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4022U -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4022U
CN218494022U CN202223020911.XU CN202223020911U CN218494022U CN 218494022 U CN218494022 U CN 218494022U CN 202223020911 U CN202223020911 U CN 202223020911U CN 218494022 U CN218494022 U CN 218494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groove
shaped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09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鸿
蔡顺凉
钟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09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4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4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4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转轴结构主要包括一框架件,一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框架件以相对滑移,一转动件的一端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以相对转动;一衔接件与转动件具有共同的一旋转中心,衔接件的相对两外侧面上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外导槽,供以弧形转动的方式分别连结转动件的第一、第二内导引部;衔接件具有一内导槽,内导槽的两侧分别连通第一、第二外导槽;一框架连接件一端的一弧形凸轨连接内导槽以相对弧形转动,而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结合框架件,借以让转动件与衔接件依序转动,并与框架件形成一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尤指一种组装于平面式电子装置的后侧,并可相对于平面式电子装置掀开或闭合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诸如平板电脑或AIO电脑之类的平面式电子装置,大都会通过一支撑脚架的支撑,让平面式电子装置站立着,支撑脚架会再通过枢设一枢轴结构,用于进行翻转作动,让支撑脚架相对于平面式电子装置掀开或闭合,并让平板电脑的立起角度具有无段或是多段式的调整定位功能,让平板电脑在平躺或是在不同立起角度时,皆能够形成稳定的定位,以方便使用者触控操作。
传统式的枢轴结构是装设于平面式电子装置与支撑脚架之间,其主要是经由产生转动扭力以对抗操作时的施力及物重,而要产生足够的转动扭力,支撑脚架的转轴结构中的各组成元件势必具备足够的厚度以保有最低限度的结构强度;或是为了让翻转的运作顺畅,而让组成元件的结构复杂化,如此一来,不但不利于组装,且会让整体的体积加大;但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及操作,平面式电子装置的薄型化是业者积极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如何经由制造工艺及成本的考量以精减元件并有效利用结构内部的空间,使脚架转轴结构同时具有足够强度、薄型化及方便组装的优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脚架转轴结构的整体结构复杂、强度不足、厚度太厚以及不方便组装的问题,而能经由在一衔接件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连通的内、外导槽,并让一转动件与衔接件通过一连杆组件的连接以依序旋转开合,用于减少整体厚度以达到薄型化的要求,也容易注油润滑及储油以利于动作顺畅,并经由各元件的重新建构组合,简化各零件的结构与形状、方便组装且保有结构强度,同时能有效减少零件、方便制造以节省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脚架的转轴结构包括一框架件、一连杆组件、一转动件、一衔接件以及一框架连接件。其中的框架件具有一镂空槽;连杆组件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框架件,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以活动的方式出入于镂空槽;转动件的一端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转动件的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内导引部及一第二内导引部;衔接件与转动件具有共同的一旋转中心,衔接件的相对两外侧面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外导槽及一第二外导槽,该第一外导槽及该第二外导槽供以弧形转动的方式分别连结第一内导引部及第二内导引部,使转动件及衔接件依序旋转开合;衔接件具有一内导槽,内导槽的一侧连通第一外导槽,内导槽的另一侧连通第二外导槽;而框架连接件的一端具有一弧形凸轨,该弧形凸轨供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内导槽,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结合框架件。
实施时,框架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框架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镂空槽;转动件的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凸板及一第二凸板,第一凸板及第二凸板分别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第一内导引部设在第一凸板的内侧面,第二内导引部设在第二凸板的内侧面。
实施时,框架件的另一端底部具有一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具有直向贯穿的一第一孔,第二侧板上具有横向贯穿的一第二孔;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底面具有一第一螺孔,一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孔以锁接第一螺孔,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侧面具有一第二螺孔,一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孔以锁接第二螺孔,使弧形凸轨悬置于镂空槽中。
实施时,框架件的另一端底部分为在同一平面上的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该第一平板及该第二平板供搭接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底部形成的一阶级面;第一侧板的另一端板面上具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一穿孔,第二侧板的另一端板面上具有一第二通孔及一第二穿孔;框架连接件另一端的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三螺孔及一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定位于第一穿孔,一第三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以锁接第三螺孔,框架连接件另一端的另一侧面上具有一第四螺孔及一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定位于第二穿孔,一第四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以锁接第四螺孔,使弧形凸轨悬置于镂空槽中。
实施时,连杆组件包括间隔并列的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一侧板的内侧面,第二连杆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二侧板的内侧面。
实施时,第一连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直槽,第二连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直槽;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直槽及第二直槽,且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板面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一侧板的内侧面,第二连杆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二侧板的内侧面。
实施时,第一连杆的一端及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贯穿一固定杆的两端;第一侧板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一长槽,第二侧板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二长槽,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以相对滑移的方式限位于第一长槽及第二长槽内。
实施时,固定杆包括一定位套管及一直杆,定位套管套接直杆的中段部位,且定位套管夹置于第一连杆的一端及第二连杆的一端之间;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
实施时,第一凸板的外侧面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一凸板的内侧面上具有第一内导引部;第二凸板的外侧面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第二凸板的内侧面上具有第二内导引部。
实施时,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套接部,第一凸板的外侧面具有一第一扭力杆,第一扭力杆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套接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套接部,第二凸板的外侧面具有一第二扭力杆,第二扭力杆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套接部。
实施时,第一套接部为C形状且具有渐缩状的一长型孔,第一扭力杆为一圆柱,第一扭力杆的外周缘具有至少一第一长切面,至少一第一长切面的长方向平行第一扭力杆的轴心。
实施时,第二套接部为C形状且具有渐缩状的一长型孔,第二扭力杆为一圆柱,第二扭力杆的外周缘具有至少一第二长切面,至少一第二长切面的长方向平行第二扭力杆的轴心。
实施时,转动件的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凸板及一第二凸板,第一凸板及第二凸板分别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第一内导引部设在第一凸板的内侧面,第二内导引部设在第二凸板的内侧面;衔接件包括间隔并列的一第一衔接片及一第二衔接片,第一衔接片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一外导槽,第一外导槽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内导引部;第二衔接片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二外导槽,第二外导槽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内导引部;第一衔接片的内侧面与第二衔接片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内导槽。
实施时,框架连接件的一端夹置于第一衔接片及第二衔接片之间,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供连接框架件的另一端。
实施时,内导槽包括一弧形沟槽、一第一弧形槽及一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及第二弧形槽分别以远离弧形沟槽的两侧的方向向外延伸,第一衔接片的内侧面上具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槽连通第一外导槽;第二衔接片的内侧面上具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槽连通第二外导槽。
实施时,弧形凸轨包括一弧形板、一第一弧形块及一第二弧形块,第一弧形块及第二弧形块分别以远离弧形板两侧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分别限位于第一弧形槽及第二弧形槽内。
实施时,第一衔接片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弧形面,第一衔接片的内、外两侧面上分别具有弧形口朝上的第一弧形槽及第一外导槽,第一弧形槽的一端具有穿过第一顶面的一第一缺口,第一外导槽的一端具有穿过第一顶面的一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分别位于第一顶面的两端。
实施时,第一弧形槽的外侧具有一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挡止部供止挡第一内导引部;第一外导槽的内侧具有一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挡止部供止挡第一弧形块。
实施时,第二衔接片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弧形面,第二顶面及第一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衔接片的内、外两侧面上分别具有弧形口朝上的第二弧形槽及第二外导槽,第二弧形槽的一端具有穿过第二顶面的一第一开口,第二外导槽的一端具有穿过第二顶面的一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二顶面的两端。
实施时,第二弧形槽的外侧具有一第一阻挡部,该第一阻挡部供止挡第二内导引部;第二外导槽的内侧具有一第二阻挡部,该第二阻挡部供止挡第二弧形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第一阶段翻转展开时的第一种情况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第一阶段翻转展开时的第二种情况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第二阶段翻转展开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第二阶段翻转展开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第二阶段翻转展开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连接件搭配框架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脚架的转轴结构;2、框架件;21、第一侧板;211、第一定位孔;212、第一长槽;213、第一通孔;214、第一穿孔;215、第一平板;22、第一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231、第一孔;24、第二侧板;241、第二定位孔;242、第二孔;243、第二长槽;244、第二通孔;245、第二穿孔;246、第二平板;25、镂空槽;3、连杆组件;31、第一连杆;311、第一直槽;312、第一套接部;32、第二连杆;321、第二直槽;322、第二套接部;33、固定杆;331、定位套管;332、直杆;4、转动件;41、第一凸板;411、第一扭力杆;412、第一长切面;413、第一内导引部;42、第二凸板;421、第二扭力杆;422、第二长切面;423、第二内导引部;43、拨动板;5、衔接件;51、第一衔接片;511、第一外导槽;512、第二挡止部;513、第一挡止部;52、第二衔接片;521、第二外导槽;522、第二阻挡部;523、第一阻挡部;53、第一顶面;531、第二缺口;532、第一缺口;54、第一弧形面;55、第二顶面;551、第二开口;552、第一开口;56、第二弧形面;57、内导槽;571、弧形沟槽;572、第一弧形槽;573、第二弧形槽;6、框架连接件;61、弧形凸轨;62、弧形板;63、第一弧形块;64、第二弧形块;65、连接部;651、阶级面;652、第三螺孔;653、第一定位柱;654、第四螺孔;655、第二定位柱;656、第三螺栓;657、第四螺栓;66、第一螺孔;67、第一螺栓;68、第二螺孔;69、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脚架的转轴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一框架件2、一连杆组件3、一转动件4、一衔接件5以及一框架连接件6。其中的框架件2连结于一平面式电子装置的背面,平面式电子装置为平板电脑或是AIO(All in One)电脑,而连杆组件3、转动件4、衔接件5与框架连接件6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框架件2,借以在拨动转动件4以相对于框架件2翻转作动时,让转动件4或是转动件4连接的一支架/脚架,能够相对于平面式电子装置掀开或是闭合,从而使平板电脑能平躺或是稳定的站立在不同角度上,以方便使用者触控操作。
框架件2为一金属板冲压成型,包括截面成U字形的一第一侧板21、一第一连接板22、一第二连接板23及一第二侧板24,第一侧板21的内侧面、第一连接板22的一端、第二连接板23的一端及第二侧板2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镂空槽25。第一侧板21及第二侧板24相互平行,第一侧板21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一定位孔211,第二侧板24的板面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孔211同轴的一第二定位孔241;第一连接板22连接于第一侧板21的一端底边及第二侧板24的一端底边之间,第二连接板23连接于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底边及第二侧板24的另一端底边之间,且第一连接板22及第二连接板23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在数个螺丝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板22及第二连接板23之后,将框架件2锁接在一平面式电子装置的背面。而第二连接板23的板面上具有直向贯穿的一第一孔231,第二侧板24另一端的板面上具有横向贯穿的一第二孔242。
连杆组件3位于框架件2的镂空槽25内,连杆组件3包括间隔并列的一第一连杆31及一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直槽311,第二连杆32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直槽321;一固定杆33包括一定位套管331及一直杆332,定位套管331套接于直杆332的中段部位,实施时,定位套管331及直杆332亦可为一体制造成型;定位套管331夹置于第一连杆31的一端及第二连杆32的一端之间,且直杆332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直槽311及第二直槽321之后,直杆332的一端再穿过第一定位孔211以连接第一侧板21,直杆332的另一端再穿过第二定位孔241以连接第二侧板24,借以让第一连杆31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一侧板21的内侧面,第二连杆32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二侧板24的内侧面。另,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套接部312,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套接部322,第一套接部312及第二套接部322分别为C形状且具有渐缩状的长形孔,亦即第一套接部312及第二套接部322分别具有一水滴状孔,用于让C形孔能以径向扩张。
转动件4的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凸板41及一第二凸板42,转动件4的另一端具有一拨动板43,拨动板43可进一步连接平面式电子装置的支架/脚架。第一凸板41的外侧面上具有一第一扭力杆411,第一扭力杆411为一短圆柱,第一扭力杆411的外周缘具有两个对称于轴心的第一长切面412,两个第一长切面412的长方向平行第一扭力杆411的轴心;第一扭力杆411穿入第一连杆31的第一套接部312,用于让第一凸板41的外侧面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并让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以活动的方式出入于框架件2的镂空槽25;第一凸板41的内侧面上具有一弧形块,该弧形块做为第一内导引部413。
第二凸板42的外侧面上具有一第二扭力杆421,第二扭力杆421为一短圆柱,第二扭力杆421的外周缘具有两个对称于轴心的第二长切面422,两个第二长切面422的长方向平行第二扭力杆421的轴心;第二扭力杆421穿入第二连杆32的第二套接部322,用于让第二凸板42的外侧面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产生转动摩擦扭力,并让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以活动的方式出入于框架件2的镂空槽25;而搭配第一扭力杆411穿入第一连杆31的第一套接部312所产生的转动摩擦扭力,即可以对抗操作转动件4(支架/脚架)时的施力及平面式电子装置的重量,进而支撑平面式电子装置立起角度范围的自由停滞效果,方便使用者操作或观看平面式电子装置的荧幕所显示的影像。第二凸板42的内侧面上具有一弧形块,该弧形块做为第二内导引部423。
衔接件5及转动件4具有共同的一旋转中心,衔接件5包括间隔并列的一第一衔接片51及一第二衔接片52,第一衔接片51及第二衔接片52分别为弧形口朝上的劣弓形平板。其中的第一衔接片51具有一第一顶面53及一第一弧形面54,第一衔接片51的外侧面上具有弧形口朝上的一弧形槽,该弧形槽做为第一外导槽511,第一外导槽511的一端内侧具有一第二挡止部512,且第一外导槽511的该一端具有向上穿过第一顶面53的一第二缺口531,该第二缺口531第一凸板41的第一内导引部413穿入第一外导槽511内,同时让第一衔接片51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凸板41。第二衔接片52具有一第二顶面55及一第二弧形面56,第二顶面55及第一顶面53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衔接片52的外侧面上具有弧形口朝上的另一弧形槽,该另一弧形槽做为第二外导槽521,第二外导槽521的一端内侧具有一第二阻挡部522,且第二外导槽521的该一端具有向上穿过第二顶面55的一第二开口551,该第二开口551供第二凸板42的第二内导引部423穿入第二外导槽521内,同时让第二衔接片52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凸板42,进而让转动件4及衔接件5依序旋转开合。
第一衔接片51的内侧面及第二衔接片52的内侧面之间具有一内导槽57,内导槽57为截面成T字形的弧形槽(参阅图2A所示的衔接件5的其中一端部位),主要包括一弧形沟槽571、一第一弧形槽572及一第二弧形槽573,第一弧形槽572及第二弧形槽573分别以远离弧形沟槽571的两侧方向向外延伸;其中的第一弧形槽572位于第一衔接片51的内侧面上,第一弧形槽572向外连通第一外导槽511,且第一弧形槽572的一端外侧具有一第一挡止部513,该第一挡止部513供止挡第一凸板41的第一内导引部413。第一弧形槽572的该一端具有向上穿过第一顶面53的一第一缺口532,第一缺口532及第二缺口531分别位于第一顶面53的两端。而第二弧形槽573位于第二衔接片52的内侧面上,第二弧形槽573向外连通第二外导槽521,且第二弧形槽573的一端外侧具有一第一阻挡部523,该第一阻挡部523供止挡第二凸板42的第二内导引部423。第二弧形槽573的该一端具有向上穿过第一顶面53的一第一开口552,第一开口552及第二开口551分别位于第二顶面55的两端。
框架连接件6为一L字形块,框架连接件6的一端具有弧形口朝上的一弧形凸轨61,弧形凸轨61悬置于镂空槽25中并被夹置于第一衔接片51及第二衔接片52之间,且弧形凸轨61包括一弧形板62、一第一弧形块63及一第二弧形块64,第一弧形块63及第二弧形块64分别以远离弧形板62两侧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分别限位于第一弧形槽572及第二弧形槽573内,用于稳固连接衔接件5及框架连接件6,让衔接件5能相对于弧形凸轨61稳定的弧形转动,并限位于一张开角度上;而框架连接件6的另一端具有一连接部65,连接部65的底面具有一第一螺孔66,一第一螺栓67穿过第二连接板23的第一孔231以向上锁接第一螺孔66;连接部65的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二螺孔68,一第二螺栓69穿过第二侧板24的第二孔242以锁接第二螺孔68,借此,即可经由相互垂直的锁固力量,让框架连接件6的另一端稳固结合于框架件2上。
借此,如图1、图5A或图5B所示,在第一阶段掀开平板脚架的初期,当使用者直接或间接扳动拨动部43以掀开转动件4时,受到零件制造公差的影响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转动件4及衔接件5同时翻转,如图5A所示,经由框架连接件6的弧形凸轨61于衔接件5的内导槽57的中弧形移动,同时让固定杆33的两端在第一连杆31的第一直槽311及第二连杆32的第二直槽321相对滑移,即可让转动件4与衔接件5同时相对于框架件2张开,并定位于一角度上;此时,由于框架连接件6的第一弧形块63及第二弧形块64分别止挡衔接件5的第二挡止部512及第二阻挡部522 ,转动件4及衔接件5不会再与框架件2相对转动。而第二种情况的差异是只有转动件4翻转,如图5B所示,经由转动件4的第一内导引部413与第二内导引部423分别于衔接件5的第一外导槽511与第二外导槽521中弧形移动,直至分别止挡于衔接件5的第一挡止部513与第一阻挡部523,使转动件4接续引动衔接件5进入第二阶段的相对转动。
如图1、图6及图7所示,在第二阶段而让使用者持续扳动拨动部43以继续掀开转动件4时,第一种情况是经由衔接件5的第一外导槽511与第二外导槽521分别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转动件4的第一内导引部413与第二内导引部423,而第二种情况是框架连接件6的弧形凸轨61于衔接件5的内导槽57的中弧形移动,这两种情况均让固定杆33的两端继续在第一连杆31的第一直槽311与第二连杆32的第二直槽321相对滑移,则可让转动件4与衔接件5相对继续转动;并在第一凸板41的第一内导引部413抵压住第一衔接片51的第一挡止部513,且第二凸板42的第二内导引部423的一端抵压住第二衔接片52的第一阻挡部523,以及框架连接件6的第一弧形块63及第二弧形块64分别止挡衔接件5的第二挡止部512及第二阻挡部522时,让转动件4停止转动以达到最大的掀开角度。
请参阅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脚架的转轴结构1的另一实施例,其与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侧板21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一长槽212,第二侧板24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二长槽243,固定杆33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杆31的一端及第二连杆32的一端以后,再分别限位于第一长槽212及第二长槽243内,同样可以让第一连杆31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一侧板21的内侧面,第二连杆32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第二侧板24的内侧面。
如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连接件6搭配框架件2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板面上具有一第一通孔213及一第一穿孔214,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底边弯折一第一平板215,第二侧板24的另一端板面上具有一第二通孔244及一第二穿孔245,第二侧板24的另一端底边弯折一第二平板246,第一平板215及第二平板246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框架连接件6另一端的连接部65为T字形块,连接部65的底部具有一阶级面651,该一阶级面651供向下搭接第一平板215及第二平板246;连接部65的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三螺孔652及一第一定位柱653,连接部65的另一侧面上具有一第四螺孔654及一第二定位柱655,借此,即可经由第一穿孔214及第二穿孔245分别定位第一定位柱653及第二定位柱655,同时经由一第三螺栓656穿过第一侧板21的第一通孔213以锁接第三螺孔652,一第四螺栓657穿过第二侧板24的第二通孔244以锁接第四螺孔654,让框架连接件6的另一端稳固结合于框架件2上,降低对框架件2的加工变形影响,方便于拆装及替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件是为一金属板冲压成型,不但可以简化各零件的结构与形状、方便组装且又保有结构强度;而一框架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弧形凸轨,以于一衔接件的内导槽的中弧形移动,并让一转动件与衔接件通过一扭力连杆组件的连接以实现两阶段式的旋转,不但能经由各元件的重新建构组合,减少整体厚度以达到薄型化的要求,且能有效减少零件以节省制造成本;再者,衔接件的第一衔接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弧形槽及第一外导槽,第二衔接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弧形槽及第二外导槽,如此去除槽内壁厚以利于衔接件的薄型化结构设计,即能达成只使用一个弧形穿孔轨道,但可同时与框架连接件及转动件滑动连接的效果,也容易注油润滑及储油于衔接件中,进而方便制造以节省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件,其具有一镂空槽;
一连杆组件,其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该框架件,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以活动的方式出入于该镂空槽;
一转动件,其一端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连杆组件的该另一端,该转动件的该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内导引部及一第二内导引部;
一衔接件,其与该转动件具有共同的一旋转中心,该衔接件的相对两外侧面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外导槽及一第二外导槽,该第一外导槽及该第二外导槽供以弧形转动的方式分别连结该第一内导引部及该第二内导引部,使该转动件及该衔接件依序旋转开合;该衔接件具有一内导槽,该内导槽的一侧连通该第一外导槽,该内导槽的另一侧连通该第二外导槽;以及
一框架连接件,其一端具有一弧形凸轨,该弧形凸轨供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内导槽,该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该框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框架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及该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该镂空槽;该转动件的该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凸板及一第二凸板,该第一凸板及该第二凸板分别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连杆组件的该另一端,该第一内导引部设在该第一凸板的内侧面,该第二内导引部设在该第二凸板的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件的另一端底部具有一第二连接板,该第二连接板上具有直向贯穿的一第一孔,该第二侧板上具有横向贯穿的一第二孔;该框架连接件的该另一端底面具有一第一螺孔,一第一螺栓穿过该第一孔以锁接该第一螺孔,该框架连接件的该另一端的一侧面具有一第二螺孔,一第二螺栓穿过该第二孔以锁接该第二螺孔,使该弧形凸轨悬置于该镂空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件的另一端底部分为在同一平面上的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该第一平板和该第二平板供搭接该框架连接件的另一端底部形成的一阶级面;该第一侧板的另一端板面上具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一穿孔,该第二侧板的另一端板面上具有一第二通孔及一第二穿孔;该框架连接件另一端的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三螺孔及一第一定位柱,该第一定位柱定位于该第一穿孔,一第三螺栓穿过该第一通孔以锁接该第三螺孔,该框架连接件另一端的另一侧面上具有一第四螺孔及一第二定位柱,该第二定位柱定位于该第二穿孔,一第四螺栓穿过该第二通孔以锁接该第四螺孔,使该弧形凸轨悬置于该镂空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组件包括间隔并列的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该第一侧板的内侧面,该第二连杆的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该第二侧板的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的该一端具有一第一直槽,该第二连杆的该一端具有一第二直槽;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该第一直槽及该第二直槽,且该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板面上,该第一连杆的该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该第一侧板的内侧面,该第二连杆的该一端以相对滑移的方式连接该第二侧板的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的该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该一端分别贯穿一固定杆的两端;该第一侧板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一长槽,该第二侧板的板面上具有一第二长槽,该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以相对滑移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长槽及该第二长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杆包括一定位套管及一直杆,该定位套管套接该直杆的中段部位,且该定位套管夹置于该第一连杆的该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该一端之间;该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板的外侧面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该第一凸板的内侧面上具有该第一内导引部;该第二凸板的外侧面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该第二凸板的内侧面上具有该第二内导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的该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套接部,该第一凸板的外侧面具有一第一扭力杆,该第一扭力杆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套接部;该第二连杆的该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套接部,该第二凸板的外侧面具有一第二扭力杆,该第二扭力杆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二套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接部为C形状且具有渐缩状的一长型孔,该第一扭力杆为一圆柱,该第一扭力杆的外周缘具有至少一第一长切面,该至少一第一长切面的长方向平行该第一扭力杆的轴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套接部为C形状且具有渐缩状的一长型孔,该第二扭力杆为一圆柱,该第二扭力杆的外周缘具有至少一第二长切面,该至少一第二长切面的长方向平行该第二扭力杆的轴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的该一端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凸板及一第二凸板,该第一凸板及该第二凸板分别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连杆组件的该另一端,该第一内导引部设在该第一凸板的内侧面,该第二内导引部设在该第二凸板的内侧面;该衔接件包括间隔并列的一第一衔接片及一第二衔接片,该第一衔接片的外侧面上具有该第一外导槽,该第一外导槽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内导引部;该第二衔接片的外侧面上具有该第二外导槽,该第二外导槽以相对弧形转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二内导引部;该第一衔接片的内侧面与该第二衔接片的内侧面之间具有该内导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连接件的该一端夹置于该第一衔接片及该第二衔接片之间,该框架连接件的该另一端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供连接该框架件的另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导槽包括一弧形沟槽、一第一弧形槽及一第二弧形槽,该第一弧形槽及该第二弧形槽分别以远离该弧形沟槽的该两侧的方向向外延伸,该第一衔接片的内侧面上具有该第一弧形槽,该第一弧形槽连通该第一外导槽;该第二衔接片的内侧面上具有该第二弧形槽,该第二弧形槽连通该第二外导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凸轨包括一弧形板、一第一弧形块及一第二弧形块,该第一弧形块及该第二弧形块分别以远离该弧形板两侧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分别限位于该第一弧形槽及该第二弧形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衔接片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弧形面,该第一衔接片的内、外两侧面上分别具有弧形口朝上的该第一弧形槽及该第一外导槽,该第一弧形槽的一端具有穿过该第一顶面的一第一缺口,该第一外导槽的一端具有穿过该第一顶面的一第二缺口,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分别位于该第一顶面的两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弧形槽的外侧具有一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挡止部供止挡该第一内导引部;该第一外导槽的内侧具有一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挡止部供止挡该第一弧形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衔接片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弧形面,该第二顶面及该第一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第二衔接片的内、外两侧面上分别具有弧形口朝上的该第二弧形槽及该第二外导槽,该第二弧形槽的一端具有穿过该第二顶面的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外导槽的一端具有穿过该第二顶面的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分别位于该第二顶面的两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弧形槽的外侧具有一第一阻挡部,该第一阻挡部供止挡该第二内导引部;该第二外导槽的内侧具有一第二阻挡部,该第二阻挡部供止挡该第二弧形块。
CN202223020911.X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Active CN218494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911.XU CN21849402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911.XU CN21849402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4022U true CN218494022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5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0911.XU Active CN21849402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4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0658B2 (en) Hinge structure
TWI259229B (en) Tilt-able hinge for changing the tilting degree
US7354080B2 (en) Lock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656431B (zh) 鉸鏈結構及電子裝置
US20080106175A1 (en) Fixing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rawers from being linked and slid
TWI693011B (zh) 可彎折式支撐架
CA2512957C (en) Common lock for dual-usage portable computer
US8336168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919461A (zh)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640188B2 (en) Hinge capable of widely expanding
US20140331454A1 (en) Connecting device capable of opening and engaging in dual directions
CN218494022U (zh) 一种脚架的转轴结构
US7156351B2 (en) Display auto-locking structure
US7530144B2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 rotatable hinge
CN218762417U (zh) 一种支撑脚架结构
TWI448626B (zh) 電子裝置的雙軸鉸鏈
CN218494021U (zh) 一种平板支撑架结构
TWM581714U (zh)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639315U (zh) 腳架的轉軸結構
US20140331453A1 (en) Connecting device capable of opening and engaging in dual directions
TWI696912B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M628407U (zh) 樞紐器
TWM258151U (en) Hinge featuring multiple directional adjustment
JP2003148446A (ja)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218151983U (zh) 平板脚架转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