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1714U -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1714U
TWM581714U TW108204616U TW108204616U TWM581714U TW M581714 U TWM581714 U TW M581714U TW 108204616 U TW108204616 U TW 108204616U TW 108204616 U TW108204616 U TW 108204616U TW M581714 U TWM581714 U TW M5817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pivoting
section
cam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4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陽中
許鈺峰
Original Assignee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8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1714U/zh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包含一承載結構、一可撓式螢幕及二樞轉機構。各樞轉機構藉由一第一支架單元朝一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一第一內支架使一第一支撐板由一水平狀態轉動至一垂直狀態,且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一第二內支架使一第二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至該垂直狀態,以使得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之間形成一供可撓式螢幕的一彎折處彎折的避位空間。

Description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樞轉機構,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具有一可撓式螢幕的可撓式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
隨著科技不斷精進,採用可撓式螢幕的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已逐漸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在這類的電子裝置 (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中通常具有兩塊攤平並排的基板、一設置於該兩塊基板上的可撓式螢幕以及設於兩塊基板之間的至少一樞轉機構(例如鉸鏈、轉軸等),因此兩塊基板可藉由該樞轉機構相對樞轉而使該可撓式螢幕處於一彎折收起狀態或一攤平使用狀態,然而,由於可撓式螢幕被彎折時,其彎折處將會形成內、外周長變化,因此該樞轉機構設計時需考量該彎折處的內、外周長變化以避免可撓式螢幕過度彎折(彎曲)而受損。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避免可撓式螢幕過度彎折(彎曲)之樞轉機構及應用該樞轉機構的可撓式電子裝置。
於是,本新型樞轉機構包含一凸輪、一第一支架單元、一第二支架單元。該凸輪概呈橢圓形,且其上形成二在一長度方向上相間隔的第一樞接孔及二分別在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高度方向與各該第一樞接孔相間隔的第二樞接孔。該第一支架單元與該第二支架單元沿該長度方向攤平且相鄰設置。該第一支架單元包括一第一外支架、一第一內支架及一第一連接件。該第一外支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孔,且該第一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外連接段。該第一內支架設於該第一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一連接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連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二外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相鄰設置,具有一第二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二容置孔,且該第二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外連接段。該第二內支架設於該第二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內連接段。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外連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
其中,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的一第一直線與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與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第二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一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使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一內支架受該第一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一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一容置孔的一第一頂側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一頂側的一第一底側。
通過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的一第三直線與通過該第二外樞接段與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第四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二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二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二內連接段,使該第二內支架與該第二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二內支架受該第二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二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二容置孔的一第二頂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二頂側的一第二底側,而使得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二內支架之間形成一避位間距。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二內支架之間形成該避位間距的狀態下,該第一支架單元朝遠離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使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一內支架受該第一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一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一容置孔的該第一底側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的該第一頂側。
該第二支架單元朝遠離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二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二內連接段,使該第二內支架與該第二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二內支架受該第二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二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二容置孔的該第二底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的該第二頂側,而使該第一支架單元與該第二支架單元回到攤平且相鄰設置的狀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端部具有一第一頂壁、一第一底壁、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外樞接段及該第一外連接段,該第一頂壁與該第一底壁相間隔且該第一側壁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頂壁及該第一底壁,該第一側壁、該第一頂壁及該第一底壁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且供該第一內支架設置的該第一容置孔,該第一外樞接段沿一垂直於該高度方向的寬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其另一端可轉動地穿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樞接孔,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遠離該第一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一外樞接段。該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頂壁、一第二底壁、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外樞接段及該第二外連接段,該第二頂壁與該第二底壁相間隔且該第二側壁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頂壁及該第二底壁,該第二側壁、該第二頂壁及該第二底壁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且供該第二內支架設置的該第二容置孔,該第二外樞接段沿該寬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壁且其另一端可轉動地穿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樞接孔,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壁且遠離該第二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二外樞接段。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內支架具有一第一內本體及該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連接於該第一內本體且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體,該第一內樞接端體上形成該第一內樞接段及該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背向於該第一側壁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延伸,且該第一內連接段位於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外樞接段之間。該第二內支架具有一第二內本體及該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連接於該第二內本體且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體,該第二內樞接端體上形成該第二內樞接段及該第二內連接段,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背向於該第二側壁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內連接段位於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外樞接段之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樞轉機構適用於安裝於一承載結構,該承載結構包括一第一支撐板及一第二支撐板,其中,該第一內樞接端部的該第一內本體形成一開口背向該第一外支架的第一卡制槽,且該第二內本體形成一開口背向該第二外支架的第二卡制槽。該第一支架單元還包括一第一支撐架,該第一支撐架具有一可轉動地連接該凸輪的第一支撐體,及一由該第一支撐體朝向該第一內支架凸伸且卡合於該第一卡制槽的第一卡制塊,且該第一支撐體供該第一支撐板的一端設置。該第二支架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架,該第二支撐架具有一可轉動地連接該凸輪的第二支撐體,及一由該第二支撐體朝向該第二內支架凸伸且卡合於該第二卡制槽的第二卡制塊,且該第二支撐體供該第二支撐板的一端設置。其中,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內支架帶動該第一支撐架而使該第一支撐板由一水平狀態轉動至一垂直狀態,且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內支架帶動該第二支撐架而使該第二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至該垂直狀態,藉此於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形成一避位空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支架單元還包括一第一扭力件,該第一扭力件的兩相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內支架之與該第一內樞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該第一外支架。該第二支架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扭力件,該第二扭力件的兩相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二內支架之與該第二內樞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該第二外支架,其中,該第一扭力件提供一第一摩擦力給該第一內支架及該第一外支架,該第二扭力件提供一第二摩擦力給該第二內支架及該第二外支架,使該第一支架單元及該第二支架單元能在一樞轉角度定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凸輪具有二弧形滑孔,其位於該等第一樞接孔之間且在該長度方向相間隔,並且沿該高度方向延伸並相對彎曲;且該凸輪具有相間隔的一內面及一外面。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端部還具有一第一外滑移段,其延伸於該第一外樞接段的該寬度方向,且其一端設置於該第一側壁而另一端穿設於該凸輪的相對應的該弧形滑孔且以該第一外樞接段為軸心在該弧形滑孔內滑移。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端部還具有一第二外滑移段,其延伸於該第二外樞接段的該寬度方向,且其一端設置於該第二側壁而另一端穿設於該凸輪的相對應的該弧形滑孔且以該第二外樞接段為軸心在該弧形滑孔內滑移。該樞轉機構還包含一連動件。該連動件鄰接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且該連動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滑移段之凸伸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之外的一端部以及該第二外滑移段之凸伸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之外的一端部,其中,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連動件受該第一外滑移段壓抵而連動該第二外滑移段,進而連動該第二內支架而帶動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
於是,本新型可撓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可撓式螢幕、一承載結構及二樞轉機構。該承載結構用以承載該可撓式螢幕,並包括一底座、一第一基板單元及一第二基板單元。該第一基板單元位於該底座上方,並具有一相鄰於該底座的一側緣且可相對於該底座轉動的第一支撐板,及一與該第一支撐板鄰接的第一基板。該第二基板單元位於該底座上方,並具有一相鄰於該底座的另一側緣且可相對於該底座轉動的第二支撐板,及一與該第二支撐板鄰接的第二基板,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供該可撓式螢幕設置,且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共同形成一供該可撓式螢幕的一彎折處設置的承載面。該等樞轉機構分別設於該第一基板單元和該第二基板單元兩相鄰側之間並與該兩相鄰側的端部連接。
每一樞轉機構包括一凸輪、一第一支架單元、一第二支架單元。該凸輪概呈橢圓形,且其上形成二在一長度方向上相間隔的第一樞接孔及二分別在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高度方向與各該第一樞接孔相間隔的第二樞接孔。該第一支架單元與該第二支架單元沿該長度方向攤平且相鄰設置。該第一支架單元包括一第一外支架、一第一內支架及一第一連接件。該第一外支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孔,且該第一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外連接段。該第一內支架設於該第一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一連接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連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二外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相鄰設置,具有一第二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二容置孔,且該第二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外連接段。該第二內支架設於該第二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內連接段。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外連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
其中,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的一第一直線與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與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第二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一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使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一內支架受該第一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一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一容置孔的一第一頂側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一頂側的一第一底側,進而使該第一支撐板由一水平狀態轉動至一垂直狀態。
通過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的一第三直線與通過該第二外樞接段與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第四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二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二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二內連接段,使該第二內支架與該第二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二內支架受該第二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二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二容置孔的一第二頂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二頂側的一第二底側,而使得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二內支架之間形成一避位間距,同時使該第二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成該垂直狀態,以使得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之間形成一供該彎折處彎折的避位空間。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藉由兩樞轉機構的第一內支架與第二內支架同步相對於該凸輪樞轉,使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反向滑移,而共同提供一供可撓式螢幕彎折及凸伸的避位空間,以解決可撓式螢幕彎折後所導致內、外周長差的問題,並藉此縮小可撓式電子裝置的體積以提升攜帶便利性,此外,由於該等樞轉機構並不直接設置在該可撓式螢幕上,因此樞轉機構的設計或製造人員無須費時設計該樞轉機構的彎折細節,故能提升該樞轉機構的使用彈性並降低其製造成本。
參閱圖1與圖2,本新型可撓式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包含一承載結構1、一可撓式螢幕(顯示面板)2及二樞轉機構3。於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電子裝置舉例為一具有可撓式螢幕2的平板電腦,承載結構1上表面供可撓式螢幕2固定。該等樞轉機構3對應設於該承載結構1的相對兩側,其除用於提供可撓式電子裝置在如圖1所示的一攤平狀態及如圖2所示的一對折狀態間變換狀態後的支撐定位功用之外,在該對折狀態下,該等樞轉機構3還能提供可撓式螢幕2之彎折處適當的彎折空間,以避免可撓式螢幕2的過度彎折。特別要注意的是,可撓式電子裝置並不限於具可撓式螢幕2的平板電腦,其他例如具可撓式螢幕2的智慧型手機,具可撓式螢幕2的筆記型電腦均在本案實施範圍內。
在詳述之前,於本實施例中,該可撓式電子裝置是以朝如圖1所示的一長度方向D1攤平及朝一高度方向D2對折之作動舉例說明,且一寬度方向D3是垂直該長度方向D1與該高度方向D2,當然,該長度方向D1、該高度方向D2及該寬度方向D3依該可撓式電子裝置的使用狀態而定,並不以本實施例所述為限。
參閱圖3,該承載結構1用以承載該可撓式螢幕2,並包括一底座11、一第一基板單元12及一第二基板單元13。在本實施例中,在攤平狀態下,該第一基板單元12與該第二基板單元13彼此並排,且該第一基板單元12的上表面與該第二基板單元13的上表面相互鄰接,用以承載該可撓式螢幕2,且鄰接處靠近該底座11的頂側。
配合參閱圖4,該底座11具有一底壁111、二第一延伸壁112及二第二延伸壁113。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壁111概呈長方形且沿該寬度方向D3延伸,且該等第一延伸壁112分別由該底壁111的兩長側緣向上延伸,該等第二延伸壁113分別由該底壁111的兩短側緣向上延伸,每一第二延伸壁113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一延伸壁112同側的側緣,每一第二延伸壁113形成一穿伸孔1131。
參閱圖3與圖4,該第一基板單元12具有一第一支撐板121及一第一基板122。該第二基板單元13具有一第二支撐板131及一第二基板132。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撐板121相鄰於該底座11其中一第一延伸壁112的一側緣,該第二支撐板131相鄰於該底座11的另一第一延伸壁112的一側緣。在該攤平狀態下,該第一基板122相鄰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延伸壁112,且其上表面與該第一支撐板121的上表面共平面,該第二基板132相鄰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延伸壁112且上表面與該第二支撐板131的上表面共平面,且該第二支撐板131的上表面與該第一支撐板121的上表面相互鄰接而形成共平面,藉此承載並支撐該可撓式螢幕2的一彎折處及兩半部,使該彎折處及該等半部能保持在攤平狀態。
參閱圖3、圖4與圖5,說明該承載結構1、該可撓式螢幕2及該等樞轉機構3在該攤平狀態時的組合及分解關係。該等樞轉機構3分別設於該第一基板單元12和該第二基板單元13兩相鄰側之間並與該兩相鄰側的端部連接。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樞轉機構3相互對稱地連結該第一基板單元12和該第二基板單元13,且兩者結構上為對稱設置,但該等樞轉機構3並不以對稱設置以及對稱結構為限。且由於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樞轉機構3的結構與作動是以相互對稱為例,因此以下將以圖5中位於寬度方向D3上的其中一樞轉機構3舉例說明。配合參閱圖6與圖7,該樞轉機構3包括一凸輪4、一第一支架單元5及一第二支架單元6。在本實施例中,該凸輪4設置於該等第二延伸壁113其中一者的外側,而該第一支架單元5與該第二支架單元6設置於該凸輪4背向於該第二延伸壁113的一側。
參閱圖6與圖7,該凸輪4概呈橢圓形,且具有一內面41、一外面42、一第一弧面43、一第二弧面44、一底面45、一頂面46、二第一樞接孔47、二第二樞接孔48、二弧形滑孔49及二固定孔40。具體而言,該凸輪4的該內面41靠抵於該第二延伸壁113的外表面,且該外面42背向於該內面41。該第一弧面43與該第二弧面44在該長度方向D1上相間隔,且該第一弧面43朝遠離該第二弧面44方向彎曲,該第二弧面44則朝遠離該第一弧面43彎曲。該頂面46與該底面45在該高度方向D2上相間隔且相互平行,該底面45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弧面43的下端及該第二弧面44的下端,該頂面46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弧面43的上端及該第二弧面44的上端。
參閱圖6與圖7,該等第一樞接孔47在該長度方向D1上相間隔,且該等第一樞接孔47為貫穿該內面41與該外面42的貫孔,並對應於該第二延伸壁113未形成該穿伸孔1131的部分。該等第二樞接孔48亦在該長度方向D1上相間隔,且該等第二樞接孔48分別在該高度方向D2與各該第一樞接孔47相間隔並位於各該第一樞接孔47的上方,該等第二樞接孔48同樣是貫穿該內面41與該外面42的貫孔,且也對應於該第二延伸壁113未形成該穿伸孔1131的部分。該等弧形滑孔49位於該等第一樞接孔47之間且在該長度方向D1相間隔,並且沿該高度方向D2延伸並相對彎曲,具體而言,該等弧形滑孔49為貫穿該內面41與該外面42的貫孔且連通於該穿伸孔1131,再者,靠近該第一弧面43的該弧形滑孔49以靠近該第一弧面43的該第一樞接孔47為中心呈彎曲狀,靠近該第二弧面44的該弧形滑孔49則以靠近該第二弧面44的該第一樞接孔47為中心呈彎曲狀。該等固定孔40的高度與該等第二樞接孔48的高度一致,且在該長度方向D1上相間隔,以使得該等第二樞接孔48位於其間,該等固定孔40為貫穿該內面41與該外面42的貫孔且對應於該第二延伸壁113未形成該穿伸孔1131的部分。
參閱圖3、圖6與圖8,該第一支架單元5與該第二支架單元6沿該長度方向D1攤平且相鄰設置。該第一支架單元5包括一第一外支架51、一第一內支架52、一第一連接件53、一第一支撐架54及一第一扭力件55。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外支架51靠抵於該第一基板122的一側邊,並藉由螺鎖的方式固定。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支撐架54相連接,且該第一支撐架54供該第一支撐板121的一端靠抵,且該第一支撐板121是藉由螺鎖的方式固定於該第一支撐架54。該第一連接件53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支架51靠近該凸輪4的一端及該第一內支架52靠近該凸輪4的一端。該第一扭力件55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支架51遠離該凸輪4的一端及該第一內支架52遠離該凸輪4的一端。
參閱圖6與圖8,該第一外支架51具有一第一端部511,該第一端部511具有一第一頂壁5111、一第一底壁5112、一第一側壁5113、一第一外樞接段5114、一第一外連接段5115及一第三外連接段5116。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端部511相鄰於該凸輪4,且該第一頂壁5111與該第一底壁5112相間隔且該第一側壁5113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頂壁5111及該第一底壁5112,該第一頂壁5111、該第一底壁5112及該第一側壁5113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4且供該第一內支架52設置的一第一容置孔5117。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的一端穿伸於該第一容置孔5117且連接於該第一側壁5113,而其另一端穿伸於靠近該第一弧面43的該第一樞接孔47及該第二延伸壁113。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的一端亦穿伸於該第一容置孔5117且連接於該第一側壁5113,且遠離該第一端部511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在該第一容置孔5117內還形成有由該第一側壁5113遠離該凸輪4的一側朝向該第一基板122(見圖3)延伸的該第三外連接段5116。
參閱圖8,該第一內支架52設於該第一容置孔5117內,並具有一第一內本體521、一第一內樞接端部522及一第一內移動端部52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內樞接端部522與該第一內移動端部523分別由該第一內本體521的兩相反端沿相反方向延伸,且該第一內樞接端部522鄰接於該凸輪4,該第一內移動端部523則遠離該凸輪4。
參閱圖6、圖8與圖9,該第一內本體521概呈長方體且具有一第一端5211及一第二端5212,並形成一第一卡制槽521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端5211靠近該凸輪4,且該第一內樞接端部522是由該第一端5211朝向該凸輪4方向延伸,該第二端5212背向該凸輪4,且該第一內移動端部523是由該第二端5212朝遠離該凸輪4方向延伸。該第一卡制槽5213的該開口背向該第一外支架51,且貫穿該第一內本體521的一頂面及該第一內本體521的一底面,用以供該第一支撐架54連接。該第一內本體521的該第一端5211部份靠抵於該第一弧面43,且形狀與該第一弧面43相配合。
參閱圖6、圖8與圖9,該第一內樞接端部522具有一第一內樞接端體5221、一第一內樞接段5222及一第一內連接段5223。具體而言,該第一內樞接端體5221是由該第一內本體521的該第一端5211未靠抵於該第一弧面43的部份沿著該凸輪4的該外面42朝該凸輪4的該第二弧面44延伸,且由該第一內樞接端體5221相鄰於該凸輪4的該外面42的一側面形成穿設於靠近該第一弧面43的該第二樞接孔48的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以及與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相間隔的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進一步來說,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與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背向於該第一側壁5113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D3延伸,且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位於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與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之間。
參閱圖6、圖8與圖9,該第一內移動端部523具有一第一內移動端體5231及一第三內連接段5232。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內移動端體5231係由該第一內本體521的該第二端5212朝遠離該凸輪4方向延伸,且該第一內移動端體5231相鄰於該第一外支架51的該第一側壁5113的一側面形成有朝向該第一側壁5113延伸的該第三內連接段5232,且該第三內連接段5232與該第三外連接段5116在該高度方向D2上相間隔。
參閱圖8與圖9,該第一連接件53概呈彎曲狀,且其位於該第一內支架52的該第一內樞接端體5221與該凸輪4的該外面42之間,該第一連接件53的兩相反端部形成有二孔洞531,該等孔洞531分別適切地容置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與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藉此使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彼此平行。
參閱圖6與圖10,該第一支撐架54與該凸輪4相間隔,以使得該第二延伸壁113位於其間,該第一支撐架54具有一第一支撐體541、一第一卡制塊542及一第一固定段54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撐架54鄰接於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二延伸壁113的內側面,具體來說,該第一支撐體541平行於該第一內支架52的該第一內本體521,且該第一支撐體541的一端朝向該凸輪4方向延伸,該第一支撐體541鄰接該第一內支架52的一面形成有卡制於該第一卡制槽5213的該第一卡制塊542,而該第一支撐體541的該頂面供該第一支撐板121(見圖3)的一端螺設。此外,該第一支撐體541相鄰於該固定孔40的部分形成有沿該長度方向D1延伸的滑槽5411,該第一固定段543的一端穿設於該第二延伸壁113及相對應的該固定孔40,另一端則穿伸於該滑槽5411的一端。
參閱圖8,該第一扭力件55的兩相反端部分別形成二貫孔551,該等貫孔551分別容置該第一端部511的該第三外連接段5116及該第一內移動端部523的該第三內連接段5232,該第一扭力件55的該等貫孔551的孔壁能分別提供一第一摩擦力給該第一內支架52及該第一外支架51,使得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能在一樞轉角度上定位。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第二支架單元6與該第一支架單元5的結構大致相同,且以該凸輪4為中心彼此對稱設置,其唯一差異只在於該第二支架單元6轉動的方向與該第一支架單元5轉動的方向相反,因此,該第二支架單元6的結構細節不再一一贅述。
參閱圖6與圖8,該第二支架單元6包括一第二外支架61、一第二內支架62、一第二連接件63、一第二支撐架64及一第二扭力件65。
該第二外支架61具有一第二端部611,該第二端部611具有一第二頂壁6111、一第二底壁6112、一第二側壁6113、一第二外樞接段6114、一第二外連接段6115(見圖9)及一第四外連接段6116。該第二頂壁6111、該第二底壁6112及該第二側壁6113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4且供該第二內支架62設置的一第二容置孔6117。
參閱圖6、圖8與圖10該第二內支架62具有一第二內本體621、一第二內樞接端部622及一第二內移動端部623。該第二內本體621具有一第三端6211、一第四端6212及一第二卡制槽6213。該第二內樞接端部622具有一第二內樞接端體6221、一第二內樞接段6222及一第二內連接段6223(見圖9)。該第二內移動端部623具有一第二內移動端體6231及一第四內連接段6232。該第二支撐架64具有一第二支撐體641、一第二卡制塊642及一第二固定段643。
參閱圖11至圖13,分別是該可撓式螢幕裝置由該攤平狀態轉換至一半對折狀態,再轉換至該對折狀態的俯視圖,藉此提供後續不同狀態時的剖視圖面的一剖線的參考位置。
參閱圖14,此外,在詳述本實施例的作動之前,在本實施例中,該樞轉機構3係一種平行雙曲桿機構,以該第一支架單元5為例,可定義出一第一直線L1及一第二直線L2。該第一直線L1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與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該第二直線L2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與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且該第一直線L1與該第二直線L2不管在任一狀態下皆保持平行。相對地,在第二支架單元6中,亦可定義出一第三直線L3及一第四直線L4,該第三直線L3通過該第二外樞接段6114與該第二外連接段6115,該第四直線L4通過該第二內樞接段6222與該第二內連接段6223,且該第三直線L3與該第四直線L4亦不管在任一狀態下皆保持平行。
因此,當一使用者操控該可撓式電子裝置由如圖1的該攤平狀態變換成如圖2的該對折狀態時,例如以操控如圖1所示的該第一基板單元12舉例說明,該第一基板單元12與該第二基板單元13在攤平且相鄰設置的狀態下,當對該第一基板單元12朝該高度方向D2施力時,該第一基板單元12將帶動該第一支架單元5,使該第一支架單元5朝該第二支架單元6方向樞轉,且在該樞轉過程中,如圖15至圖20所示,該第一外支架51的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53向上移動,進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使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同步轉動,在此情況下,由於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與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的該第一直線L1與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與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的該第二直線L2必須保持在一第一平行狀態,故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同步沿逆時針轉動的同時,該第一連接件53連接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的一端則以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為軸心相對於該第一外支架51沿順時針方向偏轉,而使該第一內支架52由該第一容置孔5117的一第一頂側(即靠近該第一頂壁5111處)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5117相反於該第一頂側的一第一底側(即靠近該第一底壁5112處)。
如圖15至圖20所示,在該第一支架單元5朝該第二支架單元6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扭力件55連接該第三內連接段5232的一端會受該第一內支架52的帶動而以該第三外連接段5116為軸心相對於該第一外支架51沿順時針方向旋轉而由如圖15所示的一垂直狀態逐漸形成如圖19所示與該第一內支架52呈平行狀態,藉此在提供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摩擦力時,能避免限制住該第一內支架52相對於該第一外支架51移動。此外,參閱圖21至圖23,該第一內支架52還帶動該第一支撐體541同步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更具體地說,該第一支撐體541是繞著該第一固定段543轉動,同時還相對於該第一固定段543向外滑移,由於該第一支撐體541的該滑槽5411位於上下兩側的槽壁靠抵於該第一固定段543的兩相反端而使得該第一支撐體541定位在固定的該長度方向D1轉動,而使該第一卡制塊542由該第一卡制槽5213鄰近該第一內支架52的頂面的一端移動至該第一卡制槽5213鄰近該第一內支架52的底面的一端,配合參閱圖24至圖26,進而連動該第一支撐板121也相對於該第一內支架52移動,該第一卡制塊542在該第一卡制槽5213內移動的距離等於位於同側的該固定孔40與該第二樞接孔48間的間距。
同理,如圖1所示,當對該第二基板單元13朝該高度方向D2轉動時,該第二基板單元13將帶動該第二支架單元6,使該第二支架單元6朝該第一支架單元5方向樞轉,即如圖15至圖20所示,該第二支架單元6的作動與該第一支架單元5的作動相同,僅方向相反,因此,隨著該第二內支架62由該第二容置孔6117的一第二頂側(即靠近該第二頂壁6111處)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6117相反於該第二頂側的一第二底側(即靠近該第二底壁6112處),將使得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二內支架62之間形成一避位間距d,同時如圖24至圖26所示,該第二支撐架64連動該第二支撐板131,使該第二支撐板131亦相對於該第二內支架62移動,使該第一支撐板121與該第二支撐板131形成一避位空間7,使該可撓式螢幕2之彎折處能在該避位空間7內彎折,藉此該避位空間7能避免該可撓式螢幕2因過度彎折而導致變形的問題。其中,該避位間距d可依照該可撓式螢幕2的尺寸而對應調整,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在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二內支架62之間形成該避位間距d的狀態下,如圖1所示,當對該第一基板單元12朝該長度方向D1轉動時,該第一基板單元12將帶動該第一支架單元5,使該第一支架單元5朝遠離該第二支架單元6方向樞轉,且在該樞轉過程中,如圖15至圖20所示,該第一外支架51的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53向下移動,進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使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同步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在此情況下,由於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與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的該第一直線L1與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5222與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的該第二直線L2必須保持在該第一平行狀態,故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一外支架51同步沿順時針轉動的同時,連接於該第一內連接段5223的一端則以該第一外連接段5115為軸心相對於該第一外支架51沿逆時針方向偏轉,而使該第一內支架52由該第一容置孔5117的該第一底側(即靠近該第一底壁5112處)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5117的該第一頂側(即靠近該第一頂壁5111處)。
如圖15至圖20所示,在該第一支架單元5朝遠離該第二支架單元6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扭力件55連接該第三內連接段5232的一端會受該第一內支架52的帶動而以該第三外連接段5116為軸心相對於該第一外支架51沿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回復到與該第一內支架52的該垂直狀態。此外,參閱圖21至圖23,該第一內支架52還帶動該第一支撐體541同步沿順時針方向轉動,而使該第一卡制塊542由該第一卡制槽5213鄰近該第一內支架52的底面的一端移動至該第一卡制槽5213鄰近該第一內支架52的頂面的一端,配合參閱圖24至圖26,進而連動該第一支撐板121也相對於該第一內支架52移動而回復到攤平狀態。
同理,如圖1所示,當對該第二基板單元13朝該長度方向D1轉動時,該第二基板單元13將帶動該第二支架單元6,使該第二支架單元6朝遠離該第一支架單元5方向樞轉,隨後,如圖15至圖20所示,該第二支架單元6的作動與該第一支架單元5的作動相同,僅方向相反,因此,隨著該第二內支架62由該第二容置孔6117的該第二底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6117的該第二頂側,將使得該第一內支架52與該第二內支架62彼此平行,同時如圖24至圖26所示,該第二支撐架64連動該第二支撐板131,使該第二支撐板131亦相對於該第二內支架62移動,使該第一支撐板121與該第二支撐板131鄰接且共平面,使該可撓式螢幕2之彎折處能回復到攤平狀態且受該第一支撐板121與該第二支撐板131支撐,藉此使可撓式螢幕3處於攤平狀態以供使用者使用。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架單元5與該第二支架單元6也可以藉由一連動機構達到同步動作。亦即,參閱圖6,該樞轉機構3還可包含一連動件8,且該第一外支架51的該第一端部511還包括一第一外滑移段5118,該第二外支架61的該第二端部611還包括一第二外滑移段6118。具體來說,該連動件8位於該第二延伸壁113的該穿伸孔1131,且鄰接於該凸輪4的該內面41,該連動件8概呈矩形,且形成有二個在該長度方向D1上相間隔且分別連通於該凸輪4的該等弧形滑孔49的穿孔81。該第一外滑移段5118延伸於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延伸的該寬度方向D3,且穿伸於靠近該第一弧面43的該弧形滑孔49及相對應的該穿孔81,且其一端穿設於該第一側壁5113而另一端靠抵於該連動件8背向於該凸輪4的一面,且該第一外滑移段5118以該第一外樞接段5114為軸心沿該弧形滑孔49的路徑滑移。另外,該第二外滑移段6118延伸於該第二外樞接段6114延伸的該寬度方向D3,且穿伸於靠近該第二弧面44的該弧形滑孔49及相對應的該穿孔81,且其一端穿設於該第二側壁6113而另一端靠抵於該連動件8背向於該凸輪4的一面,且該第二外滑移段6118以該第二外樞接段6114為軸心沿該弧形滑孔49的路徑滑移。
因此,參閱圖27至圖29,該第一支架單元5朝該第二支架單元6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滑移段5118由該弧形滑孔49的上端往下端方向滑移,並壓抵該連動件8,使該連動件8往該第二延伸壁113的該穿伸孔1131的下側移動,該連動件8壓抵該第二外滑移段6118,進而使該第二外滑移段6118由該弧形滑孔49的上端往下端滑移,藉此使該第二支架單元6同步朝該第一支架單元5方向樞轉。
綜上所述,本新型可撓式電子裝置藉由兩樞轉機構3的第一內支架52與第二內支架62同步相對於該凸輪4樞轉,使該第一支撐板121與該第二支撐板131反向滑移,而共同提供一供可撓式螢幕2彎折及凸伸的避位空間7,以解決可撓式螢幕2彎折後所導致內、外周長差的問題,並藉此縮小可撓式電子裝置的體積以提升攜帶便利性,此外,由於該等樞轉機構3並不直接設置在該可撓式螢幕2上,因此樞轉機構3的設計或製造人員無須費時設計該樞轉機構3的彎折細節,故能提升該樞轉機構3的使用彈性並降低其製造成本。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承載結構 11‧‧‧底座 111‧‧‧底壁 112‧‧‧第一延伸壁 113‧‧‧第二延伸壁 1131‧‧‧穿伸孔 12‧‧‧第一基板單元 121‧‧‧第一支撐板 122‧‧‧第一基板 13‧‧‧第二基板單元 131‧‧‧第二支撐板 132‧‧‧第二基板 2‧‧‧可撓式螢幕 3‧‧‧樞轉機構 4‧‧‧凸輪 40‧‧‧固定孔 41‧‧‧內面 42‧‧‧外面 43‧‧‧第一弧面 44‧‧‧第二弧面 45‧‧‧底面 46‧‧‧頂面 47‧‧‧第一樞接孔 48‧‧‧第二樞接孔 49‧‧‧弧形滑孔 5‧‧‧第一支架單元 51‧‧‧第一外支架 511‧‧‧第一端部 5111‧‧‧第一頂壁 5112‧‧‧第一底壁 5113‧‧‧第一側壁 5114‧‧‧第一外樞接段 5115‧‧‧第一外連接段 5116‧‧‧第三外連接段 5117‧‧‧第一容置孔 5118‧‧‧第一外滑移段 52‧‧‧第一內支架 521‧‧‧第一內本體 5211‧‧‧第一端 5212‧‧‧第二端 5213‧‧‧第一卡制槽 522‧‧‧第一內樞接端部 5221‧‧‧第一內樞接端體 5222‧‧‧第一內樞接段 5223‧‧‧第一內連接段 523‧‧‧第一內移動端部 5231‧‧‧第一內移動端體 5232‧‧‧第三內連接段 53‧‧‧第一連接件 531‧‧‧孔洞 54‧‧‧第一支撐架 541‧‧‧第一支撐體 5411‧‧‧滑槽 542‧‧‧第一卡制塊 543‧‧‧第一固定段 55‧‧‧第一扭力件 551‧‧‧貫孔 6‧‧‧第二支架單元 61‧‧‧第二外支架 611‧‧‧第二端部 6111‧‧‧第二頂壁 6112‧‧‧第二底壁 6113‧‧‧第二側壁 6114‧‧‧第二外樞接段 6115‧‧‧第二外連接段 6116‧‧‧第四外連接段 6117‧‧‧第二容置孔 6118‧‧‧第二外滑移段 62‧‧‧第二內支架 621‧‧‧第二內本體 6211‧‧‧第三端 6212‧‧‧第四端 6213‧‧‧第二卡制槽 622‧‧‧第二內樞接端部 6221‧‧‧第二內樞接端體 6222‧‧‧第二內樞接段 6223‧‧‧第二內連接段 623‧‧‧第二內移動端部 6231‧‧‧第二內移動端體 6232‧‧‧第四內連接段 63‧‧‧第二連接件 64‧‧‧第二支撐架 641‧‧‧第二支撐體 642‧‧‧第二卡制塊 643‧‧‧第二固定段 65‧‧‧第二扭力件 7‧‧‧避位空間 8‧‧‧連動件 L1‧‧‧第一直線 L2‧‧‧第二直線 L3‧‧‧第三直線 L4‧‧‧第四直線 D1‧‧‧長度方向 D2‧‧‧高度方向 D3‧‧‧寬度方向 d‧‧‧避位間距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可撓式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可撓式電子裝置在一攤平狀態;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可撓式電子裝置在一對折狀態; 圖3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實施例主要包含的構件; 圖4是該實施例之一底座的一立體示意圖; 圖5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之兩樞轉機構與該底座之間的位置關係; 圖6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樞轉機構的部分構件; 圖7是該實施例之一正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凸輪的結構; 圖8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樞轉機構的其餘構件; 圖9是圖8另一視角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一第一連接件、一第一外連接段及一第一內連接段間的連接關係; 圖10是該實施例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一第一支撐架的結構; 圖11是在該攤平狀態的一俯視圖; 圖12是在介於該攤平狀態及該對折狀態間的一俯視圖; 圖13是在該對折狀態的一俯視圖; 圖14是沿圖11中線XIV-XIV所截取的一剖視圖,說明一第一直線、一第二直線、一第三直線及一第四直線的關係; 圖15是類似圖14視角的一剖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第一支架單元、一第二支架單元及該凸輪在該攤平狀態; 圖16是類似圖14視角的一示意圖; 圖17是沿圖12中線XVII-XVI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18是類似圖17視角的一示意圖; 圖19是沿圖13中線XIX-XIX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0是類似圖19視角的一示意圖; 圖21是沿圖11中線XXI-XX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2是沿圖12中線XXII-XXI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3是沿圖13中線XXIII-XXII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4是沿圖11中線XXIV-XXIV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5是沿圖12中線XXV-XXV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6是沿圖13中線XXVI-XXV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7是沿圖11中線XXVII-XXVI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28是沿圖12中線XXVIII-XXVIII所截取的一剖視圖;及 圖29是沿圖13中線XXIX-XXIX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Claims (13)

  1. 一種樞轉機構,包含: 一凸輪,概呈橢圓形,且其上形成二在一長度方向上相間隔的第一樞接孔及二分別在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高度方向與各該第一樞接孔相間隔的第二樞接孔; 沿該長度方向攤平且相鄰設置的一第一支架單元及一第二支架單元,其中 該第一支架單元包括 一第一外支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孔,且該第一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外連接段, 一第一內支架,其設於該第一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內連接段; 一第一連接件,其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連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及 該第二支架單元包括 一第二外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相鄰設置,具有一第二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二容置孔,且該第二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外連接段, 一第二內支架,其設於該第二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內連接段; 一第二連接件,其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外連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 其中,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的一第一直線與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與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第二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一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使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一內支架受該第一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一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一容置孔的一第一頂側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一頂側的一第一底側, 且通過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的一第三直線與通過該第二外樞接段與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第四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二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二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二內連接段,使該第二內支架與該第二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二內支架受該第二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二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二容置孔的一第二頂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二頂側的一第二底側,而使得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二內支架之間形成一避位間距。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轉機構,其中,在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二內支架之間形成該避位間距的狀態下,該第一支架單元朝遠離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使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一內支架受該第一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一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一容置孔的該第一底側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的該第一頂側, 且該第二支架單元朝遠離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二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二內連接段,使該第二內支架與該第二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二內支架受該第二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二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二容置孔的該第二底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的該第二頂側,而使該第一支架單元與該第二支架單元回到攤平且相鄰設置的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樞轉機構,其中, 該第一端部具有一第一頂壁、一第一底壁、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外樞接段及該第一外連接段,該第一頂壁與該第一底壁相間隔且該第一側壁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頂壁及該第一底壁,該第一側壁、該第一頂壁及該第一底壁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且供該第一內支架設置的該第一容置孔,該第一外樞接段沿一垂直於該高度方向的寬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其另一端可轉動地穿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樞接孔,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遠離該第一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一外樞接段;及 該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頂壁、一第二底壁、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外樞接段及該第二外連接段,該第二頂壁與該第二底壁相間隔且該第二側壁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頂壁及該第二底壁,該第二側壁、該第二頂壁及該第二底壁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且供該第二內支架設置的該第二容置孔,該第二外樞接段沿該寬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壁且其另一端可轉動地穿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樞接孔,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壁且遠離該第二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二外樞接段。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樞轉機構,其中, 該第一內支架具有一第一內本體及該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連接於該第一內本體且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體,該第一內樞接端體上形成該第一內樞接段及該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背向於該第一側壁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延伸,且該第一內連接段位於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外樞接段之間;及 該第二內支架具有一第二內本體及該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連接於該第二內本體且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體,該第二內樞接端體上形成該第二內樞接段及該第二內連接段,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背向於該第二側壁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內連接段位於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外樞接段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樞轉機構,適用於安裝於一承載結構,該承載結構包括一第一支撐板及一第二支撐板,其中, 該第一內樞接端部的該第一內本體形成一開口背向該第一外支架的第一卡制槽,且該第二內本體形成一開口背向該第二外支架的第二卡制槽; 該第一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一支撐架,具有一可轉動地連接該凸輪的第一支撐體,及一由該第一支撐體朝向該第一內支架凸伸且卡合於該第一卡制槽的第一卡制塊,且該第一支撐體供該第一支撐板的一端設置;及 該第二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二支撐架,具有一可轉動地連接該凸輪的第二支撐體,及一由該第二支撐體朝向該第二內支架凸伸且卡合於該第二卡制槽的第二卡制塊,且該第二支撐體供該第二支撐板的一端設置, 其中,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內支架帶動該第一支撐架而使該第一支撐板由一水平狀態轉動至一垂直狀態,且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內支架帶動該第二支撐架而使該第二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至該垂直狀態,藉此於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形成一避位空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轉機構,其中, 該第一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一扭力件,其兩相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內支架之與該第一內樞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該第一外支架;及 該第二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二扭力件,其兩相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二內支架之與該第二內樞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該第二外支架,其中,該第一扭力件提供一第一摩擦力給該第一內支架及該第一外支架,該第二扭力件提供一第二摩擦力給該第二內支架及該第二外支架,使該第一支架單元及該第二支架單元能在一樞轉角度定位。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樞轉機構,其中, 該凸輪具有二弧形滑孔,其位於該等第一樞接孔之間且在該長度方向相間隔,並且沿該高度方向延伸並相對彎曲;且該凸輪具有相間隔的一內面及一外面; 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端部還具有一第一外滑移段,其延伸於該第一外樞接段的該寬度方向,且其一端設置於該第一側壁而另一端穿設於該凸輪的相對應的該弧形滑孔且以該第一外樞接段為軸心在該弧形滑孔內滑移; 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端部還具有一第二外滑移段,其延伸於該第二外樞接段的該寬度方向,且其一端設置於該第二側壁而另一端穿設於該凸輪的相對應的該弧形滑孔且以該第二外樞接段為軸心在該弧形滑孔內滑移;及 該樞轉機構還包含 一連動件,鄰接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且該連動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滑移段之凸伸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之外的一端部以及該第二外滑移段之凸伸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之外的一端部, 其中,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連動件受該第一外滑移段壓抵而連動該第二外滑移段,進而連動該第二內支架而帶動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
  8. 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包含: 一可撓式螢幕; 一承載結構,用以承載該可撓式螢幕,並包括 一底座, 一第一基板單元,位於該底座上方,並具有一相鄰於該底座的一側緣且可相對於該底座轉動的第一支撐板,及一與該第一支撐板鄰接的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單元,位於該底座上方,並具有一相鄰於該底座的另一側緣且可相對於該底座轉動的第二支撐板,及一與該第二支撐板鄰接的第二基板,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供該可撓式螢幕設置,且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共同形成一供該可撓式螢幕的一彎折處設置的承載面;及 二樞轉機構,分別設於該第一基板單元和該第二基板單元兩相鄰側之間並與該兩相鄰側的端部連接,每一樞轉機構包括 一凸輪,概呈橢圓形,且其上形成二在一長度方向上相間隔的第一樞接孔及二分別在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高度方向與各該第一樞接孔相間隔的第二樞接孔, 沿該長度方向攤平且相鄰設置的一第一支架單元及一第二支架單元,該第一支架單元供該第一基板單元設置,並具有 一第一外支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孔,且該第一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外連接段, 一第一內支架,其設於該第一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一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一內連接段; 該第二支架單元供該第二基板單元設置,並具有 一第二外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相鄰設置,具有一第二端部,其形成有一第二容置孔,且該第二容置孔內形成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一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外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外連接段, 一第二內支架,其設於該第二容置孔內,並具有一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樞接於該等第二樞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內樞接段及一與該第二內樞接段相間隔的第二內連接段, 一第一連接件,其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連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及 一第二連接件,其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外連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 其中,通過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的一第一直線與通過該第一外樞接段與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第二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一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一內連接段,使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一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一內支架受該第一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一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一容置孔的一第一頂側滑移至該第一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一頂側的一第一底側,進而使該第一支撐板由一水平狀態轉動至一垂直狀態, 且通過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的一第三直線與通過該第二外樞接段與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第四直線保持在彼此平行的一第二平行狀態,藉此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外連接段會帶動該第二連接件而連動該第二內連接段,使該第二內支架與該第二外支架同步轉動,同時該第二內支架受該第二平行狀態的限制而透過該第二連接件的帶動,由該第二容置孔的一第二頂側滑移至該第二容置孔相反於該第二頂側的一第二底側,而使得該第一內支架與該第二內支架之間形成一避位間距,同時使該第二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成該垂直狀態,以使得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之間形成一供該彎折處彎折的避位空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 該第一端部具有一第一頂壁、一第一底壁、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外樞接段及該第一外連接段,該第一頂壁與該第一底壁相間隔且該第一側壁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頂壁及該第一底壁,該第一側壁、該第一頂壁及該第一底壁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且供該第一內支架設置的該第一容置孔,該第一外樞接段沿一垂直於該高度方向的寬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其另一端可轉動地穿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樞接孔,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遠離該第一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一外樞接段;及 該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頂壁、一第二底壁、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外樞接段及該第二外連接段,該第二頂壁與該第二底壁相間隔且該第二側壁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頂壁及該第二底壁,該第二側壁、該第二頂壁及該第二底壁共同形成開口朝向該凸輪且供該第二內支架設置的該第二容置孔,該第二外樞接段沿該寬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壁且其另一端可轉動地穿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樞接孔,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壁且遠離該第二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於該第二外樞接段。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 該第一內支架具有一第一內本體及該第一內樞接端部,該第一內樞接端部具有一連接於該第一內本體且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一內樞接端體,該第一內樞接端體上形成該第一內樞接段及該第一內連接段,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內連接段背向於該第一側壁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延伸,且該第一內連接段位於該第一外連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一內樞接段與該第一外樞接段之間;及 該第二內支架具有一第二內本體及該第二內樞接端部,該第二內樞接端部具有一連接於該第二內本體且朝該凸輪延伸的第二內樞接端體,該第二內樞接端體上形成該第二內樞接段及該第二內連接段,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內連接段背向於該第二側壁且彼此平行地沿該寬度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內連接段位於該第二外連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於該第二內樞接段與該第二外樞接段之間。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 該第一內樞接端部的該第一內本體形成一開口背向該第一外支架的第一卡制槽,且該第二內本體形成一開口背向該第二外支架的第二卡制槽; 該第一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一支撐架,具有一可轉動地連接該凸輪的第一支撐體,及一由該第一支撐體朝向該第一內支架凸伸且卡合於該第一卡制槽的第一卡制塊,且該第一支撐體供該第一支撐板的一端設置;及 該第二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二支撐架,具有一可轉動地連接該凸輪的第二支撐體,及一由該第二支撐體朝向該第二內支架凸伸且卡合於該第二卡制槽的第二卡制塊,且該第二支撐體供該第二支撐板的一端設置, 其中,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一內支架帶動該第一支撐架而使該第一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至該垂直狀態,且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第二內支架帶動該第二支撐架而使該第二支撐板由該水平狀態轉動至該垂直狀態,藉此於該第一支撐板與該第二支撐板形成該避位空間。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 該第一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一扭力件,其兩相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內支架之與該第一內樞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該第一外支架;及 該第二支架單元還包括 一第二扭力件,其兩相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二內支架之與該第二內樞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該第二外支架,其中,該第一扭力件提供一第一摩擦力給該第一內支架及該第一外支架,該第二扭力件提供一第二摩擦力給該第二內支架及該第二外支架,使該第一支架單元及該第二支架單元能在一樞轉角度定位。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 該凸輪具有二弧形滑孔,其位於該等第一樞接孔之間且在該長度方向相間隔,並且沿該高度方向延伸並相對彎曲;且該凸輪具有相間隔的一內面及一外面; 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端部還具有一第一外滑移段,其延伸於該第二外樞接段的該寬度方向,且其一端設置於該第一側壁而另一端穿設於該凸輪的相對應的該弧形滑孔且以該第一外樞接段為軸心在該弧形滑孔內滑移; 該第二外支架的該第二端部還具有一第二外滑移段,其延伸於該第二外樞接段的該寬度方向,且其一端設置於該第二側壁而另一端穿設於該凸輪的相對應的該弧形滑孔且以該第二外樞接段為軸心在該弧形滑孔內滑移;及 該樞轉機構還包含 一連動件,鄰接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且該連動件的兩相反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外支架的該第一外滑移段之凸伸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之外的一端部以及該第二外滑移段之凸伸於該凸輪的該內面之外的一端部, 其中,該第一支架單元朝該第二支架單元方向樞轉的過程中,該連動件受該第一外滑移段壓抵而連動該第二外滑移段,進而連動該第二內支架而帶動該第二支架單元朝該第一支架單元方向樞轉。
TW108204616U 2019-03-29 2019-04-16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817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9204341662 2019-03-29
CN201920434166.2U CN209388228U (zh) 2019-03-29 2019-03-29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1714U true TWM581714U (zh) 2019-08-01

Family

ID=6785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4616U TWM581714U (zh) 2019-03-29 2019-04-16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8228U (zh)
TW (1) TWM5817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912B (zh) * 2019-03-29 2020-06-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859B (zh) * 2020-07-25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壳体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912B (zh) * 2019-03-29 2020-06-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8228U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62989U (zh) 連動定位結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202024847A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WO2022194142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US10564682B1 (en) Hinge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695666B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US10480227B1 (en) Hinge device with dual shaft
TWI675356B (zh) 多連桿式鉸鏈及電子裝置
TWI550384B (zh) 用於資訊裝置之傾斜機構
CN100422578C (zh) 带旋转规制机构的2轴铰链
WO2023010638A1 (zh) 折叠显示装置
US20170064844A1 (en) Connection device applicable to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TWM581714U (zh)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14191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ヒンジ
WO2023273574A1 (zh)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TWM579312U (zh)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02867U (zh) 摺疊式顯示裝置
US9624704B1 (en) Pivot pin device
WO2020177708A1 (zh) 链节、铰链以及移动终端
TWM585366U (zh) 鉸鏈機構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TWI696912B (zh)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TWI692289B (zh) 鉸鏈機構
TWM619429U (zh)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WO2023222053A1 (zh) 折叠椅
WO2023109198A1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