色层;7、安装孔;8、铝制加强筋;9、第二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一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整车重量中电池占比大,目前电池减重技术难度大,汽车其它零部件减重必要性更加迫切,目前市场上汽车常规的制动盘为铸铁材质,其重量约为11.9kg,具有很大的减重必要。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制动盘,包括铝制法兰盘1,铝制法兰盘1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安装孔7,铝制法兰盘1外侧底部分别一体成型有铝制上摩擦环2和铝制下摩擦环4,铝制上摩擦环2和铝制下摩擦环4之间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铝制加强筋8,两个铝制加强筋8之间设有散热槽3,铝制上摩擦环2表面均喷涂有第二喷涂层9,铝制下摩擦环4表面喷涂有第一喷涂层5,铝制法兰盘1一侧设有提示组件6,铝制法兰盘1、铝制加强筋8、铝制上摩擦环2和铝制下摩擦环4的材质为铸铝材质,可以有效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同时又满足了制动盘的强度要求,传统铸铁材料制动盘重量大约为11.9Kg,本铸铝材料的制动盘重量为5.1Kg,相比传统铸铁材料前制动盘重量减少50%以上.该制动盘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达到汽车轻量化的目的,制动盘采用铸铝材质,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同时又满足了制动盘的强度要求,其次铸铝适合大批量铸造生产,第一喷涂层5和第二喷涂层9的材质为碳化钨或碳化铬,并且第一喷涂层5和第二喷涂层9采用热喷涂技术,喷涂了超硬碳化物材料,如碳化钨涂层或铝基复合材料,满足了制动盘的刹车性能,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的要求。
提示组件6包括凸柱63和滑柱65,凸柱63顶部固定有滑板62,滑柱65顶部粘接有涂色层67,涂色层67的颜色是鲜亮的颜色,颜色可以选用红色或者黄色的贴纸。
铝制法兰盘1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第二滑槽66,第二滑槽66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61,滑板62的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1的内侧,滑柱65和凸柱63的一侧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1的内侧,滑柱65和凸柱63滑动在第二滑槽66的内侧,同时使得弹簧64受力压缩,在铝制法兰盘1的一侧贴合在连接盘一侧时,使得涂色层67的一侧与远离连接盘一侧的铝制法兰盘1平齐,此时员工可以目视涂色层67是否与铝制法兰盘1表面是否平齐,即可判断制动盘与连接盘之间是否安装到位,同时也可以判断制动盘是否有变形。
滑板62的一侧与第一滑槽6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64,滑板62的形状为圆柱形,滑柱65的底部固定于滑板62的顶部,滑板62滑动在第一滑槽61的内侧,同时使得滑柱65和凸柱63滑动在第二滑槽66的内侧,凸柱63的底部与铝制法兰盘1的一侧平齐时,恰好使得涂色层67与铝制法兰盘1的顶部一侧相平齐。
工作原理:当制动盘在安装时,通过螺栓插入在安装孔7的内侧,螺栓与连接盘相连接,当五个凸柱63的一侧抵触在连接盘的一侧时,推动滑板62滑动在第一滑槽61的内侧,同时使得滑柱65和凸柱63滑动在第二滑槽66的内侧,同时使得弹簧64受力压缩,在铝制法兰盘1的一侧贴合在连接盘一侧时,使得涂色层67的一侧与远离连接盘一侧的铝制法兰盘1平齐,此时员工可以目视涂色层67是否与铝制法兰盘1表面是否平齐,即可判断制动盘与连接盘之间是否安装到位,同时也可以判断制动盘是否有变形,当任意一处产生变形时,相应安装孔7一侧的提示组件6的涂色层67将会低于铝制法兰盘1的表面,使用涂色层67与铝制法兰盘1是否平齐,主动告知工人铝制法兰盘1与连接盘是否安装到位,同时通过五个涂色层67与铝制法兰盘1是否平齐,可以判断出铝制法兰盘1是否有变形,操作简单方便,主动提示维修工人制动盘是否安装到位,以及制动盘是否有变形,提高了制动盘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技术方案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喷涂层5和第二喷涂层9采用热喷涂技术,喷涂了超硬碳化物材料,如碳化铬涂层或铝基复合材料,满足了制动盘的刹车性能,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的要求。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零部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尺寸、范围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轻量制动盘,包括铝制法兰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法兰盘(1)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安装孔(7),所述铝制法兰盘(1)外侧底部分别一体成型有铝制上摩擦环(2)和铝制下摩擦环(4),所述铝制上摩擦环(2)和铝制下摩擦环(4)之间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铝制加强筋(8),两个所述铝制加强筋(8)之间设有散热槽(3),所述铝制上摩擦环(2)表面均喷涂有第二喷涂层(9),所述铝制下摩擦环(4)表面喷涂有第一喷涂层(5),所述铝制法兰盘(1)一侧设有提示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组件(6)包括凸柱(63)和滑柱(65),所述凸柱(63)顶部固定有滑板(62),所述滑柱(65)顶部粘接有涂色层(6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法兰盘(1)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五个的第二滑槽(66),所述第二滑槽(66)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2)的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1)的内侧,所述滑柱(65)和凸柱(63)的一侧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2)的一侧与第一滑槽(6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64),所述滑板(62)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滑柱(65)的底部固定于滑板(6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层(5)和第二喷涂层(9)为碳化钨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层(5)和第二喷涂层(9)为碳化铬涂层。
CN202222861051.6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轻量制动盘 Active CN218494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1051.6U CN218494069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轻量制动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1051.6U CN218494069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轻量制动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4069U true CN218494069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1051.6U Active CN218494069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轻量制动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4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94069U (zh) 一种轻量制动盘
CN204527312U (zh) 纯电动汽车后纵梁前段结构
CN211045542U (zh) 一种铝合金热成形电池下壳体、电池及汽车
CN211820479U (zh) 一种散热性能较佳的刹车片
CN2913128Y (zh) 汽车后尾门
CN201580208U (zh) 一种汽车用轻量化车轮轮辐
CN209671474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刹车鼓
CN209800111U (zh) 一种螺钉隐藏式的拼装活塞
CN211550343U (zh) 一种汽车刹车片总成
CN210337768U (zh) 车顶行李架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5171712U (zh) 一种柱状陶瓷增强轻金属复合材料制动盘
CN215110213U (zh) 一种铝铁铆接制动盘
CN217893031U (zh) 机盖、车身和车辆
CN208778388U (zh) 一种差速锁气缸
CN207523811U (zh) 一种纯电动物流车厢体
CN217873893U (zh) 轻量化卡钳结构
CN218670329U (zh) 径向铆接复合制动盘
CN211202687U (zh) 一种汽车用散热型制动鼓
CN215513136U (zh) 一种用于汽车悬梁传力路径的支撑梁
CN214985630U (zh) 一种轿车车体后纵梁加强板总成
CN209294292U (zh) 一种制动器总成
CN109131396B (zh) 轨道车辆风道组件和轨道车辆
CN210218331U (zh) 一种全铝车身铝型材铆接结构
CN218463428U (zh) 一种防腐蚀的板簧垫块
CN210592154U (zh) 一种半开放式拉延筋布置的b柱加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